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四节 无修、元成、无勤作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四节 无修、元成、无勤作

   附录一 第四节 无修、元成、无勤作

  第四节 无修、元成、无勤作

  一、龙钦饶降巴尊者对大圆满法的见解与著作中引用的典籍诠释大圆满法无修、元成、无勤作

  (一)无修

  《六界续》云:

  空寂境中无戏论,明显超越有无边,忆念不忘具总持,显现现量性之道,离去诠表诸戏论,不以咒生本圆性,遍离一切因与缘;见修垢染普远离,无边于中亦无得,无相亦无诸外境,无敌亦无有亲友,无身亦不现诸根,诸法虽思维不现,全无亦悉无能取,无我亦无我眷属,无界亦无觉性身,无善亦无恶异熟,无命亦无断命想,无福亦无培福境,无佛亦无有有情,无处亦无有空性,无法亦无闻法众,无境亦无三世性,三世资粮亦非有,是故一切皆无有,于我无别亦不别,我之境界超诸地,事业所行不分故,因此三世平等性,我之境无离根心。[1]

  (二)元成

  1、元成

  《普作续》云:法中无有所作故,则可趣入无勤门。又云:啊呀!大萨埵!欲贪求大勤修行,精勤修行大不成,大者自然智本大,以修习故改佛意,谁若改错佛陀意,本性多劫不相遇。啊呀!大萨埵!切勿修习心识三摩地,切勿分别智慧之行境,不需口诵或者心默咒,勿以手的动作结手印,勿以心作自然离合业,自然住故无动本元成,本性住故谁亦不用改,无勤自住如其本分地,说无所作则是胜事业,若悟此义则不作诸事,不造业故即住真如性,若谁有能安住真如地,彼即无误无改而成就,此即无误自然无修治,性即无误即是自体性,真

  如性外别无成佛法。[2]

  2、元成

  根与根显起现之理趣,远离一异差别之自性,本来元成觉性门中现,游戏妙用有轮涅二种,净与不净虽各别显现,即现之时一界无胜劣。《三世一断续》云:摄集为一故一切一界,唯一无生法界亦无生,无生界中又生诸神变,全不决定全无有偏私,从水晶球五光不灭现,诸光各各摄持诸颜色,无胜无劣一晶珠之力,自觉本根犹如水晶球,彼体空寂法身之本性,光明本色受用圆报身,现源不灭门中变化身,是即三身本自元成界。[3]

  3、元成、无勤作

  种种诸法元成之本根,即菩提心恒常元成故,三身无求自具自本有,因果善恶精勤皆不需,放下无作则名为瑜伽,无有取舍作勤元成界,本元成法不需再勤作。[4]

  4、元成

  普生觉性元成空而明,五根不改无收放关键,即是觉空法身元成旨,彻底认识离戏而放下。[5]

  5、元成

  无有生者而亦无有灭,无有来着而也无去者,如其所有佛意尽摄集,元成不动清净三摩地,诸法尽摄无作关键中。[6]

  6.元成

  如空中云融入所出地,晶体光明亦融入晶体,从根所现根显诸轮涅,坚住元始本根本净地,则可回旋元成本位界,此为一切法之大肯定,戏论无念界中自融入。[7]

  7.元成、无勤作

  《普作续》云:

  一切心要即此菩提心,从本自己本性自元成,不需依十自性求与修,我之自体众喻如虚空,虚空本净一切勿勤作,虚空本净一切所希求,皆如虚空超越诸勤修,如此普作心要菩提心,我者超过一切行境故,我无所见亦本来无修,如是即以十种自性者,于超越我无有所作事,一切具有因与果之乘,以十自性于我勤修作,欲见我与我之自性者,如步虚空终复堕于地,以十自性趣行终堕落。[8]

  8.元成

  如何安住自然状态住,如何行动自然状中动,菩提界中自然无来去,无有来去诸如来之身,如何言语自然状中语,如何讲述自然状中讲,菩提心中言说自然无,无言无说三世佛之语,如何思维自然状中思,如何了悟自然状中悟,菩提心中思念本来无,远离思念三世佛之意,无有而有生起即化身,自然受用即圆满报身,此中无有实体即化身,果即三身本自元成界。[9]

  三、北传佛经相关内容

  在北传佛经大乘佛法中,无修、元成、无勤作是重要修行见地,举例如下:

  (一)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无量修道,何等为十,所谓不来不去修,身语意业,无动作故,不增不减修,如本性故非有非无修,无自性故,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镜中像,如热时焰,如水中月修,离一切执着故。[10]

  (二)舍利子,如来舍者无高不高,亦无下劣,得住不动远离二边,超过一切思量简择,观待于时,亦不过时,无动无思,无有分别,无异分别,无修无损,无有憍逸,无有示现,真性如性,不虚妄性,非不如性,如是无量。[11]

  (三)无修无非修,心不缘于一切境界,是谓平等心,以菩萨心平等故,不取于色,去离眼色二法,而修于禅,以心平故。[12]

  (四)大慧,如来非常,何以故,虚空之性亦无修行诸功德故。[13]

  (五)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14]

  (六)第一义中圣人真知,无觉无断无证无修,为流布故说言尽漏。[15]

  --------------------------------------------------------------------------------

  [1]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37~38页.

  [2]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49页.

  [3] 同上,第86~87页.

  [4] 同上,第91页.

  [5] 同上,第97页.

  [6] 同上,第99页.

  [7] 同上,第109页.

  [8] 同上,第59~60页.

  [9]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42页.

  [10]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十七,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五,《大正藏》第十册,第300页.

  [11] 《大宝积经》卷四十,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六如来不思议性品第四之四,《大正藏》第十一册,第230页中.

  [12] 《大方等大集经》卷十四,虚空品第八之一所问品第一,《大正藏》第十三册,第98页中.

  [13] 《入楞伽经》卷七,问如来常无常品第十,《大正藏》第十六册,第555页下.

  [14]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大正藏》第十七册,第915页.

  [15] 《大方等大集经》卷三,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第二之三,《大正藏》第十三册,第18页中.

 
 
 
前五篇文章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

 

后五篇文章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其它参考文献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参考文献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