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继往开来的临济禅师(德鸣)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继往开来的临济禅师(德鸣)

 

  一、生平简介及悟道因缘

  临济义玄禅师,曹州南华(今河南)人,俗姓邢。幼负出尘之志,并以孝子闻名,及落发进具,便喜禅法。初在黄蘖会中,行业纯一,受黄蘖禅师和睦州道明禅师的接引而得开悟。可以从其开悟的公案中看出其拶念头的顿悟功行。外不放入,内不放出,走—卜绝路,而顿开了“原来黄蘖无多子”。无多子,就是说顿悟,是最极平常的意思。可是这正是般若了义语,乃世间诸案实相的秘要,亦即无上平等佛法。他之所以能道出“无多子”,主要与他平日的“行业纯一”是密切分不开的。由于经过“行业纯一”的锤炼,跳出炉子了,向大愚胁—F筑三掌,又向黄蘖面前打一掌,正是显出,掀倒须弥,踢翻地轴,倒转乾坤之气势。正如仰LU所说:  “非但骑虎头,亦解把虎尾。”在这一念逼拶中已现无生法忍,顿超顿得一下子了脱了。以后临济宗提持的激箭似的顿悟功行,完全发轫于这一大悟因缘。

  二、悟后的着力处

  “师在僧堂里睡,蘖入堂见,以挂杖打板头一下。师举首,见是蘖,却又睡,蘖又打板头一下,却往上间。见首座坐禅,乃曰:‘下间后生却坐禅,汝在这里妄想作么?’座曰:‘这老汉作什么?’蘖又打板头下便去。”

  这黄蘖打板头公案,具见临济入深密禅定,黄蘖第一次打板头,惊起也,济还在定中,蘖第二次再打板头,老婆心恳切再作惊起也;济能入定,蘖要教其起定,能起来也。正如仰山所言的“两采一赛”能起采也,两采一赛即在此处。以上这则公案,显示了临济大悟进——步的潜修,实为黄蘖所赞许。再看栽松公案;

  “蘖曰:‘深山里栽许多松树作什么?’ 师曰:‘一与山门作境致,二与后人作榜样。’道了。将锄头筑地三下。蘖曰:  ‘虽然如是,子已吃吾三十棒了也。’师又筑地三下,嘘一嘘,蘖曰:‘吾宗到汝大兴于世。’

  这则公案,其中含蓄了无尽的棒喝机用,固然代表禅行与劳动的结合。但更其重要的是“黄蘖不以临济已悟而放松考验,临济却更如一火焰似的触着便烧。”这表明,长明灯永远点起来,并昭示了临济蕴蓄的无上雷音行将震动了,这不仅表明了黄蘖对临济的信任,也说明了黄蘖不愧为伯乐,现在再看一则代饭头勘黄蘖的公案:

  “黄蘖因入厨下,  问饭头‘作什头曰:‘拣众僧饭米。’蘖曰:‘一顿吃多少?’头曰:‘二石五。?蘖曰:‘莫太多么?’头曰:‘犹恐小在。’  蘖更打。头举似师, 师曰:‘吾与汝勘这老汉。’才到侍立,蘖举前话,师曰:‘饭头不会,请和尚代转一语。’蘖曰:‘汝但举‘’师曰:  ‘莫太多?’  蘖曰:  ‘来日更吃一顿。’师曰:‘说什么来日,即今便吃。’随后打一掌。蘖曰:  ‘这疯癫汉又来这里捋虎须。’师喝一喝,便出去。”

  此则公案,代表临济大悟威光再现一次,再掌蘖,一喝,落落声光,俨然初悟时境界。举出这几个公案,说明临济悟道后在黄蘖会下的生活情况和与黄蘖的默契,处处表现出“立竿见影”,随处作主,不依他家作话,羽翼已健便可自在冲天飞去。后来,临济决定北归,于是有礼辞黄蘖的公案;

  “后又辞蘖。蘖曰:‘甚处来!’师曰:‘不是河南,便归河北。’  蘖便打。师约往与一掌,蘖大笑,乃唤侍者:‘将百丈先师禅机几菜来。’师曰:“侍者将火来!,蘖曰:“不然子但将去,  以后坐断天下人舌头去在。’”

  这是父子俩关於在传承大法关系上授受的情况。黄蘖将百丈用过的禅板几案,付给临济,这是一种禅道继承表信的作用。六祖以前阻祖相承的信物是袈裟,到了六祖置衣勿传,所以在临济看来只要资心相体信。这信物却无可重。故云“将火来’’烧却;黄蘖用意却亲切周至地说:“子但将去,以后坐断天下人舌头去在。师资之间像如此授受的,自六祖曹溪以来说罕有,这正说明黄蘖临济师资道合,心心相印的无尽法喜。临济告辞黄蘖后,游方观风,历练禅道,充分显示了,奉黄蘖命,初到杭州勘辨径山,再参三峰,并与圆林禅师作一唱一合话,推其禅机本源与百丈大悟一公案,有相似处:

  “百丈为马祖侍者。一日,随马祖行次,  见一群鸭子,祖曰‘是什么?’  师曰:  ‘是鸭子。’祖曰:‘甚么去处也?’师曰:‘飞过去也!’祖遂把师鼻扭,百丈负痛失声。祖曰:‘又道飞过去也。’  师于言有省。”

  人常心念被对象吸弓1而失去本心,所以会忘记自己的存在。这则公案主旨在于告戒我们,千万不要迷失了自己,因为百丈迷失自己,所以马祖扭他的鼻子,并提醒他说:它并没有飞往任何地方。意即暗示他说,你说去那里,你不正是拥有自己吗?

  “到明化。化问:‘来来去去作什么?’师曰:‘只图踏破草鞋。’化云:‘毕竟作幺生?’师云:‘老汉,话头也不识?’”

  临济悟后游方观风,历练禅道说;“只图踏破草鞋;”其意能可谓洒落豪

  放。说的只图踏破草鞋,岂别无禅意?实际上,临济到处挥动“吹毛剑”,向诸方大老试锋,锻炼自己,勘辨他人,并不是为游方而游方,这些言句和行动都不足以尽他的禅道,只偶然显露了一鳞半爪而已。诸方望风披靡,只见他凌空而去。若临济者,实般若慧之化:身,祖师禅之巨蘖也。

  三、临济宗的建立

  临济弘法时,正是禅学发展壮:大时期,由于他所施设的棒喝言句,以及接引众生的独到之法,故创立了禅宗的临济派。这是禅宗自菩提达摩六祖慧能起来,发展到最高峰的产物,吸取教承精美,传持佛慧命,高标顿悟功用,结合世间实际智度大道。

  1、建立黄蘖宗旨

  师后住镇州临济处,学侣云集。

  “一日,谓普化、克符二上座曰;  ‘我欲于此建立黄蘖宗旨,汝且成褫我!’二人珍重下去。三日后,普化却上来问:  ‘和尚三日前说什么?’师便打。三日后,克符上来问:  ‘和尚·三日前打普化作么?’  师亦打。”

  师济禅法机用,一棒一喝,一喝一喏,都从大般若中流出,高悬智镜,鉴照妍丑,辨别胡汉,杀活在手。《大般若经第十六分》云:“何谓般若波罗蜜多者,汝等当知,实无少法可名般若波罗蜜多。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超过一切名言道故。此中智者,不可示现此名为智,不可示现此智所属,不可示现此智所由,不可示现此智所从……是故,智中无实智性,亦无实智住智性中,智与智性俱不可得。”此皆禅宗正令全提之境,特假立为向上一着,此即正法眼藏,亦即禅宗据以为由立之宗旨。临济此处所说建立黄蘖宗旨,是假借黄蘖宗风,实质上是重提般若正令,真透佛祖要机。临济证知黄蘖宗旨不可得,普化、克符亦证知临济宗旨不可得,工人同证实无所得,一点渗漏俱无。临济握般若正印,在自家证智分上是“石;火莫及电网通,但为随顺世间名言”。建立黄蘖旨,为的是勘验普化、克符所以说“汝且成褫我”。总之,临济一捧一喝言句,都为通达甚深般若之无上妙意,其目的贵在人直下顿悟。显示了临济宗:对于般若空性现观贵在顿悟的宗旨,此正是宗门下从上以来的传统。达摩以《楞伽》说《般若》;五祖、六祖则以无所得应金刚般若,马祖、百大即以棒喝机用显般若,到临济更发蹈历,大振宗风。

  2、四料简

  “至晚小参。曰:  ‘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两俱夺,有时人境俱不争。’克符问:‘如何是伞人不夺境?’师曰:‘照日发生铺地锦,婴儿垂须白如丝。’符曰:‘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曰:‘王令已行天下遍,将军塞处绝烟尘。’符曰: ‘如何是人境两俱夺?’师曰:‘并汾绝信,独处一方。’符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夺?’师曰:‘王登宝殿,野老讴歌。’符于言领旨。”

  这个小参垂语,是临济接机,示教的方式,此即为“临济四料简”。用通俗的话来说,所谓夺人不夺境,意即告戒我们,当放假我,从戒定慧起修,从各种修法上起修。整个人在一片春意之中,因为每个人都赋有新的生机,放下之后,一个新的生命便重现。夺境不夺人,即放下一切尘世外境,天下无事。何事说有,但还有一个“生”,人境俱夺,人境均不能存在。看它是否还有,什么放不掉。入境俱不夺,即各安本位,语默动静体安然。正所谓“纵遇刀锋常坦坦,假境-毒药也闲闲”。有时二字正指接机之时,当话脱无执的分辨来机,夺与不夺全在临时应用,不假按排。接机首先当凭鉴觉深辨来风,知他是何根器?一经接处时,来者的心行和动机,更应分辨得透,临时决定夺与不夺。关于以根器断人,临济又尝示众曰:

  “如诸方学人来,山僧此间作.三种根器断:如中下根器来,我便夺其境而不除其法,或中上根器来,我便境法俱夺,如上上根器来,我便境、法;人俱不夺。如有出格见解人来,  山僧此间便全体作用,不历根器大德,到这里学人著人力、不通风,石火电光即过了也。,学人若眼定动即没交涉,拟心即差,  动念即乖,有人解者不离目前。”

  这段示众与四料互为关系,性质作用是一致的。四料简着重在分辨根器以示教,完全为了接机。不能行四料简者,开堂说法即有问题。临济说到学人到此,是没有着力处,是刁;通风的,没有次第;要见便直下更是,一瞬即近。所以他说:“学人若眼定即没交涉”,拟心动念相去远矣。所以在临济跟前的学人也须带一只参学眼。临济随机应时,设此四夺全系临时行令,辨机接物,是禅宗教学上的创作并非从现成模子里脱出。学人承此炉锤,直下会得,实不干他意识下的“寻思”。向上机当见他落处,超过一切名言,  智中无实智性,亦无实智住智性巾”,那堪摇唇鼓舌逐句告人。四夺中所云“人”,即指人我之人,学人主动方面的寻思。  “境”兼指事理境而言,所以森罗万象,凡圣同导寻思所缘境。若就勘验中下根器“便夺其境”的境,更是指学人死在诸方师家教学的言句或机用之下:子以夺去,有时也指理境为“法”。入境所包甚广,都是学人方便的事。  “夺”,即含有“逼拶”之力,夺刁;夺则是临济对机纵擒的手段。

  3、四照用

  “临济示众:‘我有时先照后用,有时先用后照,有时照用同时,有时照用不同时。先照后用有人在,先用后照有法在,  照用同时,驱耕夫之牛,夺仇人之食,敲骨取髓痛下针锥:照用不同时,存同有答,立宾立主,合水和泥,应机接物。若是过是人,向未举以前,撩起更行,独较些子。”

  临济举此四照用,是根据学人的机器利顿,工夫浅深而临时施设的教学方法。这和上面谈过的四夺有类似之处。“照”指针对学人专心致力于古人的机境上而给以打失。“用”指针对学人自恃的见解而予拈去。照是夺其法,夺其境;“用’是夺其人,夺其见。照用先后,是一与一夺,照用同时是入境俱夺,逼使学人境又忘,悠然入于言前之句。唯“照用刁;同时,,与“入境俱不夺”更异。前者是对机学人和境上给予一种言句上妥贴安排,正是“少年会择龙门阵,垂老爱看稚子兵”,是从容教学的方法。在“入境俱不夺”的教学,在学人方面则是上根基。所渭“王登宝殿,野老驱歌”是一番葱葱郁郁升平气象。这两种四料简和临济另一则三种根器断验语录参看(见前“四料简”)更可体会到他的教学活用方法。四夺重点则在人与境,三种根器断人重点在境与法,四照用重点则在人与法。临济对某些学者,痛下键椎,  “驱耕大之牛,夺饥人之食。”照用并施,入境俱夺,只有碰上“过量人”,  “出格见解入”,临济便全身显露,全体作用。这里是“学人着力处不通风”,只有出格过量的人才能“向未举以前撩起便打”。只有这种师资相见,才称得起“龙象蹴踏,非驴所堪”,才会使临济“吐舌”喝“贼贼”,因爱他“智过君子”。

  4、无位真人

  “上堂:‘赤肉团上有一个无位常从汝等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着’时有僧出问:‘何是无位真人!’师下床把住云:‘道道!’其僧拟议,师托开云:‘无位真人是什么乾矢撅。’便归方丈”。

  临济假说一个无位真人,这与他说的“是你目前历历的勿一个形段孤明”之意相近。须知此宗“说似一物即不中”,人多不易会,且易发生错误。所以权设向上之“有”,借以假立悟门以接机,然却不能执著其有。当知“实无少法可名般若波罗密多”。此“无位真人”,非故意提出之事,从上佛祖莫不使出独特手段以显了此事而助发顿悟。此无位真人,如临济云:“约山僧见处,与释迦不别,每日多般用处,欠少甚么?六神通光,未曾问歇,若能知是见得,即是一生无事人。”有的人以为顿悟,明空即为落空,不敢入此门来,终是徘徊门外。於是不得已向大众宣布,“须知有从上来事事分始得”(黄蘖语)。此无位真人即上来事事分。临济于是提持“无位真入”,随立随破皆契向上之旨,这正是他妙处。

  临济此处说的无位真人与别处说的“无依道人”是一,非言语文字所能诠,岂见闻觉知所能及,但可鉴觉下顿悟明了,亦不过知“有”而已,有实空义。此以彻法源底的大悟,洞明大法究竟纲领旨趣的般若波罗密多,尚有距离在,及当再求不断的大悟乃为佛祖真子。若以撞着五位真人,便为了当,即成耽误,不能掌握般若正印。全提佛祖正令者,实难说为大悟此事,遑谕荷担大事。无位真人,也是临济权示一种机境,从这种机境中突破机境,捉住全体。也须是出格见解入始得,否则又加上一重枷锁了。“无位真人是什么乾矢撅”正是扫荡这种机境。

  5、棒喝行今

  临济棒喝行令之妙,可从下列几则公案看出:

  “师见僧来,举起拂子。僧礼拜,师便打。又有僧来,师亦举拂子,僧不顾,师亦打。  又有僧来参,师举拂子。僧曰‘谢和尚指示。’师亦打。”

  这三僧来参,好似三颗明珠滚向水品宫,拂子举处各各知“有”。礼拜、顾、话、知垢尽也,果有光也。人人吃棒,是许可,也是鼓励,知“有”亦空义,合该再前进。再看下则公案:

  ‘“僧问:  ‘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便打。又僧喝:  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误,师便打。及曰:  ‘大众!夫为法者不避丧身失命,我于黄蘖先师处三度问佛法大意,三度被打,如蒿枝拂子似。如今更思一顿,谁为下乎?。时有僧出曰:‘某甲下手。’师度与柱杖,僧拟,便打。”

  两僧问意相同,前一僧人得深,后一僧稍近些,经勘验都蒙印可。两僧问旨,正触动临济大悟因缘,回忆往事若新发于石硎。乃问大众说出他当日大悟的境况,此表达出的理境是非常豁朗,同时也极富于“人情味”。好个“三度被打,如蒿枝拂相似”,全仗“不避丧身失命”,到此境“如今更思一顿,谁为下手”,此语玲珑透彻而又情韵深互,堪披黄蘖深思,“更思一顿”,亦可表明临济禅于滞于悟境。“谁为下手”,倒是陷虎之机,难可超越,果然这僧一钓便上,被打服罪,棒喝行令有不得不行之令。看得透,使知棒头有眼:看不透,棒头指处花无数,总是撩乱人。

  以上是临济棒喝行令的五个具代表性的公案,从中可见他棒喝下生杀纵夺语脱无力,大机大用显示无馀,一线到底纯属般若威光,般若真照力透重围,以此手段彻底为人,此临济禅不可企及处。当之者,无不气绝而慧命独朗,无不情忘而正智得伸,棒喝逼拶,功高莫比。

  四、传法示灭

  临济传法示灭,是在咸通(唐懿宗年号)八年(公元867年)丁亥四月十日。

  将示灭,说传法偈曰:“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

  “复问众曰:‘吾灭后,不得灭却吾正法眼藏?’三僧出曰:‘怎敢灭却和尚正法眼藏。’师曰:‘以后有人问你,问他道什么?’僧便‘喝’。师曰:‘谁知吾正法眼藏向瞎驴边灭却。’言讫,端坐而逝。”

  临济示灭说此传法偈,真乃推出佛祖般若心藏,也是向学人“敲骨取髓痛下针锥”,末了逼拶一着。此偈贯穿了修证、般若、法身,解脱四个方面。  “沿流不止,世间法、佛法都尔,问如何?”,正是“目前无法,意在目前”。  (夹山语)“真照无边说似他”,即临济别处说的,“随处作主,立处皆真,一切境缘回换不得”之无价大宝。“离相离名人不禀”,缘生无自性之共般若也,  “吹毛用了急须磨”,森罗万象触目菩提的不共般若也。握得不共般若的吹毛剑才能全体作用,不受人惑,;不受境惑,不与物拘,透说自在。但仍须珍惜,入尘入俗磨炼去。此偈是显豁而幽渺,悟与未悟,悟与大悟,皆可就地而识取。

  临济说偈已,复叮咛大众,“不得灭却吾正法眼藏”,三僧毅然挺身而出,直下承诺,就事论事所亦常情。不意临济突然考三僧,“以后有人问你,向他道什么?”这一来好似满天星,不知说那一颗。一脑袋佛法禅道,管教百杂碎,三僧毕竟弄得出,一“喝”了之。这一·喝就不作一喝用,似在一喝之中突出一喝之处。一问一喝,啄碎用时,三僧这一喝,大似永嘉说的“狮子儿,众随后,三岁便能大哮吼”,一般以为当可得临济。  “如是如是”之印嘱,那知临济不然,却说道“谁知吾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此语一往观之好似不许三僧,实际应可三僧深堪传承。在这里,临济要拈却自己一脉建立的禅道,以之作进一步的示教,于此特假三僧貌似临济之喝而都灭之,提醒大众不得于老临济的一喝上立窠舀栽椿子。应同三僧的一喝上荐取自己,此正临济禅法长保青春活力之处。

  总观上说,临济前后二百六十余年间的一段时期,洋洋禅海实难观测。其后,子孙遍天下,代代有人闻,实为巾国禅宗史上极光辉绚烂时期,特别是临济禅师是中国禅宗继往开来的一代祖师。

 
 
 
前五篇文章

禅宗的根本思想与接引方法(悟源)

《金刚经》要义论(衍生)

试论圆瑛大师的禅学思想(方兴)

禅的历程 一个行者的禅七日记(本如)

读黄檗《传心法要》书后(能藏)

 

后五篇文章

索达吉堪布:2013年第一届新班的开学典礼开示

索达吉堪布:新浪佛学-微访谈:如何减少生活中的烦恼与压

搜狐微博微访谈:索达吉堪布谈佛教的伦理观

索达吉堪布:转绕佛塔时要有想法

索达吉堪布:快乐并不可靠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