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C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C

 

  715经(食经):本经叙述五盖与七觉分皆依食而住,如同人身依食而住一般。

  本经思辨思彩比较浓厚。所谓“食”,似乎可以理解为“滋养物”;因为人依滋养物而活命,无法摆脱,因此也可以进一步理解为“染著”。正如本经所说:“譬如身依食而立,非不食”,五盖如此,七觉分也是如此,都是“依于食而立,非不食”。根据经文所述,现一一略录如下:

  一、五盖而食

  1、贪欲盖:依触相而食,由触而生受,由受而生爱,于彼不正思惟,未起令起,已起令增广,故名欲爱盖之食;

  2、嗔恚盖:依障碍相而食,于彼不正思惟,未起令起,已起令增广,是名嗔恚盖食;

  3、睡眠盖:依五法而食(微弱、不乐、欠呿、多食、懈怠),于彼不正思惟,未起令起,已起令增广,是名睡眠盖食;

  4、掉悔盖:食四法而食(亲属觉、人众觉、天觉、本所经娱乐觉(本来所经过的娱乐觉)——“自忆念、他人令忆念而生觉”),于彼起不正思惟,未起令起,已起令其增广,是名掉悔盖食。

  5、疑盖:依三世而食(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于三世犹豫,于彼不正思惟,未起令起,忆起令其增广,是名疑盖食。

  二、七觉分而不食

  1、念觉分不食:谓四念处不思惟,未起令不起,已起令退,是名念觉分不食;

  2、择法觉分不食:谓于善法撰择,于不善法撰择,于彼不思惟,未起令不起,已起令退,是名择法觉分不食;

  3、精进觉分不食:谓四正断,于彼不思惟,未起令不起,已起令退失,是名;

  4、喜觉分不食:有喜,有喜处法,于彼不思惟,未起使不起,已起令退,故名;

  5、猗觉分不食:有身猗息及心猗息,于彼不思惟,未生令不起,已生令退失,故名;

  6、定觉分不食:有四禅,于彼不思惟,未起不起,已起令退失,故名;

  7、舍觉分不食:有三界,谓断界、无欲界、灭界,于彼不思惟,未起不起,已起令退失,故名。

  上文中所列的两种情况,无论是五盖食还是七觉分不食,都是一种颠倒邪知邪见。如果通俗地讲,就是对于坏的,我们却很喜欢,以恶不善法为食,这本身就是一种坏习气;而远离诸善法,甚至对善法持有排斥心、厌恶心,所谓亲近恶法而远离善法,这也是一种恶习。比如说,贪婪、嗔恚等五盖是恶法,可是我们却以之为“食”,“未起令起,已起令其增广”,而且还自以为活得有滋有味,其结果必然是与菩提大道越来越远;而诸如念觉分、舍觉分等七觉分是通向菩提的大善法,我们却对之丝毫“不食”,“未起令不起,已起令退”,连与生俱来的那点儿善根都被自己折腾得一干二净——根本就没把它们当回事儿,这些都是十分错误的思想观念。

  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思惟方式呢(正思惟)?简单地说,说是对于五盖而不食,对于七觉分却倍加珍惜,六时食之。对于恶法,要未起令其不起,已起令其逐渐退失;对于善法,要未生令起生起,已生令其增广。如此一来,我们必然是善法与日俱增,而恶法如日薄西山,渐行渐远。与善法为伴侣,与善法隔永生,如此这般,岂有圣道不成之理?(3月5日)

 
 
 
前五篇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D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E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F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G

黄炳寅:破禅的智慧 第六篇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扣牙惊齿

 

后五篇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B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A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K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J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I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