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N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N

 

  1288经:本经阐说如法布施的福报功德。

  一位天人说偈而请佛印可,偈为:“悭吝生于心,不能行布施;明智求福者,乃能行其惠。”我们在行布施之时,往往注重于形式与程序的程式化,实际上便是“著相布施”。天人所谓的布施,即注重于心布施。倘若在布施之时,心里却十分地舍不得,那布施的功效必将大打折扣。有布施之行却无布施之心,这本来就是很不明智的做法。故而天人说“悭吝生于心,不能行布施”,甚至反而不如不布施呢!

  佛陀的回答内容涉及面比较广,可以分为六个小节:

  1、贫穷却不肯布施。“怖畏不行施,常得不施怖;怖畏于饥渴,悭吝从怖生。”我们人人都害怕贫穷,都羡慕大富大贵。若将贫穷视为不肯布施为理由,则无法站得住脚,因为这样可能会造成新一轮的恶性循环,即贫者愈贫,富者愈富。为什么这样说呢?“此世及他世,常痴饥渴畏,死则不随死,独往无资粮。”原因是我们此生贫穷而不布施,死后因为没有布施功德作为资粮,故而下生也必然低贱贫穷,最终使自己越来越迫近于赤贫。

  2、贫穷而知布施。“少财能施者,多财难亦舍;难舍而能舍,是则为难施。”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有些人虽然一贫如洗,可是他们却知道广行布施,力所能及地为大众做好事,想方设法帮助他人,替他人排忧解难。相反,有些人财大气粗,却吝啬十分,只顾自己挥霍而不顾他人死活。所以佛陀说“难舍而能舍,是则为难施”,自己明明有困难,却千方百计行布施,这样的布施才是真正可贵难得啊!

  3、布施当如法而行。“无知者不觉,慧者知难知;以法养妻子,少财净心施。”布施不是倾己所有,要将适当比例的财物留作父母及妻子儿女的生活、学习费用,在这个基础上,再尽力去行布施,则更符合佛法精神。从这里可以看出,佛陀在讲行布施时,充分考虑到人己兼利,十分人性化。

  4、布施用途需如法。“百千邪盛会,所获其福利,比前如法施,十六不及一。”一些人习惯于行布施,但是从来不分对象,花钱无数去祭祀,举行“百千邪盛会”,虽然钱花了很多,却收效甚微。

  5、财施的来路要正确如法。“打缚恼众生,所得诸财物,惠施安国土,是名有罪施。”这里讲到了“有罪施”,事实上回答了很多棘手的问题。比如说,有些贪官污吏、暴发户们到寺院里出手很大方,但是他们钱财的来源却很有问题;一些工厂主对工人百般盘剥,榨取工人的血汗钱(剩余价值),然后拿着这些很有问题的钱财去做功德,虽然也有功德,但是毕竟已经造下了恶业,这便是“有罪施”。

  6、布施应平等如法。“方之平等施,称量所不及,如法不行非,所得财物施,难施而行施,是应贤圣施,所往常获福,寿终上生天!”平等布施且能恭敬布施,这便是符合于圣贤布施之法。这样的布施,无论生前殁后,均能获得无边的果报。(4.3.)

 
 
 
前五篇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O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P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Q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A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B

 

后五篇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M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L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K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J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I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