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五)~B 二、伤歌逻经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五)~B 二、伤歌逻经

 

  二、伤歌逻经

  说法地点:祇园精舍

  参加人员:伤歌逻、阿难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向伤歌逻(人名)解说如意足示现、占念示现、教训示现等三种示现。三种示现中,以教训示现(教诫神通)为最上、最妙、最胜。伤歌逻闻后,乃归依三宝。

  这部《伤歌逻经》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经典,它从一个侧面,驳斥了阿罗汉只顾自己、不愿度众生的谬论。在现今僧人的印象中,阿罗汉是小乘果位,他们自私自利,不度众生,只顾自己了生死,甚至被斥为焦芽败种。之所以有这种偏见的产生,主要是受了一些蓄意误传的影响所致。那么,能不能说阿罗汉就没有自私自利之辈呢?不能这么说,只能说的确有一小部分的阿罗汉,只顾自己了生脱死,不管他人闲事;而大多数的阿罗汉,都是在千方百计地方便度生。比如说佛陀的十大弟子中,可以说个个都已证得阿罗汉的境界,但是没有任何人敢说他们都是自私自利之徒。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佛教虽然在中国获得了新生,并得到了发扬光大,但是中国佛教的思想,与印度原始佛教思想已有了较大的差异,中国佛教是对印度原始佛教的思想进行了适合于自己的改造后(或者说进行了适合中国口味的解释),逐渐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但是,能不能说中国佛教就比印度的原始佛教高明了?完全不可以这种认为。从教义方面来讲,虽然中国佛教将印度的原始佛教加以改造后,适合了中国的国情(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但是我个人的观点是,经过层层改造,反而丧失了印度原始佛教的纯粹性和朴实性。有时候我们似乎需要静下心来反思,在提倡“人间佛教”的同时,我们万万不能把佛教的“世俗化”与“庸俗化”划起等号。在很多时候,真理与谬误,也就半步之遥。

  本经中的“伤歌逻”是人名,他是一位年青的婆罗门。虽说是婆罗门出身,但是他很有善根,经常去亲近佛陀及诸大比丘。当然,与佛教界接触得多了,彼此也会时常在一起聊天,相互谈谈自己的感想。有一天,这位伤歌逻就前去面见佛陀,当面向佛陀请教一些问题。

  伤歌逻的问题是:

  “瞿昙!梵志如法行乞财物,或自作斋,或教作斋。瞿昙!若自作斋,教作斋者,彼一切行无量福迹,以因斋故。沙门瞿昙弟子随族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自调御,自息止,自灭讫,如是沙门瞿昙弟子随族行一福迹,不行无量福迹,因学道故。”

  伤歌逻在这里将那些梵志(一般多指婆罗门修行者)和出家的比丘作了一番对比。他说,梵志在乞到财物后,便会办些斋会,或者奉告他人办斋会供养大家——也就是利用手中行乞来的财物,多作公益慈善事业。正因为梵志们经常作斋行善,所以他们都会获得很大的福德。而佛教出家的比丘呢,他们剃除须发出家修行,虽然也获得一些福德,但是他们仅仅是自己一人获得福德而已,大家并没有因为他的修行而得到任何好处。

  从这段话中,我们便可以知道,伤歌逻实际上在阐述这样一个观点,即顾自己与顾大家的关系,用行话讲,叫自利与利他的关系。在伤歌逻为代表的婆罗门看来,佛教比丘们出家纯粹是为了自己了生死,不管他们闲事的;而唯有婆罗门,才是兼顾大家利益的,处处为大家着想的。这种观点在古印度具有一定的市场,很多婆罗门开始时,都是认为佛教就是只顾自己的宗教,因此很多人对佛教保持着敬而远之,甚至是怀着排斥的态度。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此时站在佛陀身边、手执拂尘的阿难见伤歌逻如此说,便不爱听了。他问道:“年青人,请你告诉我,你刚才所说的两种修行方式,到底是哪种更好、更妙、更胜一筹呢?”

  这个伤歌逻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是说:“尊者阿难,无论是佛陀,还是阿难您本人,我都是很恭敬、很尊重的。”

  阿难见到伤歌逻顾左右而言他,有些生气,他继续追问道:“伤歌逻,我并没有问你恭敬谁、侍奉谁的问题,而是问你这两种修行方式,那种更为殊胜。”

  阿难如是三问,伤歌逻依然是没有正面回答。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伤歌逻为什么不愿正面回答呢?从心理上讲,伤歌逻更倾向于婆罗门的那种修行方式,而不太赞成比丘只存自己的修行方式;但是在佛陀面前他又不好意思直说。再说他对比丘只存自己的修行方式虽不太赞成,但把个人的生死大事彻底解决了,这本身又是件十分了不起的壮举。因此他很是为难,故而避重就轻,四顾言他。

  佛陀不愧为高人,他一眼就看出了伤歌逻的心思,他心想伤歌逻心里有话,但是他难以启齿。如果任由阿难一味地追问下去,弄不好会闹出僵局。此时,必须要替伤歌逻解围。于是他制止了阿难,而问伤歌逻:

  “伤歌逻,我且问你:前一段时间,国王召集群臣召开大会,在一起商讨一件事情。你说说看,他们在讨论什么事情?”

  伤歌逻听后答道:“瞿昙!昔日王及群臣普集大会,共论如此事:何因何缘,昔沙门瞿昙施设少戒,然诸比丘多得道者?何因何缘,今沙门瞿昙施设多戒,然诸比丘少得道耶?”

  在这里,伤歌逻所答的问题就比较尖锐起来。我们知道,佛教的戒律制定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五比丘出家那天起,一直到佛陀涅槃之日终,这期间都有各种制定戒条的活动。我们现在知道比丘戒共有250条,但是那些佛陀并没有明示的所谓“小小戒”呢?它们共有多少?具体条目又是哪些?但是,根据我个人的设想,佛陀住世时,大大小小的戒条全部加起来,估计不下上千条。可是随着戒条的制定,一个令人不安的事情却意想不到地发生了,例如戒条很少或根本没有制定戒条的时候,比丘们的觉悟能力都很强,可以说有的悟性高的比丘,只要闻佛一偈半颂,就立马证得阿罗汉果位。戒条的增加,说明犯戒种类及次数的不断增加,直接地说明比丘们越来越不守规矩了。在这种情况下,证道的人却反而越来越少了——戒条少,证道多;戒条多,证道少。这是什么道理?就连王公大臣们对此种现象都迷惑不解:沙门瞿昙所创建的佛教,究竟是怎么啦?

  佛陀并没有顺着伤歌逻的回答问下去,而是提出一个新的命题:

  “若使有一沙门梵志自行如是道、如是迹,行此道、行此迹已,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彼为他说:我自行如是道、如是迹,行此道、行此迹已,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汝等共来亦自行如是道、如是迹,行此道、行此迹已,诸漏已尽……彼亦自行如是道、如是迹……彼为他说,他为他说,如是展转无量百千,于摩纳意云何?我弟子随族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行一福迹,不行无量福迹,因学道故耶?”

  在上面的一段话之中,我们体会到,佛陀实质上就是在正面回答伤歌逻一开始所提出的那个疑问。在伤歌逻看来,出家比丘一心想了生脱死,实质上是一种自利行为,对他人毫无帮助。但佛陀在这里,破斥了伤歌逻的邪见。世尊的观点是,出家比丘一开始身无山林无事之处,努力精勤修道,在外人看来,的确是无世无有大益,自然是没有种下多大的福德。在自己都一所所获的情势下,比丘又拿什么去度化众生?度化众生的最好形式,就是自己先要做到无有疑惑。当自身把生死问题解决的时候,即“不再受有,知如真”的时候,再回过头来为大家宣说,这样的学修并重的说教方式,更有利于众生少走弯路,尽快获得解脱。如此这么,一传十、十传百……乃至“展转无量百千”,让无量百千的人都获得解脱,这难道不是在种无量大的福德吗?相对于梵志外道作斋会的小恩小惠,比丘的广度众生的行为,才是真正的无边无际的恩惠,才是种得无量福迹的惊世举动。

  接下来,佛陀开始为伤歌逻宣讲了三种神通——

  佛陀说:“有三示现,如意足示现、占念示现、教训示现。”

  1、如意足示现——就是神变神通。这种神通很有本领,比如说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二郎神的七十三变、猪八戒的三十六变,像那些隐身术、遁身术、穿墙术等等,都算是神变神通。经中所谓的“分一为众,合众为一,一则住一,有知有见,不碍石壁,犹如行空,没地如水,履水如地,结跏趺坐,上升虚空,犹如鸟翔”,都是神通之术。

  2、占念示现——即记心神通。这里有点像他心通似的,当然,也包括一些预测术。

  3、教训示现——即教诫神通。我们常常说佛具有究竟的五眼六通,而有一种神通往往为我们所忽视,这就是教诫神通。什么叫“教诫神通”呢?上面比丘通过自己的证悟行动,再来让无量无边的人获得证悟,这就是教诫神通。

  佛陀问伤歌逻:“此三种神通之术,哪种神通最上、最妙、最胜呢?”

  伤歌逻在对上述三种神通术作了一番认真的对比后,最后对佛陀说:“是教诫神通是最上、最妙、最胜的。”

  佛陀又问:“那么,三种神通中,你到底称叹哪一种神通呢?”

  伤歌逻回答说:“世尊,我是由衷地称叹佛陀您呀!因为您对于此三种神通,悉数具备。”

  从本经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察出,佛陀对于教诫神通所持的赞赏态度。在原始佛教时期,佛陀时常教导弟子们,以把弘扬佛法作为自己的份内事、家务事来对待。每当弟子外出游行的时候,佛陀总是会千叮咛万嘱咐:要使那些未听闻佛法的人听闻佛法,要使那些没有被度化的人得到度化,要使那些没有解脱的人获得解脱……类似的经文记载可谓比比皆是。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舍利弗号称“智慧第一”,经常代佛说法;须菩提被誉为“解空第一”、、迦旃延号称“论议第一”,富楼那更是被尊为“说法第一”……可以说,凡是佛陀座前的大弟子,个个都是弘法先锋,他们人人都堪称大菩萨、个个都可以说是古佛再世,乘愿再来。他们每个人,都拥有无上的教诫神通。因此,有关斥阿罗汉是“自了汉”的说法纯属无中生有,别有用心!

  此为一家之言,有智者自有明鉴。(界定.2009.7.12日.于浙江普陀山佛教协会)

 
 
 
前五篇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五)~C 三、算数目犍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六)~A 一、瞿默目犍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六)~B 二、象迹喻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六)~C 三、闻德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十八)~D 四、郁伽支罗经

 

后五篇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五)~A 一、雨势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四)~F 六、喻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四)~E 五、至边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四)~D 四、息止道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四)~C 三、福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