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普巴扎西活佛: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 第三章 认识智慧 三、认识智慧之关要及误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普巴扎西活佛: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 第三章 认识智慧 三、认识智慧之关要及误区

 

  格鲁派《时轮金刚》中曰:“空分如大海,胜观如小鱼。”因此,修学禅定一定要极其细致辨析禅定的正道与歧途。不仅要观察禅定见解,还要观察信心、菩提心是否增长?睡眠中是否能够认识甚至转变梦境?座下是否能时时净观一切皆为虚幻?如果未细致修持禅定,见解总是处于迷惑状态,徒以文字高攀甚深见解,而信心、菩提心久未增上,别说一个月能认识几次梦境,就是一年也难得认识梦境。如是充分说明,修行见解方面的漏洞太大了。以下汇总了认识智慧之关要及误区,请结合实修细致体会、辨析。

  (一)八识辨别在禅定中辨别八识,通过八识与智慧的辨别而赤裸觉性,是本传承修法中极其不共的殊胜之处。修行者首先应通过闻思掌握八识各自的特点,并且在修行中逐一体会认识,最终对自心当下状态极为清晰明了,这样就能在座上和座下抉择出正确、清明之禅定。

  八识总分为无念和有念。无念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和第五识——前五根识;有念为第六识——意识和第七识——末那识。《普贤智慧界续》曰:“简而言之,彼等一切之器或基,乃阿赖耶,能分界之分为阿赖耶识;视境如醒之分为五根识;于自处近取烦恼之分即末那识;种种分别之分为意识,故即为八识也。”

  1. 无念

  (1)第八识——阿赖耶识

  形成:在六别法的第三个刹那差异分别时,大悲周遍之力对外境产生执著:“是我产生外境?还是外境产生我?”于是形成第八识——阿赖耶识。

  概念:第八识乃遍计无明之开端,一切识聚之根本,为堕入无色界之因。

  特点:五根已经遮止,内心有极其细微的明了——能所二取,内在的明了既未认识到大悲、亦未认识到本基,如是既非妙力、亦非意念之前的明了,称之第八识。

  禅定描述:若以凡夫第六识耽著则无法体会,暂时只能以世间闷厥或酣睡状态诠释。在禅定中修持几个小时仿佛只是刹那的时间,倏忽而过。

  (2)第五识——前五根识

  形成:能所二取比第八识更粗大一些,形成第五识—— 前五根识。

  概念:《普贤智慧界续》中曰:“视境如醒之分为五根识。”如同刚从睡眠中醒来,眼前已经呈现境相,但是未产生耽著,故不能清晰认识所呈现的境相具体为何,称之为前五根识。前五根识也是一种迷惑状态,乃堕入色界之因。

  特点:眼前能看到境相,耳旁能听到声音,但尚未耽著某一具体境相。

  禅定描述:在平静状态中,眼前能看到境相,耳旁能听到声音,但不知所见所闻具体为何。

  落入第五识、第八识的禅定状态即为迷惑无相止,其时所缘之境逐渐消散,内心略有清明。第八识状态时,五根已不起功用,一切境相皆已遮止;第五识状态时,五根虽起功用,但处于见而不识、闻而未辨等迷惑状态。如密勒日巴尊者于幽静山林修行时,一位牧童对坐禅心生好乐, 依尊者教授修习禅定,遂于无知无觉中入定七日,之后家人于洞中找到牧童,彼浑然不知时间已过几许,如是即为世间禅定之识无边处及空无边处等,非为我等欲求解脱者所追求之境界。

  平时行持禅定时,很多人将第八识、前五根识的状态作为真实禅定,如将过去的妄念消失、未来的妄念没有产生之间的无念状态安立为本觉。然此禅定是否为本觉当细致观察:过去妄念消失、未来妄念未起之间的无念状态,是否具备真实的明了?若为眼前看不见、耳旁听不到的五根遮止状态,彼乃第八识,为起现未来妄念之根源与力量; 若眼能见色、耳能听声,但尚未产生耽著的迷惑境界为第五识;真正的觉性明了是超越八识的遍知。

  一次,有位弟子向我汇报见解时,说自己进入了五根断绝状态,我佯作惊奇地说:“真的?那真是太奇迹了!”弟子以为我在赞叹他而很高兴,我接着说:“五根断绝是中阴的阶段,你现在居然还活着,真是诸佛菩萨的加持!”我们可不能把见解树立在这样糊里糊涂的境界中啊!

  修持无念世间禅定的果报为:若广行善法积累资粮,则可转生色界、无色界天;若善行微小,则堕入旁生,转生为青蛙、雪猪子等冬眠动物。

  2. 有念:第六识、第七识

  (1)形成

  在第五识基础上,能所二取更加粗大,形成第六识耽著——意识;最后形成最粗大的分别,即第七识——末那识。

  (2)概念

  《普贤智慧界续》中曰:“于自处近取烦恼之分即末那识;种种分别之分为意识。”心念耽著外境为第六识意识;以粗大的能所二取分别外境所产生的烦恼为第七识末那识。例如见到木鱼的当下,知道这是木鱼为第六识; 若进一步分析这个木鱼的大小、材质等等,则为第七识分别,即末那识。初行者将心安住于所谓的空性状态,细致观待其实还有所缘之境(空性)和能执之心,故仍有能所二取。如是若对空性的执著很粗大,即为第六识耽著。

  在不同的经论中,第六识和第七识代表的含义可能相反。如有些经论中,第六识为分别,第七识为耽著,而在本论中,第六识为耽著,第七识为分别。彼此名称虽然不同,然内在的含义不变,必然是先有耽著,后有分别。例如我们见到一个人,首先知道“他是人”(耽著),然后才会分析“他是男女、高矮胖瘦”(分别)等等。

  (3)特点

  一心只能一用。

  (4)禅定描述

  如前所述,心专注于所缘境上安住,为有相止。那么,第六识耽著也具有所缘境和明了,比如眼前看到一朵花,知道是花,只是耽著没有产生分别,与有相止有何区别?二者相似相似易错乱,然天地悬隔。

  细致观待,第六识耽著于所缘境时,属于实执性概念。

  初修有相止时,因实执性的概念很强,故多数属于第六识。但是随着禅定反复串习,修法越来越趋自然,禅定见解逐步增上,实执性的概念逐步减弱,明了与空性趋向于融合,具备相似明空不二之禅定见解。此乃第六识与有相止的区别。

  若不辨别第六识与有相止,认为第六识就是有相止的话,则无需修行有相止。因为从一基现二道开始,大悲周遍之力对外境产生执著形成能所二取,能所二取逐步粗大即形成第五识、第六识耽著和第七识分别。而修持有相止的目的是澄清粗大妄念,依靠禅定的力量和种种方便,能所二取逐渐细微,进而趋入胜观。

  3. 于禅定中辨别八识

  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往昔讲解八识时,为了让弟子对八识的理解不仅仅停留于文字,往往会在弟子不经意间,手里拿个东西在弟子面前一晃。弟子对此毫无反应,乃第八识阿赖耶识;第二次再晃,弟子虽然看到,但是没来得及反应是什么,为第五识前五根识;第三次晃,弟子认出是什么,但是没来得及分析其大小、形状、颜色、材质等等,为第六识耽著;第四次晃,弟子不仅认出是什么,而且辨别出其颜色、图案、材质等等,为第七识分别。

  那么如何认识禅定中的八识状态呢?打坐时心随贪嗔痴烦恼而转,妄念纷飞,此时为第七识——末那识;心开始专注于所缘境,但实执较强,此时为第六识——意识;专注于所缘境的过程中,能所逐渐消融,若明分(清净分)随之丢失,虽然眼能观,耳能闻,但不知所观、所闻为何,为第五识——前五根识;进一步陷入酣睡状态,眼前的境、耳边的声音都消失,如是五根遮止的迷惑状态为第八识——阿赖耶识。

  辨别八识对于从世间禅定趋入出世间禅定具有重要意义。

  4. 辨别真实见解与八识

  真实见解与八识有很多相似之处,若不做辨别,将八识作为究竟见解护持,则难以证悟见解。譬如,我们把毛巾比喻为出世间见解,糖比喻为心识。如果糖比毛巾大, 则所谓的禅定基本是意识占主体;如果糖逐渐缩小,以至于完全被毛巾包裹住,就如同觉受中虽然含有稍许意识, 但是已经具备出世间见解;如果糖完全消尽,只有毛巾, 则为圆满的果位见解。若把糖和毛巾混为一谈,则不知取舍,谈何果位?如同此理,只有如理辨别禅定真实见解与八识,才能最终超越八识,赤裸出清净见解。故于认识智慧中,辨别极其重要。

  以下将阐述觉性与第八识、第六识的辨别要点。

  (1)觉性与第八识的辨别

  站在无念的角度,第八识与本觉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若将第八识误认为是究竟禅定,则会导致见解长时间不能增上。

  辨别第八识与觉性时,切勿仅仅于文字上将第八识阿赖耶识安立为迷惑、觉性安立为清明,而应在禅定中细致辨别此中迷惑为何种迷惑?清明为何种清明?二者之间的差别为何?若将辨别仅仅安立为粗大的迷惑和清明,第一种辨别很难过关。若能于禅定中认识第八识,就能辨别第八识与本觉,进而超越第八识。

  智悲光尊者曾曰:“摩诃衍树立的和尚宗无念见解是否为真实,只有真正的佛才能知道。”故于禅定中觉性与阿赖耶识的辨别,应在具德上师前得到印证。

  (2)觉性与第六识的辨别

  站在有念的角度,第六识与觉性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在看到花的当下,觉性是否知道是花?若不知道,遍知如何树立?若知道,与第六识有何区别?

  有者从闻思角度,认为觉性乃境心无二之境界。但细致观待,第六识在看到花的当下,所看到的花和能知道的心有无先后顺序?若先有花后有心,那么谁知道花呢?若先有心后有花,那么心知道什么呢?故知境与心无先后顺序。那么境心乃一还是异?若为异,看到花的当下,哪里是花?哪里是心?从哪里能够分开?故知第六识于知道花的当下也是境心一如。

  同样知道是花,同样境心无二,证悟心之本体与第六识有何区别?作为实修弟子切勿仅凭文字诠释,当于实修中深入体会。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如意宝喇嘛仁波切云:“仅凭闻思描述见解,必然有很多漏洞。”如同盲人摸象—— 未见过大象的全貌,无论多么详细描述大象各个局部,仍有疏漏。如果见过大象,再描述大象的形象就很全面。同理,若仅凭文字般若的理解描述究竟果实,必有诸多漏洞。故修习成熟口诀法第二种辨别的弟子,必须于实修中细致体会。若能精通这些道理,并且能在很轻松的状态中辨别这两种区分,在缘起性空之见解中长时安住,即生成就决定没有疑惑。

  尚需了知,有能所二取之修法乃趋向究竟见解的过程,故既不能将其误认为究竟清净之见,也不能因其尚未了义而一味排斥。

  (二)世间禅定与出世间禅定

  修行是为了证悟本性。那么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就叫本性吗?若是的话,这个适用范围就太广了!外道三百六十个门派有三百六十个平静状态,若如是即为实证本性,内外道之区别在于何处?世间禅定支分为四禅八定,色界四禅复可支分为十七天,有十七个平静之状态;无色界四空处,有四个平静之状态;出世间九乘次第有九个平静之状态……我等常说,树立方便之目的在于实证本性,若不加辨别的平静状态即为证悟本性,何需诸多方便?由此可见,仅仅将心安住在平静状态而未辨别内外、上下不同之次第,并非认识本性。

  以前有位虔诚的老居士每天坚持打坐八小时,但因没有具德上师指导,仅仅将心茫然安住在平静状态。我问他:“你平常打坐所护持的对境是什么?你知道你的平静状态在哪一个层次、哪一个教派之中吗?”他说不懂。如是未能辨析平静状态内外、上下之区别,只能称为盲修瞎炼。

  若不幸堕入外道教或世间禅定,纵如何努力修学,解脱也遥遥无期。这位老居士闻言很难过,不知如何是好。当时我即将离开当地,就告诉他:“以后若能遇到具德导师,你应该多去依止。在依止具德导师之前,念诵阿弥陀佛的佛号也挺好,以此信心消尽烦恼,虽然从速度等多方面可能会慢一点,但会非常安全。”

  由此可见,修行者必须懂得禅定的次第道,若一味追求安住在平静状态,则成盲修瞎炼。试想:如果仅仅追求没有散乱,那么吃几片安眠药或者饱餐后盖上一床厚被,一夜酣睡,不是同样可以达到没有起心动念的效果吗?又何必修持禅定呢?很多修行者习惯一打坐就闭上眼睛安住,细致观待,这与睡觉之前的状态,除了坐卧姿势不同之外,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是修行是不会成就的。

  我们修学禅定的目的是为了迅速成办解脱,而不是依靠禅定暂时压制生活中的烦恼,因此禅定必须与解脱相合。

  若禅定与解脱分离,即便临时感觉有多么丰富,纵然几天几夜中不起稍许散乱,也没有丝毫之利益。对于欲界众生而言,几天几夜不起散乱,似乎已经很长了,但在色界天,一禅能够安住六千大劫,然因禅定与解脱无关,所以尚在轮回之中。一个大劫有多长时间呢?我们现前所居住的地球,从形成到完全坏灭,分为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成、住、坏、空各有二十小劫,八十小劫称为一个大劫。现在地球正处于住劫期间,从有生命存在直到现在有多少亿年?从现在直到地球上完全没有生命之间又有多少亿年?从有生命到无生命之间才算二十个小劫。类似这样八十个小劫才称为一个大劫,时间太长了!色界天在一禅当中可以安住六千大劫,已经不可思议了!纵然安住那么长时间,终究没有出离轮回。这种轮回范围中的禅定,称为世间禅定。而能超越轮回、成办解脱的禅定,方为出世间禅定。

  由此可知,修行禅定一定要先明确目标。若不了解此中理趣,盲修瞎炼带来的,可能不是解脱,而是痛苦。故辨析世、出世间禅定,对于追求解脱者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1. 世间禅定

  (1)四禅八定的概念

  四禅八定是色界四禅和无色界四定的合称,属于世间禅定。

  (2)认识四禅八定的意义

  作为契入实修的初行者,见解不能完全赤裸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业力沉重,另一方面则由于未细致辨别禅定。细致讲解四禅八定的目的并非为了追求四禅八定的境界,而是旨在引导诸位了解四禅八定的特点,结合自己的禅定状态进行辨别。若所修禅定与四禅八定相似,即使名义上修持的是直断或顿超,实际上尚未证悟出世间见解,尚需继续精进如理修持。

  往昔大恩根本上师如意宝喇嘛仁波切派我代表整个亚青寺向法王如意宝汇报见解,当法王如意宝听到亚青寺的修法次第和我稍许通达的教理时,高兴地说:“不是说亚青寺是实修道场,没有闻思吗?你怎么通达这么多道理? 是否毕业于其他佛学院?”我说:“我没有去过其他佛学院,现今所通达的教理皆为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的慈悲教授。因为上师反复强调:‘若未精通禅定上下不同之特点,则无法树立大圆满之殊胜!’所以喇嘛仁波切每年都在亚青寺传讲诸多教理,而非简单地将心安住在平静状态中。”法王如意宝很高兴地印证:“就是这样!”除非吾等乃“心印传承”、“表示传承”之上等根机,否则作为次第根机行者,必须通达见修行果之一切理趣,方能圆满证悟大圆满之见解。

  传承祖师智悲光尊者于《全知言教甘露心滴》中,复次强调辨析禅定正途与误道的重要性,曰:“远离妙观察之智障。” 妙观察乃通达一切教理之圆满智慧,若排斥闻思,远离如是智慧,盲目地将心安住于平静状态,未能细致辨别上下不同之禅定,则为赤裸清净见解之障碍。了知如是理趣后,应当纳入实修中为妙。

  (3)四禅的特点

  色界禅定总为四禅,支分共为十七个禅定。

  ① 色界初禅的见解

  初禅天包括梵众天、梵辅天和大梵天。彼等禅定有所修禅定与能修者之二取明了,同时具感受“一切都是空性” 的极细微的心念。

  其禅定有五个特点:极细微的分别心、伺察、欢喜、安乐、禅定。其中分别心乃无始以来所造烦恼习气;伺察指刻意寻伺;至于喜乐,世间众生因得到美食或梦寐以求的礼物而感到快乐,此乃依外缘而生喜乐,故为有缘之喜乐。初禅所依虽细微,仍为有缘之喜乐,其与四禅中的乐明无念觉受中的乐受尚有天地悬隔之别,何况出世间禅定无缘之喜乐。初禅中会有安乐、轻安的感受,觉得身体很轻松,好象在天空中一般,内心不愿离开这个禅定,想长时间安住在这个禅定中,这种乐感就是初禅的标志。

  有者问:“我在禅定中有欢喜、安乐的感受,如是见解是否很高?”需知,见解高低在于是否有分别心、伺察, 以及“受”。若内心感受明了,但是还有了知“一切皆为空性”极为细微之心念,仍为世间初禅。

  总之,初禅的见解非常细致,若能证悟初禅,前后一百年内一切事皆能了知,如是世间神通通过明了而显现。以前我在亚青禅院的时候,曾经呈现过如是世间神通。禅院外面是个很大的院子,院子以外又隔着一段距离,谁说什么话、手里拿着什么,我在禅房里一清二楚。但是这种世间神通有限,有时候知道,有时候不知道,并非究竟见解。如今有者将初禅当做真正的禅定,此乃错谬。

  初禅虽非常人所能企及,然仍为世间禅定,站在究竟意义上还是过失,此时切勿执著,应按照持风、觅心法等方式,以止观交修而作调伏。

  ② 色界二禅的见解

  包括色界的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净光天(光音天)。

  以初禅为基础,随着禅定见解增上,能受无念之极细微的分别念已消尽,然内心仍感明了,具备伺察、喜、乐、禅定之特点,此为二禅。

  ③ 色界三禅的见解

  包括色界的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随禅定见解增上,伺察消尽,正知正念之明了增上, 安住时间长。此时的喜、乐仍为依禅定之有缘喜乐。如是喜、乐、正知、正念、禅定为第三禅的五个特点。

  ④ 色界四禅的见解

  第四禅分为凡夫地(包括色界的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和圣者地(包括色界的无想天、无烦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两种。在此先讲解凡夫地,不讲解圣者地。

  调伏内心的过程中突然达到一种乐感,同时具备明了的正念,一切受以及行为均为平等。如是正念、受平等、行平等、禅定,即为第四禅凡夫地的四个特点。

  2. 出世间禅定

  出世间禅定是明了的认识逐渐与空性分不开状态,其究竟见解即四空双运之境界,诚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中的明了乃超越能所二取的清明状态,此时明了与空分融合一如,为遍知。

  (1)了知

  在了知状态中树立明了与空性无二。

  (2)觉受

  明了越来越细致,逐渐与空性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叫觉受。

  (3)证悟

  明了与空性完全融合为一即为证悟,一切皆以明了而区分。

  如前所述,第二禅没有细微分别之念,但还有一种明了,此明了若与上乘见解比较,则天地悬隔。大圆满无上窍诀法之明空双运见解,已经超越一切伺察意,其喜、乐超越一切有所缘,乃无缘之功德,此时的禅定乃无修之大修,非于无念中安立禅定。

  3. 世间禅定与出世间禅定的区别

  四禅八定与九乘之见,其空分相似,明了迥异。在第三个刹那,大悲周遍之力认识到本基而成为普贤王如来;若对外境产生耽著堕入遍计无明,则为众生。由此可见,佛与众生的分界线就在明了之上,同样,世间禅定与出世间禅定的区别在于对明了的执著之上。

  从欲界第七识末那识直到究竟果实均具有明了。明了形成能所粗大分别念为欲界第七识末那识;明了形成耽著为第六识意识;明了再细致为第五识;最细微的明了为第八识阿赖耶识。

  故欲界的明了无法感受色界、无色界的明了。例如初禅相对于粗大妄念安立为明空不二;而二禅较初禅更加清净,对明了的执著逐渐融合于空性,依此类推。当明了逐渐细致,越来越与空性融合之时,即为出世间禅定,如是究竟明了乃远离能所二取、超越一切戏论的真实大悲周遍之力。相反,如果这种明了仅为单纯的明了,而未与空性融合,即为第六识耽著或第七识末那识。故明了是否与空性融合乃判断世间禅定与出世间禅定的标准。

  由此可见,世间禅定之明了,本质是大悲周遍之力的显现,但形成能所二取之迷惑,故非真实大悲周遍。而出世间禅定乃超越能所二取的真实妙力。

  由此我等当反观自己当下的禅定处于何种状态,是否仍为世间禅定?有者问:“便智双运之境界与无色界禅定的境界有何区别?”需知,无色界虽有少许明了,但遮止一切外境显现;出世间禅定于一切显现中树立空性。《全知言教甘露心滴》中讲解无色界四空处之识无边处定,遮止一切外境之显现,内心仍具有细微的明了。如是细微明了若能感受到,此时已经超越第八识,既非第六识,亦非第八识,乃趋向胜观之见解。究竟果实之般若波罗蜜乃便智双运之境界,一切色法为方便,本体为空性。故缘起性空之见解与世间禅定天差地别。

  (三)正确认识并如理观待觉受

  1.正确认识觉受

  (1)觉受的概念

  出世间禅定修行次第包括了知、觉受、证悟三个阶段,其中觉受是修法功德自然增上的过程,相当于加行道。然就广义来说,觉受是修行者修行过程中的种种感受,涵盖了座上的种种感受以及座下的情绪、信心乃至生活境遇的变化。

  (2)起现觉受的原因

  就广义而言的觉受,其起现原因包括烦恼障及所知障。

  然就修行次第的觉受而言,其原因乃所知障。

  修行者经过一段时间禅修后,其禅定逐渐趋于平静状态,虽然“我执”已消尽,感觉不到一个修法的“我”,然仍有“法执”——有一种“安住在平静、明空不二状态”的感觉,这种感觉就称为“所知障”。比如,有人感觉修法状态不错,安住的时间较往昔更长,进入一种自己感觉比较好的境界;或者随着修法深入,感觉自己又进入到以前那种比较好的境界中(注意:此处为通过禅定自然进入,而不是意念造作一个境界而安住)。此时虽然没有“我”的执著,但是仍有一个“修行状态”的法执,此即为所知障。

  在所知障彻底消尽之前,修行者会出现各种贤、劣觉受,如看到各色光、文武坛城、本尊、鬼神等,有时烦恼痛苦炽盛、有时特别快乐,身体或轻安舒适、或时现病痛等等……如是种种皆为所知障起现的觉受。需知,此为修法增上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相当于五道十地中的加行道阶段。随修法增上,完全超越思维时,所知障彻底消失,则觉受也自然消失。

  (3)觉受的分类

  觉受分为贤、劣觉受。

  ① 贤觉受

  贤觉受分为乐、明、无念三种。

  乐觉受

  修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呈现一种非常快乐的感觉,安住在禅定中非常舒服,永远不想离开这样的禅定。这种强烈的快乐感受超过任何依世间缘(如声名、财富、男女等)所获得的快乐。似乎能做到不吃饭不喝水,二十四个小时处于禅定状态中,此为乐觉受。

  明觉受

  禅定中突然出现一种极其明了的境界,类似禅宗所言之“脱落”、“爆炸”。这种明了远远超过世间依靠五官感知、思维造作的一切认知。达到极顶时,眼睛可以通彻——坐在房间里能清楚地看到屋外人的一举一动;具备他心通,比如对方心里在想什么,都能心知肚明……此为明觉受。

  无念觉受

  禅定过程中突然产生一种认识到“一切都是虚幻”的感觉。这种空性的见解不需要依靠起心动念(如中观依靠无分微尘、无时分刹那分析得到空性的见解),自然认识到一切都是空性、一切都是那么虚幻,缘起本来就是性空……甚至很多修行者感觉无论做什么事都能自在,比如可以穿墙而过、在天空中飞翔、以意念中断河水流淌… …往昔有位修行者呈现无念觉受时,坚信自己能够在天空中飞翔,于是站在石头上不断地跳跃。而实际上因为并未消尽所知障,尚不能做到真正的通彻。

  ② 劣觉受

  修法进入正轨一段时间后,有时候烦恼沉重得几乎到了极顶:如贪心重得不得了,或嗔恨心重得不得了,乃至傲慢心、嫉妒心极其炽盛等等,好像一生所有的烦恼都聚集一起;有时妄念此起彼伏、纷涌而至,就像不小心捅了马蜂窝;有时严重昏沉,怎么也提不起正念;有时觉得对上师三宝信心退失……如此种种都是劣觉受。

  以前我修法也有过劣觉受。记得有一次在修上师瑜伽时,无论怎么观想上师(喇嘛仁波切),上师的头跟身体总是上下分开的,即使观想上师日常生活的样子,亦是如此。祈祷上师时,不仅觉得上师离自己很远,还常常会莫名其妙地跳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念头,感觉我好像对上师没有丝毫之信心,为此我极其沮丧!因为我从初次依止上师 开始,一直对上师有着与佛无二的信心。我想:“天哪!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不应该出现的啊?怎么会这样呢?不可能啊!”幸运的是,上师在第二天讲法的时候就讲到觉受。听闻之下,我豁然开朗——原来困扰我的情况就是劣觉受。

  2.如理观待觉受

  (1)如理观待觉受的原则

  作为修行者如果呈现觉受时,应该如何观待呢?首先应当认识到觉受是修行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亦为修法增上的自然阶段。第二,若能抓住此时机,不执著任何贤劣显现而依教行持,可令见解迅速增上;然若执著于眼前贤劣觉受,则障碍修行增上,称为着魔。故修行时,无论出现何种境相、觉受或者梦境,切勿执著,一切皆顺其自然。

  此中,“顺其自然”指在没有忘失正念的基础上,如法调伏。

  (2)观待觉受的误区与对治方法

  ① 执著觉受

  很多修行人过不了关,就是因为执著于觉受。若执著觉受,就会成为修行魔障,即为违缘。如:执著乐觉受乃堕入欲界之因;执著明觉受乃堕入色界之因;执著无念觉受乃堕入无色界之因。因此,无论贤劣觉受,我们都不应执著。

  如今有者虽声称对显境毫无执著,却常津津乐道于自己的乐、明、无念等种种贤觉受境界,甚至对几十年前的奇异梦境仍记忆犹新,殊不知如此执著已然着魔。

  有者呈现劣觉受时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为此疑惑、沮丧不已,总是想:“天哪!这是怎么啦?我是不是哪里做错啦?”或者“我是否破戒了?还是接触了破戒的人?” 还有的人虽然认识到此为觉受,但是心里仍然感觉不舒服,反复嘀咕:“为什么会这样呢?”需知,此乃修法中的正常阶段。如果认识到是觉受,勿生执著,依教调伏, 觉受持续几天自然消失。相反,哪怕稍微对觉受产生一点疑惑、执著,觉受就会延续更长时间。比如,本来只有三个小时,结果因为执著变成了三天、三个月……

  因此,修行中觉受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觉受的执著。无论贤劣觉受,我们都不应执著,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若能认识此乃觉受,按照自己平常调顺烦恼的方式行持,则为见解迅速增长的难得机会。若未善加利用,反而陷入魔障或违缘之中。

  执著乃漂泊轮回之根本,不管执著什么样的贤劣对境——哪怕是执著于本尊和文武坛城,仍然是漂泊轮回之根源。不论呈现好的觉受还是坏的觉受,都要以平等心对待,时时依教调伏自心。诚如传承祖师帝洛巴尊者对那若巴尊者曰:“显相非缚执著缚,断绝执著那若巴。”

  ② 以觉受多寡作为判断修行增上的标准

  某些行者于禅修中鲜生觉受,故怀疑自己是否修行不力、见解浅薄,其实并非如此。我等所修之大圆满无上窍诀法乃根本调伏根本,含藏一切修法力量,能直趋菩提。

  犹如大鹏金翅鸟之蛋般,在蛋中已圆满一切力量,一旦出壳即可飞翔,故行者禅修觉受鲜少亦属正常现象。而下乘派中诸如四大修法等,为远道方便之法,虽更易起现觉受,距成就似近实远,而且趋入解脱仍需回归“根本调伏根本”之核心。

  复次,一切觉受源于心识,次第行者初步调伏烦恼(密魔)远未臻圆满,故因邪魔加持(外魔),或世间空行母(内魔)考验修法能力而易呈现种种觉受,此时万勿执著,应依教调伏内心。随修法增上,见解赤裸时,觉受已无处可寻。故修行是否增上非以觉受多寡贤劣作为衡量标准,而应以出离心、菩提心以及信心是否增上为准绳。

  ③ 以显现作为解脱之标准

  修行者眼前呈现山河大地抑或诸佛菩萨之坛城,孰贤孰劣?切记:见解高低非以外相显现作为判断标准,而应以是否消尽内心烦恼和执著衡量,故解脱以内心清净为标准。

  有者于禅定中眼前呈现各种光色、文武坛城、诸佛菩萨形象等等即心生欢喜。然需了知,清净与不清净完全取决于内心之中。若内心耽著、分别,即便眼前境相呈现多么殊胜,仍为不清净之相。相反,若不耽著任何显现,眼前即使呈现普通山河大地,仍为清净之相。

  认识智慧

  往昔我第一次修持顿超,第二天就呈现了各种佛像,但只隔了一下午,次日早上就全部消失。当时由于对修法理趣不明白,所以于禅定中时时寻找这些佛像,后来才懂得这是业风飘动所致,故不再执著,其后才开始呈现顿超境相。由此可见,内心出世间禅定若未赤裸,外在形象永远都在变动之中;若能真正赤裸见解,则外在光明境界永远不会改变。

  我在讲解《大圆胜慧》时,曾讲过外在显现有四种情况:

  第一、邪魔加持之相:比如有些精神不正常者声称自己看到了佛、鬼等等。

  第二、业风飘动之相:又称为风点。是业风飘动的境界,不稳定。

  第三、无明贤脉之相,也称为“无明好脉之相”。比如有些人往昔行持善法,善根深厚,无意中呈现好的境界,但不具禅理。

  第四、觉性妙力之相:修持禅定获得的内证功德。

  由此可见,眼前呈现何种境界并非重要,重要的是调伏内心。究竟果实中轮涅平等,若欲断绝轮回而别求涅槃,则与诸佛密意背道而驰。

  3.行道中最难调伏的觉受

  由于习气飘动,内心会起现种种贤劣觉受。而修行者与凡夫的区别在于:修行者虽然未必能够完全断绝烦恼,但是多少能够以正法之方便调伏自心。例如起现昏沉、掉举、贪嗔痴烦恼乃至生活中的逆境时,修行者虽然也会感到痛苦,但是由于长期观修无常、了知空性之故,还是能够调伏自心。因此,相对来说,劣觉受比较容易调伏。

  修行路途上最难调伏的是傲慢心。修行者内心的见解没有达到很高地步之前,很难发现自己的傲慢心。例如某位高僧大德赞叹你的功德;或者自己修行见解稍许增上, 有些感受;或者自己稍许通达一些教理……如是种种,内心会有一种欢喜心。然而细致观待,这种欢喜心潜藏着傲慢心。傲慢心与自信心不同,如果自己得到高僧大德的称许或者知、见略有增上,此时勉励自己在此基础上,还要精进修行,创造更高的境界,此乃力求心,即自信心。相反,如果仅仅满足于自己暂时的见解、功德增上,继而懈怠、放逸,觉得他人都不如自己等等,此乃傲慢心,必定导致见解长期不能增上。

  往昔我初到亚青寺,无论见解、证量都一片空白,没有上师称赞我,我也把自己当做一介凡夫而精进修法。那时为了避免晨起修法昏沉,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冬也打开窗户修法,结果把耳朵都冻变形了。但是,后来当我稍许具备一定见解和证量,能够与他人辩论、讲解一些教理,并得到上师赞叹时,我的精进就开始退失了。诚如智悲光尊者于《狮吼论》中曰:“如值遇贤劣因缘之际,如水乳各自分离者极多。劣缘转为正道尚易,然贤善因缘转为道用则较为困难。如证德较高之傲慢者,现世专行追求丰裕世俗之事务,由是堕入懈怠天魔之中,故不能证得六聚自解脱之要义。”

  故汝等需知,见解能否增上,完全取决于能否断绝三毒(贪嗔痴)、五毒(贪嗔痴慢疑)。如是烦恼若未调伏, 欲仅凭临时精通一些道理以及内在调伏方便,很难获证菩提胜果。如今有些弟子未解导师之称许或授记乃护持弟子信心之方便,反而生起傲慢心,以为自己真的达到某种很高的境界,结果反成轮回之因。

  因此,我们应当时时反观自心:同初入佛门时相比,自己的精进心是否增上?如果越来越懈怠,则说明已经滋生了傲慢心,故当时刻调伏为妙。

  总之,魔障和悉地(成就)只有一线之隔,对任何境相产生执著,均称为魔障;若未产生执著,依调顺烦恼之正确方式而修持,即为悉地。作为修行者,无论起现任何贤劣觉受,首先应该认识到觉受是修法过程的正常现象; 第二步,勿执著于觉受,按照调伏烦恼的方法以平常心调伏。所现境相若为过失,自会消失;若为功德,必然日日增上。若能如是行持,觉受必为增上见解之契机。

  (四)勿以妄念多少作为解脱之标准

  有者以妄念多少作为衡量见解的标准,妄念少则喜,妄念多则忧,甚至将没有妄念的状态当做禅定之究竟见解。

  随顺妄念漂泊固然是轮回之根本,但若能将妄念转为道用,妄念则是成办解脱唯一不可缺少之方便。华智仁波切于《屠夫真言》中曰:“虽然所舍为轮回,然初不依轮回法,不能趋入涅槃道,初识轮回性尤要。” 我等于日常修持禅定中,不论是否有妄念,抑或妄念多少,若能时时调伏,即为正法。如修有相止时,将心安住于所缘境,起心动念时,再次观想皈依境、念诵莲花生大师心咒……如是反复止观交修,即为意识转为道用。

  (五)勿以词句掩盖真实见解

  下乘派以教理抉择见解,而大圆满无上窍诀法依实修证悟见解。诚如无垢光尊者于《究竟胜义之教言.精要明镜》中曰:“口头空言之了知境界,故不得菩提胜果。” 同样描述大象的特征,真正见过大象者能够圆满描述大象,而盲人摸象只是从某一个侧面了解大象的局部特征, 故所诠片面。同理,如果仅凭文字描述自己的禅定“证悟法界实相”、“一切显现皆为空性”、“任运自成”等等,如同未圆满通彻而欲穿墙而过,只能头破血流。

  往昔据说有一位僧人学会念诵一个可以击退狮子及猛兽的咒语,只要念诵三遍之后,往大拇指吹一口气,然后向猛兽竖起大拇指,猛兽立刻退却。于是,这位僧人胸有成竹地到各地化缘。有次路过一家牧民的帐篷时,里面的藏獒突然挣脱绳索扑向僧人。僧人立刻念诵三遍咒语,向大拇指一吹,就对藏獒竖起拇指。没想到藏獒扑上来,一下子将僧人的拇指咬断了……由此可见,若不具备真正禅定力量,仅仅以空性的理论词句掩盖实修见解,犹如纸上画月,无有调心之力量和解脱之光芒。故切勿高攀甚深法义,应脚踏实地如理修行为要。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于《六祖坛经》中曰:“凡夫口说,圣者心行。”圣者乃我等今生追求解脱之目标,能否成办如此境界,重在心行之上。

  (六)禅定增上之标准

  判断禅定是否增上的标准除了禅定本身的见解之外,还应观待功德——信心、慈悲心是否增长?不仅口说禅定中认识到空性,尚需观待现实生活中是否真正认识到眼前一切显现皆为虚幻而无执著?梦中是否能够当下认识到梦为虚幻,甚至自在改变梦境?

  如是皆为禅定增上之标准,行者当反观自心,切勿自高自大。

-----------------------------------------------------------------------------------------------------------------

更多普巴扎西活佛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普巴扎西活佛: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 第四章 善巧运用

普巴扎西活佛: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 第四章 善巧运用

普巴扎西活佛: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 第四章 善巧运用

普巴扎西活佛: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 上师瑜伽统摄大圆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讲记 卷一

 

后五篇文章

普巴扎西活佛: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 第三章 认识智慧

普巴扎西活佛: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 第三章 认识智慧

普巴扎西活佛: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 第二章 通达方便

普巴扎西活佛: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 第二章 通达方便

韦驮菩萨威德灵验录新编:韦陀救拔 车祸免难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