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46课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46课

 

  下面继续学习第三个科判“坚持不懈对治烦恼”:

  吾宁被烧杀,或遭断头苦,

  然心终不屈,顺就烦恼敌。

  “坚持不懈对治烦恼”是一种决心。什么样的决心?就是我宁可被烧杀,被烈火焚身,或遭到砍断头颅的痛苦,但我的心不会屈服、顺从于烦恼怨敌,绝对不可能任其摆布。达到什么程度,心不屈服、不顺从烦恼怨敌?就是说纵然遇到生命危险,而且是极端恐怖的情况出现,我宁可遭受被焚烧而死、遭到断头的痛苦,都不屈服,表现出极其强大的断除烦恼的决心。

  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修行者都有这种决心,还有什么烦恼不可战胜?平时我们在修持断烦恼之道时,遇到一点违缘就想退失,不想修法。实际上这种违缘远远比不上遭烧杀断头之苦。遇到一点点违缘就屈就于烦恼贼,如果我们用这种软弱的心态修持佛法,怎么能够调伏内心的烦恼?烦恼从无始以来就盘踞在我们的相续中,力量非常强大,对治这么强大的烦恼怨敌,没有坚强的决心,没有坚定的誓愿,根本就无法办到。所以,对于修持对治烦恼、断除烦恼的态度应该是:宁可被烧杀、遭到断头之苦也不屈服。有了这种决心,即使遇到世间的种种违缘,也绝对不可能让我们从修持断烦恼之道中退失。

  此处告诉我们,在内心当中要发坚定的誓愿,有了这种誓愿就可以和烦恼作战到底,反之,遇到小小的敌人就已经投降了,那么遇到真正强大的烦恼怨敌时,根本不可能和它做斗争。

  历史上有很多不屈烦恼贼,不顺就烦恼贼宁可舍身的修行者。经典中记载:有一位比丘托钵化缘时,不慎进入淫女家中,淫女想方设法引诱比丘,而比丘坚持守持戒律,淫女说:要不然你跳下这个火炕,要不然你就顺从我的心意。比丘为了护持清净戒律,宁可跳下火坑,也没有顺从贪欲。

  《贤愚经》中有个著名的公案,在汉地也广泛流传。印度有个小沙弥和师父受一位居士长期供养,居士每天中午把饭、菜送到寺庙。有一天居士受到邀请去做客,因此,居士交代他的女儿负责送中午饭,但他的女儿忘记送午饭的事。到了中午,师父就派沙弥去施主家取午饭,沙弥到施主家后,他的女儿看到沙弥相貌庄严,顿时产生了很大的贪欲心,就用各种语言引诱他,并要求他还俗嫁给他,还说她有很多家产。沙弥想:如果现在转身走开,对方正处于强烈的贪欲烦恼中,假如她追过来大喊大叫,有可能被其他的路人误解,而引发对三宝的不信之心,所以没敢逃跑。此时沙弥急中生智,对她说:“请先进到房子里,我已经考虑是可以的,但我需要做一些事情”。他让这个女人为他找了一间空房,进去后把门拴上,把袈裟脱下来挂在衣架上,找了一把剃刀。他想:以前也有比丘误入这种淫女的房子,为了不失戒律跳下了火坑;还曾有一船的比丘,在海中因为船只损坏全部落水,当时有位年轻的比丘找到一块船板,另一位出家受戒时间比他长的老比丘告诉他:我出家的年龄比你长,是上座,你应该把船板给我,年少比丘听了之后,毫无犹豫把船板递给上座,自己淹死了;沙弥又想:有一群比丘在旷野中被强盗抓住,强盗把他们的衣服抢走,用草捆住他们的手,他们为了守护戒律根本没有动一下,连草都没有拔出来。他们为了护戒能这样做,难道我不是佛弟子吗?难道我不能守护清净的戒律吗?他想:现在我不舍弃三宝,也不舍弃戒律,为了护戒修行只舍弃生命。想到此,沙弥向佛陀涅槃的方向三顶礼之后,用剃刀割断脖子上的动脉而死。这个女人在外等了很长时间没有动静,过来看时沙弥已经自杀身亡。她一下子清醒过来,贪欲心立刻息灭,等她父亲回来后,她把整个事情告诉父亲。当时有个规矩,沙门、修行者死在俗人家中要罚款,所以他自己到国王那里交罚款。国王问原因,他就把这件事讲出来。国王很感慨地说:现在这样的时代还有如此护戒的修行者,的确非常稀有。国王表彰了这个清净的沙门,在整个国家里宣传此事,很多人因此入道。当然沙弥并不是把头砍下来,而是自杀身亡。但他的心始终没有屈服烦恼,为了战胜烦恼,他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有这样的决心,还有什么烦恼不能战胜?肯定能战胜。

  这些公案都是前辈修行者的真实事迹。我们后学者看到这些公案应该有所震动、有所启发。他们为了护戒、为了对治烦恼不惜献出生命,那么我们现在不能因为小小的痛苦、障碍就舍弃对治烦恼的修行。

  颂词主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要“坚持不懈对治烦恼”,哪怕遇到生命危险,都不要屈就烦恼贼。

  辛三、能断除烦恼而生欢喜;

  我们应该知道烦恼是可以被断除的,如果烦恼始终不能断除,我们下很大的工夫,最后还是纹丝不动,那我们精进修持就没有意义了。但可喜的是:烦恼是能够被断除的,它的自性决定了它一定可以被断除。想到烦恼可以通过精进修持而断除,我们就应生起欢喜心,进一步坚定修持断烦恼之道的决心。

  常敌受驱逐,仍可据他乡,

  力足旋复返,惑贼不如是。

  “常敌”就是普通的怨敌。世间普通的怨敌受到强力驱逐出境后,仍然可以盘踞在他乡养精蓄锐,待实力恢复之后就卷土重来对你进行加害,但烦恼怨敌并不是这样,如果一次性地从根本上根除,烦恼不可能再度复返。我们都知道,世上的怨敌有时虽然把他赶走,但他可以在其他地方盘踞、培养势力;有时虽然头目被杀死,但他的部下会在其他地方重振旗鼓;有时把怨敌家里的大人都杀了,但小孩可以隐藏起来以后再报仇,历史上的《赵氏孤儿》就是个典型实例;有时把本人杀死了,但他的亲友又承担了所谓报仇的责任,所以这种怨敌总是无法彻底消灭。

  世间的怨敌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复出现,那烦恼怨敌会不会如此?如果烦恼怨敌也像平常怨敌一样,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虽然我们把烦恼完全断除,但它也可以养精蓄锐、卷土重来。如此一来,我们努力修持“断除烦恼之道”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它可以无数次重返而来,把烦恼击败了又产生,这样永远没办法根除烦恼,修道就没有了意义。但寂天菩萨很肯定地告诉我们:“惑贼不如是”,就是说烦恼的怨敌不是这样的。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如果一次性把烦恼完全铲除,它绝对不可能再卷土重来,一灭永灭。

  在佛经及很多论典中,讲到断烦恼的功德,如果修行者获得见道果位,已经把“见所断”断掉之后 ,见断永远不会再产生;如果到了修道圆满的时候,把“修所断”断掉,“修断”永远不可能再出现。也就是说烦恼断除后绝对不可能再次产生。

  在小乘有部的论点中,曾经提到阿罗汉退失的情况,也叫退法阿罗汉。阿罗汉在断除“修断”之后,有可能从阿罗汉的果位退失,也就是说相续中突然产生“修断”,然后就从阿罗汉果位退失。当然,按照小乘自宗的说法,退失的时间很短,因为阿罗汉有基础,所以在很短时间就可以恢复。退到什么程度呢?绝对不可能退到凡夫,最多退到初果就不会再往下退。

  小乘有部有时有必要这样讲,但在大乘论典中不承认这种说法,认为这是不了义的说法,既然已经断除了修惑,不可能突然在相续中出现烦恼。因为要获得阿罗汉果位,烦恼障的种子要完全灭尽,已经没有种子了,凭什么重新产生修断呢?它是没有因缘产生的。所以大乘、小乘经部不承认阿罗汉得果后退失的情况。我们中间插述一下,有一些观点是这样认为的,实际上阿罗汉不可能退失。

  所以我们一旦把烦恼灭尽,它绝对不可能卷土重来。世间有很多怨敌卷土重来的事例,汉朝时雁门关之外很多游牧民族经常骚扰关内,汉文帝把匈奴打跑后,一段时间它又重新来犯,又开始打,疲于奔命。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但是我们和烦恼作战,是一胜永胜,如果真的一次性把烦恼铲除了,它绝对不可能有再度复返的机会,这就是“惑贼不如是”。

  为什么“常敌”(世间的怨敌)驱逐之后又会“力足旋复返”?而烦恼贼则一断永断,不会再回来的原因何在?我们要知道原因,不知道原因我们的内心中还可能有疑惑。

  惑为慧眼断,逐已何所住?

  云何返害我,然我乏精进。

  烦恼被慧眼所断,从我们相续中驱逐出去后,它住在什么地方呢?没有任何住处,无处可去,所以不能再返回来伤害我。对于可以一断永断,不能再返回来伤害我的烦恼,本来是可以断掉的,但由于我内心怯懦,不具足精进,所以至今为止还没有断除烦恼。相反,如果我具足精进断除了烦恼,那烦恼绝对不可能在我的相续中反复生起,想到这里就觉得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如果一个怨敌永远灭不掉,总在威胁你,并一而再、再而三地骚扰你,试想烦不烦?肯定寝食难安。现在对于烦恼怨敌,只要我们具足精进,就一断永断,不会反复出现骚扰的情况,就会永远得到安宁和自在,想到这就会很愉快。但现在面对这样的好事,我们居然没有去做,因为内心怯懦、缺乏精进而不去做断除烦恼的修行,的确很不应该。

  “惑为慧眼断,逐已何所住?”为什么世间的怨敌可以反复回来,而烦恼断除之后就不会产生?我们可以分析:因为世间人相续中暂时有一个让怨敌返回来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我执、烦恼。只要受害者相续中有我执,心中就会有和他作对的怨敌的概念,对他而言,怨敌会再再回来,或者他会再再树敌。对对方来讲,相续中也有我执,我执未断,他就会想到还有怨敌要灭,只要有机会就会想方设法地伤害他,直到把他消灭。暂时来讲,因为怨敌的双方都会有这种共同基础——我执存在,那就会在此基础上发展。

  为什么烦恼一断就不会再回来?因为烦恼本身就是我执,从根本上来讲,它没有一个实在的本体,是染污性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它是一种假象,好像黄昏时我们把绳子错看为蛇一样,当我们没有认清它的本质时,似乎是一条恐怖的蛇,在我们认为它是蛇时,自始自终这条蛇的本体是虚幻的,它从未出现过。烦恼、我执的本体就和这条蛇一样,暂时看起来很强大,盘踞在我们的心中,使我们产生很多烦恼痛苦。从世俗角度来观察,它的确存在,但是从究竟角度观察,烦恼、我执就像黄昏绳上的蛇一样,不管我们从世俗的角度认为它多可怕、多厉害,但实际情况是:它从来就没有产生过,我执是颠倒的、本来不存在的自性,本体的虚假决定了它不可能真实存在。

  “慧眼”是什么?慧眼就是了知烦恼本质的智慧,用慧眼已经把烦恼我执看穿,认清了本来面目。烦恼是染污性的,无明的自性,而慧眼是殊胜的智慧,二者是正对治。当我们处在我执、烦恼的状态中时,是没有慧眼,没有清净智慧的。一旦有了清净的智慧,看穿了它的本质之后,烦恼就会随之消失。因为烦恼、我执本身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只要慧眼一看清它的本质,不需要驱逐,它就会自然消亡。就好像绳上的蛇,绳上的蛇在我们没看清楚时,我们认定它是一条蛇,从头到尾怎么看都像蛇,如果我们把电灯一拉开,在强烈的灯光照射之下,我们发现它的本质就是绳子,当我们看清楚它是绳子时,这条蛇到哪里去了?当下消失!当下消失是把它赶出去了吗?不是。因为它本来就是一个假相。所以不需要把它赶走,本来不存在,只需要认清它的本质就足够了。

  所以,烦恼、我执的虚伪本性,就注定了它断掉之后永远不可能返回的结局。因为我们已经彻底认清它的本性,所以不会再受它的迷惑,慧眼一旦产生,它就一直保留在我们的相续中一直观照。通过不断修行,把烦恼存在的基础、烦恼的种子断掉之后,它绝不可能再出现、返回来,所以说“惑为慧眼断”。至于前面所说世间怨敌暂时的基础——烦恼,因为那时没有断除烦恼的对治,所以众生相续当中一直存在烦恼,它就有重新返回的基础。而此时,烦恼并没有真实、坚实的基础,看起来很强大,其实只是一个假象,就像这条蛇一样,看起来很强大、很恐怖,没有发现它的本质之前,的的确确在伤害我们,让我们感受恐怖。但实际上,它的本体就决定了它不是真实的东西,当我们用灯光一照,恐怖当下就消失。

  “逐已何所住”?:它绝对不可能住在什么地方,因为它的本体就是虚妄的,如果本体是实有的,把它驱逐后,就会有其他安住的地方。但是它的的确确没有本体,没有一个去的地方,这样“云何返害我”,它在哪个地方养精蓄锐再返回来伤害我?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这个道理已经很清楚,就需要我们做一次灭烦恼的修行,只要把烦恼断除了,就是一胜永胜,一断永断,烦恼不可能反反复复折磨我们。所以无始以来折磨我们烦恼,通过精进修行把它断掉之后,就会获得彻底胜利,这样我们想起来就会生起欢喜心。烦恼本身实际上是虚假不存在的,怎样观察它的虚伪自性呢?下面颂词就教我们如何观察它的本体不存在。

  惑非住外境,非住根身间,

  亦非其他处,云何害众生?

  烦恼不是住在外境上,外境是指色法,不是住在色等外境当中;也不是住在我们的根和身体当中;也不是住在外境和根身中间;除了外境、根身和根身中间之外,其他地方也不可能安住,它怎么害众生?不可能害众生。

  烦恼不可能住在外境当中,不可能住在诸根和身体当中。为什么不能住在外境当中呢?因为有时虽然境存在,但不一定有烦恼。从某些方面来讲,烦恼是住在我们身体当中,它不可能住外境。为什么不住在根和身当中呢?表面上看它是住在我们的身体当中,但实际真正观察时,它不会住在根身里,因为有时尽管根身存在,却不一定有烦恼。比如阿罗汉证得有余涅槃时,烦恼已经不存在,但身体、诸根还在;菩萨在入定时,根身也在,但烦恼不存在。所以我们可以说,烦恼并不是住在根身中,如果住在根身中,只要有根身,就会有烦恼。所以烦恼并不是真实地存在于根身中。

  烦恼是不是存在于根身之间?外境和根身之间是一片虚空,虚空不会有任何法存在的基础,所以烦恼不会存在于此。按前面分析,如果要住,也是住在众生的相续当中,而不会住在其他地方。

  那么除了外境、根身和根身中间之外,其他地方会不会存在?不可能存在的。因为除了外境、根身,其他地方还有什么可以存在的呢?物质都不存在,根本没有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害众生的。

  此颂词如果我们没有分析清楚、弄清本意,只看字面意思会认为,“惑非住外境”,似乎告诉我们烦恼是存在的,只不过它没有住处而已,没办法住外境,没办法住根身......但实际上并不是表达这个含义。为什么此处说“住”呢?因为有为法都有三个或四个特征:生住灭或者是生住异灭。此处就是从它没有住于外境的住,再观察烦恼本身没有住,没有住就不可能有生和灭。所以非住外境、非住根身间、不住于其他地方,配合前面颂词来讲,就是“云何反害我”,没办法反过来害我。它在其他地方找不到住处的原因是其本性不存在,如果烦恼是个真实存在的本体,怎么可能没有住处?它不住外境,也不住根身,什么都不住,说明它的本性是不存在的,它没个本体,尽管显现是显现,但根本没有实实在在的自性。我们不观察时,说烦恼好厉害,经常伤害我们,在此阶段可以说烦恼住在我们的相续中。但真正观察时,它没有本体,不可能住于任何地方。没有住就不可能有生灭,因为生住灭相互观待,如果本体有生,就有烦恼,烦恼有真实的生,就会有真实的住,有了真实的住,就可能有真实的灭。但是烦恼本身观察起来,是因缘和合的假象,所以没有真实的生,不可能有真实的住,也不可能有真实的灭。如果没有生住灭,它就不可能是有为法。那么,它是不是无为法呢?无为法根本不存在。

  烦恼不存在有为法的自性,没有它的法相,所以根本不存在它的本体自性。这里主要是为了说明:烦恼没有自性、没有本体。从胜义的角度观察时,烦恼本身就是不存在的。如果它不存在,怎么伤害我呢?如果是在世俗谛中,烦恼可以存在,可以伤害众生。但到了胜义谛的层面,到了胜义谛的本体中时,真正观察找不到它的本体,不管是从生的角度,从住的角度,还是从灭的角度来讲,都找不到它的本体,所以,我们可以下结论:烦恼是不存在的,它是一种假相。

  假相说明它不是真实存在的,就像绳子上的蛇一样。它从哪里生的?没有生。它住在哪里?没有住。从哪里灭?没有。它都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一个假象而已。说它不存在,可当我眼睛看花了的时候,它似乎存在;要说存在,当我们定睛一看时,它又没有。这就叫世俗和胜义的关系。

  烦恼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在世俗当中不认真观察时,似乎存在,我们可以修持断烦恼之道把它断掉。但是真正在观察时,它是假的。假相有什么可断,有什么可离开的?它本来就不存在。所以在胜义当中无所修、无所断。但世俗中,毕定有它存在的显现,所以有让它断除的修法,它也可以真实地被断掉,这就是世俗和胜义的道理。

  此颂词主要是从胜义谛去分析,烦恼本身不存在。一个本身不存在的烦恼,云何害众生?一个不存在的烦恼,怎么害不存在的众生?根本不可能。烦恼被认知其自性空的智慧眼断掉之后,它就一灭永灭,不可能再存在。

  下面就从世俗的角度讲,我们不应该恐怖这样的烦恼。

  惑幻心莫惧,为智应精进。

  何苦于地狱,无义受伤害?

  从世俗的角度来讲,烦恼是幻化的。它虽然存在,但必定是幻化的自性、假相。对于假象性质的烦恼,我们的心就不会恐怖;如果烦恼不是虚幻的,真实的存在于我们的相续中,存在于我们本体自性中,那我们就应该害怕,因为我们无论如何也断不掉。

  但现在我们知道烦恼本身是假相,假相的本质就决定可以被断掉。所以了知它的本性之后,我们就没有必要惧怕了。我们平时惧怕它是因为烦恼的力量好大,把它执为实有。我们认为它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对它心生恐惧。

  通过前面胜义谛的分析,我们知道烦恼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假相。我们回到世俗中也要了知:烦恼的确存在显现,也有作用,但它的本体就是虚幻的自性,对于虚幻自性的烦恼“心莫惧”。为了生起看破假相烦恼的智慧,我们应该精进地修持断烦恼之道。假如有了这种智慧,我们就不可能因为烦恼的伤害,让我们再生烦恼,遭受堕地狱等无意义的伤害。以前受到这些伤害,都是因为没有精进、没有产生智慧。现在我们了知真相后,就应该精进修持断烦恼之道,以后绝对不可能再堕地狱。

  大乘的殊胜之处就在于它直指显现的本性。如果通过其它的方式,我们首先会认为烦恼是真实存在的,应该产生实有的智慧,把烦恼真实的灭掉,我们认为它是真实的,就会产生一种真实的恐怖。我们修道时,因为受到实执的影响,不能从方方面面入手,所以花了很大的力气但收效甚微。现在我们通过大乘的加持,了知烦恼本身是幻化的,没有自性可言,虽然还没有真实的断掉烦恼,但是通过学习,已经生起了烦恼是幻化的正见,内心中的恐惧就少了一大半,当如梦如幻的真实智慧产生的当下,虚幻的烦恼立刻消失。到底怎样消失的?消失后去了哪里?不需要问,因为它的本性本体不存在,没有真实的生,没有真实的住,灭了之后也不去向哪一个地方。所以只要产生了这种大乘的智慧之后,通过这个方式就能断除烦恼。

  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认真真把大乘直指物质本身的教言,学习得非常透彻,只有这样才可以通过大乘的智慧观察人生,观察所执著的事物。把自他从妄执中解脱出来。为什么叫大乘?就因为具足这种殊胜的善巧方便。它的修行大、所缘大、精进大、方便大等等七大,称之为大乘。这种大智慧、大悲心,如果在修行者的相续中产生,这个人就会契合于大乘。

  所以,作为修行大乘教言的追随者,进入大乘第一个要素——大悲菩提心,必须要认真修;第二个直接看破万法本体的大智慧——般若的智慧一定要生起。有了这些要素,我们就可以说是修大乘的人。

  己三、摄义:

  思已当尽力,圆满诸学处,

  若不遵医嘱,病患何能愈?

  思维了前面所讲到的不放逸的内容之后,就应该尽力圆满经论中所讲到的菩萨学处。就好像一个病人,有了药方,如果不遵医嘱,病就没办法痊愈。

  我们学习、思维前面的内容,就是为了让我们尽力实践菩萨行、圆满学处而服务的。所以我们学习完之后,就应该尽量奉行菩萨学处、圆满菩萨学处,这样学法才有意义。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表面上看看颂词、听听,大概了知意思和其中一些修行的道理,没有认认真真去实践,那学这部论典的意义不大。学论典的意义并不是就这么一点点,比如我们看一部小说,把故事情节看清楚了就好,它没有额外衍生的意义,没有更深的意义。但佛典的意义很深,关键在于我们只看不行,还要去实践,学就是为了实践而服务的,实践才能够调伏我们的烦恼。所以我们学完之后,必须要尽力的去圆满学处。

  最后此处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一个病人,因为病得很重去看医生,医生给他找出了病根所在,也给他开了药、抓了药。如果病人认认真真照医嘱服药,病患就可以逐渐痊愈。如果不遵医嘱,按自己的想法来,病患就没有痊愈的希望。

  修行佛理和去找医生看病是一样的道理。比如佛陀在经典中,或者祖师在论典中已告诉我们如何修行,首先怎样闻思,闻思之后怎样去修行。犹如医生一样的上师、善知识告诉了我们修行的方法,我们听到之后就要去实践,这样我们内心中的烦恼、我执等过患就会慢慢消尽,逐渐获得殊胜的果位。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已经把道理教导我们了,下一步就看自己怎么做了。佛陀大悲心的体现,就是给我们宣讲了解脱法,让我们知道解脱是依赖于自己的,讲了法之后要去修行,这样就能解脱,不修行就不能解脱。

  《入行论》在在处处也告诉我们这些道理,如果觉得应该真实修行的话,就好好修行;觉得不应该修行,虽然对寂天菩萨、对《入行论》没什么损害,但对自己应该是个最大的伤害。就如去看了医生,医生给了你药方,把药开给你,你根本不当回事,不去服用你的病只能越来越重。所以这种殊胜的对治法,如果我们学了之后不重视,仍然我行我素的按照按照轮回众生的惯有思想面对轮回的事情,那么我们在轮回中的病就会越来越深,毫无痊愈的希望。

  “摄义”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努力去修持。

  以上谨慎取舍的不放逸品就学习完了。

----------------------------------------------------------------------------------------------------

更多生西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47课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49课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50课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48课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无常偈

 

后五篇文章

慈诚罗珠堪布:持咒是转不清净语言为佛语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捡拾零碎时间修行(本怀)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抱怨可能是无能的表现(关伯伦)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奉持简约的韩国禅僧 — 法顶禅师(叶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佛法改变了我的一生(冰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