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2课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2课

 

  我们继续学习“平时行为寂静”的科判。前面颂词宣讲了要自主身心,表情尽量处于平和状态等获得寂静的一些教诫。下面进一步进行宣讲:

  移座勿随意,至发大音声,

  开门勿粗暴,常喜寂静行。

  水鸥猫盗贼,无声行隐蔽,

  故成所欲事,能仁如是行。

  当我们移动桌子、椅子等时,不要随意发出很大的声响;平时开门、关门时,动作也不要粗暴,要经常喜欢行持寂静的行为。比如就像水鸥、猫和盗贼,他们在行动时都是没有明显的响动,在极为隐蔽情况下,成办自己所欲之事,行菩萨道的菩萨也应该如是行持。这两个颂词的主题与科判“平时行为寂静”的意义完全相合,所以我们也要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此颂词。

  移动座位时不要随便发出大音声或开门时不粗暴,这都与菩萨平常寂静的行为息息相关。如果平时在移动东西时根本就不观察,什么是应理的,什么是不应理的,随便发出大的动静,或者开门使劲敲、砸,关门也很用力等粗暴的行为,都是不符合行为寂静的方式。虽然有些人性格天生内向寂静,有些人大手大脚,不注意平时的细节,但作为菩萨,必须要求平时修行过程中乃至于这些细节都应注意。

  菩萨有一个广大的目标就是要成佛利益有情,这就需要心胸要宽广,志向要广大,但真正行持的时候,不仅需要菩萨的心要很寂静很调柔,行为也必须很寂静很调柔。下面我们观察分析下它的必要性是什么。

  从世间来讲,行为随便是让人看不惯的。如果一个人随便移动东西、制造很多噪音,或者开关门时声音和动作很粗暴,都会影响到别人的情绪和心态,让人感觉不舒服。世间人尚且不喜欢这样的行为,何况修持菩萨道的菩萨呢?菩萨时时刻刻想着利益众生,所以影响众生的事情,当然是不能做的。

  从修行的角度来讲,如果随便发出很大的嘈杂声也会影响别人。比如在寺庙里面修行,必须要有寂静的环境;看书或听法、打坐都要有寂静的氛围,如果在这样的氛围中随便发出声音就会影响别人修行。很多人在一起听法时,自己要注意尽量不要发出大的声音,不管是咳嗽或是打喷嚏,最好用东西捂住,不要让声音传得很远、显得很大,我们应该考虑到:虽然有些方面是不可控制的,但尽量把它减到最低程度。听法时,也不要随便翻口袋、塑料袋等,这样发出声音也会影响别人听法;随便交谈也会影响到别人修法,本来别人正在认真地听法时,突然一个人讲话,他的注意力就会转移过来,听闻正法就很可能中断,就没有听闻、思维法义。这不单单是自己和另一个人的简单问题了,你自己没有听,对方没有听,周围很多人被你吸引也没有听法。一个人讲话,实际上会影响很多人中断相续中正法的连接,这有很大的过失。又比如别人打坐时,你发出嘈杂的声音,让别人没有办法专心安住所缘观修,这也是不如理的做法。这样的比喻有很多,如在城市里住的楼上楼下,门与门之间隔得很近,如果平时的行为不注意,有可能给别人造成困扰,让人感觉不舒服。作为一个菩萨,要利益众生,如果经常性故意发出很大的动静就说明我们的相续比较粗暴,已经影响到了别人,是不好的。

  另一种必要性,就是在修持菩萨行的过程中要观修法义,我们观察就会了知,如果要更多、更深广地去缘法义时,什么样的心态比较容易观修呢?在内心很烦躁、很乱时,想认真仔细地缘法义而深入观察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如果心处于寂静、平和的状态时,更容易缘法义而观修。所以为什么要“常喜寂静行”,实际上和我们平时能够经常缘正法观修有很大的必要性。打坐时,如果我们的心能够寂静,法义就容易现前。下坐之后,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让我们的修行融入生活,也需要保持一个相对寂静的状态。

  在身心寂静的状况下,所缘法义就比较容易现前,不管是观察止恶修善的法义,还是观修菩提心、空性慧、修寂止、修禅定,就容易取舍与行持;心不寂静会被很多妄念干扰而无法行持,如果经常处于不寂静的状况,法义很难真正融入相续中。经常保持寂静,相对而言更容易和正法相应。

  “常喜寂静行”看起来和利益众生没有关系,和修持菩提心和空性见也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菩萨的修行就要落实在这些细微的地方。除了打坐、上座观修甚深的法义外,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注意这些细节并落实(也就是说,如果平时行为很寂静,再把这种寂静带到上座修行时),那我们的心就更加容易寂静;如果平时我们的心非常不寂静,坐下来观修马上就想让心寂静,这是是很难实现的。

  所以,座上座下有很大的联系,平时行为很寂静,上座修法就容易和法相应,如果平时很散乱、粗暴,而不知收敛这种粗暴心和行为,一下子上座就没办法和正法相应的,要花很多时间来调整,当调整得差不多时,时间也就到了,又开始回到散乱的环境或者粗暴的状态中,这样怎么能调伏我们的心呢?这是非常困难的。

  此处说的寂静行,只是把搬动桌椅板凳和开门、关门作为例子告诉我们:日常的一切行为都应保持寂静。佛陀对出家人走路应有的威仪都有很严格的规定:眼睛怎么看、走路的姿势和速度、禁止大跑大跳的行为等,原因也和这有关系。如果在日常行住坐卧都能够保持规范的话,那么在调心时,真正开始观修法义时,就更容易和正法相应。

  如果菩萨的行为很寂静也能够让其他人生起信心。在上师的讲记中讲了关于舍利子尊者的故事:他在还没有正式接触正法之前,先是被马胜比丘的寂静的行为所吸引,然后观察:这么好的行为到底修的是什么法?依止的是哪位善知识?才会使身心如此地调柔、寂静?舍利子尊者问后得知马胜比丘依止的是觉悟者佛陀,讲的胜法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俱舍论》中记载有这个公案,马胜比丘只是讲了一句“诸法因缘生”的偈颂,因为舍利子尊者是利根者,一听当下就证初果。后来舍利子尊者给目犍连尊者讲了三遍,目犍连才证了初果,最后他们到佛面前出家获得阿罗汉果。

  佛陀的两大弟子之一舍利弗,他最初值遇佛法,显现上也是被一个修行者非常完美的威仪所打动。现在这种行为也适用很多人,当然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一样的,有些人喜欢比较随意,而大多数的人也会因为一个人的行为看起来让人舒服而容易对他产生好感。以前上师编纂的《智海浪花》中,就有很多修行者最初进入佛门的故事,他们就是看到了佛教修行人或出家人寂静、如法的威仪从而产生兴趣和信心。

  菩萨要接引众生就要让自己身心寂静,以此作为接引他人入佛门的因缘,让众生生起欢喜心。尤其现在这个时代,人们的行为越来越随意,虽然不管哪个时代众生的烦恼都很强,但相对而言,古代人的行为还是比较收敛的,因为民众心里有种道德规范,现在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众生都喜欢大跑、大笑等大动作。如果在嘈杂环境中,有人的行为特别寂静,就像污浊的空气中有了一阵清风,感觉非常不一样,通过这种清新的风,让人们对正法、对修行者、对修行的法要产生信心。

  所以,菩萨在利益众生、给众生宣讲正法时,可以利用显示神通等一切方法调化众生,有时身体的寂静也是可用的方法。因为很多人看到修行者行为寂静柔和,很容易对他和他所修行的法门产生兴趣,这也不失为一种接引众生趋入正法修行的善巧方便。虽然这样的行为只能接引一部分众生,他们依此因缘而趋入正道,但是哪怕只是对一个众生有利益也值得去做,何况这样做对菩萨本身修行有利。所以,一方面对本身有利,一方面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接引众生,那菩萨何乐而不为?肯定会去做的。“常喜寂静行”对于菩萨自利利他、安住法义方面都有很大的利益。

  下面讲相关比喻,“水鸥猫盗贼”。“水鸥”如河鸥或海鸥,它们以捕鱼为生,经常在海面或河面上捕鱼,在捕鱼时,它没有震动翅膀飞行而是慢慢地,悄悄地滑行在水面上,突然下水把鱼抓上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成办自己所欲之事。再比如猫捉老鼠是天性,不管吃还是不吃,就有这样的习气。猫在抓老鼠时,行走时悄无声息,有时为了等老鼠可以趴在一个地方长时间不动,静静地等待老鼠的出现。它们是通过无声、隐蔽的方式来成就自己所欲之事。第三个是盗贼,他们偷东西时不可能大呼小叫地去做,如果这样就是强盗而不是盗贼了,盗贼总是毫无声息、悄悄地潜藏在所偷东西的旁边,然后伺机下手。他的行为是非常隐蔽的,夜晚入室的盗贼尽量让声音最小,走路的方式、穿的鞋子,都是让声音尽量不发出来,为了让自己的行为更加隐蔽,平时都要训练。古代的小偷都要穿夜行衣,就是和夜幕颜色相同的非常隐蔽的黑衣服,再加上轻手轻脚,穿的鞋子也不容易发出声音,而且专门走黑暗的地方,这些都有讲究。另外,现在在火车上、公交上的小偷,他们也很刻意隐藏自己的行为,除非是一些训练有素的警察,一般的人根本看不出来。水鸥、猫、盗贼都是通过隐蔽的行为和方式来成办所欲之事。

  “能仁如是行”,和上述保持寂静有相似的地方,但前面几乎都是造罪业(水鸥抓鱼、猫抓老鼠、盗贼偷东西)。菩萨所行持的行为是和它们相反的、利益有情的大事业。这些动物在成办事情的时候,都是非常寂静,能仁要成办利益有情、成就菩萨等大事情,也应该如是而行。“能仁”是佛的一种名号,“释迦”就是能仁的意思。“能仁”有时是指佛,此处是指修持佛道的诸菩萨们。如果修菩萨道的能仁们、菩萨们能够如是地寂静行持,也能够成就自己所欲之事。清净业障、生起善心、行持善行或者是达到某种证悟,乃至最终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果,如此一切所欲之事都是通过自己身语意行持寂静的方式实现的。因此我们平时的行为要寂静,尤其要刻意地通过训练让自己的行为越来越寂静,这样我们的神智才会越来越清楚,所做的所欲之事才能发挥巨大的效应。所以行为寂静也是我们修菩萨道过程当中不可或缺、不可忽略的一种窍诀、一种修行的方式。

  寅二、必定随顺他众:

  前面讲到平时我们行为要寂静,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经常随顺其他众生。当然随顺他人也是有底线、有标准的,而不是不管好事坏事都一概随顺,不是他人要去杀生,我要随顺;要去偷盗,我也要随顺,菩萨是不会随顺恶业的,因为菩萨是发了菩提心的人,是修大善法、修大清净法的人,绝对不做这种最粗大的恶业,也不会随顺他人去做。

  此处所指的是在修持善法以及能够让众生趋向善法的前提之下,尽量地随顺他人。因为随顺众生的缘故,能让众生趋入到佛门中,也能够让自己的功德再再增长。

  宜善劝勉人,未请饶益语,

  恭敬且顶戴,恒为众人徒。

  对于那些很善巧劝勉他人的人,或者没有请求而给自己说饶益语的人,我们应该恭敬地顶戴他,恒常成为众人的徒弟,向其他人学习修行的方式,让自己的修行通过这种方式得以进步。“宜善劝勉人”的一种解释是:我们作为修菩萨道的修行者,因为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只要是对自己修行有利的都要学习。

  我们怎么随顺他众呢?首先从我们作为弟子应随顺他众的角度讲,我们作为学习者,要去学习他人、随顺他人。比如我们依止上师的时候,也是随顺上师,上师给我们讲什么,我们就听什么,这是其中一种随顺。另外是随顺教法,教法当中所讲的,我们都要随顺。此处是随顺众生,众生也许不算是自己严格意义上的善知识,也不算功德很明显的善知识,但是如果对自己的修行有益,我们也应该对其有一种随顺的态度。

  我们有时遇到有些人,很善巧地劝勉他人修法,不管是通过身体,通过语言,还是通过讲法,能劝勉其他众生趋入佛法、修持正法、修持善业,对于这样能够善巧劝勉他人的人,我们应该恭敬地顶戴他,作为他的徒弟,改进自己的修行。

  “饶益语”,有些饶益语是我们请求上师、请求善知识开示讲一讲道理,这种是经过请求的饶益语,我们当然一定要恭敬顶戴。还有一种是“未请饶益语”,我们有时候自己觉得可能不需要这种教言来教导,但在因缘合和的前提之下,有些人没有经过你的请求,你也没有料到他会讲这些饶益的语言,但他观察到应该讲,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也应该有一个谦下的心态,去恭敬顶戴他,因为他讲的东西可能是对我真实有益的。有的时候我们没有请求,上师或其他道友,或一个不认识的人给我们讲饶益语,这都有可能,只要是对我们有饶益的众生,我们都把他看成佛、看成善知识。因为他做了上师善知识应该做的事情,他的话对自己修行调心的确有益,所以我们就把他当成善知识,而自己作为他的徒弟,去接受他的语言。“恭敬且顶戴”,和前面的颂词可以连贯起来。对于这种人,对于这种语言,我们应该恭敬顶戴。

  “恒为众人徒”,菩萨在修行过程当中,最害怕产生傲慢心态,如果自我感觉学了这么多佛法,觉得自己系统地学习了有传承的正法,其他的世间人怎么可能给我讲正法呢?这个也是不一定的。有些佛菩萨是以所谓正统的方式出现,示现为我们的上师和道友,如果是这些人给我们讲教言,我们会比较容易接受。但的确也有一些好像从来都不学佛的人,甚至是外道给我们讲道理。首先我们内心当中不要有一种抵触的心理,觉得我是学佛的人,本来就比你高,你凭什么来跟我说这些教言,那也是不一定的,有时候佛菩萨也会显现这种行为。还有一些人虽然不是佛显现的,但可能是在某种因缘前提之下,佛菩萨加持他们宣讲一些饶益语,对我们修行的确有利。不管是世间做人的方法,还是看似随便讲的一句话,对我们调心和修法的确有一种触动作用,都应该接受。如果菩萨有甘心成为一切众生徒弟的心态,就更容易接受全面的教言和对自己有利的教言。这样就是随顺他众的一种方式,它能让菩萨打破傲慢心,通过这样普遍接受的方式来促进自己。当然也不是说不加观察而随便接受,要通过智慧观察之后,有些的的确确是对自己修行有利的,就可以接受。所以要求菩萨一定要有智慧,有一定的智慧后才可以观察出别人的话对我们修法是否有意义。如果一点智慧都没有,就没有办法观察分析他讲的到底是有道理还是没道理,以及从哪个方面和自己的修行有关系等。所以要求菩萨要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这样才可以获得最大的受益。

  “宜善劝勉人,未请饶益语”是从菩萨本身的角度来讲,菩萨在劝勉他人的时候应该善巧,善巧和随顺他众有怎么样的关系呢?我们在劝勉他人的时候,应该尽量随顺他众的喜好。他有某种喜好,我们就随着这种喜好作为趋入点,然后给他宣讲一些应做应舍的道理。如果不懂得随顺他众的善巧方法,而直接去说的话,也许对方不愿意听,就达不到劝勉的效果了,所以上师在讲记中讲了,在《格言宝藏论》当中也讲了,在世间法当中也讲了。

  实际上有些时候说话做事也要讲究策略和方法。有些人说,我是一个很直的人,说话很直,从来不会拐弯抹角,只会直接跟别人讲道理。有些人标榜自己很直率,实际上也有不直率的。有些人的确是不会说善巧的话,性格比较耿直,比较直率,但实际上,这是缺乏善巧的一种体现。有些人虽然说话显得不是那么直,好像绕来绕去的,说话绕有可能坏,也有可能好,关键是看他的发心和智慧如何。

  所以,菩萨在利益众生的时候,不是看到一个众生的过失,马上就指出来:你这样错了,应该如何如何。众生是凡夫人,他有他的脾气,有他的性格,有他的处世方法,所以如果直接揭露他的过失,直接指出他的不对,直接说你应该这样,对方很容易直接产生一种反感:你凭什么来说我的过失!你有什么资格来指责我!他如果反感了,后面的话根本就听不进去了。虽然你给他讲了真正有利的符合法义的道理,但是他产生了反感,绝对是达不到劝勉的效果。而有些菩萨就很善巧,知道他人有不对的地方要改正,但是在说话的时候比较婉转,使用善巧的、有策略性的方法去劝勉他人,最终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让众生明白道理,明白道理之后也愿意听从菩萨的教导,趋向于正法之道。菩萨的目的达到了,而且结果很好,那就不用在乎他的手段怎么样。

  有些人很喜欢标榜自己很耿直,实际上有时候耿直也没有什么用。在《格言宝藏论》当中讲,性格耿直有它的利益,但有时候说话做事不注意,就会产生弊端。其中有个比喻:射出去的弓箭非常笔直,但很直的箭射出去之后,要么就伤害他人,把人或猎物射死了,要么就射到坚硬的墙上,“吧嗒”一声就折断了自己。所以太直了而不注意策略,容易伤害他人,也容易伤害自己。有的时候说话很直不拐弯抹角,说出去的话一下子就把别人伤害了,在在处处都有这样的事情。另外,很直还有可能伤害自己。不去观察环境,也不去观察后果,一旦话说出去之后,别人马上反弹回来,把你骂一顿打一顿,乃至于丢掉性命,都有可能。所以一般来讲,说话直好不好,我们先看发心。有时候直不太好,弯曲比较好。比如果树虽然弯弯曲曲,但是它结了很多果子;右旋海螺虽然弯弯曲曲,但它是很吉祥的。所以有些菩萨和修行者用了善巧的策略,他说话、做事不一定直接,但是确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只要是利益众生,能够帮助众生趋向于安乐之道,菩萨什么手段都可以用,不一定非得要很直。

  此处颂词讲“宜善劝勉人”,一个讲究策略、懂得劝勉他人的人,也要在随顺他众的情况之下再做这个事情比较合理。“未请饶益语”,就是说别人没有请求而宣讲的饶益语言,自己观察到有必要,也可以给别人讲。但讲的时候也要尽量随顺众生的根基、喜好,随顺因缘,随顺时节。如果这些因缘都具足之后,即使别人没有请求,我们也应该随顺他的情况,去宣讲一些饶益的语言。

  当然,我们在劝勉他人,宣讲饶益语言的时候,的确还是要看情况。自己是个一般的人,有时候观察到别人可能需要一些道理,但是自己的威望不够,或者别人对你没有佩服的心态,这样也许不一定听你宣讲的话。尤其是用很重的语言去讲,可能别人完全不听,而且可能会反弹。所以我们要看情况说话,如果自己是善知识有一定的威望,在一些场合当中,通过一定的方式宣讲随顺他众的饶益语,这完全是可以的。有些时候虽然给别人讲,但别人不一定接受,此时应该暂时放一放,这对自他也许都有利益。

  “恭敬且顶戴,恒为众人徒。”前面两句是对于菩萨自己来讲,应该随顺他众,而且菩萨修行的时候也应该有恭敬谦下的心态,经常从别人那里吸取修行的智慧。不单在佛法当中,而且在世间也这样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人在一起行路的时候,里面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老师。怎么学习呢?“择其善者而从之”,如果他说的话、行为或者思想是善妙的,那么我们就可以随顺去接受;“择其不善而改之”,如果他示现的是反面的材料,比如说话走路的方式不如法,那么我们看到这些之后也可以反省自己,改变自己。总而言之,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参照,都可以让自己的善法增长,恶业减弱。

  懂得观察、懂得学习的人,即便是在普普通通的人中,也可以找到一些对自己有利的教言,他再不断地去学习。不懂得学习的人,即便是上师善知识给你讲法,示现一些行为,也不一定能够接受和感应到。作为菩萨应该有随顺的品格,应该有一种观察的智慧,有了这些之后就可以在在处处学到很多。不仅是对学富五车的人,对证悟很高深的人,对一般的世间人,有时候甚至对一些小孩嘴里说出来的话,从乞丐嘴里说出来的话,对他都会有触动和启发。

  禅门中有一个公案,某大德到处云游参访善知识、学习正法。一天,一屠夫正在卖野猪肉,很多人买,这位大德刚好路过这里,听到一个人说:给我挑块最好的。这屠夫回答:兄弟,这野猪从头到尾哪里不是最好?这位大德听后,一下就开悟了!所以,如果懂得观察、学习,具有善根、智慧的人,即便是屠夫和顾客随便一句话就使他悟入一切万法的真理!我们总是向外攀援,希望寻找最好的佛法,其实一切万事万物都是遍满法性的,一切万法都是普遍贤善的,都是遍满佛性、遍满如来藏的,怎能说这是最好或那不是最好呢?其实,只是我们分别心的作用,如果你发现了真理,一切都是最好的,如果没有发现就会有差别,有最好的或不是最好的差别。

  菩萨有智慧就可以从万事万物中得到启发,虚心向一切人学习,对修行有利的智慧功德,从一切世间人、物上都可以得到,这是一种很善巧的方式。当然,首先我们要具有谦下的心态和基础的智慧,这样就可以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真理,发现实相!

  一切妙隽语,皆赞为善说,

  见人行福善,赞叹生欢喜。

  对于一切让别人弃恶从善之类的忠告语言,都发自内心地赞叹为善说,如果见到他人行持福善事业时,内心应当生起欢喜,并赞叹这种善行。

  “妙隽语”可以从不同层次来解释,一般是指劝人向善的有深远意义的世间格言。中国有很多这样的格言,比如《格言联璧》、《增广贤文》,通过简单的语言开显人生智慧,很多人将其作为座右铭、行为准则,从古至今启发了很多人。像这样的一切“妙隽语”,可以让人弃恶从善,可以启迪人们的智慧,可以改善人们的内心状态,可以升华人们的善心,如果依之而行,就可以变成一个好人,社会也因此变得和谐……像这样的道德规范、人规法门,我们就赞为善说。尤其对具有出世功德的究竟佛法,像小乘教义的“妙隽语”——生出离心、严守戒律、修忍辱空性也要赞为善说,像大乘发菩提心方面的“妙隽语”,更要赞为善说。自己有接受的能力,具有清净智慧,可以从生活、修行中发现对人们有利的东西,对修行者有利的东西,都可赞为善说。这对培养菩萨的清净智慧,培养与人为善的善心,或是推广对众生有利的善说都有帮助。这样如果养成习惯,这位菩萨也绝不会随便谤法,因为他的心比较公正,对世间的这些善说都很推崇、赞叹的话,同为佛门当中的净土、禅宗或者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等一切佛法,他知晓这都是对众生有利的教法,都会赞为善说,绝不可能谤法。众生由于被偏执蒙蔽双眼而不能正确取舍,过度赞叹自己有兴趣的法门,对其他的法门则进行诋毁,这样做会严重伤害自己,因为已经构成了舍法罪、谤法罪,这是诸罪中最重的罪!

  如果对一切“妙隽语”,我们都能够发现其利益众生的功德,都能够赞为善说,最大的利益就是可以心生平等,避免谤法的过失。反之,如果把眼光盯在寻找这些“妙隽语”的过失,或观察某个大德讲话中有无矛盾、过失,或寻找圆满教法的失误之处……养成这样的习惯后,不但世间的语言有漏洞、有矛盾,甚至佛经、菩萨论典可能都会找到其不合理之处。这种恶习一旦养成,对个人修行是很大的障碍,如果他是有影响的人,再把这种观点散布出去,会影响一大群人,后果真是难以想象!

  此处“一切妙隽语,皆赞为善说”,实际是教导菩萨观清净。他可以通过慧眼去观察有利的方面,抉择后赞叹推广。养成推广善法的习惯,以及不观察过失的良好心态,对自身的人格修养、善心都是增上的,对教化众生也有积极向上的意义。

  “见人行福善,赞叹生欢喜”,见到了其他人行持福德之善法,内心随喜、口中赞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果众生内心中的嫉妒心不打破、压制的话,一旦起现行,修行者就变得心胸狭隘,他就无法看到自己的过失,也无法看到别人的功德,对增长自己无边无际的菩提善心有很大的障碍。嫉妒是危害自己但对别人无害的心态,是严重的过患,我们随喜别人行福善可以摧毁嫉妒。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所有的安乐和成就都缘于行持福善的心和加行,众生行福善就能够获得安乐,世上行福善的人越来越多的话,整个社会、国家都会因此而得到加被和利益,所以,见人行福善是自利利他的法门,我们见人行福善时,应该嘴里赞叹、内心欢喜。

  如果人们做了善法时不推广、不赞叹,其他人就越来越不愿行持善法了,因为他得不到社会主流的认同,大家不认同的事如果去做了可能会受到打压,就没有动力行持善法。如果有人行持了善法,经媒体频繁报道,大家都在赞叹这样的行为,这种观念就慢慢地就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大家觉得做善法是好的,会高兴地推广,都愿意去做。世间善行尚需报道、赞叹,那修行善法的菩萨在看到别人行善法时也同样要赞叹,要生欢喜心,也就是在自己认同的前提下,然后将其广泛推广,让其他的修行者认同,大家都同时做这种福善之事,这时的

  菩萨就是在做自利利人的殊胜善法。

  暗称他人功,随和他人德,

  闻人称己德,应晓知德者。

  我们称赞别人最好是暗中称赞,听到有人赞叹别人功德时,我们也要跟随一起赞叹,如果听到别人赞叹自己功德时,应该了知对方是一个了知功德的人。暗称他人功德有什么必要?如果当面称赞别人,对于发心贤善的人来说,虽没有阿谀奉承的心,但也会有阿谀奉承之嫌,为避免自己落入这种心态,也避免别人误会,最好是在暗中称赞别人。人和人之间,当面称赞容易做到,因为这样做,他人会高兴。不容易做到的是暗中称赞,当此人不在或当着其他人的面时,自己还能赞叹其他人的功德,这是真正认同他而去赞叹,不是碍于面子,不是为自己得到某种利益而溜须拍马。

  当然事情也要一分为二,一般讲最好是暗中赞叹,如果菩萨观察到有必要时,为鼓励他人进一步修持善法,就要当面认可,此人得到赞叹后会信心倍增,对他继续修行正法有增上的利益,所以,还是要看发心。因为初学菩萨的发心不稳固,当面赞叹成习惯了,会不知不觉落入阿谀奉承的行列中。因此要尽量“暗称他人功,随和他人德”。

  一般众生的通病是:如果是赞叹自己,就希望尽量把这个话题保持更长时间;如果是赞叹他人,他就开始不舒服,要引开话题,或打击对别人的赞叹:你们赞叹他是因为和他不熟悉,不知道他的情况,通过我的观察,或其他的消息,其实他有怎样怎样的过失……而作为一个菩萨,我们要“随和他人德”。

  别人赞叹他人时,一定是发现他有某种功德。我们当初发菩提心愿救度众生而成佛,而成佛的因是什么,就是做这些善法,做这些功德,这时,他行善法被别人知道而受到称赞,我也应帮助他宣扬,让更多的人知道他在修持善法,让更多的人心生欢喜,尤其是那些有地位、有权势的人,带动作用更加明显。所以,在遇到别人赞叹善法、赞叹他人功德时,自己也要随声附和去赞叹,这对自他都有利益。

  “闻人称己德”这句就转到自己方面,前面是对他人称赞应该采取的方法、态度。现在听到别人称赞自己的功德时,“应晓知德者”。如果听到张三在赞叹我的功德,这时我要“应晓知德者”,要知道张三是一个晓知功德的人,或者他是懂得经常观察别人功德的人,或者他是知道我的功德的人。“应晓知德者”还有一种解释,应知我的功德已被人知道了,我不能够骄傲自满,开始反观自心对治傲慢。我们观察别人赞叹自己,要知道与自相续中具足的这些过患、烦恼相比,我所具有的微不足道的功德实在不值一提,更无法与佛菩萨的功德相比,这就能避免我们骄傲自满。当别人赞叹自己时,很有必要引开话题,不要让对方再讨论这个内容,因为自己真实做了功德,别人赞叹与否,成熟时是自己去感受,如果自己没有功德,别人再赞叹,顶着这个虚名也没有什么意义。

  在噶当派的修行窍诀中,都说对自己的功德要刻意地隐藏,如果别人赞叹自己时,可能是我在隐藏功德方面做得不够好,从语言或者行为方面流露出来了,这个方面要注意,大家如果能很好地隐藏自己的功德,功德就能保持得很久,非常利于修行功德逐渐圆满。

  以上是我们对别人的功德应怎么看,对自己的功德应怎样观察,应怎样时刻反观自己。而一般的人是反其道行之,听到别人称赞自己的功德时就飘飘然,非常高兴,对赞叹自己的人生起欢喜心;听到赞叹别人的功德,自己就非常不高兴,拼命地打压,一般人是这样。作为一个菩萨,必须按照《入行论》中所讲,对称赞别人的功德我们要去随喜、赞叹;对别人称赞自己的功德要观过失,观察自己这点功德根本不算什么,要避免因为别人赞叹自己而飘飘然、骄傲自满。如果因为自己有一点功德,得到别人赞叹的缘故,就觉得自己是高僧大德了,认为自己修行如何不得了,开始骄傲自满,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负面情绪和分别念,这很不好。所以,颂词中讲菩萨听到赞叹都要认真地去体会,力争完全排除修行中一切负面的东西,修持清净的正法。

  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

更多生西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3课

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壹伍 老僧之意不在此

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壹陆 护持道场

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壹柒 佛学院的卫生很差

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壹捌 爱护常住物,如护眼中珠

 

后五篇文章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1课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0课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59课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58课

净界法师:什么是第七识的思量和第六识的了别?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