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初探四无量心的修行方法与次第(1)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初探四无量心的修行方法与次第
  释开仁
  大   纲
  一、前 言
  二、四无量之名义
  (一)何谓慈悲喜舍
  (二)何谓无量
  三、修习四无量心之功德
  (一)为人生善的立场
  (二)通向灭尽的立场
  四、修习四无量心之方法与次第
  (一)汉文系统的传承
  1、《阿含经》
  2、《大毗婆沙论》
  3、《大智度论》
  (二)巴利语系统的传承
  1、《清净道论》
  五、结 论
  【参考书目】
  附 表
  一、前 言
  佛法虽然浩如烟海,但重在实践,所以三学之道次第,是每位学佛者应该知道及必须如法地依教奉行。因为没有实际的行持,佛法是不可能印验在我们身心上的,是故,修行的法门是有必要深入去了解与实践。然于一切方法之中,笔者特选定“四无量心”为主要探讨对象,原因有三:
  第一、因为它与大乘菩萨道的“无缘慈、同体悲”,有著深远的关系。
  第二、它对调柔心性,克服烦恼有著殊胜的功用。
  第三、欲对四无量心的修行方法重新的给予肯定与阐扬。
  虽然笔者学养不足,不过却不忍大乘菩萨的大悲精神,只流诸理论,而无实际操作的方法与次第。所以,笔者就目前所遗留下来的四无量心修行方法,作一简略的爬梳,试图理出一条明朗的修行方法与次第,让长久被忘失的无量心法门,得以落实在修行上。就笔者目前所知道:中国佛教对于此修法的理论与经验,自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之后,似乎甚难看见有真正的传承者了。但在南方诸国(如钖兰、缅甸、泰国等)依然保留著这珍贵的法脉,或许从中很难看出其有大乘菩萨广大无量慈悲的胸襟,却不失保有著四无量心的修行方法与次第。也因此,本文特以目前在巴利语系统最具权威的修行蓝本─《清净道论》“说梵住品”为探讨的主要对象之一 [1]。在汉文系统方面,则试著从《阿含经》、《大毗婆沙论》及《大智度论》的四无量心为追溯本源之对象 [2],期待立足于大乘菩萨思想的精华,进而汲取《清净道论》的方法与经验,使这殊胜的菩萨法门,能在这世间重新散发慈悲的真正精神。
  二、四无量之名义
  (一)何谓慈悲喜舍
  慈悲喜舍,又名四无量心、四梵住、四等心、慈心观等名义。一般都以为四无量心的修行方法,是直接或间接受印度教瑜伽行派之影响,但日本学者中村元有考究说:印度瑜伽行派的四无量心修法,是从佛教移传过去的 [3]。不过,可以肯定一点就是,四无量法门在佛陀时代是普遍受到教内教外所接受的一个法门。现在来看看此四者之名与义:
  所谓“慈”(metta),就是爱念众生,时常以安稳乐事来饶益众生,念念希望能为众生带来幸福快乐。慈爱不是染污之爱,亦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情爱,同胞手足之爱等,其纵横穿越一切时空限制。它无任何阻碍与歧视,慈爱能使人把整个世界看成是自己的家园,把一切众生看成是自己的眷属。正如阳光的普照一切,亳无分别。
  “悲”(karuna),就是愍念众生,不忍众生受六道中种种的身苦心苦,念念欲拔除其苦难。因此悲悯之心常能促使人以利他的心服务众生。
  “喜”(mudita)即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它不单单是同情,而是同情之喜或赞美之喜,趋于消除对敌人之忌妒。这种功德随喜,能使修习者不悦乐的心情止息。
  “舍”(upekkha)即舍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或是无怨亲等差别之想。
  慈悲喜舍之语义,涵义极广,诸经论亦有众多类似的定义,故兹不赘述 [4]。
  另,有学者以为:最初期,唯有“慈”是崇高境界,四无量或四梵住的德目是后来才建立的 [5]。像此类异说,非本文欲探讨之范畴,故暂不处理。
  (二)何谓无量
  四无量心,是四种心达至无量的扩展,无有边际,无有限量。但“无量”在经论中又蕴含著有那些意义呢?在《杂阿含经》卷21“567经”有说到:
  尊者!谓贪有量,若无诤者第一无量…复次,无诤者空于贪,空于恚、痴、空常住不变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义种种味(大正2。149下)。
  另在《大毗婆沙论》卷81(大正27?420下)说:
  普缘有情对治无量戏论烦恼,故名无量。
  普缘有情对治无量放逸烦恼,故名无量。
  四种能缘无量有情为境,生无量福引无量果,故名无量。
  而《大智度论》卷20(大正25?209中)亦说到:
  无量心者,为欲得涅槃故,除恶心。
  智慧成就故,是心无量。
  破烦恼心,是名无量。
  以是慈心,念得道圣人,是名无量心。
  其实,若对大乘之无量义追根探源的话,唯有契入空性才是大乘的无量义。正如《大智度论》卷71(大正25?552上)说:“菩萨以四无量心行般若故名无量”。或《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7(大正8?566下)所说的:“若空即是无尽,若空即是无量”。
  在大乘的四无量观法中,对于一切的众生,是超越限量心的,连无量也不取,自他不生分别,与无我我所的空慧相应。
  三、修习四无量心之功德
  (一)为人生善的立场
  在《杂阿含经》中有记载:佛陀曾自忆说,其过去生中因修习慈心,而作大梵王、帝释天、转轮圣王等的果报 [6]。因此,佛陀多处劝导众生勤习四无量心,发愿生梵天,此乃因修习慈心之功德殊胜,如《中阿含经》卷39“155经”(大正1?677下)说:
  梵志随蓝行如是大施,…归命三尊──佛,法,比丘众,及受戒。若有为彼一切众生行于慈心,乃至帙牛(乳)顷者,此于彼施(戒)为最胜也。
  此外,法将舍利弗亦劝其老友梵志陀然修习四无量心,使其命终往生梵天 [7]。其实,修四无量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止息嗔恨,而成就忍辱为最上之功德 [8]。在还未探索止息嗔恚的方法之前,先来了解何谓“嗔恚”,如《集异门足论》卷12﹙大正26?416中﹚说:
  云何嗔恚?答:于诸有情,欲为损害、内怀栽孽、欲为扰恼、已嗔、当嗔、现嗔、乐为过患、极为过患、意极愤恚、于诸有情、各相违戾、欲为过患、已为过患、当为过患、现为过患,是名嗔恚。
  此外,《法蕴足论》卷7﹙大正26?483上﹚亦有相同之定义。
  其次,《清净道论》在说明嗔的特相、作用、现状、近因时,更容易使我们掌握嗔之全貌。如论中说:
  它有激怒的特相,如被攻击的毒蛇;有(怒)涨(全身)的作用,如毒遍(全身的作用)相似,或有燃烧自己的所依(身体)的作用,如野火相似;以嗔怒为现状,如敌人获得机会相似;以起嗔害的事物为近因(下册。P53)。
  嗔恚与贪欲是一体的两面,越是执于自我的绝对,嗔恚越是难于息止。但在观破根本的我执以前,嗔恚之过患是必须先予以了解的,因为未曾有不见过失而能断除烦恼的道理。在《中阿含经》“怨家经”(大正1?618上)有说到嗔恚之过患,如经说:
  嗔者得恶色,眠卧苦不安,应获得大财,反更得不利。…无目盲闇塞,谓乐恚人。
  另,龙树在《大智度论》卷14﹙大正25?167中﹚亦说:
  当观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量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
  《解脱道论》卷8(大正32?435中)说的更为深细:
  若人有智慧,而犹起忿恨,如人故食杂毒,何以故?从此忿恨最可弃薄,
  或苦果报,如人为毒蛇所啮,自有毒药而不肯服,彼人可知乐苦不乐乐。
  嗔恚之可畏,甚于毒蛇,的确真实不虚。古德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即是此义。嗔恚心的生起,是怕自我的被否定,自尊的被糟蹋,难怪佛陀在《中阿含经》卷16﹙72﹚“长寿王本起经”说:
  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念能止诤,是法可尊贵。(大正1。532下)。
  然要除遣嗔恚烦恼,必须要修习安忍之法。《南传法句经》“双品”﹙五﹚说:
  在于世界中,从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圣常﹚法。﹙了参译《南传法句经》P.1﹚
  不要怀有怨恨斗诤之心,要慈悲的愍念一切。可是若要离一切过患的话,佛陀则称叹说:“当修忍辱行”──四无量心!
  至于忍辱之功德,《解脱道论》卷8如此说到:
  忍辱是力、是铠,能护身能除忿恨。是称誉,智人所叹,是乐令不退,是守护令护一切具足,是晓了令观诸义,是名为起惭愧。…我有嗔恚令无嗔恚,我名声闻今实名声闻,彼檀越施我杂物,以此忍辱令彼施主得大果报。我有信此忍辱是我信处,我有智慧,此忍辱是智慧处。我有忿恨毒,此忍辱是我却毒药(大正32。435中)。
  另《杂阿含经》亦有陈述其功德除胜于布施、持戒外,还有不为诸恶鬼神所欺害等的功德 [9]。这为人生善的方便,根本上来说是不甚究竟的,但就弃恶扬善的角度而言,此亦不失为一个趣向解脱道的前方便。
  (二)通向灭尽的立场
  在《杂阿含经》卷21“567经”(大正2?149下)质多罗长者说:
  有无量心三昧,无相三昧,无所心三昧,空心三昧,……此法为种种义,故种种名,为一义有种种名。
  四解脱门的说法,是溯源于《阿含经》的。佛陀曾告悉弟子:修习慈心,不但能感应大福利,也会因俱修念觉分故,而获得离欲、灭尽 [10]。无量心解脱,实包括了适应世间与出世间不共之二类。因此,《大智度论》卷20(大正25?209上)才会说:
  取众生相故有漏,取相已,入诸法实相故无漏。
  不管是三种三昧还是四种三昧,其都是依观想的方便而有所不同,不过若从空一切烦恼上来说的话,文异而义却同,因达到的究竟处──不动心(阿罗汉)解脱,是平等无差的。无量心三昧,在初期佛教中,是何等的被重视呢!
  四、修习四无量心之方法与次第
  当了解烦恼的过患与修习四无量心之功德后,有必要详加探讨其修习之方法与次第。因为唯有清楚的掌握它,才有踏实、贴切的行持。大乘佛法通常一提及四无量心,即联想到佛菩萨之“无缘慈,同体悲”,可是就凡夫地而言,岂可一开始即能达到与菩萨之三心(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相结合呢?是故,从实际操作的启步开始,应如何调练我们这颗刚强难化的心?怎么样有次第的作愿观想?等等的问题,是本章欲一一地予以解答的。
  (一)汉文系统的传承
  1.《阿含经》
  四无量法门,最早出现于《阿含经》中,它是通有漏无漏二边的法门。然若欲探索此四无量心的修行方法与次第的话,在古老的“契经”中,但能看到非常概述的说明,如《杂阿含经》卷21“567经”(大正2?149下)说:
  无量三昧者,谓圣弟子心与慈俱,无怨无憎无恚,宽弘重心,无量修习,普缘一方充满,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充满诸方,一切世间普缘住,是名无量三昧。
  经中有透露以慈心缘一方乃至诸方的众生为次第,自心保持“无怨无憎无恚”的平等,如此重覆地修习,令心普缘到整个世界,这即可名之为无量心三昧的修习方法了。至于与七觉支俱修的作观方法,则无详尽之说明。
  “契经”中的四无量观,纯属简括的概述,缺乏所观对象的层次说明,以及内心作愿的依据。也为这样,后来的论典才会作周详的诠释。
  2.《大毗婆沙论》
  部派时期迦湿弥罗的毗婆沙师所集成的《大毗婆沙论》中,亦有收集四无量的修习方法与次第,纵然其对原始四无量之内涵,取舍有些不同,但贵在它有很明确的次第,所以就论中卷82(大正27?421下)所阐明的,节录如下:
  缘七有情而起加行。七有情者,谓分欲界一切有情为怨亲中三品差别,怨亲二品,复各分三谓下中上,中品有情总为一种无差别故。于此七品有情境中,若欲修慈先缘亲品,于亲品中先缘上品。上品亲者,谓自父母轨范亲教,或余随一可尊重处,智慧多闻同梵行者,于此上品亲有情境作是思惟。
  次于中亲…下亲…此既成已,次于中品。
  次于下怨,次于中怨,后于上怨。…渐次修习至成满时,普于欲界一切有情,与乐意乐平等相续,如于上亲,上怨亦尔,齐此名为修慈究竟。
  就此而言,在修慈心时,先从上亲开始作观。上亲即是可敬重者,包括父母、师长,乃至有清净行的同修,皆可作为慈心指向的首位对象。然后才逐渐扩展至中亲、下亲及中人(无直接关系者)。至于最后才对怨敌起慈观,不过对怨敌修慈则从下怨、中怨、上怨次第而起,将忿恨最重的对象置之末后,如此才不会一起修即疲惫。当渐次修习至成满时,再将这慈心的目标指向欲界一切有情。直至这慈心平等对待一切众生。且念念相续时,即所谓的修慈禅定究竟!
  接下来“悲、喜”的修法,因次第如前,故略述。而在最后“舍”的修习,则有不同次第,如论说:
  欲修舍时,先缘中品,谓于彼起舍置意乐,中品有情最易舍故,缘亲发爱,缘怨发嗔,故缘处中。初修于舍舍中品已,次舍下怨,次舍中怨,次舍上怨;次舍下亲,次舍中亲,次舍上亲。先舍其怨,后舍亲者,嗔心易舍,非爱心故。渐次修习至成满时,普于欲界一切有情,舍置意乐平等相续,无异分别,犹如持秤,缘有情类如总观林,齐此名为修舍究竟。
  在舍心的修习时,要先缘中人,因为与自己无直接关系者,最易生舍。相反地缘亲者与怨者则不易生舍,理由是修习者的观法若失败时,前者会令起贪染心,而对后者则可能产生嗔恨之心,所以缘中人是最恰当不过的。再来即扩展至下怨、中怨、上怨、下亲、中亲、上亲次第而舍。依循这样的次第,原因主要是嗔恚心比贪爱心易舍故。当如此渐次修习至成满时,才广观欲界一切有情,时时保持怨亲平等想,这即就谓舍心圆满了。
  就作观想的层次及选择对象而言,《大毗婆沙论》远比《阿含经》分明的多了。为了对此层次的明朗化,请看下图(依顺序来作观):

上品

中品

下品

     對象

四種心

上親

中親

下親

中人

上怨

中怨

下怨

慈、悲、喜

  虽说《大毗婆沙论》对四无量之修习法有层次的说明,可是对于修习者自心要如何作愿起修,则没有清楚之愿文,这是颇感惋惜之处。
  其实,《大毗婆沙论》对于四无量之地位,仅置于世间禅定而已,如《大毗婆沙论》卷81(大正27?420下)说:
  无量不能断诸烦恼,但能制伏或令转远。有时四种皆对治爱;有时四种皆对治见。若依四种近对治说,应言慈悲近对治见戏论,以见行者多嗔恚故;喜舍近对治爱戏论,以爱行者多亲附故。
  又卷28(大正27?423上)说:
  胜解作意具生假想起故。
  有部系的迦栴延尼子辈以为:四无量心缘广大无量的众生,无量是众多难以数计,是胜解──假想观,不能通至无漏。且在其方法中,阐扬的是渐次的步骤,不认为四无量有共相作意之功能,故必须别别作观,不可躐等。有关“契经”中有提到与七觉支俱修的方式,有部论师世友在《大毗婆沙论》卷83有如斯的看法:
  由四无量调伏其心,令心质直有所堪能,从此无间引起觉支。觉支无间引起无量。无量觉支相杂而起,故说为俱,而实不并。(大27。427下)
  其最主要是认为说:“无量有漏,觉支无漏”故!
  3、《大智度论》 
  有部系对于四无量之特殊判摄,使得四无量法门失去本有的深义,直到初期大乘时期,龙树菩萨才赋予彻底的评反与提倡 [11],从而再度发扬四无量不共世间之特色,及进而融入大乘菩萨广大无量的大悲利世精神,形成“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磅礴气度。
  《大智度论》的四无量品,最大的特色即是开显了与空相应的修法 [12]。从空相应缘起来说,由于有情无自性,是相依相缘相成,自己非独存体,一切有情也不是截然对立的,所以能“无怨无嗔无恚”。了达有情的没有定量性,所以普缘有情的慈悲,即能契入空性。此外,《大智度论》卷20亦弥补了《大毗婆沙论》在观想上的作愿依据。所以,接下来先看看其作愿的方法:
  行者欲学是慈无量心时,先作愿:愿众生受种种乐。取受乐人相,摄心入禅,是相渐渐增广,即见众生皆受乐。
  初生慈愿时,唯及诸亲族知识;慈心转广,怨亲同等,皆见得乐,是慈禅定增长成就故。悲、喜、舍心亦如是。(大正25。209下)
  在《大智度论》里所说的作观对象,与《阿含经》相似 [13]。但龙树更把它分为“广”、“大”、“无量”三个层次来说明 [14]。以缘一方的众生为始,心念“愿诸众生受种种乐,无有恚、恨、怨、恼”,直到心中涌现出一股与众生快乐的心情时,自然慢慢会达到取受乐者之相。如此反覆地练习后,自能摄心入禅,是时即可把相渐渐扩展至十方五道众生,以一慈心视之,不再生起亲怨之想,平等的希冀一切有情皆能获得利乐与安隐。这就所谓慈禅定增长成就,或称之为众生缘慈。这种慈心多在凡夫或有学人才有。
  慈心若再深入的话,则进入法缘慈。这种境界是漏尽者才有的。或许在作观时,他们所见的亦是一个一个的众生,但他们却了解到实际上并无永恒不变的东西,可以说他们已经体悟了不一不异的空性真理。这种心境,决非抹煞众生的生死轮回;生死还是生死,轮回还是轮回,不过其中没有了实我,只有法的因缘起灭而已。这些三乘圣者因为悲愍众生不知法空相,所以就世俗之法而随意令其得种种快乐,这种慈心即名法缘慈。
  最后是无缘慈:这种慈是诸佛不共(二乘)之特色,因为诸佛心不住有为无为性中。可是,为了怜愍心著诸法的众生受种种轮回之苦,特以种种方便,令诸众生得入诸法实相智慧,这法与众生宛然现前,即空而起的大慈,名无缘慈。
  关于其他大乘经论所记载的三种慈,与《大智度论》有很明显的差异,但碍于篇幅,故暂不处理。
  其他悲、喜、舍三心亦如是,只是“悲心中取苦人相”、“喜心中取受喜人相”及“舍心中取不苦不乐人相”。
  在《大智度论》中龙树以为:若以慈是真无量,余三随亦无量。扼要说即可以慈心来通达四种心,提倡以观共相顿入空寂性的修法。以下笔者先对本段文作一小结,若综合三者正式起修时,笔者以为(以慈心为例):先缘一方的众生,从上亲、中亲…至中怨、上怨,内心徐徐作愿思惟:“愿此众生受种种乐”。当心能取相成功时,才逐渐令之扩大,乃至无量无边。接下来便要融入与舍心相应的空慧观察了,如《大智度论》卷20(大正25?210中)云:
  行者如是观,常不舍众生,但念舍是三种心。何以故?妨废余法故,亦以是慈心,欲令众生乐而不能令得乐;悲心欲令众生离苦亦不能令得离苦;行喜心时亦不能令众生得大喜,此但忆想未有实事,欲令众生得实事,当发心作佛,行六波罗蜜,具足佛法,令众生得是实乐,以是故舍是三心﹙慈、悲、喜﹚入是舍心。复次,如慈、悲、喜心爱深故舍众生难,入是舍心故易得出离。
  真正的舍心,当然会与空慧相应,与空慧相应的四无量心,是超越限量心的,且必须与六度俱时而修,是时才名之为真正的无量心解脱。
  (一)巴利语系统的传承
  1、《清净道论》
  谈过了汉文系统的四无量心,现开始介绍巴利语系统的修法,笔者选择在巴利佛教最被推崇的《清净道论》为主要探讨对象 [15]。《清净道论》“说梵住品”对于四无量心的修习方法与次第,基本上虽立足于《解脱道论》之上,但却增加许多珍贵的修行经验与方法,这也是笔者为何引用《清净道论》的重要原因之一。
  《清净道论》对于“慈梵住”,也就是“慈”的修习,有条理分明的诠释。在未进入作慈心观时,须先观察嗔恚之过患及忍辱之功德,论有说:“未曾有不见过失而能断及不知功德而能修证的道理”(中册p.101)。此项观察在本文第三章经已陈述过。其次便告知“初学者”应当避免以六种类型的人为所缘:一、反感者,二、至爱者,三、中立者,四、敌对者,五、异性,及六、已死者。
  为什么在预备阶段慈悲不应向这六种人发展?把慈悲的意念指向反感、至爱或中立者,会容易引生疲劳,且在指向至爱者的情形中还会有感情的牵入。如果忆起敌对者,恼怒则会勃然生起。将慈悲指向异性,容易增长贪欲。如果指向去世者,安止定或是近行定都无法获得 [16]。 
  当预备功夫完成后,接下来便是正式进入作观想的时候了。第一步:对初习者来说,首先应该对自己修慈,脑海不断重覆这样的愿文:

Aham avero homi .(hontu)

願我無敵意、無危險

Abyapajjho homi.

願我無精神的痛苦

Anigho homi .

願我無身體的痛苦

Sukhi-attanam pariharami.

願我保持快樂


  这是出《清净道论》(巴利本)的愿文 [17]。为什么要如此忆念呢?因为一个人要布施别人慈悲,自己应该先具足满怀的慈悲心,这与佛陀由证出教的经验,意义相同。
  第二步:为了与其他人分享这份慈悲的法喜,首先针对可敬爱者来修习。忆念他们拥有令人恭敬的德行,然后通过沉思“令此善人有乐无苦”等的方法,而把慈悲之心扩展于他。
  第三步:然而,若是希望慈心能不断增强的话,接下去便要将慈悲指向至亲者、中立者,乃至敌对者,以同样的愿文沉思(只是把“我”更换即是),让慈悲之心能散播到这四种人直至不变动。不过,在对怨敌修慈时,如不能将慈爱散播给他,则应以《清净道论》里所述的种种方法省察,劝诫自己:一、念锯断之;二、佛子不起嗔;三、以忿还忿,尤过于彼;四、见怒静默,自利利他;五、由此三业的行恶,命终堕恶趣;六、忿者如烧了两端中间沾粪的薪 [18]。另外,还有念五种寂静法、以十法教诫自己、观察彼此的作业、念佛宿德、无始轮回、念慈功德、作界分析及当行分施等 [19],皆是止息对怨敌嗔恨的好方法。
  第四步:此时应逐一地更换慈心观的对象,直到能成功的对怨敌散播慈爱。过后,禅修者应更进一步,修习破除界限(sima sambheda)。什么是界限?即若能散播慈爱给某个人而对另一人却不能,那么这即是还有界限的存在,必须修至心境平等与无分别心。
  在这个阶段,行者应轮流地散播慈爱给四种人,即:自己、喜爱者、中立者及怨敌。以“愿我无敌意、无危险”等四句来观想,直到每一句都能成功地将慈爱给这四种人。当修习到慈心极强时,慈心将会变成对自己、喜爱者、中立者及怨敌四者都平等,而不会对任何一种人产生偏爱。此时,即是破除界限,而能证得近行定 [20]。
  第五步:最后,就是以五种行相的“无界限遍满慈”(anodhiso pharana metta),七种有界限的遍满慈(odhiso pharana metta)及十种行相十方遍满慈(disa pharana metta),来对一切众生修慈心观 [21]。
  增长四梵住的所缘,如《清净道论》说,当获得近行定或安止定时,才逐渐增长所缘。譬如善巧的农夫先把所耕的田地划一界限而耕之,如是先以一住所为界限,对此(一住所之)内的有情,以“愿此住所之内的有情无怨”等的方法而修慈。于此一处令心柔软而适合于工作之后,再以二住所为界限。此后次第以三以四、五、六、七、八、九、十、(住所)以一街、半村、一村、一县、一国、一方及至扩大至一轮围界,或者更过之,对于其中的有情而修慈。如是悲等亦同样。这是增长四无量的所缘的次序(中册,p138)。
  同样地,修慈心观者,应先向附近的地区散播五种无界限及七种有界限的遍满慈,然后才慢慢地扩大它的范围。例如先以一寺院为范围,以这界内的众生为对象。先取无界限遍满慈的首五组作为禅修对象,继而再以“愿我无敌意、无危险”等四句逐一地向他们散播慈爱,直到皆能证得第三禅为止(“慈心观”不能至第四禅)。
  成功地修完这五组之后,再进一步修习七种有界限的遍满慈。相同的以四句的方式来散播慈爱给这七种人,直到能证得禅那。因此,对这寺院的范围一共有四十八个【﹙5+7﹚X 4 = 48】方式向众生散播慈爱。尔后,则可以将范围扩大至一村子、两村子…无边世界。这遍满无边世界一切有情的慈心,即是慈无量心。
  把慈爱散播至无边世界后,应再修习十方遍满慈,将慈爱散发到十方的无边世界。同样地以四十八个方式把慈爱散播至东方的无边世界。之后,目标转至西方、南方等十方的无边世界。因此,一共有四百八十个散播慈爱的方式,若再加先前所提的四十八个散播慈爱的方式的话,这一增长四梵住所缘的修法总共有五百二十八种,修习者皆应要完满的修行成就 [22]。
  修习四无量心,到底与色界禅定有什么关系呢?论中说:“慈、悲、喜三者祗属前三禅;舍属第四禅” [23]。最后还称叹四无量为十波罗蜜等一切善法的圆者 [24]。
  《清净道论》“说梵住品”的特色,在于作观先从自己下手,这虽与一些论典的方法不一 [25],但却不难发现其步骤背后支撑的是自己的真实经验,这从其种种破除嗔恨的方法中,可窥见其端倪。
  纵然说它的内容,少了很多大乘的空慧思想,却不失为解脱现生烦恼及获得种种功德的好法门 [26],故笔者以为:要真正落实菩萨道的四无量法门,必须要从两种系统的传承中,以取长补短的方式,把佛陀一生的大悲精神,再度的宣扬开来。 

 
 
 
前五篇文章

初探四无量心的修行方法与次第(2)

四无量心三昧

药师佛法门的修持(入门问答)

学佛并非迷信

学佛不是迷信

 

后五篇文章

谈谈后学关于学佛与出世、入世以及修行次第等的理解

龚自珍学佛因缘和他的《发大心文》

佛教中的“多闻”概念─佛学与学佛问题的展开

法器法物

敬三宝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