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过咸 高血压来袭 |
 
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盐与高血压”,旨在让公众认识到吃盐过多的坏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吴同果称,医学研究明确表明盐摄取过多是高血压的重要发病原因,吃盐越多的国家与地区高血压发病率越高。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盐摄入量在6克以下,吴同果认为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但实际生活中这些标准难以实行,原因是口味习惯与一些错误的观念在作祟。 ●美国研究显示,如果全世界每人日摄盐量都在2.5克之内,每年将减少250万心脑血管疾病病人 英国立法降低食品盐含量 吴同果说,把食物中的盐分降下来,需要政府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他介绍,英国政府通过立法与行业指导等方式,让食品加工业每年将盐分下调10%,连续三年之后取得了下降了30%的成果,高血压发病率大降。 目前,食品加工业为了迎合消费者,加大了食品制品中盐的成分以增加口感,人们很难避开这些隐匿性的盐分。为此吴同果建议,限盐的第一步是在食品包装上标明含盐量。他山之石 有些高血压“祸根”是盐 老年人中的高血压患者很多,病人只能长期吃药控制。吴同果称,其实高血压并不是衰老的必然产物,有些高血压是吃盐吃出来的。 在我国,高血压的平均患病率为11%~17%,在地理分布上从南到北递增。“我们不难发现,北方人的口味比南方人重,吃盐吃得比南方人多,而北方人的高血压发病率也比南方人高。”吴同果说,广东人吃的粤菜较清淡,日均摄入盐(氯化钠)5~6克,高血压患病率为10%;上海人氯化钠日均摄入量为7~9克,高血压患者比广东人也多一些;而北方居民氯化钠日均摄入量高达9~11克,高血压患病率达20%~30%。农民吃盐比城里人多,高血压也多于城镇。 吃盐多为何可能导致高血压?吴同果介绍,食盐导致高血压的机理是钠离子和水分大量滞留在机体内,使血管里血液过多,血管壁的钠张力增高,血液流动变慢,流动阻力变大。 同理,减少人体内钠离子的含量可缓解高血压。在高血压药物里,有一大类是利尿剂,可将过多的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美国旧金山研究人员公布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限盐能减少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如果全世界每人日摄盐量都在2.5克之内,每年将减少250万心脑血管疾病病人。 值得注意的是,高盐饮食不但造成高血压,还跟心血管疾病、脑中风、肾病等有关。 误区 盐吃得少体力会不够? 尽管饮食清淡、少盐有许多好处,但至今很多人仍相信吃盐少了会干活没劲,因为干体力活出汗会流失大量盐分。 为了反驳这种错误观念,吴同果举了印第安人的例子:“他们从不在食物中放盐,族群里完全没有人得高血压,也未见有其他毛病。但印第安人自古以打猎为生,常与猛兽搏斗,不见得‘没劲’。” 他进一步指出,老虎、狮子等不吃盐的猛兽力气大得很,不吃盐的鸟类照样高飞,终日泡在海水中生活的鱼类还有专门的系统把盐分排出体外。 “种种例子说明,人类并非天生就要吃很多盐,而且我们日常吃的肉类鱼类本身就含有钠盐,人体肾脏对钠离子的重吸收能力很强,所以正常饮食一般不会缺钠。” 吃盐少会成“白毛女”? 《白毛女》的故事深入人心,给人们的印象是喜儿长期在野外洞穴居住,以吃果实为生,吃不到盐,结果头发变白了。于是很多人害怕吃盐少了头上白头发增加。 然而那是文艺创作,实际并非如此。吴同果称吃盐多少与头发黑白关系不大。 建议尝试低钠盐 吴同果强调,广东人虽然吃盐相对较少,但仍高于标准,最好还是把每日吃盐量减少到2.5克,高血压发病率将进一步下降。 为此个人要建立健康的饮食和烹调观念,尽量少吃或不吃咸菜、咸鱼、咸鸭蛋、豆腐乳等高盐食品。 有些人喜欢口味重的饮食,可以用“替代法”,例如加醋、辣椒等,酸味、辣味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咸味对味觉的刺激。 如果非要吃咸的,吴同果建议可以吃低钠盐。目前国内外竞相开发以钙、镁、钾等离子取代钠离子的低钠盐,对预防和降低高血压有效。以氯化钾复合盐为例,一半氯化钾一半氯化钠,吃下去口味和普通盐差不多,也没有害处。 而在烹调手法上,用手抓盐往锅里一把撒的做法不利于准确控盐,最好改用一把正好盛一克的“控盐勺”。(文/记者伍君仪 通讯员崔艳玲、邝莹 医学指导/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吴同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