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法器 |
 
佛教的法器 目 录 序 言 第一章 总论 法器的种类 供养用的佛具 梵呗赞诵用的法器 古代比丘生活器具 密教的法器 第二章 庄严道埸的佛具 佛坛 须弥坛 幡 幢 盖 经幢 第三章 供养佛菩萨的法器 阏伽器- 洒水器 灯明 花 华鬘 衣械(花笼) 香 涂香 香炉 饮食器 镜子 第四章 梵呗赞诵的法器 木鱼 钟 大鼓 磬 引磬 铜钹 戒尺 犍稚 云板 第五章 古代比丘生活器具 钵 钵的由来 钵的故事 钵支 犊子 钵袋 三衣 衣囊 澡豆 头巾(僧帽) 手巾 齿木(杨枝) 净瓶 漉水囊 尼师坛(坐具) 念珠 念珠颗数代表的意义 念珠的材质 第六章 禅门的法器 锡杖 锡杖的意义 锡杖的功用 锡杖的故事 拄杖 戒刀 拂子 如意 香板、竹篦等警策法具 竹篦 禅镇、禅杖与禅带 蒲团 曲录 界尺 第七章 置物用的法器 舍利容器 舍利 舍利塔 舍利容器 佛龛 经箱 戒体箱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曼荼罗 金刚铃 金刚杵 羯磨杵 金刚盘 金鈚 象炉 阏伽桶 法螺、 金刚线 护摩炉 护摩勺 宝瓶 丸香 金刚橛 法轮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唐卡 哈达 食子 八吉祥 轮王七宝 六拿具 祈祷石和摩尼旗 摩尼转和转轮藏 五佛冠 曼达盘 手鼓 钺刀 颅器(嘎巴拉) 金刚降魔杵(普巴杵) 黄铜号角 骨喇叭 嘎乌 序 言 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广义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内用于祈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携带的念珠、锡杖等修行用的资具,都可称之为法器。就内义而言,凡供养诸佛、庄严道场、修证佛法的资具,即为法器。 法器的种类十分繁多,而各种法器的用途、形制、大小也差异极大,因此在不同的时空因缘中,也产生了许多的变化。即使是相同名称的法器,也因为时代、国家区域乃至宗派的不同而在形式、材料及制作方法上有极大的差异。 法器如果以用途来区分,一般大约可分为庄严具、供佛器、报时器、容置器、携行器及密教法器六种。但在本书中,为了使读者能更深切地了解这些法器,所以做了更为细密的分类,将之分为八种。其中,除了分出禅门的特别法器外,从密教法器中也分出了藏密使用的特别的法器。 这八种法器的分类如下: 一、庄严道场的佛具:这是指庄严佛堂、坛城、道场的器具,包括佛坛、须弥坛、幡、盖、经幢等物。 二、供养用的佛具:这是指日常用以供养诸佛菩萨本尊的器具,包括灯、花、香、香炉、衣械、阏伽器等。 三、梵呗赞诵用的法器:用于寺院日常行事或临时集会敲呜用的器具,及唱诵、法会、各种仪式中领众之用,包括木鱼、钟、鼓、磬、云板等。 四、古代比丘生活用器具:此类用品为古代大乘比丘随身所持及生活中所用的器具,包括钵、三衣、澡豆、头巾、手巾、齿木、滤水囊、念珠等。 五、禅门的法器:此类是指禅门中除了生活上的实用之外,亦常为禅师悟人的器具,如拂子、如意、竹篦、蒲团等。 六、置物用的法器:此类法器指可收藏或装置修行用的器具,如佛龛、舍利塔、经箱、戒体箱等。 七、密教的法器:此类法器指密教修法时经常使用之法器,包括曼荼罗、金刚铃、金刚杵、法螺、护摩器具等。 八、藏密特别的法器:此类法器是指西藏密教中特别的法器,如唐卡、哈达、食子、八吉祥、七宝、颅器、嘎乌等。 第一章 总 论 佛教的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道具”、“法具”。 举凡佛坛,用于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乃至行者所携行之念珠、锡杖等修道之资具,统称为法器。 在《华严经,人法界品·宝髻长者》中说:“如诸菩萨得不思议功德宝藏,乃至修五分别功德道具。”又《观自在章》云:“善财作如是念:善知识者,至一切智,助道之具。” 在《中阿含经》中说:“所蓄物可资身进道者,即是增长善法之具。”而在《菩萨戒经》也说:“资生顺道之具。”《禅林象器笺》卷十九中也说:“凡三衣什物.,一切资助进道之身物,具名为道具。” 法器的内容依诸书所记,并不确定,但一般均将修行修法等所用的器物类,称为“法具”或“佛具”。依《古事类苑·宗教部》所记载,古称之道具,即三衣六物、独股、如意、拂子、坐具等僧众所持的资具类,也称为僧具。而花瓶、火舍、香炉、灯台、斗帐、盖、花幔、幡、磬、铃、法螺、木鱼、铙、钹、金鼓、钟等物,则总称为佛器、佛具或法具。 法器的种类 法器的种类非常繁多,其用途、大小、形状等各自不同;即使是同一名称的法器,也会因为制作材料、手法,或宗派、时代的差异,而在形式上完全不同。如果以法器的用途来分类,一般约略可以分为庄严道场的佛具、供养佛菩萨的法器、梵呗法器、置物用的法器等六种。 1..庄严道场的佛具,如:幡、天盖、伞盖、宝幢等,可以用来庄严佛堂道场之器物。 2.供养佛菩萨的法器,例如香华、香炉、灯笼、净瓶、衣械等可用作日常勤行供养之器具。 3.梵呗赞诵用的法器,例如钟、鼓、磬、木鱼、云板等,可供寺院日常行事或临时集会之敲鸣用,或于唱诵、法会、仪式中领众之用。 4.置物用的法具,如:舍利容器、经箱、经箧、戒体箱等,可收藏或装置有关习道之器具者。 5.古代比丘生活器具,指古代大乘比丘生活中必需之物,如:钵、锡杖、如意、尘尾、拂子、念珠等日常随身所持之物。 钵为比丘游化乞食所用,依个人食量差异而有不同大小,材质则以铁钵、瓦钵为主。锡杖则是为了托钵时避免打扰施主,而于门口振锡,代替敲门。锡杖之杖头为金属所制之轮状宝珠形,其间有数环相接,振之即相撞鸣,僧侣持之,既为圣智威仪之表帜,且可于荒野行脚时,振动警觉,驱遣毒蛇等物。 6.密教的法器,包括了修法、灌顶及护摩时所用之法器。例如羯磨杵、金刚杵、金刚铃、金刚盘、六器(火舍、阏伽器、涂香器、华鬘器、灯明器、饭食器),及结界所用之金刚橛。以上,总称为大坛具。 羯磨金刚又称羯磨杵,亦单称羯磨,呈三股十字之状。金刚杵有独股杵、三股杵、五股杵、九股杵等诸种,其各股(股)形状或呈鬼面,或为人形,股之上方则呈握状,可供行者手持之用。 金刚铃亦有独股铃、三股铃、五股铃之别;若将以上三种铃安置于塔顶宝珠形之上端,则称为塔铃、宝铃。金刚盘为修法时安置金刚杵、金刚铃等物者。此外,尚有藏密特别的法器,如:唐卡、食子、摩尼轮、八吉祥、七宝、曼达、嘎乌等。 密教的法器,除了修法所用之外,由于其制作十分精美,亦常被视为艺术品珍藏。 供养用的佛具 在法器中,有一类是供养佛、菩萨等资具。如香华、灯明、饮食等。根据《陀罗尼经》卷三所说,供具有二十一种。如果不能具足备办二十一种,则略备香水、杂华、烧香、饮食、燃灯等五种也可以。 供在佛前的香、花、灯明、饮食等,称为供物,盛装供物所用的盛器则称为供具。 供物的种类有衣械、饮食、卧具、汤药、香华、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伎乐等。 佛陀住世时,信众除供献佛及诸弟子日常所需的资具外,亦奉献苑林、精舍等。佛陀灭度后,则别置佛像,以饮食、庄严、伎乐等供养礼敬。 供养又称供施、供给,或略称供。乃供给资养之意,原是指以饮食、衣服等供给佛法僧三宝以及父母、师长、亡者。由于供养物的种类及供养的方法、对象有别,故经论中所说之供养也有种种不同,其中对佛菩萨的供养,在《苏悉地羯罗经》卷中《供养晶》中说:“先献涂香,次施花等,后献烧香,次供饮食,次乃燃灯。如其次等,用忿怒王真言。此等物清净,善悦人心。”《大日经疏》卷八则说:“若深秘释者,涂香是净义,如世间涂香,能净垢秽息除热恼。今行者以等虚空阏伽洗涤菩提心中百六十种戏论之垢,以住无为戒涂之,生死热恼除灭,得清凉性,故曰涂香。所谓花者,是从慈悲生义,即此净心净种子于大悲胎藏中,万行开敷,庄严佛菩提树,故说为花。烧香是遍至法界义,如天树王开敷时,香气逆风、顺风自然遍布,菩提亦尔。” 在密教,以阏伽(净水)、涂香、花、烧香、饮食、灯明六物为供物。 1.阏伽:即是净水,供净水代表清净一切杂染,出生清凉大智慧泉。 2.涂香:供涂香象征具足诸佛圆满功德。供献佛部本尊系用由诸草、根汁之香及花等三物合制而成。莲华部本尊用由诸香树皮、白旃檀香、沉水香、天水香、煎香等类及香果和合。金刚部本尊用由诸香草之根、花、果叶等和合。因诸根果之香气重,故通用于三部本尊。又,修息灾法用白色涂香,修增益法用黄色涂香,修降伏法用紫色涂香。 3.花:供花代表庄严佛身,具足佛陀相好。佛部供养阁底苏末那花,莲华部供养红莲花,金刚部供养青莲花。息灾法用味甘之白色花,增益法用味淡之黄色花,降伏法用味辣之紫色花。《大晶般若经》卷二十一中说:“但以一花散虚空中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 《百缘经》卷六中也说:“诣林树间采娑罗花作诸花,(中略)以所采花散佛世尊,于是而去。,,《杂宝藏经》卷五则谓天女以花奉迦叶佛塔,依其功德生天上得金色身。 4,烧香:供烧香表遍薰法界,具足大乐幢。佛部用沉水香,莲华部用白檀香,金刚部用郁金香。息灾法用捣丸香,增益法用作丸香,降伏法用尘末香。 5,饮食:供养饮食代表以如幻法悦禅密藏为食,包括诸果、饼、羹,及圆根、长根等。佛部用山中所生之圆根,莲华部用水中所生之圆根,金刚部用苦辣味淡之圆根。息灾法用甘味之果实,增益法用甜酸味之果实,降伏法用淡辣味之果实。又,佛部供养米粉之食,可圆满息灾之上成就;莲华部供养麦面之食,可圆满增益之中成就;金刚部供养油麻与豆子之食,可圆满降伏之下成就。 6,灯明:供灯代表如来无尽正觉心灯,照破诸暗。三部皆用最佳之犁牛苏点灯。息灾法用香木油或白牛苏,增益法用油麻油、药油或黄牛苏,降伏法用白芥子油、乌牛油及恶香气油。 而藏密中则多以八供来行供养:净水、饮水、香华、烧香、灯明、涂香、水果、乐器(多以海螺为之)。 梵呗赞诵用的法器 此类法器是指钟、板、木鱼、椎、磐、铙钹、鼓等物。日常行事、生活作息中集合大众,或于法会、仪式中领众所用。 《敕修百丈清规》卷八《法器章》中说:“钟、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 大板斋粥二时长击三通,木鱼后三下叠叠击之,谓之长板。念诵楞严会儆戒火烛,各鸣三下;报更则随更次第击之。(中略) 木鱼,斋粥二时长击二通,普请僧众长击一通,普请行者二通。(中略) 椎,斋粥一时,僧堂内开钵,念佛唱食遍食,施财白众皆鸣之。(中略) 磬,大殿早暮住持知事行香时,大众看诵经咒时,直殿者鸣之;唱衣时,维那鸣之。(中略) 铙钹,凡维那揖住持两序,出班上香时,藏殿祝赞转轮时,行者鸣之(中略)。 法鼓,凡住持上堂、小参、普说、入室并击之。击鼓之法,上堂时三通,小参一通,普说五下,人室二下,皆当缓击。可见无论是夜眠警觉、用斋、念诵时、上堂时,皆以法鼓为指示讯号。以下简介梵呗之法器。 1.法鼓:法堂设二鼓,东北角者称法鼓,西北角者称荼鼓。凡住持上堂、小参、普说、人室,并击之。 2.钟:佛寺作法事时,击之召集僧众;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破昏衢疏冥昧。 3.木鱼:有两种,一为圆形,刻有鱼鳞,诵经时叩之调音节;一为长形,吊库堂前,晨朝、中午二时粥饭击之以召集僧众过堂,又名梆子。 4.引磬:亦称小手磐,铜质,形如小碗,隆起的顶端有钮,附有木柄,便于执掌。是一种用于佛事的乐器。 5.钹:亦称铜钹,圆铜片中间突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常以绸条或布条,手持两片拍打发声,用为法会乐器。 6.云板:亦称大板,用铁铸成云彩的板,击之以报时辰(在第四章会有详细的介绍)。 古代比丘生活器具 此类法具,为古代大乘比丘日常生活中所使用之器具,又称为“道具”,一般以“十八物”为主要代表,即古代大乘比丘常随身携带的十八种物。《梵网经》卷下中说:“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 十八物于各经论中所指亦稍有不同,一般所说十八物是指:一、杨枝;二、澡豆;三、大衣;四、七条衣;五、五条衣;六、瓶;七、钵;八、坐具;九、锡杖;十、香炉;十一、漉水囊;十二、手巾;十三、刀子;十四、火燧;十五、镊子;十六、绳床;十七、经律;十八、佛菩萨像。 在《摩诃僧只律》中说:“随物者,三衣、尼师坛、覆疮衣、雨浴衣、钵、大犍稚、小犍稚、钵囊、浴囊、漉水囊、二种腰带、刀子、铜匙、钵支、铖筒、军持、澡罐、盛油皮瓶、锡杖、革屣、伞盖、扇及余种种所应蓄物,是名随物。” 而在《百丈清规》所列,则有三衣、坐具、偏衫、裙、直裰、钵、锡杖、拄杖、拂子、数珠、净瓶、滤水囊、戒刀等道具。 以下简要介绍之: 1.齿木(dantakastha):即杨枝,清洁口腔之木片。 2.澡豆:指由大豆、小豆、豌豆等磨成的粉末,为沐浴、洗涤时所用。 3.三衣:指僧伽梨(san%gha^ti^,大衣)、郁多罗僧(uttara^san%ga,上衣)、安陀会(antarva^sa,内衣)等三种衣。 4.瓶:指军持(kumdika^),即水瓶,盛水供洗涤及饮水之用,又有分装饮用水之“净瓶”与洗手用之“触瓶”之分。 5.钵(pa^itra):又称应量器,为比丘乞食盛装食物的用具。 6.坐具(nisi^dana):即尼师坛,指坐卧时敷陈于地上或床上的垫布。 7.锡杖(khakkhara):头部挂环的杖,步行时,环振动出声,以警策路上的虫类,或于施主家门口托钵时,以振锡代替敲门。 8.香炉:炷香招请诸佛的器具。 9.漉水囊(parisra^vana):又称滤水罗、漉囊或漉袋,指用于滤过水中之虫的布囊。 10.手巾(sna^tra-s/ataka):拭手的布,也包括拭面巾、拭身巾、拭脚巾等。 11.刀子(s/astraka):即戒刀,供裁衣、剃发、截爪之用的刃物。 12.火燧:打火的器具。 13.镊子(ajapadaka-danda):拔鼻毛或拔刺的用具。 14.绳床:绳制的床,便于安坐禅观。 15.经:佛所说的经典。 16.律:即戒本。 17.佛像。 18.菩萨像:为供养而随身携带之。 其中,小乘比丘仅用六种,即三衣、钵、坐具、漉水囊,此六种通称比丘六物。到了中国的禅宗,禅师更是通身手眼,随手拈来,锡杖、拄杖、戒刀、净瓶等,无一不可成为悟入学人之道具,也传下许多精彩的公案。 密教的法器 由于密教特别重视修法仪轨,因此其法器的种类就也更加丰富,甚至让人以为“法器”就是专指密教的法器。 从诸佛菩萨本尊的一般供养到修法,乃至护摩法,密教的法器琳琅满目,将佛法出世间的解脱意义,以极致具体的表征显现出来。 如铃与杵,分别代表慈悲与智慧,如同母和父一般,和合出生无上大乐,成就圆满佛果。而灌顶时,上师为学人开眼用的金纰,原本是古代印度用来治疗眼疾的医疗工具,在此则象征阿阇梨为学人除去无明眼翳,具足清净智慧之眼。 而藏密的法器,除了晚期印度佛教的传人之外,更吸引了西藏当地笨教的法器,而产生了不同的风貌。藏密法器的种类,约可分成六种: 1.礼敬时所用者:如袈裟、挂珠、哈达等。 2.叹赞时所用者:如钟、鼓、铎、人骨喇叭等。 3.供养时所用者:如香炉、花、幢、盖等。 4.持验时所用者:为修法所用,如曼荼罗、念珠、金刚杵、金刚铃等。 5.护摩时所用者:火坛、护摩杓、宝瓶等。 6.弘化时所用者:如摩尼轮、祈祷石等。 佛教的法器,是实践佛道的器物,除了于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之外,更象征着出世间的意义,使修行者不但在世间的生活安稳,透过戒律的规范,形成一种不互相侵扰的生活,维持简朴却合乎健康的生活条件,安心办道,来圆满佛法生活。 在修法法会时,行者透过法器来实践佛法的仪轨,以法器象征的内在意义,使行者之身、语、意趣人佛菩萨本尊的圆满境界。 第二章 庄严道场的佛具 佛 坛 佛坛是指安置佛像的坛座,即佛堂内为供奉佛像而造的基坛,或佛堂所安置的佛龛,以及寺院须弥坛的总称。依材料的不同,而有石坛、土坛、木坛之分别。如果依形状之差异则可分为方坛、八角坛、圆坛等种类。 依印度古来的习俗,即常将本尊像安置于佛堂正面的坛上,如阿旃陀(Ajanta)、巴格(Ba^gh)等石窟内,均是在高石坛上安奉佛像。依《大唐西域记》卷八《摩诃陀国》条记载:精舍内佛像俨然结跏趺坐,像高一丈一尺五寸,座高四尺二寸、广一丈二尺五寸。另外,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的米兰(Mira^n)废寺,即于大坛上列置七佛药师坐像。敦煌千佛洞第一四二窟内,于凹字形石坛上安置七佛药师坐像。大同云冈及驼山等古石窟中的佛像,则皆置于方形石坛上的台座上。 在日本,古代多为石造佛坛,药师寺金堂、东大寺法华堂等佛坛,均是日本石坛的代表。中世纪以后有木造佛坛,其形式初时模仿石坛,后多仿须弥山形(即须弥坛),如镰仓圆觉寺舍利殿、播磨鹤林寺本堂、金泽称名寺金堂等佛坛,即为须弥坛。 而佛坛中所供奉的主尊(本尊),则依宗派之不同而有差异。譬如南传佛教的佛坛,主尊皆为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所供奉之主尊,则较为不同。如净土等行者供奉的是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禅宗则有仅供奉达摩或六祖的。台湾的一般信徒常供奉三宝佛(释迦牟尼、阿弥陀、药师),也有只供奉观世音菩萨的。而密教行者则依派别及所修法门而有不同的主尊。 须弥坛 须弥坛是仿照须弥山形式所作之佛坛。即以木、砖或金石等物作须弥山形的佛坛,用以安置佛像。一说须弥坛是指安放佛橱的台座,且安放佛像于其上者。 《大日经疏》卷五中说:“因陀罗释天之主坐须弥山,天众围绕。”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的帝释天亦坐在须弥山上。须弥顶上即忉利天宫的所在处,故安放帝释天于其上较为合理,若以之为佛之坐处,则未详其典据。有说谓佛曾升忉利天为母说法,故佛像雕刻家乃以须弥山为佛座。此外,《大智度论》卷八中也说:“是梵天王坐莲花上,是故诸佛随世俗故,于宝华上结跏趺坐。”这是说须弥山虽为梵天所坐,但随世俗亦以之为佛的坐处。 须弥坛的形状有四角、八角二种,高一层或二层。如《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卷上所说,即是四角须弥坛,经中说:“于龟背上想素字,变为妙高山,四宝所成。又想剑字,变成金山,七重围绕。则于妙高山上虚空中,想毗卢遮那佛,遍身毛孔流出香乳雨,澍七山间,以成八功德香水乳海。于妙高山顶上,想有八叶大莲花,于莲花上有八大金刚柱,成宝楼阁。于莲花胎中想纥哩字,从字流出大光明,遍照一切佛世界,所有受苦众生遇光照触皆得解脱。于此大光明中,涌出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具无量相好炽盛威德。” 至于八角的须弥坛,则如《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一中说:“于其台上想波罗、畔、剑等三字,以为须弥山,其山众宝所成而有八角。”《广大仪轨》卷上中也说:“次于其海中,一缘而观想,八峰弥卢山,定慧内相合,结成弥卢山。” 佛像以须弥形为台座,古代印度即已通行,如印度鹿野苑博物馆所藏笈多朝时代的石佛像,即是如此。在中国,有刘宋·元嘉十四年(公元437年)及十八年、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所刻之铜造释迦像,也都安放在须弥坛上。日本自古即有制须弥坛安置佛像的风气,以推古天皇的御厨子(即所谓玉虫厨子,座的四面画有须弥山及雪山童子本生等)、大和法轮寺安置药师佛的须弥座,为日本最古的须弥坛。 幡 幡(梵名pata^ka^,pata^ka、dhvaja、ketu),幡为旌旗的总称,又作旖。音译波哆迦、驮缚若、计都。与“幢”同为供养佛菩萨的庄严具,用以象征佛菩萨之威德。在经典中多用为降魔的象征,在《观心论灌顶法师疏》中说:“缯幡,即翻法界上迷生动出之解。幡坛不相离,即动出不动出不相离也。” 《华严经·十回向晶》中亦说:“菩萨施上妙幢幡,回向云:‘愿一切众生,常以宝缯,书写正法,护持诸佛菩萨法藏。”’即指书经咒于幢幡上。 经典中亦常谓造立此幡,能得福德、避苦难,往生诸佛净土,又说供养幡可得菩提及其功德,故寺院、道场常加使用,因而成为庄严之法具。在《长阿含》卷四《游行经》中说:“以佛舍利置于床上,使末罗童子举床四角,擎持幡盖,散花烧香,作众伎乐,供养舍利。” 幡之形状,一般是由三角形的幡头、长方形的幡身、置于幡身左右的幡手,及幡身下方的幡足构成,有大有小。通常是以布制成,也有金铜制、杂玉制、纸制等类。其所悬挂之场所,有时是堂内柱上,有时树立在佛堂之前庭,或附着于天盖之四隅。 幡的种类有多种,可依其材质、形状、目的等而分如下: 1.依材质分:有金铜幡、板幡、纸幡、玉幡(以宝玉装饰者)、平幡(平绢所制者)、丝幡(束丝所制者)等名称。 2.依色彩分:有五色幡(青、黄、赤、白、黑之五色幡,即续色幡)、八色幡(用于灌顶道场)、青幡(请雨经法)、黄纸幡(大元帅法)等名称。 在《灌顶经》中卷十一说黄纸幡用于荐亡:“若四辈男女,若命终时,若已命过,于其亡日,造作黄旖,悬着刹上,使获福德,离八难苦,得生十方诸佛净土。旖盖供养,随心所愿,至成菩提。癞随风转,破碎都尽,至成微尘,其福无量。旖一转时,转轮王位,乃至吹尘小王之位,其报无量。” 3.依仪礼分:有命过幡(人死时,为死者积福时而建)、续命(神)幡(为祈延命而立)、送葬幡、施饿鬼幡。 4.依所挂场所而分:有堂幡、高座幡、天盖幡、庭幡。 5.依幡身所描绘之图分:有种子幡、三昧耶幡、佛像幡、莲花幡。 此外,在我国,另有于幡身施以刺绣者,此称绣幡。亦有造六角或八角之幢形,以兼具幡幢两种功德者,称为幢幡;其木制者,称为木幢幡。 关于造幡的功德,《撰集百缘经》卷七《顶上有宝盖缘》记载,迦毗罗卫国有一个长者之妻生子,诞生时空中悬有大幡盖,因此名其为波多迦(即“幡”)。波多迦后出家得阿罗汉果,受世人敬仰。 此外,《药师本愿经》、《十方随愿往生经》及《释门正统》卷四等亦说命终时悬幡可延寿或招福,此即是“续命神幡”与“命过幡”。《释迦谱》卷五《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记》中说:“塔成造千二百织成幡及杂华,未得悬幡。王身有疾,伏枕慷慨曰:‘若威灵土。旖盖供养,随心所愿,至成菩提。癞随风转,破碎都尽,至成微尘,其福无量。旖一转时,转轮王位,乃至吹尘小王之位,其报无量。” 3.依仪礼分:有命过幡(人死时,为死者积福时而建)、续命(神)幡(为祈延命而立)、送葬幡、施饿鬼幡。 4.依所挂场所而分:有堂幡、高座幡、天盖幡、庭幡。 5.依幡身所描绘之图分:有种子幡、三昧耶幡、佛像幡、莲花幡。 此外,在我国,另有于幡身施以刺绣者,此称绣幡。亦有造六角或八角之幢形,以兼具幡幢两种功德者,称为幢幡;其木制者,称为木幢幡。 关于造幡的功德,《撰集百缘经》卷七《顶上有宝盖缘》记载,迦毗罗卫国有一个长者之妻生子,诞生时空中悬有大幡盖,因此名其为波多迦(即“幡”)。波多迦后出家得阿罗汉果,受世人敬仰。 此外,《药师本愿经》、《十方随愿往生经》及《释门正统》卷四等亦说命终时悬幡可延寿或招福,此即是“续命神幡”与“命过幡”。《释迦谱》卷五《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记》中说:“塔成造千二百织成幡及杂华,未得悬幡。王身有疾,伏枕慷慨曰:‘若威灵有感,愿察我至诚,(中略)由是病愈增算十二,故因名为续命幡。”, 《灌顶经》卷十一也说及命过幡之功德:“若人临终未终之日,当为烧香燃灯续明,于塔寺中表刹之上,悬命过幡转读尊经竟三七日。所以然者命终人,在中阴中身如小儿,罪福未定应为修福,愿亡者神使生十方无量刹土。承此功德必得往生。亡者在世若有罪业应堕八难,幡灯功德必得解脱。” 密教则谓幡具有无量佛德,如行者以顶触幡则来世成道可至佛位,此称灌顶幡。《秘藏记》卷中也说:“世人皆以幡号灌顶,是以幡功德先为轮王,后终成佛以到佛果,名为灌顶。” 绘在幡上之图像,称绘幡,描绘佛、菩萨明王及天部的幡,包括佛像幡、五(七、八)如来幡、菩萨像幡、明王幡、不动幡、天王幡、七大龙神幡等,种类繁多;至于种子幡则是以种子代替图绘的幡;三昧耶形幡又称佛法幡,是描绘佛及菩萨三昧耶形的幡。所谓三昧耶形,即是以形表佛及菩萨为悟道所立的誓愿,如诸佛之印相、观音菩萨的莲花及不动明王的剑等;幢幡是以六角或八角幢型所做的幡,将幢与幡的功德合为一体。木制幢幡,又称为木幢幡。 幢 幢(梵名dhvaja、ketu、pata^ka)又作脱阂、宝幢、天幢等。为旗的一种,即附有种种丝帛,用以庄严佛菩萨及道场的旗帜。 幢原用于王者之仪卫,或作为大将之指挥旗;由于佛为法王,能降伏一切魔军,故称佛说法为建法幢,并视幢为庄严具,用来赞叹佛菩萨及庄严道场。在《法华经》卷五《分别功德品》中说:“一一诸佛前,宝幢悬胜幡。” 幢之规制并不一致,大半以绢布等物制作,幢身两边置间隔,附八个或十个丝帛,又下边附四个丝帛,多半绣有佛像,或涂上色彩。 幢亦被视为佛菩萨的持物,如胎藏界曼荼罗之地藏菩萨,及风天、阿弥陀二十五菩萨来迎图之药王菩萨,及敦煌出土之引路菩萨等都持幢。又,宝幢如来、地藏菩萨、金刚幢菩萨、风添等都以幢为三昧耶形。此外,幢竿头安有如意宝珠者称为如意幢、摩尼幢,安有人头者则称为坛拿幢或人头幢。 盖 盖(梵名chattra)为遮日防雨所用的一种伞。又称伞盖、笠盖、宝盖、圆盖、花盖、天盖。《摩诃僧只律》卷三十二中说:“此有树皮盖、树叶盖、竹盖三种。”《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六记载,盖有竹、叶二种,伞柄长限二肘。 古印度部族在重要会议时,为了避暑,常利用大树的树荫。在这种场合,部族的长老背对着树干而坐,释尊说法时也继承这种习俗,在诸经典中皆有当时情景的记述。后来,此种习俗变化为伞盖,而后又变成王者的象征,或者法王释尊的象征。 盖之形状大致可分二种,一为柄附于盖内部中央,另一是柄附于外面上部。依现存遗迹所见,印度古代多用前者,如阿摩罗婆提(Amargrati)塔之栏楣雕刻、阿旃陀(Ajanta)石窟殿之雕刻及壁画(尤其是第十七窟),以及犍驮罗地方的遗品、爪哇波罗浮屠(Barabudur)的浮雕等,皆可见及其例。后者称为悬盖或天盖,后世成为佛堂之庄严具,高悬于佛座或高座之上。 天盖不但是代表佛及菩萨伟德的庄严具之一。后来更用来装饰寺院天花板,及密教人门的灌顶仪式中使用。 在古印度的艺术中,常以菩提树或伞盖作为佛陀的象征。此外,象征佛陀的塔顶上亦悬有伞盖。自从佛像出现后,这种形式依然继续留传下来,将莲花天盖悬挂于佛及菩萨像的头上,以示庄严。同时,它的地位与佛像平行,用塔作为礼拜的对象,在将塔纳入窟院内礼拜的礼拜仪式中,以窟院的天花板来代替屋外的伞盖,或者在天花板上刻仰莲花。 像这种在佛及菩萨像上加上天盖,表示庄严的形式,也见于敦煌及中国本土,代表性的作品是云冈第六洞南壁上层的立佛像。 经典中,为了赞叹佛陀的尊贵,在《大宝积经》卷十一《密迹金刚力士会》中描写供养佛陀的花化为华盖的情景,说:“皆各散花奉事贡上。密迹金刚力士将其散花化成华盖,承佛之威神,是诸华盖咸来佛所,绕佛及密迹金刚力土三匝……又其宝盖住虚空中,当于佛上,是宝盖出如此无比好妙之声。” 《观佛三昧海经》卷六中对佛陀说法的情景记述着:“尔时,世尊人忉利宫,由眉间之白毫相放光。其光化为七宝大盖,覆于摩耶之上……东方之善德佛持妙宝华,散于释迦牟尼及摩耶之上,化成华盖。此华盖中有百亿之化佛,起立合掌向佛母问讯。”这是描述当十万之佛散“妙宝华”表供养敬意时,这些花变成了华盖,覆于佛及佛母摩耶对上,而有百亿化佛前来表示敬意及问候。 在禅门中,也有所谓的“法盖”。 在《禅林象器笺》中说:“法盖者,葫芦顶,绣罗三檐大伞。新住持人院,行者执而覆之。”这是说新住持人寺时,行者执法盖为其覆顶迎接,表尊贵意。 《增一阿含经》中:“世尊受须摩提女请,至满富城。广说乃至是时梵天王在如来右,释提桓因在如来左,手执拂,密迹金刚力士在如来后,手执金刚杵,毗沙门天王手执七宝之盖处虚空中,在如来上,恐有尘土坌如来身。”可见盖除了防晒的功效之外,也用来防尘。 佛陀在世时,由于有比丘持大盖行于道上,惹人讥嫌,佛陀遂制戒:除非天雨,否则比丘不得持大盖。在《释氏要览》中说:“律云跋难陀比丘持大盖行,似今凉伞也。诸居士遥见,谓是官人,皆避道。及近,原是比丘,乃讥嫌之。佛乃制戒,不应持大盖,若天雨即听。” 关于天盖的种类,在堂内诸尊头上悬挂,以示庄严的天盖称为“佛天盖”;而悬挂于礼盘上导师头上的天盖,或密教阿阇梨行道或葬仪等导师头上的大伞,则称为“人天盖”。 此外,在密教人门式举行灌顶时,要在三昧耶戒坛上悬挂“三昧耶天盖”;而在金刚界及胎藏界的大坛上悬挂天盖,简称为“金天盖”和“胎天盖”。三昧耶天盖为八角或四角,四方四隅的蕨手吊小幡,分为四区,各区中描绘金刚界三十二尊(不含五佛)的三昧耶形。金天盖盖的内侧中央有金刚佛顶,四方绘有白伞盖、火聚、发生及胜佛顶等四佛顶的种子字,四中间方向以飞云装饰;至于胎天盖,同样在内侧中央有毗卢遮那佛,而在四方四隅描绘光聚、广生、白伞盖、胜、尊胜、发生、寂胜、无边声等八大佛顶的梵字。 经幢 指刻有经文之多角形石柱,又名石幢。有二层、三层、四层、六层之分。形式有四角、六角或八角形。其中,以八角形为最多。幢身立于三层基坛之上,隔以莲花座、天盖等,下层柱身刻经文,上层柱身镌题额或愿文。基坛及天盖,各有天人、狮子、罗汉等雕刻。 一般最常见之经幢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最多,其次为《白伞盖陀罗尼》、《大悲心陀罗尼》、《大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大吉祥大兴一切顺陀罗尼》、《金刚经》、《般若心经》、《弥勒上生经》、《父母恩重经》等。 经幢的由来,根据《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中说:佛告天帝,若人能书写此陀罗尼,安高幢上,或安高山,或安楼上,乃至安置宰堵波中……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族姓男、族姓女,于幢等上或见,或与幢相近,其影映身,或风吹陀罗尼上幢等尘落在身上,彼诸众生所有罪业,应堕恶道、地狱、畜生、阎罗王界、饿鬼界、阿修罗身恶道之苦,皆悉不受,亦不为罪垢染污。此等众生为一切诸佛之所授记,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中国于中唐以后开始盛行此种信仰,而有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众生之利益供养,而在佛寺大殿的前庭等处造立经幢。依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所记载,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圆仁过思阳岭时,曾见尊胜陀罗尼经幢,幢上篆有佛顶陀罗尼及其序。由此可见,经幢之建造始于佛陀波利传译《尊胜陀罗尼经》之后,此建造经幢之风习,于宋、辽时代更见盛行,但其后即渐衰退。 今日思阳岭上存之陀罗尼幢,乃后世所造立,上有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之铭文。又,河南省郑州开元寺亦有尊胜陀罗尼经幢,八角二层,立于基坛之上,下层柱身刻陀罗尼,上层柱身刻佛龛,龛侧有铭,依铭文所记,可知此经幢系唐僖宗中和五年(公元885年)六月十日所造立,后唐明宗天成五年(公元930年)五月重建。此外,浙江省杭州灵隐寺、下天竺寺、梵天寺及河北省开元寺、封崇寺、赵州柏林寺、正定龙兴寺等处,亦有经幢。 又,四川五代、两宋的石窟中亦有陀罗尼经幢,但此时期的经幢多与各种密宗题材成组出现。如大足北山二八一窟中,龛内经幢为八面柱形,幢顶雕一八角亭阁,龛下每面刻一坐佛,幢身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之造型小巧精致,并与多种密宗像同处一龛。 第三章 供养佛菩萨的法器 阏伽器 阏伽器为六器(火舍、阏伽器、涂香器、华鬘器、灯明器、饭食器)之一,是指盛供养的阏伽、涂香、华鬘之容器。在密教修法坛四方及中央的火舍之左右,各陈列三个。从阏伽器之名称,容易令人以为只是盛供养水之容器,其实它是指一般的供养器具。由于阏伽是代表性的供养物,因而得名。关于阏伽器的材质,根据《苏悉地羯罗经·奉请品》的记载:“盛阏伽之器,当用金银,或熟铜,或以石作成,或以土木,或以螺作成,或以束底,或用荷叶缀成器物,或用乳树之叶作成。”在《蕤晒耶经·奉请供养晶》中列有金、熟铜、宝、娑颇底迦(水晶)、白琉璃、木、石、商怯(螺贝)、树叶、螺、新瓦等素材。 其形体是附有高台的惋,和受台为一组,普通为金铜制。碗的花纹分为素纹与莲花纹两种,普通为素纹。 洒水器 洒水器的功用是装盛香水,净化道场,涤除身心尘垢,洒水器与形体略小,但与形式相同的涂香器同为一组,称为“二器”。由附有高角的台上、碗及盖所组成。碗上有三条或二条成组的带纽纹饰;盖上有二段凸起,顶上通常有宝珠形的钮。碗外侧有环状带纹。与阏伽器不同,为铸铜制。 贞观十三年(公元871年)的《安详寺伽蓝缘起资材帐·西影堂什物》一条中,有“洒水壶一口(白铜)”的记载。所谓“洒水壶”也就是指洒水器。 灯 明 灯明(梵名,巴 Kipa)指灯火之明,又称灯。亦指供奉于佛前的灯火,有油火、蜡烛火等类,与香花均被广用为供养尊仪之资具。 佛教里使用“灯明”的缘起,根据《四分律》卷第五十中记载:由于当时诸比丘,所居之室患暗,佛陀则允许燃灯。需油与油、需炷与炷、需器(盏)与器。者比丘并请问佛陀,灯应置何处?佛陀说可置于床角瓶上。如果置于壁间,则须防蚁食。如果灯昏暗欲灭,须提灯炷;如果怕污手,也可做灯箸。由于箸易烧故,则允许用铁做。 灯明又可分二种:其一为仅用于礼拜、诵经时始点燃者,其二为不分昼夜常点燃的长明灯,又称常明灯,或无尽灯。 在《敕修清规·亡僧》中说:“夜点长明灯。” 《观心论》中也说明了灯明所象征的内在意涵:“长明灯者,正觉心也。觉知明了,喻之为灯,是故一切求解脱者,常以身为灯台,心为灯盏,信为灯炷,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喻如灯光常然。如是觉灯,照破一切无明痴暗,能以此法转相开悟,即是一灯燃百千灯,以灯续明,终无尽故,故号长明。过去有佛,名曰然灯,义亦如是。” 根据《摩诃僧只律》卷三十五,曾述及佛制灯之装置及燃灯之法:于燃灯时,须先燃舍利、佛像前灯、次燃厕灯。若遇坐禅之时,应燃禅坊中灯;燃时先须启白大众。再次则燃经行道处、阁道端处之灯。若油足用,厕灯应竟夜不熄。 若熄灯时,须先从经行处、次阁道端处、禅坊等处,次第熄去。熄禅坊灯时,不可卒然灭去。应先启白大众:“诸大德!请敷褥,灯将熄矣。” 经典中记载,以燃灯供于佛塔、佛像及经卷等之前有大功德。《增一阿含经》卷三十八中记载,灯光如来于过去世为长老比丘时,以烛火麻油日日供养宝藏如来,因而得成佛之授记。《悲华经》卷二记载:无诤念王于宝藏如来及大众前燃百千无量亿那由他灯,《菩萨本行经》卷上亦记载,阁那谢梨王为闻法,于身上燃千灯,以求无上正真之道。 关于供养的功德,《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说,灯明奉施有十种功德:(1)照世间光明如灯;(2)随所生处肉眼不坏;(3)得天眼;(4)于善恶法得善智慧;(5)除灭大暗;(6)得智慧之明;(7)流转世间但常不在黑暗之处;(8)具大福报;(9)命终生天;(10)速证涅盘。《施灯功德经》记载,于佛灭后塔寺燃一灯乃至多灯,可于现世得三种清净心,命终时得不忘失善法等三种明,死而得生三十三天等。 灯由于燃料之不同,而有种种名称,如《法华经》卷七《陀罗尼品》,列举酥灯、油灯、诸香油灯、苏摩那华油灯、瞻卜华油灯、婆师迦华油灯、优钵罗华油灯七种。旧译《华严经》卷十六则也举出宝灯、摩尼灯、漆灯、火灯、沉水香灯、旃坛香灯、一切香王灯、无量色光焰灯等十种。《大智度论》卷三十中也列出脂、膏、苏、油、漆、蜡、明珠七种。 除了一般的灯明之外,经中将法或智慧等比喻为灯明,故而有法灯之称。新译《华严经》卷七十七《人法界晶》记载,善财燃法灯,以信为炷,慈悲为油,念为器、功德为光,灭除三毒之暗。《大般涅盘经》卷二十一中说:“烦恼暗故众生不见大智,如来以善方便燃智慧灯,令诸菩萨得见涅盘、常乐我净。” 花 花(梵名puspa)音译补逝波,指植物的花,用以供奉佛菩萨。花象征各种美好的意义,《华严经探玄记》卷一中说花有十种意义: 1.微妙义,代表佛陀行德离于粗恶之相。 2.开敷义,表德行开敷荣茂,自性开觉之故。 3.端正义,表行持圆满,德相具足之故。 4.芬馥义,表妙德之香普熏,利益自他之故。 5.适悦义,表殊胜妙德,喜乐欢喜无厌足故。 6.巧成义,表所修众德之相善巧成就之故。 7.光净义,表断除诸障极清净之故。 8.庄饰义,表了悟因地庄严本性之故。 9.引果义,表出生之因,生起佛果之故。 10.不染义,表处世随顺众生,而不染如莲花故。 《大日经疏》卷八中也说:“所谓花者,是从慈悲生义,即此净心种子,于大悲胎藏中万行开敷,庄严佛菩提树,故说为花。” 在密教中,花也是修法时的重要供品之一,依修法之不同,则用不同种类的花。 《大日经疏》卷七云:“凡所奉献,各随诸尊性类及曼荼罗方位等一一善分别之,当令色香味触适悦人心。其水陆不详诸花,但可作折伏用耳。白黄赤三色中,如来部类当用白色,莲花眷属以黄色,金刚眷属以赤色。复次当如曼荼罗方位,圆坛者以白,方坛者以黄,三角坛者以赤。复次诸佛用白,诸菩萨以黄,诸世天以赤。” 在《苏悉地羯罗经》卷上《供养花品》更进一步地说:“作三种法中,当俱使用水陆所生诸种色之花。各色差别,依各本部善加分别,当以真言花奉献。发是誓白:‘此花清净,生处复净,我今奉献,愿垂受纳,当赐成就’……若将花献佛,当以香之白花者供养之,若献金刚,当以种种香花供养之,若献地居天,以随处所取之种种诸花供养之。”如此举出献花之名称,并指示使用于各种修法。经中并说如上的花中,白者用于扇底迦法,黄者用于补瑟征迦法,紫色用于阿毗遮噜迦法。在如是花中,味甘者用于扇底迦法,味辛者用于阿毗遮噜迦法,味淡者用于补瑟征迦法。 在经典中常见到四种供佛的天华,即:(1)曼陀罗花(梵ma^ndarava),即白莲花;(2)摩诃曼陀罗花(梵maha^-ma^ndarava),即大白花;(3)曼殊沙花(梵man~ju^saka),即赤花;(4)摩诃曼殊沙花(梵mahaman~ju^saka),即大赤花。 《法华经》卷一《序晶》中说:“是时天雨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曼殊沙花、摩诃曼殊沙花,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除了以上四种天华之外,还有四种莲花也是珍贵的供花,即:(1)优钵罗花(梵utpala),即青莲花;(2)波头摩花(梵padma),即红莲花;(3)拘物头花(梵kumuda),即黄莲花;(4)芬陀利花(梵pundnarika),即白莲花。 此四种莲花皆极珍贵。 华 鬘 华鬘(梵名suma-ma^la^),用花做成之鬘。即以丝缀花,或结之,作为颈上、身上的装饰。 《玄应音义》卷一云:“顶言俱苏摩,此译云华;摩罗,此译云鬘。(中略)案西国结鬘师多用苏摩那花,行列结之,以为条贯,无问男女贵贱,皆此庄严,或首或身,以为饰好。则诸经中有华鬘、天鬘、宝鬘等,同其事也。”作华鬘时多用鲜花,所用的种类并不一定,主要是选择有香味者。 以华鬘装饰人身上,本来是印度风俗,但依戒律,比丘不得装饰华鬘,仅能悬于室内,或以之供养佛。 在《十诵律》卷三十九中说:“有人施僧华鬘,诸比丘不受,不知用华鬘作何物。是事白佛,佛言:听受,应以针钉着壁上,房舍得香,施者得福。”《毗尼母经》卷五中说:“华鬘璎珞自不得着,亦不得作华鬘璎珞与俗人着。比丘若为佛供养,若为佛塔、声闻塔供养故,作伎不犯。”后更用来庄严佛殿。 关于作华鬘之花,《大日经》卷二《具缘晶》列有钵头摩、青莲、龙华奔那伽、计萨穗、末利、得蘖蓝、瞻卜、无忧、底无剑、钵吒罗、娑罗等等。《毗尼母经》卷五则举十一种,即优钵罗花、娑师迦花、瞻卜迦花、阿提目多迦花、打金作花、打银作花、白衬花、铅锡花、作木花、作衣花、作带花。后世更依《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所述可用种种珍宝作华鬘以为供养,因而乃有金属制成的华鬘。可知,除鲜花之外所作成之鬘,亦称华鬘。 密教亦以华鬘供养本尊圣众,为六种供养、五供养、八供养之一。亦有金刚鬘菩萨,华鬘之印明。并说此印,能流出无漏七觉之华及种种华云海,周遍法界微尘刹土,以此乃成供养。 在古代印度雕刻中,遗留有许多华鬘供养之作品,如加尔各答博物馆所藏的阿摩罗婆提(Amara^vati)塔的栏循雕刻、优萨夫宰(Yusafzai)地方出土的说法佛像之中,刻有许多人运载大华鬂,华鬘上又雕有莲纹。日本自古即用华鬘庄严佛堂,如京都教王护国寺藏有以牛皮作成的华鬘十三枚及断片四个,陆中中尊寺金色堂内也藏有铜造华鬘。 衣械(花笼) 衣械是指法会时盛放散花所用的供养花之器,又称为华笤、花笼、花笤、华箧、华盛等。 《圆光大师行状画图翼赞》卷第十中记载:“华笼是散花时所用,以当后竹或铜愉所作,垂以真红色等停丝,盛以花,随时散供,是仿诸经所谓的衣械。”形状为直径二五公分的浅皿状,包括竹编或金属网者,或在金属薄板上有花纹透雕者,以及木制、纸胎涂漆制者。 如前面引用的‘‘是仿诸经所谓的衣械”一般,衣械不但使用于散花时,同时,也是盛放献花之器。在《禅林象器笺》中说:“僧家散花器名衣械,其器小竹笼,以贮花而散之,盖袭大通佛故事也。” 在《法华经·化城喻晶》中说:“大通智胜佛得阿耨菩提,大光普照。尔时,东方五百万亿国土中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械盛诸天花,共诣西方推寻是相,东南方、南方、西南方,乃至下方,亦复如是。” 香 指由富含香气的树皮、树脂、木片、根、叶、花果等所制成的香料,依原料的不同,可分为旃檀香、沉(水)香、丁子香、郁金香、龙脑香(以上称五香)、薰陆香、安息香等类。 由于印度气候酷热,人体易生体垢、恶臭,故自古为消除体臭,乃将当地盛产的香木制成香料,涂抹于身,称为涂香;或焚香料薰室内及衣服,名为烧香或薰香。其中,涂香所用的香料有香水、香油、香药等;烧香所用的香料有丸香、散香、抹香、练香、线香等。据《大智度论》卷三十所记载,烧香仅能行于寒天时,而涂香在寒、热天皆可行之。寒天时杂以沉水香,热天时则杂以旃檀香。 “香”有“末香”、“线香”、“办香”等多种。 “末香”就是香木的粉末。香末可以点燃熏嗅,也可以加入油料,涂抹人身袒露之处,以防虫咬。所以也叫做“涂香”。 “线香”是条状的香枝,它也叫做“仙香、长寿香”。据《禅林象器笺·器物门》说:“或言仙香;杂末众香,加糊粘造之。其炷烟长久,故称仙香;又云长寿香。其制织长如线,故称线香”。 “办香”就是香檀木的碎块,因为把檀木劈成了片片段段的小办,所以叫做“办香”。又因为上等檀方乃是香中之极晶,所以“办香”也叫做“大香”。 佛教将涂香、烧香作为供养佛及众僧的方法之一,摄属六种供养、十种供养,但戒律禁止僧众涂香。在密教之中,依三部、五部之区别,所用之香亦有不同。即佛部用沉香,金刚部用丁子香,莲华部用白檀香,宝部用龙脑香,羯磨部用薰陆香。 又经论中常以香来比喻佛陀之功德,如《增一阿含经》卷十三所说的戒香、闻香、施香三种;《诸经要集》卷五、《集诸经礼忏仪》卷上所述的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等五分法身香,即是将佛陀之功德以香来喻之。 除了以上五种香之外,依《乳味钞》卷二十记载,在修孔雀经法时,也有特别所烧的五种香:指沉香、白胶香、紫香、安息香、薰陆香。在中央烧沉香,在东方烧白胶香,在南方烧紫香,在西方烧安息香,在北方烧薰陆香。 除了一般的香之外,还有抹香(梵名cu^rna),指呈粉末状之香,又作末香、粉香。主要是供撒布于道场或塔庙等地。与烧香、涂香不同。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说:“悉以杂华末香(中略)供养七宝妙塔。”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五《证劝晶》中说:“烧无价香,泥香涂之,末香以散。”另据《真俗佛事编》卷二引《大智度论》所言,干香应烧,湿香应涂地,末香及华应散。又,《大宝积经》卷六十二《阿修罗王授记品》列有旃檀末香、优钵罗末香、沉水末香、多摩罗跋末香、阿修罗末香等。 涂 香 涂香(梵名Vilepana、upalepana)为古印度人的生活习惯之一。又称涂身或涂妙香。即以香涂身,以消除体臭或热恼。 《毗尼母经》卷五中说:“天竺土法,贵胜男女皆和种种好香,用涂其身,上着妙服。”又依《大智度论》卷九十三、卷三十记载,印度自古暑热甚烈,人体易生臭气,故其地风俗遂以旃檀木或种种杂香捣磨为粉末,用以涂身、熏衣并涂地上及墙壁。 关于涂香的功德,《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十一载有:增益精气、令身芳洁、调适温凉、长其寿命、颜色光盛、心神悦乐、耳目精明、令人强壮、瞻睹爱敬、具大威德等十功德。 而在《毗尼母经》卷五中说:“六群比丘如俗人法,用香涂身,诸檀越嫌之,云何比丘如俗人法。世尊闻已,制一切比丘不听用香涂身。”所以沙弥十戒中也有不着香华鬘、不以香涂身的禁制,可知佛制比丘、沙弥不得如世俗以香涂身。 除了一般的香外,经中也说能止息烦恼者,以戒德为涂香。 《中阿含》卷十五《三十喻经》中也说:“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涂身香、木蜜、沉水、旃檀、苏合、鸡舌、都梁。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戒德为涂香。”旧译《华严经》卷二十五中说:“净戒以为香,七觉为华鬘,禅定为涂香。”《大日经疏》卷八说:“复次若深秘释者,涂身是净义。如世间涂香,能净垢秽息除热恼。今行者以等虚空阏伽洗涤菩提心中百六十种戏论之垢,以住无为戒涂之,生死热恼除灭得清凉性,故曰涂香。” 以涂香供养诸佛、菩萨,亦能获致大功德,故密教将涂香与阏伽、华鬘、烧香、饮食、灯明等并称为六种供养。《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云:“次结金刚涂香印,以用供养诸佛会,散金刚缚如涂香,香气周流十方界。真言曰:崦苏嗽荡拟。由以金刚涂香印,得具五分法身智。”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曰:“当运手印诵真言时,观想印及真言不思议加持愿力法中,流出无量无边涂香云海,遍涂诸佛、菩萨,一切圣众净妙色身及其刹土。由作此法,获得现当来世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五无漏蕴法身之香。” 《苏悉地羯罗经》卷上《涂香药品》中,依佛部、莲华部、金刚三部,息灾、增益、降伏三种法,上、中、下三种悉地,而分别揭示不同的!涂香方式,即:“佛部供养诸香树皮及坚香木,所谓旃檀沉水天木等类,并以香果如前分别和为涂香。莲华部用诸香草根花果叶等和为涂香。金刚部用或有涂香具诸根果。 “先人所合成者,香气胜者,通于三部。或惟用沉水和少龙脑以为涂香。佛部供养惟用白檀和少龙脑以为涂香。莲华部用,惟用郁金和少龙脑以为涂杏。金刚部用紫檀涂香,通于一切金刚等用。 “肉豆蔻脚句罗惹底苏末那或湿沙蜜苏涩咩罗钵孕瞿等,通于一切女使者天涂香供养。甘松湿沙蜜肉豆蔻用为涂香献明王。用诸香树皮用为涂香献者使者。随所得香用为涂香献地居天。惟用沉水以为涂香!,通于三部九种法等及明王妃一切处用。 “或有别作扇底迦法用白色香,补瑟征迦法用黄色香,阿毗遮噜迦法用以紫色无气之香。 “若欲成就大悉地者,用前汁香及以香果。若中悉地,用坚木香及以香花。若下悉地,根皮花果用为涂香,而供养之。” 香炉 焚香之器具。与花瓶、烛台一齐供养于佛前,为比丘十八物之一。 其材质多为金属、输石、磁、陶、紫檀等,形状多样化,大致可分为四类,即(1)置于桌上的置香炉,如博山形、火舍形、金山寺形、蛸足形、鼎形、三足形、香印盘形等;(2)持于手上的柄香炉,如莲花形、狮子镇形、鹊尾形等;(3)坐禅时所用的钓香炉;(4)灌顶时,受者跨越而以净身之象炉。 《金光明经》卷二《四天王品》中说:“世尊!是诸人王于说法者,所坐之处,为我等故,烧种种香,供养是经,是妙香气,于一念顷,即至我等诸天宫殿。(中略)佛告四王,是香盖光明,非但至汝四王宫殿;何以故?是诸人王,手擎香炉,供养经时,其香遍布。” 古时,于佛前行祈拜供养之时,手擎香炉;后世之柄香炉,即袭此遗风而来。 在《沙弥得度》中说:“几上安香烛、手炉、戒尺。乃至戒师秉炉白。” 《法苑珠林》中记载:“天人黄琼说迦叶佛香炉,前有十六狮子、白象,于二兽头上别起莲花台以为炉,后有狮子蹲踞,顶上有九龙绕承金花,花内有金台宝子盛香。佛说法时,常执此炉。” 使用手炉,大都是在剃度、礼忏、奉请等场合。炉头插香,双手执持炉柄;也有兼插鲜花以为供养者。 在新疆地方,所发现之佛教遗迹,其中之壁画,可推定为唐朝佛画,图中亦有手持香炉,长跪礼拜者。而此香炉下部,附有稍高之台座。 又,密教的火舍也是香炉之一种,为密教用具之一。后世并谓为佛前四具足之一。柄香炉,一称手炉,北宋·开宝八年所题记对佛画(敦煌发掘)绘有此香炉。 此外,亦有香盘,放置檀香炉用的盘子。它是用木料做成的,表面涂以咖啡色的油漆。其形长约一尺余,宽约七、八寸,边沿高约一寸许,盘子呈长方形。 饮食器 盛放供养佛的饮食之容器,普通常见于家庭佛坛。本来是出于应器,乃是在应器上附以台脚,而脚部下方变宽的形式。通常台脚具有两条或三条的隆起带纹。使用于密教时,以两座为一组。普通在大坛上一面器的两边各置一个。通常不加带纹以外的纹式,但有时在脚或钵的外面也加以纹式。 镜 子 佛具中的镜子,是用以增添佛堂及光背的庄严,亦称悬镜、坛镜。而非照形影、化妆用。《摩诃僧只律》中记载:“不得因喜好之故而自照其面。” 在禅堂中,也有悬镜助学人人道者,如《资持记》中说:“坐禅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 在《释氏要览》中说:“若病差,若新剃头,若头面有疮,照无罪。若为好故照者,得越毗尼罪。”这是说比丘不应以喜好之故,而以镜照白面。在《陀罗尼集经》中所列之二十一种供养具中有宝镜,同时,举出庄严道场用的大镜二十八面,小镜四十二面。在密教中,镜子为灌顶用具之一,阿阇梨对弟子们出示镜子,用以解说诸法之性相。 第四章 梵呗赞诵的法器 木 鱼 古代的木鱼又称木鱼鼓、鱼鼓或鱼板,其形状、用法均与后世不同。 在《敕修百丈清规》卷八《法器章》木鱼条中说:“斋粥二时长击二通,普请僧众长击一通,普请行者二通。”由此可知,古代的木鱼主要用来作为集合僧众的讯号。 至于为何而做鱼形,《释氏要览》中说:“今寺院木鱼者,盖古人不可以木朴击之,故创鱼像也。又必取张华相鱼之名,或取鲸鱼一击蒲牢为之大鸣也。”《敕修百丈清规》中说,作鱼形是昼夜精进义:“相传云,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惰也。” 关于木鱼的起源,日本·成寻在《参天台五台山记》卷三《宋神宗熙宁五年八月八日》条中记载:“实性院本名清泰寺,中有傅大士像供人礼拜烧香。院主长老谓诸寺打木鱼鼓召集行者,乃源于傅大士。往昔,大士觅头陀于嵩山时尝打鱼鼓,头陀即应鼓声而来。其后,天下大小寺院以木鱼鼓集合大众。” 也有认为木鱼是隋代沙门志林所造,史料并无记载。此外《增修教苑清规》卷下《法器门》木鱼条又有另一个传说:有一名僧人违犯其师教诲,毁坛戒法,不但堕入鱼身受恶报,而且背上还长了一棵树,风涛摇摆时,皮肉更加苦痛。其师渡海时,大鱼遂作巨风浪而说:“往昔你不教导我,以致令我堕鱼报,今欲报此怨。”其师问他:“汝名什么?”鱼回答后,其师令忏悔,又为其设水陆追拔法会。后于夜梦间,大鱼自称已脱鱼身,可将其背上之树木供养寺众,以亲近三宝。其师后果然见到鱼尸背之大树,即刻成鱼形,悬挂警众。 关于木鱼的由来,也有另一个传说。玄奘大师的《指归曲》中记载:玄奘大师白天竺归,途经蜀道时,巧遇一长者。此长者丧妻,有儿甫三岁,其后母恶之,趁长者出猎时,从楼上将孩儿掷入水中。长者哀其子故,为其设斋供僧。此时适遇玄奘大师到来,长者欢喜迎请第一座,然而玄奘大师却不食。并告诉长者:“我长途跋涉,非常疲劳,希望能得鱼肉吃之。”在场者闻言皆大惊,长者欲出买鱼,玄奘又嘱咐他:“一定要大鱼才好。”长者于是买回一条大鱼,才割开鱼腹,就见到自己的孩儿在鱼腹中啼哭:所没之儿啼在鱼腹中,长者大欣欢。玄奘大师说:“这是此儿夙世持不杀戒之果教,所以现今虽被鱼吞,却得不死。”长者问:“如何报鱼恩?”玄奘大师告曰:“以木雕成鱼形,悬之于佛寺,于斋时击之,可以报鱼德。”即今之木鱼是也。 至于现今诵经、礼佛时所使用,头尾相接的团圆形木鱼,可能是明代的产物。明·王析《三才图会》中说:“木鱼,刻木为鱼形,空其中,敲之有声。(.中略)今释氏之赞、梵呗皆用之。”并绘图说明。《禅林象器笺·呗器门》也说:“按图会木鱼图,鱼头尾自相接,其形团栾。今清国僧称木鱼者,作龙二首一身,鳞背两口相接,衔一枚珠之形,亦空肚团栾。盖与图会木鱼同,讽唱时专敲之以成节。” 其中所谓改鱼身作龙头,可能是取《群籍一览》卷上所载《刘斧摭遗》所谓“鱼可化龙,凡可人圣”之义。 一般,木鱼都是横穿腹部中央,作中空的团栾形,头部、鳞甲、龙珠等多隈以黑漆,押上金箔,其他部分则涂以朱红;安于小布团上,以包皮的木槌敲击腹部中央。至于体积大小,普通是径一尺乃至六尺,较小的则有三寸乃至五寸等。 木鱼又称鱼鼓,在《雪峰存禅师录》中有一首《咏鱼鼓颂》,对木鱼有生动的描述:“我暂作鱼鼓,悬头为众苦,师僧吃荼饭,拈槌打我肚。身虽披鳞甲,心中一物无,鸬鹚横溪望,我誓不入湖。”又说:“可怜鱼鼓子,天生从地养,粥饭不能飧,空肚作声响。时时惊僧睡,懒者烦恼长,住持闹喧喧,不如打游漾。”此中将木鱼警策大众的意味,以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 钟 寺院为报时,集合大众时而敲击的法器。其形制有梵钟及半钟二种。 梵钟又称大钟、钓钟、撞钟、洪钟、鲸钟、蒲牢、华鲸、华钟、巨钟。多属青铜制,少数为铁制,一般高约一百五十公分、直径约六十公分,形式是上端成雕成龙头的钓手,下端有相对的二个莲花形撞座,称为八叶,撞座以下称草间,下缘称驹爪;以上则分池间、乳间二部分,且乳间有小突起物并列环绕,又联结撞座呈直角交叉的条带称为袈裟举,又名六道,另外,钓手旁有呈圆筒状的筒插通内部。此类钟多悬于钟楼,作为召集大众时或早晚报时之用。 《敕修百丈清规·圣节》中说鸣大钟为召集大众上殿及警觉睡眠:“鸣大钟及僧堂前钟集众,列殿上,向佛排立。”又上书《法器章》中说:“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三通,各三十六下,总一百八下,起止三下稍紧。” 而在叩钟时,如果能观想觉悟一切众生,则获利更大。文中又说:“鸣钟行者,想念偈云:‘愿此钟声超法界,铁围幽暗悉皆闻,闻尘清净证圆通,一切众生成正觉。’仍称观世音菩萨名号,随号叩击,其利甚大。” 其所发之音或称鲸音。又后世多在其表面平滑处刻铭。 在《增一阿含经》中说,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止息。在《付法藏传》卷五中记载:“古月支国王,因为与安息国战争,杀人九亿。因为恶报的缘故,死后化为千头大鱼,顶上有剑轮绕身砍头。可是随砍立即又出生,极痛难忍。于是前往请求罗汉僧长(常)击钟声,以止息其苦。” 《续高僧传·释智兴传》中有一个故事,有一亡者托梦予其妻说:“我不幸病死,生于地狱,赖蒙禅定寺僧智兴鸣钟,响震地狱,同受苦者一时解脱。”有人就问智兴:“为何鸣钟能有如此感应?” 智兴回答:“我并无特别的神术。只是见《付法藏传》中说厨贼吒王剑轮止停之事,及《增一阿含经》中钟声功德,敬慎遵行,苦力行践之。我每次鸣钟之始,皆祈愿诸贤圣同人道场,然后三下;将欲长打,如先致敬,愿诸恶趣,听闻此钟声,俱时得离苦。如此愿行,心志恒常敬奉而修力,或许是如此而有感应吧!” 半钟又称唤钟、小钟,多以真输(黄铜)铸造,通常高约六十至八十公分,乃吊于佛堂内之一隅,因其用途系为普告法会等行事之开始,故亦称行事钟。 寺院大钟之制源自印度,然钟在该地系称犍稚(ghauta),如《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中说:“阿难(中略)即升讲堂,手持犍稚并作是说:我今击此如来信鼓,诸有如来弟子众者尽当普集。”此有木、石、铜制之别,雕刻极为精美,多悬于钟台。 在中国,黄帝时即有工匠垂铸钟,原系祭祀、宴享的乐器,如西周有所谓的“编钟”。到佛教传人后,始成寺院中的法器。此物多为青铜制,外形朴素,常刻有铭文,且自六朝时代起多挂在钟楼。如《广弘明集》卷二十八列有大周二教钟铭(北周·天和五年武帝制)、大唐兴善寺钟铭、京都西明寺钟铭(唐·麟德二年造)等。又,苏州寒山寺之钟,因唐·张继《枫桥夜泊》诗而闻名于世。另据日僧圆仁之《人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所载,五台山的钟楼谷乃是文殊菩萨一度示现金钟宝楼之处。 朝鲜自古亦有梵钟,然其制稍异,无袈裟榉。其中,新罗·惠恭王七年(公元771年)所铸造的泰德寺钟,现今悬于庆州南门外的钟楼。 日本的梵钟深受中国、朝鲜的影响。其被列为国宝的寺钟之中,有不少即来自此二国。 有关鸣钟之法,依宗派、地方而异,但通常是以三鸣钟为始,以二鸣连续作终。又,鸣钟的次数以十八声为常例,亦有三十六声、一百零八声。其中,对于鸣一百零八声之原因,或谓是对应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之数。或谓可使百八烦恼清醒觉,故佛教称为“百八钟”。 除此之外,不同的钟代表不同的讯号,如“殿钟”,即佛殿钟也,在《敕修百丈清规·楞严会》中说:“鸣大钟、僧堂钟、殿钟,住持至佛前烧香。”又《法器章》中说:“殿钟,住持朝暮行香时鸣七下。凡集众上殿,必与僧堂钟相应接击之,知殿主之。”可知殿钟是集合大众上殿之讯号。 另有“僧堂钟”,《禅林象器笺》中说:“僧堂前钟,其制稍小,或单称堂前钟。” 《敕修百文清规·请立僧首座》中记载:“堂司行者鸣僧堂钟,大众同送归寮。”又《法器章》中说:“僧堂钟,凡集众则击之。遇住持每赴众人堂时,鸣七下。斋粥下堂时、放参时、旦望巡堂吃荼下床时,各三下。住持或不赴堂,或在假则不鸣。堂前念诵时,念佛一声,轻鸣一下,末叠一下,堂司主之。” 还有“人堂钟”,《禅林象器笺·呗器门》中说:“堂者,僧堂也,斋时大众人僧堂时,鸣大钟十八下,谓之人堂钟。”可见此为大众人僧堂之讯号。 《永平清规·赴粥饭法》中说人堂钟也是人斋堂之讯号:“粥时,开静已后;斋时,三鼓已前,先于食位就坐。斋时,三鼓之后,鸣大钟者报斋时也。城隍先斋钟,山林先三鼓。此时若面壁打坐者,须转身正面而坐。若在堂外者,即须息务洗手令净,具威仪赴堂。次鸣板三会,大众一时人堂。” 大鼓 大鼓(梵名dundubhi),乐器名。打击乐器的一种,又作太鼓。即在中空的木制圆筒上张皮,以供打击的乐器。在佛教古来被作为敲打集众之用。 在《有部目得迦》卷八中说:“六大都城诸苾宣等,咸悉来集,人众既多,遂失时候。佛言:应打犍稚。虽打犍稚,众闹不闻。佛言:应击大鼓。” 此外,鼓也用来做为警示之用。在《大唐西域记》卷十二《瞿萨旦那国》中说:“以此大鼓,悬城东南,若有寇至,鼓先声震,河水遂流,至今利用。”中亚地区也将大鼓列为主要乐器之一,二十世纪考古学家在克孜尔(KizilPiaunhohle)窟中的佛陀降魔图壁画,即描绘一魔军身负大鼓,从后方击之迫佛的情景。 我国古代亦将大鼓用于仪式、舞乐与军阵中。唐代以降,禅林普遍使用大鼓。《敕修百丈清规》卷下,有“法鼓”、“荼鼓”、“斋鼓”、“更鼓”、“浴鼓”等多种。其中,法鼓是在住持上堂、小参、普说,人室时击之。上堂时击三通,小参时击一通,普说时击五卜,人室时击三下,皆当缓击。荼鼓是在祖忌献荼汤时,长击一通,由侍司主之。斋鼓悬于库司之前,于斋时击三通。更鼓是由库司主之,早晚平击三通,其余随更次击之。浴鼓是在浴时击四通,由知浴主之。 鼓的材料,初期有金(金属)、玉、木、石等种种制品。一直到现代,则多已改用木料和牛、马、猪皮等制造。用金属制造的叫“钲鼓”,用石料制造的叫“石鼓”,兽皮制成的称为“皮鼓”。 近世佛寺中所用的鼓,其状多为矮桶式,大型鼓多半悬挂在鼓楼中,或大雄宝殿的檐角下。中、小型的鼓,则配以吊钟,架放在鼓架上,以备赞诵唱念之用。手鼓则于离位行进时执持敲用。 磬 为铜制钵形的法器,敷褥而安放于一定之台上,以桴敲击。又称作凿子或凿,于法会或课诵时,作为起止之节。《中天竺舍卫国只洹寺图经》卷下《佛衣服院》条云:“有一铜磬可受五升,磬子四边悉黄金,镂作过去佛弟子,又鼻上以紫磨金为九龙形。背上立天人像,执玉槌用击磬,闻三千世界。” 由此可知,古代印度只洹精舍之一院已设有铜磬。 在我国宋代以后,磬多被用于禅林中,《敕修百丈清规》卷八《法器章》中说:“磬,大殿早暮住持知事行香时,大众看诵经咒时,直殿者鸣之;唱衣时维那鸣之;行者披剃时作梵睹梨鸣之。”又,同书卷五《大众章·沙弥得度》条云:“作梵暗梨鸣大磐作梵。”现今则普及于一般寺院,各寺佛殿中均安置之,是早晚课诵、法会读经或作法时不可或缺的法器。磬有大、小之分。一般安于佛殿之大磬,口径多在一尺到二尺间。 引 磬 引磬为寺院中所使用的打击乐器,又称手磬。形似酒盅,直径约七厘米,形状与仰钵形坐磬相同。置于一根木柄上端,木柄长约三十五厘米,用细长铜棍敲击。 《禅林象器笺·呗器门》中说:“小磬,如桃大,底有窍贯绪,连缚小竹枝为柄,以小铁桴击之。名为引磬,盖因导引众故名。” 引磬之名,见于《敕修百丈清规》卷二《达磨忌》条:“行者鸣手磬,维那出班。”同书卷八《法器章》中说:“小手磬,堂司行者常随身,遇众讽鸣之,为起止之节。” 在《水浒传》中亦记载以引磬领众的情形:“宋江参五台山智真长老,鸣钟击鼓,合寺众僧都披袈裟坐具到于法堂中坐下,宋江、鲁智深并众头领立于两边,引磬响处,两碗红纱灯笼引长老上升法座。” 《敕修百丈清规·沙弥得度》亦记载:“引请收坐具起,鸣手磬,引剃头人人堂。”又在同书中《亡僧》中也记载僧众讽诵经咒时,以引磬领众唱念之事:“斋粥,殿堂讽经罢及放参罢,堂司行者即鸣手磬前引,首座领众至龛前,住持烧香毕,维那举大悲咒。” 铜 钹 钹又作铜钹、铜钹子,或铜钵子,亦称铜盘、铙钹等。用响铜所造,其形如圆盘,中央隆起如丸状,中心穿一小孔,系以布缕,两片互击而鸣奏之。 在杜氏《通典》中说:“铜钹亦谓之铜盘,出西戎及南蛮,其圆数寸,隐起如浮沤,贯之以韦,相击以和乐也。南蛮国大者,圆数尺,或谓齐穆王素所造。” 《文献通考》中也记载:“铜钹亦谓之铜盘,本南齐穆王素所造,其圆数寸,中间隆起如浮沤,出西戎、南蛮、扶南、高昌、疏勒之国。大者圆数尺,以韦贯之,相击以和乐。唐之燕乐、清曲,有铜钹相和和之乐,今浮屠氏清曲用之,盖出于夷音。然有正与和,其大小清浊之辨欤。” 在佛教中,铜钹为伎乐供养具之一。经律中有多处记载,如《佛本行集经》卷十四中说:“一千之铜钹,一千之具萧,昼夜不绝于宫内。”描述宫中荣华的景象;而在《摩诃僧只律》卷三十三中则说与铙相同,为伎儿使用乐器之一种,也可视为娱乐用的打击乐器。 在《敕修清规·法器章类》说到铜钹使用的时机:“铙钹,凡维那揖住持、两序出班上香时,藏殿祝赞转轮时,行者鸣之。遇迎引送亡时,行者披剃,大众行道,接新住持人院时,皆鸣之。” 《大宋僧史略》卷下《结社法集》的项目亦说:“初集鸣铙钹,唱佛歌赞,众人念佛行道。”即说明铜钹亦运用在众人集合行事时鸣之。 戒 尺 戒尺为法器之一,或单称尺,即在举行归依、剃度、传戒、说法等法会时,用以警觉大众或安定法会秩序的法具。 《敕修百丈清规》卷五《大众章·沙弥得度》条下中说:“设戒师座几与住持分手,几上安香烛、手炉、戒尺。”《禅林象器笺·呗器门》云:“受戒专用之,故得戒尺之称。” 其中并提及戒尺的尺寸:“其戒尺在下者,长七寸六分,厚六分,阔一寸一分余,下面四边有缕面;在上者长七寸四分,厚五分余,阔一寸,上面四边有缕面。上木正中竖安木钮,钮长二寸五分,高七分,把钮击之。” 戒尺系由两小木构成,一仰一俯,仰者在下,稍大。使用时,取上者拟击下者而鸣之。又,一说戒尺为界尺,然据《禅林象器笺·器物门》所载,界尺为资身细器之一,系用以画界或镇纸幅,与戒尺之用处不同。 犍 稚 犍稚(梵文ghanta^)为寺院报时之器具。又作犍稚、犍迟、犍地、犍抵、犍植、犍槌、犍锤。在《玄应音义》卷一中说:“犍稚,直追反,经中或作犍迟。案梵本臂吒犍稚,臂吒此云打,犍稚此云所打之木。或檀,或桐,此无正翻。以彼无钟磐故也。但椎、稚相滥,所以为误已久也。”又,据诸经律所译,或作板,或作鼓、铃、铎等,所用名称不一。 关于犍稚的倡设缘起,依《五分律》卷十八所记载,在佛陀时代,有一次僧团布萨时,未能及时集合,乃至荒废坐禅行道。时,佛陀乃教示须唱言时至,并敲打犍稚,或击鼓、吹螺集合大众。 犍稚本为木制,如后世所谓的“板”。在《五分律》卷十八中说:“诸比丘不知以何木作犍稚,以是白佛。佛言:除漆树毒树,余木鸣者听作。”而《大智度论》卷二中说:大迦叶尊老往须弥山顶,挝铜犍稚。依此可知,后世亦用铜制犍稚。此外,《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中说有五事须打犍稚,此五事即中说有:“一者常会时,二者旦食时,三者昼饭时,四者暮投盘时,五者一切无常。”关于其打法,《四分律·疏饰宗记》卷八中说:“创疏而轻,渐急而重,将欲了时渐细渐没,名为一通,如是至三,名曰三通。于最后通声没之次,大打三下,或二或一,以表声绝。” 云 板 云板是禅林中为众僧报粥饭时间所击打之器具。以其铸为云形,或于平板上镂刻云形花纹,故称为云板,又称作云板或大板。 《禅林象器笺·呗器门》中说:“云章曰:板形铸作云样,故云云板。(中略)俗事考云:宋太祖以鼓多惊寝,遂易以铁磬,此更鼓之变也,或谓之钲,即今之云板也。” 云板挂在斋堂前,因于粥(朝食,即早饭)、斋(昼食,即午饭)之前连打三十六响,故称长板。又以当时之众僧可取下钵盂以集合,故长板又作下钵板。 日本江户时代的《洞上僧堂清规考订别录》上记载:“于粥饭已热而熄火时敲响三下,因而名为火板。因于斋粥时长打,又称长板,均针对用途而命名。”如此举出依照用途所取之名。据铭记的记述,又称打板、打饭、斋板、板钟等。 云板由青铜或常所制造。形式原则上为云形,上部有悬挂用的洞孔,中央偏下有撞座,分为两面式与片面式,细部有若干差异,形式十数种。 第五章 古代比丘生活器具 钵 钵(梵名pa^tra),比丘六物(三衣、钵、坐具、漉水囊)之一。又称钵多罗、波多罗、钵和兰等。意泽应器、应量器。即指比丘所用的食具。 其种类有铁钵、瓦钵之别。持钵行乞称为“托钵”。由于比丘持钵以应受他人的饮食,故钵亦称应器。 《四分律》卷九中提及钵之种类云:“钵者有六种,铁钵、苏摩国钵、乌伽罗国钵、优伽赊国钵、黑钵、赤钵。大要有二种,铁钵、泥钵。”该书卷五十二中说,禁止使用由木、石、金、银、琉璃、宝、杂宝所作成的钵,并以此简别在家和外道。《五分律》卷二十六谓不使用金银七宝、牙、铜、石、木的钵,若使用金银乃至石钵,则犯突吉罗,若使用木钵,则犯偷兰遮,若如外道之使用铜钵,则犯突吉罗。仅准许使用铁钵、瓦钵、苏摩钵。所谓泥钵、瓦钵、苏摩钵,皆是同类之物,苏摩钵是就产地而命名的。 钵的颜色,应熏为黑色或赤色,即《四分律》所说的黑钵、赤钵。《摩诃僧只律》卷二十九中说瓦钵当熏成孔雀咽色,毗陵伽鸟色,或是鸽色。铁钵则作钵炉,以阿摩勒核、怯陀罗核、巨摩、竹根熏之。关于容量,《四分律》卷九举出大、中、小三种。大者三斗,小者一斗半。但是根据唐代的量法,应是一斗至五升之间。 戒律中规定比丘不得储存多钵,护持钵当如护持自己眼睛一般,应当常以澡豆洗净除去垢腻。 在律制上,规定钵有“体”、“色”、“量”等三法。第一:钵之“体”,材质只准使用瓦、铁两物塑铸,不得使用“金、银、铜、琉璃、摩尼、白蜡、木、石……”等物制作。第二:钵之颜色,《四分律》限用黑、赤两色,《五分律》限用孔雀咽色。除此“黑、赤、灰”三色之外,不准熏染其他颜色。第三:钵的容量,《四分律》说:“大者可受三斗、小者可受半斗、中者比量可知。”依个人食量而定。 至于钵的形状:呈矮盂形,腰部凸出,钵口钵底向中心收缩,直径比腰部短。这种形状可使盛的饭菜,不易溢出,又能保温。 〇钵的由来 关于钵的由来,根据《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所述,佛成道后七日(一说是七十七日)未食,适有提谓、波利二商主始献面蜜,佛时知见过去诸佛皆以钵受施。四天王知佛所念,各至须颏山上,从石中得自然之钵,俱来上佛,佛乃受四钵置于左手之中,右手按其上,以神力合为一钵,令现四际。《出三藏记集》卷十五《智猛传》:“又于此国见佛钵,光色紫绀,四边灿然。”《高僧法显传·弗楼沙国》条云:“杂色而黑多,四际分明,厚可二分,甚光泽。”皆符合此说。 关于其容量,《法苑珠林》卷三十载僧伽耶舍之钵:“释迦如来在世之时,所用青石之钵,其形可容三斗有余。”另据《高僧法显传》所载,可容二斗许。 . 关于其重量,《大智度论》卷二十六云:“所以不听比丘畜者以其重故。(中略)问曰:侍者罗陀弥善、迦须那刹、罗多那、伽娑婆罗、阿难等,常侍从世尊执持应器,何以不怜愍?答曰:侍者虽执持佛钵,以佛威德力故,又恭敬尊重佛故,不觉为重,又阿难身力亦大故。” 钵损坏时,若五缀(五种修补方法)而不漏,则不得求新钵,经修补后再用的钵,即称五缀钵。钵置于地上时,若有转倒之虞,则当作钵支以安置之,携带时则应收入“钵囊”,或称钵袋、钵络、络囊。 〇钵的故事 相传佛成道后,二商主供养面酪时,四天王各奉一石钵,佛受之将钵相叠安置在左手,再以右手按下将四钵合为一钵。佛度三迦叶之时,将毒龙放人钵内。佛人灭后,其钵曾被慎重安置,受信徒供养礼拜。法显《佛国记·弗楼沙国》:“佛钵即在此国,昔月氏王大兴兵众,来伐此国欲取佛钵,既伏此国已,月氏王笃信佛法,欲持钵去,故大兴供养,供养三宝毕,乃校饰大象置钵其上,象便伏地不能得前。(中略)王知与钵缘未至,深自愧叹,即于此处起塔及僧伽蓝,并留镇守种种供养。(中略)可容二斗许,杂色而黑多,四际分明,厚可二分,甚光泽。” 同书《师子国》条下说,佛钵原本在毗舍离,今在徤陀卫,经数百年移至西方月氏国,再经由于阗、屈茨、师子、汉地等国回到中天竺,后至兜率天上,弥勒菩萨见之而深加赞叹,与诸天一同以香华供养七日。其后又重返阎浮提,由海龙王持人龙宫。弥勒菩萨成道之时,钵分为四,重返原地颏那山上,弥勒成道已,四天王取之奉佛。其情形如先佛一般,即贤劫千佛共同一钵。 玄奘西游之时,此国已无佛钵。《西域记》卷二《健驮逻国》条下云:“王城内东北有一故基,昔佛钵之宝台也,如来涅盘之后,钵流此国,经数百年世遵供养,流转诸国,在波刺斯。” 〇钵支 与钵配合使用的有所谓的“钵支”。所谓“钵支”,就是支稳钵身以防倾斜,或使易于捧持的“垫子、支架”之类。(梵文pattamalaka),又写成钵枝、钵铰、钵搐。《五分律》卷二十六中记载:“有诸比丘以钵盛食,着地而翻,佛言:‘准作铰支,用铜、铁、牙、角、瓦、石、材、木作,然漆树除外……亦准结草着于其下。”’ 由此可见钵支是因避免钵放在地上翻倒而作,钵支也被列为“随物”,即比丘、比丘尼所持的用品之一,又称作“杂物”。 日本的“大乘比丘十八物图”列有图示,由此图示可知其边缘宽阔,为胴部朝底逐渐变细的容器形态,比钵小。 〇鐼子 钵的辅助器皿。在《翻译名义集》中说:“钵中之小钵,今呼为镇子。” 锁子也叫做“键铬”,大小有三个,形状如钵。平时小锁装在中锁里、中锁装在大锁里,大锁装在钵里。用时取出,分盛不同的饮食。 锁子的由来,根据《四分律》说:“欲分粥,不知何器分?佛言:‘若以键镕、若小钵、若次钵、若杓作分。”’《四分律》又说:“乞食比丘,得饭、干饭耖等,并著一处。佛言:‘不应尔杂著一处。若是一钵,应以物隔;若树叶皮、若键铬、若次钵、若小钵,面应手巾里。”’ 〇钵袋 为包钵的袋子,又称钵囊。为三种袋(钵袋、药袋、杂袋)之一。《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四中说:“时有比丘手擎钵去,在路跌倒,遂使钵堕破,因斯事阙。缘以白佛,佛言:‘比丘不应手擎其钵。,便以衣角裹钵而去,又废阙同前。佛言:‘应作钵袋盛去。,比丘手携,过招如上。佛言:‘不应手持去,应作举挂转持行。”’这是说比丘走路时以手持钵,不慎摔破,后来佛陀教其以衣角裹之,还是又摔破。最后佛陀便教其制钵袋放置。 由于钵必须随身携带,但用毕后持于手中行走,非常不便,因此而制钵袋,用于行路时装钵,挂于肩上。其材料及大小并没有特别的规定,被列为尼师坛的特物(随物)之一。 三 衣 三衣(梵文tri^nl ci^vara^ni)依佛教戒律的规定,比丘所可拥有的三种衣服,谓之三衣。即:僧伽梨(samgha^ti)、郁多罗僧(uttara^sanga)、安陀会(梵文antarva^sa),此三衣总称为支伐罗(cYvara)。由于三衣依规定须以坏色(浊色,即袈裟色)布料制成,故又称为袈裟(kasfiya)。 依佛制,初期的出家者须过质朴的僧团生活,因此在个人物品方面仅获准持有三衣一钵、座具及漉水囊,其中,尤以三衣一钵为出家者最重要的持物。 《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卷下中说:“谓一类人起正信心,修出家法……但持三衣一钵,余无所有。”戒律中并且对其形式、大小、颜色、缝制·法、穿法等皆有所规定。 关于比丘常应随身携带三衣一钵之事,《摩诃僧只律》卷八中说:“出家离第一乐,而随所住处,常三衣俱,持钵乞食,譬如鸟之两翼,恒与身俱。” 《四分律,行事钞》卷下之一亦说三衣是贤圣沙门的标志,钵为出家者的用具,非俗人可用,应执持三衣瓦钵,即是少欲少事。或略称衣钵。至后世,比丘临人灭时,常将此衣钵传与门人,作为传法的信物。也因此,才有称呼主要弟子为“衣钵传人”的称谓。 兹介绍三衣如后: 1,僧伽梨:即大衣、重衣、杂碎衣、人聚落衣、高胜衣,为上街托钵或奉召人王宫时所穿之衣,由九至二十五条布片缝制而成,又称九条衣。据说有一次,释尊觉得天气很冷,担心比丘的衣物不够保暖,因此有大衣的制定。如人所知,大衣是由九块布缝成的,因此准于以上二衣,也称为九条。 2.郁多罗僧:是专为掩盖上半身而披的,规定可用七块布缝成,因此准于上述,也称为七条,即上衣、中价衣、入众衣,为礼拜、听讲、布萨时所穿着之衣,由七条布片缝制而成,故又称七条衣。 3.安陀会:即内衣、中宿衣、中衣、作务衣、五条衣,为做日常劳务时或就寝时所穿着。规定用五块布缝成,掩盖腰部以下。由于它的做法,后来也称为五条,这种用语传到今日的日本佛教间。 而比丘尼除此三衣外,另加僧只支(梵文samkaksika^)及厥修罗(kusu^la),合称比丘尼五衣。僧只支,即覆肩衣,穿在三衣里面,里覆左肩与两腋之衣。厥修罗,即下裙,覆于腰部之衣。 关于三衣的制订缘由,颇有异说。依《十诵律》所载,瓶沙王请佛制僧衣,以别于外道衣;佛到南山游化,见良田畦畔齐整,遂命阿难根据田相裁制深摩根衣。依《四分律》所载,佛镒于比丘众渡恺河时现杂乱相,遂制三衣之数。《有部毗奈耶》卷三十九则载,六群比丘穿着白色衣,受到居士讥嫌,故佛制比丘须着三种坏色衣。 三衣之色相,以青、黄、赤、白、黑五正色及绯、红、紫、绿、碧五间色为非法,应破坏之,染成茜、泥、木兰三如法色。三衣之重数亦有制限,如系新衣,则大衣二重、余二衣一重;若属故衣,则大衣四重、余二衣二重;若新故两者并用,则大衣新一重、故二重。 〇衣囊 衣囊(梵ci^vara-brsika^),古代印度僧人收拾僧装(三衣)的囊袋。又作衣袋、盛衣、打包、三衣袋、袈裟袋。在佛制中,为教导僧众远离自他的执著,令以弊衣作成三衣,并令彼等善加维护,勿使破损。如《十诵律》所载,须护三衣如护自身皮肤,护钵如护眼目。着大衣时不可从事挑石、铲土、除草、洒扫等工作。三衣不用时,应收人衣囊。 衣囊的制作,《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五中说:“三衣袋法,长三肘,广一肘半。长牒两重缝之为袋,两头缝合,当中开口。长内其衣,搭在肩上,口安钩带,勿令虫人。”《五分律》卷二十一中也说,囊长,前至脐,后至腰,以粗物制。 澡 豆 澡豆为比丘随身十八物之一,又称豆屑。是指洗涤身体、衣服等污秽所用之豆粉。 在《五分律》卷二十六中说:“有诸比丘浴时,出外以背揩壁树木,还入水灌伤破其身。佛言:不应尔。听用蒲桃皮、摩楼皮、澡豆等诸去垢物。”这是说佛陀在世时,有比丘洗澡以水无法完全洗净身体,便以背与树皮摩擦去垢而受伤,佛陀便教其用澡豆去垢。《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中说:“诸比丘刍以汤洗时,皮肤无色,佛言:以膏油摩。彼便多涂腻污衣服。佛言:以澡豆揩之。” 依《十诵律》卷三十八所记载,澡豆是由大豆、小豆、摩沙豆、豌豆、迦提婆罗草、梨频陀子等磨粉而成。另据同书卷三十九也记载:“佛在舍卫国,有人施比丘尼僧木桶。诸比丘尼不受,不知何所用,是事白佛。佛言:应取用盛澡豆。”可知澡豆当贮放于木桶中。 头巾(僧帽) 指比丘所用之帽子。又称头袖、僧帽、禅巾、菩萨巾。根据《四分律》卷四十记载,佛陀听许比丘天寒头部寒冷头痛时,以毳或劫贝作裹头。除此之外,禁止比丘裹头。《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中说:“不得着帽为佛作礼。”又说,人室礼师之际,应当脱帽等礼节。 相传我国于南朝萧齐时代,宝志始冠布帽,后世遂称志公帽,而广用于禅林。据《景德传灯录》卷十七《山光仁》条之记载,头巾的大小约长一尺五寸。又,《释氏要览》卷于《送终篇·头巾》记载,头巾全长五尺三寸,前面长二尺八寸,背后长二尺五寸。 在日本佛教界,自古就使用头巾,相传桓武天皇曾赠缥帽给台密的最澄大师,故冠帽之习始自天台,其后广行于真言、净土诸宗之间。 手 巾 手巾(梵文sna^tra-s/a^taka),比丘所常用的十八物之一。又称拭手巾、净巾,即拭手及脸的布巾。 《善见律毗婆娑》卷十四中说:“手巾畜二。”《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说明手巾的用处:“当用手巾有五事。一者,当拭上下头;二者,当用一头拭手,以一头拭面目;三者,不得持拭鼻;四者,以用拭腻污当即浣之;五者,不得拭身体,若澡浴各当自有巾。若着僧伽梨时,持手巾有五事。一者,不得使巾头垂见,二者,不得持白巾,三者,当败色令黑,四者,不得拭面,五者,饭当用覆膝上,饭已当下去。” 在中国,手巾自古即被使用,后禅林备之于僧堂、浴室、后架等供大众使用。如《敕修百丈清规》卷六中《大众章·大坐参》条中说:“圣僧侍者,牵堂内手巾辘轳,惊酣眠者。”又,卷四《两序章·知浴》条中说:“铺设浴室,挂手巾,出面盆、拖鞋、脚布。”此外,《毗尼母经》卷八提出净体巾、净面巾、净眼巾之别。《四分律·行事钞》卷下之一列举拭身巾、拭手巾及拭面巾三种。 齿木(杨枝) 齿木(梵文danta—kastha),指用来磨齿刮舌以除去口中污物之木片。 为印度僧团之日常用品,大乘比丘随身的十八物之一。梵语音译惮哆家瑟沱、禅多扼瑟插,又作杨枝。关于齿木的由来,《五分律》卷二十六中记载:“有诸比丘不嚼杨枝,口臭食不消。有诸比丘与上座共语,恶其口臭,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应嚼杨枝。嚼杨枝有五功德,消德、除冷热涎唾、善能别味、口不臭、眼明。” 由此可见当时佛教的卫生观念是很先进的,以嚼齿木的方式来保持口腔清洁,去除舌苔、口臭。 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中记载:“每日旦朝,须嚼齿木,揩齿刮舌,务令如法。盥漱清净,方行敬礼。若其不然,受礼礼他,悉皆得罪。” 嚼齿木时,要注意礼仪,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中说:“一头缓须熟嚼,良久净刷牙关。若也逼近尊人,宜将左手掩口,用罢擘破,屈而刮舌。或可别用铜铁作刮舌之篦,或取竹木薄片如小指面许,一头纤细以剔断牙,屈而刮舌,勿令伤损。亦既用罢,即可俱洗,弃之屏处。凡弃齿木,若口中吐水,及以涕唾,皆须弹指经三,或时謦欲过两,如不尔者,弃便有罪。” 《五分律》卷二十七亦举出使用杨枝应注意之事:(1)比丘应于阿练若处嚼杨枝;(2)不可临井嚼杨枝;(3)杨枝用尽,净洗乃弃;(4)杨枝应截去已用处,余更蓄用;(5)不以盛革屣囊盛杨枝;(6)不应于温室、讲堂、食堂、作食处,和尚、阿阇梨,上座前嚼杨枝;(7)不于患病之比丘前嚼杨枝等。 关于齿木的规格,在《五分律》卷二十七中说:“有诸比丘,作杨枝太长。佛言不应有,极长时一拃手。有一比丘,嚼短杨枝,见佛恭敬,便吞咽之。佛威神令得无患。佛言不应尔,极短听长并五指,亦不应太粗太细。”当时有比丘用齿木太长,不但使用不便,也很危险,而也有比丘因齿木太短,在嚼杨枝时刚好遇到佛陀,因太恭敬,而将齿木吞下去,因此佛陀才制定齿木的尺寸。 在《四分律》卷五十三中:“极短者长四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中说:“此有三种,谓长中短。长者十二指,短者八指,二内名中。” 关于齿木之取材,在《五分律》卷第二十六中说:“佛言:有五种木,不应当嚼:漆树、毒树、舍夷树、摩头树、菩提树是。余者听嚼。”《玄应音义》卷十五中说:“多角竭陀罗木作之。今此多用杨枝,为无此木也。”《大日经疏》、《略出经》、《瞿醯经》等,则说当多用优昙钵罗木、阿修他木,若无此等树木时,当求如桑等有乳之木;或谓当用竭陀罗木。 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中说:“或可大木破用,或可小条截为。近山庄者,则樵条葛蔓为先;处平畴者,乃楮桃槐柳随意预收,备拟无令阙乏。湿者即须他授,干者许自执持。少壮者任取嚼之,耆宿者乃椎头使碎。其木条以苦涩辛辣者为佳,嚼头成絮者为最,粗胡草根极为精也……岂容不识齿木名作杨枝。西国柳树全稀,译者辄传斯号,佛齿木树实非杨柳。” 此外,密教在人灌顶道场时,先于三摩耶戒坛,由阿阇梨授弟子齿木以嚼之。又,据《法显传》沙只太国条,及《西域记》卷五鞟索迦国条所载,佛往昔游化哝萨罗国时,嚼杨枝后弃其遗枝,乃生根而繁茂至今。 净 瓶 净瓶(梵名kalas/a),指以陶或金属等制造,用以容水的器具,为比丘十八物之一,盛水供饮用或洗濯,又称水瓶或澡瓶。 在《敕修百丈清规·办道具》中说:“净瓶,梵语捃稚迦,此云瓶。” 《释氏要览》中说:“净瓶,梵语军迟,此云瓶,常贮水随身,用以净手。” 《寄归传》说:“军持有二:若瓷瓦者是净用,若铜铁者是浊用。” 《祖庭事苑》云:“净瓶,《四分律》云:‘有比丘遇无水处,水或有虫,渴杀。佛知制戒,令持浊净二瓶,以护命故。’”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以其为千手观音四十手持物之一。又,胎藏界曼荼罗诸尊中,中台八叶院之弥勒菩萨、观音院之毗俱胝菩萨及不空须索菩萨、苏悉地院之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及外金刚部之火天等,皆持军持。 净瓶的种类,分为净、浊两种,《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水有二瓶》条云:“凡水分净、浊,瓶有二枚。净者咸用瓦瓷,浊者任兼铜铁。净拟非时饮用,浊乃便利所须。净则净手方持,必须安着净处,浊乃触手随执,可于浊处置之。”这是将饮用的水与洗手水分为“净水”与“浊水”二瓶,是很符合卫生概念的做法。此外,水瓶为比丘十八种物之一,为使携带方便,或制袋以装之,名为瓶袋。 当初唐代的灵佑禅师开创河山一脉时,有一个十分传奇的因缘,净瓶也成了一个有趣的公案。 当灵佑的师父百丈禅师在江西百丈山开法时,灵佑依止他,受其启发。 有一天,一位司马头陀从湖南来,这位头陀善于观察风水地理,知晓何处是大法流传之地,就告诉百丈说:“我最近在湖南找到了一座山,名为大沩山,是一座能聚集一千五百名修行人的善知识所居之处。” 百丈听了就问司马头陀说:“老僧是不是能住持此山呢?” 头陀说:“这一座山,不是和尚所居之处。” “为什么呢?”百丈问道。 头陀就解说道:“和尚属于骨人,而这一座是肉山,外相不大相合。如果你去住山,徒众无法超过千人。” 百丈于是就问道:“那么我的徒众之中,是否有人住得呢?” 头陀说:“我来观察看看。” 当时,百丈禅师的师弟华林善觉禅师,正在百丈处当首座和尚,百丈就令侍者去请他前来。 当华林善觉人了方丈室后,百丈就问:“这个人如何呢?” 头陀请他笑了一声,再行走数步。头陀看了之后说:“这个人不可。” 百丈又令人去叫灵佑过来,灵佑这时正在当总务的典座。 头陀看到之后,高兴地说:“这个人正是沩山的主人。” 百丈于是在当夜就召唤灵佑人室,嘱咐他说:“我的化缘之地在此,而河山的胜境,你应当安止于彼地,以嗣续我的宗法,广度后学。” 这时,华林禅师听了之后抗议地说:“再怎么说我也是忝居为上首,灵佑一个典座怎么去做住持呢?” 于是,百丈为了显示公平,就决定考试。他说:“如果你们能对着大众,下得一句出格之语,就给与住持。” 百丈就拈题考试,直指着身旁的净瓶问说:“不能唤作净瓶,你们要唤作什么?” 华林善觉就指着净瓶说:“不可以唤作木校了。”当然净瓶不是木校了。 接着,百丈就要灵佑回答,谁知灵佑却一脚踢倒净瓶,便跑出去了。 百丈于是赞赏地说:“第一座输却山子(灵佑)了。”于是灵佑就前往住持沩山,而开启了沩仰宗的因缘。 漉水囊 漉水囊(梵名parisra^vana),指用来滤水去虫的器具,为比丘六物之一或十八物之一。音译钵里萨寿伐拿、钵里萨哩伐拿,又称漉水袋、漉水器、滤水囊、漉囊、滤袋、水滤、水罗。 依《四分律》卷五十二云:“不应用杂虫水,听作漉水囊。”《摩诃僧只律》卷十八云:“比丘受具足已,要当畜漉水囊,应法澡盥。比丘行时应持漉水囊。”可知比丘受具足戒后,应常携此物,以避免误杀水中的虫类,也合乎卫生原则。 关于漉水囊的种类,《四分律》列举勺形、横郭、漉瓶三种,《萨婆多部律摄》卷十一、《百一羯磨》卷八列举方罗、法瓶、君持迦(澡瓶)、酌水罗、衣角五种。 在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中记载:“西方(印度)用上等白布滤水;东夏(中国)则以附糊之上绢布。因生绢无法阻挡小虫,故将柔软绢布以笏尺(中国尺)量四尺,持其两端,叠为二层,缝成网状。两角附带,两侧附轮,以宽一尺六寸之棒以予以撑开。将两端挂于柱下,下置受盆。注水时,将罐底置于水器中,以免水中之虫与水共落盆中,或落地死亡。” 根据《比丘六物图抄》卷下,义净所说的是僧院使用水滤的场合;如果只有单独一人时,则“作勺形洒袋”(《四分律》第五二)。同时,未携带水滤时,可用外出衣服之衣角来过滤。《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第一一中说:“其滤物有五种,一谓方罗,二谓法瓶,三若持迦,四酌水罗,五谓衣角。”举出滤水器有五种。 而在《大乘比丘十八物图》中列有图示,由图示可看出:(1)与义净所说方法大致相同;(2)将布张挂于壶口滤水;(3)与水壶一样,在瓶口张布过滤;(4)在圆形的轮上张挂绢布;(5)名副其实地使用衣角,只是方形的布。 尼师坛(坐具) 尼师坛(梵名nisi^dana),比丘六物之一。即坐卧时敷在地上、床上或卧具上的长形布。乃坐具之梵语音译,又作尼师但那、巴师但娜、预史娜曩。意译又作敷具、坐衣、随坐衣、衬卧衣,略称具。 《五分律》卷九中记载,尼师坛是护身、护衣、护僧之床耨,故制之。《十诵律》卷十八中说,未敷尼师坛不得坐卧于大众之卧具上。 其颜色与三衣相同,可用青、黑、木兰三色。若以新布裁制,可作二层或三层。取旧布缝制者,可作四层。新作尼师坛时,须取旧者之坚好处缝贴在中央或四边。另依《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六载,尼师但那之颜色,或青,或泥,或赤。 其大小亦因个人身体不同而有异,律典中以长为佛陀二拃手、广一拃手半为本制。依《摩诃僧只律》卷二十四中记载,佛陀一拃手等于二尺四寸。如果比丘之躯体大于常人,其所持用之尼师坛亦可增广。 中古以来,南海诸僧以尼师坛为礼拜之用具,中国、日本皆承此风,道宣、义净诸师曾加以批评。如《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记载:“礼拜敷其坐具,五天所不见行。致敬起为三礼,四部罔窥其事。凡为礼者拜敷法式,如别章所陈。其坐具法,割截为之,必须复作,制令安叶。度量不暇详悉。其所须者,但拟眠卧之时护他毡席。若用他物,新故并须安替。如其己物,故则不须。勿令污染亏损信施。非为礼拜。南海诸僧,人持一布,长三五尺,叠若食巾,礼拜用替膝头,行时搭在肩上。西国比丘来见,咸皆莞尔而笑也。” 然而,此制至今仍被沿用,而于礼佛或礼拜师长时敷用尼师坛。且有一定规制。 念 珠 念珠是指以线贯串一定数量的珠子,用以计算称名称持咒数的法具。又称数珠、咒珠或诵珠。 在《牟梨曼陀罗尼经》中说:“‘梵语钵塞莫,梁云数珠。’是引接普遍根机,牵课修业之具也。”在《木榇子经》中说:“昔有国王名波流梨,白佛言:‘我国边小,频年寇疫,谷贵民困,我常不安。法藏深广,不得遍行,惟愿垂示法要。’佛言:‘大王若欲灭烦恼,当贯木穗子一百八个,当自随身,志心称南无佛陀、南无达磨、南无僧伽名,乃过一子。如是渐次,乃至千万,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除谄曲,舍命得生炎摩天,若满百万遍,当除百八结业,获常乐果。’王言:‘我当奉行。”’此即念珠的由来。 关于念珠的功德,在《木穗子经》中说:“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穗子一百八个,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五分散意,称佛陀、达磨、僧伽名,乃过一木穗子。如是,渐次度木穗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干,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舍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乐行。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断烦恼根,获无上果。” 〇念珠颗数代表的意义 又据《陀罗尼集经》卷二《数珠法相晶》所述,若诵经、念佛、持咒时,手持数珠一一掐之,则彼行者当得十种波罗蜜功德满足,现身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等。 关于数珠的颗数,《木据子经》说一百零八颗;《陀罗尼集经》列出一百零八、五十四、四十二及二十一颗等四种;《数珠功德经》说一百零八、五十四、二十七、十四颗等四种;《金刚顶瑜伽念诵经》说上品一千零八十颗,最胜一百零八颗,中品五十四颗,下品二十七颗;《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说上品一百零八颗,中品五十四颗,下品二十七颗,最上品一千零八十颗。上列颗数之来源,系一百零八减半为五十四,五十四减半为二十七,二十七减半为十四,又一百零八之十倍为一千零八十。 由上所述,可知数珠的颗数,应以一百零八颗为其基本数。不过《陀罗尼集经》所说的四十二及其减半的二十一,当另有别说。后世认为此等颗数,皆各有象征意义,一百零八颗表示证人百八三昧,断除百八烦恼。 在《释氏要览》中说:“小乘见修合论,烦恼共有一百八数。且明见惑、三界、四谛下烦恼共有八十八。谓苦下具一切,即十使:贪、瞠、痴、慢、疑、身、边见、邪见、见取、戒禁取也。集灭离三见,谓集灭二谛下,各除身、边、邪三见也。道除于二见,谓道谛除身、边二见也。上界不行恚,谓上界四谛下各除瞠一,已上三界四谛,共有八十八也。修道所断惑,欲界有四,谓贪、瞠、痴、慢,上二界各除瞠,共有六,已上成十,计九十八也。更口十缠,谓无惭、无愧、昏沉、恶作、恼、嫉、掉举、睡眠、忿、覆,合前都有一百八也。” 一千零八十颗表示百八三昧各具百八三昧,或金刚界一百零八尊中各具一百零八尊;五十四颗表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四善根因地等五十四位;四十二颗表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四十二位;二十七颗表示十八学人与九无学;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及佛果;十四颗表示观音之十四无畏。 〇念珠的材质 关于数珠的资料,《陀罗尼集经》举出金、银、赤铜、水精(水晶)及木穗子、菩提子÷莲花子等类;《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列出菩提子、金刚子、金、珍珠、莲花子等类;《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下《持念晶》列香木、输石、铜、铁、水晶、珍珠、莲花子、金刚子、间错种种诸宝、菩提子等十种,《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列出铁、赤铜、珍珠、珊瑚、穗子、莲子、因陀哕怯叉、乌垆陀哕怯叉、水晶、菩提子等十种;《金刚顶瑜伽念珠经》列举砗磲、木榇、铁、熟铜、水晶、珍珠、诸宝、帝释子、金刚子、莲花、菩提子等十一种;《苏悉地羯罗经》卷中《供养次第法品》列举菩提子、莲花子、噜椰哕叉子、木稳、多罗树子、土、螺旋、水晶、珍珠、牙、赤珠、诸摩尼、薏苡珠及其余的草子等十四种;《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上《除障分品》列举活儿子、莲花子、阿垆陀罗阿叉子、水晶、赤铜、锡、木穗、琉璃、金、银、镔铁、高佳等十二种。 经典中亦有记载不同的念珠,有不同的念诵功德,《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中说:“曼殊室利告大众言:‘汝等谛听!受数珠校量功德差别如是:若用铁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五倍;若用赤铜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十倍;若用珍珠、珊瑚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百倍;若用木穗子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千倍。若求往生诸佛净土及天宫者,应受此珠。 “若用莲子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万倍;若用因陀罗怯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百万倍;若开乌卢陁罗怯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千万倍;若用水晶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万万倍。 “若用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插念,或但手持此珠,不能依法诵佛名,等数难可拔。是诸善男子,若复有人手持此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此善男子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共,所出言语,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得福等同如念诸佛诵咒无异,得福无量。”’ 《陀罗尼集经》以水晶为第一;《摄真实经》卷下《建立道场发愿品》说香木得一皆福,输石、铜、铁得二分,水晶、珍珠得一俱胝分,莲花子、金刚子得二俱胝分,间错种种诸宝及菩提子最胜,可得无量无骤不可说不可说分之福德。《守护经》说菩提子及种种和合之珠最胜;《数珠功德经》、《瑜伽念珠经》等亦以菩提子为最胜。 在密教行法之中,依三部五部之差别,所用数珠亦有不同。《苏悉地羯罗经》说佛部用菩提子观音部用莲花子,金刚部用噜椰罗叉子之数珠;《守护经》及《瑜伽念珠经》说佛部用菩提子、金刚部用金刚子,宝部用金等诸宝,莲华部用莲花子,羯磨部用种种和合之数珠。 我国有关使用数珠的记事,首见于《续高僧传》卷二十《道绰传》:“人各掐珠,口同佛号。”道绰之专弘净土,始于隋末,于唐代贞观年间又以数珠教人念佛,可见数珠是在唐初才被当作称名记数之法具。其后,以《陀罗尼集经》为始,密部仪轨被大量传译出来,数珠亦为密教僧人所广泛使用。 在使用念珠时,通常一串念珠会有一颗母珠,方便计数。 在《陀罗尼集经》中说:“作是相珠一百八颗,造成珠已,又作一金珠,以为母珠,又更别作十颗银珠,以充记子。” 除了母珠之外,颗数多的念珠,也会多加数珠记子。如《禅林象器笺》中载:“百八颗外,有十颗小颗为记子。” 第六章 禅门的法器 锡 杖 锡杖(梵名khakkara),为比丘行路时所应携带的道具,属比丘十八物之一。梵名音译作吃弃罗、吃吉罗、隙弃罗;又称有声杖、声杖、禅杖、鸣杖、智杖、德杖、金锡杖。 关于锡杖的由来,在《毗奈耶杂事》中说是为了比丘托钵时,不惊吓到施主家所为:“苾刍乞食人人家,做声警觉,拳打门扇,家人怪问。佛言:‘应作锡杖。’比丘不解,佛言:‘杖头安环,圆如盏口,安小环子。’摇动做声而为警觉。……至不信家,久摇锡时,遂生疲倦,而彼家人竟无出问。佛言:‘不应多时摇动,可二三度摇,无人问时,即须行去。’” 其形状分三部分,上部即杖头,由锡、铁等金属制成,呈塔婆形,附有大环,大环下亦系数个小环。摇动时,会发出锡锡声。中部为木制;下部或为饽、鐏、铁等金属所造,或为牙、角造。《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中说:“西方所持锡杖,头上惟有一股铁卷,可容三、二寸。安其锌管,长四、五指。其竿用木,粗细随时。高与肩齐,下安铁纂,可二寸许。其环或圆或扁,屈合中间可容大指,或六或八,穿安股上,铜、铁任情。” 据《大唐西域记》卷二《洛阳伽蓝记》卷五所载,北印度那揭罗曷国存有佛陀所持的锡杖,其长丈余,以白铁作环,旃檀为笥,盛于宝筒中。我国唐代有通身皆铁质,杖头安四股者,然义净以其为并非本制。日本现今则有二股六环、四股十二环等类,且大环中心饰有宝珠、五轮塔、佛像等。 〇锡杖的意义 除了生活中所需,锡杖也有更深刻的意义。在《佛说得道梯瞪锡杖经》中说:“佛告比丘:‘汝等应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之表帜,贤士之明记,道法之正幢。’迦叶白佛:‘何名锡杖?’佛言:‘锡者轻也,倚依是杖,除烦恼,出三界故。锡,明也,得智明故。锡,醒也,醒悟苦空、三界结使故。锡,疏也,谓持者与五欲疏断故。”’ 而依锡杖的不同形状,也象征不同的意义。同经中说:锡杖有三锌,代表忆念三涂苦恼,则修戒、定、慧;念老、病、死三灾,则除贪、瞠、痴三毒等等。而四股者,则是断除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之轮回,或表苦、集、灭、道四谛。 十二环者,表十二因缘,通达无碍,三重四股,以念如来七觉意法,通锌钻八,用念八正道,二股是迦叶如来所制立也,令诸众生纪念二谛:世谛、第一义谛,以立其义。 〇锡杖的功用 关于锡杖的功用可分三种: 1.用于驱遣蛇、毒虫等物:如《四分律》卷五十二中说:“诸比丘道行见蛇、蝎、蜈蚣、百足,未离欲比丘见皆怖,白佛。佛言:‘听捉锡杖摇。”’《十诵律》卷五十六中说:“佛在寒园林中住,多诸腹行毒虫啮诸比丘,佛言,应作有声杖驱遣毒虫。”这是说佛陀在世时,有比丘行于路上时,见到蛇、蝎、毒虫等物,心中怕怖,甚至有比丘被咬伤,于是佛陀说,应做有声的锡杖来遣散毒虫。 2.比丘于街上行乞托钵时,用来警觉施主或预防牛犬:如《有部毗奈耶杂事》中说:苾刍到他人之舍乞食,不可打门,应摇动锡杖做声,以为警觉。又,《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亡财僧现》条中说:“言锡杖者……元斯制意,为乞食时,防其牛犬。” 在日本,天台、真言等宗于法会时皆振短柄锡杖,唱梵呗,其认为振锡杖所发之音具有特殊咒力。而所唱梵呗亦称锡杖,为四法要之一,有九条、三条之分。九条有赞颂九节,又称长锡杖;三条则是诵赞颂九条中之最初二条及最后一条,亦单称锡杖。又,法会时,唱锡杖之头句,振锡杖之职众称为锡杖众。 在密教,《大日经疏》卷六所载阿阎梨所传曼荼罗图位中,在释迦院列有如来锡杖菩萨,此系锡杖之拟人化。又,千手观音四十手中,有一手持锡杖,称为锡杖手。另外,八臂不空羂索菩萨、地藏菩萨等亦持此杖。 〇锡杖的故事 锡杖是比丘随身携带的器具之一,也留下许多故事。 在《唐高僧传·僧稠传》中记载说:“僧稠前往诣见怀州西王屋山修法的途中,听闻两虎交斗,咆哮声响震动山岩,僧稠即以锡杖途中调解,于是两只老虎便各散而去。” 在《传灯录》中也记载邓隐峰禅师的故事。邓隐峰禅师冬季居住于南岳,夏日居止于清凉山。在唐元和年间,禅师登五台山,出淮西时,恰巧遇到吴元济阻兵违拒王命,官军与贼人交锋,打得不可开交,未决胜负。禅师心想:“我当去解除其患。”于是禅师就掷锡于空中,飞身于两军上空,两方将士看到禅师飞于空中,无不惊讶得张大了口,一时忘了打仗,各自散去。 在禅门的戒律中,除了疯行者之外,一般的禅行者是不准显现神通的,以免惑乱众人。 邓隐峰禅师示现神通之后,即人五台山,于金刚窟前示现人灭。 拄 杖 和锡杖类似的器具,还有拄杖。拄杖系用稍粗树枝削成,拄杖的由来,是因为有老比丘登山跌倒,佛陀即允许比丘蓄拄杖。 根据《毗奈耶杂事》中说:“佛在鹫峰山,有老比丘登山上下,脚跌倒地。佛言:‘应蓄拄杖。’闻佛许已,六众即便以金银杂彩等物雕饰其杖,俗旅嫌贱。比丘白佛,佛言:‘比丘有二种缘应蓄拄杖:一为老瘦无力,二为病苦婴身。”’这是说佛陀允许用拄杖后,许多不明白佛陀用意的弟子,就以金银等物巧妙装饰拄杖,遭致世俗讥嫌,而禀白佛陀,于是佛陀又规定,只有年老和生病的比丘才能使用拄杖。 《祖庭事苑》中说:“正如今禅家游山拄杖,或乘危涉险,为扶力故,以杖尾细怯,遂存小枝许,串常汞者是也。” 若在“拄杖”下端的二尺处,留一小枝,缠绕杖身,方便于涉水时,探测深浅。这种用杖,就叫做“探水”。 拄杖是禅师常用的随身之物,许多禅师因为方便,随手拈来,开悟了不少禅众。 禅门中最初使用拄杖打弟子的是六祖慧能。在《高僧传》卷四中记载: 西京菏泽神会禅师者,襄阳人也,姓高氏。年十四为沙弥,谒六祖。祖曰:“初识远来大艰辛,将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师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祖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便以杖打。 禅宗的棒喝即是以德山棒、临济喝合称。其中德山禅师便是以使用拄杖闻名,故号称德山棒。 在《高僧传》中记载:德山禅师寻常遇僧参,多以拄杖打,临济闻之,遣侍者来参,教合:“德山若打汝,但接取拄杖,当胸一拄。”侍者到,方礼拜,师乃打,侍者接得拄杖与一拄,师归方丈。侍者回举似临济,济云:“从来疑遮个汉。” 可见拄杖在禅门中也常被作为禅师悟入学人的工具。 戒 刀 戒刀(梵名s/astraka),比丘所持的十八物之一,用于裁衣、剃发、剪爪等的刀子。 《僧史略》中说:“及持澡罐、漉囊、锡杖、戒刀、斧子、针筒,此皆为道具也。” 由于系戒律所听许,故称戒刀。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所载,佛在室罗伐城时,有比丘欲裁三衣,便以手撕裂,损坏衣财。佛乃听许用刀子。但因六众以杂宝装饰,佛陀便规定用钝铁作刀,且分大、中、小三种规格。大的长六指,小的长四指,中的介于二者之间。形状则有弯曲如鸟羽、及似鸡翎而不尖直二种。 《祖庭事苑》中说:“戒刀,《根本杂事》云:‘佛在室罗伐城,比丘欲裁三衣,便以手裂,衣财损坏。佛言:可刀子裁。六众便以杂宝饰之,加以太长。佛制,不听,此是大刀,不是刀子,汝等应知有三种刀子,谓大、中、小。大者可长六指,小者四指,二内名中。其状有二:一如鸟羽曲,二似鸡翎,不应尖直。”’ 又,《十诵律》卷三十九中,有佛听许用剃刀及截爪刀的记载。同书卷五十六中说:“佛听众僧蓄剃刀,一人亦蓄,为剃须发故,是名剃刀法。剃刀鞘法者,佛听诸比丘蓄剃刀鞘,为掌护莫令失,更求觅妨行道故。”此外,戒刀有以下六种用途,在《行事钞·钵器制听篇》中说:“《毗尼母》:‘听蓄刀子六种,一用割皮、剪甲、破疮、裁衣、割衣上毛缕,六用净果,乃至食时种种须故。”’ 在《大宋僧史略》卷上说,所谓戒刀等,皆是道具,表断一切诸恶。可见戒刀除了实用价值之外,也有精神上的意义。 戒刀是日常生活用品,绝不是如《水浒传》中所说拿来打杀用的。禅门公案中,关于戒刀的故事,最著名的应该是二祖慧可禅师受到达摩初祖的教诲激励,而潜取利刃自断手臂,受法悟道的故事。 另一则刀的故事,是俱胝禅师的因缘。俱胝禅师因受天龙禅师竖一指而悟道;从此之后,凡有人参学,他就竖起一指来教导。因而人称“天龙一指禅”。 当时俱胝禅师座下有一个童子,有人间他说:“俱胝禅师有什么法要?”童子就学禅师一样竖起指头。 于是有人就告诉俱胝禅师这个事。 有一天,俱胝禅师就将戒刀藏在袖中,问童子:“听说你会佛法,是吗?” 童子答:“是。” 于是俱胝问:“如何是佛?” 童子又竖起一指,没想到禅师就一刀斩断了童子的指头,童子痛得大叫而出。 这时,俱胝又唤童子,童子回头时,禅师迅即问道:“如何是佛?” 童子习惯的要举起指头时,却发现手指不见了,于是豁然大悟了。 拂 子 拂子(梵名vyajana)用以拂除蚊虫的用具。即在柄上扎束兽毛、棉、麻等而成者,功用与尘尾同,而形状各异。又单称拂,或称作拂尘。在印度,一般皆用此物拂蚊。 关于僧团中使用拂子的由来,在《毗奈耶杂事》中说:“佛在广严城猕猴池侧高阁堂中,时诸比丘为蚊虫所食,身体患痒,抓搔不息。俗人见已,问言:‘圣者!何故如是?’以事具答,彼言:‘圣者!何故不持拂蚊子物?’答言:‘世尊不许。’以缘白佛,佛言:‘我今听诸比丘蓄拂蚊子物。”’这是说由于比丘坐禅时,被蚊虫叮咬,搔痒不止,因此世尊才准允比丘持拂子驱蚊虫。 佛陀允许之后,众中有人便以众宝作柄,以珍贵的犁牛尾为其拂。俗家的人看见了,就讥诮地说:“圣者!您虽剃发,而贪染却未除。”而去禀告佛陀。因此佛陀才制定做拂子的材质:“有五种祛蚊子物:一者捻羊毛作;二用麻作;三细裂毡布;四用故破物;五用树枝梢。若用宝物,得恶作罪。” 这是说拂子的材料限于五种,即羊毛、麻、细裂毡布、已破旧之物、树枝树梢,而不许用珍贵的犁牛尾及其他宝物。这是因为当时白犁牛尾所制之拂子,系最贵重者,与白马尾拂同称为白拂。当时佛陀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归来时,梵天即执白拂侍于佛侧。 自唐代以降,禅门盛持拂子,或以之为庄严具;住持或代理住持者上堂时,持之为大众说法,此称“秉拂”。又执行秉拂之职务的前堂首座等五头首,称秉拂五头首;秉拂子之侍者,称秉拂侍者。或有得道者,其师则授予拂子。日本镰仓时代以来,禅林亦用此拂子,后来除了真言宗之外,其他诸宗于法会、灌顶、葬仪时,皆视之为一种庄严具,为导师所使用。 此外,密教于灌顶时,通常以拂子轻拂受灌顶者之身,作为去烦恼、除恶障的表征,故拂子亦是密教法具之一。 而拂子是禅宗祖师最常使用的教学道具之一,因此而参悟的因缘极多。有这么一则公案: 师(香严智闲)问僧:“什么处来?” 僧曰:“沩山来!” 师曰:“和尚近日有何言句?” 僧曰:“人问如何是西来意,和尚竖起拂子。” 师闻举,乃曰:“彼中兄弟怎么会和尚意旨?” 僧曰:“彼中商量道:即色明心、附物显理。” 师曰:“会即便会,不会着什么死急?” 僧却问:“师意如何?” 师还举拂子。 这一则公案中,沩山的弟子讨论沩山竖起拂子是即色明心、附物显理的意思。香严批评沩山的弟子们“会即便会,不会着什么死急?”意思是说:悟人的人则当下悟人,不了悟的人干着急有什么用?于是这个僧人乃再度请教香严之意,香严仍是举起拂子。这个动作穿透一切语言,直示如实佛性。 如 意 如意是说法、讲赞、法会时,讲师手持以示威仪的用具。原来为出家人的日常用品。 在《四分律》卷一九中说:可用铁、铜等金属,或竹、木等植物制造者,包括日常用品中的“如意”;而《优婆塞戒经》卷五在解说施物的部分时,则说有“如意、摘抓、耳钩”,并与指爪刀和耳挖共同列举出来。 根据《释氏要览》卷中,于“如意”项目的记载:“梵语称作阿那律,秦云如意。指归云系古之山杖,以骨、角、竹、木,刻成人之手指甲作成,柄长三尺许。脊痒或手无法致之处,用以搔抓,因能如人意,故曰如意。皆云:如意制心之表也,故菩萨皆执之;状如云样,又如此方篆书之心字,故名又云:今之讲僧执之者尚多,私记节文祝辞于柄上,以备忽忘,要时手执目对,可如人意,故名。” 由此可知如意有三种用途:一是能随心所欲地搔抓手抓不到的部分,故称如意;二是因其山部如篆字的“心”字;表制心,故菩萨皆执之。三是将祝辞写在上面,遗忘时可随时察看,使用起来随心所欲,故得此名。 《显密威仪便览》卷下于“如意”项目中也说:“又有圣宝如意,背刻五师子;面雕三股杵,表并学显密。历世传授,东大寺东南院有此物,兴福寺之维摩讲师亦必执此如意,应演唱。”由此可知,如意从日常生活中的用具,演变成威仪用具。 香板、竹篦等警策法具 警策是指警察策励,精进修行之意。香板应与日本传回中国禅宗的“警策棒”相同,乃纠正僧众于坐禅之怠惰、瞌睡、姿势不正之警醒用具。 其状为长扁平形之木板,大小、形状、重量不一,通常长约四尺二寸,上幅稍宽,约二寸左右,柄部圆形。冬日所用之棒多为硬木所制,夏天则用软木制成,此系针对冬夏所着衣服之厚薄而别。警策的方法,禅师先轻打瞌睡者之右肩,以示预告,后再重打予以警觉。受者合掌谢之,打者则横持警策问讯。又晨朝诵经、问答或挤斥挂单之僧侣时亦用警策,有时师家或以竹篦代替。 竹篦是中国早期禅林中师家指导学人,手持之物,作为点醒学人悟道之工具,又作竹篦子。 其长约四十五至五十公分,乃剖竹作无弦之弓形,手握处再卷藤涂漆。一般引申为开掌打人。又于禅林中,师家或禅徒以针锋相对,往来挨拶,参究禅机之际,师家或首座持竹篦以参禅问答,称为竹篦商量。 不管香板、警策棒或竹篦都是禅师教导学人最方便的教具,像戒显禅师的《禅门锻炼说》中开示: “锻炼之器,在善用竹篦子。 “竹篦长须五尺,阔止一寸,稍稍模棱,去其锐角,即便捷而易用。若夫拄杖子,设法接机则可,锻炼决不可用,即用亦不灵也。至于铜铁如意,以降禅众而已,稍近则头进脑裂,非锻炼之物也。 “用竹篦者,其功便于逼拶,而其妙在乎敲击,禅众坐时,则执之以巡者,行时即握之为利器。”其中也说明作为锻炼学人用具的考量,太轻无作用,铜铁器、玉器等则恐伤到学人,竹篦子便捷,用来顺手,又不会打伤学人,是很合适的法具。 〇竹篦 在《天圣广灯录》卷十五汝州叶县广教院赐紫归省禅师中说:后游南方,参见汝州省念禅师。师见来,竖起竹篦子云:“不得唤作竹篦子,唤作竹篦子即触,不唤作竹篦子即背,唤作什么?” 师近前掣得掷向阶下云:“在什么处?”念云:“瞎。”师言下大悟。 后来,这个公案,在宋代亦为大慧宗呆所常用,后世称之为“竹篦子话”。在《大慧呆禅师年谱》记载:“师三十七岁。圆悟著《临济正宗记》以付之,分座训徒。师乃炷香为誓曰:‘宁以此身代众生受地狱苦,终不以佛法当人情。’乃握竹篦为应机之器,于是声誉蔼著。”又本录云:“师室中常举竹篦问学者曰:‘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 大众后来下语皆不契合。因为僧人请益,大慧禅师复成五颂示大众: 云门举起竹篦,开口知君话堕。 上方香积不餐,甘伏食人涕唾。 云T刁举起竹篦,禅和切忌针锥。 鸾凤不栖荆棘,(感+鸟)(感+鸟)偏守空池。 云门举起竹篦,通身带水拖泥。 幅报参玄上士,撒手悬崖勿迟。 云门举起竹蓖,拟议知君乱统。 直饶救得眼睛,当下失却鼻孔。 云门举起竹篦,露出心肝五脏。 可怜猗死禅和,犹自魂飞胆丧。 竹篦子是剖竹作成,呈“\”字形,形状就如同无弦之弓。手握之处卷藤、上漆,并结绢纽,附流苏,长度不一。现代首座论法时仍有沿用此具。而日本的禅林间也使用此法具。 可见这是禅师由锻炼禅众的经验当中,认为最适合使用的教具。 事实上,禅的开悟境界,常在老师与弟子之间啄啐同时、电光石火的机缘当中现前。所以,禅师无不随手拈来锤炼弟子。像禅板本来是坐禅时靠身或放手的倚具,但亦可能成为打人的香板。如: 龙牙山居遁禅师在翠微时, 问:“如何是祖师意?” 翠微曰:“与我过禅板来!” 师遂过禅板来。 翠微接得便打。 师曰:“打即任和尚打,且无祖师意!” 又问临济曰:“如何是祖师意?” 临济曰:“与我将蒲团来!” 师乃过蒲团。 临济接得便打。 师曰:“打即任和尚打,且无祖师意!” 可见,香板随着自然的需要而产生,而不管硬的禅板与打坐的蒲团,都可成为锻炼禅者的教具。 〇禅镇、禅杖与禅带 此外,还有坐禅时警策睡眠之器具,首先介绍禅镇。 禅镇的由来见于《十诵律》中的记载:“佛世时,有比丘于众中昏睡,佛陀说:‘后以水洗头警醒。,如果昏睡仍不止,可以用禅毡掷之。如果仍睡不止,如此可用禅杖警策。取禅杖时,应生恭敬心。以两手捉禅杖顶戴顶上,应起身看大众余睡者,以禅杖筑之,筑已还回本坐。如果大众中无昏睡者,还以禅杖着本处已坐。”如果还是没有用,诸比丘故睡,如此则可用禅镇,即作孔已,以绳贯孔中,绳头施纽,挂于耳上,去额前四指。如果着禅镇时还是睡着,以致禅镇落下,如此则应起来行走。后来,由于昏睡的比丘起来行走提神时,来往混乱,于是世尊则教之应如鹅行走一般,次第而行。 在《资持记·钵器篇》中说其形状为:“禅镇如笏,坐禅时镇顶,镇作孔施纽,串耳上,睡时即堕地。佛言:‘一堕听舒一足,二堕舒二足,三堕应起经行。”’ 在《释氏要览》中说:“禅镇,木版为之,形量似笏,中作孔,施纽串于耳下,头戴去额四指。坐禅人若昏睡,头倾则堕,以自警。” 而《止观证真私记》中也记载:“《四分抄》批云:‘禅镇者,用骨牙角者,可方一寸许,若有睡着,着顶上。头若正时则不落,若睡时,头动则落膝上。”’ 《释氏要览》中说,除了禅镇之外,还有一种帮助坐禅不使昏沉的器具,称为禅带:“禅带,此坐禅资具也。经云:用韦(熟皮)为之。广一尺,长八尺,头有钩,从后转向前,拘两膝令不动故。为乍习坐禅易倦,用此检身助力,故名善助。用罢,屏处藏之。” 而禅杖也是坐禅警醒的器具之一。 《释氏要览》中说:“禅杖,以竹苇为之,用物包一头,令下座执行,坐禅昏睡,以软头点之。” 而前面所说的禅毯,是一种毛球,如果有坐禅昏沉者,则以禅毯掷之,使其警醒。 《释氏要览》云:“提毯,毛球也,有睡者,掷之令觉。” 在《大智度沦》中说:“菩萨供给坐禅者衣服、饮食、医药、法杖、禅毯、禅镇,令得好师教诏,令得好弟子受化,与骨人令观,与禅经令人为说禅法,如是等三十七助道法因缘。” 蒲 团 指禅林中坐禅用的垫子,作用在坐禅时使腰部省力竖直。坐物以蒲编造,其形团圆,故言蒲团。 在《永平清规·办道法》中说到禅堂中大众用蒲团坐禅的情形:“哺时只衣人堂,就单位出蒲团而用坐禅,未展单矣。” 关于蒲团的大小,其厚度高约一拃手(十厘米左右),即一个拳头的高度。现代蒲团的材质已逐渐多样化,但仍以天然的材质为佳。内容填充物多采棉花、木棉等。此外,现代蒲团常与方垫配合使用,方垫用来铺在地上,隔除地气,大小约七十二厘米见方,以两脚双盘时,皆可置于方垫中的大小为宜。 曲 录 曲录是椅子的一种,常见于禅宗公案中。原来是胡椅的俗称,又称为圆椅、交椅、参椅。其形状弯曲,有四脚,两脚交叉,有椅背;因为其形状屈曲,所以名为曲录,乃是指其刻木屈曲的样子。 后来“曲录”一语亦被用于指称床,如《云门文偃禅师语录》卷上中说:“诸方老秃奴,曲木禅床上坐地,求名求利,问佛答佛,问祖答祖,屙屎送尿也。”《大明高僧传》卷六中也说:“二十年来坐曲录床。”在《普灯录·应庵华禅师章》中说:“虎丘忌日,拈香曰:‘平生没兴,撞着这无意智老和尚,做尽伎俩,凑泊不得。从此卸却干戈,随分着衣吃饭。二十年来,坐曲录木,悬羊头,卖狗肉,知他有甚凭据?虽然,一年一度烧香日,千古令人恨转深。”’ 界 尺 界尺,为文具,以画界罫线,兼镇纸幅,与戒尺不同。 界尺为画线兼纸镇的工具,其材质并无记载,但在《五代史·唐赵光逢传》中说:“赵光逢,字延吉,在唐以文行知名,时人称其方直温润,谓之玉界尺。”或可推知有以玉为界尺者。 在《禅林类聚》中,也有一则与界尺相关的公案:“梁武帝请傅大士讲经,大士升座,以界尺挥案一下,便下座,帝愕然。 志公问帝云:‘陛下会不?’ 帝云:‘不会。’ 志云:‘大士讲经竟。”’ 第七章 置物用的法器 舍利容器 〇舍利 舍利(梵语s/arira),即死尸、遗骨之意。又作实利、设利罗、室利罗。意译体、身、身骨、遗身。通常指佛陀之遗骨,而称佛骨、佛舍利。《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中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 安置佛舍利之宝塔,则称为舍利塔;安置佛舍利之瓶,称为舍利瓶。在《浴佛功德经》中,将舍利分为二类:(1)生身舍利,又称身骨舍利,即佛之遗骨;(2)法身舍利,又称法颂舍利,即佛所遗之教法、戒律,而以舍利比喻之。《法苑珠林》卷四十则分为三类:(1)骨舍利,其白色;(2)发舍利,其色黑;(3)肉舍利,其色赤。 依《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记载,佛陀人灭时,波婆国(巴利文Pa&va^)之末罗(巴利文Malla)民众欲分得舍利,于本土起塔供养,乃备四种兵至拘尸城,遣使者请分舍利。但拘尸王却以世尊于该国灭度为由,国内之土民当自供养,遂拒分舍利。 于是遮罗颇国、罗摩伽国、毗留提国、迦毗罗径国、毗舍离国、及摩揭陀国亦各备大军进渡恒河,请分舍利,拘尸王亦以同理由拒分舍利,诸王不惜战争夺取,后乃八分舍利与八国,八国皆得舍利而归,各起塔供养。 八分舍利后,至阿育王时,开启罗摩伽国以外之七塔,取其舍利盛于八万四千宝箧,建立八万四千宝塔。另据《高僧法显传·师子国(锡兰)》条载,该国王城中有佛齿精舍。《大唐西域记》卷十一亦有相同之记载,谓僧伽婆罗国(锡兰)王宫之侧有佛牙精舍。 西域地方亦盛行供养佛舍利,如法显传载,那竭国界醯罗城中有佛顶骨精舍。《西域记》卷一《迦毕试国》条载,该国有龙王所建之宰堵波,其中供奉如来之骨肉舍利;在王城西北之大河南岸有旧王伽蓝,其中供奉如来顶骨一片。又据《西域记》卷十二载,玄奘归国时携回如来舍利一百五十粒。《宋·高僧传》卷一则载,唐代义净归国时携回舍利三百粒。 〇舍利塔 舍利塔即安置佛陀舍利之塔婆,或安置一般遗骨之塔。又作舍利浮图、骨塔。佛陀涅盘后,由香姓婆罗门将佛舍利分为八份,分与迦毗罗卫等八国请回起塔供养。其后,阿育王并建立八万四千塔以供养佛舍利,于法显、玄奘至印度时,仍可见到阿育王所建之塔,其形或近似于山琦古塔,可惜该类舍利塔今已不存。 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中提及:“印度僧侣或俗人以土作支提或佛像,或者在绢、纸印上佛像,随处供养。有时将土堆做成佛塔,而以砖围。(中略)或者以金、银、铜、铁、泥、漆、瓶、石或沙雪作佛像支提时,将二种舍利,亦即大师之身骨及缘起之法领纳人。” 而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九也说:“依印度之法,以香末为泥,做小宰堵波,高五、六寸。书写经文,以置其中,名之曰法舍利。”可见印度亦有此种小型舍利塔的建作。 我国素来盛行舍利之崇拜,故历代所建之舍利塔、舍利殿极多。据《出三藏记集》卷十三记载,三国吴·孙权之时,康僧会感得舍利,孙权令人以铁槌击之不碎,乃建塔供养,是为造立舍利塔之嚆矢。 隋文帝之时,天下诸州建舍利塔之风气极盛。据《广弘明集》卷十七记载,仁寿元年至二年(公元601—602年),文帝并诏敕天下八十二寺立塔。其中,蒋州(江苏南京摄山)栖霞寺所立之塔极为著称,塔高约十六公尺,八角五层,基坛每面约十七公寸,全塔系以质地精细的灰黑色大理石所筑成,然今所存者或系唐末改建而成。其后,历代皆有造立、修治舍利塔之事。 在韩国,全罗南道金山寺也设有舍利塔,为新罗末期之石造建筑,立于二重方坛之上,坛之四面有天人浮雕,四隅为兽形,塔身呈炮弹状,上置九头龙,并冠以莲花及宝珠,极为壮丽。于日本,则盛行以金铜造小塔,如四天王寺御手印缘起所载,在金铜舍利塔内置舍利十三粒。另如西大寺、法隆寺、唐招提寺之舍利塔亦极著名。 〇舍利容器 为盛装舍利之器皿,又作舍利瓶、舍利壶、骨壶,即今一般所指之小型舍利塔。材质多以金属、石器、陶器、木材等制造,形状不一。据《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所记载,佛涅盘后,荼毗遗骸,诸国遣使欲得佛舍利,时有香姓婆罗门,乃将佛舍利八份,分与八国,婆罗门则自得舍利瓶而归。 今健驮逻出土之石刻品中,刻有桌上排列八个舍利瓶,而诸国代表围绕其旁之相状。又于吉希尔(Kizil)摩耶洞(Ma^Ya^-hoble)壁画中,上半有八人各捧舍利瓶,将受舍利之像,下半则有八国代表骑马参集,各于马颈缚舍利瓶之图像。与《佛般泥洹经》卷下所记载吻合。 我国有关舍利瓶之记录,如《梁高僧传》卷一《康僧会》条载,僧会潜心祈请二十一日,果于铜瓶中感得佛舍利。又如《历代三宝纪》卷九载,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公元516年),灵太后造永宁寺,立九层木浮图,浮图之上复有宝刹,刹上之金宝瓶含容舍利二十五石。 韩国曾于庆尚北道尚州发现金铜舍利壶,为新罗时代所造,呈圆筒形,高约十一公分,直径长约七公分,瓶盖上有狮子钮,瓶身阴刻四天王像。 佛 龛 龛原指掘凿岩崖为空,以安置佛像之所。据《观佛三昧海经》卷四记载,一一之须弥山有龛室无量,其中有无数化佛。《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记载:底沙佛至山上,人吠琉璃龛,敷尼师檀,结跏跌坐,人火界定。 现今各大佛教遗迹中,如印度之阿旃塔、爱罗拉,我国云冈、龙门等石窟,四壁皆穿凿众佛菩萨之龛室。后世转为以石或木,作成橱子形,并设门扉,供奉佛像,称为佛龛;此外,亦有奉置开山祖师像。 经 箱 经箱是指收藏经典之箱。收藏卷子本的用具中有“经帙”,这是像竹帘一般将卷子卷起,分为布制与竹制。敦煌的卷子布,是在方形布的一角附以绳带。 经典依其装订方式,可分为“卷子本”与“册子本”,经箱除了经帙之外,同时也收纳卷子本与册子本。 戒体箱 戒体箱是指密法于行灌顶时,在三昧耶戒场盛放戒文或他物之箱。此外,也依照阿阇梨的意思,而盛放齿木、五色线、名香等。其形状在长方形的木箱加以铜板,将轮宝等五金的法具图,以钉固定,或在外围铜板上附以毛雕图案,有盖与脚台。遗品中属于镰仓时代以后者,有京都府醍醐寺饰以镀金的轮宝、羯磨图样。在《醍醐寺三宝院并遍智院灌顶道具绘样尺寸等》中叙述:“戒体箱,长一尺一寸,宽三寸六分。”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曼荼罗 曼荼罗(梵名mandala,藏名dkyil—hkhor),在古代印度,原指国家的领土和祭祀的祭坛。但是,现在一般而言,是指将佛菩萨等尊像,或种子字、三昧耶形等,依一定方式加以配列的图样。又译作曼拿罗、满荼罗、曼陀罗、漫荼罗等。意译为坛城、中围、轮圆具足、坛场、聚集等。 为了修行者观想方便所绘制、雕造的曼荼罗,而有形象曼荼罗,而成为曼荼罗的表征。 曼荼罗的梵语mandala,是由意为“心髓”、“本质”的manda,以及意为“得”的la所组成的。因此“曼荼罗”一词即意谓“获得本质”。所谓“获得本质”,是指获得佛陀的无]ziE等正觉。 由于曼荼罗是真理之表征,犹如圆轮一般圆满无缺,因此也有将之译为“圆轮具足”。另外,由于曼荼罗也被认为有“证悟的场所”、“道场”的意思,而道场是设坛以供如来、菩萨聚集的场所,因此,曼荼罗又有“坛”、“集合”的意义产生。因此,聚集佛菩萨的圣像于一坛,或描绘诸尊于一处者,都可以称之为曼荼罗。 一般我们所称的曼荼罗可分为四种,称为四种曼荼罗,简称四曼。即: 1.大曼荼罗:诸尊具足相好容貌的图画,称为大曼荼罗(尊形曼荼罗),相当于金刚界曼荼罗中的成身会。 2.三昧耶曼荼罗:即示现诸尊的本誓三昧耶,也就是将表示本尊的法器、持物,以图示象征的三昧耶图绘表示,称为三昧耶曼荼罗,相当于金刚界曼荼罗的三昧耶会。 3.法曼荼罗:这是诸尊的种子及真言,或书写种子梵字于诸尊的本位,或以法身三摩地以及一切经论的文义等来表现,称为法曼荼罗(种子曼荼罗),相当于金刚界的微细会。 4.羯磨曼荼罗:将诸尊的威仪事业铸造成像,形成立体、行为的三度乃至四度空间的行动性曼荼罗,称为羯磨曼荼罗,相当于金刚界的供养会。 而这四种曼荼罗,一般又各含有三种曼荼罗,贝p: (1)都会(都门、普门)曼荼罗:是各部诸尊聚集在一起的曼荼罗,如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的两部曼荼罗。 (2)部会曼荼罗:是某一部会的诸尊,会聚在一起的曼荼罗,如佛部的佛顶曼荼罗,莲华部的十一面观音曼荼罗等。 (3)别尊(一门)曼荼罗:这是以一位本尊为中心的曼荼罗,如释迦曼荼罗、如意轮曼荼罗等。 我们一般所指称的曼荼罗即是以上四种大、三昧耶、法、羯磨曼荼罗。 金刚铃 金刚铃,密教法具之一。又作金铃。其中中国西藏密教所用者又称藏铃。为督励众生精进与唤起佛、菩萨之惊觉所振摇之铃。即于修法中,为惊觉、劝请诸尊,令彼等欢喜而振摇之。其柄呈金刚杵形,以柄之样式而有独股铃、三股铃、五股铃、宝铃、塔铃等五种之别,称五种铃,与五重杵共置于修法大坛上各相应之位置。 于修法终了,为了奉送诸尊而振铃,称为后铃。铃表示说法之义,如果配以五智,此五种铃即象征五智五佛说法之外用。除了五种铃之外,天息灾所译之《微妙曼荼罗经》卷五,亦举出九股铃(忿怒变化明王铃)及七股铃(金刚忿怒明王铃)。 在五种铃中,五股铃是最为重要与常见的。 五股铃是指具五股杵形之柄的金刚铃。五股铃和独股杵、三股杵、五股杵同时盛放时,要安置于金刚盘的中央。 五股铃的种类依铃身装饰不同,可分为素纹、种子字、三昧耶形、佛像等四类,分别称为:(1)五股素纹铃;(2)五股种子铃;(3)五股三昧耶铃;(4)五股本尊像铃。 五股素纹铃为铃身上中下只围以带饰之一般性的铃。 五股种子铃,是指铃身上刻有诸佛的种子字,一般可分为象征金刚界五佛的“金刚界五佛种子铃”与“胎藏界五佛种子铃”两种。金刚界铃在铃身上刻有 (vam),代表大日如来、(hu^m%),表阿閦如来, (tra^h)代表宝生如来、 (hdh),代表阿弥陀如来、(ah)代表不空成就如来。种子字的位置分配,乃是依照顺时针方向排列,表示大日如来的作用具体开展(向下门)。 一般而言,金刚界铃的铃身是属于素纹,但胎藏界铃则富于装饰,在以圆圈围绕的梵字中,具有宝相花纹与莲花纹的装饰。上下围以宝珠带,上部有独股纹,下方有三股纹,制成莲花座。同时,柄的股都在握把上附以鬼目,在胁股的基部上狮面花纹。 五股三昧耶铃,于铃身上刻有诸佛菩萨之三昧耶形的五股铃。即以三昧耶形来代表诸尊,金刚界曼荼罗九会中的三昧耶会,乃是其基本形式。 一般三昧耶铃所刻的是大日如来与四波罗蜜菩萨。金刚杵,代表金刚波罗蜜多菩萨,宝珠代表宝波罗蜜多菩萨,莲花杵代表法波罗蜜多菩萨,羯磨代表羯磨波罗蜜多菩萨,三昧耶铃大致上具有与胎藏界种子铃共通的纹饰。铃身的三昧耶形之间虽然素纹者较多,但也有轮宝纹与羯磨纹。 五股本尊像铃,是指在铃身上铸有佛教诸尊,尤其是护法诸尊之铃,常见的有代表五大明王的“明王铃”与代表四天王的“四天王铃”,以及以梵天、帝释天加上四天王的“梵释四天王铃”。 金刚杵 金刚杵(梵语vajra)音译缚日哕、伐折哕、跋折罗、峨耽哕、伐阁罗。原为古代印度之武器。由于质地坚固,能击破各种物质,所以称为金刚杵。 密教中,金刚杵象征摧灭烦恼之菩提心,为诸尊之持物或修法之道具。于曼荼罗海会之金刚部诸尊皆持金刚杵。金刚杵象征如来金刚之智慧大用,能破除愚痴妄想之内魔与外道诸魔障。 金刚杵的材质,有金、银、铜、铁、石、水晶、檀木、人骨等多种质料,大小如《苏婆呼童子经》中说,金刚杵大小有长八指、十指、十二指、十六指、二十指不等。形状有独股、二股、三股、四股、五股、九股、人形杵、羯磨金杵、塔杵、宝杵等,而以独股、三股、五股最为常见,分别象征独一法界、三密三身、五智五佛等。 又独股杵、三股杵、五股杵、宝杵、塔杵合称“五种杵”。其中,独股杵为最古老之形式,其锋颇长,为密迹金刚二力士所持。此外,千手观音四十手中之金刚杵手及金刚藏王菩萨一百零八臂中之一手亦持独股杵。于五种金刚杵中,以独股杵与莲华部相应,置于大坛之西方,其独锋象征独一法界。三股杵与羯磨部相应,置于大坛之北方。通常称“缚日哕”者,一般系指三股杵。五股杵又称五智金刚杵、五峰金刚杵、五锋光明、五股金刚,其五锋系表五智五佛,其中之一锋象征佛之实智,其余四锋则为四佛权智之标志。 金刚杵中,以七股、三股、五股最为常用。经轨所谓之跋折罗多指三股杵。 除此之外,《微妙曼荼罗经》另举金刚智慧菩萨金刚杵、宝部金刚杵、莲华部金刚杵、羯磨金刚杵、如来最上金刚杵、忿怒金刚杵、微妙心金刚杵等。 羯磨杵 羯磨杵(梵名karma—vajra),密教法器,由三股杵交叉组合成十字形,象征诸佛本具之作业智,属于轮宝。又称羯磨金刚、十字羯磨、十字金刚、轮羯磨,或单称羯磨。 修法时,大坛之四隅各置一羯磨金刚,以象征摧破十二因缘之义。此外,亦有以莲花形羯磨台置于大坛四隅者,《一字佛顶轮王经》中说:“其四角隔,各画二金刚杵,十字交叉,如是印等莲花台上如法画之。” 金刚盘 金刚盘是修法时置于坛上而在其上安置金刚杵及五股铃的金铜制盘。根据《行法肝叶钞》卷上记七:“金刚盘形如肉团,三角为心形。”所言是几近于三角形而轮廓为不整齐的四叶形。盘中的配置,以五股铃为中心,前方置五股杵,左右置三股杵与独股杵,但因流派不同,置放或有不同。 在《醍醐寺三宝院并遍智院灌顶道具绘样尺寸等》“三昧耶戒道具事”项目中,提及金刚盘的尺寸:“金刚盘,足高一寸五分,以毛雕纹打三股一轮等,横一尺,竖七寸。” 金刚盘的造型有四叶莲花型,另有不整齐四叶的三角形之盘。以棱围绕边缘,盘两肩四叶形的切口有心脏形的透雕,也有无透雕者。盘下左右及后方有猫足形的脚。另一种素纹系统的金刚盘,盘上则无设安置五股铃的莲花座。 金 鈚 金鈚又称为金篦,亦称为金铸、小金刚杵子。本来是古印度治疗眼疾之工具。在密教人门式的灌顶中,阿阇梨用来替受法者开眼,同时也用于佛像的开眼供养。 根据《大般涅盘经》卷八记载:“佛言:‘善男子为治百盲人之目,故造诣良医。是时,良医即以金纰决其眼膜。”’在《大日经疏》卷九中记载:‘佛为汝决除无智之膜,犹如世之医王善用金铸。西方(印度)之治眼法,以金为箸,两头圆滑而中细,形如杵,长可四五寸许。用时以两头涂药,各用一头人一眼之中而涂之。” 如此而对金铸的用途及形态皆做了具体的说明。这种治眼之工具,被用为象征性的法具,用以开启被障蔽之智眼。 有关在灌顶仪式中的使用法,根据《阿娑缚抄》卷一的记载:“右手横持纰,先以右头拭右眼,次以左头拭左眼,而后,授毕弟子之双目而说偈曰:‘佛子,佛为汝决除无智之膜,犹如世之医王,善用金筹。’偈毕,师取批置于本所。” 金鈚的形态有独股杵前端附以宝珠者,把手的鬼目部分分为三段者、一段者、或股部为八角形者。如果只有一端有宝珠者,则称为片珠金纰,两方有宝珠者称为双珠金纰,分为以上两种。 象 炉 又称香象、象香,为象形香炉,是密法中净身的器具。香象是指发情期之象,gaja-mada之汉译,发情期的象会从太阳穴分泌芳香的黏液,其力量勇猛,为一般象之千倍,以此来比喻行者之勇健。象炉使用于阿阇梨接受“传法灌顶”的道场,将它置于灌顶道场的人口,受者跨越而过,以此净身。 在日本的《灌顶道具本记》的手抄本中有说明:“其样式长一尺四寸;高八寸三分;地盘一尺三寸;宽七寸一分,背有铜返华,涂灭金,花实十个,从此出烟。”同时,又叙述:“座书蔓草,红底,背有铭文。” 阏伽桶 盛阏伽之桶。阏伽(梵语argha),系指水之意,也译为功德文、功德。阏伽桶是指盛阏伽之桶。在印度款待客人时,首先用水。在《众许摩诃帝经》卷三中记载,阿私陀仙人求见初出生的世尊,净饭王以上宾待之:“王相见毕,欢喜无量,请就床座而献阏伽水,作乐,设食作种种供养。”这种习俗被引入佛教,尤其是密教,使阏伽的供养成为六种供养之一。 《大日经·具缘品》中,对阏伽、涂香、华鬘、烧香、饭食、灯明等六种有所说明,并配以六波罗蜜。在密教修法时,施行两次阏伽供养,亦即是在前供养时供养火舍右侧的洗足水,以及后供养时供养火舍左侧的漱口水。所谓洗足水,是供养本尊洗足的水,亦即是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洗足之水。漱口水相当于宴客后让客人用以漱口之水。 为汲阏伽而有专用的井,称为阏伽井。由于阏伽要经常保持清净,不可以杂用水充当,因此在大寺院掘有阏伽井。在《显密威仪便览》中,有规定从阏伽井汲水的“阏伽汲作法”。 阏伽一般为金铜制,高及口径均为十至十五公分左右的圆筒形,上面附弦。在《和汉三才图绘》中叙述:“阏伽桶是大为三寸余的铜器,具有平弦。”胴侧及底略带圆形突起,穿以二至三条绳子,附有底台。 法 螺 法螺(梵名dharma-s/an%kha)为密教常用的法器。译为商、珂贝,又称为法赢、宝螺、金刚螺、蠡、蠡贝、螺贝等。乐器之一种,在卷贝的尾端装上笛子而成。 在经典中常以法螺之音悠扬深远来比喻佛陀说法之妙音,如《法华经·序晶》中说:“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 如《无量寿经》卷一以“扣法鼓,吹法螺”比喻佛说法之庄严。 而法螺实际上也是佛事中所使用的法器之一。在卷贝的尾端附笛制成,状似喇叭。在《洛阳伽蓝记》卷五记载,乌场国有早晚吹法螺以礼佛的习俗。《广清凉传》卷上记载,五台山大孚灵鹫寺启建法会时,即以法螺、箜篌、琵琶齐奏。 在密教之中,是灌顶所必须的法器之一。如《注进醍醐寺三宝院并遍智院道具绘样等三昧耶戒道具事》记载:灌顶所用的法螺为白色,长须五寸二分。 在《略出经》中记载,灌顶时,上师应授予商怯,告言作是,从今以后,汝应转动诸佛之法轮。当吹无上之法螺,遍传大法声于一切处。 关于法螺的功德在《不空穷索神变真言经》第一八卷中说:“若加持螺,诸高处望,大声吹之,四生之众生,闻螺声灭诸重罪,能受身舍己,等生天上。”而《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则说:“若为召呼一切诸天神,当用宝螺手。”表示为召集众神的鸣示。 金刚线 指密教三摩耶戒坛上授予灌顶者的修多罗(线),或缠于修法坛金刚橛上的索。由青、黄、赤、白、黑等五色线搓合而成,并于两线之结合处作三个金刚结,故通称金刚线。但也有说前者为金刚线、护身线或神线;后者为坛线。 在密教之中,五色象征五佛、五智,或信、进、念、定、慧五法,此五法贯摄一切教门。 《大日经疏》卷五中说:“此当作金刚线法,凡作延,当择上好细具缕,香水洗之极令清净,令洁净童女右合之,合五色缕,当用五如来真言各持一色,然后以成办诸事真言总加持之。 “造曼荼罗延亦尔。五如来色者,谓大日佛加持白色,宝幢持赤色,花开敷持黄色,无量寿持绿色,鼓音佛持黑色。 “阿阇梨先自取延三结,作金刚结,用系左臂,护持自身,次一一为诸弟子系臂,如是摄受弟子,则人漫荼罗,是离诸障难也。其金刚结法不可缕说,当从阿阇梨面受之。复次五色延者,即是如来五智,亦是信、进、念、定、慧五法,以此五法贯摄一切教门,是故名为修多罗,古译谓之延经也。若见谛阿阇梨,能以如来五智,加持弟子菩提心中五种善根,贯摄万行系持于瑜伽之臂,使经历心中五种善根,使经历生死常不失坏。若能如是摄取弟子,乃名善作金刚结。” 而《大日经疏》卷十五中说明五色之象征意义:“白是信义,黄是精进,赤是念,黑是定,青色同于涅盘色。” 护摩炉 护摩炉(梵名kunda)又作君荼,意译火炉或护摩炉。指密法用于护摩之火炉。 密教的护摩法,是一种能够迅速得到本尊加持,使所求愿满的修法。也被列为东密四部加行之一,即密教行者接受传法灌顶成为正式的弘法阿阇梨之前,必须修学之法。 护摩(homa),又作护魔、户摩、呼魔、呼么等,意义是将供物投入火中供养。 护摩法,源于婆罗门教供养火神阿耆尼,以为驱魔求福之作法,事火婆罗门在火神的祭祀中,将供物投入祭坛之炉中,火焰表示人于诸佛之口中,诸神依此得力以降伏诸魔,而赐福予人们。 在此,佛教将其内涵,加以转化升华,依法性意义融摄之,并成为密教的重要修法。在《大日经疏》卷二十中说:“护摩是以智慧之火焚烧烦恼的薪柴,使其穷尽无余。”而在《尊胜佛顶真言修瑜伽轨仪》卷下则说,护摩者就如同为火天一般,火能烧草木森林,使其无有剩余,所以智火也是如此,能烧除一切无明,无不穷尽。 密法中行护摩,应先造四肘坛,高一拃手,中凿军荼径圆一肘,深十二指,两重作缘,内缘高阔口一拇指,外缘高阔各四指。底正平,以泥作轮像或跋折哕(独股杵)相。柄向南出,作丁字形,柄长四指,阔亦四指。横头长八指,高阔各四指。又外作一土台,形如莲花。比外应敷狮子座,又于军荼周围敷吉祥草,为圣众之位座。如果无法凿造军荼时,即以赤色画其形状,其中安火炉为法。 密教的护摩法,可分为息灾、增益、降伏、钩召、敬爱等五种法。所用火炉之形状亦不相同,如《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中所说:“我今说军荼,依瑜伽相应。息灾炉正圆,应当如是作。增益应正方,三角作降伏,金刚形军荼,钩召为最胜,长作莲花形,敬爱为相应。” 护摩勺 护摩勺是密教修护摩法等所使用器具。 此物有大小二种,大勺又称注勺,用于将供物注入炉中;小勺又作泻勺、祭勺,用于将苏油等供物泻人大勺,或直接泻人炉中。在《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中说:“我今次应说注勺、泻勺相。于此作成就,持诵者速获。注勺一肘量,怯木令坚密,无孔穴应作,口应妙端严,横当四指量,深量用一指,形如吉祥子,于中三股杵,应令极端严,柄围足人把,近口两柄末,应作莲花文。泻勺长及圆,并及刻镂文,皆如注柄相,木亦如前说。或用法陀罗,口用禅上节,旋匝为其量,横应一寸余,深量当半之,于中作莲花,亦或金刚杵。” 此中,注勺的一肘量者,即勺与把柄之总长,为一尺八寸。现时多以熟铜作勺、木作柄。 吉祥子,古传为柘榴果。依《瑜伽护摩轨》所说,则大勺为柘榴果形,以柘榴果含容多实,表金刚萨埵之万德具备;勺内所刻三股杵,为金刚萨埵之三摩耶形,即标示心、佛、众生三平等之净菩提心。小勺为圆形,象征圆满之佛德。勺内刻八叶开敷之莲花形表胎藏大日,或刻金刚杵(即五股杵)表金刚大日;一传画有轮宝,是即大日之三摩耶形,表普门之果德,大勺表金刚萨坯之因德,因此大勺不得直接酌苏油等供物,必先以小勺酌之,后供大勺。 为了方便放置护摩,在行者的右方多会放置名为“勺休”、“勺安”的勺皿。 宝 瓶 宝瓶是用来盛五宝、五香、五药、五谷及香水等,以供养佛菩萨等的器具。 迦罗奢,又作羯罗舍、羯蘖赊、迦蘖始,意译宝瓶、贤瓶,或略称瓶。《大日经》卷二《具缘晶》中说:“次具迦罗奢,或六或十八,备足诸宝药,盛满众香水,枝条上垂布,间插花果实,涂香等严饰,结护而作净,系颈以妙衣。” 其种类,依瓶颈所附之瓶带颜色而分,有青带瓶、黄带瓶、赤带瓶、白带瓶、黑带瓶等。又,此瓶因能生福满时、如意满所愿,故亦称德瓶、功德瓶、如意瓶、满瓶等。 “瓶中盛装五宝、五谷、五香、五药等二十种香药”,五瓶香水表如来之五智。系在瓶颈的彩帛(瓶带)颜色不同,其安置之次第亦异。如金刚界坛以白带瓶置于中央,赤带瓶置于北。胎藏界坛则以白带瓶置于中央大日座,黄带瓶置于南,青带瓶置于西,黑带瓶置于北。胎藏界坛则以白带瓶置于中央大日座,黄带瓶置于西南,赤带瓶置于东南,青带瓶置于西北,黑带瓶置于东北。配置时,有始自东北或东南之别,始自东北者,称丑寅瓶;始自东南者,称辰已瓶。 在传法灌顶之道场,结诵大日、普贤、弥勒、除盖障、离诸恶趣之印言时,顺次加持白、赤、黄、青、黑带五瓶(称五瓶加持),后由大坛移至正觉坛(小坛)时,取瓶于曼荼罗周围行道三匝(称五瓶行道),然后以瓶中香水次第洒在受者顶上。亦即诵大日真言时,洒白带瓶之水于受者顶上;诵普贤真言时,洒赤带瓶之水于受者之顶右;诵弥勒真言时,洒黄带瓶之水于受者之额上;诵除障碍真言时,洒青带瓶之水于受者之顶后;诵离诸恶趣真言时,洒黑带瓶之水于受者之顶左。此仪式即表洒五智法水,使受者成为佛灌顶之法王子。 依《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拿罗经》卷一载,最上等之瓶,量高二十指,腹阔十六指,颈高五指,口宽八指。瓶之种类有金、银、铜、玻璃、铁、木、瓦等七种。其中,息灾、增益及灌顶应用金瓶、玻璃瓶、瓦瓶,降伏调伏及阿修罗法应用铜瓶,诸忿怒法应用银瓶、铁瓶、木瓶。又,息灾法用白色瓶,增益法用黄色瓶,敬爱法用赤色瓶,降伏法用极黑色瓶。瓶带的颜色应与瓶色相同。降伏法所用之瓶,其颈较细,象征吉祥。 瓶的种类,依其材料有许多种,如《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拿罗经》卷一举出金瓶、银瓶、铜瓶、玻璃瓶、铁瓶、木瓶、瓦瓶等七种;《摩诃僧只律》卷十六亦举钞瓶、石灰瓶、盐瓶、草屑瓶、石蜜瓶、垩瓶、屑末瓶、酥瓶、油瓶等名称。此外,胡瓶系胡人所作,瓶顶仿照金翅鸟头,如千手观音四十手中所持者即是。 丸 香 丸香是密教修护摩法时所用的供物之一。 在《建立曼荼罗护摩仪轨》中说:“丁香、白檀、沉、熏陆、龙脑香、豆蔻、白芥子及以苏合香,半末半为丸,丸以苏蜜和。”于修护摩法时,投入炉中,以为供养。 密教护摩法中之供物,各自象征不同的意义,此丸香象征总集烦恼,投入火中燃烧表示智火烧尽贪烦恼。在与贪、瞠、痴三毒的配置方面,有人将切花、散香配属贪、痴;而由于丸香其体各别,无和合之相,因此被取与瞠相配。或有说散香表散乱的烦恼,而丸香表结使之烦恼。或云丸香表烦恼、菩提和合一体之义。在与六度相拟配时,则与散香共表精进度。一日三时烧百八丸,意为烧尽百八烦恼。 除了九香之外,还有所谓的“五香”,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密教作坛时,与五宝、五谷等一同埋于地中的五种香:指沉香、白檀香、丁香、郁金香及龙脑香。《建立曼荼罗及拣择地法》中说:“又取五种香,所谓檀香、沉香、丁香、郁金香、龙脑香。已上宝谷香药等各取少许,共置一瓷盒中,或于瓷瓶中,或金银器中盛之,以地天真言加持一百八遍,埋于坛中心。” 2.为成就诸真言所备办的五种坚香:指沉水香、白檀香、紫檀香、娑罗香、天木香。 3.通用于三部(即佛部、莲华部、金刚部)的五种香:《苏悉地羯罗经》卷上《分别烧香品》中说:“复有五香,所谓砂糖、势丽翼迦、萨折哕娑、诃梨勒、石蜜,和合为香,通于三部一切事用。” 金刚橛 金刚橛(梵文vajvakilaka),译音为伐折哕枳罗迦,为立于修法坛四隅的小柱,又称四方橛、四橛。 在《苏悉地羯罗经》卷中说:“宜以怯达罗木作橛四枚,其量为二指。应折签其一头,如一股杵(中略)钉在四角,稍露橛头。”在《蕤咽耶经》卷中,叙述曼荼罗的造立法:“四方已定后,又量角络(对角线)。校正毕,复量中心。在其中心打一橛子,在其他四角各置一橛。在第二院及最内院,四角各置一橛。(中略)应取乳木作橛子,头应如金刚。”《陀罗尼集经》卷三中说:“应以佳陀罗木作橛四枚,各长八指。(中略)宜钉四角。”八指约二十公分。在《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道场念诵仪规》中更进一步地说:“檀之四角应钉怯陀罗木之橛,若无此木之橛,铁、紫檀木之橛亦可。长应为十二指,四指人地。” 在日本使用木檀,橛之长度为二一至三四公分。橛中作柄,立于檀之四隅。其形态是在轴中央附以鬼目,上下饰以带所系住的莲花,以上下为股,股部为六角或八角,素纹之股者称为金刚界橛,饰以细长莲办者称为胎藏界橛,此外,股的前端饰以宝珠或莲花之蕾。其中饰以宝珠者,用于灌顶,而素材方面,和经说明所列的传达罗木不同,以金铜制者较多,木制者次之。 法 轮 法轮(梵语dhannacakra)为佛法的代表性标志,在密教的法具中,置于大坛上,与金批、镜、法螺、五股置于灌顶坛。法轮有以下三种意义:(1)摧破之义,因佛法能摧破众生之罪恶,犹如转轮圣王之轮宝,能辗摧山丘岩石,故喻之为法轮;(2)辗转之义,因佛之说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犹如车轮辗转不停,故称法轮;(3)圆满之义,因佛所说之教法圆满无缺,故以轮之圆满喻之,而称法轮。《大智度论》卷二十五中说:“佛转法轮,一切世间天及人中无碍无遮……遇佛法轮,一切烦恼毒皆灭……一切邪见、疑悔、灾害皆悉消灭。” 轮宝的基本形态是像一车轮的形状,车轮的车轴装人毂、辐、辋、锋等四部。辐是毂放射出来的肘木;辋是外轮;锋是具有武器功用的股,在辋外部的数目与辐同。依照教说,辐的数目有四、五、六、八、十二、一百及一千等各种。辐制成独股形,以莲办来装饰基部;毂多为八叶莲花,但也有十六办莲花或菊花办;辋则大致可区分为四种花纹,如重圈带、珠文带、菊办带、菊办等,和珠文并用;锋有三种,独股杵的前端突出辋外的形状,叫做“八锋轮宝”;将辋外围成八角,附上刀刃者,叫做“八角轮宝”;此外,使三股形向外突出者,称为“三股轮宝”。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唐 卡 唐卡(藏than—ka)是指裱褙卷轴式的佛画。又译为“汤卡”,是藏传密教特有的佛教美术艺术之一。 “唐卡”的原意是“卷起来”,卷轴画称为“唐卡”即在强调其上卷的形式;因唐卡收存有一定的规则,需由下向上卷成一束,若方向相反,则被视为不敬且亵渎神圣。 唐卡的绘制始于七八世纪,盛行于十二世纪,相传是源于印度说书人讲故事时悬挂的挂图。其题材主要有画传(如佛传、祖师传、大法师传)、肖像画(如释迦牟尼像、藏王像、历代法王像)、本尊画(如度母像、天王像、金刚像)、史话(有文成公主人藏、达赖五世觐见顺治皇帝等)、民俗画(有百戏、乐舞、祭祀等)、建筑画(如大昭寺全图、修建萨迦寺图)、宗教活动(有跳神、法会、说法等)、器物类(有法器、佛具、乐器等)、动物画等。 修行用的唐卡,其主要作为修行时观想及礼拜i之用;亦有庄严用的唐卡,由在家信徒自行绘制,或请画师描绘,然后献给寺院庄严佛堂。也有弘法用的唐卡,即在大市集或寺院的前面,而展现在村人及巡礼者的面前,并由喇嘛或俗人以歌唱或朗读故事教化民众。一般常见的是绘有佛陀的本生传、莲花生大土的传记故事及阿弥陀佛净土等唐卡图像。 哈 达 哈达(藏文kha gtags)为西藏佛教礼敬用品,为-—种长条状的丝织品,长度从三、四尺至丈余不等,有白、黄、蓝、红等颜色。 在藏地,凡婚庆及一般亲友间的往来,或晋见达赖及地位崇高大喇嘛,皆呈献哈达以示敬意。在西藏各种礼节中,“献哈达”是最为普遍、最恭敬的一种。此外,哈达的颜色及长度,要视接受哈达者的身份而定,凡愈尊贵者愈长,颜色则以白色最尊贵,代表纯洁、崇高。 食 子 食子是藏传佛教中,以糌粑或熟麦粉做成,用以供养佛菩萨、本尊或诸神施食众鬼的食品。又称“朵马、多玛”。藏语“多”字意义为“放”,即为供养并献出之义。“玛”字为“地”或“母”之意义,即一切普及,无所不载之谓。 多玛可为供养佛菩萨、本尊的食品,亦可供给恶灵邪魔以驱除之,亦可为灌顶时,作为本尊代表来加持弟子之用。食子有各种形状,而金刚部,尤其是忿怒本尊及护法仪轨中,所使用的多为三角形。后代作食子的技术逐渐发展成——种艺术。相传拉萨地区过新年时,喇嘛寺所作之食子高可盈丈,并以各种彩色图案加以美化。 此外,食子上有酥油装饰品,称之为“朵马花”,插有小旗、小伞盖,称为“朵马旗”、“朵马伞”,而安放食子所用的三脚架,则称为“朵马台架”。 八吉祥 在藏密中,常见到八种吉祥的图案,称为八吉祥。 相传释迦牟尼诞生时,天上献上种种供品,此八吉祥即为天人所供,故密乘行人常用此来装饰佛坛,有用金、银、铜等制成者。也有用木制成者,或绘画。 有说此八吉祥代表佛陀身上的八个部位,宝瓶、宝盖、双鱼、莲花、白螺、吉祥结、尊胜幢、法轮,依次代表佛陀的颈、佛顶、佛眼、佛舌、佛三道、佛心、佛陀之无上正等觉,及佛手。 宝瓶代表佛陀的颈,因佛法皆由佛陀口中流出,故宝瓶又为教法、教理的表征。献上宝瓶时,亦代表祈愿众生获得这圆满无上的教义。 宝盖,代表佛顶,在汉地名为白伞,置于佛陀顶上,能遮蔽风日。伞在古代印度原为贵族、皇室所用,象征尊贵威势,在此代表行者具足大威势,能除一切魔障,清净吉祥。献上伞盖是祈愿众生离苦得乐。 双鱼代表佛陀的双目。此代表佛眼慈视众生,故又为智慧的表征。供养吉祥的双鱼,祈愿消除众生的无明,得到了悟一切的智慧。 莲花代表佛陀的舌头。象征佛以广长舌说一切法,使众生都能悟人开示佛之知见。献上莲花,祈愿我们具足利益众生的能力。 白螺代表佛陀的三条颈纹。佛陀的法音广大悠扬,如白海螺一般清净美好使一切有情人于解脱。 吉祥结代表佛陀的心,又称为无尽结,因为此结无首无端,代表佛陀心法无尽。此结亦可视为两个“卍”字交搭而成,因此亦为心脉的表征。藏密中常以此结为信众佩戴加持。 尊胜幢代表佛陀无上正等正觉,是为佛教的胜利,故以尊胜幢来表征。幢在古代表为军队所用,代表胜利。在此代表除一切烦恼魔障,得大胜利,究竟解脱。其呈圆柱形,不像伞一般可以曲张,也有以铜制成,外表鎏金,矗立于殿宇四角。 法轮代表佛陀的手掌。此象征法轮常转,而轮之八辐,有说代表“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亦有说代表佛陀八相成道。 在佛寺的屋顶正中央,经常可见法轮的标志,左右各有一鹿,这是象征佛陀于鹿野苑初转法轮。《昆奈耶杂事》中记载:“刻转法轮像,两旁安鹿而臣L。” 轮王七宝 在藏密中常见到七宝的画像,或是作成立体的供器陈列在供桌上。 佛典中记载,在转轮圣王出现时,自然会有七宝出现,以辅助该王教化百姓,行菩萨道。转轮圣王是指具足德行及福报的理想圣王。而轮王七宝则是指:轮宝、象宝、马宝、珠宝、玉女宝、主藏宝、典兵宝等。 《大宝积经》卷十四中说:“转轮圣王生种姓家,七宝则现。何谓为七?一日紫金轮,有干辐。二日白象,有六牙。三日绀色神马,乌头朱髦。四日明月化珠,有八角。五日玉女后,口优钵者,身旃檀香。六日主藏圣臣。七日主兵大将军,御四域兵。” 1.轮宝(梵名cakra):在《长阿含经》卷十八曾提及转轮圣王的七宝与四种神德:“转轮圣王出世,于十五日,月满之前,沐浴香汤上高殿,与妹女共相娱乐,其时金轮宝忽现在前,轮有千辐,光色具足,天匠所造。轮径丈四,王召四兵礼此金轮宝,随所愿求向东,轮宝即向东转,转轮王率四兵随之,金轮宝前有四神引导,轮宝止时王驾亦止。时东方诸小国王见大王至,皆捧珍宝以示归顺。余南、西、北三方亦如是。”这种随心飞行的轮宝,象征圣王之威德。 2.象宝(梵名hasti):指白色六牙象。圣王在清旦乘其周行四海,食时得还。 3.马宝(梵名as/va):指绀青色有象力之骏马。能飞行,与象宝同为转轮王之乘驾。 4.珠宝(梵名mani):指宝珠,有光明照王宫内,如果将宝珠在夜中置于高幢上,则光照一由旬,城中人民皆起身作务,以为是天亮了。 5.玉女宝(梵名styi^):指美丽且具足德行之女。经中说其颜色从容,面貌端正,冬则身温,夏则身凉,举身毛孔发出旃檀香气,口出优钵罗花香,言语柔软,举止安详。 6.主藏宝(梵名grahapati):指宝藏自然生出财富无量。此宝在其他经论中,另有作“主藏大臣宝”者,或“居士宝”者。地中伏藏分有主与无主二种;若有主守护之,无主则取之供王用。 7.典兵宝(梵名parina^yaka):指智谋雄猛英略独决之掌兵大将。 此七宝有用金、银、铜、珐琅制作,亦有用木雕的,为藏密常见之庄严具。 六拿具 在许多木雕、铜锞的佛像背光上,都能看到祥卷于藏密传人的影响,所以蒙古地区这种大石堆也很多。在没有石块的广大草原上,牧民们往往用枯树枝堆成一个大鄂博。 在祈祷石或寺院顶上、敖包顶上经常竖立着嘛呢旗,即是以各色布条写上六字真言等经咒,捆扎成串,用木棍竖立起来,称为摩尼旗。 牧民们路过这些地方,都要下马致意,右绕一圈。蒙古地区每年秋天还要隆重地举行祭鄂博活动。 摩尼转和转轮藏 在藏密寺庙的屋檐、廊下殿角等处,经常可以看到一排排直立的圆木桶或铜铸的圆桶,高一、二米,木制的多为大红色,上面刻写着六字真言,外有木框、上下有轴,用手轻轻一推即可转动,藏语称为“古拉”,因它面上写有或内装有六字大明咒,一般人也称之为摩尼桶。 较小的佛殿宇廊下约有三、五个,大的殿宇回廊四周可有数十百一圈环绕。 来朝礼的信众,每人依次从转桶旁经过,都要用手推动一下,数十百个轮桶一起转动,嗡嗡之声不绝于耳。 其内装写有六字真言和其他经咒的经卷,用手推动一圈,即表示将经咒念了一遍,与诵读相同。转桶转动的方向,是从左向右,即顺时针方向转动。 除了这类大型经桶,还有小型的摩尼转,是用银、铜金属打造的,上刻真言及浮饰图案,下有手柄,非常精美。桶上还缀有小索链,用以加速它的转动。藏密行人念咒时,手持此轮,边念咒边转动。因轮内置有佛或菩萨的咒文多遍,他们认为,如果一边念咒一边转祈祷轮,每念一遍,就等于轮内所置咒文的遍数。 通常轮外铸有咒字,以配合轮内的咒文卷轴。最常用者为“六字大明”,即观世音菩萨的心咒,故又称为“摩尼转”,以咒中有“摩尼”二音也。 摩尼桶也有利用风力来转动的,一般是安装在屋顶、毡房顶上,用木制或是纸制的。还有水力推动的,甚至还有像走马灯一样转动的。 和摩尼桶的意义相同的器具,在内地寺庙似一座花塔,也是上下有轴,可以转动。因内中装藏经,所以称为转轮藏。 轮藏是佛寺中之一种可以回转的佛经书架,又称转轮藏。亦即将书架作成八角形的书棚,中心立轴,使书棚得以旋转,俾能捡出所需经卷;此种书架即称轮藏,与民间的走马灯相似。轮藏之制,起自转藏。所谓的“转藏”,就是转读大藏经之意,这和“看藏”不同,“看藏”是指读经时每天阅读,自首彻尾一字不漏,而“转藏”则只是读经文中每卷之初、中、后数行而已。 佛教转藏制度,始创于南朝梁代的双林大士傅弘(一称傅翕,即善慧大士)。在《神僧传》卷四中记载: “初大士在日,常以经目繁多,人或不能遍阅,乃就山中建大层龛,一柱八面,实以诸经运行不碍,渭之轮藏。(中略)从劝世人有发于菩提心者,能推轮藏,是人即与持诵诸经功德无异。今天下所建轮藏皆设大士像,实始于此。” 另外,为轮藏设立的专殿,俗称为“藏殿”。或作塔式建筑,如现今北京西郊颐和园内万寿山之前,有为帝后礼佛诵经之处,正殿为两层楼阁,两侧各有双层八角形配亭。亭内有木塔贯穿楼阁,储存经书佛像。塔中有轴,地下设有机关,可以转动。轮藏首创于江浙一带,故以南方寺院特为盛行,尔后乃推及至北方地区。 五佛冠 五佛冠是藏密上师修法时,戴着象征五智如来的宝冠。 五佛冠又作五智冠、五智宝冠、五宝天冠、灌顶宝冠、宝冠。大日如来、金刚萨埵、虚空藏菩萨、诸佛顶尊等所戴之宝冠,皆为五佛冠。宝冠中央有五化佛,用以表示五智圆满之德。修法中,弟子人曼荼罗道场受灌顶时,阿阇梨为其结诵五佛灌顶印言,印行者之顶上、额、顶右、顶后、顶左、灌五智之瓶水,令戴五佛宝冠。既已受五佛灌顶,即表白成大日如来之意。又五佛之配列有二,一以大日位于中央,其四方安置四佛,一则横列五佛。 曼达盘 曼达为藏密的供器之一,曼达为“坛城”的意思。曼达盘即以世间一切珍宝,包括日月四大洲,结成坛城,用以供养诸佛。 精致的曼达盘,则将各种供品形象化,铸成器物,置于盘上;但亦用宝石作为代替。 曼达盘是在一个铜盆中布满五谷杂粮,各色石子、贝壳、碎玛瑙、松石、珍珠等等,中部竖立着一座五层的螺塔,象征着须弥山,即世界。 曼达的四层都是中空的环状,以银、铜等薄皮缳刻而成,非常精细,上面镶嵌珠宝,也有用金属丝串珍珠连缀而成,并编织成各色图案,每层依次往上收敛,形成塔形。 修法时,一面诵念,一面往曼达盘撒上述的碎石珍宝,撒满底层后再放一层,依次将最后一层放上,象征着祈愿吉祥幸福,将法界供养给诸佛菩萨本尊。 手 鼓 西藏密宗的手鼓,俗称嘎巴拉鼓,通常由两片天灵盖骨制成,双面,鼓面以人皮制成。窄腰,腰间系以彩带。鼓皮涂以绿色。于鼓腰又系两个小骨槌,手持鼓腰摇动,小锤即击鼓面发声。 修法时摇鼓,代表赞颂诸佛菩萨的功德,配合金刚铃、金刚杵使用。 除了手鼓之外,藏密中还有一种特殊的鼓:内中曲柄鼓,它的鼓槌是曲如弓形的,鼓的直径约一米,下有一柄,颂经时,僧人自己左手持鼓柄,右手用曲柄的鼓锤伴奏。 钺 刀 钺刀的形状类似古代的兵器斧,为修法用的法器。柄端为金刚杵形,下有斧状的刀身和刃口。 此法器多为佛母所用,修法时佛母左手持嘎巴拉碗,右手持钺刀,代表除贪、瞠、痴、慢、疑、恶见等六种根本烦恼。 钺刀在制作的材质上多为银、铜、木、象牙等制作,手柄和器身上雕饰着龙头、火焰、连珠、卷草等,非常精美,除了法器外,亦被视为艺术品珍藏。 除了钺刀之外,钩刀也是密宗法器之一,外形和金刚杵类似,但另一端呈尖钩状,中部安有一长柄,在唐卡壁画上可以看到但实物制作较少。钩刀的意义是表如来钩召摄受之德,一切众生入于佛智。 颅器(嘎巴拉) 颅器为西藏密宗修法时,常见的法器之一,是以人头颅骨所制作的容器,其以人骨制,乃是取其无常之意,藏语称骷髅为“嘎巴拉”,其器身主要部分,由人颅骨造成,边再镶银或镶金。其上有盖,其下有座,座三角形,铸有三个骷髅,满缀代表火焰的花纹。 颅器有表供养之甘露,或代表一切、福德智慧资粮。 金刚降魔杵(普巴杵) 金刚降魔杵一端为金刚杵,另一端为铁制三棱杵,中段有三佛像,一作笑状,一作怒状,一作骂状。此法器通常为修降伏法所用,用以降伏魔怨。 宁玛派(红教)的“普巴金刚”法,使用此杵,故又称为“普巴杵”。 黄铜号角 为藏密法会时用的乐器,藏语称为“然洞”,分成三、四节,可延长到三米以上,平时供置在乎顶的大殿顶上,吹奏起来可声传数里。 在一些特殊法会上,一般是作为伴奏用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骨喇叭 用人胫骨造成的吹响乐器,藏语称为“罡洞”,长约三十厘米左右,是用人的小腿骨制成的,局部包银或铜。 此法器通常用于驱魔的法会。其所吹奏出的乐音,能驱散一切邪魔。 嘎 乌 为小型佛龛,通常制成小盒型,用以佩戴于颈上,龛中供设佛像。密宗行人于出门时佩戴,一者祈求本尊加持,二者于修法时可取出供奉,为随身之密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