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电影《未来水世界》、《后天》等为代表的灾难片,揭示了由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严重的自然生态危机,同时这种生态失衡也在不知不觉中向人类的精神世界蔓延,而西方工业迅速发展的社会生态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影片中蕴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解读,引人深思。
“灾难片”是以对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的天灾人祸为题材的影片,一般渲染惊心动魄的灾难,以刺激观众的感官,也有的说明摆脱灾难的方法,体现人类战胜或躲避灾难的智慧,或宣扬非理性的宗教解救等。一些非常经典的灾难片有:《海神号》、《后天》、《世界末日》、《未来水世界》、《火烧摩天楼》等。而本文所关注的“灾难片”主要是那些由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而引起的严重的自然生态危机的影片。
“未来的某一天,由于接连好几个世纪的全球气温的不断上升,南极和北极冰雪都融化了。水面不断地提高,原先的大陆和岛屿相继被汪洋大海所吞没。陆上的生物几乎完全消失了。新出现的半人半鱼的统治生物在马里纳的领导下,与海盗斯摩克斯正在为泥土、淡水展开疯狂而惨烈的争斗。”这是好莱坞的科幻作品《未来水世界》所展现给观众的场面。这部投资2亿美元的巨片,揭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关于世界末日的科幻巨片《后天》讲述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各国,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河期的科幻故事。影片中,气候学家杰克·霍尔在观察史前气候研究后发出警告,温室效应所带来的全球变暖将会引发空前的地球灾难,并急告美国副总统,宣布北纬30度以南的全美民众尽快向赤道方向撤离。霍尔博士得知儿子山姆只身前往纽约去营救女友,于是决定冒险也前往纽约展开救援行动。此时,纽约曼哈顿摩天大楼遭到强烈旋风的袭击,大部分被摧毁,地铁隧道里涌出狂暴不止的汹涌洪水。龙卷风袭击了洛杉矶,冰雹重创东京,暴雪覆盖了印度新德里,而纽约在短短的一天之内气象从炎热急速降为严寒!欧洲也在洪水之中不复存在,这些惊心动魄的场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影片虚拟了人类在对环境无限掠夺后产生的后果:飓风、冰雹、洪水、冰期再临,直到世界毁灭。影片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引人深思。
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阿多尔诺(Adorno, 1903-1969)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着三个不同的层面:1.自然作为认知的对象,自然成了自然科学;2.自然作为实用的对象,自然成了生产资料;3.自然作为审美的对象,自然成了‘文化风景’,成了艺术,甚至成了艺术作品的楷模。” 在灾难片中,人们往往把自然当作自然科学和生产资料,却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审美关系,从而使现代社会变成了一个畸形的社会。“现代人对于自然美鉴赏的漠视与对于自然物实用的热衷是一致的……导致了自然美从人类视野中的消失。”
在这些影片中,人类对环境进行疯狂地掠夺,致使自然生态遭到了破坏,灾难接踵而来。人与自然之间理想的审美状态是和谐统一的状态。正如“盖娅假说”所设想的,包括人与自然的整个地球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系统。作为隶属于自然的人类就像是生活在水中的鱼,不能脱离自己的生存环境而独活下去,只有当他们和谐相处之时,才能达到鱼水交融的状态。在现实中,人类傲慢地认为“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人是自然的立法者”,却忽略了人从自然界进化而来,隶属于自然界的事实。
在《后天》中,导演设计了最经典的场景——纽约市“速冻”前后的画面:冲天巨浪狂涌进纽约市,自由女神被淹没,万巷瞬息沉没在汪洋之中,万吨巨轮竟被冲进楼宇之间。而转瞬间,气温骤降,浩瀚汪洋中的纽约城又变成冰封世界,茫茫冰原上,只留下自由女神的头像,象征着人类文明的城市也大半永埋入冰雪中。从这些画面中,我们得到了启示:地球人的当务之急是树立生态意识,逐步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认同,从而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审美关系,而不是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要知道“大气的回流中也涵纳有人类的呼吸,人体的循环系统中也包括有江河湖海”。人与自然是共生共依的。
奥尔多·利奥波德这位著名的生态学家,他所创立的“大地伦理”的思想被认为是环境主义运动的思想火炬。在对待土地的问题上,利奥波德认为人们应该“不仅把它当成一个可供使用的东西,而且还把它当成一个具有生命的东西”, 从整体上尊重和热爱它。基于上述对土地的认识,利奥波德提出“大地伦理”的思想,扩大了共同体的界限,把土壤、水、动物和植物都包括在内,或者是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大地”。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的思想改变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使人类从共同体中的征服者变成了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
这意味着人们应当尊重共同体中的成员:土壤、水、动物和植物,同时也包括对共同体本身的尊敬。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思想确立了新的伦理价值尺度和基本道德原则,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法,他要求人们从整体上维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而当人们为了基本生存的需要而开垦土地、砍伐树木和猎杀动物时,也应当持有尊重的态度,心怀敬意,谦卑谨慎。在这里,我们发现那古代的箴言“认识你自己”,与现代的箴言“研究大自然”,终于成为同一个格言了。人类与自然“本是同根生”。
西方的灾难片意在通过电影让观众注意到自然的变化,注意到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恶果。但是通过这些灾难片我们可以看出,在地球自然生态危机的背后,有一个强大而又畸形的社会生态模式在起着支配作用,那就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自然生态危机在西方现代工业社会并不是开端,但是它却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而急剧蔓延开来,并发展成一种生态灾难。正是西方现代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人们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导致了生态危机。自然生态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而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这是由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根本特征——追求利润、获利赚钱决定的。
20世纪初的马克思·韦伯分析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内在关系,从而指出:“资本主义和追求利润是同一的……”,“赚钱、获利支配着人,并成为他一生的最终目标……显然是资本主义的一项主导原则,这是没有处在资本主义影响之下的一切民族所不具备的。” 可以说,正是这种追求利润、获利赚钱的资本主义精神成为推动西方现代工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在这种以获得利润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西方现代工业社会准则的指导下,资产者根本就无心顾及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作为资本的拥有者,资产者的眼前只有实利,哪会有自然之美呢。对他们而言,即使是烧光最后一吨煤,砍掉最后一棵树也无所谓,自然万物在他们手中变成了获取利益的手段。
人类的文明程度提高了,但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却遭到了无情的破坏。在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形态下自然生态惨遭荼毒。如在《未来水世界》里,由于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全球气温升高,地球两极冰层融化,世界变得汪洋一片,人们只有在水上生活。而资产者无止境追求利润的心理驱力也使西方现代工业社会高度世俗化。资产者把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变成了一种精神潮流,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整个社会被金钱和利益所主宰,缺乏崇高的理想和向上的精神。消费主义文化成为社会的主导文化,它膨胀了人们的欲望,引导人们把占有物质、消费物质作为个人幸福和成功的标志。人们被现代工业社会的消费主义文化所蒙蔽,企图利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精神的需要,从而掩盖精神空虚。殊不知,当物质的发展大大超过了精神的发展时,它们之间的平衡遭到了破坏,人们就会陷入严重的精神危机和文化灾难中。
正如史怀泽在谈到“文化危机和它的精神原因”时所说:“我们使自己天真地满足于巨大的物质成就,并迷失于对文化的难以令人相信的肤浅理解之中。” 灾难片中的许多反面人物都是消费主义文化的忠实代表,他们自身的贪欲不断膨胀,要求占有物质、增加物质、消费物质,企图用物质的财富掩盖精神生态失衡的痛苦。这也在无形中加重了自然的负担,导致了剥削自然——占有物质——欲望膨胀的恶性循环。最终,他们成了时代的弄潮儿,满足于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把金钱当作了人生的信条,迷失在以享乐为目的的消费主义文化中。因此,随着地球上自然生态危机的产生,生态失衡也在不知不觉地向着人类的精神世界蔓延。
正如《后天》的导演所说,拍摄《后天》不仅仅是出于喜欢这么简单,还包括了他对地球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忧虑。比起其他威胁人类生命安全、能够引起世界范围恐慌的天灾人祸来说,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是一个大得能够迫使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人停止战争,联合起来一起拯救星球的问题。因此他说道,“你必须让这部电影尽可能有娱乐性,但我还是想要树起一面警告的旗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