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服饰的故事】——魏晋南北朝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魏晋南北朝时期,300余年战乱不息,社会动荡。由于政权更迭、民族交流等原因,服饰在改易中得到发展。其过程大致可分魏晋和南北朝两个阶段。前段,等级服饰有所变革;后段,民族服饰大为交融。

汉末以后,频仍战争使社会财力日显艰困,两汉冠服制度已难维持。以往的冠帽,这时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纶巾、白纶巾等,不一而足。东汉末年张角起义即着黄巾而被史称“黄巾起义”。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杂而用之,直到元明。部分文人轻蔑礼法,如南京西善桥出土砖刻所反映的竹林七贤饰着,宽衫大袖、散发袒胸,就是对礼教束缚的突破;“褒衣博带”,成为魏晋世俗之尚。晋代的首服除幅巾为社会沿用之外,有官职的男子还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纱帽的称漆纱笼冠,本是两汉武士之制,传之又传,不仅用于男官员,并流传民间且男女通用。

戴梁冠、穿衫子的文吏(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穿杂裾垂髾服的妇女(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穿杂裾垂髾服的妇女(传顾恺之《列女图》局部)

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错居杂处,政治、经济、文化风习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饰也因而改易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传统的深衣制长衣和袍服已不大适应社会需要,而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渐成主流,不分贵贱、男女都可穿用。袴褶的上衣短身大袖或小袖;下衣喇叭裤,有的在膝弯处用长带系扎,名为缚袴。这种服装源出军中,服无定色,外面还可以服?裆衫(一种背心)。河南邓县学庄出土砖刻人物穿的,正是齐梁间有代表性的流行袴褶。

②女子衣着“上俭下丰”。髦以假发相衬,西晋作十字式大髻;东晋则做成两鬓抱面遮蔽眉额形状,缓鬓倾鬓以为盛饰;东晋末至齐、梁间改为束发上耸成双环。衣着为襦裙套装,原始于汉代,晋代时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宽大的特色。

③足穿笏头履、高齿屐(一种漆画木屐),流行一时。

戴小冠、穿襦裙的乐人(北朝陶俑)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服饰也受汉朝典章礼仪影响,穿起了汉族服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鲜卑族北魏朝于太和十八年(公元494)迁都洛阳后,魏孝文帝推行华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汉魏衣冠”。原来鲜卑族穿着夹领小袖衣服,这次改革旧俗,史称“孝文改制”,使秦汉以来冠服旧制得以赓续,推动了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

——文摘自沈从文先生之《中国服饰史》

 
 
 
前五篇文章

家庭就是道场

【服饰的故事】——秦汉

你爱谁,就把谁关起来吗?

让孩子从小做事吗?

普通人造就美国慈善神话

 

后五篇文章

【服饰的故事】——隋唐

菩萨的用心

以无我之精神,做利生之事业

从慈济看公益环境营造(二)

从慈济看公益环境营造(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