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周敦颐《太极图说》儒道佛渊源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产物。周敦颐以儒家思想为基本立场,吸收了道教和佛教的有用成分来丰富发展儒家学说,创作了《太极图说》。《太极图说》有着深厚的儒道佛渊源。

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山祖师。他的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和《通书》,还有一些诗文传世。而最为理学家推崇的是《太极图说》(也叫《太极图·易说》) ,《太极图说》包括“图”和“说”两部分,“图”是指太极图,“说”是指图之后的说明文字。后世学者在研究《太极图说》时,只注重太极图本身,关于太极图是否为周敦颐独创及其渊源问题,从古至今一直众说纷纭。朱熹认为太极图是周敦颐在研习儒家经典的基础上独立创造的,“不由师传,默契道体,建图属书,根极要领”。然而从宋至清, 更多的议论是认为周敦颐的太极图来源于道家或道教, 这些说法综合起来主要有三种:

一是源自道士陈抟说。首先提出《太极图说》授受关系并将其归之于道士陈抟的是南宋初年学者朱震, 他列出了一个有关图书之学的授受谱系。

二是源于《道藏·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说。毛奇龄著《太极图说遗议》一书, 考证太极图源于唐时道家著作, 当时称为太极先天之图。毛认为, 《道藏》中的《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中即载有此图。

三是源于《周易参同契》说。毛奇龄考证, 东汉魏伯阳作《周易参同契》时, 曾绘有“水火匡廓图”、“三五至精图”等图, 开始了道教以图说《易》的传统, 而陈抟的无极图、周敦颐的太极图都不过是道教系统《易》图的承传。

这三种说法各有道理, 但也都有反对意见, 不同学者不同著作持不同的观点, 学术界至今没有定论。关于太极图的渊源问题太过复杂, 此处不再赘述。

其实, 《太极图说》是一个整体, 有“图”有“说”, 相较而言, “说”比“图”更加重要, “图”只不过用直观的形式把“说”的思想和内容形象地表达出来。“太极图虽可能源自道教, 而《太极图说》则断然是濂溪自己之思想。自儒家义理而言, 不必说道教之图, 即使濂溪之太极图亦无多大价值。” 张立文在《宋明理学研究》中认为, 周敦颐在构筑其哲学思辨结构时, 是沿着“出入于释老”而“反求诸六经”这个三教合一路数的。

一、《太极图说》与儒

《太极图说》首句曰: “无极而太极。”“太极”是一个来自儒家经典《周易》的概念,《易·系辞上》: “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除此之外, 还有不少句子完全引自《周易》, “乾道成男, 坤道成女”见于《易·系辞上》;“立天之道, 曰阴与阳;立地之道, 曰柔与刚;立人之道, 曰仁与义”见于《易·说卦传》。关于“太极”, 郑玄注为“极中之道, 淳和未分之气也”, 汉唐大多以“太极”为“元气未分”的状态, 如《汉书·律历志》: “太极元气, 函三为一。”孔颖达《周易正义》反对晋人以“无”为太极(陆德明《周易·系辞释文》: “太极,无也”;《易·系辞上》韩康伯注“太极”为“夫有必始于无, 故太极生两仪也, 太极者, 无称之称, 不可得而名, 取有之所极, 况之太极者也”) , 主张“太极谓天地未分前之元气, 元气混而为一, 即太初, 太一也”。《礼记·礼运》: “夫礼必本于太一。”孔颖达疏云: “谓天地未分, 混沌之元气也, 极大曰天, 未分曰一, 其气既极大而未分, 故曰大一也。”王肃注《孔子家语·礼语》: “太一者, 元气也。”《淮南子·览冥篇》有“引类于太极之上”一句, 高诱注曰“太极, 天地始形之时也”, 宋初易学家刘牧也是这样理解的, “太极者一气也, 天地未分之前, 元气混而为一”《( 易数钩引图》) , 《易·系辞传》中的“太极”显然是作为一种最高的范畴来说明八卦的起源和宇宙的本原的。周敦颐继承了宋以前儒家的易学思想,也认为“太极”是混沌未分的元气, 由于元气的运动, 产生了阴阳二气, “太极动而生阳, 动极而静, 静而生阴, 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 互为其根。分阴分阳, 两仪立焉”, 周敦颐的阴阳观念也是来自儒家经典《周易》。《易·系辞上》: “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 成之者性也。”《易·说卦》: “分阴分阳, 迭用柔刚, 故《易》六位而成章。”其实, 准确地说, 《周易》并无阴阳观念, 系统的阴阳观念学说见于可能作于战国秦汉之际的《易传》, 《庄子·天下》说“《易》以道阴阳”, 其实应该是《易传》“以阴阳道《易》”。无论《周易》还是《易传》, 说阴阳观念来自于《周易》是有根据的。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 四时行焉”, 阴阳二气的运动交合形成了水、火、木、金、土五行, 这里的“五行”观念就是出自儒家经典《尚书》, 在现存文献中, 最早出现与“五行”有关的概念的是《尚书·大禹谟》: “德惟善政, 政在养民, 水、火、金、木、土、谷, 惟修。”但《大禹谟》是公认的伪古文尚书, 《尚书》中另有一篇《洪范》, 详细论述了五行思想。《尚书·洪范》第一次系统表述了以“五行”为核心的治理天下的方法, 将整个世界纳入五行系统之中。故《洪范》九畴, 首列五行, 五行之序、五行之性、五行之味, 如下: “一曰水, 二曰火, 三曰木, 四曰金, 五曰土。水曰润下, 火曰炎上, 木曰曲直, 金曰从革, 土爰稼穑。润下作咸, 炎上作苦, 曲直作酸, 从革作辛, 稼穑作甘。”《洪范》中没有阴阳观念, 表明当时阴阳与五行并未合流。

西汉初年, 儒学思想体系发生变化, 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生们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支配下开始用新的观念系统重新建构儒家思想。关于这一点《, 汉书·五行志》说得十分清楚: “汉兴, 承秦灭学之后, 景武之世, 董仲舒治《公羊春秋》, 始推阴阳, 为儒者宗。”董仲舒的思想体系以“天”为最高范畴, 他认为“天者, 群物之祖也”(《汉书·董仲舒传》) , “天者万物之祖, 万物非天不生”(《春秋繁露·顺命》) , “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 九;与人而十者, 天之数毕也”(《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 “天有十端”(《春秋繁露·官制象天》) 。天虽然分为“十端”, 但这十端却浑然一体, 不可分割, 其中最基本的是天、地、人, “天地人, 万物之本也。天生之, 地养之, 人成之”, “三者相为手足, 合以成体, 不可一无也”(《春秋繁露·立元神》) 。董仲舒的这种天人学说的基本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 一是将阴、阳、木、火、土、金、水列入天的十端, 阴阳五行成为构成天的十端中的七端, 成了作为群物之祖的天的一部分;二是“虽然天意难见, 天道难理, 但通过明阴阳, 辨五行便能够观天志, 察天道, 因而阴阳五行又不是天本身, 只是天志、天道的体现” 。在这里, 董仲舒把阴阳五行观念糅合到一起, 澄清了“天”与阴阳的关系。综观《太极图说》便可体察到其中的天人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董仲舒的天人学说。“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 各一其性” , “无极之真, 二五之精, 妙合而凝”, 其中的最高范畴是无极—太极, 太极指未分化的混沌的原始物质, 无极是指混沌的无限。太极作为原始物质本身是无形的无限的, 所以说“无极而太极”;基本范畴是阴阳、五行、天、地、人,而这就是董仲舒所说的天之“十端”。《太极图说》明言, 阴阳、五行皆出于太极, 太极本于无极。“五气顺布” , “二气交感”, 表明阴阳和五行都是“气”。人, 得阴阳五行之秀气而最灵, 高于万物。“立人极”的圣人, 实质就是董仲舒所谓贯通天、地、人三道的王。

关于“立人极”,《太极图说》提出了“中正仁义”的道德规范。“中正”一辞出自儒家经典, 《易·文言》: “大哉乾乎, 刚健中正, 纯粹精也。”《中庸》: “发强刚毅, 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仁”和“义”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论语》和《孟子》中有多处是论及“仁”和“义”的,《论语·庸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颜渊》:“克己复礼曰仁”;《孟子·离娄下》:“由仁义行, 非行仁义也”,《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悴然。”将中正与仁义结合起来则是周敦颐的创意,他把中正仁义提升到了“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的人道准则的高度。

由全文最后一句“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可以看出,周敦颐从儒家经典《周易》的思想出发,吸收了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创作了《太极图说》,建立了新儒学的本体论。《太极图说》与儒家思想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二、《太极图说》与道

谈到《太极图说》与道家或道教的关系,就不得不提到“无极”这个概念。“无极”一辞不见于儒家经典,而多见于道家著作。《老子·知其雄章》曰:“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常得不忒,复归于无极。”《庄子·在宥》:“余将去女,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周易参同契》:“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 往来洞无极, 怫怫被容中。”《道藏·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有“上方开花无极”之语,“一号自然,二号无极”出自《道藏·宝玄经》,《道藏·灵宝自然经诀》云“太上无极大道,无上至真”,这里的“无极”个人理解有两重意义:第一,“无极”是指一种无限性。王弼注《老子》中“无极”为“不可穷也”,后来朱熹也肯定“无极乃无穷之义”(《朱子语类》) 。第二,“无极”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周敦颐在建立他的哲学最高范畴时,吸收了道家的“无极”概念作为宇宙的最终本原,正是因为这里的“无极”有着无限性和无形的存在这两种内在的规定性,所以人们不可能再在“无极”之外寻找到什么本原了。这一点,朱熹曾有解释:“周子恐人于太极之外更寻太极,故以无极言之。既谓之无极,则不可以有底道理强搜寻也。” “无极”是一种无形的无限存在,终止了学者们再强作搜寻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儒家经典中只有“太极”而没有“无极”,故而周子不得不从道家的典籍中引进了“无极”这个概念。

关于“立人极”, 周敦颐除了提出“中正仁义”的道德规范之外, 还提出了“主静”说。“主静”显然是道家的思想, 老子说:“不欲以静, 天下将自定”(37章) , “我无为, 人自化;我好静, 人自正”(57章) , “致虚极, 守静笃”, “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16章) 。庄子说:“夫虚静恬淡, 寂寞无为者, 万物之本也”(《庄子·天道》) , “圣人之静也, 非曰静也善, 故静也”,“虚则静, 静则动, 动则得矣”(《庄子·天道》) 。正像周敦颐在宇宙本体论中吸取了道家的“无极”观念一样, 在人性论中他又吸取了道家关于“主静”的修身原则和方法。当然周敦颐虽对道家思想有所吸收和利用, 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了儒家的基本立场。“无极”的提出是为了探寻儒家学说宇宙本体论的需要, 同时, 对“主静”的追求也是为了更好地遵循中正仁义的儒家道德准则。

《太极图说》的前面有一幅太极图, 关于这幅太极图的道家或道教渊源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热点,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前文已经提及, 在此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周敦颐一生恬淡无为, 他一直追求一种超脱自然的生活, 倾慕老庄隐逸洒脱的生活姿态。与后世理学家维护道统、力排佛老不同, 他喜欢与高僧道士交往, 经常与他们一起谈经论道。我们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出他与道教的关系密切以及他对道教典籍的广泛涉猎。他曾作《读英真君丹诀》一诗, 写道: “始观丹诀信希夷, 盖得阴阳造化机。子自母生能致主, 精神合处更知微。”(见《周敦颐集》,下同)《道藏·洞真部·玉诀类》载有《阴真君还丹歌注》, 署名希夷陈抟注, 周子所读《英真君丹诀》即为此书。在长期与道教接触及与道士交往的过程中, 他必然受到道教及道家思想的影响, 因此被人说为有“仙风道骨”(《朱子语类》) 。笔者认为太极图是周敦颐以《道藏·太极先天之图》为蓝本, 在熟读道教经典、借鉴道教的一些炼丹之图的基础上改造出来的。

周敦颐用《周易参同契》中的“水火匡廓图”代替了太极先天之图的第二圈, 用“三五至精图”代替了第三圈。这样, 原来在太极先天之图中阴阳与五行是在同一个层面上的, 而到了周敦颐太极图中阴阳与五行就不再是同一层面上的了。这其实是用儒家义理来改造道教的太极先天之图, 因为在儒家思想中“阴阳就是道, 所以阴阳与五行是不同层面上的东西, 而有所区别”,而“道家的阴阳与五行则在同一层次, 是属于物质性的东西”。《淮南子》说:“积阳之热气生火, 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 水气之精者为月。”可见道家讲的五行是有阴阳之分的,但周敦颐的太极图从整体上讲是纯正的儒家思想。

在《道藏·太极先天之图》的后面有一篇图文, 这段图文与《太极图说》相比较, 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图文首句出自《易纬》:

“形象未分谓之太易, 元气始萌谓之太初, 气形之端谓之太始, 形变有质谓之太素, 质形已具谓之太极。”(《易纬钩命诀·孝经钩命诀》) 形象未分的“太易”被图文改为“太易之神”, “太初”改为“太初之精”, “太始”改作“太始之气”, “太素”改为“太素之形”。这“神”、“气”、“精”、“形”到了周敦颐《太极图说》中就成了“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二气交感”、“三五之精”等句。

二是图文第二句自“故易有太极”至“吉凶生大业”照抄了《易·系辞上》第十一章。《太极图说》“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则抄自《易·乾卦·文言传》, 两者落脚点都是讲“吉凶”问题。

三是图文说“气度则变, 既变则通, 通犹道耶, 况反者道之动”,《太极图说》云“太极动而生阳, 动极而静, 静而生阴, 静极复动。一动一静, 互为其根。分阴分阳, 两仪立焉”, 两者的思想极其相似, 都是由于气的运动才产生了阴阳或者道。

四是图文说:“太极也者,天地之大本耶。天地分太极, 万物分天地, 人资天地真元一气之中以生成长养”,《太极图说》中说: “无极之真, 二五之精, 妙合而凝。乾道成男, 坤道成女, 二气交感, 化生万物。”这两者的万物化生理论非常相似。

综合以上四点可以看出,《太极图说》很显然是受到了《道藏·太极先天之图》图文的影响。

三、《太极图说》与佛

关于周敦颐思想的佛学渊源, 明代黄馆所说颇值得玩味, 他说: “宋儒之学, 其入门皆由于禅。濂溪、明道、横渠、象山由于上乘;伊川、晦庵皆由于下乘。”(黄馆《明道编》卷一) 黄百家更记述了周敦颐师事鹤林寺僧寿涯及从东林常总禅师习静坐等事《( 濂溪学案下》,《宋元学案》卷十二) 。周敦颐虽然一生为官, 但在公事之余喜欢参禅问道, 例如, 周敦颐在《万安香城市别虔守赵公》一诗中说:“公暇频陪尘外游, 朝天仍得送行舟。……谈终道奥愁言去, 明日瞻思上郡楼。”《游山上一道观三佛寺》诗云:“琳宫金刹接峰峦, 一径潜通竹树寒。是处尘劳皆可息, 时清终未忍辞官。”

周敦颐的一生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的思想必然受到佛教的影响, 在这里笔者试图发现《太极图说》与佛教的渊源关系。周敦颐一生与很多僧人交往密切, 但其中与他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鹤林寺的禅师寿涯。周敦颐师事寿涯之事, 议论者很多。据《鹤林寺志》记载:“宋寿涯禅师, 与胡武平、周茂叔交善。茂叔尤依寿涯, 读书寺中,每师事之,尽得其传焉。其后二程之学本于茂叔, 皆渊源于寿涯也。”《宋元学案》记载:“先生(胡宿) 尝至润州,与濂溪游。或谓先生与濂溪同师润州鹤林寺僧寿涯,或谓邵康节之父邂逅先生于庐山,从隐者老浮图游,遂受易书”,“晁氏(晁景迁) 谓元公(周敦颐) 师事鹤林寺僧寿涯,而得‘有物先天地, 无形本寂寥, 能为万象主, 不逐四时雕’之偈”《( 濂溪学案下》,《宋元学案》卷十二)。

周敦颐于寿涯处得到此偈, 对他后来作《太极图说》肯定大有启发。黄宗炎在《太极图辨》中承认,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与当时禅师寿涯的偈有关系《( 濂溪学案下》,《宋元学案》卷十二) 。虽然宋道发在《周敦颐的佛教因缘》(《法音》,2000年第3期) 一文中指出, 这个偈并不是寿涯本人所作, 而是得自南朝的佛教居士傅翕, 但这和《太极图说》受此偈的启发并不矛盾。偈中的这个“先天地”而“无形”的“物”与《太极图说》中的“太极”都具有最高范畴的意义, 说《太极图说》受到此偈的启发是可信的。周敦颐与寿涯之间除了上面所说的这个偈之外, 还和太极图的授受有点关系。据黄百家说, 称抟得无极图于吕洞宾, 又得先天图于麻衣道者。称抟将二图授种放, 种放授穆修与寿涯, 穆修仅将无极图授周敦颐《( 濂溪学案下》,《宋元学案》卷十二) 。寿涯既然精通此二图,将其授于周敦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郡斋读书志》即以周子太极图得之于僧寿涯,黄宗炎《太极图辨》认为,“穆修以无极图授敦颐, 周又得先天图之偈于寿涯”《( 濂溪学案下》,《宋元学案》卷十二) 。南怀瑾先生也指出,“濂溪得太极图于僧寿涯, 此图源出于道家之陈图南” 。寿涯禅师是方外之人, 怎么会致力于这种易理象数之学呢? 关于这个问题, 宋道发在《周敦颐的佛教因缘》中作出了回答。他指出在禅宗中以图像来标明宗义, 用易经的方法讲用功修持, 早在唐代即已出现。相传唐代南阳慧忠国师是禅宗图象圆相的第一位创造者, 据说慧忠曾创“九十七种圆相”。在此之后, 图象之作代有发展。晚唐圭峰宗密作“十相图”和“阿赖耶识图”, 五代时曹洞宗祖曹山本寂之作“君臣五位图”等, 莫不受到“九十七种圆相”图的影响。沩仰宗所建立圆相的旨趣, 开启宋代周敦颐太极图的先河。洞山、曹山师徒以重离卦而立五位君臣的宗旨, 演变发展而逐渐启发周濂溪的《太极图说》, 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周氏《太极图说》与佛教的渊源。至于禅宗图象是如何辗转影响到周敦颐的太极图的, 这个问题太过复杂, 可以参看夏金华《禅宗图象与周敦颐〈太极图〉》一文(《当代宗教研究》1994 年第3期)。

赖永海在《佛学与儒学》中说,“《太极图说》中的宇宙万物乃至人类形成的理论, 与寿涯禅师的《原人论》极其相似”, 由于资料原因, 笔者没有见到这篇《原人论》, 在此摘录, 以备一说。

东林寺的常总禅师是宋代临济宗的高僧, 周敦颐曾师事常总, 经常随常总出游。常总门人所著《纪闻》称:“周子与张子得常总《性理论》及《太极·无极》之传于东林寺。”明朱时恩《居士分灯录》载:“(周子) 尝与(常) 总论性与理法界、事法界, 至于理事交澈;泠然独会, 遂著太极图说, 语语出自东林口诀。”《佛法金汤编》周敦颐条下载:“穆修又以所传太极图授于濂溪周子,已而周子扣问东林总禅师太极图之深旨, 东林为之委曲割论。周子广东林之语, 而为《太极图说》,又云:濂溪太极图说,‘无极之真, 妙合而凝’,‘无极而太极’等语,全是东林口诀。”禅僧的说法未免夸大,抹煞了周敦颐的独创之功,但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很显然是受到了佛理的启发。清代毛奇龄认为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的有些说法是“直用其( 宗密) 语”(《太极图说遗议》)。

周敦颐本人曾经叹道: “吾此妙心, 实启迪于黄龙;发明于佛印, 然易理廓达, 自非东林(常总) 开遮拂拭, 无由表里洞然。”(转引自赖永海《儒学与佛学》,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 这一切都说明, 周子之学得益于佛学者甚多。

《太极图说》有着深厚的儒道佛渊源, 周敦颐在创作《太极图说》时吸收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 但周敦颐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儒家的基本立场, 他吸收了其它两家的部分思想, 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意义上的儒家学说, 因而有人说周敦颐学说“是一个以《周易》为媒介的道家无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的混合体”(孙叔平,《中国哲学史稿》,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 而陈钟凡则认为《太极图说》“开宗言无极, 结尾言主静”,“亦见周子之学, 始终浸淫于道家之说, 其言虽力援儒书, 而终不能脱道家之域以独立也”(《两宋思想述评》,东方出版社,1996 年版) , 这显然是不正确的。综合以上可以看出,《太极图说》作为理学的开山之作, 是纯正的儒家思想, 不过借用了道家和佛教的个别概念和思想, 这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趋势,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理学是在宋儒援道佛入儒的情况下产生和形成的。

 
 
 
前五篇文章

孔子在人间

宗喀巴破斥“无分别”说的实质

全真道教与八仙关系初探

中国飞天艺术的源流

庄子生死哲学的本体意蕴

 

后五篇文章

“六经”的内容、流传与古代文明研究(一)

中国大文化论纲

从《感应篇》、《清静经》等书看道教的修炼法门(四)

从《感应篇》、《清静经》等书看道教的修炼法门(三)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探析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