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问答-学佛网
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
 

月溪禅师答:法师说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一个心来说法?

2014-9-6|299 

月溪禅师答:永明禅师云:神秀具双眼,六祖只有一只眼。

2014-9-6|332 

月溪禅师答:身是菩提树与菩提本无树之辨别。

2014-9-6|261 

月溪禅师答:先悟后修?先修后悟?

2014-9-6|228 

月溪禅师答:三身四智

2014-9-6|299 

月溪禅师答:悟后的人与不悟的人,衣食住是否一样?

2014-9-6|496 

月溪禅师答:今人说法与古人说法分别?

2014-9-6|259 

月溪禅师答: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2014-9-6|384 

月溪禅师答:西方太好,我们去未免贪心太重,西方究竟有否?

2014-9-6|325 

月溪禅师答:既然明心见性,还有业障么?

2014-9-6|504 

月溪禅师答:西方净土与六祖坛经所讲净土有何分别?

2014-9-6|254 

月溪禅师答:修行如此分两方面,未知是否?

2014-9-6|144 

月溪禅师答:生在西方,还修不修?

2014-9-6|226 

月溪禅师答:修行明心见性证悟后,将来肉体死了,生东方净土?

2014-9-6|349 

月溪禅师答:理虽顿悟,事要渐修?

2014-9-6|308 

月溪禅师答:如何是狗看熟油铛?

2014-9-6|188 

月溪禅师答:四种净土?

2014-9-6|305 

月溪禅师答:婆罗门教主张人人有一个神我,是否?

2014-9-6|223 

月溪禅师答:伽”字音怎么念?

2014-9-6|392 

月溪禅师答:东方世界名琉璃满月世界,佛名药师佛,是否?

2014-9-6|388 

月溪禅师答:佛家说如梦幻泡影,还要见什么佛性?

2014-9-6|249 

月溪禅师答:悟后的人,在其本人是何等境界?如何处世?

2014-9-6|385 

月溪禅师答:释迦佛、及我们一切众生的佛性,是一样或是两样?

2014-9-6|156 

月溪禅师答:见性是生前见,是死后见?

2014-9-6|214 

月溪禅师答:人何上中下三根之端的?

2014-9-6|254 

月溪禅师答:五重玄义、三分、十门分科?

2014-9-6|189 

月溪禅师答:闭关之说,出于何种经典?

2014-9-6|206 

月溪禅师答:参禅透三关

2014-9-6|277 

月溪禅师答:将一切思想灭尽了不起,如明镜现前,是佛性否?

2014-9-6|165 

月溪禅师答:对境无心,一切无碍,是佛性否?

2014-9-6|274 

月溪禅师答:所问的都非佛性,究竟是什么境界?

2014-9-6|220 

月溪禅师答:一念不觉而为众生,妄念断了,反归佛性,与法师所讲大相冲突。

2014-9-6|735 

月溪禅师答:法师言众生本来不是佛,究竟佛性先有?无明先有?

2014-9-6|293 

月溪禅师答:一念未起以前不是佛性,是什么呢?

2014-9-6|348 

月溪禅师答:父母未生前是佛性否?

2014-9-6|216 

月溪禅师答:无始无明与一念无明分别如何?

2014-9-6|539 

月溪禅师答:无始无明可破,与一念无明不可断的道理?

2014-9-6|654 

月溪禅师答:佛性与见闻觉知如何分别?

2014-9-6|254 

月溪禅师答: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慢慢的说说。

2014-9-6|630 

月溪禅师答:常言离四句绝百非,且四句者何?

2014-9-6|410 

月溪禅师答:如何是百非?

2014-9-6|213 

月溪禅师答:悟后的光景如何?

2014-9-6|308 

月溪禅师答:法师所讲大乘用功,与参话头有何差别?

2014-9-6|170 

月溪禅师答:如何是如来禅?如何是祖师禅?

2014-9-6|225 

月溪禅师答:念阿弥陀佛一声,念佛之念是正念是妄念?

2014-9-6|320 

月溪禅师答:用一念无明破无始无明,出于何种经典?哪些祖师的开示?

2014-9-6|486 

月溪禅师答:假如不参禅,被环境所转,恐持戒都难保,是否?

2014-9-6|276 

月溪禅师答:顿教与渐教,渐教是由修小乘断六根,修中乘断一念无明,但六根与一念是不能永断的;修大乘用一念六根随一根

2014-9-6|382 

月溪禅师答:有一人来问我念佛的净土法门,是修顿教、是修惭教?

2014-9-6|320 

月溪禅师答:佛之与法,是佛在先?抑法在先?

2014-9-6|188 


共306页,当前为300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 尾页|第
 
 
佛教问答栏目文章选读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www.wmxf.net),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