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止观之修行--安那般那(观出入息)浅谈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修行人要了解自身的实相,才能远离一切苦,一旦我们开始观察自己的本来面目时,万念纷飞的行径就得停止。

  为了要造到这点,我们必须采取bhavana的方式:从字面上来说,bhavana指的是“心的开展";若用一般的说法,就是指“禅修",亦可说是止观法门,它的目的在涤荡YIN欲、憎恚、怠惰、焦虑、不安、疑惑等心智方面的骚乱不净,一方面又培养集中注意力、清明的心智、知识、意志力、精进力,分析力、自信、欢喜心、宁静的心境等优良品格,以冀最後导致如实知见一切事物本性的最高智慧,而证入最终的真理──涅盘。

  “止",梵语奢摩他Samatha;“观",梵语毗钵舍那Vipasyana。即是禅定、智慧二学,是修学一切佛法的根本。简言之“止"是使心念集中於所观察的对象,而不分散,也被称为“宁谧的开展",而且由此而达到身心“轻安"之境。《宝云经》释“奢摩他"为“心一境性"──心专注於一境。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五说:“依定住心说名为止"。“观"则是在“止"的基础上以智慧思维抉择真理,修习止观正足以破除众生的烦恼障(我执)及所知障(法执)。故其乃是一切大小乘修行方法的根本。

  《习定管窥》曾说:“所谓`观',便是依修`止'所得身心轻安的境界为基础,以智慧深入观察定中生起(所思维对象)的影像。"又云:“若修`止'未成,身心未能生起调畅自在、远离烦恼的感觉,纵然以观慧思维抉择事理,亦不名修`观',只能称为`毗钵舍那相应作意',即是相似於观的思维活动而已。修行人必须修止成功,获得轻安後,以观慧思维抉择,才是真实妙观。"由此可见,禅修之道始於修止。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佛陀的教导当中,也有提到各种修定的方式。佛陀在开悟之前,也曾跟随瑜伽行者,学习过八种心灵高度专注的境界。终其一生,佛陀始终没有间断地继续修定。佛教的大小乘经典、戒律,都描述释迦牟尼的禅定功夫独步千秋,雄视百代,能随意出入於任何一种禅定境界。他说法时常常入定,并表现出种种神通、变化。所以在《圆觉经》说:“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

  天台宗祖师慧思在《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卷首即强调:“佛教所说五眼、六通、三明、八解脱、十力、四无畏等`无量佛法功德,一切皆依禅定生。'"

  天台宗智者大师在《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中说:“若行人深达禅门意趣,则自然解了一切佛法,不俟余寻。若欲具足一切诸法藏,唯禅为最,如得珠玉,众宝皆获,是故发意修禅。"又云:“欲知法门,当知一切功德智慧,并在禅中。"

  故此,我们可以说一切佛教思想,都是禅定考察之结果,由禅定思维,佛教思想,始能体验化,若无禅定,便无活泼泼之佛教,佛教为自觉中心之宗教,而自觉之智,非定无以开发智慧。

  佛教宣扬说:修禅定可达到“止"能使人得到身心“轻安"──轻快安恬,现前享受一般人未曾尝受过的幸福安乐,称为“现法乐住"。虽然毫无疑问地,处在这种境界中会令人非常愉快,但是当境界消失时,人又回到现实的生活中,问题仍是没有解决。这些方法能让人在心灵的表层,发展出一种平静愉快的感觉,但是仍未触及心底深处的习气。从中所得到的轻安,只是表面上刻意营造出来的,而不是由清净的心底深处自动生起的。因此,当佛陀教导“定"时,他强调一个修行者开展定力的目的,不是为了去体验禅悦,而是为了要训练“心"成为一个工具,用以体验自身的实相,并熄灭导致痛苦的贪、瞠、痴。这才可说是“正定"。

  所以,印顺法师在《学佛三要·慧学概说》中说:“因深定中,可以引发一种极寂静、极微妙的特殊体验,使身心充满了自在、轻安、清快、妙乐之感。在这美妙的受用中,易於陶醉满足,反而障碍智慧的趣证。所以经论常说:一般最深定境反而不能与慧相应,无法证悟。"若菩萨戒第十一违犯云:“味邪命法持不舍。"又第廿五违犯有云:“见味静虑为功德。"我们对於此等垂戒,应当深思。

  智者大师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又名《小止观》或《童蒙止观》)中说:“当知此之二法(止观),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狂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所以若就佛法整个的修习过程来说,则“止"、“观"都应修习,不能偏 。宗喀巴大师以夜间燃烛观壁画为喻,说明止观必须双修的道理,若只修“止"而不修“观",则如所燃之灯烛不明;不能清楚地照见画像,若只修“观"而不修“止",则如所燃灯烛虽然明亮,但却时常被风吹动,亦不能看清画像,只有“止"、“观"双修,方能如在灯烛明亮、无风扰动情况下,彻底看清楚壁画。

  佛教中之修行方法非常多,可谓法门无量,各种宗派也有其特别之修持方法。在小乘佛教方面,有世间禅、出世间禅二类,有六妙门、四禅八定、四无心观、通明禅、十六特胜观、五门禅(数息观、不净观、慈心观、因缘观、念佛观)、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九次第定、狮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三论中之无得正观、法相宗之五重唯识观、天台宗之渐次止观、圆顿止观、不定止观、四种三昧(常、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三昧)、华严宗之法界观、禅宗之壁观、参话头、默照禅、本来面目、只管打坐等工夫,净宗之念佛禅,有持名、观想、观像、实相念佛之方法,而唐宋以来,佛门更流行一种禅净合修的参究念佛之法。而密宗之修法也非常丰富,有事部、行部、瑜伽部(藏密称以上三种密法为下三部密,这类瑜伽皆以修“三密相应"的诵咒为主要禅功,以“净菩提心观"为修禅之基,又分所修之禅为有相、无相二种瑜伽。)而无上瑜伽则有生起次第、圆满次第(有那洛六法、宝瓶气、金刚诵、拳法等)大圆满(彻却、脱噶),大手印和道果等。

  而张澄基教授则将禅定之修法归纳为较重要的六种,第一依专注修禅定(以心专缘一处而修禅定。这专缘的一处,可以是外境的某一点,也可以是身内的某一点。)第二依观想修禅定,(普通人从未有用意识连续不断的“观想",或用意识绘画一物,这种继续不断观想作用,如能持续,则极易趋入禅定。)第三依调息而入定,第四依念诵修禅定(一心专持一佛号,或一明咒,亦能入定。)第五依运动修禅定(这是最高深、最难,也是最易之法门,乃是定慧不二、动静不二之定。)而南怀瑾教授则认为“大小乘经典里所论及各种修持法门,均不离十念法,所谓十念法,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阿那般那(出入息念)、念身、念休息、念死。'"

  佛陀曾针对每一个从他学法的人,设计了各种让心专注的方法,就是“观出入息"(梵语anapanasati)亦称安般守意,安般的安是梵语ana,即入息的意思,般是梵语apana,即出息的意思,守意是梵语sati,即守意。

  安般(anapana)者,通译为息,十念之一也。入佛法有二甘露门,一、不净观,二、安般守意。而於我国六朝禅法则以安般为最要,而特别由安般的演进,成为各家各派中无数甚深禅定之修法。所以《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云:“佛法甘露门,名阿那波那,於诸法门中,第一安稳道。"

  经中曾记载释迦牟尼佛在达到正觉不久後,对弟子所说的一席话:“弟子们,我在最近三个月间,全神贯注於出息,因而得到了诸多心得。我实际地实行入息、出息、长短息等等各种呼吸方式,才晓得有各种不同的呼吸方法,而我已经有了粗略的思维,弟子们,我希望经过更长的时间,再得到更细微的思维。"

  由此段经文可知,释尊在三个月之间实行安般守意的呼吸法,而後得到许多心得的经过情形,并且由实行出息、入息、长短息等呼吸方式,得到更多的呼吸法,慢慢地思索,获得更多的心得,连过去所不曾感受到的细微之处,也逐一地体验到了。

  而且根据记载,释迦真正领悟到“安般守意"的契机,是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而後在世间的四十五年之间,“安般守意"便如影随形的与他同在。所以智者大师在《六妙门法》中云:“故释迦初诣道树,跏趺坐草,内思安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因此万行开发,降魔成道。当知佛为物轨,示迹若斯,三乘正士,岂不同游此路。"又在《释禅》中云:“如经说阿那般那,是三世诸佛入道初门。西国禅师,相传不绝,多以此法为学道之初。"

  念安那般那,通俗名词称为练气,就是念呼吸与息,也就是现在密宗、道家的炼气法、密宗的修气、修脉、修明点、修拙火四部,都是修安般法门发展出来的。而中国道家讲气脉,都是受安那般那的影响。後来天台宗的止观,讲究出入息的方法,也就是从安般守意来的。安般守意不是释迦牟尼佛创的,印度的婆罗门教、瑜伽术里早都有了,只不过佛用佛学的方法,将它与般若观行融会在一起。传到中国以後,又跟道家打成一片,守窍、练气都与它有关系。中国的高僧,有神通证果位的那麽多,都同这个念安那般那有关系。

  所以南怀先生在《禅观研究三讲》中说:“天台宗讲究止观法,即是从十念法中之安那般那入手。西藏密宗宗喀巴大师传与达赖、班禅以後所讲的止观法门,与天台宗几乎是同一路线,也是从安那般那出入息修法入门。"又云:“十念法中又以念阿那般那为各种修定法门(包括佛教中显宗、密宗、以及其它各宗与外道)通途之学。"又云:“安那般那是炼出入息,包括显、密许多方法,而原则只有一个。若加以度婆罗门、瑜伽术、中国道家,至少有几百种方法。方法虽多,但归根结底是炼气息。"所以《增一阿含经》特别强调念气,因此,由佛的公子罗侯罗,特别报告自己证阿罗汉果的经过。其他方法则没有特别报告,由此可见念气的重要。

  南怀谨教授曾对念安般法门之优点和重要性,作了十分精辟之描述,现将之整理如下:

  一、“正意"涉及了呼吸,道家也一样,《阴符经》上有一句话──“禽之制在气",这是一个重要的口诀,也就是方法。念头抓不住会乱跑,思想不能专一,就是因为你的气在散乱,气散乱心就散乱了。虽然气不是主体,是心的附属品,可是这个附属品很厉害,抓它不住,你的心就停不下来。等於人骑在马上,你的气就是马。人若骑在一匹劣马上,想叫它停住,缰绳拉得很紧,马还是乱跑,停不下来,你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我们心虽然定,若气不能定,妄念怎麽能停下止呢?所以孟子云:“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如果精神与气不配合,想不生妄念,绝对做不到。古人也有云:“欲从心起,息从心定。心息相依,息调心静。"而我们应该如何把妄念抓住呢?只要注意呼吸,呼吸就像一条绳子,把这一匹马拴住了以後,等於妄念被拴住了,修行便可以专一,也就可以证入“初禅"。修行的效果是一定会来的。修这个法门,对身心都好,寿命也可延长。记著:只要你把意念与呼吸配合为一,气就不会乱跑了,忧愁烦恼自然就去掉了。所以佛说:“能修行安般者,则无忧恼乱之想,获大果报,得甘露味。"

  二、四大中最重要的是风大,就是呼吸往来的气。一口气接不上来就会死亡,所以气最重要。念头与呼吸有很大的关系;思想越散乱,呼吸就越乱;思想细了,呼吸跟著细了。到鼻子不呼吸时,才叫做“息"。所以打坐作功夫,调不好息,谈不到得定;也谈不到止观的“止",充其量只不过有一点影子而已。打坐後身体变好,并不是你方法修得好,是静坐中,无形中在调息,气息变细了,身体便转好一点。如果我们把意念专一起来修持,那效果就更大了。

  修密宗主要强调的是修气修脉,以达到成佛证果。气脉不通,脉络转化不了,不能得定,就是所谓的“中脉不通而言得定者,绝无是处。"

  三、我们修持之所以不能得定,是因为身心没有调整好,尤其是身体的障碍太多,身见是最难去掉的,我们一打坐修定,身见──身体的障碍就有了。因此,不能去掉身见,想进入定境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如何去掉身见?在修持方法上,修出入息是比较容易的。

  四、修出入息,身体会特别健康,这时精神健旺,可以却病延年。虽然却病延年及返老还童,并不是我们修道的目的,但能作到身心健康,求证道业就比较容易了。所以密宗有宝瓶气、金刚诵、九节佛风等修法,走的是瑜伽术的路子,因为身体四大不调,想打坐得定绝无可能。气息调整不好,身体也不会健康。

  五、修安那般那最容易成就,因为生命的根元在气。唐、宋以前,道家修练的方术,有专门用“服气"的方法。那是专心一志,利用呼吸的屈伸起伏,以求达到“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道术。它与印度古代瑜伽术中修气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炼气的方法,其最终目的,都是凭藉呼吸的作用,由此而引发生理潜能的“真气",那才是“气功"与“身瑜伽术"的极果。

  六、断欲是最难最难的,很少人真正能把欲断了的。年轻人打坐,刚刚把功夫作得好,情欲就来了。没有情欲时,打起坐来,半在昏沉半睡眠。这怎麽办?要靠练气,所以十念中第八项念“安那般那",非常重要。炼息可断去欲念,作到不漏丹。老年人炼息可使阳气重来;有病的可藉此去病,健康长寿。

  七、佛说修安般,由调息的方法入门,修成後戒、定、慧具足,不用刻意守戒,已完成守戒功德。诸根神通而得解脱。

  如何修习安般法门

  至於如何修习安般法门呢?在许多佛经、论著和大德之开示中也可以找到不少珍贵之资料。在南传中《阿含经》(I425)(Majjhima Nikaya)中,有以下之开示:“修行者应到树林中、树根上或空旷之地,盘膝而坐,挺直背脊,开始观息,把心念专注在呼气与吸气上。深深吸入时,应念住:`我吸入长气'。深深呼出时,应念住:`我呼出长气',轻轻吸入时,应念住:`我吸入短气'。轻轻呼出时,应念住:`我呼出短气'。再者,修行者吸气时应念住:`我吸气并感受一切身上的活动'。呼气时应念住:`我呼气并感受一切身上的活动'。又吸气时应念住:`我吸气并镇静一切身上的活动'。呼气时应念住:`我呼气并镇静一切身上的活动'。"

  《楞严经》周利盘陀伽曾说:“佛陀怜悯我的愚蠢,教我安居静处,正身端坐,调理鼻中出入气息,我秉承教示,时时观息,用功日久,心渐微细,知息出入,终能穷尽气息生、住、异、灭四相,刹那的变迁情形,於是豁然而悟,得大无碍,终至漏尽,成阿罗汉,於佛陀座下,蒙印证已成无学圣果。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才是第一。"鼻根反息,也一种入流照性,背尘合觉的妙法。因为鼻根不仅有嗅觉,且职司呼吸,反息是把鼻根外在的浅呼吸,入流而成内在微细的小腹丹田呼吸,再加上反观息相,使心息相依,就发生入流照性的作用。(这种内在微细的小腹丹田呼吸,中国道家叫做胎息,有促进长寿不老的功能。)

  《楞严经》孙陀罗难陀曾说:“我於出家的时候,从佛学出世道,虽说於佛戒律,无所逾越,但心常散乱,不能入定,因不能发慧断惑,故未得无漏,当时世尊,教我和拘罗,双眼注视鼻端的白点,使系心一处。我秉承如来的教诲,摄心谛观,经三七日,初见鼻中气息,出入如一缕黑烟,鼻识内明,智慧光发,外照世界,一片虚净,恍如琉璃,观之既久,烦恼解尽,烟相亦渐渐消失,出入鼻息,变成了白色。因此心开漏尽,出入鼻息,化为光明,照耀十方,证阿罗汉,世尊就为我授记,将来一定得证菩提佛果。佛问圆通,我由摄心观鼻,得智慧光明,圆照十方,消灭诸漏,如我所证,斯为第一。"

  南怀谨教授也提出了一个非常殊胜之修法,他说:“因一般人调息不容易调得好,不如先作粗猛的呼吸。呼吸粗的叫风,细的叫气,当气到达好像不呼不吸时,微细最微细的那个叫息。天台宗的数息、听息、调息是讲息,不是讲风,也不是练气。

  上坐以後,先修风,手结亥母手印(密宗称谓),也就是京戏的兰花手。炼气时,肩膀要端起来,让手臂伸直,手放在骨上(手过长、过短例外),手臂一伸直,肩膀自然端起,里面的五脏也自然都张开了,气就贯通,所以,非用这个姿势不可。

  下一步,鼻子吸气时,小腹自然向内缩,气吸满了,不能再吸了,就吐气。吸时细、长、慢。放出时粗、短、急。往复这样作,到了气满时,自己会不想作了,此时就不大起念了,然後由气转成息,心境自然宁静下来,感觉到鼻子细微的呼吸,意念与息不要分开,吸入知道吸入,呼出知道呼出,吸入暖知道暖,吸入冷知道冷,意念与气息始终相合,不能离开,如果有一念没有感觉到息时,就是已经在打妄念了。慢慢慢慢如此练习,真到了一念之间,心息真的合一了,密宗的修法叫“心风合一",“心风合一者,即得神通自在",至於却病延年,返老还童,更是不在话下。

  在《橘皮书(The Orange Book)》中,也介绍了一种称为“味帕沙那"(Vipassana)之观息法门,现在整理如下:“静静地坐著,开始观照你的呼吸,最容易的方式就是从鼻孔的入口处来观照。当气进入,感觉那个气碰触到鼻孔的入口处,观照该处。那个碰触比较容易观照,气太精微了,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只要观照那个碰触。气进入,你感觉它进入,观照它,然後跟随著它,跟著它走,你将会发现它来到一个停止的点,就在靠近肚脐的地方,它停止了,它停止的时间非常非常短,然後它再度往外移,要跟随著它,再度感觉那个碰触,感觉气从鼻孔出去。跟随著它,跟著它出去,你会再度来到一个点那个气有一个非常短的片刻会停止,然後再开始循环。

  吸气,空隙;吸气,空隙;吸气,空隙。那个空隙是你里面最神秘的现象。当气进入而停止,不动,那是你能够会见你的中心,当气出来而停止,不动的时候,那个空隙就是宇宙的中心。这两个中心并非两个不同的东西,首先你要觉知到你内在的中心,然後你要觉知到那个外在的中心,最後你会知道这两个中心是同一个,然後“进"与“出"将会失去它们的意义。佛陀说:“有意识地跟著呼吸移动,你将会在你里面创造出一个觉知的中心。"一旦这个中心被创造出来,觉知就开始移动到你的每一个细胞,因为可以说每一个细胞都需要氧气,每一个细胞都在呼吸。

  记住,不要由你来停止它,让它自己停止。如果你主动去停止它,你将会错过整个要点,因为那个“做者"一介入,观照就消失了。你不要对它造任何事,你不要去改变那个呼吸型式,你既不主动吸气,也不主动呼气。你根本就不去碰那个呼吸,你让它自然发出,自然流动。当它出去,你跟著它,当它进来,你也跟著它。

  不久你将会觉知到有两个空隙,在那两个空隙当中,就是门道之所在。在那两个空隙当中你将能够了解,你将能够看出,气本身并不是生命,它或许是生命的食物,就像其它食物一样,但它并非生命本身,因为当气停止,你还在那里,完全在那里──你完全有意识、全然有意识。气已经停止了,气已经不再在那里,但你还在那里。

  一旦你继续观息──佛陀称之为“味帕沙那"或“阿那帕那沙提"瑜伽──如果你继续观照它、观照它、观照它,你会渐渐、渐渐看到那个空隙在增加而变越来越大,最後那个空隙会维持几分钟。一个气进入,然後有一个空隙有几分钟的时间,那个气不跑出去。一切都停止了,世界停止了,时间停止了,思想停止了,因为当气停止的时候,不可能去思想。当气停止几分钟的时间,思想完全不可能,因为思想过程需要持续的氧气,你的思想,和你的呼吸非常深刻地互相关连。在空隙之中,你首度知道甚麽是气里面的气,甚麽是生命里面的生命,那个经验能够解放你,那个经验能够使你觉知到对生命的经验之本身。

  有关以上对呼吸之间空隙之说明,我们可以在《丹田吐纳法·答客问》一书中看到很相似之阐述:“因为功夫深到,在`纳息'转为`吐息',或`吐息'转为`纳息'时,运用其耐力,在要转换而尚未转换的当中,不立刻接续著运行,却暂保其原有状态,这就是`持息',这`持息'的久暂,视各人的功夫及耐力的如何而决定。在`持息'的当中,`息'因之而更为充塞,且像进入了无息的状态,纵使几分几秒之间,而身心也会发生一种美妙的感觉,对於脑神经发生良好的作用。"

  【录自:澳门佛教】

 
 
 
前五篇文章

識體理體兩分與「一分無性」說──法相唯識宗佛性思想論析

佛教在蒙古

弘一法师与念佛法门

民初法相學風札記--楊仁山,章太炎,歐陽漸的唯識論

佛法的因果论

 

后五篇文章

僧史所載中國沙門堅守YIN戒的一些實例

地藏王的臉

学习戒律的意义

成佛必经之路─大乘增上生道

无执著的动态智慧——中道与中观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