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略谈《现观庄严论》及其注释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略谈《现观庄严论》及其注释
  任 杰

  一、此论之名义
  《现观庄严论》或译《现证庄严论》,圣慈氏(弥勒)菩萨造,全称为《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观庄严论》。圣无著菩萨因过去发大乘菩提心,承事供养无量诸佛,广修菩萨行,所积殊胜善根为增上,现生发大乘菩提心为担荷如来圣教,欲求亲见圣慈氏菩萨听闻教法,以期通达般若,住持正法。于是入山经十二年勤修慈氏观行,乃亲见圣慈氏菩萨,听受《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观庄严论》等圣慈氏五部论著。由于《般若经》甚深广大,微妙难测,即由圣慈氏菩萨的教授教诫,以此论义能令闻者易于通达,故称为“教授”。
  “现观”有依智慧现前证得诸法之智义,这在圣无著菩萨的论著中有其广说,如《显扬圣教论》卷十六“成现观品”中详述现观次第,或四或六或七或八种现观,及其种相有十八种之差别,及《阿毗达磨集论》卷七建立十种现观。依上论义,现观只限于三乘人观察三宝四谛等境,断三界所系烦恼,以般若智慧观察修证为主,立名智现观。如《显扬圣教论》云:“于恶趣中不起现观,不能证得三摩地故,色、无色界亦无现观,唯一欲界、人天二趣,有佛出世能起现观。”因此,随顺三乘人闻思修慧在各个阶段由修行断证的智慧不同,其所立现观之名各异。总的来说,现观皆由五道十地所摄,如资粮道,又名信道和顺解脱分,皆名法现观。法现观的“法”字,即十二分教法,在资粮位缘此教法随顺闻思慧抉择诸法现观时,因此现观是随顺解脱一分,故又名顺解脱分。加行道,又名顺抉择分和抉择支,名为义现观,“义”为抉择四谛法义,是修加行者为得见道所修之加行,既名加行道。见道名为谛现观,“谛”有真实不虚之义,此即见道者身中亲证之智,初证粗细无我及初证四圣谛之道真实不虚,故名谛现观。见道以后修道位中,称名随现观或后现观,是见道以后,修道者身中的智证无我之现观道。若依《显扬圣教论》卷十六所说,于修道位中有十六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所系于四谛各有四智,即成十六智,声闻得此对治三界杂染,菩萨所得对治十种地障。无学道名为究竟现观,是三乘圣人各自修道谛所证的究竟灭谛涅槃果位智德,即名究竟现观。但声闻现观和独觉现观,与菩萨的大乘现观,有其根本不同的区别,因为菩萨为教化声闻独觉种姓者,必须了知声闻独觉现观,不是取证二乘现观,若依《阿毗达磨集论》卷七所说,声闻现观与菩萨现观之差别有十一种。所以本论主要所说,是大乘菩萨现观,从初发大乘菩提心入资粮道,历经修大乘加行道、大乘见道和大乘修道,乃至成佛现证法身果位的究竟现观智德,名为大乘究竟现观,是故唯佛乃能究竟圆满现证断德与智德。此即本论所说的大乘八现观之次第。
  “庄严”,如《大乘经庄严论》卷第一云:“譬如庄美质,临镜生欢喜,妙法庄严已,得喜更第一。释曰:譬如美质加严像,现在于镜则生胜喜。”“庄严妙法义入自心则生胜喜。”该论为发大乘菩提心者又说五种庄严义,如金器、如花正开敷、如食美膳、如解文字和如开宝箧、如其次第,心向大菩提、受教大乘法、思维大乘法、修行大乘不思议法和自觉证得无上菩提故。正喻《般若经》微妙甚深,自体本质本来美妙庄严,再加上《现观庄严论》的庄饰妙具而显得更加庄严,能令闻思修者证受法味,于《般若经》生起清净信心,倍生胜喜,由此以般若为庄严之因缘,自觉求证无上菩提。若依圣无著菩萨的《瑜伽师地论》所说,佛教论典,具有第一义谛、能令众生出离诸苦果和正行究竟三种功德,名之为论,此与本论所说,由通达甚深般若,现证空性第一义谛;令诸众生发无上菩提心,解脱一切众生诸苦果;正修菩萨加行究竟成佛之功德,其义相同。此即略述《现观庄严论》之名义。

  二、此论之所诠内容
  此论所诠内容,即三智、四加行和果法身,称为八法、八事或八现观,共成八品,二百七十八颂。论初二颂(原论一颂)说明造论之前先礼赞三智功德,为令所化众生于此般若生起清净信心,由此清净信心为缘,当得解脱及圆满成就如来一切智智,并以三业至诚礼赞佛、菩萨、声闻和独觉四圣众之母——般若波罗密多。
  次有二颂,说明造论之所为(目的、宗旨)义,谓即此论以大乘修行作用成佛为究竟宗旨。次有十五颂,总说全论八品略义境行果,此即: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智,以此三智为境。圆加行或名圆证加行或圆满一切相加行、顶加行、渐次加行、刹那加行,以此四加行为行,第八法身为果。总说全论三智、四加行和法身八现观境行果既周。次后广说八现观开为七十义而广释《般若经》的文义,说明从初发大乘菩提心,修习三智四加行,最后圆满成就如来法身妙果之次第。
  第一、一切相智,或译一切种智或一切智智,为佛陀的究竟智德。此品共五十六颂,总有十义究竟圣智,以为大乘圆满道体。
  一、大乘发心二十二种喻,以喻说明从初发大乘菩提心为基础,至第十地菩萨最后一念大乘菩提心圆满之功德。明菩萨为利众生故,乐求成佛圆满一切智智,必须先发大乘菩提心以为基础。
  二、大乘教授,菩萨发心以后,首先要听闻开示大乘教授。此有十种教授:1、最初发起所缘空性之修德,所求方便不能违背世俗和胜义二谛,故开示二谛为修行自体之教授。2、开示四谛为修行所缘境之教授。3、开示佛法僧三宝为修行所依境之教授。4、为修行坚固之因,对治懈怠,开示精进之教授。5、为修行增进之因,对治退屈,开示不疲劳精进之教授。6、为修行不退之因,对治自轻懈怠,开示大乘道精进之教授。7、于所修行能得自在,不依仗他因,开示五眼之教授。8、于所修行之果能速圆满广大资粮之因,开示六通之教授。9、10、为令了知必须断除分别和俱生烦恼种子,故开示见道与修道之教授。此十种是大乘教授之自体。
  三、大乘加行道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顺抉择分,遣除邪执分别,胜出声闻和独觉。
  四、大乘修行所依自性住种性,即安住菩萨身中之法性。
  五、大乘修行所缘断除增益执著。
  六、大乘修行所为,即大悲心为心大,断除二障为断大,证得一切智智为证大。
  七、披甲正行,即菩萨修行六度正行。
  八、趣入正行,即菩萨修习加行广大事业。
  九、资粮正行,即菩萨修习广大资粮,其中包括智资粮、十地资粮和对治资粮三种。
  十、出生正行,即在见修道中对治能取所取分别,由修福智二资粮决定出生一切相智。
  第二、道相智,又名道种智或道智,此品共三十一颂,总有十一义。
  一、道相智之支分,即远离违缘障碍生道相智。二、了知声闻道之道相智。三、了知麟喻独觉道之道相智。四、了知菩萨道之道相智,即具有大胜利功德之大乘见道。五、大乘修道作用。六、大乘胜解修道。七、大乘胜解修道之胜利。八、回向无上修道。九、随喜无上修道。十、大乘引发修道。十一、清净修道。
  第三、一切智,又名体智,此品共十六颂,总有九义。
  一、由于具足智慧即不住三有此岸。二、由于具足悲心即不住涅槃彼岸。三、由于无有方便善巧则离果般若遥远。四、由有方便善巧则与果般若邻近。五、所治品,即应对治无有方便善巧及无殊胜智慧的烦恼实执类之错误处。六、以一切法皆无谛实之智慧的能治品。七、菩萨加行即以世俗胜义二谛之真理能灭除颠倒执著。八、于内心与外境上能灭除实执的加行平等性。九、大乘见通。
  第四、圆满一切相加行,又名圆证加行或圆加行,此品六十三颂,总有十一义。
  一、所修加行相。二、能修诸加行。三、修加行的功德。四、修加行的违缘过失。五、加行性相。六、大乘顺解脱分。七、大乘顺抉择分。八、有学不退僧。九、生死涅槃平等加行。十、清净刹土加行。十一、方便善巧加行。此为圆满总修习三智境的加行,故名圆加行。
  第五、顶加行,由缘空性的般若妙慧之智已到至极之顶,故名顶加行,此品共有四十四颂,总有八义。
  一、煖顶加行。二、顶顶加行。三、忍顶加行。四、世第一法顶加行。五、见道顶加行。六、修道顶加行。七、无间道顶加行。八、应遣除邪执分别行。
  第六、渐次加行,即以次第修习三智行相境,故名渐次加行,此品一颂,总有十三义。
  一、布施波罗密多渐次加行。二、净戒。三、安忍。四、精进。五、静虑。六、般若,此为修六波罗密多渐次加行。七、随念佛宝。八、随念法宝。九、随念僧宝。十、随念净戒。十一、随念天。十二、随念舍,此为六念渐次加行。十三、了知诸法清净,修习法无自性之渐次加行。
  第七、刹那加行,谓从修渐次加行力所生起的菩萨究竟观行,最后一刹那即圆满现证无上正等菩提,故名刹那加行。此品共五颂,总有四义。
  一、非异熟刹那加行。二、异熟刹那加行。三、无相刹那加行。四、无二刹那加行。
  第八、法身。此品共四十四颂,总有四义。
  一、自性身。法身以无相为相,以法自性清净为身,故名自性身。此分二种,即远尘离垢清净之自性身,及自性清净之自性身。
  二、智慧法身。总有五智之智德,广为具足二十一聚究竟无漏智德,谓以智德为身,故名智慧法身。
  三、圆满报身,又名圆满受用身。此身唯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之圆明妙相庄严之佛色身。
  四、胜应化身,即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道的菩提化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之佛色身,及以法身为增上,如来为利益众生,有二十七种利生事业无尽,乃至尽三有际。此法身事业无有间断,安住世间利乐有情。
  此是就为乐于广说者,此论以八品开为七十义释《般若经》。
  为乐于中者,有一颂摄为六义:一、三智自性之相。二、总修三智行相之圆满一切相加行。三、修习三智最极之顶加行。四、三智行相贯穿于次第修习时之渐次加行。五、修三智加行究竟时之刹那加行。 六、修三智四加行究竟圆满之异熟果即是佛法身。
  最后一颂,为乐于略者,摄为三义:一、三智是修加行境。二、四加行是修三智究竟之因以为行。三、法身及法身事业是修加行究竟之果。此即是本论摄为境行果三法门之略义。
  此论的组织结构非常严密,修行次第及其断证境相极为细致,是一部完整修学般若及菩萨行,利生广大事业的无上法门,应当深入研究、思维观察的般若甚深教法。

  三、此论是解《般若经》
  《现观庄严论》是宗《般若经》为根本经,是解释《般若经》的一部释经论,论中的法相名词,都是《般若经》中固有的涵义。据说古印度圣解脱军论师著有经与论对照的科目。后来宗喀巴大师著《十万颂》、《二万五千颂》和《八千颂》,广中略三部《般若经》与论对照的详细科目。法尊法师曾译有《般若八千颂》与《现观庄严论》对照的科目。如果将论颂科目批之于经,更能了知经文义理,其经文本身又能解释论义。
  我们的大师释迦牟尼佛,最初在古释迦牟尼佛前发大乘菩提心,中经三阿僧祗刧供养亲近诸佛,积集福、智二种资粮。修习菩萨难行能行之道,最后圆满福智二种资粮,断尽烦恼、所知二障,究竟圆满无上正等菩提,成就一切智智。佛陀以大悲心,愍念一切众生,为解脱一切众生苦果,灭除一切众生的无明暗昧稠林,令获得有余依和无余依二种涅槃妙果,广说无量法门,皆贯以般若为中心,三世诸佛及一切圣众皆从般若而生,故说般若为三世诸佛之母,亦是菩萨、声闻和独觉之母。《般若经》是广说菩萨从发大乘菩萨菩提心起直至成佛,菩萨修行断证次第广大甚深的无上法门,所以佛说《般若经》时自敷法座,表示对般若的尊重,最后的“嘱累品”中再三嘱累阿难尊者如侍佛一样尊重般若,若般若住世,如佛住世说法无异,尊重恭敬供养以及读诵修习般若,即能见佛真身,当获得无量功德。
  《般若经》在我国的汉藏译本中,是佛教大乘经藏中一部卷帙最繁的经典,因般若是三世诸佛及一切圣众之母,是一切诸佛菩萨共趣之道,所以汉藏经目都冠以大乘经藏之首。汉译本,唐玄奘法师译《大般若经》六百卷,佛于四处说法,分十六会,即鹫峰山说前六会,给孤独园说八会,他化自在天宫说一会,竹林园说一会,前六会分有品名,后十会但有分名而无品称。若依《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大般若经》十六会汉藏勘同记所载,《大般若经》总二十万颂,十六会分。
  第一会鹫峰山说,四百卷,七十九品,与藏本《十万颂般若》对照,比藏本多“常啼品”、“嘱累”和“法勇”三品,其藏本却在第五会中说。
  第二会鹫峰山说,七十八卷,八十五品,此于藏本无“常啼品”等,余皆大同。此会经与藏本《二万五千颂般若》对照。
  第三会鹫峰山说,五十九卷,三十一品,此会经与藏本《一万八千颂般若》对照。
  第四会鹫峰山说,十八卷,二十九品,此会经与藏本《八千颂般若》对照。
  第五会鹫峰山说,十卷,二十四品,此会经与藏本《八千颂般若》对照。但此会经比藏本多“常啼品”、“法勇品”、“嘱累品”和“慈氏问品”四品,汉本第一会中“慈氏问品”全缺。
  第六会鹫峰山说,八卷,十七品,此会经藏本缺。
  第七会给孤独园说,曼殊室利分二卷,此会经与藏本《七百颂般若》对照。
  第八会给孤独园说,那伽室利分一卷,此会经藏本缺。
  第九会给孤独园说,能断金刚分一卷,此会经与藏本《三百颂般若》对照。
  第十会他化自在天宫说,般若理趣分一卷,此会经与藏本《一百五十颂般若》对照。
  第十一会给孤独园说,布施波罗密多分五卷。
  第十二会给孤独园说,净戒波罗密多分五卷。
  第十三会给孤独园说,安忍波罗密多分一卷。
  第十四会给孤独园说,精进波罗密多分一卷。
  第十五会给孤独园说,静虑波罗密多分二卷。
  以上五会经,共十四卷,与藏本《一千八百颂般若》对照。
  第十六会王舍城竹林园白鹭池侧说,般若波罗密多分八卷,从五百九十三至六百卷,此会经与藏本《二千一百颂般若》对照。
  汉译《般若经》的异译本,从后汉至北宋,相续传译一千余年,总有四十部,七百九十四卷,七十六帙,(《开元录》说,二十一部,七百三十六卷,七十三帙)但这些经多是从《大般若经》某一品的异译本或别行本,如:
  一、《放光般若经》三十卷,九十品,西晋三藏无罗叉共竺叔兰译。
  二、《摩诃般若经》三十卷或四十卷,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三、《光赞般若经》十五卷,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此三经与《大般若经》第二会同本异译。但《光赞般若》只译有三分之一,至“散花品”后文并缺。又如:
  一、《摩诃般若钞经》五卷,十三品,苻秦天竺沙门昙摩鞞共竺佛念译,此与《小品》、《道行》同本,但文不足,若准《道行》,后缺十品。
  二、《道行般若经》十卷,三十品,汉灵帝光和二年(179)后汉支娄迦谶译。
  三、《小品般若经》十卷,三十九品,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四、《大明度无极经》四卷或六卷,三十品,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五、《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经》二十五卷,三十二品,北宋咸平六年至景德元年(1003-1004)施护译。
  以上五经与《大般若经》第四会同本异译。
  《胜天王般若经》七卷,十六品,陈月婆首罗译,此与《大般若经》第六会同本异译。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经》二卷,梁扶南三藏曼陀罗仙译。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经》一卷,梁扶南三藏僧伽提婆译。此二经与《大般若经》第七会曼殊室利分同本异译。
  《儒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二卷,刘宋沙门翔公译,此与《大般若经》第八会那伽室利同本异译。
  《能断金刚经》一卷,有五种汉译本,其中四种译本,与玄奘法师译《大般若经》第九会能断金刚经分同本异译。
  《实相般若经》一卷,大唐天后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此与《大般若经》第十会般若理趣分同本异译。
  《仁王般若经》二卷或一卷,八品,有姚秦鸠摩罗什和唐不空三藏二种译本,此经藏本疑折辨入藏。《开元录》亦未注明此经为《大般若经》的异译本。
  《帝释般若心经》一卷;《遍照般若经》一卷;《大乘理趣六波罗密经》十卷;《开觉性般若经》四卷,此四经藏本缺。
  委细查对藏译《般若经》编入《甘珠》大藏经“般若部”的总二十三种,共二十一函,每函可译汉文约三十卷,但没有异译本。藏地先德们分《般若经》为“母子十七分”,与汉译《大般若经》十六会分有同有别。
  母部有六经,一、《十万颂般若》,即汉译第一会。二、《二万颂般若》,即汉译第二会。三、《一万八千颂般若》,即汉译第三会。四、《一万颂般若》。五、《八千颂般若》,即汉译第四会、第五会。六、《般若摄要颂》。此六部经称为“母”部者,是以《现观庄严论》八品分别所解释的《般若经》。
  子部有十一经,一、《七百颂般若》。二、《五百颂般若》。三、《三百颂般若》。四、《理趣分般若一百五十颂》。五、《五十颂般若》。六、《般若二十五门》。七、《善勇猛般若》。八、《帝释般若》。九、《小字般若》。十、《一字般若》。十一、《般若心经》。此十一部经,称为“子”部者,不是以《现观庄严论》八品分别所解释的经,其所诠内容之类别,是唯一单独所解释的《般若经》。
  还有:一、《般若一百八名经》。二、《般若日藏大乘经》。三、《般若月藏大乘经》。四、《圣般若普贤大乘经》。五、《圣般若金刚手大乘经》。六、《圣般若金刚幢大乘经》。此六部经不属于母子十七分所摄。

  四、《般若经》与此论之著疏
  解释《般若经》的论著,汉译本不多,主要有圣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一百卷,解释《般若经》第二会的文词义理微妙甚深实相之义。《金刚经论》解释第九会能断金刚分。宋施护译,陈那菩萨造的《佛母般若波罗密多圆集要义论》一卷,此论与藏本《般若摄要颂释》对同。宋施护译,三宝尊造的《佛母般若波罗密多圆集要义释论》四卷,此与藏本《般若摄要颂释》对同。宋施护译,赤衣论师造的《圣佛母般若波罗密多九颂精要释论》二卷,此与藏本《婆伽梵母般若波罗密多摄义九颂大疏》对照。是否还有,以后待查。
  解释《般若经》与此论的疏释,从古印度译为藏本的比较多,编入《敦珠》大乘论藏中的“经疏部”(西藏人的著作不入藏),解释《般若经》与《现观庄严论》的著疏,总有十六函,三十八种。总的来说,在古印度共同许可的有二十一种,可分为两大类,第一,与经论结合解释的有十二种,此亦分为三类。
  一、《二万颂般若》与《现观庄严论》合释的有四种:(一)、圣者解脱军论师著的《般若二万颂光明论》。(二)、大德解脱军论师著的《般若二万颂释》。(三)、师子贤论师著的《般若二万颂八品释》。(四)、静命论师著的《般若二万颂具清净论》。此四家是《大般若经》第二会的经论合释。
  二、《般若八千颂》与《现观庄严论》合释的有三种:(一)、师子贤论师著的《八千颂释现观庄严光明论》。(二)、静命论师著的《八千颂释殊胜心要论》。(三)、无畏论师著的《八千颂释难要月光论》。此三家是《大般若经》第四会的经论合释。
  三、《般若波罗密多摄要颂》合释的有三种:(一)、师子贤论师著的《般若摄要颂释难易解》。(二)、佛智论师著的《摄要释难》。(三)、迦湿弥罗达摩室利论师著《般若波罗密多藏键论》。
  迦湿弥罗达摩室利论师著的《般若波罗密多十万颂广释》,此为独一合释《般若十万颂》的一种。
  尊者弥底论师著的《十万颂、二万五千颂、八千颂般若母三义顺同八现观论》,此为合释广中略三部《般若经》的一种。
  第二,不是经论合释而是单独解释《现观庄严论》的有九种:一、师子贤论师著的《现观庄严论显明义释》。二、法友论师著的《疏释明句论》。三、金洲法护论师著的《分别光明论》。四、般若生慧论师著的《略义》。五、六、尊者弥底论师和童吉祥论师著的二种《略义》。七、惹那格底论师著的《现观庄严论释共称分论》。八、迦湿弥罗布达室利论师著的《般若灯鬘论释》。九、无畏论师著的《能仁密意庄严论》。
  以上这些论释,传译到西藏,主要以师子贤论师《现观庄严论显明义释》为根本论释,因为此《义释》文字精简其义集中,最能显明经义,比其它论释特别超胜,是故西藏的许多《现观庄严论释》都依此《义释》为根本依据。其次亦依圣解脱军论师的《般若二万颂光明论》等作为参照研习。
  古德智者们说《般若经》为广中略三部,又各分广中略,即成九部般若。广三部即五百卷和四百卷,但西藏未曾翻译,广中略《十万颂》即汉译第一会四百卷。中三部即《二万五千颂》或《二万颂》,即汉译第二会,《一万八千颂》即汉译第三会。及《一万颂》。略三部即《八千颂》及《般若十八卷》,此二为汉译第四、第五会。略中略为《般若摄要颂》。这九部《般若经》中,《现观庄严论》主要所解释的广中略三部般若,即《般若十万颂》为广般若,《二万颂》为中般若,《八千颂》为略般若。此即共同称为《现观庄严论》主要所释的广中略三部《般若经》。

  五、释《般若经》密意的两种见解
  在古印度释《般若经》的密意,形成了两种传承和两种见解。一是圣龙树菩萨释《般若经》的理趣。二是圣慈氏菩萨释《般若经》的理趣。如宗喀巴大师的《现观庄严疏 · 金鬘论》云:“正显空性义的正理六聚论,及间接显示空性义,为所化众生身心中以生起现观次第显示空性而作解释,此即由圣龙树和圣慈氏二者解释《般若经》的密意,由此而出现了两种轨则。”这两种传承,到了西藏特别是宗喀巴大师即合二为一。圣龙树系一般称为“甚深见”,圣慈氏系一般称为“广大行”,以见行合一修学般若为主体,此即是般若中观甚深见,及《现观庄严论》广说菩萨修行通达空性的次第。因此,圣龙树菩萨的正理六部论和圣慈氏菩萨的五部论作为必学之论著,这就是藏传佛教以《中论》和《现观庄严论》为主,兼学其它诸论作为修学般若的方法次第。特别是格鲁派主张先学《现观庄严论》,修学菩萨广大行法及通达空性的次第,然后修学《中论》以抉择般若甚深空性而建立中观正见。这两种传承虽然修学的方法与次第有所不同,但就修行的体性无差别,只是方法次第稍有不同。
  圣龙树菩萨释《般若经》的密意,直接正显通达空性的次第,以无量正理差别门广为抉择,造正理六部论,及集诸大乘经中真性实相教理门造《集经论》,说明般若中观为究竟一乘了义教。正理六部论者,谓以缘起境抉择真性或空性的有四论:一、以破实有为主体,正破实有师增益(虚构)人我和法我的所立宗法,此即是《中论》。二、破实有师增益人我和法我的能立因法——分别十六句义,即《精研经论》。三、四、说明诸法虽然无有谛实,但能作所作一切因果规律极为合理的有二论,即从《中论》第七“观生灭品”所余之支论,显示一切法虽无自性,但能作所作一切因果作用之理趣极为合理的即是《七十空性论》。从《中论》第一“观缘品”所余之支论,解释一切法虽然都无谛实,但建立破与立的理趣极为合理的即是《回诤论》。此二论是从《中论》分出的支论,可以说为一本二支。显示以有境内心方面的有二论,即五、《中观宝鬘论》,六、《六十正理论》。此二论显通达二谛之理,解脱生死必须断除有无二边,通达空性,方能现证人、法二种无我。《宝鬘论》略明三士道次第,广显二无我和广修菩萨行。《六十正理论》针对实有师认为小乘人只证人无我和不证法无我的偏见等,指出不证法无我就不能证人无我,主张小乘人也必须证人无我和法无我二种乃能得解脱等。圣龙树菩萨造论很多,这六部论著是从理论方面建立缘起性空,以破实有,破由自性有,以及破有谛实见等邪执偏见,断除诸边执偏见建立中道为主。由于通过破除实有自性及二种我执,即能直接通达一切法无自性,了知诸法自性本空,破除二种我执,现证人、法二种无我,以及广修菩萨行法,正是《般若经》的甚深密意。
  圣慈氏菩萨解释《般若经》的密意有五部论。此五部论中,有三部是以唯识见解释。菩萨为随顺摄受一类所化众生具有大乘种姓者之机缘,暂时不堪直接圆满宣说般若甚深微细空性者,即以方便善巧用唯识见释《般若经》的密意,这就是:《大乘经庄严论》、《辩法法性论》和《辩中边论》三部论典。《大乘经庄严论》正明唯识见行,二辩论正释唯识见。
  对具有殊胜大乘种姓一类所化众生之机,即从最初宣说一切法由谛实空,胜义谛远离一切实执戏论,正显《般若经》的空性次第,此即是《大乘宝性论》和《现观庄严论》二部论典。特别是圣慈氏菩萨依《如来藏经》与广中略三部般若的密意相结合而造《大乘宝性论》,此论正说明一切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性,皆因忘相执著而不能证得。如来藏正显如来之因,般若正明发大乘菩提心,广修菩萨行,断除妄想执著及圆满福智二种资粮为成佛之果,是故此论是属究竟一乘中观了义圣典。圣无著菩萨又依《如来藏经》、《陀罗尼自在王经》、《圣指鬘经》(即《央掘魔罗经》)、《胜鬘经》和《诸佛境界智光明经》等五经而作注释。但汉译《究竟一乘宝性论》四卷,元魏天竺三藏勒那摩提译,缺著者和释者名,与藏本对照多有不同处。又因此论翻译较早,没有引起汉地先德们的重视,而在西藏却有不少著释,如甲操傑大师的《大乘宝性论疏》最为精辟,约译二十余万言,为西藏名著。为了一类所化众生身心中间接生起现观次第,因《般若经》甚深广大,犹如地下宝藏难于了知,若要了知当广泛深入观察方能如实通达,因此圣慈氏菩萨造《现观庄严论》,详细教授《般若经》的文句及其甚深义理,大乘菩萨修行次第和断证功德,成就如来四身妙果的般若中观圣典。
  此二论传译西藏,先德们也有各种不同的理解,究竟是属中观见还是唯识见,未曾解决,经宗喀巴大师抉择,圣慈氏菩萨五部论中的《现观庄严论》和《宝性论》,是以中观见解释《般若经》的密意,属于中观见。《大乘经庄严论》、《辩法法性论》和《辩中边论》是以唯识见解释《般若经》的密意。可能有人会问,《般若经》是说缘起性空之义,没有唯心与三自性的名文,其实,唯心在经中也有名文,三自性在《般若经》的《弥勒问品》中有说法。但此品汉译本未曾翻译。不过对“唯心”、“三自性”,只是中观师与唯识师各自的理解有所不同,解释的见解也有区别。因此不能认为,位登十地已得灌顶一生补处的圣慈氏菩萨,没有通达般若中观亲证甚深空性,他说唯识是为随顺当时一类所化众生之机而作方便摄受,这正显示菩萨虽说唯识。但圣无著菩萨他毕竟不是以唯识见为主体,如他的《宝性论释》就是以中观见解释,所说唯识见亦是为随顺当时一类所化众生之机的方便善巧,因此,圣无著菩萨虽然开创唯识宗,但不是纯唯识见,更不能说他是唯识师,真正建立唯识宗特别是唯识见的应是世亲菩萨。
  后来在古印度解释《般若经》的密意亦分两系,一是顺圣龙树菩萨的中观见,二是顺圣无著菩萨的唯识见。
  顺圣龙树菩萨的,如广释《三部般若摧难论》,此论以三门十一异门差别而释《般若经》的密意。三门者谓最初在“因缘品”后,“佛告舍利子”乃至“应当精进”之间,首先是信解般若、于谁悟解般若、何故悟解般若和如何学修般若四种理趣,是为略显门。其次乃至圆满一切相智之间,证解一切戏论相,乃至在“一切相智品”中从有分别般若所摄而释胜义谛理,是为中显门。其次乃至圆满成佛必须广泛引发摄持一切词句文义,在“道相智品”中,从有分别和无分别般若所摄持,显示世俗与胜义理趣,是为广显门。十一异门差别:即佛告舍利子,乃至广说为第一异门,其次善现请问广说为第二异门,其次憍施迦,再次善现、弥勒、善现、憍施迦、善现、弥勒、善现,最后佛陀再三殷重嘱累阿难尊重供养般若,若般若住世即如佛住世说法。以此三门十一异门差别,广释广中略三部《般若经》的甚深空性实相法义。
  随顺圣无著菩萨唯识见释《般若经》密意的,世亲和陈那菩萨等。如陈那菩萨造的《八千颂摄义论》云:“般若波罗密,正依于三相,遍计依他起,圆成实真如。由无等词句,破一切遍计,以如幻等喻,正显依他起。由四种清净,善称圆成实,般若波罗密,佛说余非有。”这是以三自性解释经义,及《摄大乘论释》等,都是随顺圣无著菩萨唯识见部分解释。陈那菩萨的《八千颂摄义论》分为三十二分,如《论》云:“所依及自在,业者与修习,差别相与堕,利益正宣说。”其中“差别”即十六种空性差别,“修习”即以十种对治而对治十种散乱,再加所依、自在、业、相、堕和利益六种,成为三十二分。其“所依”即是大师佛陀,“自在”即佛陀善转菩萨和声闻法轮,“业”谓如是修行般若母,“相”谓魔业和不退转相,“堕”者谓若远离般若波罗密多当堕恶趣,“利益”即谓若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充满以用布施,不及书写读诵般若波罗密多福德大。
  在释《般若经》与《现观庄严论》的论释中,如上所说,古印度有二十一论释,也有不同的见解,虽然多是以中观见释,与圣龙树菩萨的中观相顺,但多是顺瑜伽行的自续中观师,以中观自续见释。如静命论师、师子贤论师和佛智论师等,他们都是顺瑜伽行的自续中观师。以中观应成见释《现观庄严论》的唯阿底峡尊者。
  这些论释,传译到西藏,西藏大德们的论著很多,究竟有多少,现还无人统计。特别是格鲁派从宗喀巴大师起,都继承阿底峡尊者的见解,以中观应成见释《现观庄严论》。如宗喀巴大师的《金鬘论》,甲操傑大师的《心要庄严疏》、《现观庄严论修法 · 开胜乘眼》、《八现观七十义释及修法》和《现观庄严略义宝鬘论》。开珠傑大师的《现观庄严论显明义释 · 难解光明论》及《现观庄严论究竟应成派正见释》。其后有极尊却吉坚赞大师(1469-1544)依《金鬘论》和《心要庄严疏》的难要之处著《现观庄严论释总义游戏海》二函,为学《现观论》者必学之教本。今本文多依此论而成。因此,格鲁派诸大德继承阿底峡尊者,依宗喀巴三师徒的论疏为主要圣典,形成以中观应成见研习和解释《现观庄严论》的一宗之学风。
  《现观庄严论》是藏传佛教学习圣慈氏菩萨五部论中最主要的论典,是学法相者考取格西学位必学的课程。它的传译历史较为悠久,藏地注释也很多,宏传极为普遍,至今弘盛不衰。汉译藏本的历史较短,在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能海上师从西藏回汉地,在山西五台山译此论为《现证庄严论》,并多次讲授。法尊法师在四川重庆汉藏教理院译为《现观庄严论》并译《略释》,得到太虚大师的高度重视。大师并将此论与《大般若经》第一会、第二会和第四会详加对照,作序述其大意。序云此论“皆经文固有之义层”,“次第纶贯经文,若网之在纲,有条而不紊。”将经与论之关系作了精辟论述。时光流失,历经五十余个春秋,此论在汉族地区,很少有大德学者研习,由此原因,笔者依诸论释略述浅见,以供乐于研习般若者之参考。


  摘自1993年的《佛学研究》

 
 
 
前五篇文章

三戒之教言

动感的禅定——法王舞

死亡与临终-佛性与中阴境界

噶玛噶举派出家众的基本训练

印顺长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论

 

后五篇文章

极乐愿文

西方净土与念佛往生

万寿岩念佛堂开堂演词

禅 与 诗

柏林禅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