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地经》与《十地经论》的缘起观与唯识观之关系研究 曹志成 国际佛学研究第二期 1992.12出版 页310-325 -------------------------------------------------------------------------------- 页310 一、前言 《华严经》<十地品>与<十地经>不管对于印度大乘佛教的发展来 说,还是对于中国本土佛教思想之发展而言,都是一本相当重要的经 典----不论是中观学派,还是瑜伽行派(印度佛教方面),或者是中 国佛教方面的地论宗,甚至是华严宗,都把《华严经》<十地品>,亦 即《十地经》视成重要思想的泉源以及最重要的“经证”之一。其所 以会如此,乃是由于《十地经》综合了《阿含经》以来的缘起观以及 新兴的《般若经》之空思想(注 1 ), 倡导了一种新的平等精神, 新的缘起观与唯心观之故 ---- 此可由《十地经》第六现前地的十种 平等性、 缘起的十种顺逆观察、 三解脱门之思想略见一、二(注 2 )。笔者在这里尝试以《十地经》的缘起观与“三界唯心”、“十二 支有依于一心”的唯心观之关系的思想课题为线索重新探讨《十地经 》与世亲《十地经论》中的特殊缘起观与心识说的内容与涵意,并重 新发掘“唯心”观的多角度含义与现代意义。 《十地经》与《十地经论》的缘起观与心识观的内容为何?“三 界唯心”的“心”是真心呢?还是妄心呢?“三界唯心”的“唯”是 “否定外境,肯定内识”呢?还是“遮离心之作者”呢?这些问题虽 曾部份地被传统佛教学者(地论宗)与日本当代学者(如板本幸男、 玉城康四郎等位)处理过(注3),我们仍可以从文献学、经典分析 与概念分析的方法学角度,来继续深入探讨《十地经(论)》的缘起 观与唯心观的丰富意涵;以打开不同思想传统(印度佛教的中观、唯 识系统以及中国佛教的真常系统)的对话空间之可能性。 因此,我们分成四个部份,来探讨《十地经》与《十地经论》中 的缘起观与唯心观之关系:第一部份为《十地经》的原始资料与当前 的研究课题(第二节----此为文献学径路);第二部份为《十地经》 的缘起观与心识观(第三节);第三部份为《十地经论》的缘起观与 心识观(第四节)----此二、三部份为原典语意分析;第四部份则是 “三界唯心”的“唯心”意涵的再 页311 探讨(第五节)----此为核心概念的“诠解”问题,涉及到“依义不 依文,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的诠译学原则之问题。最后为结语(第六 节),总结上述思想课题的成果。 二、《十地论》的原始资料与当前的研究课题 (一)《华严经》<十地品>的诸译本: (1)中文类: ?《渐备一切智德经》,西晋竺法护,西元二九七年,大 正藏第十册。 ?《十住经》,姚秦鸠摩罗什,西元四○二~四年,大正 藏第十册。 ?《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西 元四一八年,大正藏第九册。 ?《十地经论》,世亲著,北魏菩提流支等,西元五○八 ~五一一年,大正藏第26册。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唐实叉难陀译,西元 六九五~六九九年,大正藏第 10 册。 ?《佛说十地经》,唐尸罗达磨,西元七五三~ 七九○年 ,大正藏第10册。 (2)藏文类: ?《Sans-rgyas phal-po-che shes-bya-ba sin-tu-rgyas- pa-chen-pohi-mdo》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智军(Ye-she-sde)等译 ,八世纪左右,德格版No.44。 ?《Hphags-pa sa bcuhi nam par bsed-pa》(圣十地经 解说,即十地经论),智军译,北京版西藏大藏经,104 册,No.5494。 ?《 Sa bcuhi mam-par-bsad-pahi-mam-par-bsad-pa》( 十地经论疏),日成著(Ni-ma sgrubPrajnavarma译, 德格版,No.3998。 页312 ?《Hphags-pa sa bcuhi mdo-sdehi glen-gshi bsad-pa》 (圣十地经因缘疏),sakyahi blo著,No.3999 (3)梵文类: (11) Da'sabhuumiku suutra et Bodhisattvabuumi,J.Rahder, 1926,Paris (12) Da'sabhuumtst'svaro naama mahaayaanasuutra (梵文《华严经》 < 十地品 >,近滕隆晃,1936,ko 本,东京,大乘佛教研扬会。 (13) 梵文日译十地经,龙山章真译,国会刊行会,昭和 57 年 1 月。 (二)《十地经》诸译本成立次第关系(虚构的理想模式): 其中C代表《渐备经》、《十住经》、《六十华严》以及《八十 华严》以外的共通原本经典, T代表世亲以后到西元七五○年左右的共通原本经典, D代表梵文本(近滕本)以及《佛说十地经》的共通原本经典(注4)。 (三)当前的研究课题大致可分成三类: (1)“三界唯心”的“心”是真心抑妄心呢? 此问题涉及了《十地经》与《十地经论》的心识观的内容为何? 《十地经(论)》所讲的阿黎耶识(阿赖耶识)究竟是真心呢?还是 妄心呢?若依照传统南道地论师(慧光)的看法,则认为“阿黎耶识 为真”,依照北道地论师(道宠)的看法,则以为“阿黎耶识妄”( 注 5 ); 牟宗三先生在《般若与佛性》中则指出:“依地论(《十 地经论》”外之思想而分派,则北道派较合一般之想法。如南道派亦 有据,则其根据或在此地论本身有视阿黎耶识为真净之倾向。然此亦 无明据。 .... 南北道之争只在是否阿黎耶识为真净,不在有无清净 心也。若如此,就世亲本人言,地论为其早期不成熟之作,其晚年成 熟之思想乃正是奘传之唯识(注 6 )。 ”另一方面,日本学者板本 幸男与玉城康四郎则认为“三界唯心”的“心”是隐藏理心(真 页313 心)之可能的妄心 ---- 板本幸男认为“三界唯心”的“心”可以视 成“贪欲心的第六识”, 并具有“自性清净心”的一面(注 7 ); 玉城康四郎则认为“三界唯心”的“心”可以视成妄心,但“三界唯 心”又可以表示自觉解脱的主体性本身(真心)(注 8 )。 由于对 《十地经》与《十地经论》的“三界唯心”思想与“心识说”有如上 的纷歧解释,我们有必要再回到《十地经》与《十地经论》的原典, 重新探讨其“心识说”的内容。 (2)“缘起”与“唯心”关系的探讨 日本学者板本幸男是以不同于“空门的唯心说”、“影像门的唯 心说”的“缘起门的唯心说”来解释《十地经》第六现前地“三界虚 妄但是心作,十二因缘分是皆依心。 ”经文的意涵(注 9 )。---- 但是此“心”是真心抑妄心亦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因此,这问题须与 第一个问题合看,才能明白。(注 10 ) (3)“三界唯心”的“唯”是“否定外境,肯定内识”呢?还 是“遮离心之作者”呢? 若依照世亲《唯识二十颂》的解释,此“三界唯心”的“唯”: “唯遮外境不遣相应”(注11);同样窥基《成唯识论述记》亦解释 “唯识”如下:“唯谓简别、遮无外境,识谓能了诠有内心(注12) ”----两者同样认为“三界唯心”的“唯”是“否定外境,肯定内识 ”的涵意。但是若依照中期中观宗两大论师----清辨与月称的看法, 则将“三界唯心”的“唯”解释成“遮心外所有作者”之涵意(注13 )。何以唯识宗与中观宗对“三界唯心”的“唯”有如此不同的解释 呢?是所依据的典据不同呢?还是义理系统的不同使然呢?这是值得 我们探讨的课题。 三、《十地经》的缘起观与唯心观(心识观) 《十地经》的“唯心”(citta-maatra)的“心”可以从----( 一)与经中的“心识说”全体的关连来看;亦可以从----(二)与缘 起说之顺逆二种观察的 页314 关系上来说明(注 14 ): (一)与经中的“心识说”全体的关连来看 ( 1 )作为众生心, 在第九地的经文被描述为: “诸有情心种种之性,谓心杂性,心相速转坏不坏性,心无质 性,心无边际于一切处皆充足性,心本净性,心有杂染无杂染性,心 缚解性,心幻起性,心随诸趣现住性,乃至无量百千种种心差别性。 ”(《大正》十册,页五六三) 此说明了作为众生心的“心”具有二个特色: ㄅ、具有动的作用之变化多样性之倾向,与惰性现象界(蕴、界 、处)的总体同位,为所谓心意识的妄分别(citta-mano-vij~naana- vikalpa)的非本来的状态: ㄆ、以明净性(prabhaasvarataa)为本性,具有“有杂染” ( sa.mkle'sa )与“无杂染”( ni.hkle'sa ), “系缚”( bandha )与“解脱”( vimok.sa )等矛盾性的内在反映之紧张状态为其基 本特相( lak.sa.na ) 。 其在现实面,是以有为法( sa.mskrrta-dharma )的行( sa.mskara )为趣向对象;其在当为面, 是以远离有为法的行之如来智为趣向的对象(注 15 )。 (2)“识”与“名色”的关系在第一地的经文被描述成: “于三界中生后有芽。所谓名色俱生、不相舍离。 名色增长成六处聚落、六处成已。由互相触因缘有受,展转于受 有忻乐者”(《大正藏》十册,页五三九)。 此说明了在识(vij~naana)与名色(nama-ruupa)共生的互相依存 的关系中,使得苦生起的后有(芽)产生的直接的精神根据,可以说 是种子(biija)。又识与名色的相依关系,可以确认为同时的因果关 系(注16)。 (3)“识”作为十二支缘起观的十二有支的第三识支,在第六 地“现前地”中被定义为: ?“由行潜在地形成(avaropita)的心”; 页315 ?“依止于行的最初的心(sa.mskaara-sa.mni.srita prathama citta)”; ?“具有以行为依事起贪欲的心(raaga-sa^mynkta citta)”; ?“有漏(saasrava)有取(soopaadaana)的心”; ?“无明的心(avidyaa-citta)”。(注17) 这样子的“识”是唯妄的,因此须与“三界唯心”的顺逆观察的 “真妄和合”的“心”作概念上区别。 (二)与缘起说之顺逆二种观察的关系上来说明“三界唯心”的“心” 在第六现前地之中,“三界此唯是心”“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 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这一段经文,是出现在被称为“有支相续 ”的十二支缘起顺观察之后,它是属于十种因缘观的第二种 ---- “ 入一心故”或“一心所摄”( eka citta-samavasarana )的行相观 察诸缘起法(注 18 )。 ---- 其中“三界此唯是心”包含了十二支 缘起的顺逆观察,而强调了逆观(逆觉)的部份;同样,“十二有支 皆依一心”亦是一种和合观,但较偏重顺观的含意(注 19 )。 因此,“三界唯心”的“心”不只是指称我心、贪心、无明心的 现存倾向的“识”,更指著超越心的偶有条件规定、具有理念的倾向 的“心自身”----换言之,唯心的“心”与作为十二支的所依的“第 三识支”并不相同(注20)。 至于“十二有支皆依一心”与“三界唯心”之关系可以被解释如 下:“十二有支皆依一心”是由“三界唯心”的“绝对的知识”所翻 转展开的投射底相对知识。“三界唯心”是通向于唯心事实的直接无 媒介,它是以带来解脱的实践实现的心的共感为菩萨思惟的内容;“ 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则是把十二支摄合于作为彼之所依一心的主体性 之中,在相依关系中,解消固定的实体性(缘起故)----由后者的观 察而得到前者的悟入(注21)。 页316 总之,《十地经》中的“三界唯心”的“心”包含著叫做“识” 的“心”之“现存多样性”的意义以及包含著叫做“胜义空”的“理 念的一义性”(注22)。 四、世亲《十地经论》的心识观与缘起观 (一)《十地经论》的“阿黎耶识”的意涵 世亲《十地经论》中对“阿黎耶识”的叙述如下: ?“报相名色,共阿黎耶识生”(《大正》26--142B) ?“云何余处求解脱?是凡夫如是愚痴颠倒,常应于阿黎耶识及 阿陀那识中求解脱,乃于余处,我,我所中求解脱。此对治,如经‘ 是菩萨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乃至老坏名死故’”(170C) ?“依彼阿赖耶识观,如经‘大空三昧’故”(172B) ?“复住报行成者,善住阿黎耶识真如法中故。”(180A) ?“一身生随逐故,眼等诸入门六种生集识,同生随逐故,乃阿 黎耶薰故随逐。”(188B) 其中?与?指涉著「世间的流转门”,因此意谓著「阿黎耶妄识 ”:?与?指涉著趋向“解脱”、“真如”的“世间的还灭门”,因 此意谓著「阿黎耶真识”----至于?之阿黎耶识的“大空三昧”,及 其次所举的转识观的“合空三昧”则分别代表“一心”的“真识”以 及“阿陀那识”的“妄识”。(注 23 )因此,《十地经论》的“心 识观”既有以“真妄和合识”,也有以“黎耶真识”来解释“一心” 。 页317 (二)《十地经论》中的缘起观与唯心观之关系的探讨 (1)《十地经论》中十二缘起的三种观门 世亲《十地经论》是如何解释“十二缘起”与“唯心”之关系呢 ?据《十地经论》看,对于第六现前地的十二因缘观,分别有三种观 门: “此因缘集有三种观门应知:一、成答相差别;二、第一义谛差 别;三、世谛差别。”(168B) 第一种“观门”的“成答相差别”中:?“成差别”可认为是指 明“五道中一切生死差别,系由贪著于(我)而成立,若离(著我) 即能成立(无我)。”之处的经文。其次?“答差别”,是对于所问 “本来无我,为什么会执著于(我)之答覆 ---- 此事以《十地经论 》所引经文来说,始自“菩萨复作是念,此诸凡夫,盲于愚痴,贪著 于我....。”一文,乃相当于这个。再其次的?“相差别”,以同经 典来说,是指“是菩萨复作是念,不如实知诸第一义谛故,故名无明 ,无明所作业果,是指名为行....。”( 168C )等十二因缘所连结 (关连),此部份相当于第一种十二因缘观“因缘次第分( bhavaa^ngaanusamdhi = 有支的相续)”(注 24 )。 又第二种“观门”的“第一谛差别”则出现在“成答相差别”之 后,《十地经论》曰: “应知,云何第一谛差别,如是证第一义谛,则得解脱,彼观故 。经曰:‘是菩萨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论曰:但是一 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169A) 这里的“第一谛差别”是指著「三界唯心的观法内容本身”呢? 还是别有所指呢?依据日本学者玉城康四郎的看法,他认为“第一义 谛”有二种可能的解释:?“三界唯心”等于“第一义谛”;?“观 三界唯心”即能证得“第一义谛” ---- 前者(?意谓著「三界唯心 ”的“心”为胜义有的“真心”;后者(?则意谓“观(缘起)法的 主体化”自能成为“第一义谛”的解明(注 25 )。 页318 复次,关于第三种“观门”的“世谛差别”,《十地经论》说道 : “云何世谛差别?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谛:此观有六种:一、 何者是染染依止观,二、因观,三、摄过观,四、护过观,五、不厌 厌观,六、深观。”(169A) “世谛差别门”有六种观法,这些观法与十种因缘(缘起)观的 关系为何?此“世谛差别门”与“第一义谛差别门”又有怎样的关系 呢?十种因缘观,除了?“因缘次第观”(有支相续)属于“成答相 差别”门外,其余九种因缘观与“世谛差别”门中的六种观法的关系 如下: ?“一心所摄”(eka citta -samavasara.na=藏文:sems-gcig- tu-ya~n-dag-par-hdu-ba 会合于一心的意思) = (Ⅰ)染染依止观 ,论曰: “是中染依止观,因缘有分依止一心故。经曰:‘如来所说十二 因缘分皆依一心。’所以者何?随事贪欲共心生。即是识事,即是行 ,行诳心故名无明,无明共心生名名色。....老坏名死。”(169A) ?“自业成”(svakarma-sa.mbheda=藏文:ra.n-gi-las-ma-.hdres -pa自业的连接)=(Ⅱ)“因观”中的(a)“他因观”,论曰: “经曰: 是中无明有二种作.... 死亦有二种作:一者坏五阴身 ,二者以不见知故而令相续不绝。” ?“不相舍离”(avinirbhaaga=藏文:tha-dad-pa-ma-yin)= (Ⅱ)“因观”中的(b)“自因观”,论曰: “云何自因观,无明等自生因观缘事故。....经曰:是中无明缘 行者,无明因缘令行不断助成行故。....生因缘无老死灭不助成故。 ”(169B) ?“三道不断”(trivartma-anupravartana=藏文:lam-gsum gyi -rgyud-du-.hbran-ba随转三道的意思)=(Ⅲ)摄过观,《十地 经》经云:“复次于中无明爱取,是谓烦恼流不断绝....自性生灭犹 如束芦。”(553C) ?“观先后际”(puurvaanta-pratyutpanna-aparaanta-avek.sa.na) =(Ⅳ)护过观,经云: “复次所说无明缘行是前世观待识乃至受是现世观待....无明灭 故行 页319 灭者是观待断绝。”(553C) ?“三苦集”(triduu khataa-samudaya=藏文:sdug-bs.nal-gsum -hbyu.n-ba三苦性之集)=(Ⅴ)不厌厌观,经云: “复由如是十二有三苦性,此中诸行乃至六处是行苦性....无明 灭故灭者是观行断绝。”(553C) ?“因缘生”(hetu-pratyaya-prabhava=藏文:rgyu-da.n-rkyen -las-by-u.n-ba依“因”与“缘”而生的意思)=(Ⅵ)“深观”中的 “缘生”;经云: “无明缘行者是则显行....行无自性余亦如是。”(553C) ?“因缘生灭缚”(utpaada-vyaya-vinibandha)=(Ⅵ)“深观” 中的“随顺生”,经云: “无明缘行者是生连缚,余亦如是;无明灭故行灭故,是灭连缚 ,余亦如是”(553C) ?“随顺有尽观”( bhaava-k.sayataa-pratya vek.sa.na= 藏文: srid -pa.hi-lugs-da~n-mthun-pa ) = (Ⅵ)“深观”中的“随顺有 ”,经云: “无明缘行者,是随顺有余观,余亦如是。无明灭故行灭,是随 顺尽灭观,余亦如是。”(553C) 上述九种十二因缘(缘起)观或六种观法,是属于“世俗谛差别 ”的,它们意谓著从种种观点表现,解明著同样的十二因缘之顺观或 逆观的。因此,第三的“世谛差别”是从种种观点而观十二因缘的意 思,此如经论所说“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谛”,换言之,观察如此 “世俗谛”的十二因缘(缘起),即是成为达到“第一义谛”“胜义 有”的“真心”之通路与媒介(注26)。又,作为“世俗谛差别”的 “染染依止观”的“十二因缘分皆依一心”与“作为第一谛差别”的 “三界唯心”之关系为何呢?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2)“十二有支皆依一心”的“缘起观”与“三界唯心”的“ 唯心观”之关系 依照世亲《十地经论》的看法,“三界唯心”是“第一谛差别” 的“胜 页320 义谛安立”;“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则是“世谛差别”中的“染染依 止观”,是属于“世俗谛的安立”的 ---- 前者为向苦灭的“还灭门 ”,说明了“三界”“唯心转变”;后者则为向苦生的“流转门”, 阐明“诸有支依于离我的唯心,故依于一心”(注 27 )。 ---- 前 者是“十二缘起”的“逆觉观察”;后者则是“十二缘起”的“顺观 ”。 总而言之,非唯心的“一心”在理念上是以无我为本质时,是“ 心性本净”,在现存上是三界缘起(我执杂染)的“所依”亦即是被 称作“解脱的真根据”的“阿赖耶识”与“诸转识”(注 28 )。另 一方面,由“三界即唯心”的遍知,可以带来解脱,此即说明三界是 唯心所转变,作为佛的境是“真实性”,因此,它是“胜义谛”的( 注 29 )。这样的说法,亦可见于世亲《唯识二十颂》第十偈释文的 内容。可是《十地经》所讲的“三界唯心”的“心”果真如世亲《十 地经论》所说,是一“胜义有”的“真心”吗?还是一种“妄识”呢 ?此“三界唯心”的“心”到底是胜义有呢?还是世俗有呢?这些问 题仍有待进一步澄清。 五、“三界唯心”的“唯心”意涵的再探讨 (一)从各译本的“三界唯心”之译法看“三界唯心”意涵的改变 各译本的《十地经》对“三界唯心”的译法如下: ?《渐备经》:“又复思惟,其三界,心所为。其计斯十二缘起 ,五趣所归。....”(《大正》十册,46B) ?《十住经》:“又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心作,如来说:所 有十二因缘分是皆依心。”(《大正》十册、514C) ?《六十华严十地品》:“又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心作,十 二缘分,是皆依心。”(《大正》九册,560U) 页321 ?《十地经论》:“经曰:是菩萨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一心 作。....经曰:如来所说十二因缘分,皆依一心。”(169A) ?《八十华严十地品》:“此菩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 一心。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195B) ?《十地经》:“即此作是思惟,所言三界,此唯是心。如来于 此分别演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立。”(553A) ?《八十华严(藏译)》:“彼(菩萨)如是思惟:此三界唯是 心,如来分别说十二有支,一切亦皆基于一心(sems-gcig)(注30) 。” ?梵本《十地经》中译:“彼(菩萨)思惟如下,属于三界的东 西,一切都唯是此心,又依如来分别所说的这些十二有支的东西,也 都一切是基于一心(注31)。” 上述的?~?为第一类, 这些译本有?~?的第二类所无的“ 所为”、“作”等词,“唯是心的”在第一类中,被译为“心的所为 ”、“心之作”:?~?的第二类, 则是强调“三界所有”“唯是 一心”的“唯心缘起”的思想类型 ---- ?~?的第一类与?~?的 第二类显为不同的思想典范(注 32 )。 (二)当代学者对“三界唯心”的“心”之解释 《十地经》的“此三界唯是心”一词实包含了两个重要的问题; ?此“唯心”的“心”是真心?还是“妄心”?我们是从怎样的角度 与层面来说“它”是真还是妄呢??此“唯心”的“唯”是““遮外 境,肯定内识”呢?还是“遮心外别有作者”呢?----“唯心说”是 了义说呢?还是“非了义”说呢? 对于问题?,日本学者板本幸男与玉城康四郎,都认为此“三界 唯心”的“心”是“隐藏理心(真心)之可能的妄心” ---- 板本幸 男认为“三界唯心”的“心”可以视成贪欲心的第六识,并具有“自 性清净心”的一面(注 33 )。 页322 玉城康四郎则认为十二因缘(缘起)与一心之关系,仅就现象的 流转面来看,此时的“一心”只是世俗的妄心;若是就“观法的主体 化”而言,此时的“一心”,则是通向于“真心”,但还不是“胜义 ”的“真心”本身;至于“三界唯心”的“心”一方面为“实践性观 法”的内容,另一方面它又是“第一义谛”的“真心”本身。但何以 同为“实践性观法”,“十二有支”之“一心”为妄心?“三界唯心 ”的“心”则为真心呢?可见“三界唯心”的“心”不是固体性、实 体性的心,“三界唯心”是指“属于三界的东西,都是唯心的东西( cittamaatra )”。 此“心”不是观念论式的“超越主体”,而是带 有灵活感应的,“情境主体”。(注 34 ) 因此,《十地经》的“三界唯心”与“十二有支依于一心”不只 是如同地论宗一样:多用“依持”、“所依”的字义的心理的存有论 来探究一心的构造;亦可以从现存的存在的心理的构造及观法的能动 主体来探讨“三界唯心 ”的一心的构造(注35)。 (三)“唯心”的“唯”是“遮外境”还是“遮心外别有作者”呢? 世亲的《唯识二十颂》以及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皆将“唯识 ”的“唯”解释成“遮外境”肯定“只有识”。然而此“三界唯心” 可真是“遮外境,肯定内识”的意思,还是它只是世俗谛方便善巧的 说法,实际上只是“遮遣心外常、一、自在的作者”呢?清辨《般若 灯论》廿五章附录部份以及月称《入中论》皆将《十地经》“三界唯 心”解释成“遮心外所有作者”----换言之,在世俗上,承认三界的 作者是心,但是在胜义上,心亦是无自性。何以瑜伽行者(世亲等) 与中观学者(清辨、月称)的解释有如此的差异呢?原因可能有二: ?所根据的译本、思想典范不同:?诠释注重点不同----瑜伽行派强 调“三界所有,唯是一心”的“唯心论”,把“心”视为“胜义有” ,把“境”视为“遍计所执性”(“情有 页323 理无”);中观学者认为“通达三有唯是识(心),是破常我作者, 彼知作者唯是心”,因此此经文“但遮离心之作者”,不遮外境,也 就是说:“世俗谛上,心、境俱有; 胜义谛上,心、境俱无(注 36 )。” 总之,瑜伽行派较注重对应于“三界唯心”的“顺观”的现存意 义,因此,将“唯心”解释成“唯表识”(vijnaapti-maatra),否 定非真实的外境之存在;反之,中观学派是从“十种平等性”与“空 解脱门”的观点来看“三界唯心”,注重对应于“唯心”的“逆观” 的理念的一义性,因此认为“世俗谛上,心、境俱有;胜义上,心、 境俱无(注37)。” 六、结语 由上述的探讨,我们可以知道《十地经》中的“识”是虚妄的; 而包含十二缘起顺逆观察的“三界唯心”的“心”则是“真妄和合” 的。换言之,“三界唯心”的“心”不只是指称我心,无明心的现存 倾向的“识”,更指著超越心的偶有条件规定,具有理念的倾向的“ 心自身”。至于“十二有支依于一心”的“一心”则是“三界唯心” 底绝对知识所投射出来的相对知识,由前者的逐渐观察可以悟入后者 的绝对知识。至于“唯心”的意涵则不只是“心理存在论”上的“真 心”或“妄心”,它也可指涉非固定实体性的“情境主体”以及观法 的能动主体本身。所谓“唯心”的“唯”也不一定如世亲等唯识论者 所说,是指著「遮外境,肯定内识”的含义,它也有可能在究竟义上 ,如中观学者(清辨与月称)所说,只是“遮离心之作者”,“不遮 外境” ---- 此也意味著心境的“平等性”:“在世俗上,心境俱有 ;在胜义上,心境俱无。”。 注释 注1 板本幸男《华严教学?研究》,平乐寺书店,昭和51年第4刷, 页 244~361。 注2 三枝充□ < 缘起与唯心 > 收于《华严思想》, 川田熊太郎 等著,李世杰译,页221~294。 注3 板本幸男,同一社;玉城康四郎<唯心的探究>收于《华严思想 》,李世杰译,页378~391。 注4 伊滕瑞睿《华严菩萨道?基础的研究》,平乐寺书店,1988, 页56。 注5 牟宗三《般若与佛性》,学生书局,上册,页268。 注6 同上注,页280。 注7 同注1,页389~391。 注8 同注3,玉城康四郎,页373。 注9 同注1,页353。 注10 参见注2,三枝充□的论文。 注11 大正藏三一册,页74。 注12 大正藏四三册,页229。 注13 《入中论》,月称著,法尊译,新文丰出版社,民国七十三年 元月,卷三,页29。 注14 伊滕瑞睿<十地经???十地经论????心识说?缘起观>收 于平川彰纪念论集----《佛教思想?诸问题》,春秋社,昭和 60年,页160。 注15 同上注,伊滕,页160。 注16 同上注。 注17 同上注,页61。 注18 同上注,又见《十地经》,页553。 注19 同注14,页161。 注20 同上注,页162。 注21 同上注。 注22 同上注,页162、163。 注23 高峰了州《华严思想史》,释慧岳译,中华佛教文献社印,页 67、68。 注24 同注3,玉城康四郎,页370。 注25 同上,页373。 注26 同上,页379~381。 注27 同注14,页163。 注28 同上注,页169。 注29 同上注,页171。 注30 同注24,页386。 注31 同上注。 注32 同上注,页387、388。 注33 同注14,页159。 注34 同注3,玉城康四郎,页387。 注35 同注14,页172。 注36 同注13。 注37 同上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