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宗喀巴现观庄严论金鬘疏三宝释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宗喀巴现观庄严论金鬘疏三宝释义

华冈佛学学报第八期(1985.07)

陈玉蛟译

页425-444

--------------------------------------------------------------------------------
425页
提 要:
弥勒采取瑜伽行派的实践次弟,作《现观庄严论》:以
三智境、四加行道和法身果等八大纲领解释《般若经》。解
脱军研究般若,根据中道无自性的义理,写了一本揉合般若
经文的论释 -- 《二万五千般若经论现观庄严释》,受到后
世般若学者一致地推崇。后来师子贤重新宏扬此论,写了三
本论释。宗喀巴认为其中的《现观庄严论明义释》,不但文
句精简,而且释义清晰明畅:所以就逐句地加以疏解,写成
了《现观庄严论金鬘疏》。
在《金鬘疏》中,‘三宝’这个子目被分为总、别二义
来讨论。在第一科‘三宝总义’中,宗喀巴分别引用了《究
竟一乘宝性论》和《俱舍论》,说明大、小乘对‘三宝’所
持的不同看法。在第二科‘三宝别义’中,则引用了与‘三
宝’相对应的般若经文,说明世尊在《般若经》中教诫四众
弟子:应该以离谛执、离能所的心态皈依三宝。
将《金鬘疏》中所引用的般若经文(出自师子贤《二万
五千般若合论》)与奘、什、藏译三种《般若经》互相核对
,结果发现:《般若合论》中的经文比较接近什译本:奘译
本的经文比较接近藏译本,而且在内容上比什译本完整。此
外,《究竟一乘宝性论》中关于‘三宝’的颂文和长行,从
汉、藏两种译本的对照下,也可以看出有很大的出入(见附
录一)。
因为《金鬘疏》中所引用的经文非常简省,所以笔者另
外根据《般若合论》,将与‘佛宝’和‘法宝’相对应的全
部经文抄录在附录二中,并且拿它和什译本对勘。
426页
一、前言
现观庄严论云:‘般若波罗蜜,以八事正说。’(注1)
。金鬘疏序文云:‘圣弥勒采取瑜伽行派的实践次第,作现
观庄严论,以八事七十义,揉释般若经。’(注2)这说明了
:弥勒采取瑜伽行派的修道次第,以一切相智、道相智、一
切智(三智境)、圆满众相加行、顶加行、渐次加行、刹那现
证菩提加行(四加行道),和法身(果)等八事作为纲领,每一
个纲领下面又分出若干要义(项目),总共以八大纲领和七十
要义,很有组织,很有条理地解释般若经。
弥勒造了现观庄严论以后,传给无著,无著传给世亲。
在世亲的弟子当中,承袭般若学的解脱军,后来又到中观宗
大师僧护的门下,学习中观;于是就把唯识和中观这两个宗
派的主要观点,加以调和折中(中观宗瑜伽行派),并且根据
从南印请来的般若经,作二万五千般若经论现观庄严释,这
本论释普遍地受到印度般若学者的推崇。
427页
(注3)
解脱军以后,研究般若的学风,日渐兴盛,为现观庄严
论作释的学者也愈来愈多。关于这些论释,在金鬘疏的序文
中,有一个简短的介绍:‘现存的现观庄严论释,一共有廿
一种。其中配合般若经文的释本,有十二种;未配合经文的
,有九种……’(注4)又说:‘在这些论释当中,师子贤所
著作的庄严论明义释,文句精简,释义清晰明畅,远胜过其
他的论释。’(注5)所以宗喀巴就以这本论释为主,逐字逐
句的疏解,并且旁引其他的论释,写成了金鬘疏。
现观庄严论以八事七十义,解释般若经。‘八事’中的
第一项是‘一切相智’,‘一切相智’下分十个‘要义’,
其中的第二要义是,‘成办大乘发心的教授’。(教授)以下
,又细分为:‘(一)、开示修行性质的教授----不越二谛而
成办一切善法。(二)、开示修行所缘的教授----四谛。(三)
开示修行所依的教授----三宝。(四)、…。’(注6)等十种
教授。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其中的第三个教授,开示修行
所依止的对象--佛、法、僧三宝。
关于‘三宝’的教授,论颂中只有‘佛陀等三宝’一句
(注7)。对于这一句颂文,明义释的解释是这样的:
‘一、佛宝:因为佛和菩提的本性相同 (空不可得 )
,所以能成就佛陀的法--一切相智,它的体性也是
不可得的。因为经说:“一切相智不与色合”,所以
我们应当了解:能缘和所缘的体性,是平等一如的。
这就是世尊在般若经中,对佛宝的教授。
二、 法宝:三智所含摄的一切法--境、对治 ( 道
) 和一切行相,都是没有自性的。这就是世尊在般若
经中对法宝的教授。
三、僧宝:除了属于佛宝的大乘罗汉以外,其余具有
四向、三果名称的,和具有独觉名称的大乘僧众,共
有八位。如果按照“诸钝根利根…”(注8)的方式,
详加分类,那么就一共有廿类大乘僧众。这些有学道
的圣位不退

428页
转菩萨,都已经趋入了无生法性。这就是世尊在般若
经中,对僧宝的教授。
以上就是般若经中关于三宝的教授。’(注9)
在金鬘疏中,宗喀巴将‘三宝’这个子目,分成总义和
别义两方面来说明。在第一科总义中,先从‘三皈的性质’
、‘暂时的皈依’、‘究竟的皈依’和‘释名’等四个角度
,对‘三宝’作一个全盘性的探讨。接下来,在第二科别义
中,一面疏解师子贤的明义释,一面引出与三宝相对应的经
文,说明三宝在般若经中所具有的独特意义。
二、译 文

甲一:总义
乙一:三皈依的性质
丙一:小乘宗派的观点
俱舍论云:‘归依成佛僧,无学二种法,及涅槃择灭,
是说具三归。’(注10)论颂所谓的皈依佛宝,就是皈依能成
就佛陀的法--无学道。任何一位证得无学道的补特伽罗,
都称为佛陀。无学道就是佛陀的尽无生智,如果把其余的附
带因素一并考虑进去,整体的看待,那就是指佛陀的无漏五
蕴了。如果把五蕴分隔开来,各别的看待,那么佛陀的色身
,是不能被当作佛宝的,也不能被视为皈依的对象;因为在
这一世,成佛以后所依的色身,和成佛以前的菩萨色身,并
没有什么不同。所谓的皈依僧宝,就是皈依能成就僧众的法
--有学道和除了佛陀以外的无学道。任何一位证得这些道
位的补特伽罗,他们的心必然与道相契合,所以称为僧宝。
完整地说,僧宝就是这些僧众,心续中的无漏五蕴(注11)。
如果把五蕴分开,各别地看待,那么无漏道所依的色身,就
不能算是僧宝,也不能被当作皈依的对象。所谓的皈依法宝
,就是皈依别择灭涅槃,涅槃是指圣者们所证的有余依和无
余依两种涅槃。

429页
总而言之,婆娑师认为:佛陀和僧众所依的色身,纯属
苦谛;所以不该尊奉为佛宝和法宝。佛宝是指,佛陀全体的
无漏五蕴;僧宝是指,小乘圣僧的无漏五蕴;法宝是指佛陀
和小乘圣僧心续中的涅槃境界。
有人提出问难说:‘如果佛所依的色身不算佛宝,那么
恶意出佛身血的行为,就不应该构成无间罪。’婆娑师辩答
说:‘伤害色身的时候,连带地就会伤害到,依附于色身的
精神主体,就像伤了眼根,眼识也会受到影响一样;所以恶
意出佛身血的行为,应该是构成无间罪的。’关于这个问题
,世亲论师认为:俱舍论中只是说:‘能成就佛陀的无学道
是佛宝。’;并没有说:‘只有无学道是佛宝。’可见佛和
构成佛的各种因素都是佛宝,这才是俱舍论的本意 。既然
俱舍论没有正面否定佛的色身是佛宝,那么‘恶意出佛身血
,构成无间罪’这个问题,就没有再诤辩的必要了。如果仍
然坚持‘只有无学道是佛宝’的看法,认为这才是俱舍的论
义,那么当佛陀和圣僧们为了救度众生,随顺世间而现出世
俗心态的时候,岂不成了凡夫?因为无漏道和世俗心是不能
同时并存的。(注12)
从上述问题的辩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世亲主张:佛的
色身是佛宝。当然,这个主张也是经部师所赞同的。除了这
一点差别之外,经部师和婆娑师对于三皈的看法都是一致的

丙二、大乘宗派的观点
丁一、佛宝
佛宝具有下面的八种功德:(一)、无为体,(二)、任运
成就,(三)、不依他缘而知,(四)、智,(五)、悲,(六)、
力,(七)、自利,(八)、他利。其中第一,一切有为法随着
因缘的聚散,而有生、住、灭等现象的变化;因此诸法的本
性是空寂的,无为的。佛陀已经圆满证得了无为法性,所以
是‘无为体’。第二、佛陀已经息灭了一切的分别,和人为
的勉强造作;所以利生的事业‘任运而成’。第三、佛陀不
必假借语言概念和因明的思惟,单凭他内证的自然智,就能

430页
现观一切法;所以是‘不依他缘而知’。第四,佛陀具有,
现观如所有性的‘智’。第五、佛陀具有,以自己所悟的真
理对众生开示的‘大悲’。第六、佛陀具有,双运悲智而说
法,令所度有情断除烦恼的因和苦果的‘力’。第七、指前
面三种属于‘自利’的功德。第八、指后面三种属于‘他利
’的功德。究竟一乘宝性论(注13)云:‘无为及自然,不依
他而知,具悲智及力,唯佛利自他。’
丁二、法宝
法宝具有下面的八种功德:(一)、不可思议,(二)、无
二,(三)、无分别,(四)、清净,(五)、显现,(六)、对治
,(七)、何法离贪,(八)、以何法离。其中第一,以分别心
推求四边,了不可得。法性不是言诠思量的境界,而是圣者
三摩斯多的境界,所以是‘不可思议’。第二、断尽了有漏
的惑、业,就是‘无二’。第三、断除了惑、业的根因--
增益万法为常、乐、我、净的执着心态,就是‘无分别’。
第一种是属于自性清净法身的功德,第二和第三种则是属于
离垢清净法身的功德。第四、道谛的本身可以‘净化’烦恼
和随眠;第五、道谛能‘显现’诸法的真实性;第六、道谛
具有遍除三世无明的‘对治’作用;所以道谛就像太阳一样
。第七、指前三种属于‘灭谛’的功德。第八、指后三种属
于‘道谛’的功德。究竟一乘宝性论颂云:‘不思议无二,
无分净现对,依何得何法,离贪二谛相。以灭道二谛,并摄
离贪性,应知彼依次,各具三功德。’论颂中虽然只说灭、
道二谛是法宝,但是我们应该明白这里所说的二谛,是指大
乘的灭谛和道谛;而且其中的道谛就是大乘的见、修二道。
因为论释上说:‘得此灭苦如来法身之因,即见、修二道之
无分别智。以(道谛具有)三种随顺法(净、现、对)故,当知
如日。’

丁三、僧宝

僧宝就是,任何应具有下面四种功德的不退转菩萨。(
一)、知如所有,(二)、知尽所有,(三)、内智观见,(四)
、智见清净。其中第一、大乘不退转菩萨,灭除了人、法二
种我执,证悟无我的真如实性;所以是‘知如所有’。第二

431页

大乘不退转菩萨通达了:自己所见的真如法性,对于一切有
情都是平等无差别的;所以是‘知尽所有’。第一种功德是
指,对法性本身的了悟;第二种功德是指,对法性所依万法
的通达。第三,大乘不退转菩萨,以不共二乘的出世智慧,
如实照见(如所有、尽所有),就是‘内智观见’。第四、大
乘不退转菩萨,净化了烦恼障和所知障;所以是‘智见清净
’。究竟一乘宝性论云:‘如实与如量,智见清净故,具慧
不退众,有无上功德。’
有人见到论颂中的佛宝和法宝都有八种功德,因此主张
:僧宝也应该具有八种功德。那八种呢?前面三种功德照旧
,从第四种‘智见清净’功德中再分出,脱离染(烦恼)障、
着(所知)障和卑劣障的另外三种功德。第七、前三功德属于
‘证分圆满’的功德。第八、后三功德属于‘断分圆满’的
功德。这种说法虽然也有道理,但是并非论颂的本意,所以
我不采纳。

乙二、暂时的皈依
宝性论颂云:‘依能调所证,弟子为三乘,信三供养等
,是故说三皈。’意思是说:因为三乘各有所需,为了满足
这三种需求,所以世尊就对三乘道的六种补特伽罗,说三种
不同的皈依。
关于三皈依,大、小二乘有一种共通的说法,那就是:
‘佛陀是两足中最尊贵的,所以安立为佛宝;涅槃是离欲法
中最尊贵的,所以安立为法宝;僧众是一切团体中最尊贵的
,所以安立为僧宝。’可是这个说法和颂文的意义不同,所
以一定会有人产生疑惑。为了去除这种疑惑,于是无著在颂
文的前面,先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依何等义,为何等
人,诸佛如来说此三皈?’并且在颂文的后面作了会通性的
解释:‘已经入道和尚未入道的两种大乘补特伽罗,都一心
一意地想圆成正觉;为了对他们开示,两足尊的佛陀是三皈
依中最殊胜的,所以安立佛宝为大乘皈依的主要对象。同样
的,已经入道和尚未入道的独觉乘和声闻乘等四种补特伽罗
认为:法宝和僧宝可以成办自乘的道业;为了对他们开示离
欲尊的法宝和众中尊的僧宝的殊胜功德,所以就分别安立法
宝为独觉乘的主要皈依对象

432页

,僧宝为声闻乘的主要皈依对象。’(注14)
或许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难道三乘种性不是同样
的皈依三宝吗?为什么要分别为三乘设立三种不同的皈依呢
?’答:‘从因位上讲,虽然三乘同样的皈依三宝,但是证
得的果位却不相同。为了引导中、小二乘的行者,次第转入
大乘,所以才方便设立三种不同的皈依。’有许多人把宝性
论的这一颂判为不了义,这是因为不了解论意的缘故。
月称三皈依七十颂云:能仁之三身(佛),涅槃(法)及四
双(僧)。’这种说法和前面是相同的。 (注:宗喀巴在宝性
论之后,引用了月称的著作,这表示:大乘的唯识和中观二
宗,对三皈的看法是一致的。)
乙三、唯一的究竟皈依
问:前面说暂时的皈依有三种,那么究竟的皈依呢?’
答:‘究竟的皈依只有佛陀。’问:‘如果只有佛宝才是究
竟的皈依,那么岂不是缺了法宝和僧宝吗?’答:‘不会的
。因为佛陀心续中的灭谛和道谛就是法宝;而且因为佛陀圆
满证得了法身,三乘的僧众才能获得究竟的成就。’宝性论
云:若依于了义,唯佛是皈依,牟尼具法身。故僧亦究竟。
’宝性论释云:‘因为不生不灭的牟尼佛,具有最极清净的
灭谛和道谛--离垢法身。’,这和前面的说法也是一致的

乙四、释名
问:‘为什么佛、法、僧被尊称为三宝呢?宝性论云:
‘世稀有无垢,具力世庄严,最胜及不变,是故名为宝。’
甲二、别义
乙一、般若经中所开示的三宝
433页
丙一、佛宝
了悟‘心境平等,没有各自独立的实体’的究竟智,就
是般若经中所开示的佛宝。问:‘经中以什么方式开示平等
性呢?’,答:‘因为能成就佛陀的法--一切相智,观一
切法胜义不可得,所以经中就以不可得的方式,开示平等性
。’问:‘有那些经文是开示平等性的呢?’
经云:‘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
时),色不与萨婆若合 (藏译:不以萨婆若合色),色(性)不
可见故;受、想、行识亦如是。眼不与萨婆若合,眼(性)不
可见故;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色不与萨婆若合,色
(性)不可见故;香、味、触、法亦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
萨,如是习相应者,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注15)这段
经文开示:对于色等所缘的境和一切相智(萨婆若)的能缘心
,应该破除二者胜义和合的执着。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佛
不与萨婆若合(藏译,不以萨婆若合佛),萨婆若不与佛合。
’,这段经文开示:对于互为能相、所相的一切相智和佛陀
,应该破除二者胜义和合的执着。其次,‘菩提不与萨婆若
合,萨婆若不与菩提合。’,这段经文开示:对于互为能证
、所证的一切相智和菩提法界,应该破除二者胜义和合的执
着。最后,‘何以故?佛(性)即是萨婆若(性),(唯)萨婆若
(性)是佛,菩提(性)即是萨婆若(性),(唯)萨婆若(性)是菩
提。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习应,是名
与般若波罗蜜相应。’,这段经文开示:菩提和一切相智这
三者,同一体性;因为从胜义谛的立场看起来,这三者的体
性是平等无差别的。
十万、二万五千、一万八千般若广释(注16)云:‘“一
切相智不与色合……”这段经文是说:不要有‘色是一切相
智的境’,或者‘色是布施的资财,修施等六度,将来可以
圆成一切相智的果。’这种执着的想法。“佛

434页

不与萨婆若合……。”是说:不要有‘一切相智是成佛的因
’这种执着的想法。因为这三种法在法性的本质上是平等的
、一体的、没有差别的。’
总之,一般人在接受‘皈依佛宝’的教导时,很容易产
生‘我所皈依的对象是能知一切的导师阿!’这种执着的想
法;为了破除这种执着,所以般若经中才开示‘佛陀的能证
、所证浑然一体,毫无差别’的教授。
丙二、法宝
三智所含摄的一切法--做为境的根、对治的道和一切
行相的果,都没有真实的自性;这就是般若经中所开示的法
宝。问:‘经中有那些经文是开示法宝的呢?’
经云:‘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 (
时), 不习色有(实),不习色无(实);受、想、行、识亦如
是。不习色有常,不习色无常;受、想、行、识亦如是。不
习色苦,不习色乐;受、想、行、识亦如是。……复次,舍
利弗!菩萨摩诃萨,不为檀波罗蜜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
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
波罗蜜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阿鞞跋致地故,行般若波罗
蜜;不为成就众生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净佛世界故,行
般若波罗蜜;不为佛十力故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
法故,……。’
本母般若广中略三本八义同显论(注17)云:‘“不习色
有……”以下,开示关于境无自性的教授。“不为檀波罗蜜
……”以下,开示关于道无自性的教授。“不为佛十力……
”以下,开示关于一切行相无自性的教授。’。问:‘这些
经文如何开示法宝呢?’师子贤认为:‘根、道、一切行相
和与此三者相对应的三种智,都没有真实的自性;经文是从
这个角度开示法宝的。’。解脱军认为:‘这些经文开示:
如果在境相上不执着任何一法,那么我们的心自然就会脱离
一切束缚,成就法宝。’
总之,为了破除‘法宝就是我所修的道啊!’这种执着
的想法,所以般若经中才开示‘对于一切法,不应即,

435页

不应离’的教授。
丙三、僧宝
在凡夫位的大乘行者,以智慧修观菩提,以大悲缘念有
情,多生多劫勤修解脱道,终于现证无生法性,趋入大乘圣
者之流;这些能帮助我们成办道业的法侣--对无上菩提,
心不退转的有学圣众,就是般若经中所开示的僧宝。问:‘
大乘僧众有几类?’。答:‘基本上一共有八类,那就是具
有小乘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
、罗汉向等名称的七位菩萨大士,和具有独觉名称的菩萨大
士。’问:‘为什么不使用罗汉果的名称呢?’答:‘因为
大乘罗汉代表大乘无学道,大乘无学道就是佛宝,不属于大
乘有学圣众的范围。’。如果详细地分类,那么大乘僧众一
共有‘诸纯根利根,信见至家家,行无行究竟,三超往有顶
,坏色贪现法,寂灭及身证,麟喻共二十。’等廿类。(注18)
乙二、摄义
以上就是世尊在般若经中对于三宝的教授(开示)。(注19)
三、结论
1、宗喀巴在第一科‘三宝总义’中,分别引用了俱舍
论和宝性论,说明大、小二乘对于三宝所持的不同看法。在
第二科‘三宝别义’中,分别引用了与三宝相对应的般若经
文,说明世尊在般若经中,教诫四众弟子:应该以离谛执、
离能所的心态,皈依三宝。
2、入中论云:‘由于诸法见真妄,故得诸法二种体,
说见真境即真谛,所见虚妄名俗谛。’(注20)同样的,三宝
也有世俗和胜义之分。三宝内里性空的一面,属于胜义三宝
;外塑的佛像、经典、论释以及四个以上的清

436页

净比丘,属于世俗三宝(注21)。因为本论度化的主要对象,
是已经具有解空智慧的大乘行者(注22),所以金鬘疏也将解
释的重心,放在胜义三宝的课题上。至于一般初入门,未得
空性正见的佛门弟子,只能以世俗三宝为所缘境,作意思维
胜义三宝的种种功德而皈依。
3、金鬘疏比较偏重于教义的探讨,因此有关于‘皈依
后的学习次第’和‘思维皈依的利益,昼夜勤修皈依’等等
宗教行持上所应该注意的事项,都没有涉及到。这些问题,
在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卷四,五八页),有非常详尽的
说明;名实相符的三宝弟子,应该仔细阅读,牢记在心。
4、印度的大乘佛学,是龙树以后才逐渐兴起的。龙树
的学说,在深观方面,以荡相遣执为主,不正面提出主张;
在广行方面,似乎还没有提出一套系统完整、组织建全的实
践次第,只有在菩提资粮论里面,大致指出了方向而已(注2
3)。就拿智度论来说,在智度论里,龙树顺着般若经的经文
,以问答的方式,分段逐句地解释般若经的经义;借着破斥
外道和小乘宗派思想上的偏执,开显诸法无自性的义理。但
是对于蕴含般若经里面,三智境、四加行道和法身果这一贯
的实践次第,龙树就没有把它们提出来,组织成一个体系。
难怪太虚大师在现观庄严论略释的序文里会感慨地说:‘大
智度宗实相以推辩诸法无不尽,虽汪洋恣肆哉,亦曾莫得其
统诸。’智度论在这一方面的缺失,正好可以由现观庄严论
来弥补。因为现观庄严论里面,采取了瑜伽行的实践道次第
,以八个大纲、七十个要义,统摄整部般若经的经义,次第
论贯,条理分明。有了这部论典的引导,就不至于在般若经
义的大海中,迷失方向。
5、现观庄严论总共有二八三颂。前面所有的释文,只
解释了‘佛陀等三宝’这一句(四分之一颂),还不到全论的
千分之一,当然看不出弥勒‘运瑜伽巧分别相,彰般若无分
别性’(注24)的巧妙地方;但是从金鬘疏里面,这一小段疏
文的翻译中,同样的也可以获得一些新的看法和启示:

437页

a将奘译、什译、北京版藏译三本般若经,和藏译般若
合论中有关三宝的经文,互相核对,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般若合论比较接近罗什译本;玄奘译本比较接近北京版藏译
本,而且在内容上比罗什译本完整(见注15)。
b金鬘疏中所引用的宝性论颂和长行,在藏、汉两种译
本的对照下,可以发现有很大的出入(见附录一)。这个出入
可能是因为翻译时所依据的梵文本不同所造成,也可能是因
为翻译的手法不同而产生。无论如何,根据梵文本或藏译本
,重新再做一次校勘的工作,总是值得的。
c虽然现观庄严论是解释大般若经第一、第二和第四会
的释经论,但是论颂以及法尊所编译的略释,都非常精简。
例如:‘佛陀等三宝’这句颂文,略释仅仅以‘(三)、修行
所依,开示佛、法、僧等三宝的教授’一句语,就轻描淡写
地解释过去了;所以单凭着现观庄严论略释这一本书,要想
蠡测深广的般若义海,恐怕是难以如愿的。金鬘疏不但详细
注解了明义释,而且还择要摘录了与论颂相对应的经文。如
果能配合金鬘疏来研究现观庄严论和般若经?一定可以获得
更具体、更深入的了解。
四、后记
六年前,欧阳无畏上人慈允刘锐之 (敦珠法王在台传法
代理人) 先生的劝请,讲授现观庄严论金鬘疏。配合现观庄
严论本颂、师子贤明义释和汉、藏两种译本的般若经,欧阳
上人逐字逐句地讲解金鬘疏的疏文。透过论、释、疏三个层
次的解析,我对于般若经中所蕴含的,三智境、四加行道和
法身果等一贯的大乘道次第,总算有了一点初浅的认识。这
个殊胜难得的金鬘疏法会,在一年前就已经圆满结束了;现
在,我想一方面温故知新,一方面整理备忘,公诸同好;但
愿三宝加备,不要使我个人的愚昧和疏忽,污损了宗喀巴大
师和欧阳上人的清净法教与美名。
438页

注解

(注 1) 法尊译著现观庄严论略释,一卷,六页。

(注 2)北京版西藏大藏经,一五四册,二○○页,二叶,
五行。

(注 3) 吕澄着西藏佛学原论,六页。

(注 4) 同注二,二○○页,五叶,一行。关
于疏文所提到的廿一种现观庄严论释,完全没有汉
文的译本,只保存在西藏大藏经中。吕澄在西藏佛
学原论的附录中,编译了一个藏译显乘论典略目。
根据这个略目的编号,配合般若经的十二部论释是
:二、三、四、五、六、七、一二、一六、一七、
一九、二十和廿一;未配合经文的论释是:八、九
、十、一一、一二、一四、一五、一八和一一六等
九部。

(注 5) 同注二,二○一页,二叶,二行起。

(注 6)西藏大藏经,一五五册。一二页,二叶,四行起。

(注 7) 现观庄严论略释,一卷,一四页。

(注 8)略释,一卷,一五页。‘诸钝根利根,信见至家家
,行无行究竟,三超往有顶,坏色贪现法,寂灭及
身证,麟喻共二十。’弥勒以这两句颂文,别说三
宝中的僧宝,内容相当多,需另辟专章介绍。

(注 9) 西藏大藏经,九○册,二七六页,一叶,五行起。

(注 10) 大藏经,四四册,八七四页。

(注 11)有学道的无漏五蕴是指,入三摩斯多根本定时的五
蕴。

(注 12)这一段辩论,可以参考世亲阿毗达磨俱舍论释 (大
藏经,四四册,八七四页), 和众贤阿毗达磨顺正
理论。(四五册,六六六页)

(注 13)究竟一乘宝性论,慧坚所作,北魏时译出;但是藏
译本却说,它是弥勒的著作,并尊为弥勒五论之一
。此书有颂、有长行,长行是无著所作。金鬘疏中
所引用的论颂和长行,汉、藏两译有点出入,所以
全部重新改译过,并且制作了一个汉、藏二译的对
照表 (见附录一)。 汉译本根据大正藏,三一册,
八二二页下,至八二六页下。藏译本根据西藏大藏
经,一○八册,三三页,三叶,七行起,三六页,
五叶,六行止。

439页

(注 14)这段译文并非无著论释的原文,而是宗喀巴根据论
释,以自己的口吻说出来的。原文很长,汉、藏译
本互有出入,请参考大正藏三一册,八二六页,上
;西藏大藏经,一○八册,三六页,三叶,三行起


(注 15)关于佛宝的这一段经文,玄奘的译文是:‘不观一
切智与色若合若散,何以故?尚不见色,况观一切
智与色若合若散。’ (大正藏,七册,四○三卷,
一四页下)和北京版的藏译本相同。(西藏大藏经,
一八册,六二页,二叶,四行) 罗什的译文是:‘
色不与萨婆若合,色不可见故。’与二万五千般若
合论相同。
金鬘疏中所引用的般若经文,主要是根据这本
已经配入现观庄严论八事、七 十义、一七三行相
的般若经合论。
另外, 在奘译本和北京版藏译本的这段经文
中,含有五众、十二入、十八界等项目,而罗什译
本和般若合论都缺少十八界的项目。
龙树在智度论中说:‘问曰,何以但说五众、
十二入?不说十八界、十二因缘?答曰:应当说,
或时诵者忘失,何以知之……。’可见龙树自己也
认为,他造论所根据的般若经本,有部份已经缺漏
了。又,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谈到大品般若
经的翻译时说道:‘法师于西域得三本,到此翻译
之日,文有疑错,即校三本以定之,殷勤省覆,方
乃著文,审慎之心,古来无比。 (大藏经,六八册
,二六三页) 从上面各种的资料看来,玄奘所翻译
的大般若经,在内容上的确比罗什所翻译的完全。

(注 16) 牙军着。西藏大藏经,九三册。

(注 17) 念智称著。西藏大藏经,八八册。

(注 18)关于僧宝的般若经文,将在以后讨论‘别说僧宝’
的章节中引用。

(注 19)以上的译文,资料取自:西藏大藏经,一五五册,
一七页,一叶,三行起;一九页,二叶,五行止。

(注 20) 法尊译,月称入中论,二卷,一六页。

(注 21)法尊译,宗喀巴菩萨戒品释,卷三。大藏经,六八
册,八七二页。

(注 22)现观庄严论略释一卷,四页。‘一切相智道,非余
所能领,于十法行性,经义住正念,具慧者能见。


(注 23)吕澄:印度佛学思想概论,一一八、一三○、二○三
页。

(注 24) 太虚:现观庄严论略释序文。

440页

附录一:究竟一乘宝性论汉、藏二译对照
甲、颂文
勒那摩提译 本文译
一、佛宝
无为体自然, 无为体自然,
不依他而知, 不依他而知,
悲智及以力, ○具悲智及力, mphyen Dang rTse Dang Nus Par lDan/
自他利具足。 ○唯佛利自他。 Don gNyis lDan Pa'i Sangs rGyas Nyid/
二、法宝
不思议无二, 不思议无二,
无分净现对, 无分净现对,
依何得何法, 依何得何法, Gang Zhig Gang Gis Chags Bral Na/
离法二谛相。 ○离染二谛相。 bDen gNyis mTshan Nyid Can De chos/
灭谛道谛等, ○以灭道二谛, Chags Bral Nyid Ni 'Gog Pa Dang/
二谛摄取离, ○并摄离染性, Lam Gyi bDen Pa Dag Gis bsDus/
彼各三功德, ○应知彼依次, Go Rims Ji bZhin De Dag Kyang/
次第说应知。 ○各具三功德。 Yon Tan gSum gsum Gyis Rig Bya/
三、僧宝
如实知内身, ○如实与如量, Ji bZhin Ji sNyed Gang Gi Ni/
以智见清净, ○智见清净故, Yi Shes gZigs Pa Dag Pa'i Phyir/
故名无上僧, ○具慧不退众, Blo lDan Phyir Mi lDog Pa'i Tshogs/
诸佛如来说。 ○有无上功德。 Bla Med Yon Tan Dang lDan Nyid/
441页

四、三皈
依能调所证, 依能调所证,
弟子为三乘, 弟子为三乘,
信三供养等, 信三供养等,
是故说三宝。 ○是故说三皈。
五、究竟皈依
众生归一处, ○若依于了义, Dam Pa'i Don Du 'Gro Ba La/
佛法身彼岸, ○唯佛是皈依, sKyabs Ni Sangs rGyas Nyag Cig Yin/
依佛身有法, ○牟尼具法身, Thub Pa Chos Kyi Sku Can Phyir/
依法究竟僧。 ○故僧亦究竟。 Tshogs Kyang De Yi mThar Thug Phyir/
六、释名
真实世希有, ○世希有无垢, Bvung Ba dKon Phyir Dri Med Phyir/
明净及势力, 具力世庄严, mThu lDan Phyir Dang'Jig rTen Gyi/
能庄严世间, 最胜及不变, rGyan Gyur Phyir Dang mChog Nyid Phyir/
最上不变等。 ○是故名为宝。 'Gyur Ba Med Phyir dKon nChog Nyid/
乙、长行
一、法宝
又以何等因,得此 证得止息痛苦的如来
灭谛如来法身。谓于见 法身的因,就是见道和修
道及修道中,无分别智 道的无分别智。因为 (道
三种日。相似相对法应 谛) 具有 (净现对) 三种
知。 随顺法,所以就像太阳一
样。

442页
二、究竟皈依
诸佛如来不生不灭 因为不生不灭的牟尼
,寂静不二。离垢法身 佛有最极清净的灭谛和道
故。 谛--离垢法身。
附录二:与‘佛宝’、‘法宝’相对应之全部
般若经文
下面所抄录的经文中,关于‘佛宝’和‘法宝
’的分段,全部根据师子贤“二万五千般若合论”
(西藏大藏经,八八册,二四二页,五叶, 一行起
;二四七页,二叶,一行止)。 汉译的部份,采用
罗什的译文 (智度论,三七卷,八六页起;九七页
止),并且与“般若合论”对勘。
*** *** ***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
色不与萨婆若合(藏译,不以萨婆若性合色;gZugs
rNam Pa Thams Cad mPhyenPa Nyid KyissByor
BarMi Byed), 色(性)不可见故;受、想、行、识
亦如是。眼不与萨婆若合,眼(性)不可见故,耳、
鼻、舌、身、意亦如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
习应,是名与般若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
檀波罗蜜不与萨婆若合 (藏译,不以萨婆若性合檀
波罗蜜), 檀波罗蜜(性)不可见故;乃至般若波罗
蜜亦如是。四念处不与萨婆若合,四念处(性)不可
见故;乃至八圣道分亦如是。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
法,不与萨婆若合,佛十力(性)乃至十八不共法 (
性) 不可见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
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
佛不与萨婆若合(藏译,不以萨婆若性合佛),萨婆
若不与佛合;菩提不与萨婆若合,萨婆若不与菩提
合。何以故?佛(性)即是萨婆若(性),(唯)萨婆若
(性)是佛;菩提(性)即是萨婆若(性),(唯)萨婆若
(性)是菩提。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
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罗蜜相应。’
※ 以上就是有关‘佛宝’教授的经文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
不习色有 (实;dNgos Yod),不习色无(实);受、
想、行、识亦如是。不习色有常,不习色无常;受
、想、行、识亦如是。乃至不习苦、乐;我,非我
;寂灭,不寂灭;空,非空;有相,

443页
无相;有作,无作。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
,不作是念;我行般若波罗蜜,不行般若波罗蜜,
非行非不行般若波罗蜜。舍利弗!菩萨如是习应,
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不为般若波罗蜜
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
菩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故、行般若
波罗蜜。不为阿鞞跋致地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
成就众生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净佛世界故,行
般若波罗蜜。不为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
十八不共法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为内空、外空、
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
、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诸法空、自相空
、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故,行
般若波罗蜜。不为如、法性、实际故、行般若波罗
蜜。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坏
诸法相故。如是习相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
作是念;我以如意神通,飞到东方,供养恭敬如恒
河等诸佛;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如是。复次,菩
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作是念:我以天耳,闻
十方诸佛所说法。不作是念:我以他心智,当知十
方众生心所念。不作是念:我以宿命通,知十方众
生宿命所作。不作是念:我以天眼,见十方众生死
此生彼。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行,是名与般若
波罗蜜相应,亦能度无量阿僧祗众生。
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临如是行般若波罗蜜,
恶魔不能得其便,世间众事,所欲随意。十方各如
恒河沙等诸佛,皆悉拥护是菩萨,令不堕声闻,辟
支佛地。四天王天乃至阿迦腻吒天,皆亦拥护是菩
萨,不令不碍。是菩萨所有重罪,现世轻受。何以
故?是菩萨摩诃萨,用普慈加众生故。舍利弗!菩
萨摩诃萨如是行,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
疾得诸陀罗尼门,诸三昧门,所生处常值诸佛,乃
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终不离见佛。舍利弗!菩
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
不作是念:有法与(诸)法若合若不合,若等若不等
(藏译:若即若离,若合若分;IHan Cig IDan Pa'
am/Bral Ba /'Bu Ba 'am/dBye Ba)。 何以故?是
菩萨摩诃萨,不见(宝有)法与(诸)法若合若不合、
若等若不等。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
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
作是念:我当疾得法性,若不得。何以故?法性非
得相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是名与般
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
不见有法出法性者 (藏译:有法离法界者;Chos
Kyi dByings Las The Dad Par),如是习应,是名
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444页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
不作是念:法性分别诸法 (藏译:不于法界分别种
种法; Chos Kyidbyings Las sNa Tshongs Su
Yang 'Byed Par Mi Byed) 者,如是习应,是名与
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
不作是念:是法能得法性 (藏译:如是能证法界;
Chos Kyi dByings 'Di Yang 'Di Itar rTogs Mi
rTogs),若不得。何以故?是菩萨不见用是法能
得法性,若不得。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习应,
是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
法性不与空合,空不与法性合 (藏译:不以所谓的
空或不空合法界;Chos Kyi dByings La sTong Ba
' o Zhes sByor Mi Byed Mi sTong Nog Zhes
sByor Mi Byed Do)。如是习相应,是名与般若波
罗蜜相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
眼界不与空合(藏译:不以空性人合眼界),空不与
眼界合(不以眼界合空性)。色界不与空合,空不与
色界合。眼识界不与空合,空不与眼识界合。乃至
意界不与空合,空不与意界合。法界不与空合,空
不与法界和。意识界不与空合,空不与意识界合。
是故舍利弗!是空相应名为第一相应。
复次复次,佛自说第一因缘。所谓:舍利弗!
空行 (藏译: 行于空性的; sTong Pa Nyid La
sPyod Pa) 菩萨摩诃萨,不堕声闻、辟支佛地,能
净佛土,成就众生,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
利弗!诸相应中,般若波罗蜜相应为最第一,最尊
、最胜、最妙,为无有上。何以故?是菩萨行般若
波罗蜜相应,所谓空、无相、无作,当知是菩萨如
受记无异近受记。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如是相应与
,能为无量阿僧祗众生作益厚。是菩萨摩诃萨亦不
作是念:我与般若波罗蜜相应,诸佛当受我记,我
当近受记,我当净佛土,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当封法轮,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不见有法出
法性,亦不见是法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是法诸佛
授记,亦不见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生我相 (藏译:
想), 众生相,乃至知者,见者相。何以故?众生
毕竟不生不灭故,(以于)众生无有生、无有灭。若
无有法生相、灭相,云何有法当行般若波罗蜜?如
是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不见众生 (藏译:众生无
生) 故,为行般若波罗蜜;众生不受故,众生空故
,众生不可得故,众生离故,为行般若波罗蜜。舍
利弗!菩萨摩诃萨,于诸相应中,为最第一相应,
所谓空相应;是空相应,胜余相应。菩萨摩诃萨如
是习空,能生大慈大悲。菩萨摩诃萨习是相应,不
生悭心,不生犯戒心,不生嗔心,不生懈怠心,不
生乱心,不生无智心。
* 以上就是有关“法宝”教授的经文。

 
 
 
前五篇文章

唯识浅谈

金刚结愿文

智谕法师:生即无生。无生即生

中国禅宗的特质

《俱舍论》〈定品与《瑜伽师地论》〈三摩呬多地之比较

 

后五篇文章

瑜伽行派之二谛说

“地”的德性----讲于“地藏法会上”

唯识宗概述

中观他空思想要论

中观论手钞本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