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俱舍论》〈定品与《瑜伽师地论》〈三摩呬多地之比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俱舍论》〈定品>与《瑜伽师地论》〈三摩呬多地>之比较

释惠空
圆光佛学学报创刊号
1993.12 出版
页307-327


--------------------------------------------------------------------------------
.


页307


目次

壹、绪论
贰、大意
参、二品在原论中地位之比较
肆、二品内容纲要介绍
一、总标
二、安立
三、作意与所缘
四、摄诸经宗要
五、众义
从〈定品>看〈三摩呬多地>
伍、二品内容增减之比较----依〈三摩呬多地>逐项比较
一、总标
二、安立
三、作意与所缘
四、摄诸经宗要
五、众义
陆、二品特色比较
一、定体辨析
(一)心一境性之体性辨析
(二)无色界之体性辨析
(三)内等净支分之辨析
二、所缘之比较
三、无漏圣定断惑之比较
(一)五圣智三摩地
(二)圣五支三摩地


页308


(三)有因有见圣正三摩地
四、检行定
五、禅定认同之差异----宗要比较
(一)八解脱之比较--以前三解脱作比较
(二)四无量心之比较
六、众义
(一)乐空闲等
(二)善修止观
(三)等持、等至善巧
(四)有倒、无倒
(五)检行定
(六)不受诸想
(七)四种趣道
(八)四种净胜
(九)思惟五相
(十)陶练其心
(十一)思惟三相
柒、结论
注 释
参考书目


壹,绪论

本篇定名为《俱舍论》〈定品>与《瑜伽师地论》(三摩呬多地>
之比较,为何会选定此一个题目?因“戒”生“定”,因“定”发“
慧”,《俱舍论》 〈 定品 > 中言“定”为圣道之缘。由此可知在佛
法中修习禅定所占之地位。中国因禅宗、净土宗成立行法;禅宗注重
“明心见性”,不论禅定;净土注重“信、愿、行”,亦不论禅定。
于是后人有“修行无须禅定”之观念,然而吾人以为:在修行圣道过
程,“定”之发“慧”为不可或缺,是无庸置疑的。禅、净宗师以为
具备了生死之决定心,与往生之“信、愿、行”,则禅定自在其中,
故就尺寸之处,恳切叮咛行人。禅定之为过程,岂可舍而弃之耶?

页309

古人云:“功夫成片。”非禅定之谓语,非“心一境性”耶?印度诸
师,于四禅详加论析,其恳切之用心,岂可怀疑耶?以是今日之佛弟
子,欲求修道之阶径,当以禅定为重要之入手阶梯。谓“定”乃世间
人之事,乃自悟、悟他,此为撰此篇之根本心意,欲从二品之探讨中
,于禅定深切刻之了解,自益资他,此为起程。
《俱舍论》世亲所作,《瑜伽师地论》为无著所传,兄弟二人去
佛九百年,虽《俱舍》所代表是有部,《瑜伽》乃唯识论典,宗派各
有不同,然出于二菩萨之手,其时代之同一性,可看出依各宗派所重
不同,禅风亦不同,此为选定此一题目之第二用意。
〈定品>与〈三摩呬多地>为二部大论之禅定探讨篇章,然其内容次
序雷同。其差异处在宗派的依据,对于禅定内容之认定,以及禅定修
习之方法,有种种不同之探析角度,此不同之角度更赋予我们对禅定
思惟之空间,从比较异同之中,盼更能加深我们对禅定特质之认识,
此一为本文之所欲达成目的也。

贰、大意

内容大分为四章:
第一章 一 论〈定品>与〈三摩呬多地>在原论中地位之比较。《俱
舍论》以叙述生死流转,涅槃还灭之“因”、“缘”、“果”为全论
之组织架构。《瑜伽》是以十七地作为整个三乘圣者之境、行、果的
思想架构。此一章欲从“境”、“行”、“果”与“因”、“缘”、
“果”之关系中,探析禅定在全体佛法中之思想定位。因为若不了解
定学在全体佛法思想的地位,则无法肯定禅定之重要。反之, 若能肯
定在修学过程中之必要,及阶次之因缘性,则定学之定位焕然可彰。
第二章--分别对于二品做纲要性之介绍。本文虽从整体讨论,无
法就细部逐分析,然二品之内容若无一全貌之掌握,则讨论内容或令
思路不畅,故略为介绍说明。
第三章--对于二品详细内容之讨论。彼此容有增减,其所同者何
?所异者何?异者为缺,或者为增?增之理为何?由彼此增减不同,
可看出禅定内容之抉择、取向及态度。
第四章----评论二品之特色。《俱舍》是部派之产物,而论主撰
述之本怀,

页310

亦在以经部纠正有部之失,故其特色在于对法体之辨析与义门之解明
。《瑜伽》则以“相应”为义,十七地皆相应于行法,故《瑜伽》之
所重在于心相之描述,与修行止观心性之掌握。于论中此二特质俯拾
可见,故于此章欲就《俱舍》、《瑜伽》各举数例加以说明之。至于
《俱舍》以“三世实有”为立论之基,《瑜伽》以“识变种子”为根
本说,此当不争之事,故不多论。然除此外,二品对于同一禅定内容
之认定,仍有其各别差异性,亦举“八解脱”、“四无量心”来说明
之。至于二品详细要义、细科之说明,因限于篇幅无法一一详述,容
另篇讨论。

参、二品在原论中地位之比较

《瑜伽师地论》之大科──十七地之列表(注1)

┌五识身相应地(卷一上) ─────┐
├意地(卷一下至三) │
├有寻有伺地等三地(卷四至十) │
├三摩呬多地(卷十一至十三上) ───│──────境
├非三摩呬多地(卷十三中) ───│
├有心地无心地等二地(卷十三中) ──│
十七地 ───├闻所成地(卷十三下至十五)──── │
├思所成地(卷十六至十九)───── │
├修所成地(卷二十) ───────│
├声闻地(卷二十一至三十四)──── │─────行
├缘觉地(卷三十四下) ───────│
├菩萨地(卷三十五至五十中) ────┤
├有余依地(卷五十中) ───────┼──────果
└无余依地(卷五十下) ─────┘

《俱舍》一九品的列表(注2)

┌─ 分别界品──诸法体─┬─总明有漏法──┐
│ │ │
├─ 分别根品──诸法用─┘ │
│ │
├─ 分别世品──有漏果─┐ │
│ │ │
├─ 分别业品──有漏因─┼─别明有漏法──┼─事
│ │ │
九 品──┼─ 分别随眠品─有漏缘─┘ │
│ │
├──分别贤圣品─无漏果─┐ │
│ │ │
├──分别智品──无漏因─┼─别明无漏法──┘
│ │
├──分别定品──无漏缘─┘

└──破我执品─────────────────理

在《瑜伽师地论》中的十七地,是以“境”、“行”、“果”三
位配十七地:前九地是三乘的“境”,次六地是三乘的“行”,后二
地是三乘的果。前九地明“境”中可分为三:初二地是“境体”,一
切皆以“识”为体性;次三地是以“境相”,粗、细二异;后四地是
“境界位”,定体可分为;具、不具,心有、无。此中〈三摩呬多地
〉是位于后四地也,是“境界位”中主要的部份。在“行”位中,我
们可以理解〈声闻地 > 中,包含世间与出世间二道。 而二道中的世
间道,又以“四静虑”为核心,可由“二道资粮”、“品类建立”、
“心一境性”及“广释修相”中之世间道目次中处处可见。因此在谈
论“境”位中〈三摩呬多地 > 时, 难免要和“行”位中〈声闻地 >
的“定”法,如“心一境性”等,等量同观。然〈声闻地〉建构的禅
定及其探讨的角度,必定与〈三摩呬多地〉建构的禅定不同,由于“
地”的基本差异而不同。但亦不可忽略了〈声闻地〉中所讨论“静虑
”之基本成分,这也是为何要与《俱舍论》〈定品〉作为比较的理由

再看《俱舍论》的九品中,是以生死流转与涅槃还灭作区隔,涅
槃还灭中又以〈智品〉、〈定品〉、(贤圣品)为“因”、“缘”、“果
”之关系。若以“境”、“行”、“果”与生死、涅槃二门之匹配,
则《瑜伽》之“境”应配“生死流转门”。而《瑜伽》中之“行位”
及“果位”,当配“涅槃还灭门”。因此,可理解到〈定品〉又相当
于《瑜伽》的行、果位,〈三摩呬多地〉则相当于《俱舍》的“生死
流转门”。

页312

在此认为从二论对禅定给与不同之定位,给与我们不同的思考空
间,在《俱舍论》有二处提到禅定:一处是在〈世间品〉,二处是在
〈定品〉。同样的,在《瑜伽论》中对于禅定的叙述也分列于二处:
一处是〈声闻地〉,一处则是〈三摩呬多地〉。〈世间品〉中的“定
”是生死流转的“定”;〈定品〉中的“定”则是涅槃还灭的“定”
。〈三摩呬多地〉中的“定”是属于“境”、“行”、“果”中的“
境”;是“生死流转门”中的“定”;〈声闻地〉中的“心一境性”
是二道的“道”,这就是“境”、“行”、“果”中的行位,也就是
涅槃还灭门中的“定”,所以〈世间品〉中的“定”等于〈三摩呬多
地〉;〈定品〉中的“定”等同于〈声闻地〉中的“静虑”及诸“定
”位。
所以,《俱舍论》中的〈定品〉是属于“涅槃还灭门”中“缘”
的地位,由“缘”之定位,也辅助我们对于禅定在生死流转,涅槃还
灭世道与出世间道的定位。
至于二论对诸“定”叙述之主体为何?可从〈三摩呬多地〉与〈
定品〉之间异同的分析看到其论意之所在。由于对诸“定”主体之叙
述,二部论可说都有其共同的观点,至于内容多寡,角度的取舍或有
出入,然无损于二部论对诸“定”的地位,及主体内容认同的共通性
,这是我们必须对二品在各论内地位的不同,而都有共同认知所要强
调的一点。至于主体内容与说明,留待在下一节来叙述。

肆、二品内容纲要介绍

前文已对二品做一基本介绍,在对二者思想有所了解以后,可进
一步加以比较说明。首先列出《瑜伽论》〈三摩呬多地〉科表(如附
表),在科表中,可看出:(注3)

┌─一总标─┐ ┌─一总标
│ │ │
如 ├─二安立─┤ ├─二安立
颂 │ │ │
文──┼─三作意─┼─六科。根据长行则可分为五科─┼─三作意、所缘
中 │ │ │
有 ├─四相──┤ ├─四诸经宗要
│ │ │
├─五宗要─┤ └─五众义
│ │
└─六众义─┘


313页


长行分列为:

一、总标
标出〈三摩呬多地〉之内容:1. 静虑,2. 解脱, 3. 等持,
4. 等至。四个禅定课题为一品讨论之全部内容。

二、安立
“安立”一科,主要是建立在“四静虑”的思想架构与内容上
,以下细目尚有“定体”,“盖”....等四科,只是透过“四静虑”
的安立,而了解“四静虑”的思想架构与本质。

三、作意与所缘
作意、所缘,说明透过修行作意的过程中,达到入定的过程所
必须了解的方便或理论,以及如何认识“定”障与去除的方法。

四、摄诸经宗要
摄诸经宗分中,主要解说后三科“解脱”、“等持”、“等至
”的内涵。
┌─解脱分为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

├─等持从三摩地到金刚喻定等共有十五科

└─等至分为四科(注4)

整个摄诸经宗要内容,皆在解说诸经中所出现诸禅定法。

五、众义
“众议”一科,自细目“乐空闲”以下共有十一科。皆说明修
习禅定过程中所具功德性,对于“众义”与“作意”“所缘”之不同
建立,我们必须说明的是----“众义”指修“定”过程中的种种善法
性,这就是“运心”过程中的心相。“作意”及“所缘”是述明在
修“定”过程中,心相之运转与心体的分析。主要在心相、心体特质
、本质分析中,行者掌握心之特质后以便利运行,与前面提及“运心
”的过程中所得的善法是不同的。至此简单的说明〈三摩呬多地〉基
本结。

页314

从〈定品〉看〈三摩呬多地〉
从小节列析〈定品〉的组织内涵(先搅科判附表)。〈定品〉分
二科:一、所依诸定,二、能依功德。一、所依诸定的内涵是指“四
静虑”、四无色定、诸等持;二、能依的功德是指四无量心、八解脱
。而在所依诸定中,主要说明是以四静虑为主体的八等至,从“静虑
”的探讨乃至“净等至”一科,有关修习“等至”种种相关问题的分
析,此皆以“四静虑”为主体内涵而建立的。
伍、二品之内容增减之比较----依〈三摩呬多地〉逐项比较

一、《俱舍》〈定品〉科表:(注5)

┌─一定功德─┐一所依诸定─┐ 一四静虑──一出体──显静虑体
│ │ ├─二四无色定 二显其差别
│ │ │
│ │ │ ┌一总明
│ │ ├─三八等至─┴二别明 ┐一别明静虑─┬ 一静虑
│ │ │ │ ├ 二静虑
│ │ │ │ ├ 三染无
│ │ │ │ ├ 四名不
│ │ │ │ ├ 五生受
│ │ │ │ └ 六起下
│ │ │ └二明三等至─┬一初得
│ │ │ ├二等至
│ │ │ ├三顺四
│ │ │ ├四修超
│ │ │ ├五等至
│ │ │ ├六等至
│ │ │ ├七等至
│ │ │ ├八近分
│ │ │ └九中定
│ │ │
│ │ └四明诸等持─┬─ 一 寻伺等三等持
│ │ ├─ 二单空等三等持
│ │ │
│ │ ├─ 三重空等三等持
│ │ │
│ │ └─ 四修四等持
│ └─ 二能依功德─┌ 一四无量
│ ├ 二八解脱
│ ├ 三八胜处
│ ├ 四十遍处
│ ├ 五明得依身
│ └ 六起定缘
├─ 二正法住世时
└─ 三流通分(造论宗旨)

页315

二、《瑜伽师地论》〈三摩呬多地〉科表:(注6)

┌ 一总标──┐ 一静虑
│ ├ 二解脱
│ ├ 三等持── 分十一
│ └ 四等至
├ 二安立─── 一总── 一安立离生喜乐(定体)
│ 二盖障┌ 盖相
│ └ 食非食
│ 二别── 一支分┌ 一依地立数
│ └ 二明废立
│ 二定名┌ 一别名
│ └ 二通名─┌ 一增上心
│ ├ 二现法桨住
│ ├ 三彼分涅槃
│ ├ 四差别涅槃
│ └ 五出诸受事

├ 三作意及所缘┌─ 一标
│ ├─ 二别辨 ── 一作意差别┌─ 一二种 ┬── 一七种
│ │ │ └─ 二四十种
│ │ └─ 二相摄
│ │ 二所缘差别┌─ 一辨相┌─ 一四相
│ │ │ └─ 二三十二相
│ │ └─ 二明摄
│ └─ 三通辨──┌ 一修作意所由
│ ├ 二四缘、入等至
│ ├ 三四得定者
│ ├ 四味净定等差别
│ ├ 五四分定异
│ ├ 六次第超越
│ └ 七薰修差别
├ 四摄诸经宗要──┌ 一八解脱
│ ├ 二三三摩地
│ ├ 三有寻伺三摩地
│ ├ 四小三摩地(无量心)
│ ├ 五一分修等三摩地
│ ├ 六喜等俱行三摩地
│ ├ 七现法乐住等四种定
│ ├ 八五圣智三摩地
│ ├ 九圣五支三摩地
│ ├ 十因具圣三摩地
│ ├ 十一金刚喻三摩地
│ ├ 十二五现见三摩地
│ ├ 十三胜处、遍处三摩地
│ ├ 十四无想三摩地
│ └ 十五灭尽三摩地
└ 五摄众义──┌ 一乐空闲
├ 二修无量
├ 三等持善巧
├ 四有倒无倒
├ 五四检行定
├ 六不受诸想
├ 七四种趣道
├ 八四净胜
├ 九思惟五相
├ 十陶练其心
└ 十一思惟三相

页316

就〈定品〉与〈三摩呬多地〉的主体内涵分析而言,〈三摩呬多
地〉的内涵:静虑、解脱、等至、等持在〈定品〉中也都具足,如“
所依诸定”中就曾谈到四静虑,八等至、诸等持;“能依功德”中也
包含“解脱”一项。
另外二者对于“四静虑”,也是将“四静虑”置于基本核心的地
位加以探讨。所以可说,在主体结构上,二者所探讨是一致的,至于
在分析过程中,或相摄的法相,或所占的宗派地位,或思考的理则等
种种不同,这些都是下面即将讨论的项目。对于主体而言:

第一:二者所探讨的对象不出静虑、等至、等持、解脱。
第二:以“四静虑”为核心,禅定的开展站在这个立场上,有同与异
的差别。(按:等至、等持是不同的,请参考《大毗婆沙论》
一六二卷)
从二表的架构上,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内容之增减与否;二者互缺与
否;二者思考角度以及二者繁略不同。
以下再就〈三摩呬多地〉与〈定品〉逐项比较说明。以〈三摩呬
多地〉组织较为严谨,故先以〈三摩呬多地〉为主,来说明与〈定品
〉的同异。第一“总标”一项中:
〈定品〉的内容大致如此,然无如〈三摩呬多地〉对全品内容严谨
的标示与说明。
第二“安立”一科:
基本上,上文对于“定体”与“支分”的说明,两科与〈定品〉
是一致的,但是对“定体”的叙述则较〈定品〉为简略。而在〈声闻
地〉“心一境性”一科中,则有与〈定品〉雷同的描写,于此一段〈
定品〉专节中对“定体”的比较说明详加叙述。“静虑支分”一项所
叙述的各有特色,皆有重要的地位,拟置〈定品〉中加以叙述。在“
安立”一科中,另有两项即“盖障”与“定名”,则全是〈定品〉所
无。第三“作意”及“所缘”一科:
此中对于“作意差别”与“所缘差别”全是〈定品〉中所无,故
将此列入〈定品〉中所全无。“作意及所缘”中,“通辨”一项中下
列七科,则是〈定品〉中所涉及修习禅定之问题。此是探讨在禅定运
心过程中,一则所须了解到禅定与“四静虑”相关的特质;再则在修
“定”过程中,所运定心与修习所入之定境之特质及相属之关系。第
四“诸经宗要”一科:

页317

“摄诸经宗要”中有“解脱”、“等至”、“等持”等共有十五
科禅定之法。其中有七法〈定品〉皆有,余七法〈定品〉所缺。
第五“众义”一科:
“众义”一科者下列十一法,皆〈定品〉所缺。

陆、二品特色比较

现就二品中,有关禅定几项较特别之问题,来比较他们特色之差
异。

一、定体辨析

《俱舍》重于对“法体”与“义门”之分析。众所周知,《俱舍
》一论是世亲菩萨对有部思想之调整,虽以经部之说而论证之,然以
理长为宗,对于〈定品〉之讨论,亦不外乎此。故〈定品〉中其讨论之内
容不出静虑、等持、等至、解脱等,此前已论。然而对“法体”之判
定,则是《俱舍》〈定品〉中所独具之特色,试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一)心一境性之体性辨析

在〈定品〉中,“心一境性”为静虑之主体。然而,何法为“心一
境性”呢?对于此一问题,经部、有部都有不同之看法。有部认为:
有一法、有一心所,令心体于一境上相续而转,名“三摩地”,非“
心体”即是“定”。而经部反驳此一说法,以为若“心一境性”是“
三摩地”心所,则诸“三摩地”是大地烦恼,一切心都依境转,那么
一切心应该都是在“定”中。有部却认为“三摩地”是大地法,以“
三摩地”殊胜,所以唯有此法殊胜,余品不名为“等持”。
论主亦主经部,认为:应当即心专一境,谓名“心一境性”,并
引契经说此为增上心学故。心清净最胜,即“四静虑”故。由上可知
:经部是以心清净为“定”之体,有部是以“三摩地”令心于境转为
定体。此二对于定体的辩证,可看做〈定品〉对“法体”分析的一例。

(二)无色界之体性辨析

对于无色界定,有部认为无色界“无色法”,而大众部、化地部
以为“有色法”。有部破斥大众部、化地部,以为无色、无大种故无
造色。又破大众部

页318

之所谓“无色界身量小,故名无色。”水虫极微应名“无色”;若谓
身极清妙故名无色者,有部破云:中有、色界亦应名无色,因中有也
是清妙者。故谓大众部言:欲、色界实有欲、色、名欲、色界。无色
不然,非随义立,虽实有色而名无色,此说不成立。然大众部又引四
经来证明无色界有色;第一经云:“谓无色界有寿则有暖,暖即是色
法。”第二经云:“名色与识相依,彼无色界识体非无,则亦应许有
名色。”第三经云:“言识之所缘为名色,彼界有识故有色。”第四
经云:“非离色、受、想、行有识体,彼界有识故有色、受、想、行
。”有部一一破之。(注 7 )
最后有部的问难:“无色界经多劫,色相续断后未生下欲界、色
界时,此色从何而生?”论主以经部义答:“谓此色从心生,非从色
起,为昔所起感色果因,薰习在心之功能,今熟,是故今时欲、色界
之色法,从彼无色界心法中的色种子而生。”(注8)
此一段对无色界中“有色”、“无色”的讨论。大众部、化地部
以为“有色法”;经部、有部以为“无色法”。在辩难、破斥大众部
时,以有部之说,而结论却以经部立论。此一段亦可说是〈定品〉在辨
析“法体”中值得注意的一例。

(三)“内等净”支分之辨析

在〈定品〉第九颂中,论及四静虑之全体,删去重复者共有十一支
心所,而第二静虑“内等净”一支,经部、有部有不同看法。经部以
为此第二定能远离彼“寻、伺”鼓动,定体相续,清净寂静而转名为
“内等净”。有部不同意,谓若定体远离“寻、伺”即名“内等净”
者,此“内等净”。应无别体,如何许有十一实事?是故应说此“内
等净”为信根。此是净相故立净名,离外鼓动内等流故名“内等”,
净而内等故名“内等净”。若无此信根则十一事不成立。经部以为心
所依于心之分位建立, 故亦可名为心所,有部不同此说(注 9 )。
此一段为对禅支十一事、“内等净”之讨论。
可知《俱舍》于此深密的讨论法体之差别。而在〈三摩呬多地〉之
“安立”一科体性中明:一、断除五法,二、五法圆满。一、断除五
法中明心所应断,二、五法圆满中明所应生起的相状,这是在《瑜伽
师地论》中特别提出来的。由此可知“安立”一科中,重视心相之描
述。对“心一境性”之特质,则在〈声闻地〉的“安立瑜伽”此一项
中,较接近于《俱舍》对“心一境性”之建立。

页319

《瑜伽师地论》中明断除五法与五法圆满,强调修行则心性得以调整
;《俱舍》则重于“法体”的辨析。此可看出《瑜伽》与《俱舍》所
重差异不同,对比出《俱舍》在部派众多时代中,对于“法体”辨析
的特性之一例。

二、“所缘”之比较

对于“诸定”之所缘境是修“定”行法中一重要之课题,现就二
论在此一课题上讨论之差异加以比较。
《俱舍》〈定品〉所论:如论云:“此诸等至缘何境生?颂曰:‘
味定缘自系,净无漏遍缘,根本善无色,不缘下有漏’”(注10)由
此可知〈定品〉所谈的所缘境,乃就诸定对于以下所缘,在三界九地中
所能取的界限为何,有为、无为,有漏、无漏之种类差别,作义门之
归纳判析。但除此之外,对能缘心与所缘境的特质,及其在此观过程
之转交,则无另外分析。
《瑜伽》之“所缘”有四类,此论云:
“云何所缘差别,何等为相?1.所缘相,2.因缘相,3.应远离
相,4.应修习相。
1.所缘相者,谓所知事分别体相。
2.因缘相者,谓定资粮。
3.应远离相者,复有四种,谓沉相、掉相、乱相、著相。
4.应修习相者,当知对治此四种相。”(注11)
“所缘相”即定境中止观运心境所论,此部分因在〈声闻地〉中有论及
,故此地略。“因缘相”即是修定前之准备功夫,此亦于〈声闻地〉中
论及。另外此地所详论者,是为“应远离”及“应修习相”。在修习
禅定之过程,先取“定”资粮相,从而正取所缘相。然而于所知事分
别体相中,会有障缘及异缘,即所谓的“应远离相”。在如现取所知
事分别影像过程中,调和修地定资粮,舍离障缘、异缘即是“应修习
相”。故知在《瑜伽》中所列四缘,基本上是就行者在修习瑜伽止观
相应行中,内心依于正常之止观运心之情形下,心识所可能发生之所
有心理变化之现象,尤其对于“定”于种种心相的转变及特质,做了
详尽之分析。综论之,《俱舍》──注重“法体判定”与“义门分别
”;《瑜伽》──注重“心相”与“止观”特质,修行升进掌握差别
之说明。

页320

三、“无漏圣定”断惑之比较

在《瑜伽》与《俱舍》中皆有论及“无漏圣定”。所谓“圣定”
者,是指于“定”中具有无漏,能断诸惑。然而在〈定品〉中对于圣
定断惑之说明则非常简略,仅论及“无漏定”、“净定”、“染定”
之能否断惑。(注 12 )
然而在《瑜伽论》中对于断惑之圣定,则非仅论及,且例举诸“
定”,进一步对诸“定”之行相加以分析说明,亦对诸“定”之引发
修学过程,做详细之分析、说明。此即前所说《俱舍》就“法体”“
义门”之判定,而《瑜伽》重止观作用之阐明与修行升进之掌握之一
例。
(一)五圣智三摩地

此“三摩地”是无漏性、是圣者善法,故明圣。又此“定”有“
五行相”差别,皆是智性所摄,故云五圣智三摩地。如论云:
“评曰:一切皆是世俗智性,皆知定事有差别,故此五圣智皆处
智力所摄。”(注13)
此五乃是说明圣智于定中之差别行相功能,故云“体”是一,“
行相”分五,故前说“五行相智”,(注14)其差别行相之用如论文
所云。
(二)圣五支三摩地

此五支是是,1.喜(初、二禅),2.乐(三禅),3.清净心(四
禅),4.明相(四圣定中“三摩地”法),5.观相(审观安立,断除
结缚,所有圣定──无漏慧)为五支三摩地。
文中以五喻而更明言:
“四支皆行观察,而第五支于前四能观察,更审观察。”(注15)

(三)有因有见圣正三摩地

善故名圣,无漏故名圣者。所谓“因”,是指由先了知世间有真
实阿罗汉正行、正至,便于出离得生乐欲,获得正见。次复以正思惟
,出离家室,从此出家受尸罗,修治净命,名正语、正业、正命。此
正见等五,于所对治邪见等犹未能断,(注16)然能为圣定做远牵引
,故名之为“因”。
为欲断除所治法故,又为修习道资粮故,方便观察,依闻、思、
修、慧发生正见,于诸邪见了知,此是为欲断除邪见等故,发劝精进
,若由此故能断所

页321

治,集能治法,令其圆满,是名“正念”。此念即是三摩地分,故亦
兼说“正三摩地”。(注17)
由此可见此诸“三摩地”中所论,皆是圣无漏定,且于断诸烦恼
结使之流程,及种种行相皆详细叙述。然而在〈定品〉中则是略而无论
,虽则亦可归入〈智品〉之内,然从《瑜伽》之说明可知,由二论之论
师于禅定之修行差异,而开导出教示内容亦有如前所论,偏重于定中
心相阶次之说明与否之差异点。

四、检行定

对于“净定”在生、住、异、灭之过程中,“定”的进退安住亦
是重要讨论之课题。此一论题──“净定”四种,在二论亦有详略之
不同。
《俱舍论》论及:
1.名字。
2.诸地所摄。
3.能生无漏。
4.四者互相生起。(注18)
对于彼此的运心之转合则无详细叙述,然而《瑜伽》则主要说明为何
发生四分之因缘。
如《瑜伽》二处:(注19)

┌───┬────┬────────────┐
│退分 │1 钝根 │不堪忍。 │
│住分 │2 中根 │爱味相应。 │
│进分 │3 利根 │出离方便,于定不生喜足。│
│抉分 │4 利根 │于萨迦耶见见过患。 │
└───┴────┴────────────┘

复于四分中之行者教令思惟,检察自己处于何法,而善自勉励,
此即是《瑜伽》与《俱舍》一重法体、义门分析,一重心相于修行层
次升进之掌握差异,此四分定为显明之一例。(注20)

五、禅定认同之差异──宗要比较(注21)

诸经宗要中主要阐述于佛经中所谈及一些禅定的名称,对禅名称
做一说明。

页322

(一)八解脱之比较──以前三解脱作比较
┌─────────┬──────┬─────┬─────┬─────┬────┬────┬─┐
│ 名 │内(能依心)│外(所观)│ 体 │ 所 缘 │目 的 │ 依 身 │得│
┌─┬─┼─────────┼──────┼─────┼─────┼─────┼────┼────┼─┤
│俱│1 │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未调伏色想│但观外境 │ 无贪 │不净显色 │?除障惑│依初,二│通│
│舍├─┼─────────┼──────┼─────┼─────┼─────┤ 令远 │静虑 │凡│
│论│2 │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已调伏色想│但观外境 │ 无贪 │不净显色 │?引发惑│ │圣│
│ ├─┼─────────┼──────┼─────┼─────┼─────┤ 令退 ├────┤得│
│ │3 │净解脱作证 │ │净相 │ 无贪 │净显色 │ │依后静虑│ │
├─┼─┼─────────┼──────┼─────┼─────┼─────┼────┼────┼─┤
│瑜│1 │有色观诸色解脱 │未离色界欲,│通观内外 │世出世正智│显色,真如│?除障惑│ 通 │ │
│伽│ │ │内外俱有色 │ │慧为性 │光明相 │ 令远 │ │通│
│师├─┼─────────┼──────┼─────┼─────┼─────┤?引发惑│ │ │
│地│2 │内无色观外色解脱 │已离色欲,依│通关内外 │世出世正智│显色,真如│ 令退 │ 二 │凡│
│论│ │ │无色定离色界│ │慧为性 │好恶相 │ │ │ │
│ │ │ │染 │ │ │ │ │ │圣│
│ │ ├─────────┼──────┼─────┼─────┼─────┤ │ 界 │ │
│ │3 │净解脱作证 │ │通净不净 │世出世正智│摄受色 │ │ │得│
│ │ │ │ │ │慧为性 │ 真如 │ │ │ │
│ │ │ │ │ │ │ │ │ │ │
└─┴─┴─────────┴──────┴─────┴─────┴─────┴────┴────┴─┘

八解脱中的第一解脱,《俱舍》言:内有色、外有色解脱相,意
味内未伏除见者,色想名内有色,但观外境名外观色。《瑜伽》不然
,为离色界欲,或虽以离见者,色想安立现前明有色,通观内外名观
诸色。
第二解脱言:内无色想者,依无色定而意解思惟,所以说前之《
瑜伽》通观内外色,而有坚正,故别标内外四色想。初解脱未离色欲
,内外具有色,故但言有色。《俱舍》所言:“内”是指伏除内身色
想。《瑜伽》一言:无色定离色界染名无色想,此第一就其内心离染
而言;第二就其所观,《俱舍》但观外境,《瑜伽》通观内外。
第三解脱,《俱舍》言:唯观净相;《瑜伽》言:于内净、不净
色通观,而后相待成一味清净色。
以上是《瑜伽》与《俱舍》对前三解脱的不同看法。对于为何要
修解脱,二论则大体同异。
余四无色界解脱大略相同。第八灭尽解脱以后再论。以上为解脱
之比较。

(二)四无量心之比较

在《俱舍论》中有无量“三摩地”,而在《瑜伽师地论》中,除
了无量“三摩地”外,更建立小、大二种“三摩地”,这是一项有待
探讨的问题。如图:(注22)

页323

┌──┬──┬───┬─┬─┬───┐
│所缘│ 观 │作 意 │信│欲│胜 解│
┌─────────┼──┼──┼───┼─┼─┼───┤
│ 小三摩地 │ 少 │ 小 │ 少 │小│小│ 小 │┐
├─────────┼──┼──┼───┼─┼─┼───┤│-非无量、无际故
│ 大三摩地 │ 大 │ 多 │ 大 │上│上│ 上 │┘
├─────────┼──┼──┼───┼─┼─┼───┤
│ 无量三摩地 │ 无 │ 无 │ 无量 │无│无│ 无量 │
│ (四无量) │ 量 │ 量 │ │量│量│ │
└─────────┴──┴──┴───┴─┴─┴───┘

二论所谈之“四无量心”最大的差别是:
┌───┬────────┬────┬───┬──┐
│所 缘│行 相│体 性│所依地 │漏无漏│所修│
┌─┬─┬─┼───┼────┼───┼────┼───┼──┤
│︽│1 │慈│缘欲界│与乐 │无嗔 │四禅、未│ │ │
│俱│ │ │一切有│ │ │至、中间│ │ │
│舍├─┼─┤情,能├────┼───┼────┤ 有 │ 凡 │
│论│ │ │治彼欲│ │无慎 │四禅、未│ │ │
│︾│2 │悲│界贪等│拔苦 │不害 │至、中间│ │ │
│卷├─┼─┤障,不├────┼───┼────┤ │ │
│廿│ │ │缘色、│ │ │初、二禅│ │ │
│九│3 │喜│无色界│喜慰 │喜受 │ │ │ 夫 │
│ │ │ │。或谓│ │ │ │ │ │
│ ├─┼─┤大悲体├────┼───┼────┤ │ │
│ │4 │舍│是无嗔│ │ │四禅、未│ │ │
│ │ │ │喜根,│平等 │无贪嗔│至、中间│ 漏 │ 修 │
│ │ │ │由此力│ │ │ │ │ │
│ │ │ │通三界│ │ │ │ │ │
│ │ │ │。 │ │ │ │ │ │
├─┼─┼─┼───┼────┼───┼────┼───┼──┤
│ │ │ │缘三类│欲与其乐│无嗔 │第三禅 │ │ │
│ │1 │慈│有情而│ │ │ │ │ │
│︽├─┼─┤起 ├────┼───┼────┤ │ 唯 │
│瑜│ │ │?无苦│ │ │ │ 无 │ 圣 │
│伽│2 │悲│、无乐│欲令拔苦│无嗔 │初 空 │ │ 人 │
│师│ │ │?有苦│ │ │ │ │ 修 │
│地├─┼─┤?有乐├────┼───┼────┤ │ 、 │
│论│ │ │ │令乐不相│ │ │ │ 圣 │
│︾│3 │喜│ │离,随喜│无嗔 │二 空 │ │ 人 │
│ │ │ │ │作意。 │ │ │ 漏 │ 行 │
│ ├─┼─┼───┼────┼───┼────┤ │ │
│ │ │ │ │令不乐思│ │ │ │ │
│ │4 │舍│ │贪等,不│无贪嗔│三 空 │ │ │
│ │ │ │ │染污作意│ │ │ │ │
└─┴─┴─┴───┴────┴───┴────┴───┴──┘

由上差别中可见《瑜伽师地论》与《俱舍论》之思想,二者在禅
法之领略上有很大出入。此更可从大、小无量“三摩地”中看出其建
立之差别。

页324

问:为何要建立小、大无量三摩地?
答:基本上就其所缘境而论,在探讨所缘此一问题时,得知所缘境之
差异性,在所缘相境之所缘大小上,有不同的尺度。既然论中给
予如此启示,分成三种层次,则亦可依此大方向,剖析出更微细
之特质与差异性。对于所缘境的大小,可依此理论分析出,在何
种禅法之下是属于“小三摩地”,何种禅境下是属“大三摩地”
?欲作何观?缘何境,得此小三摩地?具备何种特质?又如何延
伸至“大三摩地”?具备何种特质?又必须评估此大三摩地有多
少能耐或心力,于何种因缘下方能成就此“大三摩地”?由于所
缘境涉及禅法本质问题,根据此一角度开展出去,就可从所缘境
上大小问题,分析出很多有关禅法之差别特质。

六、众义

“众义”中很特别,可看出此在《俱舍》〈定品〉中只有零星几
个细目。〈三摩呬多地〉的“众义”有十一科,探讨到修行过程中修
炼心性,或一种在修行过程中,对于修行禅定的境界之叙述说明,在
修行的法门中没有的问题,或是准备的功夫,或是加行功夫,或是检
察的功夫,或是禅定境界的进步或退步,兹分列说明于下:
一、乐空闲等身心远离,不与在家、出家共相杂住,独一无侣,
是身远离;远离一切染污,无记所有作意,修一切善,是心
远离。
二、善修止观──修四无量,常而不间断,安住正念。
三、等持、等至善巧──说明知道如何透过语言文字,而能了解
修行的过程与修行的行相。
四、有倒、无倒──明白在功夫上进步或退步,或有、无颠倒情
形。
五、检行定──定中有禅定进退情形。
六、不受诸想──以通相代诸相,也是说明如何引导思惟的过程
方法。
七、四种趣道──比丘修行如何才能进入禅定、止观,乃至进入
圣果之过程。
八、四种净胜──提及戒、定、慧是清净的,怎样的比丘应去求
道圆满。
九、思惟五相──如何令定清净,该如何去思惟一些行相。
十、陶练其心──练心的三种过程。
十一、思惟三相---修行止取舍之过程。

页325

总括此十一条,乃是对禅定修习过程之说明──此中有些是针对
准备功夫的说明,有些是整体修的过程,或对修习过程之鸟瞰,可能
面对之心的锻炼,作种种说明。以下将此十一条条列出来:

第一───┐
第二───┼─ 如何进入准备功夫。
第三───┘
第四───┐
第五───┼─ 检察心性在运心时是否有过失、颠倒、乱想。
第六───┘
第七───┬─ 鸟瞰修道过程应如何进入(朝那些大方向)。
第八───┘
第九───┐
第十───┼─ 调练心性
第十一──┘

这一小节对〈定品〉而言是没有的,可见《瑜伽师地论》〈三摩呬
多地〉中,将修行中很多心性过程描述的很清楚。又从纲领中六特色
之比较、“众义”之比较,可见“众义”一节是《俱舍论》完全缺乏
的。“作意与所缘”、“诸经宗要”中,《俱舍论》也大多没有提到
。〈定品〉辨析亦如前所言。

柒、结 论

综观以上所谈,有关《俱舍论》〈定品〉与《瑜伽师地论》〈三摩
呬多地〉内容,,在整体份量而言,《瑜伽师地论》所谈的内容比较广
泛,《俱舍》〈定品〉所谈内容比较简单。二者所谈的课题之中心点,
是对定体的掌握,乃至于四禅八定的铺陈;禅定的支分,静虑所开展
出来的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基本上这些都是相同的,可是对
于在修行的过程当中,由〈定品〉所强调的特色,可看出其对于修行过
程描述较少,亦即在〈定品〉中所提的重点是对禅定境界的说明,或是
对禅定境界的说明,或是对禅定“体性”的分析。如前所提之定体辨
析当中,一、“心一境性”的比较,二、无色界体性的比较,三、“
内等净”之分析中可见。〈定品〉重于禅定境界的说明、铺陈。《俱舍
论》为有部修“定”之思想,因此大都把思考空间放在对定体的确认
上。

页326

从〈定品〉与〈三摩呬多地〉的比较中可见,〈三摩呬多地〉对
于修行过程,比〈定品〉多出很多的科目。例如:对禅定盖障就有专
题讨论。此“盖障”在《俱舍论》中不属〈定品〉,而属于〈随眠品
〉;而在《瑜伽师地论》则将它列入〈三摩呬多地〉之中。从它提出
对心性的冲突点中可知,《瑜伽》认为这是修行禅定所会面对的课题
。还有在“作意所缘”差别之中,这是〈定品〉所没有的。如“七作
意”、“四十种作意”,“七作意”说明由初学禅定,到进入禅定状
态中的整个过程。“四十作意”说明各种不同运心(作意)的特质。
在所缘差别一科当中,则是说明禅定必须要面对的课题。“众义”的
十一科,更把修行中运心的过程特别提出来,这都是〈定品〉中所没
有的。
因此〈三摩呬多地〉与〈定品〉最大同异处:
一、同:他们对禅定中的定体、静虑、等持、等至、解脱等的探
讨,基本的立论可说是相同的,这是禅定的根本。
二、异:(一)〈定品〉重在法体、禅定境界的界定。
(二)《瑜伽师地论》重点在禅定的相应,是行法,描
述修习的过程中,心性上有不同层次上的表露。
(三)〈定品〉所谈禅定,只认为在四禅、八定中有所谓
无漏定。但是所谈的禅定基本上都放在世间的有
漏定中,如前所分析之“四无量”、“八解脱”
,乃至后面的“五圣智”、“圣五支”,“因具
圣三摩地”“金刚喻定”(注23)等等。四无量
心在《俱舍》为有漏定,在《瑜伽》则为无漏。
可见《俱舍论》将〈定品〉的位置安立于“缘”的立场,安立于世
间禅,以此建立〈定品〉的位置。虽属于涅槃还灭缘的立场,可是从〈
定品〉铺陈的位置上看,它还属世间有漏定。可是在《瑜伽师地论》
中的摄诸经宗义中,把有关无漏禅定中,列举详细,当成重要课题来
探讨。因此可认为,在《瑜伽师地论》思想中,禅定是很直接与无漏
法相应;可是在小乘《俱舍论》思想当中,认为禅定较单独的局限于
四禅、八定状态中。他们所要提升的是由四谛立场进入到无漏当中。
《瑜伽师地论》的立场,则以随时可从禅定中转到无漏当中。这是在

页327

观察此二论后之结论。透过此分析、了解以后,从修习禅定立场而言
,可说是《瑜伽》比较相应,可给予较多的启示。


注释

注01 《瑜伽论记》卷一上 大正42 页315中栏
注02 《俱舍论记》卷一 大正41 页1-2中栏
注03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韩清净撰 第1册 页347
台湾新文礼出版
注04 同注3 页433
注05 同注2 页417 上栏起
注06 同注3 页347起
注07 同注2 页419 中、下栏
注08 同注2 页420 上栏
注09 大正29册 页147 下栏
注10 《俱舍论》 大正29 页149 上栏
注11 同注1 页386 下栏
注12 同注10 页149
注13 同注1 页396 下栏
注14 同注1 页397 上栏
注15 同注1 页397 上栏起
注16 同注3 页431
注17 同注3 页432起
注18 同注4 页148 下栏
注19 同注3 页404
注20 同注1 页400 中、下栏
注21 同注1 页389 中栏起
注22 同注3 页418
注23 同注3 页433


参考书目
1.《瑜伽论》 大正30册
2.《瑜伽论记》 大正42册
3.《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 韩清净撰 台湾新文礼出版
4.《俱舍论》 大正29册
5.《俱舍论记》 大正41册

 
 
 
前五篇文章

从“开权显实”论法华之妙

菩提心与空性慧

善导大师的要门三心与弘愿三心

善导二种深信

依止善导大师,持念弥陀名号

 

后五篇文章

中国禅宗的特质

智谕法师:生即无生。无生即生

金刚结愿文

唯识浅谈

宗喀巴现观庄严论金鬘疏三宝释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