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谈禅宗 /张慈田 禅宗是中国佛教影响最大及最富生机的一个宗派。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五世纪中叶,从南印度来的初祖菩提达摩。至于衔接世尊在灵山会上对迦叶拈花微笑(伪造的),而“教外别传”,以心印心地传了“西天二十八祖”,有捏造传承来历的意图。 达摩一开始以四卷本的《楞伽经》传宗。《楞伽经》是当时可能是楞伽岛(今斯里兰卡)新近编集流行的经典,该经有“佛梵杂揉”的倾向。《高僧传》说,此经最适合中国人口味,与史实恐怕不相符。据传,达摩另传授有“二入四行”。他的传法受到一些人的归信,但也受到另一些人的讥谤。二祖慧可及其弟子不久也受排挤,处于秘密传教阶段,居无定所,大体上传法并不顺利。 初期的禅宗称为楞伽宗,它的传布不很普遍,在当时,它的禅法属于不太重要的一流。到了四祖道信与五祖弘忍,在湖北黄梅双峰、东山各开道场,有了根据地才安定下来。他们采取自耕自给的寺院经济制度,不择根机,大开方便法门──“念佛名,令净心”,“念佛即念心,求心即是求佛”,(与时下流行的念佛求往生西方大不相同),经五十多年的弘扬,才有崭新的局面。道信时代将原来的楞伽法门与文殊说般若经结合,而有向般若空宗转化的趋向。弘忍因《楞伽经》文义较难会通,干脆改传授文句简单的《金刚经》,达摩禅法自此起了很大变化。 弘忍的十大弟子中,是以学问渊博的神秀为上座、教授师。神秀“持奉楞伽”,不符弘忍所图,同门“不识字”的师弟慧能对《金刚经》颇能悟入,为弘忍激赏,付嘱为本宗的接棒人。 六祖慧能是禅宗弘传最关键性的人物,他秉承东山法门的传统,继续发扬光大,后代“凡言禅者,皆本曹溪(慧能之弘化区)”。慧能的开禅法语被弟子集录成《坛经》,中国祖师大德的言行录被尊奉为“经”,仅此一本,独一无二。《坛经》目前最古老的版本是敦煌本,一万一千字(收录在大正藏第48卷),经过数代弟子补充、编纂,形成目前的流行本,字数已增加了一倍。 慧能出身平民阶层,且在岭南一带文化较新兴,思想较活泼的地区弘化,加上禅者不拘泥文字,传禅风格上也受到影响,而开创自由心证的风气,如释“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释“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释“即心即佛”:“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在《坛经》里头,处处可见。 慧能在东山法门“即心是佛”、“心外无佛,佛外无心”的基础上,提出“顿悟菩提”、“见性成佛”,努力拉近人与佛之间的距离,如说:“自佛是真佛”、“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这是他最高明、最具突破性的见解。在佛教思想教条化之后,有的经论明说从初发心到成佛要经历三祇劫(是天文数字的时间),没有伸缩的余地。慧能不为僵化的经典权威所限,努力扫除这种在修证上人为的心理障碍,倡导“单刀直入,直了见性”(神会语)的顿教法门。 坛经三句不离“自性”、“本性”、“见性”、“本心”,处处阐释本宗思想特质。慧能深受南方盛行的《大般涅槃经》的佛性说的影响。“佛性”本是方便说,但由于它的贴切、通俗,迎合了多数人的胃口,而被广泛弘扬。慧能虽然用《金刚经》传宗,但难免还笼罩在唯心的用语或体系之下。 慧能时代应用佛教本有的名词“佛”、“菩提”、“般若”、“定慧”、“三昧”,而后代的禅者用“本来人”、“本来身”、“本来面目”、“无住真人”、“这个”、“那个”,名词的转变只意味著文字生动地运用,或者还意味著向唯心思想深化?在接引后学的手法,出现怪异的行为,如棒打、吆喝、斫手指、斩蛇、杀猫、放火,可能系受到虚构的“拈花微笑”的神秘意义影响而引发出来。这种行径能否导到开悟,令人怀疑。慧能时代的平实、生动、机智的传法,被某些禅者引向违反常理的玄虚、神秘、冷酷,而疏远平民,殊为可惜。 注:二入四行:二入:理入与行入。 (一)理入,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凝住壁观,则无自无他,圣凡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 (二)行入,即谓四行,(1)报冤行,谓修道之人,若受苦时,当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 (2)随缘行,众生无我,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也。 (3)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也。 (4)称法行,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不倚不著。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见《景德传灯录》卷三十,大正51.458) 二入之说颇类似《金刚三昧经》〈入实际品〉所说,四行说类似旧《华严经》卷十一之十行说。宋代契嵩于《传法正宗记》卷五即指出称四行为达摩说之可疑。 (1987.8.《新雨月刊》第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