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为什么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在大经流通分对弥勒菩萨说:‘...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在小经中对舍利弗说:‘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以上两段经文佛告诉我们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由此也知是信心为主的念佛法门。
  无量寿经云:‘ 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
  无量寿如来会云:‘懈怠邪见下劣人,不信如来此正法。’
  因此得知难信的障碍是 慢、弊恶、邪见、懈怠、下劣。
  三界内的无明烦恼是见惑与思惑。
  见惑是见解上的错误迷惑,因邪推度而起之迷情。分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现简释与难信之法有关之三种见惑。
  身见中的我执、我见、我慢、我爱。其中我慢就是骄傲自矜,不信顺佛言的骄慢。
  边见中的执善、执恶、执是、执非、执有、执无,凡是相对性的执着,就是边见。相对性的东西是依他起相,或因缘起相,是不定的生灭法,是轮迥因。由于执善、执恶,所以无法信受阿弥陀佛本愿无条件平等的救度。
  邪见是不信因果,不信有佛、菩萨等。有此邪见之人如何闻信弥陀本愿?
  思惑是凡夫之思维想念,对于事事物物而起的迷惑,即贪嗔痴慢疑,其中的疑,包括疑惑佛智和疑自己。因此贪嗔痴慢疑,一切罪恶从此生,是众生轮迥之因,是地狱之五条根。可知思惑即是无明,五欲烦恼障碍了我们的正信。由于凡夫无明,所以没有真实的信,只有意识心、妄想心、分别心、生灭心。我们凡夫大多数都不了解自己(机之深信),但是佛深切的了解我们的心性,所以佛说净土弥陀本愿法是难信之法。
  那么与生俱来带着见思二惑下的凡夫如何才能接纳、信受佛说的难信之法呢?唯一的方法就是舍自力,归他力。现分析如下;
  自力一因贪嗔痴慢疑(思惑)是轮迥之因,一切身见、边见(见惑)等,如执善、执恶、执是、执非等都是轮迥之业。末法五浊恶世众生根器下劣,既使修行为善亦为有漏法,无法断惑证真,自了生死。执善者去三善道,执恶者奔三恶道,仍在六道中流转。因此执善、执恶都是生死因,轮迥法。
  他力一即佛力,如来之本愿力。法藏菩萨用了五劫思惟发愿,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悲心,兆载永劫修六度万行,成就无漏圆满的功德,纳入六字名号中,成就了我们往生成佛的大行,为的是要救度罪恶生死的我们,无能为力的我们。佛发愿以及成佛的目的是要将绝对能救度十方众生的信心迥向给我们,信心的体就是名号。我们只要想一件事,阿弥陀佛成正觉或未成正觉?不要疑凡夫会往生或不会往生。佛完成了正觉,即等于完成了我们往生的功德。释迦佛在大经中已告诉我们,佛的正觉在十劫前,就已成就了,正觉果号是南无阿弥陀佛!因此闻到名号时,就要感恩阿弥陀佛已经在十劫前,代替我成就了往生的法体,佛的大悲愿心就是一定要救度我。阿弥陀佛成就了第十二、第十三光明无量,寿命无量两愿,完成了圆满无漏的佛格,俱有绝对无上救度我们的灵能。因为阿弥陀佛具足自利利他的功德,阿弥陀佛寿命无量,佛希望十方众生寿命也无量。我们凡夫只要舍弃一切自力的计度和造作,将生死大事全靠和任凭佛的救度,就必定往生。这就是舍自力,归他力。


  舍自力,归他力的基础是善导大师说的机法两种深信;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现在),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过去),无有出离之缘(未来)。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第一种是机之深信,现在、过去、未来都无出离之缘,所以必须舍弃自力。
  第二种是法之深信,无疑是信心,无虑是安心。乘彼愿力是一乘法、无漏法、出世间法、成佛之法。所以善导大师要我们深信佛力,定得往生。
  名号是佛兆载永劫修行的结晶,具足无上、无漏的功德价值,完全是由阿弥陀佛所完成,回赐给我们作信,作行,所以叫他力信、他力行。名号不是我们去称念才生出名号的价值,否则就是自力念佛。信心的内容就是信名号具足绝对救度众生的佛力,信佛真实要救度我的心,叫真实信心。真实信心是母亲,称名念佛是孩子。所以本愿他力念佛行者的念佛不是求往生而念佛,而是自然念佛、欢喜念佛、感恩念佛。念佛没有任何负担,而是过着安心的念佛生活。
  所以说念佛之人,不一定具真实信心。(自力念佛行者)
  但真实信心行者,必具名号,因为念佛是信心的相续之相。(他力念佛行者)
  自力圣道门是凡夫向上自力修戒定慧,六度万行而求证果之法(难行道)。
  他力净土宗是弥陀向下迥向名号慈悲救度之法(易行道)。
  修习净土法门,如果一定要将弥陀回向的他力念佛法门,当作自力求往生的念佛法门来修,永远得不到安心而往生不定。唯有放下自力,领受接纳佛迥施的名号作为我们的真实信,真实行。归向他力,因为确信决定能往生,而安心念佛,直到命终去成佛。
  净土法门是仰信法门,末法时期五浊恶世的我,除了仰信阿弥陀佛本愿之外,没有其他出离生死之缘,地狱之机的我,幸逢弥陀本愿,闻其名号,信心欢喜!愚劣的我能报答什么呢?惭愧的我又能表达什么呢?我只能感恩又欢喜的忆念一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前五篇文章

摩尼宝珠对杂宝喻:念佛才能获得圆满功德

善导大师《般舟赞》言: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

永恒之依怙:准提佛母

戒律之原理--以不杀生戒为例

禅宗戒律思想初探

 

后五篇文章

禅净融合主义的思惟方法

明本禅师的禅学思想

莲宗祖师传略

炳灵寺169窟无量寿佛龛所涉之义学与禅学

天台哲学的原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