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原始佛教简介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原始佛教简介
  作者:直心
  一、教义及经典 
  1. 经典:北传《杂阿含经》以及南传《相应部》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历史又是三大宗教之中最为久远的,在漫长历史传承的演变当中,教义经由人为的不断传播延续,当然也会被人为不断的变更修改,其变更修改的目的不外乎是用以适应新的时代风潮与吸引新观念的群众,因此自古以来即不断的有新的佛教法义来发展产生,而对应于新的教义也会有新的佛教经典的集结,在经过了两千多年的传衍流广后,以至于如今号称是"佛教经典"的著作就有如汪洋一般的浩瀚繁多,但是这些为了适应时代的变迁与群众的需求,才来产生的许多「后期佛教法义」及「后期佛教经典」,教义内容必然与当初释迦牟尼佛亲身教导的「原始教义」之间,有明显的违背之处,甚至有许多不合理且怪异矛盾的「法义」夹杂其中,这也令后世的学人无所适从,面对种种法义上的乱相,生于现代的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可以藉由科技信息以及学术研究的进步,去宏观的了解整个佛教历史的流传过程,进而去找回佛法当初的原貌,重现释迦牟尼佛的真实教导。
  释迦牟尼佛以及佛陀的弟子们当初所宣说的教义,以及实践教义的过程与方法统称之为"法义",还有出家生活的规范事项公约统称之为"戒律",这些极为宝贵的数据就是佛教经典律典的起源,当初佛陀于娑罗双树下入灭之后,是由自律甚严,修行也一再的受到佛陀肯定的"摩诃迦叶尊者"为首,集合了五百位阿罗汉圣者来共同结集,"法义"的部分是由佛陀的常侍弟子"阿难尊者"所诵出,"戒律"的部分是由"优波离尊者"所诵出,经在场所有阿罗汉尊者认可后,加以结集而成立的,这次结集的教义先是先由背诵的方式代代传承下来,至「部派佛教时期」才将经文律文等以文字书写保留,之后经过漫长历史的辗转流传,现代由历史学家考证,内容相当于是分别由北印度经由中亚流传至中国北亚,已翻译成汉文的「杂阿含经」,以及由南印度经斯里兰卡流传至东南亚,并保留使用早期印度方言(巴利文)的「相应部」,两部经典是分别由不同的部派,经由不同的途径所流传下来的,所以如今我们可以透过将这两部经文的内容加以互相校对堪正,用以作为实际修行的指南,如此即可正确体会当初释迦牟尼佛所教导的初始教义。
  关于经典的内容与型式,目前坊间流行之许多「后期佛教经典」型式上标榜种种形上玄学,其意义范围广大无边无际,内容深奥玄妙,却也远离实际的人生体验,这些「玄奥经典」所代表的内函就如同天边的云彩一般,虽然看来美妙优雅令人着迷,但是却遥不可及也毫无用处可言,只会令痴迷者随着时间岁月的消逝换得一场空梦,结果还是同样的浮沉于苦海,流浪于生死,徒然浪费宝贵的修行人生。而《杂阿含经(相应部)》的内容型式则与「后期产生的佛教经典」完全不同,《杂阿含经(相应部)》型式上就有如一部古老的纪录片一般,显露出真实人间的生活体验,这当中有悲伤有困苦,有痴迷有贪恋,有盼望有努力,有梵行有清净,有安乐有解脱,在朴素的文字段落里面,纪录着古印度时代的佛陀以及弟子们实际的修行生活实况,而透过这些生活实况为背景,详实的将法义在对话里面给纪录下来,经文的内容详细纪录着,要如何才能趋向安乐,又该如何才能解脱众苦,「杂阿含经(相应部)」是以一种直接清楚又朴实深刻的方式,展现释迦牟尼佛当初的教导,也确切明白的为后世的芸芸众生保留着解脱的道路。
  2. 教义:「四圣谛」
  在释迦牟尼佛的教导当中,并没有教导弟子们一些无边无际又不切实际的问题与答案。例如:宇宙(空间与时间)有没有尽头?如果有尽头那尽头又是什么?最微小的是什么?最庞大的是什么?最根本的是什么?.....等等,因为这些不切实际的问题与人们真正盼望的并没有关系。
  那释迦牟尼佛究竟教导弟子们什么呢?那究竟人们真正盼望的是什么呢?答案其实既简单又深刻,一切众生所盼望的不外乎就只是「离开痛苦忧恼,达致喜悦快乐」而已,例如:基本的食衣住行,复杂的男女恋爱,汲汲于权力财富,沉迷于艺术音乐,学习知识学术,研究科学奥秘,追求长生不老,想要青春永驻,甚至偷抢拐骗,烧杀掳掠...,广推至一切有情众生的行为,其背后最基本的动力都是一样的,是因为「痛苦忧恼的逼迫」加上「喜悦快乐的吸引」,所以才有了一切的行为产生。
  以一种平常的方式来思维观察「痛苦忧恼」与「喜悦快乐」,会发现两者的关系是以「因缘」为根本而产生的一种两面现象,也就是说当某一种原因而产生的「痛苦忧恼」被灭除,也可以说是基于同样原因的「喜悦快乐」被产生。例如:首先因身体饥饿的缘故,就产生了痛苦忧恼,当食用了适当的食物后,因饥饿而生的痛苦忧恼就被解除了,我们同样也可以说饥饿解除后饱食的喜悦快乐也就产生了,如果有一个人饥饿虽然被解除,但还是感觉快乐喜悦不起来,这是因为另外还有其它的痛苦忧恼的原因缠绕着他的缘故,所以并不妨碍这个道理,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套用在各种身心的痛苦与烦恼上,透过这实际的观察再加上智慧的思维之后,可以很明显的知道,假如能够根本彻底的解除一切「痛苦忧恼」的产生「因缘」,令一切「痛苦忧恼」永不再产生,那换言之这也可以说是最高形式之「喜悦快乐」的永远的展现。
  释迦牟尼佛之所以是一切有情生命所应该尊敬的圣者,不是因为佛陀能回答那些不切实际的问题的答案,而是佛陀确实发现了正确的原理与方法,达成内在的觉悟,断除一切「痛苦忧恼」的因缘,故而穷尽一切「痛苦忧恼」的尽头,获得最高形式的喜悦快乐,亲自体证「涅盘」,并且更能够广泛的去教导众生,让众生可以一样透过正确原理与方法的修行,来达成同样的成果,而有关于解脱众苦的详细原理与完整方法就是「四圣谛」又称为「正法义」(正向涅盘的法义)。
  (1)「苦谛」(对现实人间的种种「痛苦忧恼」现象有真实的认识)
  为了要能够根本彻底的灭除一切「痛苦忧恼」的产生「原因」,最基本的就是要了解什么是「痛苦忧恼」,大多数的人只是很浅薄的了解「痛苦忧恼」,也只是很直觉无智的随着「痛苦忧恼」的驱策而去做种种的行为,但是这样的直觉式的行为,就如同一个病人,不去对证下药来根除病因病源,却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般,病痛随时随处会蔓延复发且可能越加严重,所以必定要彻底清楚的了解认识「痛苦忧恼」,才有可能根本的来解除一切「痛苦忧恼」的产生「原因」,所以佛陀的教义首先要教导说明的是「苦谛」。
  (一) 先从人世间的种种现象来了解「苦」
  「老、病、死」:是由「色」(四大身体)所致
  「忧、悲、恼」:是由「受、想、行、识」(内在心意)所致
  「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众缘和合而生的苦
  (二)
  再进一步就是透过「感受」来思维分析「苦」的现象
  「苦苦」:「苦的感受」本身就是「痛苦」的。
  「坏苦」:「乐的感受」因为"无常"的缘故,必然会坏去灭去,灭去的时候,因为对于「乐的感受」有所贪求爱喜,「忧恼」就会产生,故有「坏苦」。
  「行苦」:因为众生都是"喜爱快乐"而"厌恶痛苦",所以对「苦苦」与「坏苦」的畏惧与厌恶是必然的,因此当面对无常变化的「五蕴身心(一切诸行)」时,就会产生预期的忧虑与不安,就算是处于「乐的感受」或「不苦不乐的感受」时,内心都会持续的产生「不安」,因为畏惧忧虑着即将随着无常而来临的「坏苦」与「苦苦」,更期待渴望能够透过"某些行为"来避免「坏苦」与「苦苦」的来临,而且当处于「苦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也会对「乐的感受」会有所渴求盼望,于是「求不得苦」亦会产生,也会有渴望透过"某些行为"来获得「乐的感受」,这种随着「三种感受」的不断随缘变化,因而持续产生的细微深沉的「不安与忧恼与不满足」就称为「行苦」,当「行苦」持续不停的在众生的内心当中逼迫鞭策的结果,就会令众生持续的造作种种"身口意行为"就称为「行」,透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清楚知道,「行」与「行苦」是互为表里,互为因缘的,缘于「行苦」的逼迫会造作「诸行」,而「诸行」的无常变迁又再造成「行苦」的产生,因为这样不停息的因缘相续,有情众生被绑缚于生老病死,沉溺于悲欢离合,飘荡于前世今生,历经一切诸行无常的众苦逼迫。
  如是我闻。...是比丘作是念已。从禅起。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
  我于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
  (节录自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七三))
  当思维分析了「诸所有受悉皆是苦」之后,体认了「痛苦忧恼」是如何一层层紧密的将一切众生包围其中,于是对于修行离苦产生了信心与愿望,经过深入的「戒定慧增上修行」,更进一步就能利用修行来证知「苦的真谛」。修行者透过稳定清楚的内在观察,如实知见五蕴(色受想行识)的无常真相,以及细微难见的跟随五蕴而存在的「身见(误认五蕴为我我所)」与「贪爱」,于是生起清楚明白的觉悟,透彻的体证「五蕴无常,苦,非我」,如实知见「五取蕴」就是纯苦的聚合。
  (2)「苦集谛」(对导致「痛苦忧恼」的原因有真实的剖析)
  了解了「痛苦忧恼」之后,对于「痛苦忧恼」之所以会产生的由来原因,也就会有正确真实的了解剖析,透过稳定清楚的内在观察,如实观察「六入处」,了解了因六内入处(眼、耳、鼻、舌、身、意)与六外入处(色、声、香、味、触、法)的合和因缘相续,造成了当下的「五蕴身心(一切诸行)」的集成。
  (3)「苦灭谛」(对熄灭「痛苦忧恼」的目标有真实的见解与信念)
  了解了「痛苦忧恼」集成的原因之后,对于该如何熄灭「痛苦忧恼」也就会有正确真实的了解,并对于息灭痛苦忧恼的目标产生不移的坚定信念,更进一步的透过稳定清楚的内在观察,如实知见「十二因缘」的法则义理,如实了解当「无明」被断除,意即是对于「四圣谛」的完整透彻实践,就是「五蕴身心(一切诸行)」的相续因缘的灭去,也就是一切痛苦忧恼的究竟熄灭。
  (4)「苦灭道谛」(对熄灭「痛苦忧恼」的方法有真实的方向和次序)
  了解了有关于「痛苦忧恼」的原理之后,逐渐对于达成熄灭「痛苦忧恼」的正确道路,意即是「八正道」,就能够有深入完整了解,对于达成熄灭「痛苦忧恼」的方法次序,意即是「三十七道品」,也会有全面的体会。如果能够对于正确的道路与方法次序都了解体会,在实际修行时便能够持续进步,很快的达成熄灭一切「痛苦忧恼」的目标。
  …因痛苦而生信心,
  因信心而生高兴,
  因高兴而生喜悦,
  因喜悦而生宁静,
  因宁静而生安乐,
  因安乐而生禅定,
  因禅定而显现诸法如实的知见…
  ~ 节译自相应部 S.12.23 ~
  有机会身为一个人类,有了发展智慧改变「业习(行为习惯)」的能力,应当是深入修行证取解脱离苦的绝佳机会,而且又生逢信息发达,知识普及的时代,对于学习法义,建立正见,更应该是如虎添翼般的方便,可惜却因为「后期产生的教义」也就是「像法(与正法看似相像的非法)」的广传,佛陀的「正法」便会被「像法」障碍遮盖,而致使绝大部分的佛弟子都误以为只要透过庄严庙宇产生的宗教气氛,靠着热闹法会培养的宗教情怀,或者以团体规范的方式激发起的宗教信心,以这些「气氛」「情怀」「信心」对"心意的感染力"而来做一些行善布施,念经持咒,打坐摄心,听闻妙法,持诵名号...等等,这样就是一种正确的修行了,可惜的是虽然这些方式刚接触时或许很令人着迷,其中一部分也算是世俗的善行,但是这些不合乎正确修行原理与方法的行为,就只是落入了「迷信」与「玄谈」与「盲从」的黑暗死胡同当中罢了,并无法走向离苦解脱的光明正道。
  只有透过对「四圣谛」的正确学习,知道了解脱修行的原理与方法后,才能够很清楚的分辨何谓「正法」,何谓「像法非法」,也就能明白什么样的法义是故弄玄虚,鼓吹迷信,令人浪费生命最终依然还是众苦煎熬逼迫,而什么样的法义,不用依靠外在的环境气氛与崇拜等宗教情怀,只要依着正直诚恳善良的特质,来加以深入学习,依序如法的去修行,就能产生如实知见的智慧,远离愚痴无明,也就能建立对「佛、法、僧、戒」不动摇的「净信」,常保内在的喜悦宁静,断绝恶业之道,并且逐渐的远离欲望,获得安乐,最终能熄灭所有痛苦与烦恼,体证涅盘。

 
 
 
前五篇文章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的差异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

清辨《中观心论》及其《思择炎》对瑜伽行派三性思想之批判

清辨《中观心论》及其《思择炎》对瑜伽行派三性思想之批判

《大智度论》与《十住毗婆沙论》

 

后五篇文章

无我的轮回─ ─佛教的生死观

原始佛教基要概念汇编

略论“唯识”与“唯心”义

大乘禅波罗蜜“止观法要”之抉择(2)

大乘禅波罗蜜“止观法要”之抉择(1)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