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清辨《中观心论》及其《思择炎》对瑜伽行派三性思想之批判(2)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页50
  见到,此“转依喻”乃说明“转依自性,无垢真如,从虚妄分别所染
  ,转化到显现究竟清净转依的譬喻”。(注110)
  2、唯识宗的救释
  清辨《中观心论》设想唯识宗由智之不了得。了得救释法性之显
  现。显现如下:
  “(瑜伽行派教释曰:)虚空虽常清净,由眼之净、不净,
  许虚空之有垢、无垢,诸法的法性亦如彼。”(注111)
  《思择炎》复解释如下:
  “例如具眼翳者,为(眼)根之损害时,在虚空中,见到叫
  做发,蜜蜂与蝇的非实的网所缠绕时,若除眼翳、服眼药时
  ,眼成清净时,虚空离发、蜂、蝇而见。在此场合中,如同
  由根之损坏、不损坏见彼虚空不净、净,实则虚空则无变异
  。恰如慧眼不净的愚夫见垢有以及服用见空性之眼药而慧眼
  清净的圣者。 又慧( blo )由有垢、无垢,见法性的不净
  、净之故,法性云何全无变异。”(注 112 )
  此处所说的“慧眼”相当于《法、法性分边论》中所谓的“得”
  (upalabdhi,dmigs pa)。(注113)瑜伽行派认为虚空是无变异的
  ,但由于智之了得,不了得而见法性的净、不净。以上(1)、(2)
  为清辨顺著瑜伽行派的立场而说,底下则是清辨的批判。
  3、对唯识宗的救释之批判
  《中观心论》对瑜伽行派的救释批评道:
  “(破曰:)对不净(ma dag)等错乱之慧,虽是能作法(
  byed pa.hi chos),但非所作业(的所识境)。”(注114)
  《思择炎》解释道:
  “例如:虚空由显现为不净、清净之点而是错乱之觉,是具
  身与具识之根的主体者之觉聚法(blo.hi tshous kyi cho)
  ,非如虚空等所识的业
  页51
  (境)的法,虽称法界的不净与净,是主体者具邪知与正知
  之上的法。然而非法界所识之法(chos dhyi^ns rnam par
  shes par bya .hi chos),汝(瑜伽行派)所说垢、无垢者
  不应理。”(注115)
  如上所说,瑜伽行派是从法界的有垢、无垢,觉、慧、得之角度
  ,说明“唯识义”,以及在“转识成智”领域中的“唯智义”;但是
  清辨中观自续法则从“色、心二法世俗有”的“经量部”角度,表示
  难以同意唯识字的“唯识”、“唯智”义。从清辨中观派来看,似乎
  了得“真如”的“智”,只不过是“能作之法”,而非“法界”“所
  识之法”本身,两者之间还是有差异的。
  五、法界有了得及了得智之不当
  本小节又可以分成三点:(1)允许了得法界之智的非理;(2)
  法界了得即有为法;(3)在无分别智上有了得的觉,应成世间的眼
  翳觉之轮回的过失。
  1、允许了得法界之智的非理
  清辨《中观心论颂》曰:
  “了得彼(法界)(todaalambanaa,de la dmigs pa)者非
  清净(`suddhis,dag), 不应许彼(法界)是所了得(
  aalambyam,dmigs byar)之事。”(注116)
  《思择炎》复解释道:
  “彼了得法界的智慧是清净不应理,了得彼(法界)时,彼
  智作为无分别性(rnampar mi rtog pa ~nid)不成之故。又
  不许法界是所得性(dmigs par bya ba),由于在胜义上,
  所谓法界彼自体是不可得性(dmigs su med pa)之故。”(
  注117)
  如上所述,唯识宗对“无分别智”的“了得”作用有三种看法,
  一为“相见俱无师”,所谓“智者了得二(取)皆无”及所谓“识体
  合和,冥然无取,无与缘也。”,《法?法性分别论》亦有所谓“由
  此无得故,入二取无(差)别,二别无所得,即无分别智。”(注11
  8)----此与安慧论师同为“无相唯识”思想,第二师则是认为“无
  分别智带真如相起,即缘真如”的“相见俱有师”;第三师则认“虽
  无相分,但见分带真如起,不离如”的“相无见有师”(护法的有相
  唯识”)。在此由于
  页52
  清辨不许法界是“所得性”(所缘相分),因此,排除第二师“真如
  ”为“相分”之讲法;另一方面,又由于“彼法界自体”是“不可得
  性”,所以也排除第三师“见分”的“无分别智”带“真如相”起之
  说法。那么清辨在《思择炎》的之说法就等同于第一师“相见俱无师
  ”的看法吗?此亦不然,虽然就“胜义”“非所得性”及“不可得性
  ”而言,清辨思想确实有近于“无相唯识”的地方,但“相见俱无师
  ”的“无所得”,还是放在认识论上“二取无”的非二元的思想上,
  虽“二取”不存在,但“非二取”的“(二)无之有”还是存在,清
  辨是否允许此“无之有”作为中观宗“法界自体”的“不可得性”似
  乎是一个问题,《掌珍论》亦言:“如说世智缘无为境不应正理,如
  是此智缘有为境亦不应理,非执真如实有(无之有),此实有性难成
  立。”(大正 30,274 下)是也。
  2、法界了得即有为法
  清辨《中观心论》对有宗“法界了得”即是“有为法”的批判如
  下:
  “若彼(法界)作为实事有(dravyasattva,rdsas su yod
  )的话,应如前过失,出世间无分别者,不许是彼觉慧,(
  如生之觉慧)毁坏之故。”(注119)
  《思择炎》则解释如下:
  “法界本身若分别为实在(rdsas su)之有性时,彼中有过
  失。(如前45偈)"由杂染及清净之有,若许心为实在的话,
  受等亦同样应生之故,由彼成就故无害"在此亦如上说,复又
  在出世间智时,若说了得法性,无分别智生时,不许如此生
  之觉为有,彼生起会无间地坏(hgig,pa),由此,应知此
  出世间觉不应如此坏(灭)。”(注120)
  从瑜伽行派来看,作为“实在”(dravya)之有的“心”是杂染
  的所依,彼“转识得智”后成清净,亦即说“心”是染净所依。依有
  宗言,“染净的所依”的“心”不得不是“实有”,“自相有”;而
  且在“转识得智”中,作为二取杂染分别的识的虽灭无,但了得法界
  的智也就生。(注121)然而,从中观立场而言,只要了得法界的无
  分别智生起,它就会无间地坏灭,它就是生灭有为法,而非无为的法
  界。
  3、在无分别智上有了得的觉,彼应成为世间的眼翳觉之轮回生起的
  过失
  《中观心论》对唯识宗“了得无分别智的觉”第三点批评如下:
  页53
  “只要知之了得,所知(shes bka)就随起,(此有何过失
  ?)(慧)只要所知随起,觉就成眼翳。”(注122)
  《思择炎》的长行则解释如下:
  “亦即由此,了得圆成实的出世间觉成有眼翳性,何故?所
  知之识随起之故。然而,云何与理相应呢?曰:有眼翳觉随
  起于所知的形相( shes bya.hi rnam pa )时, 轮回起,
  何之时由知道所知的自性( shes bya.hi no bo nid )非
  圆成实,了得(所知自体)无时,彼之时,由于无轮回,了
  得无时,彼认为是诸法的真性。”(注 123 )
  前述是批评“无分别智”是了得无之觉;这里则是说,无分别智
  只要是了得,它就是“取为物有的觉”,亦即有“所知的形相”产生
  ;一有此“所知的形相”,就有成为“世间的眼翳觉”之轮回生起的
  过失。它也就非诸法的真性。反之,了得“所知自体”无,才是诸法
  的真性。
  以上为清辨对“法界有了得”及“了得智”的批评,它集中在“
  了得”概念的批判,认为只要以某对象为了得时,它就是“不净”、
  “有为”,具“所知的形相”的轮回。底下一节则是对唯识宗作为“
  一切智性”的“一刹那智”的批评。批判如下:
  六、于有了得的无分别智中作为一切智性的一刹那智不可以有及于一
  刹那的无分别智中法性可成立
  本小节可分成两点介绍:(1)于有了得的无分别智中作为一切
  智性的一刹那智不可以;(2)于一刹那的无分别智中法性可以成立
  。分述如下:
  1、于有了得的无分别智中作为一切智性的一刹那智不可以有《中观
  心论(颂)》对此曰:
  “一切智性非于一时(遍知多种所知),知于自身无起之故
  。 如剑刃一样及遮自证( svas.mmvittini.sedhac, ra.n
  rig .hgog par byed )之故。”(注 124 )
  《思择炎》对此解释道:
  页54
  “所知虽有多种形相(rnam pa)之差别,然而由于法性是
  唯一性;一切智者由一刹那无差别的方法,应知彼(法性)
  。然而(如瑜伽行派所说),彼一忉智者于一刹那中,于一
  时遍知多种行相是不适宜的。何故?知于自起行者,由相违
  之过失,如是无之故。如彼剑以自刃切彼自己之事无一样,
  因此,关于此一切智者,一刹那智由作为胜义而有,为了先
  前智的遍知,必须观待于第二智的刹那。”(注125)
  若由中观宗立场来看,由于法泩是“唯一性”,也即在“平等性
  ”,所以彼之智也是无差别的行相且在极短的“一刹那”中,见彼真
  实。因此,中观宗反对唯识宗认为一切智者于一刹那中遍知多种行相
  的可能性。何以故呢?清辨认为知不能自起行者(知不能自知),犹
  如剑不能以自刃切自己一样。何说,认识必须以前一刹那的“记忆”
  才起“行相”,所以它就不可能在“同一刹那”有很有的“行相”。
  不过,瑜伽行派似乎还是认为“如来智于一时知一切所知”,安慧《
  大乘庄严经论》“菩提品”的“注释”亦云:“例如一日光起时,他
  光非不起,又非前后起,如一切于一时起,佛智对于所知起时,非一
  智知一所,又非前后知所知,而是于一时无余地知蕴、处、界等之种
  种所知。”(注126)相对于瑜伽行派“如来智于一时知一切所知”
  的立场,清辨则采取经量部“一切智非顿知一切”的立场,亦即相同
  于《俱舍论》(破我品)所谓“相由续有能,如火食一切,如是一切
  智,非由顿遍知”之经量部所说的思想。(注127)
  2、于一刹那的无分别智中法性可以成立
  清辨《思择炎》设想从瑜伽行派观点来论难中观派的“法性悟达
  的无分别智”如下:
  “复又(中观论者的”法性是“胜性谛”无所有之故,作为
  物的自体(ra^ngi ^no bo),不是把握(.ndzin pa)出来,
  因此(如此法性)由遮除(以法性为对象之智的)自证之故
  。在中观派,佛的一切智性与(知法性)的一刹那(之智)
  相应,不得谓具一刹那智之相者,作为无所有物之自体的非
  把握者,由于非自证的对象之故。一切智者,不可说是以法
  性为对象而具一刹那智者。”(注128)
  对瑜伽行派而言,叫做“一切智”的成立条件,是必须预定智中
  领纳对象的自证,由彼,才能有法性的对象之领纳,亦即有“无之了
  得”的成立。若如中观派不许无分别智了得,亦即不承认智的自体的
  话,对有宗而言,会损减一切智性。瑜伽
  页55
  行派的论难要点,是说若如中观派所说的法性,胜义的话,那么空宗
  以一刹那相应的慧来了悟法性就不可能,清辨《思择炎》对此答辩道
  :
  “胜义是无分别的圣慧所取,虽言所取,乃是由能取无的方
  式之所取彼如先前求真实章所说,遮生(skye ba bkag pa)
  即生无之故。又作为世俗由等类的因缘所起之故。体性(
  bdag ~nid)非实有之故。又如此由自性空,彼于一切种是不
  可言诠性,自性空之故,如此连接是胜义。”(注129)
  中观宗的“胜义”是“无分别的圣慧”“所取”,但此“所取”
  是没有“行相”“把握”的“所取”。而且,作为“胜义”是否定“
  生”的可能性(此“否定”是“非定立的否定”,而非“定立的否定
  ”),所以是“生”无自性。在世俗谛上,诸法由等类的因缘所生;
  在胜义上,诸法是自性空。同样,它亦非言诠概念所及,所以称为“
  不可言诠性”。
  七、把圆成实当成有无之相堕入增减之过失
  在说明了中观宗的“法性”与瑜伽行派的“法性”之不同之后,
  清辨继续对“无之有”的“圆成真性”及“真如之了得”等加以批判
  ,他的《中观心论》批判唯识宗以“圆成实”为“有无之相”堕增减
  之过失如下:
  “若(如汝所许)有无之体(yod da^n med.hi d^nos ~nid)
  的自性是胜义时,由增益及减损之边,云何有你所说的解脱
  呢?”(注130)
  《思择炎》进一步解释如下:
  “欲求由增益与损减二边中解脱者,应完全断除有无之二边
  ,由于瑜伽行派许有无之实事的自性(^no bo ~nid)为圆成
  实性的胜义谛性。彼中,由有性(yod pa ~nid)点中的增益
  边无解脱;从无性(med pa nid)点中的损减边无解脱。从
  而,舍弃二边的解脱,于汝(瑜伽行派)云何有呢?”(注
  131)
  在瑜伽行派《中边分别论》“相品”的空性之相中,是称“二之
  无性”及“无之有”为“空性之相”,在彼中,是先“无”后“有”
  ;但是在安慧《中边分别论释疏》“真实品”根本真实中,则如上述
  所说的先“有性”,后“无性”的顺序,
  页56
  在其中,安慧曰:“有无的真实是圆成实相(所取能取)二无之有体
  故是有性,二无的体故,是无性。”(注132)由于“无之有”为显
  二无为法性的状态,若为了显在“由法向法性”的道程中“法”灭“
  法性”呈现过程,所以先无后有,但若就胜义谛法性作为法的本性之
  立场而言,无垢的法性作为“本来性”是先,应灭无的有垢的客尘则
  是后。(注133)这里所述的瑜伽行派思想,较接近安慧一系的“无
  相唯识”的立场。但就清辨而言,若言“胜义谛”是“有无实事的自
  性”的话,则由彼中的“有性”将堕“增益执”的“有见”;由彼中
  的“无性”则将堕“损减执”的“无见”,由此“有见”、“无见”
  并不能得“解脱”。这里也可以看出清辨的“胜义谛”的一向遮遣性
  ,“言亡虑绝”之特性。
  八、了得真如之觉有违菩提的平等性
  清辨《心观心论》对瑜伽行派“了得圆成实性的真如”的主张之
  批判如下:
  “(若如你所许)大师不是不了得的话,(如此大师)了得
  真如之后;又菩提应成为不平等性(na smat.m,m~nam nid
  ma .hgyur),由于真性与显现(智)的差别之故。”(注134)
  《思择炎》亦解释如下:
  “若(如你瑜伽行派所说)了得所谓圆成实性的真如为有的
  话,那么佛世尊就不应成得性(dmigs pa med pa ~nid)----
  了得真如之故。上述所宗与经云:“佛是虚空之相,虚空中
  相(mtshan ~nid)毕真无。离彼之能相(mtsha~n gshi)与
  所相(mtshan nid),顶礼不可得的汝。”"──相违。若如
  彼的话,不应成佛的菩提的平等性。何故呢?(盖平等应是无
  二性,但是瑜伽行派)所说的圆成实性的一真性(de~nid gcig
  )与显现的智(rab tu sna^n ba.hi ye shes)成为二差别之
  故,若二者有,由二自体的现观(m.non par rtogs pa),成
  差别。”(注135)
  对于瑜伽行派之悟入二取无别的无分别智,《法?法性分别论》
  曾如是曰:
  “从缘知唯(表)识(dmigs pas rnam rig tsam),观识
  不得境(dmigs lasodon rnam mi dmigs);由境无得故(
  don rnam mi dmigs pa las),亦不得唯(表)识(nam
  par rig tsam mi dmigs)。由此无得故,入二取(g~nis
  po)无别(无差别平等,khyad par med pa),二(差)别
  无
  页57
  所得,即无分别智(rnampar mi rtog pa.hi ye she)。无
  境无所得(yul med dmigs med),以是一切相(mtshan ma
  thams cad),无得所显(rab phye ba)故。”(注136)
  瑜伽行派肯定有经由“境识俱泯”的“入无相方使”而达到
  “了得二取无(差别)的智”,此“智”即“无分别智”,
  亦即二取“无差别平等”。但是这样子的“智”,对清辨的
  中观宗而言,还是一种会有“物的生起”的“显现智”;此
  “显现智”的“无分别智”还是会有与“真如”(圆成实性
  )的“一真性”产生一种“二差别”的情形,亦即有“能相
  ”与“所相”的差别产生;然而,只要有“二差别”、“二
  相”,彼就违害“佛菩提”的“平等性”。因为佛菩提是无
  二、一昧、一相及“平等性”的。(注137)
  九、了得真如的觉从无始之阿赖耶识中不生
  以上是就“法性”的“无之有”的层面,来论难“了得真如”的
  “觉”之可能性;清辨这里更就“法相”的“依他起”如何过渡“法
  性”的层面来论难此“了得真如”的“觉”“生起”(utpatti)的
  可能性。清辨《中观心论》论难了得真如的觉从无始的“阿赖耶识”
  中生起如下:
  “了得真如之觉,由功能(nus pa)未安置,如何生起呢?
  如同云:"显覝为空花(nam mkha .hi me tog snan ba.hi
  blo)的觉,功能未安置"一样不应理。”(注138)
  《思择炎》进一步解释如下:
  “(若由世间所知而言,)汝(瑜伽行派)安立所谓:阿赖
  耶识(kun gshiornam par shes pa)由于是具无始时者,
  眼等一切生起识(转识,pravr-ttivij~naana)生及灭中,
  彼每一次都在阿赖耶识中安放自自功能(ra^nra^n gi nus
  pa),由这些功能,由境、根、识种种而成异熟( yon su
  smin pa ),只要生起( hkhor ba, 轮回),就由阿赖耶
  识现成(mno.n par grubopa ) " 云云。由彼,有关凡夫
  异生见真如之事,了得真如的觉一度未生的的情况中,由于
  见彼真如的觉绝不生立故。(了得真如的觉)不生,从而灭
  也无,藉由不灭者,于阿赖耶识中,或安置功能;彼成为异
  熟(功能),也成为了得真如的觉之这样子的功能,安立(
  gzhog pa )也无。 如此由功能不安立,了得真如的觉者,
  由于成为无因者,无生起的因由。如空花一样,于彼显现的
  觉中,功能生也无之故;在此于先前人的一度阿赖耶识中功
  能安立一度也无,后来有见空花的觉生同样不合理。”(注
  139 )
  页58
  面对中观宗质难“了得真如”的“觉”如何从“无始时来的阿赖
  耶识中”“生起”的质疑,也许瑜伽行派回答则是“由净法界等流(
  或契经法界)的教法的闻思修, 了得真如的觉就产生; 且彼是在 "
  的次第中, 或因,入、胜解、入的诸位中解说”( 140 )甚至,《
  摄大乘论》亦以“法身种子”“与阿赖耶识相违,非阿赖耶识所摄,
  是世世间最清净法界等流性故”来加以解释。 (注 141 )可是从清
  辨中观宗来看,只要“生起”就是“阿赖耶识现成”,此也涉及“转
  识”在每一次生灭中都会在“阿赖耶识”中安放“自功能”。但在“
  真如的了得的觉”却是“不生不灭”者;因而没有“功能”的安置,
  可以“无之了得的觉”得以“生起”,既然没有“功能”的安置;了
  得真如之觉”也就无“生起”的“因由”。若瑜伽行派坚持由“法界
  等流”的“法身种子”自生的话,将堕入数论式的“因中有果”论的
  “常见”。此又有如“功能未安置”“却有见空花的觉(了得真如的
  觉)产生”一样不合理。
  十、在“无之有”的“圆成实性”中“不一不异”不能成立
  如前项,所谓了得真如智的“生起”者,可以说是探究“由法向
  法性”的“一的关系”;但是在本项中,则质难瑜伽行派的“无之有
  ”的胜义谛解释有违害“法性”与“法相”的“不一不异”的关系之
  可能(注142)。清辨《中观心论》对此论述如下:
  “若由隐蔽自己的方法(ra tshul)(之缺失),则(如)
  你(所见),真性非由一异解脱;对我而言,实无(adravya
  ,rdsas-med)且无所得之故,则先前所云(不一不异)的
  彼(义)是相应于理。”(注143)
  《思择炎》解释如下:
  “汝(瑜伽行派)若许圆成实性与依他起性为二有,彼二虽
  彼说为非一非异,然终由唯隐蔽自己的方法过失,因此,圆
  成实性非离脱一性异性,然而,若随从中观智的方法,由圆
  成实性唯无实,自性不可得之故,如由我先前所说既非一性
  ,也非异性,此与理相应。”(注144)
  若就中观者的常规言,由于法,杂染离却是空性,圆成实性,所
  以就“法(相)”本身而言,彼是俗有的杂染,亦即在“法相”上面
  不得有“法性”。即就
  页59
  “法”与“法性”的染净真俗有无的差别面而言,是“不一”。然而
  ,就法而有。世俗的成立根据,在于“缘起故无自性”之上而言,法
  与法性不别离,因而被视为“不异性”。但若就瑜伽行派立场而言,
  有宗所谓的法性,圆成实性被当作了得真如的智(不颠倒真实),在
  起动态中被规定为“向有的领域”,在“有的领域”的生起态中,“
  圆成实性”的“法性”与“依他起性”的“法”是“一”,因而在“
  有的领域”中共有两个存在;一是“杂染物的法”;另一则是“清净
  物的法性”, 由于个个别异,因此彼不可说离“一异性”。 ((注
  145 )清辨就是质疑瑜伽行派这种“不一不异”可能隐藏自己的方法
  之过失。但是,清辨也指出,如果法性胜义谛或圆成实性是立于“法
  的无实,不可得性”之义的话,彼所谓“不一不异”就“与理相应”
  。总之,相对于瑜伽行派把“汞异”说成“无之有的胜义”“向世俗
  的起行”,把“不一”说成“世俗”与“胜义”的“差别”;中观宗
  则在法的空无的“遮遣面”中探究“胜义谛”,在胜义上不许如瑜伽
  行派显出为“向起行之有的领域的动行”之智的“施设面”。也就是
  说,把“差异”解释成“由世俗向胜义的有之空无”面,仍是两派的
  相异点。(注 146 )
  十一、 惟以一向遮遣性、胜义可诠表为虚空与“不可言诠”
  前面所述是从中观宗立场来遮遣瑜伽行派的胜义谛,圆成实性,
  底下则探讨中观宗自身有关“胜义谛”的看法。首先,清辨在(1)
  、(2)分别遮破瑜伽行派以“虚空喻”,“不可言诠性”解释“圆
  成实性”的“胜义谛”之后,如今则以另一角度----“一向遮遣性”
  来说明“胜义谛”亦可说为“虚空”。“不可言诠性”。清辨《中观
  心论》对此曰:
  “(胜义性)似虚空,由于不生(skye med pa);无差别
  之故(nirvi`se.satvaat,khyad par med phyir),又不
  依(magos)之故。 又确实是不可言诠性(brjod du med
  ~nid),于一切种非慧所取之故。”(注147)
  《思择炎》进一步解释如下:
  “(若如我们所许)胜义的真实(圆成实性)如虚空是应理
  的,(何以故,胜义谛的圆成实性),于物的生起(d^nos
  po skyes pa )态来看,生起起行的物,由于有彼形相的差
  别( rnam pahi khyad pa ), 所以有所谓种种性( sna
  tshogs )的了得。 然而(中观宗的胜义谛)立于物不生中
  ,无生,无(形相)差别之故。又由一切戏论分别的衣无而
  不衣,不著的理由之故。(如此胜义)能喻为虚空。又此胜
  义谛真的是不可言诠性
  页60
  (anabhi-laapyataa)。如此由觉(blos)取之物者,言诠
  ( m^non par brjod pa )生起,但是彼胜义,于一切种由
  觉来取之事无之故,确实是不可言诠性,此应理。”(注148)
  前面(1)(2)小节中,清辨之所以反对瑜伽行派以“虚空”喻
  及“不可言诠性”说明“无之有”的“圆成实性”的原因。主要是从
  中观派见解来看,认为只要“无之有”的“了得真如”的“智”是于
  “有的领域”内起行,那么它就是“物的生起”。由于“物的生起”
  有“形相的差别”与“种种性的了得”,那么它就不是中观宗所谓真
  的“虚空”、“不可言诠性”之“胜义谛”。反之,如果它是“无生
  ”、“无(形相)差别”、“无衣(无著)”的话,那么此种“胜义
  ”就可以喻为“虚空”;同理,此胜义由觉来取之事全无的话,彼亦
  可说为“不可言诠性”。又上述所谓“一切戏论分别的衣无而不衣”
  ,是被揭示为“虚空毕竟无”的理由。由彼所示理由,亦可显示出物
  的毕竟不生 ---- 戏论寂灭 ---- 不执著的心的过程,此戏论寂灭亦
  相当清辨在《般若灯论》廿四品第七偈长行所说“空(用)者,能灭
  一切执著戏论”的“空用”(注 149 )。 此亦同于《中论》观法品
  第十八第七偈所说:“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
  如涅槃。”(大正 20,24a )的思想。(注 150 )
  十二、中观宗“出世间性”的看法及“方法论”的立场
  此小节可分成两点来介绍:(1)中观宗“出世间智性”的看法
  :(2)中观宗“方法论”的立场。分述如下:
  1.中观宗“出世间智性”的看法
  在评破瑜伽行派“圆成实性”的“胜义谛”之后,清辨《中观心
  论》设想瑜伽行派提出对“出世间性”的征问如下:
  “离生的眼翳的觉(blo),许是出世间性;由世间救出义
  之故,真的超过世间之故。”(注151)
  《思择炎》亦解释道:
  “生眼翳之离性或觉之中有时,离彼生之眼翳之觉,彼即立
  为出世间性(.hj ig rten yas.hdas pa )。何故?彼(出
  世间性)是从世间救度之义( sgrol ba.hi don ), 又由
  世间超出之故。同样,彼以超出世间的动(gyo
  页61
  ba)及行(bskyod pa)而称作出世间。”(注 152 )
  以上是唯识宗的征问,对唯识宗而言,它并不是完全用“遮遣性
  ”来看“出世间”,其有寻求表出所为出世间的“施设”之倾向。
  亦即由于瑜伽唯识的“出世间性”是所谓“入无相方便道”的“唯(
  表)识性”,所以“出世间性”也就是所谓“出世间的道性之智”,
  如此瑜伽行派以“道的事体”来“施设”的观点,就与中观宗比“一
  向离性”来看“出世间性”之观点是有差异的。瑜伽行派的“出世间
  性”是不排除在“有的领域”中了得二取无真如之动行的“智”,中
  观宗则否定动行之“智”为“出世间生”。换言之,瑜伽行派较强调
  通向“胜义谛”过程中“道的施设”的必要;反之,中观宗则强调“
  出世间性”的“一向遮遣无”的思想。清辨《思择炎》亦说明自己的
  “出世间智”看法如下:
  “彼觉是无分别,彼由物不生离一切分别之故。又此觉是无
  了得( dmigs pa med pa ),一切法(有,d.nos po )无
  所得之故。 又是无相( mtshan ma med ),彼觉不取境为
  相之故。又此觉之知,在自法性、他的所知法性为唯一性中
  ,以无分别的方式,通达平等性( m~nam ~nid ),此即我
  们在一刹那中所建立的现等觉。”(注 153 )
  中观宗的“出世间智”的“无分别”不是“物有生起”的“无分
  别”而是“由物不生离一切分别之故”的“无分别”;此觉也不是有
  宗了得二取无的觉,而是“一切法无所得之故”的“无了得”之觉;
  此“出世间智”亦不是以“二取无”的“有”或“真如”为对象的“
  无相”,而是完全“不取境为相之故”的“无相”。同样,中观宗的
  “出世间智”亦无“自法性”、“他的所知性”的“能、所对立”而
  是完全“泯然为一”的“唯一性”,“平等性”;因而中观宗的“一
  切智者”也是在“一刹那”之中,以无差别的方式知彼法性。以上即
  是清辨中观宗对“出世间智”的看法,显然他还是偏重“出世间性”
  的“一向遮遣无”的“寂灭无戏谕,无异无分别、是则名实相。”(
  《中论》第十八品第九偈)之看法;此与瑜伽行派的“胜义谛”不外
  是了得“无之有”之智,强调通向“胜义谛”过程中“道的施设”的
  必要性之思想完全不同。
  2、中观宗“方法论”的立场
  清辨《中观心论》在提示自己对“出世间智”的看法之后,更说
  明了自已的“方法论”的立场,在说明自己的“方法论”的立场之前
  ,他先设想瑜伽行派对清辨“方法”的批判如下:
  页62
  “若如(外人所说):"真性非思择的行境(rtog giyi-
  spyid yul)之故,彼(真性)由比量不能了解,由此之故
  ,诸法法性非考察之故。"云云”(注154)
  瑜伽行派在此提出“胜义非思择之境”的质难,认为“胜义”是
  “现证智”之境,“现观”之境,彼非比量可了知。而且《解深密经
  》“胜义谛相品”第三亦曰:“胜义超过一切寻思的境相”。(注
  155)清辨《中观心论》答辩如下:
  “于此,由于以比知(rjes dpag)随成无过失的圣教;(
  佛以此)无余地清除储存的种种所计分别的河。(其次)佛
  不具分别,以意趣、虚空等智,如安立诸法般了解所知,得
  名等。”(注156)
  清辨的答辩则说明了正比知使用的情况:“比知”的“寻思”虽
  非胜义本身,但是它有“以比知随成无过失的圣教,除分别之水”的
  功能。换言之,此“正比知”有除去“错误分别”而趋向“胜义”的
  作用。清辨这种“正比知”也被称为“空性论证的论理”,它是属于
  “随顺胜义”的。 (注 157 )相对于清辨强调“正比知”的“方法
  ”之重要,瑜伽行派则强调“胜义谛”是“离言诠”,“亲证为先”
  的“瑜伽现量”所证的真实;换言之,有宗是以“现量”的方法,推
  展出它们自己的“三性说”。可见,清辨的中观学与瑜伽行派的“方
  法论”是不太一样 ---- 清辨虽在“名言”上允许“自相有”,但却
  以“正比知”的“自立量”的方法,评破对手的错误;瑜伽行派却以
  “假必依实”、“存在不能没有理由”之“寻求根据”的方法建立“
  依他起之有性”及“了得二取无之智”之思想。此也空有二宗在“方
  法”上不同所导致之结果。
  伍、小结
  由上一章及这一章可知,清辨在《中观心论》及其注《思择炎》
  面对瑜伽行派的“胜义谛”及“三性思想”相当复杂,其包著弥勒五
  论中的唯识三论《大乘庄严经论》的“乱喻”、《中边分别论》及《
  法法性分别论》的“二取无”的思想,无著的《显扬圣教论》“成无
  性品”的“依他起之有性”的存在证明、《摄论》无性释的“蛇绳喻
  ”,世亲《唯识三十论》“识转变说”及“三性思想”、陈那《集量
  论》的“他遮诠”及安慧《三十唯识论疏》及《中边分别论》的“识
  转变说”及三性思想。其中弥勒五论中的唯识三论的三性思想及世亲
  《三十颂》的三性思想
  页63
  是所谓的“唯识古学”,安慧则是继承此“唯识古学”的“无相唯识
  ”家(采“一分说”),对“智如”问题是采取所谓“相见俱无师”
  的立场。至于奘传《显扬圣教论》“成无性品”的“依他起之有性”
  的存在证明,似有强化“依他起”实有性的倾向,实预取了后来“护
  法----玄奘”“唯识今学”中“依他起性”“不得为无”的立场。(
  案:真谛《三无性论》则有有近于“唯识古学”“二取无”思想之处
  )至于陈那的唯识思想则有近于“相见俱有师”的“有相唯识”的地
  方。无性的《摄论释》的“三性思想”若依藏译本来看,则有近于“
  无相唯识”之思想之处;但若依奘传的汉译来看,则是护法一系的“
  有相唯识”之先驱。(注 158 )
  因此,清辨在《中观心论》及注中的对手,主要是弥勒三种唯识
  论。世亲《唯识三十颂》以及安慧一系的“唯识古学”的“无相唯识
  ”,亦即所谓“相见俱无师”。其次的对手,则是以陈那为代表的“
  相见俱有师”之“有相唯识”(如“他遮诠说”的“共相论”、“蛇
  绳喻”等)。至于清辨与早期瑜伽行派的“空有之诤”的争论焦点,
  则是“三性思想”的“定位”的不同。此“三性”思想之不同,亦涉
  及两派的“语言观”(是“唯名无义”呢?还是“色境实义”呢?)
  、“依他起性”的评价(为“胜义的自相有”呢?抑世俗的存在呢?
  )以及“圆成实性”的“真如”之“了得”的评价(为胜义的存在抑
  生灭有为法的存在呢?)三方面的不同。
  就“遍计所执性”所涉及的“语言观”而言,瑜伽行派认为“能
  诠”的“名”与“所诠”的“义”“二互为客”,因而是“但有名而
  无义”,也因此“遍计所执性”是唯分别“假立”,并不是“由本身
  成就”的“自相有”;反之,清辨认为“能遍计”(如蛇)与“所遍
  计(如绳)都由于以自相有而互依他存在,换言之,“能诠的名”(
  名)与“所诠的对象”(义)是在语言的使用中一一对应,因而,“
  遍计所执性”不是唯分别“假立”, 而是由本身成就的“自相有”。
  (注159)如此,清辨批判有宗“遍计所执性是相无自性”的立论乃“
  因不决定”且破坏“世间极成”之过失等。
  其次就“依他起性”的评价而言,瑜伽行派认为“依他起性”作
  为言诠的“依处”不能不存在,至于“名之言诠”的体性则可以是空
  (遍计无,依他有),而且由于“依他起”为染(净)的依止,所以
  它必须存在,必须是胜义中“自相有”的存在;而清辨则主张“依他
  起”只是世俗的自相有而非胜义的“自相有”(胜义中由本身成就的
  存在)----此为唯识宗立宗之不备。又清辨认为“依他起性”虽“生
  无自性”,但仍有世俗的施设----种种“语”及“觉”可言,并不须
  要以寻求了得“世俗性”的“事体”的方式,建立“依他起”之“有
  性”,所以有宗“依他起的生无自性性”未必与圣教一致。更何况若
  “依他起”“胜义中有自相”的话,则它不应有“二取显现”可言,
  因“自相有”的话则无变异之故。换言之,“依他起”若实有则会导
  致数论“自性”变现说的情形。复次,对中观宗而言,于“无自性”
  页64
  上仍能建立“内外诸法的施设”及“解脱”之可能,不须透过“假必
  依实”、建立“施设”的“所依”之“寻求根据”的方式成立“依他
  起之有性”。
  最后就“圆成实性”的评价而言,瑜伽行派由于较强调“胜义谛
  ”的“不颠倒真实”这一面,所以认为“了得无之有”的“智”及通
  向“胜义”的“入无相方便”仍然是胜义谛;但清辨则坚持了“胜义
  谛”与“世俗谛”的各自“分位”,认为“虚空”若比喻“胜义谛”
  则不应有种种想生起的可能,同样,以“不可言诠性”来形容“真如
  之了得”亦有可能坏世俗的言说。而清辨也指出“法界”有了得则逾
  越了“胜义谛”与“世俗谛”的“差异性”,使得“无分别觉”成了
  “自性分别”。又瑜伽行派的“无之有”的了得之思想也犯了“增减
  执”及有违“菩提平等性”等之过失。更何况,瑜伽行派无法说明“
  了得真如智”如何从无始以来“阿赖耶识”中生起。因此,清辨认为
  了得“无之有”的“圆成实性”是世俗的“自相有”的存在,而非胜
  义中“自相有”的存在。
  以上为《中观心论》及其注《思择炎》对初其瑜伽行派“三性思
  想”的批判,其对手仍以“相见俱无师”的“无相唯识”为主,其因
  明的“比量”的方法已有相当自觉;但是“空性论证的论理”的进一
  步的运用以批判有宗的“三性思想”,则有待于后期《般若灯论》二
  十五章附录部份对瑜伽行派“三性思想”之批判。
  65页
  注释
  注001 山口益著《无与有之对论》,东京,山喜房佛书林刊,昭和
  50年8修订版,页77-78,461-462,499-500,545-548。
  注002 山口益编《汉藏对照,辩中边论》,(原铃财木团,东京,
  昭和41年)华宇出版社,1985年6月出版,页7-8,14-23,42
  -69;霍韬晦《安慧 "三十唯识释"原典译注》,香港中文大
  学,页18-110(第一分),页141-150(第三分)"违经难解"
  ;125-137页。
  注003 台北版西藏大藏经,南天出版社,页571,428页,2-3行;
  《MADHYAMAKA-HRDAYA KAARIKAA》梵文《中观心论》),江岛
  惠教上课讲义,S-10。
  注004 同注1,页461-462。
  注005 同注3,台北版,页571,428页,3-5行。
  注006 同注1,462-464。
  注007 同注3,台北版,页571,428叶5行,江岛讲义S-10。
  注008 同上,页571,428叶5-7行。
  注009 下川边季由译“无性造《大乘经庄严广注》和译(1)”,大
  崎学报137,昭和59年,页3。
  注010 片野道雄著《唯识思想之研究》---"无性迼《摄大乘论注》
  所知相章之解读",文荣堂书店,昭和50年,10月1日,页27-
  32。
  注011 同注1,464-466。
  注012 同上,464。
  注013 同注3,台北版,页571,429叶1行;江岛讲义,56c-d。
  注014 同上,429叶2-3行。
  注015 同注1,页469-470。
  注016 同注1,页470-471。
  注017 同上,页471-472。
  注018 同注1,页473-474。
  注019 同注14,429叶3行。
  注020 大正31册,557。
  注021 同注1,476-477。
  注022 同注19,429叶3-4行。
  注023 同上,429叶4-5行。
  注024 同上,页571,429叶5-6行。
  注025 同上,429叶6-7行。
  注026 同上,429叶7行。
  注027 同上,429叶7行-430叶1行。
  注028 同上,430叶1-5行。
  注029 Th.Stcherbatsky《Buddhist logic》,"Bibliotheca
  Buddhica",XXVi,1932,P444。
  注030 同注28,430叶6行。
  注031 同上,430叶6-7行。
  注032 同注1,页482。
  注033 法尊法师编译《释量论略解》,佛教出版社,1984,序,页
  3-4。
  注034 安慧《中边分别论疏》,山口益译,破尘阁书房,昭和41年
  ,页55。
  注035 同注32,页483。
  注036 同注29,附录,页418。
  66页
  注037 《讲座大乘?认识论与伦理学》平川彰等编,春秋社,昭和57
  年,页126,347;"PROBLEM OF UNIVERSALS IN iNDIAN
  PHILOSOPHY"Ra-ja ramdravid,Motilal Baarsidass,1972,
  p.282。
  注038 蓝吉富《大正藏补编》,第九册,华出版社,页426。
  注039 注36,山口,页486。
  注040 同注31,页571,430 叶 7 行─431 叶 1 行。
  注041 侗注39,负487。
  注042 同注,40,页571,431 叶 2 行。
  注043 同上,431叶2行-4行;参见注1,山口,页487-488。
  注044 同上,页157,431叶5行-428叶1行。
  注045 同上,432叶2-6行。
  注046 同上,434叶1行。
  注047 同上,434叶2-3行。
  注048 同上,,434叶4-5行,江岛,S-12。
  注049 同上,571页,434叶5行-572页,435叶1行。
  注050 同注32,山口,页497。
  注051 同注49,435叶1-2行。
  注052 同注49,页572、435叶4行-436叶1行。
  注053 同注50,页501。
  注054 同注52,436叶1-2行;江岛,s-13。
  注055 同注52 ,436叶2-4行。
  注056 同注53,山口,页502─503。
  注057 吕澄著《印度佛学思想概论》,天华出版社,1982,页206,
  220。
  注058 同注55,436叶2-4行。
  注059 同注56,山口,页504。
  注060 同注58,436叶5行,江岛讲义,s-13。
  注061 注58,436叶6-7行。
  注062 同注59,山口,页505-506。
  注063 同注61,436叶6-7行,;江岛S-13。
  注064 同上,436叶7行-437叶2行。
  注065 月称"m^nlamadhyamkaakarikaas" (梵文明句论),,Bibliotheca
  buddhi-ca iv,Poussin 校订,页504。
  注066 同注62,山口,页507。
  注067 同上,页508。
  注068 同注64,73颂,437叶2行,江岛讲义S-13,74颂。
  注069 同注64,572 页,437 叶2-5行
  注070 同上,437叶5行。
  注071 同注66,页208。
  注072 同注34,安慧疏,页32。
  注073 同注70,437叶5行-438叶4行;
  注074 同上,438叶4行。
  注075 同上,438叶5-6行。
  注076 同上,438叶6-7行。
  注077 同上,438叶7行-439叶1行。
  67页
  注078 同注2,霍,页134。
  注079 同注66,山口,页521。
  注080 同注77,572页439叶1行。
  注081 同上注,439叶1-3行。
  注082 同注79,山口,页522-523。
  注083 同注81,439叶4行;江岛讲义,S-14,75颂。
  注084 同上注,439叶4-5行。
  注085 同注82,山口益,页524-525。
  注086 同注84,439叶5-7行。
  注087 同注82,页526。
  注088 同注86,440叶1-3行,江岛讲义,s-14,80颂。
  注089 同注86,440叶1-2行。
  注090 同注78,霍,111,又同注87,页527-528。
  注091 同注89,440叶2-3行。
  注092 同上,440叶6-7行。
  注093 同上,572页,441叶3行81颂,江岛讲讲,S-15,82颂。
  注094 大正藏30,488C。
  注095 同注93,573页442叶4-5行。
  注096 同上注,442叶5-7行。
  注097 同注87,山口益,页539。
  注098 同上,页549。
  注099 同注96,84颂,443叶1行;江岛s-15,87颂。
  注100 同上,443叶1-3行。
  注101 同注97,页 550 。
  注102 同注96,443页3-4行。
  注103 同上,443叶4-6行。
  注104 同上,443叶4-6行,86 颂;江岛S-15,87 颂。
  注105 同上,443叶6-7行。
  注106 同上,443叶6行。
  注107 同上,403叶7行。
  注108 同上,444叶1-2行。
  注109 同上,444叶2-4行。
  注110 印顺法师讲《辨法法性论讲记》,正闻出版社印行,1987,
  页179-180。
  注111 同注109,444叶5行。
  注112 同上,444叶5行-445叶1行。
  注113 同注97,山口益,页558-559。
  注114 同注112,445叶1行。
  注115 同上,445叶2-3行。
  注116 同上,445叶4行。
  注117 同上,445叶4-5行。
  注118 同注110,页166-167。
  注119 同注117,445叶5行。
  注120 同上,445叶5行-446叶1行。
  注121 同注113。山口益,p.562。
  68页
  注122 同注120,446叶 1 行。
  注123 同上,446叶 1-3 行。
  注124 同上,446叶 4 行。
  注125 同上,446叶 4-7 行。
  注126 同注121,山口益,页 568。
  注127 同上,页569。
  注128 同注125,466叶 7 行-447叶 1 行;同上,山口益,页571-572。
  注129 同上注,447叶1-3行。
  注130 同上,447叶3行。
  注131 同上,447叶3-5行。
  注132 同注34,安疏,山口译,页174。
  注133 同注126,山口,页575。
  注134 同疏131,447叶7行-488叶1行。
  注135 同上,448叶1-3行。
  注136 同注110,页166,《慈氏五论》(藏文),民族出版社,1991
  年12月,页155。
  注137 同注133,页581-582。
  注138 同注135,488叶3-4行。
  注139 同上,573页,448叶4行-574页449叶1行。
  注140 注133,山口,页583-584;同注一三二,安疏,页300-305。
  注141 印顺导师《摄大乘论讲记》正闻出版社,142-144,"法界等
  流"之问题。
  注142 同注133,页 584-585。
  注143 同注139,449 叶 1-3 行。
  注144 同上,449 叶 1-4 行。
  注145 同注140, 山口,页 585-586。
  注146 同注,山口,页 586-587。
  注147 同注144,449 叶 4 行。
  注148 同上,449 叶 4-6 行。
  注149 大正藏30,124下,又《中观与空义》 ,瓜山津隆真,"中观
  派的空",华宇出版社,民74年,页39。
  注150 注146,山口,页589-590。
  注151 同注148,449叶7行。
  注152 同上,450叶1-2行。
  注153 同上,450叶2-4行。
  注154 同上,451叶1行。
  注155 同注150,山口,页600。
  注156 同注154,451叶1-2行。
  注157 江岛惠教"自立论证"收于《中观思想》,李世杰译,华宇出
  版社,民国74年,页219-220。
  注158 同注10,片野道雄;
  D.Lopez.《A Study of Svaatantrika》,Snow Lion Pub,
  1987,p.300-301。
  注159 土官著,刘千立译《土官宗派源流》,西藏人民出版社,页21。

 
 
 
前五篇文章

《大智度论》与《十住毗婆沙论》

瞻禮佛指感念佛恩———有感於佛教的和平主義思想

中国律学源流

准提法常见问题集

香花供佛深观法要

 

后五篇文章

清辨《中观心论》及其《思择炎》对瑜伽行派三性思想之批判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的差异

原始佛教简介

无我的轮回─ ─佛教的生死观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