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大智度论》与《十住毗婆沙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大智度论》与《十住毗婆沙论》
  中之般舟三昧略探
  释海弘
  大   纲
  一、前 言
  二、《大智度论》中之般舟三昧
  (一)般舟三昧与般若之关系
  (二)念佛三昧与般舟三昧之关系
  (三)天眼见佛与般舟三昧力见佛之差别
  三、《十住毗婆沙论》之<助念佛三昧品>中之般舟三昧
  (一)般舟三昧的禅相分别
  (二)般舟三昧成就之果报
  (三)般舟三昧的修学次第
  (四)修习资粮与出、在家之差别比较
  四、结 论
  【参考书目】
  一、前 言
  初期大乘时代,由于佛弟子对佛陀之永怀,使十方佛的信仰萌芽、发展而茁壮。而一切佛法之终极目标,必与实践相结合,大乘佛法虽理想成分提升,但仍不失佛法实修实证的原则。而三昧是佛弟子普遍的修习法门,大乘佛子于是将信仰与实修相互融摄,故念佛三昧乃成为大乘禅观的特色。如《大智度论》(后文简称《智论》)卷七云:
  念佛三昧名十方三世诸佛,常以心眼见如现在前。问曰:云何为念佛三昧。答曰:念佛三昧有二种,一者声闻法中,于一佛身心眼见满十方。二者菩萨道于无量佛土中,念三世十方诸佛,以是故言:念无量佛土诸佛三昧常现在前。(大正25,108下~109上)
  大乘的念佛见佛,主要的是般舟三昧(pratyutpanna-buddha-sajmukhqvasthita-samadhi)。般舟三昧之名义如《智论》卷二七云:“得是般舟三昧,悉见现在十方诸佛,从诸佛闻法断诸疑网”。(大正25,262上)十方佛的信仰中,最早为佛子所礼敬者,学界普遍认为是:阿粊佛和阿弥陀二佛。阿弥陀佛之事记载于《般舟三昧经》,阿粊佛之事记载于《道行般若经》及《阿粊佛国经》,这三经均系后汉支娄迦谶所译,由此得知在西元二世纪以前其信仰已经流行。[1] 印顺法师依《般舟三昧经》所见八大菩萨,数目之增补情形,考定其约成立于《下品般若经》集成与《中品般若经》尚在成立中之时期,应为西元五0~一00年顷。[2]
  此时大乘佛法有两大特色:般若法门的传出与十方佛之信仰,从《般舟三昧经》中,可见此二大思潮巧妙的融贯,而落实于三昧之专修。般舟三昧直承般若思想,又启发日后念佛求生净土法门,为净土法门根本所依经典,于弥陀信仰更有切身关系。般舟三昧成就能于定中见佛,而《阿弥陀经》、《大阿弥陀经》等偏重临终见佛往生。可见念佛法门从《般舟三昧经》重三力见佛:佛力、三昧力、本功德力。(大正13,899中)本是现生可证的,日后渐重于他力接引之发展。[3] 本文将以《智论》和《十住毗婆沙论》中之<助念佛三昧品>所见般舟三昧,略探其要义,重温初期大乘时代,大乘佛子修习般舟三昧之遗绪,汲取此中精粹,将有助于更广泛的了解念佛法门,如何依念佛而导入第一义谛?今时之念佛人,于此用心著力者甚少,故有写作本文的动机。
  二、《大智度论》中之般舟三昧
  (一)般舟三昧与般若之关系
  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者名为菩萨,然而多有于中途退失菩提心者,如《智论》卷四偈云:“菩萨发大心,鱼子庵树华,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大正25,88上)又如《十住毗婆沙论》卷五云:“行大乘者佛如是说,发愿求佛道,重于举三千大千世界”。(大正26,41上)菩萨之所以能长远劫于生死中行广大行,而不畏怯疲厌,所依的即是般若空慧,否则徒有大悲而缺无所得之方便(般若),所修善法皆羼夹杂染。而大乘法中有“信增上”与“智增上”的两类行者,如《十住毗婆沙论》卷五云:“佛法有无量门…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大正26,41中)这二类根性,也就是重智与重信的不同。
  然而无论是重信的或是重智的,只是下手处偏重不同。佛法乃是信、智一如,修学佛法之次第为:信、解、行、证。信以心净为体性,信心有三个层次:信忍→信求→证信。单有智而无信,亦不可能成就佛法的殊胜功德,所谓:“我法甚深妙、无信云何解”。所以行菩萨道的两类有情,皆须同重“般若”,即使行易行道,证得无生法忍后;仍是以“般若空慧”于生死中行严土熟生事业。“般若法门”不同声闻乘那样,出发于无常(苦),经无我而入涅槃寂静,而是直入无生、寂静的,直观一切法不生,所以“法法如涅槃”,奠定了大乘即世间而出世间,出世间而不离世间的根本原理。[4]
  般舟三昧行法先缘佛相好,取相成功而成就三昧,为摄化“信增上”者之善巧。然而其非仅如此而已,更有从方便而契入实相之慧观,举《智论》卷三五以明之:
  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父母之中母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为母,般舟三昧为父。三昧唯能摄持乱心令智慧得成,而不能观诸法实相。般若波罗蜜能遍观诸法,分别实相。无事不达,无事不成。功德大故,名之为母。(大正25,314上)
  此中可见般舟三昧与般若之关系,依三昧力得定,虽有令心不散之功能,亦有调伏烦恼的力用。心力增强有助于分别抉择力之提升,但此慧乃共世间(三界)的,唯有依此三昧力,进而观诸法实相方得解脱。然而般若波罗蜜,必建立于戒、定二学之磐石上,否则此慧有如风中残烛,随时有灭失的过患。如论中举父母为喻,单有母亲无有父缘,法王子亦不得生。
  菩萨所修三昧种种无量,何以独举般舟三昧,为解此疑《智论》中有明确的解析,今将其归结为四点:
  (1) 念佛三昧能对治三毒烦恼,及先世业,因念佛故有大福德能度众生,故胜其它三昧。
  (2) 佛为法王,菩萨为法将,因尊崇恭敬,故菩萨常修念佛三昧。
  (3) 菩萨种种功德智慧皆从佛得,念佛恩重故常修念佛三昧。
  (4) 菩萨广学一切法门,为度一切有情,非只学般舟三昧,余诸三昧亦当修习;如空、无相、无作三昧,亦为菩萨所重,今言常念不言不行余三昧。[5]
  菩萨成就般舟三昧后,如何依此三昧力导入实相呢?如《智论》卷二九说:
  从三昧起,作是念言:佛从何所来?我身亦不去。即时便知诸佛无所从来,我亦无所去。复作是念:三界所有,皆心所作。何以故?随心所念,悉皆得见。以心见佛,以心作佛,心即我身。心不自知,亦不自见。若心取相,悉皆无智;心亦虚诳,皆从无明出。因是心相,即入诸法实相,所谓常空。(大正25,276中)
  由引文得知,见佛并非修习般舟三昧的究极目标,见佛只是三昧成就之表征。如以此为足反倒是著相了,是不得解脱的。般舟三昧的胜义所在:是依修定所得之现观经验,出定后作如理思惟,而了知所见唯心无实,并进一步体察到“心”亦是虚诳妄想所生,故能直破无明契入无生。
  (二)念佛三昧与般舟三昧之关系
  念佛三昧非唯大乘特有,声闻法中亦有念佛法门,如《杂阿含经》卷三三云:
  圣弟子念如来事…如是念时,不起贪欲缠,不起嗔恚、愚痴心。其心正直,得如来义,得如来正法…于如来所得随喜心,随喜心已欢悦,欢悦已身猗息(轻安),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其心定。心定已,彼圣弟子于凶险众生中,无诸挂碍,入法流水,乃至涅槃。(大正2,237下)
  只是大乘更进而念十方佛,声闻乘著重于释迦一佛,如《智论》卷七云:
  念佛三昧有二种:一者声闻法中,于一佛身心眼见满十方。二者菩萨道于无量佛土中,念三世十方诸佛,以是故,言念无量佛土诸佛三昧常现在前。(大正25,108下~109上)
  又声闻人重于念佛的功德法身,而大乘行者,念功德法身是不离佛的色身观,除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外,更观佛陀之圆满报身的无量相好。如《观无量寿佛经》中云: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大正12,343中)
  念佛法门在原始佛教时期,与大乘佛教时代,同为摄受重信的佛弟子,为引入真实的方便;但大乘的念佛观,直承原始佛教淳朴的念佛观,继而将佛德无限提升,更具象化的反映在十方佛常住的信仰,与报身佛的无量相好庄严,这巍巍常住的功德相,似乎更能得到信仰层面之共鸣!而般舟三昧即是初期大乘时期,念佛观之典范。今举《智论》卷二七之文句说明之:
  般舟般三昧是菩萨位,得是般舟般三昧,悉见现在十方诸佛,从诸佛闻法断诸疑网。(大正25,262上)
  由“念”十方佛成就三昧,故见十方诸佛。进而能闻佛说法解疑,进一步反观唯心无实、心亦虚诳。(如前段般舟三昧与般若之关系中所说)于是契入诸法常空的寂灭性而现证般若。念佛三昧之具体内容,如《智论》卷二一中云:
  经中佛自说:如是名号,应当作是念佛。…佛身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庄严…故视之无厌。见佛身者忘世五欲万事不忆。…复次佛持戒具足…复次佛定众具足…复次佛慧众具足...复次念佛解脱众具足…复次念佛解脱知见众具足。…复次念佛一切智、一切知见、大慈大悲、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等;念如佛所知无量不可思议诸功德,是名念佛。(大正25,219下~221中)
  此中所举包括:名号、相好、五分法身、一切智、一切知见、大慈大悲、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等,而总结为无量不可思议诸功德。又如引文中言:念佛能忘世间五欲,可知初发心菩萨未得无生法忍,当先以名号摄持乱心,进而可观佛相好,功德法身。于此得势力即可定中见佛闻法,进而转入唯心观契入实相。故念佛三昧乃般舟三昧之前方便,没有之前的名号、观相、法身观等加行,想定中见十方佛是不易的,何况契入般若空慧,但《智论》中之念佛三昧与般舟三昧,语义似有混淆共用之情形,如《智论》卷三十云:
  菩萨摩诃萨入念佛三昧悉见诸佛…诸法从本以来常自清净…从三昧起作是念言,佛从何所来,我身亦不去;即时便知,诸佛无所从来,我亦无所去…若取心相悉皆无智…菩萨常不离诸佛者,当学般若波罗蜜。(大正25,276b)
  文中并未出现般舟三昧一词,但所谈内容却是般舟三昧。个人以为:为别于声闻之念佛三昧,故大乘法中别立般舟三昧一词,以突显大乘念佛三昧的特色。只是般舟三昧,偏重三昧成就而见十方佛,由定而起慧观,契入实相。而念佛三昧包括,成就般舟三昧前的种种加行,乃至见十方佛后至契入无生,皆名念佛三昧。
  (三)天眼见佛与般舟三昧力见佛之差别
  天眼为六通之一。为眼根所具有的特殊视觉功能,具称天眼智证通。今举《智论》卷五以作说明:
  天眼通者,于眼得色界四大造清净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覆若细诸色,无不能照。(大正25,98上)
  此谓以四根本静虑为依地,而证得的色界四大种所造的净色眼根,名为天眼。以此眼能照了自地乃至下地的远近粗细诸物,故名为天眼通。其体为与眼识相应之慧,其性属无记。[6] 然而天眼之品类,亦因所证神通妙用之浅深,而有所不同。如《智论》卷五云:
  佛法身菩萨清净天眼一切离欲,五通凡夫所不能得,声闻辟支佛亦所不得。所以者何?小阿罗汉小用心见一千世界,大用心见二千世界;大阿罗汉小用心见二千世界,大用心见三千世界;辟支佛亦尔,是名天眼通。(大正25,98上)[7]
  因此天眼通之极致,所见不过三千大千世界,但佛、菩萨之天眼却可见十方恒沙世界,有此分别乃因般若波罗蜜力故,般若波罗蜜中,无近、无远、无所挂碍。[8] 得无生法忍之菩萨,能以天眼见十方诸佛国土。但未得无生法忍之菩萨,亦有方便可得见十方诸佛刹土。此方便即是般舟三昧,然此与天眼见佛有何区别呢?如《智论》二三云:
  此天眼不隐没无记。般舟三昧离欲人、未离欲人俱得;天眼但是离欲人得。般舟三昧,忆想分别,常修常习故见;天眼修神通,得色界四大造色眼,四边得遍明相,是为差别。天眼功易,譬如日出,见色不难;三昧功难,如夜然灯,见色不易。(大正25,306上)
  由此段引文可以看出,天眼见佛与依般舟三昧力见佛的差异性。天眼是修神通所得的色界四大造色眼,在神通未退失之前,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欲见则现故不隐没,是无记性的(如注6中之说明)唯初禅以上离欲(欲界)之人能得。而般舟三昧之见佛,需精勤数数修习,待三昧成就乃得,定力退失即隐没不现,又此三昧是离欲、未离欲人皆可经修习功成的。故论中喻天眼如日出见色不难,般舟三昧如夜燃灯见色不易。然而正因为般舟三昧见佛功难,是需忆想分别,常修常习故见。故行者能于见佛后,反观心的造作性,而了知佛无所来我亦不去,而体证心的虚诳性,契入诸法常空。而天眼是神通境界,是修得的果报,其性不隐没欲见则见,故欲依天眼见佛,而得“唯心无实”的观慧,反倒是不易的。
  三、《十住毗婆沙论》之<助念佛三昧品>中之般舟三昧
  在修习三昧时,应先对禅法之属性清楚了知,才不致于盲修瞎练?诸如:对治那方面的烦恼最得力,系属欲界定、色界定或无色界定,能否依此定起无漏慧观而得圣道;修习中乃至成就三昧,其间的果报境界如何,及修习之前方便、次第…。有这些认知方不致于走偏,修持时才有准绳可遵依循,今仅依《十住毗婆沙论》中之<助念佛三昧品>而做般舟三昧之──(禅相分别,成就果报,修学次第,修习资粮与出、在家之差别比较)等四点说明。
  (一)般舟三昧的禅相分别
  定增上学,有著浅深不等之差别,而般舟三昧依修定者,功行之殊异,所修虽同是般舟三昧,然三昧成就时,所证境界多有分别。如《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二中说:
  是三昧所住处少相、中相、多相。如是等应分别…是三昧或于初禅可得、或第二禅、或第三禅、或第四禅可得。或初禅中间得势力,能生是三昧。或少者人势力少故名为少,又少时住故名为少;又见少佛世界故名为少。中多亦如是。说是三昧或说有觉有观,或无觉有观,或无觉无观。或喜相应、或乐相应、或不苦不乐相应。若有入出息、或无入出息…或有漏、或无漏。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无色界系。或非欲界、或非色界、或非无色界系。是三昧是心数法、心相应、随心行法、共心生法。非色、非现、能缘。非业、业相应、随业行。非先世业果报,除因报。可修、可知、可证。亦以身证、亦以慧证。或可断、或不可断,有漏应断、无漏不可断。(大正26,88中)
  般舟三昧之特性,从引文看来,含盖了九次第定全体,今以简表配合前文对照,即可明了。
  般舟三昧依禅定势力之不同,所见之佛有多寡之别,般舟三昧非一得永得,若不依此三昧力导入无漏,无论所证境界如何殊胜绝妙,终是生死凡夫。此三昧是修习所得的因报,非先世果报所得,当修习多修习,勿令数数懈废。务使每次修习皆能得力,如仅是偶发的现观经验,不能于每次修习三昧皆得现前,那是无法因修习而得大利益的。务使每次修习,三昧皆能现前。如此熟悉三昧之行法,而增长三昧力,方能由有漏而导入无漏,由五蕴身,证此三昧“亦以身证”。进而能起般若观慧,止观相资,虽见佛而不以有取心见佛,故论云:“亦以慧证”。
  故知般舟三昧是可修可证的,以能缘之心而缘佛之相好,成就时能见十方佛。然而见佛只是其善巧方便,非究竟真实义;如执实有佛可见,即不符论意:“有漏应断、无漏不可断”的精神。佛法非认为定境越深即能解脱,因正定有助于引发圣慧,故重于三昧之修习。依引文所见,只要有欲界定即可成就般舟三昧,如论云:“或欲界系”。也有在无色界定成就般舟三昧的,如引文中言:“或无色界系”。但欲界定成就的可以是属于无漏之三昧,而无色界定成就的,亦可能是有漏的三昧。这是没有定论的,端看行者能否依此三昧力,转入般若正观,才是有漏、无漏的关键所在。
  缘佛相好是成就般舟三昧之前方便,三昧成就能见佛,进而了知,此三昧乃心所有法(即心数法),见佛是定心相应而现,随心行法共心生的。有此了知,即不执实有佛来为我所见,这些都是修习前当有的认识;否则对境执实,则失佛法正定之特质,恐入偏邪不可不慎![9]
  (二)般舟三昧成就之果报 [10]
  “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的精神,在大乘法门中有极致的发挥。而法门欲普为流传,必先明修学之功德,方能使人增长信心、意欲。在般舟三昧的弘传中,有著深化与浅化两个层面。深化的是:在定中起唯心无实观,引入三解脱门,或融摄“般若”而说无著法门。[11] 浅化的如:闻此三昧不惊不畏得无量福,也鼓励书写、读诵。如<助念佛三昧品>中举出:闻→信受→持诵→讲说→定心修习→三昧成就。这种种功德,后者超胜前者的功德,可见其接引之善巧方便。
  论中设问修习是三昧得何果报,论主以:“于无上道得不退转”总答。能如法修学,能于无上道得不退转,是毋庸置疑的。但此乃别时意说,非即修即证。论主进一步作细部说明修习所得果报,今将其归结为九点来说明:
  (1) 不堕劫尽时的火患。
  (2) 无有官事。
  (3) 不遇怨贼、狮子、虎狼、恶兽、恶龙诸毒虫等。
  (4) 不为诸恶鬼神所扰。
  (5) 远离一切诸病得善终。
  (6) 佛与诸天皆共爱念、护念、称赞。
  (7) 诸天乃至诸佛,皆欲见是菩萨来至其所。
  (8) 所未闻经自然得闻。
  (9) 乃至梦中皆得前举八种利益。
  以上所列出的(1)~(6)是修习般舟三昧而感得之吉祥;(7)~(9)应是三昧成就后所感得的果报。般舟三昧,以能缘之心缘佛相好,成就时见十方佛及其刹土。见佛后更能从佛闻法,般舟三昧是修习所成就,故现生可证。非到命终才见佛,因此诸天乃至诸佛,皆欲见是菩萨来至其所。这无非意味著,行者在般舟三昧的修持已能得力,故诸天乃至诸佛,皆欲见是菩萨来至其所。所未闻经自然得闻,则比第(7)点更为殊胜了,能闻佛说法解其疑网。梦中皆得如是诸利益事,则是梦中三昧余势相随的说明。此中有一点值得吾人留意的,论中虽广举修习般舟三昧之利益,但末了总是附加一句“唯除业报必应受者。”可见在般舟三昧传出之时代,虽广阐三昧的种种不思议功德,但并非神乎其神,仍立足于佛法因缘果报之理则。
  (三)般舟三昧的修学次第
  般舟三昧之修习,并非下手即观佛的相好,新发意菩萨,未与定心相应,即刻观相是不易取相成就的。如《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二云:
  是人未得天眼故,念他方世界佛,则有诸山障碍。是故新发意菩萨,应以十号妙相念佛。(大正26,86上)
  念佛的十种德号,有助摄护粗心,并增长净信心。此为观相之前方便,身心安稳后更当进修观相,多修习故而成就三昧。如《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二云:
  以缘名号增长禅法,则能缘相。是人尔时即于禅法得相,所谓身得殊异快乐。当知得成般舟三昧,三昧成故得见诸佛。(大正26,86中)
  以缘名号为修习三昧之前加行,进而缘佛相好,如法观佛相好,而于缘相中得自在的轻安乐,进而成就般舟三昧见十方佛。然而色身观成就,当转观诸佛法身;因色身非佛之真身,佛是成就法身功德乃得圆满菩提。待法身观功成,更当提升至实相观,实相无相而诸法宛然,诸佛因体证诸法的寂灭性,乃能不著一法现证涅槃。般舟三昧成就,虽能见十方佛为其说法,佛说法无非欲令众生入于佛智,佛智是于一切相不起虚妄分别的,是故行者需泯除能见,所见之对立相,方能与佛心相契。如《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二云:
  “不染著色身,法身亦不著。善知一切法,永寂如虚空”。(大正26,86上)
  般舟三昧之修学次第即:名号→观相(32相80种好)→法身观(四十不共法)[12] →实相念佛。如同卷中说:
  行者先念色身佛,次念法身佛。何以故;新发意菩萨,应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念佛。如先说转深入得中势力,应以法身念佛,心转深入得上势力,应以实相念佛而不贪著。(大正26,86上)
  修学般舟三昧,应依此次第进次而修不应躐等。然而这是就阶段性的偏重不同而说,实则名号、观相、法身观、实相念佛,是无法断然割离的,在修习的过程中,必然是相资而互含互摄,如此功夫方能相续成片。
  (四)修习资粮与出、在家之差别比较
  般舟三昧,是精勤的常行三昧,其具体行法如《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二所示:
  初四法者。一于三月未尝睡眠,唯除便利、饮食坐起。二于三月乃至弹指不生我心。三于三月乃至经行不息。四于三月兼以法施不求利养。(大正26,86下)
  如此三月的精勤专修,非常人所能为,修习前必当有前方便,息伏欲心、增长道念方可成就。否则难保中途不畏缩退怯,论中广举:六种四法,二种五法。并立在家菩萨与出家菩萨,修习般舟三昧时应遵行的准则,且广说五十种助三昧法。[13] 今将其归结为五点作要略性之说明:
  (1) 需依止善知识而学
  此中善知识,指的是:能通达般舟三昧行法的善知识,论中一再强调亲近善士的重要,需殷勤供养,并视之如佛。如离善知识之教诲而学,修习中遇到障碍,无人可以请教,或未证言证,或生种种禅病,因此必须亲近有此现观经验的善士,方能舍有所得心,抉择是非,如此方能与般舟三昧的修习善巧相应,修习才容易成就。
  (2) 造像、书写、读诵
  定心中所见的佛,乃意识所现非像佛,但行者必先依塑像或画像,以为起修之方便,缘相得力后进而舍像,虽不缘佛像,以串习力故,意识自能现佛相好具如真佛。初学者供养佛像,借助佛像修观是必要而不可或缺的。并也鼓励书写、读诵《般舟三昧经》这有助于增长对法的恭敬心,同时在抄写读诵中,能加强对行法的忆持力,对日后行持般舟三昧,能建立起正确知见,能解迷网。
  (3) 信心之建立
  “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对法门没有净信,那是无法从中受益的,修习般舟三昧亦然,如没有如金刚般的信心,那是不可能见佛闻法,进而导入实相的。如《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二云:
  若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及余世人无能倾动,名为信力不可动。(大正26,86中)
  这信力的建立,必仰赖于前文所说的:(i) 依止善知识而学(亲近善士)(ii) 书写、读诵(多闻熏习);经如理思惟(三昧之修持),成就般舟三昧后,见佛解疑,进观唯心无实,契入真实。(法随法行)是故般舟三昧之行法,是与四预流支的修学次第吻合不悖的。
  (4) 乐远离、喜空闲静处、于五阴生怨贼想
  未正修般舟三昧前,必已常乐修梵行,出离心殷切,深彻了知,于五阴假合之身,染著五欲的过患。行者身心需先有此调适方得正修,如贸然进修恐有发病、乱心之虞,不可不慎!
  (5) 在家、出家修习之差别
  论中广举二十条在家修学守则,六十项出家修学守则。今仅作提纲挈领的说明,在家菩萨方面,现将其归纳为十二要则,作原则性的说明:a.信心。b.不求果报而修。c.舍内外物。d.三皈五戒无毁缺。e.行十善。f.断YIN。g.不染五欲乐。h.不嫉妒。i.常愿出家。j.常受斋戒。k.具足惭愧心。l.敬说法者。(大正26,87上)故知当先去除有所求心,不求果报方与定法相应;论中并强调:内、外财的布施,此能去贪,在日后正修三昧时,才不致对世间生起种种乐著。而持戒、斋戒、断YIN能摄护三业,俾使三业清净,不随染污心行而转。此虽对在家菩萨而说,却也强调常愿出家;因为三月的专修,非一般染著五欲的俗人可修,必是好乐沙门法的居士方堪修学。般舟三昧是大乘法,所以也强调十善;十善为总相戒,亦是菩萨戒之根本。由以上所见,可得到一个结论:欲修习般舟三昧者,平日应以无染心(不求果报)行一切善法,积植福德资粮。亲近善士、闻法,积植智慧资粮。福慧齐资,如此在正修三昧时,心的堪能性自然能提升,容易与定法相应。
  出家菩萨修习的守则,与在家菩萨,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只是要求更为精严。更强调持戒,如论卷一二中说:“乃至微小罪心大怖畏”。(大正26,87上)又强调:不贪利养、住头陀功德、不惜身命心常念死,更强调悲心,此乃大乘出家菩萨之风范,于利他中完成自利,于自利中念念不舍一切众生。
  四、结 论
  般舟三昧的修学次第,含摄念佛法门,浅深不等的次第。使得重信的念佛法门,非仅止于仰信层面,更落实于精勤的事修;最终仍紧扣佛法一切法空的精神。如《智论》卷八十七云:菩萨不应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念佛,不应以佛的三无漏(戒、定、慧),五分法身、十力、四无所畏…等念佛,因为一切法无自性故。[14] 这并非否定佛所修集的一切功德,乃因一切法无有自性,方可成就一切无漏功德;若一一法有其自性,则有漏烦恼永无转染成净之可能性,是故菩萨虽念佛一切功德,却不执此功德法身实有自性,更何况佛的色身相好。
  般舟三昧能立足于佛法(一切法空)的根本立场,但在接引众生时,开出种种异方便,如本文“般舟三昧的修学次第”中所说。一般所说:念佛法门三根普被、钝利全收,应是基于此一意义而说。从本文之探讨中可以明白:念佛法门亦重次第、亦重慧证,非仅止于求佛临终接引而已。可以是称名、或是缘相、法身观、唯心观,乃至契入般若的实相念佛。有此认知对念佛法门信心之建立,是直从法上立根的,是自力、佛力感应道交的;是没有宗派情见的。
  从成就般舟三昧来说:所见非一佛、乃十方佛、十方刹土。即可了知大乘佛法“佛佛道同”、“法法一味”的精义。从见佛而进观唯心所现,这并非否定佛的存在,乃是以般若空慧,证知诸佛法身遍一切处。如无三昧力虽佛法身遍一切处,自不能见。故可知“实相无相”,念佛法门能不共外道的偶像崇拜,乃因有般若的摄导。般舟三昧的修学次第,含摄了戒、定、慧,三增上学的完整学程。如本文<在家、出家修习之差别>中所举:“乃至微小罪心大怖畏”。可见此法门对戒法之尊重态度,依持戒而净心,此为修习三昧的前方便。戒法清净身心无悔,起修三昧时(佛缘相好),则心力提升容易成就,如法修习待三昧成就(见十方佛),此是修定。定成就后,更以观慧引发无漏慧(了知唯心无实,心亦虚诳,而悟诸法常空)。这与原始佛教的解脱道次第正相契相合,如《中阿含经》卷十,42经中云:
  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欢悦,因欢悦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乐,因乐便得定。…因定便得见如实,知如真…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后有。(大正1,485中)
  可见般舟三昧并没有脱出佛法常轨,仍是遵循三学相资依戒得定,依定发慧的修道次第,只是与十方佛的信仰,做了巧妙的结合,成为摄引信行佛子,导归真实的无上方便。
  【参考书目】
  1 《大智度论》大正藏第二十五册。
  2 《十住毗婆沙论》大正藏第二十六册。
  3 新国译大藏经,释经论部(13)《十住毗婆沙论Ⅱ》大藏出版株式会社发行1995年11月现在。
  4 望月信亨著,印海法师译《净土教概论》,华宇出版社,77年2月初版。
  5 印顺法师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正闻出版社,70年5月初版,83年7月七版。
  6 印顺法师著,《成佛之道》增注本,正闻出版社,83年6月初版。
  --------------------------------------------------------------------------------
  [1] 望月信亨著,印海法师译《净土教概论》3~4页。
  [2] 印顺法师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848~850页。
  [3] 望月信亨著,印海法师译《净土教概论》150~151页。
  [4] 印顺法师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自序2~3页。
  [5] 《大智度论》卷七(大正25. 108下~109中)。
  [6] 无记者三性之一,佛典将一切法分为善、不善、无记三性。无记者,指事物之性不可判定为善或不善。如《顺正理论》卷四云:“言无记者,谓不可记说为善、不善故,应赞毁法,可记说在黑白品中,名为有记。若于二品皆所不容,体不分明,名无记法”。(大正29. 348中)天眼通本身非善非恶,依天眼所见后,所起的造作乃有善恶之别,故言天眼性属无记。
  [7] 详见《中华百科全书》(3)1255页a天眼通中之说明。
  [8] 《大智度论》卷三三(大正25. 306上)。
  [9] 有关《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二(大正26. 88中)之引文,可参阅新国译一切经《十住毗婆沙论Ⅱ》294~295页;326页。
  [10] 关于般舟三昧成就之果报,此段请参阅《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二(大正26. 87下~88中)之原文。
  [11] 印顺法师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851页。
  [12] 请参阅《十住毗婆沙论》卷十,四十不共法品第二十一(大正26. 71下~83下)。
  [13] 《十住毗婆沙论》卷一二(大正26. 86中~87下)。
  [14] 《大智度论》卷八七(大正25. 667中)。

 
 
 
前五篇文章

瞻禮佛指感念佛恩———有感於佛教的和平主義思想

中国律学源流

准提法常见问题集

香花供佛深观法要

房山石经中记载的准提独部法暨探讨

 

后五篇文章

清辨《中观心论》及其《思择炎》对瑜伽行派三性思想之批判

清辨《中观心论》及其《思择炎》对瑜伽行派三性思想之批判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的差异

原始佛教简介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