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禅、动态内观与念佛 林崇安(1999) 摘要 禅修的目的,不外是苦的止息。苦来自无明,因此,只要有「明」就不会有苦。明就是觉性,就是正念正知。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培养觉性,使之相续不绝,这种禅修便是「生活禅」。在整天的动作中,不断往内观察自己身心的实相,对自己的一举一动念念分明,这便是「动态内观」。在行住坐卧中,能够活在当下,使自己念念与佛性相应,这便是实相的念佛;能够如此,当下便是身在净土。一旦内心能够觉性不断,那么,发之于言语,必然清净,这便是正语;发之于行动,也必清净,这便是正业与正命。因此,今日禅修的重点,不在于外在的形式、名称(禅、念佛、内观、大手印等),而是要以觉性贯穿其中,与生活打成一片,使自己能寓修行于生活中。如何培养觉性,可说是修行的枢纽。 目次 一、禅修的基本目的 二、禅修的基本原则 三、法门的运用 A生活禅 B动态内观 C念佛法门 四、总结禅修的基本要点 五、结语 一、禅修的基本目的 谈到禅修,要先了解禅修的基本目的,如此才不会走到冤枉的路上去。佛法的禅修目的只有一个:灭除自己的痛苦,并进而帮助别人灭苦。这个目的也可用「证得涅盘」、「获得心解脱、慧解脱」等词句来描述,而内涵不外是苦的止息。在禅修的路途中,便要时时检查自己:是不是执着于戒?是否定多慧少?是否定少慧多?自己的苦是否减少了?烦恼是否减轻了?觉性是否增强了? 只要禅修的方向正确,定慧会平稳地增长,烦恼会逐渐地削弱,痛苦会不断地灭除。禅修过程中出现的光影、神通、喜乐等,相对地不值得去执着,并要将之放下而得到真正的自在。 二、禅修的基本原则 禅修的方法虽多,但由灭除障碍的方式来看,可归为二大类,只要掌握这二大类的基本禅修原则,就容易看清修行的方向。这二大类便是「慧解脱」与「俱分解脱」。《瑜伽师地论》卷26说: 云何由障差别建立补特伽罗?谓慧解脱及俱分解脱阿罗汉。慧解脱阿罗汉者,谓已解脱烦恼障,未解脱定障。俱分解脱阿罗汉者,谓己解脱烦恼障及已解脱定障,是故说名俱分解脱。如是名为由障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云何慧解脱补特伽罗?谓有补特伽罗已能证得诸漏永尽,于八解脱未能身证具足安住,是名慧解脱补特伽罗。 云何俱分解脱补特伽罗?谓有补特伽罗已能证得诸漏永尽,于八解脱身已作证具足安住,于烦恼障分及解脱障分,心俱解脱,是否俱分解脱补特伽罗。1 由上二段引述,可以看出在解脱的道上,有一类人不修四禅八定而直接灭除烦恼,称作「慧解脱补特伽罗」。有一类人先修四禅八定而后去灭除烦恼,称作「俱分解脱补特伽罗」。第一类人要修何种定呢?《瑜伽师地论》说: 若有苾刍具净尸罗,住别解脱清净律仪,增上心学增上力故,得初静虑近分所摄胜三摩地以为依止;增上慧增上力故,得法住智及涅盘智。用此二智以为依止,……令心解脱一切烦恼,得阿罗汉,成慧解脱。2 由此可以看出,走慧解脱者的路线,最少要修到初禅(初静虑)之前的近分定,此定又称「未至定」,南传称之为「近行定」,有时称之为「剎那定」。南传将慧解脱者又称为「纯观行者」;将俱分解脱者又称为「止行者」或「止观行者」。至于走菩萨道的人,仿此也可以先修成四禅八定走俱分解脱的方式,或者先修近分定走慧解脱者的方式,最后再修四禅八定(成佛必然具足四禅八定,没有定障,也没有所知障)。 因此,依个人的性向,禅修者的禅修原则可分成二大类。一为止观行的原则:先以奢摩他修成四禅八定,而后以毗婆舍那(内观)来观察五蕴的实相,故在修慧之前,先修成甚深的定。一为纯观行的原则:不修四禅八定,只以适当程度的定(未至定或剎那定)来观察五蕴的实相。故二者的显著差异是,前者先训练甚深的专注力,后者则强调觉知力(正念正知)。 了解这二种不同的原则后,就易掌握在今日繁忙的工商社会中,人们如何来禅修。很明显地,在家众若想修成四禅八定,必须放下俗务,接受长期的禅修指导才有可能达成,且指导者必须是「过来人」,故知一般的社会大众较适宜走「纯观行」的禅修方式。至于出家众,由于没有俗务的分心,要走「纯观行」或「止观行」都可成就。 近期社会大众对「生活禅」、「内观禅修」较感兴趣,实在是因为这些禅修并不须要甚深的禅定。佛使比丘在《内观禅修》中说: 修习专注的目的并不是为证得色界定或无色界定,不是那样,重要的是正念或观照本身就足够了。这种一心专注(指近行定)是很好的,世尊也曾赞叹它确实很殊胜,因为它能活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相反地,假如让它进展到定状态,例如无色界定,就无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在无色界定中,感官不起作用,因此就无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了。3 因此,在生活中的禅修或动态内观,便是依近行定(或剎那定)在日常生活中训练自己的正念与正知,使自己在行住坐卧中都能觉性不断、了了分明。以下便侧重这方面来谈谈不同的法门运用。 三、法门的运用 A生活禅 生活禅是将禅结合在日常生活之中,于举手投足、扬眉眨眼间透露着安详自在。其训练过程,则是遵循禅宗初期的方式,先直接由善知识指示本性(佛性),而后善护己心,于日常生活中磨除习性。兹说明如下: 《六祖坛经》中记述着: 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良久谓明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此处便是六祖惠能向惠明直示本心。这一念不生处,了了分明的觉知就是本来面目。 三祖僧璨大师的《信心铭》说: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此处指出日常修行的基本禅修原则:在行住坐卧中,遇到顺境逆境都不生起贪瞋之心,保持内心的觉知而不执着,这样就是走在大道了。由此可知,禅不在远处,而是在这当下。《六祖坛经》说: 1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如虚空。 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2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3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以上这些引述,不外说明禅的基本精神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安详,不受六尘的杂染,将觉性贯穿在行住坐卧中,这便是生活禅。 B动态内观 内观是往内观察自己身心的实相,本无动静之分。但依禅修之训练方式,而有动态与静态之不同。静态的方式,是侧重静坐不动,且闭目观照为主。动态的方式则将重点放在所有行住坐卧四威仪,以正念正知来觉知自己的一举一动,进而对念头念念分明且不卷入其中。 在南传的内观系统中,隆波田、阿姜念、马哈希法师的禅修方式可归入动态内观,各家的技巧虽有不同,都要求将觉性(正念正知)贯穿于行住坐卧当中,并将姿势的变化视为禅修中重要一环。 动态内观与生活禅并无多大的差异,只是前者多出一些具体的禅修训练方式,例如,隆波田的训练是由觉知自己肢体的动作下手,使觉性持续如环练,而后以强大的觉性来看念头,最后体证身心的实相。阿姜念的训练是觉知整个色身的变化,并以「如理作意」看清姿势的变动是为了治苦。利用这些简单而具体的禅修技巧,学员们能够有迹可循,可说是这些内观禅修的特色。 这些内观禅修,都依准于《大念住经》,例如: 1诸比丘!比丘于行时,了知:我在行。于住时,了知:我在住。于坐时,了知:我在坐。于卧时,了知:我在卧。此身置于如何之状态,亦如其状态而了知之。 2诸比丘!比丘不论行住归来,正知而作:彼观前顾后,正知而作;彼屈身伸身,正知而作;彼搭衣持钵,正知而作;彼食、饮、咀嚼、尝味,正知而作;彼大小便利,正知而作;彼行、住、坐、卧、醒、语、默,亦正知而作。 以上这些训练,便是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唯一要贯穿的便是正念正知(自己清清楚楚的觉性)。一旦觉性提升后,对自己的感受、心念、诸法(念头等)便能了了分明,而且不被苦乐所牵引,能保持真正的平等心,这便是「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动」。 C念佛法门 念佛法门如何运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呢?首先,要尽力达成静中的「一心」,而后步入动中的「一心」,说明如下: 1. 覆诵名号,使它一直与心接触,保持在那儿一直到念佛的人与能知之心合而为一。8 2. 此时呼吸与身体也似乎消失了,心不卷入其它对象,只有觉知保留,不与任何对象或名号成双成对,此时已完全放下名号,所保留的只是存在那儿的觉知本身,这就称做「心一境性」,也就是静中的「一心」。 3. 而后在生活中,遇到顺逆,要使觉性不断,不起贪瞋,在行住坐卧中磨练,使净念相续,这便是动中的「一心」。一旦现证实相,便是证果之时。 四、总结禅修的基本要点 由于众生根器之不同,而有种种禅修法门的出现,但其基本要点则是一致的,归纳如下: 1.要培养觉性(正念正知),使定慧均等。 2.要与生活结合,在行住坐卧中磨炼,使能面对顺逆境时,不起贪瞋而维持着平等心。 3.注意生活的当下,念念分明,则内心自然净化,成果不求自来。 4.保持中道,例如,要对自己的一举一动保持觉知,但不可过度专注于一点而忘了周遭。呼吸、行走等要有所规范,但要放轻松。以觉性面对顺逆的境界而不生起贪瞋的心理。这些都是中道的训练。 5.若就「定」来考察,念佛时,静中的一心,是属于近分定(近行定、未至定);动中的一心,南传称做剎那定(剎那定的所缘不是固定的),在北传仍将之归属于近分定。生活禅与动态内观所采用的定,也是归属于近分定。利用此定以观察身心实相,使用内心不起执着,能够如此,便是《六祖坛经》所说的: 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 这种在日常生活中所呈现的定慧,便是灭苦的药方。众生的痛苦是来自「无明」,在生活中迷迷糊糊,看不清楚真相,因此,想要止息痛苦,就必须要有「明」,也就是要有觉性,要能够正念正知,使自己在生活中具足定慧。以上所说的生活禅、动态内观、念佛法门都离不开觉性的训练;一旦觉性圆满,当下便是净土。能够保持觉性,那么,发之于言语,便是正语;发之于行动,便是正业与正命。因此,法门虽异,精髓是一。 五、结语 以上就生活禅、动态内观及念佛法门做一扼要的分析。事实上,其它的禅修法门,例如大手印、大圆满的藏传佛法也同样适用。这些法门同样注重觉性,称之为明体、俱生智、光明心等等,也注重生活中的禅修。在今日繁忙的社会中,如何减少外在的典礼、仪式,而加强内心觉性的训练,是一个大家所要共同努力的主题。 (1999年两岸禅学研讨会论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