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别境五者。
此别标,下列名。
一欲[注释:欲:别境心所,指对于可乐的外境生起希望之性,并辛勤追求。],二胜解[注释:胜解:别境心所,指对某事物稳定成熟的见解。],三念[注释:念:别境心所,指对曾经接触过的环境明记不忘。],四三么地[注释:三么地:别境心所,意译为「定」,指专注、安定。],五慧[注释:慧:别境心所,指通达事理,没有疑惑。]。
言欲者,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注释:勤依:勤奋行为的根源。依是根源,勤是力行。心有欲望,才会力行勤做以实现欲望。欲望(欲)是力行(勤)的根源。]为业。胜解者,于决定境印持[注释:印持:牢记、坚持。印,镌刻于心,比喻深记不忘。]为性,不可引转为业。谓邪正等教理证力于所取境,审决印持由此异缘[注释:异缘:不是一般的机缘。异,不同凡响。],不能引转故。若犹豫境胜解全无。胜即是解。念者,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注释:定依:安定的根源,这里指「念」能生「定」。常常忆念正理,就会心情专注,安定得生。]为业。谓数[注释:数:屡屡、经常。]忆持曾所受境,而不忘失,能引定故。三么地者,此去等持[注释:等持:不断的坚持。等,不间断。]。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注释:智依:智慧的根源,这里指「定」能生「决定智」。佛教认为,能使心情随时专注、安定,就是一种智慧。]为业。谓得、失、俱非[注释:得、失、俱非:指得境、失境、非得非失境,相当于顺、逆、俱非三境。]境中,由定令心专注不散,依斯便有决定智[注释:决定智:能随时从使心情专注的智慧。在佛教中,清净、安宁、专注,不仅是一种心态,而且是一种智慧。]生。心专注言显,所欲住即便能住,非唯一境。不尔,见道止观,诸谛前后境别,应无等持也。言慧者,于所观境拣择[注释:拣择:选择分别,相当于「分析」。]为性,断疑为业。谓观得、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决定故。上言解现下文者,义在此尔。欲益得其详,请阅《成唯识》第五卷。
译文
三善十一者。
此句先标题目,下文才具体列出诸法。
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食,六无瞋,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一「信」,是指禁止欲望,相信美德,保持心态清净。用于对治不信善德。共有三种信念:(一)是相信禁忍欲望是一种重要的佛法;(二)是相信真实、清净、美德的「佛法僧三宝」;(三)是相信自身有修善成佛的能力。佛教所谓「心净为性」,是指信仰佛法可使心灵纯净安定,就像「水清珠」能使混浊之水变纯变清。
二「精进」,是指毫不畏怯、犹疑,不断地修善止恶。此法可以对治懈怠、自满。在精进过程中,善品渐修,恶品渐断,直至去除一切污染,使内心纯纯净净。精进需勇悍,勇是无法,悍是无懼。自满是精进修行的最大障碍。佛教认为,达到了无贪、无瞋、无痴三大善根的境界才算是圆满善德,称为「满善」。《成唯识论》中「精进」法是在无贪、无瞋、无痴三大善根之后:此《百法论》中「精进」法即在「信」法之后,列位第二。其间有什么区别呢?《唯识论》中是「立依次第」,《百法论》(本论)中是「因依次第」。所谓「因依次第」,是根据因果顺序而立。有信仰(信)即有希望有欲求,就会勤奋修行以实现此希望。所以本论「信」后即说「勤」。「勤」就是「精进」。「勤」通善、恶、非善非恶三性,而「精进」只是勤修善法,唯通善性。所谓「立依次第」,是按照某种义理来排列顺序。三大善根是「精进」法的方向。先说三根,后说「精进」,相当于先说理论,后说行为。「精进」以后的「轻安」、
「不放逸」、「行舍」三法,皆是以前四法为基础而产生。
三「惭」,是指由「自法力」而崇贤行善。其功用是对恶念恶行心生羞惭,逐渐做到止息恶念恶行。所谓「自法力」,是指来自内心的向善去恶的意志力。此种力量主要来源于对佛法的信仰和领会,所以称作「法力」。具有此种「法力」,一旦心生恶念,便会自惭自责;长此下去,诸种罪过再也不得产生。
四「愧」,是指由「世间力」,而远离恶念,拒绝恶行。其功用是对恶念恶行心生羞耻,而渐渐止息罪过。所谓「世间力」,是指周遭之人的讥讽责骂。做恶之人对此「世间力」心生畏怯,自然会逐渐远离恶念,拒绝恶行。
五「无贪」,是指对「有有具」没有贪欲需求。其功用是对治贪欲,多行善事,造福他人。所谓「有有具」,前一「有」是指「三有」,即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是众生俗世界的三个层次);「有具」是指「三有」虑幻世界的根源。凡夫众生以此虑纪世俗世界为真实,而对诸种世间假象有所欲求贪执。此等贪执就是种种过错的根源。
六「无瞋」,是指对「苦苦具」不生瞋怨、愤恨之心。其功用是对治怨愤,多行善事。所谓「苦苦具」,前一「苦」是指「三苦」(人生痛苦的三种形式,由苦事而生的苦苦,由乐事而生的坏苦,由事物变易而引起的行苦),「苦具」是指「三苦」的根源。
七「无痴」,是指明白事理,了解佛法。其功用是对治愚昧,多作善事。
八「轻安」,是指身心轻快调顺而远离粗重。由此「轻安」,即能「堪任」各种艰巨的佛法修行。其功用是对治昏昧沈重,通达清净智慧。所谓「堪任」,是指能承受一切需要承受的任务。所谓「转依」是转舍依得,意谓身心舍去粗重烦恼,转得清净安稳。
九「不放逸」,是指「防修」恶法,「增修」善法,逐步达到无贪、 无瞋、无痴三大善根的境界。由此「不放逸」,即能时时提防有悖于佛法的恶念恶行;一旦恶念产生,就随时止息。其功用是对治懒散、放纵,以完成圆满善德。所谓「防修」、「增修」,是指防止不良的行为而多行善事。此「不放逸」法依赖「精进」和三大善根四种法而建立,侧重于「防修」功能,因而没有独立的实体。有人问:「信」等心所法也具有防修功能,为什么只说到「不放逸」可依「精进三根」呢?我们认为,除了上述「精进」、三根等四法以外的六种善心所的防修功能十分微弱。因为微弱,就不能在一切时、一切处普遍地发生作用。所以才不提其馀善心所的防修功能。这是立主不立次的道理。
十「行舍」是指内心平等正直,不计较功用得失。用于对治浮躁不安,通达平静专注。此「行舍」法也是根源于「精进」、「三善根」等四种善心所而建立。要注意的是,「行舍」是行蕴中的「舍」,而不是受蕴中的「舍」(无苦无乐)。平等、正直、不计功用,正是内心脱离昏扰浮躁的三个层次:先是平静稳定,次是正直无邪,最后是不计功用。「行舍」也是不能离开「精进」、「三善根」四法而独立。于四法以外再立「行舍」法。是为了强调心情平静、稳定的无上妙用。
十一「不害」,是指不损害有情众生,也不怨恼有情众生(他人)。其功用是对治损害别人的恶念,强调同情、爱护的善意。「不害」是「无瞋」心所的延伸,依赖「无瞋」而建立,所以也是没有独立自体的假名。
原典
三善十一者。
此标章,下别列。
一信[注释:信:善心所,指相信佛法美德。],二精进[注释:精进:善心所,指勤奋修行,扬善止恶,直止圆满善业。],三惭[注释:惭:善心所,指内心羞惭于过错恶行。],四愧[注释:愧:善心所,指愧对于世人的讥讽责骂而拒绝恶行。],五无贪[注释:无贪:善心所,指对世间一切事物没有贪著。亦是三大善根之一,另外两个是无瞋、无痴。],六无瞋[注释:无瞋:善心所,指没有瞋怨之心,三大善根之一。瞋是瞋怨、愤怒。],七无痴[注释:无痴:善心所,指明晓事理。三大善根之一。],八轻安[注释:轻安:善心所,指身心顺畅、轻快。],九不放逸[注释:不放逸:善心所,指在修行中防止恶念、恶行的出现。],十行舍[注释:行舍:善心所,指平静、安宁。],十一不害[注释:不害:善心所,指不损伤有情众生。]。
言信者,于实德[注释:实德:真实的善德。]能深忍乐欲[注释:乐欲:种种爱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于三宝[注释:三宝:指佛、法、僧。佛是一切佛;法是佛法教义;僧是继承、发扬佛法的僧众。]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此三种信也。言心净为性者,谓此性澄清能净心等,如水清珠[注释:水清珠:一种宝珠,放入浊水中能使浊水变清。]能清浊水,故云心净为性也。
言精进者,于善恶品[注释:善恶品:善、恶等行为。品,指品性、行为。]修断[注释:修断:修指修善,断指断恶。]事中,勇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注释:满善:使善业善德圆满。]为业。谓善品修,恶品断。勇表胜进[注释:胜进:不断前进,呈奋勇之势。],简诸染法;捍表精纯,简净无记[注释:净无记:指无覆无记,即没有烦恼隐覆的无记。无记是非善非恶,三性之一。]。又云,勇而无怯,捍而无懼。言满善者,圆了[注释:圆了:使……圆满。了,了却,完成。]善事名为满善。故三根[注释:三根:指三大善根,即无贪、无瞋、无痴。]为作善,此名满善,能满彼故。或曰:《唯识论》[注释:唯识论:指《成唯识论》。该论是玄奘根据印度十大论师对《唯识三十颂》(世亲著)的不同解释糅译而成。此译以护法论师的观点为主。]言精进一法在三根后,《百法》[注释:百法:指世亲的《大乘百法明门论》。]则信后即言,何耶?曰:《唯识》乃立依次第[注释:立依次第:一种排列诸法(百法)的方法:目标在前,行动在后。这里指三根与精进的关系。],此乃因仍次第[注释:立依次第:一种排列百法次序的方法:因在前,果在后,这里指信、欲、精进三法的关系。]。盖信为欲依,欲为勤依故。此信后而便言勤,勤即精进也。但勤通三性,进唯善性摄也。立依者,谓根依精进立,舍等[注释:舍等:指轻安、不放逸、行舍三个善心所。此三心所皆与「精进三根」四心所相关联。]三所依。四法[注释:四法:指精进和三大善根。。]立理须合说[注释:合说:合乎道理。说,说法、道理。这里指「立依次第」的说法。]故,三根后方说精进。
言惭者,依自法力[注释:自法力:自身的意志力。法是佛法。佛法进入心中而生意志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注释:无惭:没有羞恶、耻过之心。是随烦恼心所之一。],止息恶行为业。自法力者,自谓自身,法谓教法[注释:教法:佛教教义,即佛法。]。言我如是身,解如是法,敢作诸恶耶?
言愧者,依世间力[注释:世间力:指世人的讥讽、责骂。此类讥责对众生的行为构成外在的压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注释:无愧:对世人的讥责不感悔愧。是随烦恼心所之一。],止息恶行为业。世人讥呵[注释:讥呵:讥讽、呵责,即世间力。]名世间力。轻[注释:轻:轻视、瞧不起。]有恶者而不亲,拒恶法业而不作也。
言无贪者,于有有具[注释:有有具:是「有」和「有具」的合称。「有」指「三有」,即「三界」。三界包括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众生溺于食、色之欲;色界众生仍不离世间万物;无色界众生仍不离思虑。所以「三界」泛指世间一切有。「有具」是产生「有执」的根源。具,是资具、原因。]无著[注释:无著:没有贪著。]为性。对治贪著,作善为业。言有有具者,上一有字即三有[注释:三有:即三界,参见注(37)。]之果,有具即三有之因。
言无瞋者,于苦苦具[注释:苦苦具:是「苦」与「苦具」的合称。「苦」是「三苦」,分别指由苦事而生苦恼的「苦苦」;由乐事而生苦恼的「坏苦」;由一切事物的流转生灭而生苦恼的「行苦」。「苦具」是「三苦」的原因。],无恚[注释:恚:忿怒。]为性。对治瞋恚,作善为业。言苦苦具者,苦谓三苦[注释:三苦:指苦苦、坏苦、行苦。参见注(40)。],苦具者苦因。
无痴者,于诸事理明解[注释:明解:明白、理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言轻安者,远离麁重[注释:麁重:粗笨、沈重。与轻快相对。],调畅身心,堪任[注释:堪任:能够胜任。]为性。对治昏沈[注释:昏沈:昏昏沈沈,是随烦恼心所之一。],转依[注释:转依:依据一定的标准而转变。这里指由粗重转向轻安。]为业。离重名轻,调畅身心名安。谓此伏除除能障定法,令所依止[注释:依止:目标、依据。止,目的。]转安适故。言堪任者,有所堪可,有所任受。言转依者,令所依身心去麁重得安隐[注释:「隐」,应作「稳」。]故。
言不放逸者,精进三根,于所修断[注释:修断:应作「断修」。指断除恶行。]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善事为业。防修者,于所断恶防令不起,于所修善法修令增长。言精进三根者,此不放逸即四法[注释:四法:指精进和三大善根。]防修功能,非别有体。或云:信等[注释:信等:指善心所中,除了精进、三大善根、不放逸的其馀六种善心所。即下文的「馀六」。]亦有防修功能,何不依立?曰:馀六[注释:馀六:包括信、惭、愧、轻安、行舍、不害六种善心所法。参见上注(52)。]比四,势用微劣,故不依立。偏何微劣非善根故,非遍策[注释:遍策:普遍起作用。策,策动、推动。]故。
言行舍者,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注释:平等:指没有贪执,不分彼此。佛教所谓「平等智」,就是「无分别智」,即没有虚妄分别。]正直无功用住[注释:无功用住:不计较功用得失。住,占住、居有。]为性。对治掉举[注释:掉举:指心意轻浮躁动,是随烦恼心所之一。],静住为业。言行舍者,乃行蕴中舍,得受蕴舍[注释:受蕴舍:指受蕴(五蕴之一)中的「舍受」。受蕴指领略境界而产生一定的情绪,分乐受、苦受、舍受三种。遇顺境而乐是乐受;遇逆境而苦是苦受;遇非顺非逆境而心情平和是舍受。舍,无苦无乐。这里与「行蕴」舍相对,行蕴中舍是没有造作。]故。言令心平等等[注释:平等等:指上文的平等、正直、无功用住。]者,由舍令心离昏掉[注释:昏掉:指「昏掉:指「昏沈」和「掉举」。参见注(46)和(57)。」时,初心平等,次心正直,后无功用。此初中后差别之位也。此亦即四法者,离彼四法无别相用矣。何知无别?曰:若能令静却是四法,若所令静[注释:所令静:是心情平静本身,与「能令静」相对。「能令静」是指使心情平静的方法,即精进和三大善根四法。]即心等故。或曰:既即四法,何须别立?曰:若不别立,隐此能[注释:此能:指使心情平静的功能。]故。
言不害者,于诸有情不为损恼[注释:损恼:损伤、使恼怒。],无瞋为性。能对治害,悲愍[注释:悲愍:哀怜、同情。愍同悯。]为业。谓即无瞋,于有情所不为损恼,假名不害。无瞋翻对断物命瞋,不害但违损恼物害[注释:物害:损害世间物。]。无瞋与乐,不害拔苦[注释:拔苦:去除痛苦。拔,拔除。]。此二麁相[注释:麁相:外在的表象、现象。]差别,理实无瞋。实有自体,不害依彼。一分假立[注释:一分假立:指「不害」法只不过是「无瞋」法的一种表现,并无实体。「不害」法是依「无瞋」假立。假立,没有实体,依他物而立。]为显慈悲,二相别故。利乐有情,彼二[注释:彼二:指「无瞋」与「不害」二法。]胜故。
译文
四烦恼六者。
此句标出总名,下文个体列出诸法。
一贪,二瞋,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
一「贪」,是指执著虚幻的世俗世界(有有具)。由此贪著而内心污染,痛苦恒生。贪著就有「爱取」,就有欲求,就蕴育了痛苦的根源。二「瞋」,是指对不顺利的遭遇产生种种怨恨和愤怒。一旦心生瞋怨,内心就失去安宁,恶念恶行就会随之产生。内心不能安宁,也是种种过错的根源。三「慢」,是指内心骄傲,总以为自己高于他人。如果为人总是恃己傲慢,那么他对德心德行就不会虚心修养、认真守持,也就不能避免生老病死等诸种痛苦。四「无明」,是指不明事理,不知人生真谛。此法是一切偏见、烦恼的总根源。由「无明」就会导致愚昧、偏见,进而就能产生贪欲、傲慢、瞋怨等恶性心理;于是种种恶念恶行也会随之出现。五「疑」,是指对人生真谛、解脱理想犹豫不决,半信半解。犹豫不决,怀疑善法,自然会妨碍善德善行的进展。六「恶见」,是指颠倒是非,是指颠倒是非,障碍真知的错误见解。有此「恶见」,就有恶念恶行。不断除此「恶见」,众生便不能脱离苦海。
「恶见」分为五种:身见(执自体为有)、边见(执于极端)、邪见(颠倒是非)、见取(执著以上三种错误)、戒禁取(执行错误的戒律和仪规)。前五种烦恼法加上此恶见五种,共是十烦恼。此十烦恼是根本烦恼,称为「本惑」(根本疑惑的简称)。其中贪、瞋、痴、慢、身见、边见六种,是不待外缘,随生即有的「俱生」本惑。这十种本惑也可通称为「分别」本惑。因为它们都可能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产生出来。十惑之中,只有「瞋」是不善,其馀九惑都有烦恼隐覆的无善无恶(有覆无记)。
原典
四烦恼六者。
此别标章,下别列名。
一贪[注释:贪:烦恼心所,指贪欲、执著。亦是三毒之一。三毒,指贪、瞋、痴。],二瞋[注释:瞋:烦恼心所,指怨恨、忿怒。亦是在毒之一。],三慢[注释:慢:烦恼心所,指恃己傲慢。],四无明[注释:无明:即「痴」,烦恼心所,指不明事理。亦是三毒之一。],五疑[注释:疑:烦恼心所,指犹豫不决、半信半解。],六不正见[注释:不正见:亦称「恶见」,烦恼心所之一,指颠倒是非的谬见。]。
言食者,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生苦者,谓由爱力[注释:爱力:贪欲、追求。是一种执著某物的意志力。]取蕴生故。瞋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瞋,不安恶行所依为业。不安者,心怀恚多住苦故,所以不安。慢者,恃己于他高举[注释:高举:自己抬高自己。]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生苦者,谓苦有慢,于德有德[注释:德有德:是「德」与「有德」的合称。德指佛法善德,有德指有德之人。]心不谦下,由此死生轮转[注释:死生轮转:指众生的五道轮回。]无穷受诸苦故。无明者,于诸理事[注释:「理事」,应作「事理」。]迷暗[注释:迷暗:愚痴不悟。迷是痴迷,暗是不解。]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注释:杂染:混杂污染,泛指一切恶念、恶行。杂与纯对,染与净对。]所依为业。杂染所依者,由无明起痴邪定[注释:「定」,应作「见」。],贪等烦恼随烦恼业,能招后生[注释:招后生:招致产生。后是随后。]杂染法故。疑者,于诸谛理[注释:谛理:真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障善品者,以犹豫故,善不生也。恶见[注释:恶见:即「不正见」法。]者,于诸谛理颠倒推度[注释:推度:推理思度。],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盖恶见者多受苦故。
此见有五,谓身、边、邪、见取、戒禁取[注释:身、边、邪、见取、戒禁取:指五种「不正见」。身是「身见」,指以为自我是实有的谬见。边是「边见」,指偏于极端的见解。邪是「邪见」,指诽谤善行善法的外道见解。见取,是指对上述三种恶见的偏执。戒禁取,指用错误的戒律、法规来指导修行。]也。此六[注释:此六:指贪、瞋、痴、慢、身见、边见等六种根根本烦恼。此六种烦恼被称为「俱生惑」,即与生俱来,不需要外部条件。]即俱生[注释:俱生:指「俱生惑」六种,参见上注。]。若开恶见成十[注释:成十:指十种根本烦恼。根本烦恼原是六种,如果把其中的「不正见」分为「身见」、「边见」等五种,就变成了十种。此十种烦恼被称为「本惑」,与「随惑」(随烦恼心所)相对。],即分别惑[注释:分别惑:分别惑:由外部条件引起的烦恼,与「俱生惑」相对。十种「本惑」都可以称为「分别惑」,但其中只有六种可以称为「俱生惑」。参见注(21)。]也。又十惑[注释:十惑:即十种根本烦恼。参见注(22)。]中瞋唯不善,馀九皆通有覆、不善[注释:有覆、不善:有覆,指「有覆无记」,即有烦恼隐覆的非善恶。不善,指恶。]。
卷下
译文
五随烦恼二十。
此句标出总名,下文具体列出诸法。
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沈,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
一「忿」,是指对逆境的不满和怨愤。此「忿」是不怒心、清净心的障碍。「忿」心所是从根本烦恼「瞋」心所中延伸出来。二「恨」,是指先有怨忿,长期的心情恶劣而蕴结成「恨」。此「恨」是不恨心、清净心的障碍。所谓「蕴结成恨」,是不能包含、容忍逆境的挫折而长期怨忿的结果。三「恼」,是指先有「忿」、「恨」,心情逐渐变得更加粗暴、恶劣。此法是不恼心、清净心的障碍,具体表现为以粗暴的心情伤害别人。人如果长期身处逆境,就会因怨恨恼怒而变得粗暴无理,进而伤害别人。「恼」心所也是从「瞋」心所中延伸出来。四「覆」,是指唯恐丢掉名利荣誉而隐盖自己的罪过,与坦率诚恳相对。因为隐藏罪过,事后常常心生懊悔,所以「覆」心所常常表现为懊悔、恼恨。此法与「贪」、「痴」二心所有关联。如果是畏惧逆境而隐藏罪过,「覆」只是「痴」的延伸;如果是唯恐丢失名利荣誉而隐藏罪过,「覆」就只是「贪」的延伸。五「诳」,是指为贪图私利,伪装善良有德,欺骗他人,与坦率诚恳相对。诳骗别人的人总是心怀诡计,毫无诚实,多作罪恶。「诳」是「贪」、「痴」二法的延伸。
六「谄」,是指阿谀奉承、隐瞒事实、欺骗他人。一味阿谀奉承的人,总是见风使舵,歪曲事实,伪装自身以取悦他人;或者隐藏过错、不听从师友的善意规劝。「谄」也是「贪」、「痴」二法的延伸。七「憍」,是指依赖自己的长处,傲慢凌人,与不憍不躁相对。深溺于傲慢、自负,就会污染心灵,从而滋生出种种不良的念头和行为。「憍」由「贪」法延伸出来,不「憍」则是无「贪」。八「害」,是指对众生有情毫无同情心,而且常常伤害他人,与慈悲为怀相对。伤「害」他人就会导致他人的恼怒,所以「害」也称为「逼恼」。「害」是从「瞋」法中延伸出来。其中,「害」与「悲」相对,「瞋」与「慈」相对;「害」只是损害他人,「瞋」却能断送自己的性命,远离解脱的可能。九「嫉」,是指只醉心于自己的名利,不能忍受他人的成功和荣耀,与宽容、含忍相对。好嫉妒的人,见到别人的成功和荣耀,总是忧心不安。「嫉」是从「瞋」法中延伸出来。十「悭」,是指迷恋财物,不愿有丝毫舍弃,与慷慨相对。「悭」是从「贪」法中延伸出来。
十一「无惭」,是指不遵守自己曾受教的佛法真谛,轻视贤德,拒绝善行,且对自己的过错不感到羞惭。与知错即改相对。由此「无惭」,恶行会逐渐增长而无可收敛。十二「无愧」,是指对周围社会的批评和指责不感到羞愧,照样暴恶对人。由此「无愧」会滋长出各种恶念恶行。十三「不信」,是指不相信有能解脱众生苦难的智慧和美德。此「不信」是清净心的障碍,堕落的心的根源。「不信」佛法美德,就不会修善断恶,就会沈溺于松懈、懒惰之中,内心的污秽和罪恶也会逐渐滋长。十四「懈怠」,是指性情懒惰,不能勤修善法,力除恶行。「懈怠」与「精进」相对,以「增染」为功用。所谓「增染」,是指因「懈怠」而放松修行,心灵的罪过和污秽自然逐渐滋长。十五「放逸」,是指放纵自身,不加约束,与「精进」相对。由此「放逸」,恶念恶行就得不到有效的禁止,就会恶行渐增,善德受损。「放逸」法是从「懈怠」和「三根」四法中延伸出来。离开此四法,「放逸」就不能成立。「放逸」就是懈怠、懒惰而不勤奋修行以达到「三大善根」的境界,以致断送防染修净的善业。有人于此提出疑问:「慢」、「疑」等烦恼法也有障碍防染修净的功能,为什么不说「慢」、「疑」等法也是「懈怠」、「三根」四法的延伸?我们认为「慢」、「疑」等法功用微弱,不如「放逸」法能「懈怠」、「三根」,障碍一切善法。所以只强调「放逸」与「懈怠」、「三根」的依立关系。
十六「昏沈」,是指昏昏沈沈不能振作,不能承担重责,与轻快、安宁相对。那么「惛沈」与「痴」法有什么区别呢?「痴」是迷暗不明事理,与「无痴」相对;「惛沈」是懵懂不清,与「轻安」相对。十七「掉举」,是指轻浮、躁动,与安宁、清净相对。十八「失念」,是指对自己过去的所见所闻没有记忆,与明记不忘相对。由此「失念」,心思就陷于混乱、浮躁。有人认为,「失念」法是以别境心所「念」为根据,这是从烦恼法与别境法的对应关系来讲。也有人认为,「失念」是以「痴」心所为根据。瑜伽行派的学者就持这种观点:由「痴」才导致「失念」。又有人认为,「失念」是与「念」、「痴」二心所皆有关联。十九「不正知」,是指对事理没有正确的认识。由此「不正知」,能导致恶劣的言语和行为以致破坏佛法规仪。有人认为,「不正知」是以「慧」为根据。这也是从烦恼法与别境法的对应关系来讲。「不正知」就是邪「慧」。也有人认为,「不正知」是以「痴」为根据,「不正知」因「痴」而引起。又有人认为「不正知」与「慧」、「痴」二心皆有关联。二十「散乱」,是指心情浮躁、混乱,与安定、清净相对。此「散乱」是恶慧、邪见的根源。有人提出疑问,「散乱」与「掉举」有什么区别?我们认为,「散乱」是内心面对事物变化无常,不能专注、安定;「掉举」是内心对事物没有正确稳定的见解。
此二十种烦恼法与前面的根本烦恼法、善法、别境法的关系可以分成两种:一是「分位假立」,二是「等流果」。随烦恼法中从「忿」到「悭」的前十法以及后面的「失念」、「不正知」、「放逸」等三法均是从根本烦恼、善、别境心所中延伸出来,此十三法本身并不独立,所以称「分位假立」。那么,「无惭」、「无愧」、「掉举」、「惛沈」、「散乱」、「不信」、「懈怠」等其馀七法是根本烦恼的「等流果」。这是因为有根本烦恼法才有此七法,且此七法与根本烦恼法在性质上属于同类。
原典
五随烦恼二十。
此别标章,下别列名。
一忿[注释:忿:随烦恼心所,指对现实逆境的不满和忿怒。],二恨[注释:恨:随烦恼心所,指因长期恼怒而蕴结成恨。],三恼[注释:恼:随烦恼心所,指由忿恨而渐生粗暴恶行。],四覆[注释:覆:随烦恼心所,指唯恐丢掉名誉而隐盖自己的过错。],五诳[注释:诳:随烦恼心所,指伪装善德,欺骗他人,。]六谄[注释:谄:随烦恼心所,指阿谀奉承,隐瞒事实,欺骗他人。],七憍[注释:憍:随烦恼心所,指依恃已长,傲慢凌人。],八害[注释:害:随烦恼心所,指损伤他人,毫无慈悲。],九嫉[注释:嫉:随烦恼心所,指不能忍受他人的荣耀和成功,而表现为妒忌。],十悭[注释:悭:随烦恼心所,指迷恋财物,吝啬不舍。],十一无惭[注释:无惭:随烦恼心所,指对自己的过错,没有羞惭之心。],十二无愧[注释:无愧:随烦恼心所,指不因世人的责骂而对自己的过错感到羞愧。],十三不信[注释:不信:随烦恼心所,指不相信佛法善德而沈溺於乐欲之中。],十四懈怠[注释:懈怠:随烦恼心所,指懒惰、怠慢而不勤修善法。],十五放逸[注释:放逸:随烦恼心所,指放纵、随意,不能严防恶念恶行的产生。],十六昏沈[注释:昏沈:随烦恼心所,指昏昏沈沈,毫不振作,不能承担任何责任。],十七掉举[注释:掉举:随烦恼心所,指心情轻浮、躁动。],十八失念[注释:失念:随烦恼心所,指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没有记忆。],十九不正知[注释:不正知:随烦恼心所,指不正确的认知。],二十散乱[注释:散乱:随烦恼心所,指心情分散、混乱,不能专注、安定。]。
言忿者,依对现前不饶益境[注释:饶益境:顺利而宽达的境遇。饶是宽广,益是顺益。],愤发[注释:愤发:发出愤怒。]为性。能隐不忿,执仗[注释:执仗:手执仗棒,比喻因忿恨而欲与人争斗。仗同杖,即木棒之物。]为业。执仗者,仗谓器仗[注释:器仗:指木杖之类的器物。]。怀忿恨者,多发暴恶身表业[注释:身表业:身体的各种动作表现。表,是外表、外在表现;业,是活动、行为。]故。瞋一分摄[注释:瞋一分摄:包含於[瞋]一法之中。摄,包含,这里指义理上的蕴涵。]。恨者,由忿为先,怀恶不舍[注释:舍:舍掉、丢弃。]结冤为性。能障不恨,热恼[注释:热恼:长期忿恨而异常恼怒。热是夸张忿恨的程度。]为业。热恼者,结恨者不能含忍,恒热恼故。恼者,忿恨为先,追触[注释:追触:追索、求取。]暴恶恨戾[注释:恨戾:粗暴、不讲理。戾,不讲理。]为性。能障不恼,蛆螫[注释:蛆螫:虫咬,比喻损伤他人。蛆,是指蝇类幼虫或蜈蚣;螫,是指虫行毒或害毒也。]为业。这追触等义,谓追往恶[注释:往恶:过去曾犯的罪恶。往,过去。],触现违缘[注释:现违缘:现在的过错。现是现在,违是违背,缘是善缘、善德。]。心便恨戾,多发嚣暴[注释:嚣暴:放肆地乱叫,嚣是乱叫。]、凶鄙[注释:凶鄙:凶恶、粗鄙。]麁言蛆螫他故。此亦瞋分也。覆者,于自作罪恐失利誉[注释:利誉:利益、名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言悔恼者,覆则后必悔恼不安隐[注释:[隐],应作[稳]。]故。食痴二分。若不懼当苦覆罪者[注释:覆罪者:隐盖罪恶的人。],痴一分摄。若恐失利誉覆罪者,贪一分摄。言诳者,为护[注释:[护],应作[获]。]利誉矫现[注释:矫现:伪装。矫,矫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注释:邪命:用不正当的手段来保命,甚至获得利益。比如,用欺骗手段,诳惑别人,妄求财物以养活自己,即是邪命。邪指非法,命指活命。]为业。言矫现等,谓矫诳者心怀异谋,多现不实邪命事故。此贪痴分也。
谄者,谓罔他[注释:罔他:蒙蔽他人。罔,蒙骗。]故,矫设异仪谄曲[注释:谄曲:曲阿奉承。曲,指隐盖自己以顺从他人。]为性。能障不谄,教诲为业。言罔他等义者,谄曲者为罔冒他故。曲顺[注释:曲顺:隐瞒自身真相(曲)以顺从他人。]时宜矫设方便,以取他意。或藏己失,不任师友正教诲故。亦贪痴分也。矫者,于自盛事[注释:自盛事:自己的长处。盛,指高於别人。]深生染著,醉傲[注释:醉傲:溺於自己的成绩,骄傲自负。醉,陶醉、沈溺。]为性。能障不憍,染依[注释:染依:一切污染的根源。染,是污染,指恶念恶行。]为业。言染依义者,憍醉则生长一切杂染法故。此贪分也。不憍者,即无贪也。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慈悲,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言逼恼之义有害者,逼恼他故。瞋一分摄。若论害与瞋之别义者,害障不害,正障[注释:正障:恰好相反,恰好背其道而行之。如黑暗正障光明,骄傲正障谦逊。障,是障碍、妨碍。]于悲;瞋障无瞋,正障于慈。又瞋能断命[注释:断命:断送自己的佛法修行。这里的命应指合於佛法的生活。],害但损他[注释:损他:损害他人的佛法修行。],此差别也。言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注释:荣:荣耀、成就。],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言忧戚义者,嫉者闻见他劳[注释:[劳]应作[荣]]深怀忧戚不安隐[注释:[隐],应作[稳]。]故。亦瞋分为体。言悭者,耽著[注释:耽著:沈溺贪著。耽,沈溺。]法财[注释:泛指一切利益或所得。法是思想和知识,财是财物和名利。]不能惠舍[注释:惠舍:舍给他人。惠,帮助他人。],秘悋[注释:秘悋:秘藏悋惜。秘是秘藏。]为性。能障不悭,鄙畜[注释:鄙啬畜积。鄙是鄙啬。]为业。亦贪分也。
无惭者,不顾自法[注释:自法:即自法力,指自身求善的意志力。]轻挋[注释:挋:应作[拒],指拒绝。]贤善为性。能障於惭,生长恶行为业。言不顾者,谓於自法无所顾者。轻挋[挋:应作[拒],指拒绝]。]贤善不耻过恶[注释:过恶:过错罪恶。],能障碍惭,生长恶行故。无愧者,不顾世间[注释:世间:即世间力,指世人的讥讽责骂。]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言不顾世间等义者,谓於世间无所顾者。崇重暴恶不耻过非[注释:即过错。],能障於愧,生长恶行故。言不信者,於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心,堕依[注释:堕依:堕落、懈怠的根源。堕,指懈怠、堕落。]为业。言堕依者,不信之者多懈怠故。言懈怠者,於善恶品修断[注释:断修:修是修善,断是断恶。]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注释:增染:滋长恶念恶行。增,增加、滋长。]为业。言增染者,以懈怠者滋长染故。言放逸者,於染净品[注释:染净品:指善、恶等行为。染,是恶,是烦恼;净,是善,是安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此放逸以何为体?曰:懈怠三根。不能防修染净等法,总名放逸。离上四法别无体性[注释:体性:实体的性质。体,完全独立、永恒存在谓之体。自性、实体、体等都是同一层次的佛学概念。]。或曰:彼慢疑等[注释:慢疑等:指根本烦恼法中的慢、疑等法。]亦有此能[注释:此能:指对防恶修善的障碍能力。],何不依立?曰:慢等方四[注释:方四:比前四法。方是比较,四是指懈怠和三根四个心所法。]势用微劣故,不依立此之四法。偏何胜余慢[注释:余慢:其余的心所,诸如[慢]等。]等?曰:障三善根,障遍策故。余无此能,所以不胜。
言惛沈者,令心於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毗钵舍那[注释:毗钵舍那:梵文音译,意思是观察、思考。]为业。或曰:惛沈与痴何别?曰:痴於境迷暗为性,正障无痴而非瞢董[注释:瞢董:懵懵懂懂,心如死灰。];惛沈於境瞢董为相,正障轻安而非迷暗。故二不同。言掉举者,令心於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么他[注释:奢么他:亦音译成[三么地],即[定],指安定、专注。]为业。失念者,於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注释:散乱所依:散乱的根源。这里指[失念]法可以产生[散乱]。]为业。言散乱所依者,失念则心散乱故。此失念者,有云念一分摄,是烦恼相应念故;有云痴一分摄,《瑜伽》[注释:瑜伽:指《瑜伽师地论》,是弥勒所著,为唯识宗的重要经典。]说此是痴分故,痴令失念故名失念;有云俱一分摄,由前二文影略[注释:影略:简略。]说故。不正知者,於所观境谬解[注释:谬解:错误的理解。]为性。能障正知,毁犯[注释:毁犯:破坏、侵犯佛教律仪。]为业。毁犯业者,不正知者多毁犯故。此法或云慧一分摄,是烦恼相应慧故;或云痴一分摄,《瑜伽》说此是痴分故,令知不正名不正知;有云俱一分摄,由前二文影略说故。散乱者,令心流荡[注释:流荡:浮躁、放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注释:恶慧:错误的理智。慧分善恶二种,有助於佛法修行便是善慧,妨碍佛法修行即是恶慧。]所依为业。言恶慧所依者,谓散乱者发恶慧故。或曰:散乱、掉举何别?曰:散乱令心易缘[注释:易缘:不断变化意念的对象而不能专注。易是变易、变化;缘是意识的对象。],掉举令心易解[注释:易解:见解不断变化,没有稳定的认知。],是所别相。
前云随其烦恼分位差别、等流性故者,义现此尔。盖忿恨等十[注释:忿恨等十:指从[忿]到[悭]前十种隋烦恼心所。]并失念、不正知、放逸,此十三法乃根本家[注释:根本家:指六种根本烦恼心所。家,指类、族。]差别分位也。若无惭、无愧、掉举、惛沈、散乱、不信、懈怠,此之七法乃根本家等流性故。或云:此七既别有体,何名等流?曰:根本为因,此方生,故名等流也。
译文
六不定有四。
此句标出总名,下文具体列出诸法。
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
一睡眠,是指心思暗昧粗略,不由自主。[睡眠]法是清晰思考的障碍。暗昧与安定相对,粗略与觉醒相对。二[恶作],是指对以前所犯过错的追悔。「恶作」是心情安定的障碍。作恶是因,追悔是果;先有「恶作」,后有追悔。於作恶事后追悔心情安定的障碍。作恶是因,追悔是果;先有[恶作],后有追悔。於作恶事后追悔之心,便是恶作。[恶作]与其余心所法的表现不同,[恶作]常附属於[痴]心所,纠缠於世俗虚幻。三[寻伺],[寻]是寻求,指粗略地观察事物;[伺]是伺察,指仔细地思考事物。此二种心所法的功用是促使内心安定、专注。意识的对象称为[意言境],因为意识思考事物需依靠名言为中介,所以心外之[境]就称为[意言境]。此[寻]、[伺]二法皆不能独立;二法并用,如能使心情安宁,则是[思]心所的延伸;二法并用,如不能使内心安宁,则是[慧]心所的延伸。[思]心所的作用是细致而徐缓;[慧]心所的作用是粗糙而急迫。所以,有人认为,能使心情安定的思考是有[思]无[慧],不能使心情安定的思考是有[慧]无[思]。
天台宗的通照大师则有[思]、[慧]不相分离的[兼正]说:如主要用[思]而附加[慧]的作用,则仍能使心安;如主要用[慧]而附加[思]的作用,则使心不安。以上是解释[寻伺]二法与[思]、[慧]二法的关系。
原典
六不定四者。
此别标,下列名。
一睡眠[注释:睡眠:不定心所,指思维微弱、狭隘。因为人在睡眠时,思维十分粗略,不清楚,不自主。],二恶作[注释:恶作:不定心所,指对自己以前罪恶的追悔。亦称为[悔]。[恶作]是因,[追悔]是果,这里是用因来说明果。]三寻[注释:寻:不定心所,指粗略地思考事物。]四伺[注释:伺:不定心所,指仔细地思考事物。]。
睡眠者,令身不自在[注释:自在:自己理解自身,自己主宰自身。佛教认为,去掉对他物的依赖或贪执,就能获得自在。自在相当於自由。],昧略[注释:昧略:昧是暗昧不清,略是粗略。]为性。障观为业。即毗钵舍那。谓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极音劣不门转[注释:不门转:指简单、狭隘。]故。昧简在定[注释:简在定:疑为[简正定]。简是不同於,正定是清净、安定,正好与暗昧相对。],略别寤时[注释:寤时:睡醒之时。]令显。睡眠非无体用,有无心位[注释:有无心位:指睡眠状态好比在[有心]和[无心]之间。既不是[有心]清醒,也不是[无心]混沌;却又与二者皆有关联,所以称之为[有无心位假立]。]假立此名,如余盖缠心[注释:缠心:与心相缠、相关。]相应故。言恶作者,恶所作业追悔为性,障止[注释:止:即定,指安定、清净。]为业。即奢么他。此即於果假立因名,先恶所作业[注释:恶所作业:讨厌过去的所作所为。业,指众生的各种行为活动。],后方追悔故。悔无不作亦恶作摄。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业是我恶作。言有义此二各别有体,与余心所行相别故,随痴相[注释:痴相:不明事理的种种表现,这里指把世俗假有说成是实有。痴,是六种根本烦恼心所之一。]说名世俗有。言寻伺者,寻谓寻求[注释:寻求:指思考事物,即对事理的寻求。]令心忽遽[注释:忽遽:迫切、急於。],於意言境[注释:意言境:通过名言来思考对象(境)。]麁转[注释:粗转:指思维的粗略活动。转,活动。]为性;伺谓伺察[注释:伺察:指细致观察事物。伺,观察。],令心忽遽,於意言境细转为性。二法业用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注释:身心分位:指[寻]与[伺]两种思考方式,皆与[身]、[心]相关。分位,各得一分。]所依为业。谓意言境者,意所取境[注释:意所取境:佛教称[用名言思考事物]为[以意取境]或[以言取相]。]多依名言,名意言境。或曰:寻伺二法身[注释:[身],应为[为]。]假为宝?曰:并用思之与慧各一分为体,若令心安即是思分[注释:思分:是思的一部分,即思的延伸。思是遍行心所,分指部分、属於。],令心不安即是慧分。盖思者徐而细故,慧则急而麁故。是知令安则用思无慧,不安则用慧无思。
若通照大师[注释:通照大师:天台宗的一位佛学大师。]释有兼正[注释:兼正:指下面有关[慧思兼用]的学说。]若正用思则急慧随思,能令心安;若正用慧则徐思随慧,亦令不安。是其并用也。
译文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种。
此句中的[色]是总指一切物质现象。[色]也可指颜色之色。[色法]十一种,包括五根,即五种感觉万物(色)的器官;以及六境,即六种识的对象。此色法是前面心法与心所法的幻影。此句仍是先标出题目,下文才具体列出各法。
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一法处所摄影色。
一[眼],是照亮、观察的意思。梵文读作[斫刍],意思即是一一观察。从[体用]的贴切方面来考虑,即把[斫刍]译成汉语[眼]。二[耳],是听闻的意思。梵文读作[莎噜多罗戍缕多],意思是能听到各种声音。把它翻译成汉语[耳],也是体用相当。三[鼻],是嗅闻的意思。梵文读作[伽罗尼羯罗拏],意思是能嗅闻到香、臭等气味。将此梵语译成[鼻],也是体用两方面皆是贴切。四[舌],是品尝的意思。梵文读作[舐若时吃缚],意思就是品尝味道。《瑜伽论》上说,[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除饥渴,也可以帮助我们表达义理。所以[舌]仅管是世俗之物,却可以帮助我们达到真理。将此梵语译成「舌」,也是体用兼顾。五「身」,有组合和基础两方面的含义。人之身体是各种元素的组合,所以称为[积聚]之身。同时,人之身体又是各种器官得以生长的基地。梵语读作[迦邪],意思是[积聚]。译成汉语为[身],也是体用相当。
体即是根。此五种色法称为[五根]。所谓[根],是生长的意思。此[五法]能产生五种感觉形式,故称[五根]。
六[色],是视觉的对象,共有二十五种。它们分别是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粗、细、高、低,端正与不端正,光、影、明、暗、烟、尘、云、雾,还有[迥色](没有实体的虚空)、[表色](人体的伸屈坐卧)、[空一显色](虚空中的单一颜色)。这里的[色]法,是视觉的对象,诸如颜色之[色],并不是总指一切物质现象。
七[声],是听觉的对象,共有五类十二种。第一类是指[声]的总名,其余四类各包括三种[声]。第二类是根据顺耳与否,分为三种:[可意声](悦耳之声)、[不可意声](逆耳之声)、[俱相违声](非好非恶的平常声)。第三类是根据声源分成三种声:一是由人之口说出的言语之声,称[执受大种声];二是各种事物本身发出的声音,如风吹树叶,称[不执受大种声];三是人碰击物体而发出的声音,如击鼓出声,称[俱受大种声]。第四类是根据不同人群发出之声,而分为三种:(一)是凡夫俗子所发的世俗之语,称[世所共成声];(二)是圣人教诲俗众的引导之语,称[所引声];(三)是外道教派不明事理的谬言谬语,称[遍计所执声]。第五类是根据言语的诚实与否分为[圣言]和[非圣言]。关於见闻觉知的说法共有八种:见、闻、觉、知、非见、非闻、非知、非觉。这些均是前六种识形式的功用。如果说,见就是见,不见就是不见;知就是知,不知就是不知,以此类推就是诚实的[圣语]。如果,见则说不见,不见则说见;知则说不知,不知则说知,以此类推就是不诚实的[非圣言]。按照华严宗的说法,就是如此十一种声。在唯识宗那里,则加上[响](回声),构成十二种声。
八[香],是指由鼻子可以嗅出的味道。[香]有六种,包括[好香](好闻的味道)、[恶香](不好闻的味道)、[平等香](无所谓好闻、难闻的平常味道)、[俱生香](随物即有的原始味道、本来味道)、[和合香](各种味混合而成的新味)、[变易香](不断变化的味道)。
九[味],是指由舌头可品尝的味道,共有十二种:苦、酸、甘、辛、咸、淡、可意(令人喜欢的味道)、不可意(令人厌恶的味道)、俱相违(无所谓厌喜的平常味道)、俱生(随物即有的本来味道)、和合(相混合而成的味)、变易(不断变化的味)。
十[触],指身体触觉的对象,共有二十六种。它们分别是:地、水、火、风、轻、重、涩、滑、缓、急、冷、暖、硬、软、饥、渴、饱、力、劣、闷、痒、粘、老、病、死、瘦。其中地、水、火、风是各自独立的实体,其余二十二种都是此四种元素(亦称四大种)的变化和组合。触觉的产生需要身体与外物的直接接触,其中轻重、涩滑等五对触觉还需要意识的分别作用。
十一[法处所摄色],是指主观思维中的物质影像。思维一旦逝去,此种物质影像也随之消失。此类色法共分五种:
第一[极迥色],是指通过对物质现象的分析得到的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极微]。另一种说法是,[极迥色]相对于[显色]而言。[显色]是虚空中可以用肉眼看到的青、黄等色。如果离得很远,此种[显色]就难以看见,故称[极迥色]。极迥就是极远的意思。
第二[极略色],是指通过主观分析得到的物质最小单位[极微]。或者是通过对物体的长短、形状、粗细的分析而得到的[极微]。在此等分析中,有[俱碍]、[所碍]的问题,没有一定体积的虚空、明暗等,只能被其他事物所障碍,故称[所碍];具有一定体积的事物,可以彼此间相互障碍,故称[俱碍]。
第三[定果色],也叫[定生色],是指在修行[禅定]的过程中,思维中能出现鱼、肉、米、佛像庄严等形象。这是修行者已达到自由自在的禅定境界时的结果,所以称[定所生色]或[自在所生色]。比如,菩萨修行[火光定]到一定的境界,就有火光发生。
第四[受所引色],是指根据各种戒规修行到一定的境界,在身体内能产生一定的物质现象。由于此等现象不在体外,没有表现,也称为[无表色]。[受]是领受,[引]是引起、遵致。上述[无表色],正是领受各种戒规进力修行而引起的物质现象,故也称为[受所引色]。
第五[遍计所执色],是指虚妄意识所引起的幻觉。幻觉中的事物自然是不真实的,而处于幻觉中的人并不自知,而是妄执为真实。所以,此等现象称[遍计所执色]。
有人于此提出疑问,此五种法处所摄色,除了[受所引色]以外的四种法称为[色],还略有道理,[受所引色]为何也称为[色]呢?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受所引]是按戒律修行,自然能克制导致善恶的[色法],所以得名为[色]。其余四种法处所摄色各自独立。
原典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种。
言色者,有质碍之色,有颜色之色。所依之根[注释:所依之根:指能产生五种感觉的五种感官,即眼、耳、鼻、舌、身。根,能长出、能产生。与[种子]之义相似。]唯五,所缘之境[注释:所缘之境:指感觉的对象。缘是依据,境是意识的对象。]则六,即二[注释:即二:依靠前二种法,即心法和心所法。即,接触、依靠。]所现影。此别标章,下别列名。
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注释:色:视觉对象,比如颜色。这里的[色]不是物质现象的总名,而是色法十一种之一。下文的声、香、味、触分别是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对象。]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一法处所摄色。
言一眼者,照瞩[注释:照瞩:看清、注视。瞩,注视。]之义。梵云斫刍[注释:斫刍:梵文音译,意思是观看、注视。]此翻[注释:翻:翻译,由梵语译为汉语。]行尽[注释:行尽:作用于一切事物,指眼睛可以观察一切可观察的事物。尽,全部。],眼能行尽诸色境故,是名行尽。翻为眼者,体用相当,依唐言[注释:唐言:唐朝语言,即唐时的汉语。]也。二耳者,能闻之义。梵云莎噜多累戍缕多[注释:莎噜多累戍缕多:梵文音译,意译是[听觉]。],此翻能闻,声数数闻,此声至可能闻处。翻为耳者,体用相当,依唐言也。三鼻者,能嗅之义。梵云伽罗尼羯罗拏[注释:伽罗尼羯罗拏:梵文音译,意译是[嗅觉]。],此云能嗅,嗅香臭故,数数由此能嗅香臭故。翻为鼻者,体用兼之,依唐言也。四舌者,能尝义。梵云舐若时吃缚[注释:舐若时吃缚:梵文音译,意译是[味觉]。],此云能尝。《瑜伽论》[注释:瑜伽论:指《瑜伽师地论》。]云:能除饥渴,数发言论,表彰呼召[注释:表彰呼召:泛指用口说话。表彰,用言语说明或称颂。呼是呼喊,召是召唤。]谓之舌也。通于胜义世俗二义[注释:胜义世俗二义:指胜义和世俗二谛。胜义谛,是对佛法真谛的认识;世俗谛,则是对世俗世界的认识。]。翻为舌者,亦兼体用,依唐言也。五身者,积聚依止[注释:积聚依止:积聚是组合之义,指身体是由各种元素组合而成。依止,是依靠、根据之义,指身体是其他器官的基础。]二义名身。谓积聚大造[注释:大造:即[四大造],指四种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元素:地、水、火、风。小乘佛教认为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四种元素和众生业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也称为[四大种]],诸根依止。梵云迦邪[注释:迦邪:梵文音译,意译是[积聚]。]此翻为积聚。身根为彼多法依止,诸根所随周遍[注释:周遍:四周,遍及全部。]积聚,故名为身。翻为身者,体义相当,依唐言也。
体即是根,此五言根者,皆有出生增上[注释:增上:增加、生长。]义故。则以能造所造八法[注释:八法:指心法八识。]为体,乃识所依之根也。
言六色者,眼所取故。二十五种,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麁细高低,正不正[注释:正不正:指方位的正与斜(不正)。]光影明暗,烟尘云雾,迥色[注释:迥色:没有一定形状,难以看清的物质现象,诸如虚空。迥,指距离遥远,比喻难以看清。下文的[表色]则是指明显可视的物质现象,诸如人体的伸屈坐卧。]表色,空一显色[注释:空一显色:指虚空中纯一无杂的颜色。空是虚空,一是纯一,显是可视。]。此皆方处[注释:方处:空间、方位。]示现义,颜色之色也,对眼识故。质碍名色,乃色之总名尔。
言七声者,四大种[注释:四大种:指地、水、火、风,是构成一切物质现象的基本元素。参见注(17)。]所造,耳根所取义故。总有五因[注释:五因:五种不同的条件(形成五种不同的声音)]摄十二种声。五因者:一相[注释:相:属性或表现,指声音的一般属性。]故,即耳根所取义。此一为总,余四为别[注释:总、别:[总]是类,[别]是一类的分子]。二损益[注释:损益:妨碍和有利,这里指声音的悦耳(益)和不悦耳(损)]故者,立初三种声,云可意声[注释:可意声:悦耳的声音。可意,令心快乐。]不可意声[注释:不可意声:难听的声音。]俱相违声[注释:俱相违声:不好不坏的声音。俱相违,既不是[可意],也不是[不可意]]。三因差别[注释:因差别:指声音得以发生的原因不同。]故者,摄次三种,谓因执受大种声[注释:因执受大种声:指由人口中发出的声音,如言说、说话。因,起因。执受,依靠。大种,指四大种,比喻人口。]因不执受大种声[注释:因不执受大种声:指自然界中发出的声音,如风吹树叶,流水潺潺。]因俱大种声[注释:因俱大种声:指由人敲击物体而发出的声音。比如以手击鼓等。]四说差别[注释:说差别:指不同的人群发出的言语。]摄三者,有世所共成声[注释:世所共成声:发自世俗凡夫的言语。世,是世人凡夫。],谓世俗语所摄成;所引声[注释:所引声:指圣人引导凡夫而作的言说。]者,谓诸圣所说;遍计所执声[注释:遍计所执声:来自外道邪教的谬言谬语。遍计,周遍计度,普遍地认为。[遍计所执],是指把一切现象当成实有,即遍计一切为有。]者,外道[注释:外道:指正宗佛教以外的宗教派别,或是对不合佛说义理的贬称。]所说。五言差别[注释:言差别:指诚实之言与不诚实之言的差别。]摄三者,圣言量所摄声[注释:圣言量所摄声:指合乎圣德的诚实之语。量,量度,标准。],即八种圣语[注释:八种圣语:指见、闻、觉、知以及非见、非闻、非觉、非知的诚实叙述。]圣正也。此八种语不出见闻觉知。该于六根[注释: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所依据的基础,前五种是五官,意根是末那识。眼是见,耳是闻,鼻舌是身是觉,意是知。所以六识不出见闻觉知。],以鼻舌身皆觉故。如应答于人,第一见则言见,乃至第四知则言知。若不见言不见,乃至第八不知言不知。斯圣语矣。若第一见言不见,不见言见,乃至第八不知言知。此亦八种。非圣言[注释:非圣言:指不合圣德的不诚实之语。]矣。华严钞[注释:华严钞:指华严宗。]唯十一种,以唯识[注释:唯识:指唯识宗。]加响[注释:响:回声。],以成十二。更俟参考。
言八香者,乃鼻之所取可嗅义。故总有六种,谓好香[注释:好香:好闻的味道。]、恶香[注释:恶香:不好闻的味道。]、平等香[注释:平等香:不好也不坏的味道。]、俱生香[注释:俱生香:即好闻也不好闻的味道。]、和合香[注释:和合香:混合而成的味道。]、变易香[注释:变易香:不断变化的味道。]也。
九味者,舌之所取可尝义。故有十二种[注释:十二种:指十二种味觉,即下文的苦酸甘辛咸淡、可意不可意、俱相违俱生、和合变易。甘辛是甜苦,其余可参见前面的注释。],谓苦、酸、甘、辛、咸、淡、可意、不可意、俱相违、俱生、和合、变异也。
言十触者,身之所取可触之义,故名为触。有二十六种,谓地、水、火、风[注释:地、水、火、风:即四大种。参见注[26]。]、轻、重、涩、滑、缓、急、冷、暖、硬、软、饥、渴、饱、力、劣、闷、痒[注释:力、劣、闷、痒:力是有气力,劣是无气力;闷是气闷,痒是皮肤需要抓挠的感觉。]、粘[注释:粘:相互附著。]、老、病、死、瘦是也。初四[注释:初四:指地水火风。]乃实,余皆依四大[注释:四大:即四大种:地水火风。]假立。或曰:余既是假,身识何缘?曰:即实缘故。既即实缘,何知轻等[注释:轻等:指二十六种触觉对象的后二种(除了四大种以外。)]?五[注释:[五]应为[曰]。]:俱意识分别之也。
言法处所摄色者,谓过去无体之法可缘之义。此有五种:
谓极迥色[注释:极迥色:指遥远而不易的虚空、明暗等无一定形状的物质现象。另一种说法是物质被分析到的极小的单位极微,这种极微(相当于原子)是极迥色。]依假想观析[注释:假想观析:主观思维对事物的分析。比如我们可以对一根本棒作如下分析:一根本棒被分成二半,然后把其中的一半再分成二半,如此一直分割下去,直到不能再分为止。这种不能再分的单位就是[极微]。]所碍色[注释:所碍色:只能被障碍的物质现象,诸如虚空、明暗等。]至极微[注释:极微: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参见注[66]。],故名极迥色。又云:上见虚空青黄等色,乃是显色[注释:显色:显而易见的物质现象。]。若下望之则此显色至远,而为难见故,名极迥色也。言极略色[注释:极略色:即极微。参见[66]。极略,极其微小,不可再分的意思。]者,亦假想观析须弥俱碍[注释:须弥俱碍:指有形体的物质可以相互妨碍,比如石头碰石头。须弥,指大山,比喻有形体的物质现象。]之色,至极微处故。又云:于色上分析长短形相麁细,以至极微故。言俱碍者,乃根色[注释:根色:指可以被五种感觉所感知的物质现象。根是五官。]等。明暗等色,乃所碍也。
定果色[注释:定果色:亦称[定生色],是指在修禅过程中出现在主观想像中的物质现象。定是禅定。]谓解脱定[注释:解脱定:为解脱苦海而修的禅定。],亦鱼米肉山威仪身[注释:威仪身:佛陀庄严形像。威仪,威德有仪。]等,亦名定自在[注释:定自在:因修禅定而获得的自由无碍的境界。]。所生色定,即禅定自在所生色。谓菩萨入定所现光明,及见一切色像境界。如入火光定[注释:火光定:一种特殊的禅定,修此禅定可有火光闪现,因而得名。],则有火光发现等。
受所引色[注释:受所引色:亦称[无表色],是指由于身、口的修行活动而在体内引起的一种无形的物质现象。受,是接受戒律(的修行活动)。]者,谓律不律仪[注释:律不律仪:指佛教的戒律和修行仪则。]殊胜思种所立无表色[注释:无表色:没有外在表现的物质现象,即受所引色。参见注[78]。]也。又受即领受,引即引取。如受诸戒品,戒是色法所受之戒,即受所引色也。
遍计所执色[注释:遍计所执色:指由于虚妄意识而引起的种种幻相,诸如水中月、镜中花。遍计所执,指意识的虚妄分别,以假相为实有。]者,谓第六识虚妄计度,所变根尘无实作用[注释:无实作用:指虚假幻相并没有实际的功能。比如梦中食物不能抵饱。],故立此名。
或谓:余四[注释:余四:指五种[法处所摄色]中的四种(除去[受所引色]):极迥色、极略色、定果色、遍计所执色。]名色有可拟议[注释:拟议:商议、讨论。],受之所引何亦名色?盖从所防发善恶之色,以立名尔。此四全一[注释:全一:一个整体。]少分[注释:少分:不够一分,只是整体的一个部分。]是假,一分[注释:一分:有两种意思。(一)如把一整体分成苦干分,一分就是苦干分中的一分。(二)一分即指一个整体。这里指一个整体。]乃实。
译文
第四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
此不相应行法与心法,心所法、色法皆不单独相应,而是前三法之间相互关系的产物。[行法]共有两种,一是心相应行法,也称心所法;另一是此心不相应行法。此句是标出总名,下文则具体列出诸法。
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住,十三老,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时,二十一方,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一[得],是指获得成就,不令失去。[得]是指生起有所得之心,因其成就尚未坏灭,故称不失。二[命根],是指第八阿赖耶识维持色、心、心所三法的功能。色、心相续不断,众生的性命才得以不灭。三[众同分],是指诸事物之间的相同或类似。有[人同分](指众生之间的共同点)和[法同分](指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人同分],包括[天同分]、[人同分]等五趣同分;[法同分],包括[心同分]、[色同分]等。实际上,众生之间有[三乘五性](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五性,亦称五姓。是菩萨、独觉、声闻、三乘不定、无种性)的根器差别。[众同分]只是抽象成类的假名。四[异生性],是指解脱成佛的障碍。由于烦恼障碍和虚妄分别障碍的作用,众生始终处于[五道](天、人、畜生、地狱、饿鬼)轮回之中。[异生],即是不同的五种转生趋向。五[无想定],指思虑不生、心情安宁的禅定境界。[无想]就是没有思虑杂念。外道凡夫,常常是杂念繁生、烦恼如病,所以他们祈求得到[无想定]的境界,以入幸福、美妙之境。六[灭尽定],指前六识的感觉和思维活动,以及第七末那识的自我意识均停止活动。修[无想定]时,是祈求远离杂念;而修[灭尽定]时,是要止息一切思虑意念。另外,[无想定]是凡夫所求,[灭尽定]才是成圣之道。这些是以上二定的区别。此二种定在止息杂念、断灭思虑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七[无想报],指处于[欲界]的众生修行[无想定]而得到的果报。获得此果报,即能达到无思虑、无杂念的境界。
八[名身],指能解释事物属性的名称。只有一个字的名称是名,二个字的名称是[名身],三个字以上的名称是[多名身]。[多名身]可以解释其他名称。九[句身],一句话称句,二句称[句身],三句以上称[多句身]。单句可以解释诸事物的种种区别,多句则可以解释别的句子。十[文身],相当于梵文字母,可以组成词,再由词组成句。例如,字母[斫](音译)或字母[刍](梵文音译)只是单字,没有含义,不能作为名称。该论不说[名]和[多名身],而单列[名身],是试图用一语涵盖[名]和[多名身]。关于[文]与[字]的关系问题,有人认为,有涵义的称[文];只是音节、字母之类而无涵义的称[字]。
十一[生],是指现世生命。十二[住],是指诸事物稳定生长的阶段。十三[老],是指接近事物断灭期的衰变。世俗事物终有断灭,即终有由[生]向[灭]的衰变。十四[无常],是从有到无(相对于[生]之从无到有),即死亡的别名。也有不少教派的义理,把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生灭]变化,称为[无常]。生存是有,世俗中没有永恒的有,有终要归为无。死亡是无,世俗中没有永恒的无,无终要成有。这就是有无轮回,变化无常。没有恒常,即是无常。此论中的[无常],主要是指死亡。十五[流转],是指因因果果,前后相续。十六[定异],指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善恶因果。十七[相应],是指诸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人在此提出疑问:[不相应行法]中为什么有[相应]法?所谓[不相应]法,只是区别于[心所法]与[心法]的那种相应关系。这里的[相应]一法是指心、心所、色三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两者并不矛盾。十八[势速],是指世间事物的快速运行和变化。十九[次第],指有顺序的排列,以防止紊乱。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等次序。
二十[时],指过去、现在、未来,或者是生长、衰亡的过程,也指春、夏、秋、冬、年、月、日、夜。以上均是时间的表现。二十一[方],指诸事物所处的地域、空间,表现为上下、左右、前后,或东、西、南、北。二十二[数],指诸事物的数量关系,如一、十、百、千,直至不可数的无限。二十三[和合性],指诸事物相互配合,不相背离。二十四[不和合性],指事物之间的背离、矛盾。前者是事物之间相互顺利,后者是事物之间相互违背。此二十四法是色、心、心所三法相互关联下的产物,那么此二十四法与三法的关系究竟如何呢?简略地说:[命根]一法只是[心法]的延伸(分位),因为[命根]是指第八阿赖耶识维持心、色不断的功能。[异性性]只是[心所法]的延伸,因为[异生性]是指虚妄分别障碍、烦恼障碍的作用。[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等三法是心法、心所法相互关联的产物。所谓无想,就是意念活动的止息,即心法、心所法的断灭。其余十九种心不相应行法则通于色、心、心所三法。比如,[众同分]包括色同分、心同分、心所同分,[势速]通指色、心、心所三法的运行和变化,[定异]是指色、心、心所三法各有区别,自成因果。其余以此类推。
原典
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
此乃色心分位[注释:色心分位:非色非心,却与色、心皆有关联。色心,指色法、心法、心所法三种。],盖依前三法一分一位假立,得等[注释:得等:指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得]是其中的第一种。]之名。以行法有二,此简非[注释:简非:不同于。]心所,以立其名。此总标章,下乃别列。
一得[注释:得:不相应心所,指获得成就,于佛法修行有所进步。],二命根[注释:命根:不相应心所,指第八阿赖耶识维持意识不断灭的功能。精神不灭,所以生命不断。],三众同分[注释:众同分:不相应心所,指事物的相同之处。有人同分、心同分、色同分等。],四异生性[注释:异生性:不相应心所,指导致众生堕入轮回苦海的二种成佛障碍:烦恼和虚妄分别。异生,指不同的转生方向,即五趣。],五无想定[注释:无想定:同上,指思虑不生,心情安定。],六灭尽定[注释:灭尽定:同上,指前六识的感知活动和第七末那识的思量我执都已断灭,是大乘修行的最高境界。[灭尽定]是比[无想定]高一层次的禅定。],七无想报[注释:无想报:同上,指修行[无想定]而得到的果报,即没有思虑。],八名身[注释:名身:同上,指名词或名词词组。],九句身[注释:句身:同上,指语句。],十文身[注释:文身:同上,指单字或字母,可以构成词和句子。比如梵文[斫刍](视觉)中的[斫]或[刍]都是字母,它们本身没有意义。],十一生[注释:生:同上,指事物的产生或形成。],十二住[注释:住:同上,指事物的成长或发展阶段。],十三老[注释:老:同上,指色、心诸法相结变异称为老。],十四无常[注释:无常:同上,指死亡或变化无常。常,恒常、稳定。],十五流转[注释:流转:同上,指因果不断作用,前后连续。],十六定异[注释:定异:同上,指不同的事物变化有不同的善恶因果。],十七相应[注释:相应:同上,指事物之间的因果变化,相互对应,不相背离。]十八势速[注释:势速:同上,指世间诸事物的迅速变迁、流转。],十九次第[注释:次第:同上,指有顺序的编列,不使紊乱。],二十时[注释:时:同上,指过去、现在、未来。],二十一方[注释:方:同上,指空间、地域。],二十二数[注释:数:同上,指诸事物的度量,如一、十、百、千等。],二十三和合性[注释:和合性:同上,指事物之间不相矛盾。],二十四不和合性[注释:不和合性:同上,指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不和合性]是不相应行法中的最后一种。]。
言得者,包括成就不失之义。乃色心生起未灭坏来,此不失之相也。命根者,依业所引,第八种[注释:第八种:指第八阿赖耶识。]上连持色心不断,功能假立命根耳。众同分者,类相似故,有人法[注释:人法:人和世间万物。]之别。人同分者,如天同分[注释:天同分:天的相同之处。天,是指高于人类的生命形式。]、人同分。法同分者,如心同分、色同分等。三乘五性[注释:三乘五性:指处于不同修行层次的众生。三乘是指三种修行方法:第一声闻乘,指钝根之人,听闻佛言说教而得悟,就可脱离生死,获得正果。第二缘觉乘,指中根之人,观缘觉悟,入寂静定。第三菩萨乘,指上根之人,得一切智,度一切众生,修成佛果。五性亦作[五姓],是指具有不同根性的五种人:(一)菩萨定性,可修成菩萨或佛。(二)独觉定性,可修成[辟支佛]的果位,稍次于菩萨果位。(三)声闻定性,可修成阿罗汉果位,是小乘教中最高果位。上述三性相当于三乘。(四)三乘不定性,果位不能确定。(五)无姓有情,根性低劣,永沦生死苦海。]依人法类,假立此名。异生性者,二障种[注释:二障种:指烦恼和虚妄分别,前者称[烦恼障],后者称[所知障]。它们都是众生解脱苦海的障碍。]上一分功能[注释:一分功能:指对众生解脱的妨碍。烦恼障与所知障的妨碍功能均是如此。]令趣类差别[注释:趣类差别:指互相区别的五趣: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不同,云异生性也。无想定者,想等[注释:想等:指[想]和[思]两个遍行心所,它们均指利用名言进行思维。]不行,令身安和故,亦名定。或云此定想等心聚[注释:心聚:即心所。]悉皆不行。而云无想者,想灭为首。谓此外道厌想如病,忻求无想以为微妙,立此定名。灭尽定者,令不恒行心心所灭,及染第七恒行心聚皆悉灭尽,乃此定相。盖修无想则作出离想,而灭尽乃作止息想。又无想唯凡,灭尽唯圣。乃二定之差别也。大抵于厌心种[注释:厌心种:妨碍安定的厌恶心理。]上,遮碍转议不生功能,立此二定也。言无想报者,由欲界修被定,故感彼天果[注释:天果:此指修无想定所得无想天之果报。]名无想报,乃无想之报。
名身者,能诠自性[注释:自性:属性、特性。]单名也。二名已上方名名身,三名已上名多名身,乃诠别名之身。句身者,一句名句,二句名身,三句已上名多句身。单句诠差别,多句则诠别句之身。文身者,文即是字,能为名句,二所依故。如单言斫[注释:斫:是梵文[斫刍](视觉)中的一个字母。]单言刍,未有诠表[注释:诠表:解释、表明。],名之为字,论[注释:论:指本论,即《百法明门论》。]不言名与多名,举中以摄广略也。又云带诠[注释:带诠:具有诠释的作用。带,夹带、具有。]名文。如经书字不带诠者,只名字、若字母及等韵类是也。
生者,先无今有。住者,有位[注释:有位:指事物的[存在期]。位,位置,状态。]暂停。老则住别前后,亦云衰变名老。又云,法非凝然。言无常者,今有后无,死之异名。又诸圣教多合生灭,以为无常。盖生名为有,有非恒有,不如无为。灭名为无,无非恒无,不如兔角[注释:兔角:兔本没有角,错看以为有角。以此比喻幻相,诸如龟毛、二月等。]。不同彼无为兔角之常,故曰无常。今唯据死而言。流转者,因果不断相续前后。定异者,善恶因果互相差别。相应者,因果事业和合而起。或曰:此之总名不相应行法,今名相应者何耶?盖名不相应者,简前相应心所而已。此相应者,乃前三法上事业和合之谓、岂相滥乎!势速者,有为法游行迅疾飞行运逩,皆此所摄。次第者,编列有叙令不紊乱。尊卑上下、左右前后,有规矩者,皆此摄也。
时者,过现未来[注释:过现未来:指过去、现在、未来。]、成住坏空[注释:成住坏空:成是生成,住是生长,坏是衰变,空是灭亡。成住坏空,泛指事物的生灭、流变。]、四季三际[注释:三际:三个季度,三月是一际。]、年月日夜、六时[注释:六时:一天分十二个时辰,白天、黑夜各占六时。]十二、随方制立,故名为时。方者,色处分齐,人法所依。或十方[注释:十方,指东、南、西、北和上、下、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共十方。]上下,六合四极[注释:六合四极:上下六方称[六合];东西南北称[四极]。]亦随时制。数者,度量诸法之名。或一十百千至不可转也。言和合性者,谓于诸法不相乖反[注释:乖反:相矛盾,相背离。乖,不顺、不和。]。不和合性者,谓于诸法相乖反故。前如相顺因[注释:相顺因:相互顺和的状态。],此如相违因[注释:相违因:互相矛盾、互相违背的状态。]。或曰:此二十四于前三分位,则以何法当前何位?大略而言:命根一法,唯心分位[注释:唯心分位:只与[心法]相关联。]第八心种上连持功能故。异生性一法,唯所分位[注释:唯所分位:只与[心所法]相关联。所,指心所法。],二障种上令别动能[注释:令别功能:应为[分别功能]。指二种障(烦恼障和所知障)导致众生不同转世方向的功能。分别,是指众生的趣类分别,即五趣。]故。二无心定、无想异熟[注释:无想异熟:即[无想报]。异熟,指果报。意思是果与因异时异类。],乃王所[注释:王所:指心王(心法)与心所。]上假王所灭,已名无想等。余十九种通色及心与心所法三上假立[注释:三上假立:即[色心分位],指与色法、心法、心所法皆有关联。]。如众同分,乃色同分,心同分、所同分。又如势速,乃是色、心、心所迁灭不停故。又如定异,色不是心,心不是所,善因恶果定不互感等。余倣此说。
译文
第五无为法,略有六种。
此句标出总名,下文具体列出诸法。
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
此[无为法]是前四种法的本质也是精神意识的本性。这是因为:六位[心所法]是随心识(心法)而起,与心识相应;十一种[色法]是心识的对象;[不相应行法]又是心识的延伸。所以,前四种有为法皆以[心识]为体。[无为法]既是[有为法]的本质,亦即是[心识]的真实本性。
[无为法]共有六种。[为]是造作,[无为]即是没有造作。前九十四法皆是有造作、有生灭的[有为法],而此六种[无为法]则是寂寞冲虚,湛然常住,毫无造作。
第一[虚空无为],是指佛教的真谛境界,远离诸污染、障碍,清净澄明犹如虚空。此法因此喻得名。第二[择灭无为]。[择]是选择,[灭]是断灭。此法是指通过智慧的选择、分析而断离诸污染,获得真谛。此法是因强调智慧的抉择力、觉悟力而得名。第三[非择灭无为],是指清净圆满的真谛境界不须智慧的分别、抉择即可获得;或是指[有为法]因缘不具故诸法不生,由此所显之真理。第四[不动灭无为],指修习禅定至第四禅[舍清净]的境界时,已离前三定(初禅、二禅、三禅),出于三灾(火灾、水灾、风灾),八患(寻、伺、忧、喜、苦、乐、入息、出息),无吉乐等动摇身心。此法因强调身心安定、毫不动摇而得名。第五[想受灭无为],指修习禅定至[四空天]中的[无所有处定]的境界。位于此定,不仅悟得物质和虚空不存在,而且悟得一切意识和意识的对象也不存在。此法因强调无想、无思虑而得名。第六[真如无为],不虚妄、不颠倒的真理是真如。[真]相对于虚妄,[如]相对于[颠倒]。[遍计]万有,是虚妄分别;[依他]而生,是虚假不实;只有[圆成实](圆满、成就、真实,是[三自性]之一)才是[真如]。或者,[真如]就是指真实、永恒。[真]即是[如],[如]即是[无为],[无为]才能真实、永恒。
到此,该论已列出全部[百法],算是回答了[何等一切法]的设问。下文则解释二种[无我],以回答[云何为无我]的提问。
原典
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
此标章,下别列。
一虚空无为[注释:虚空无为:第一种无为法,指离开一切污染和烦恼的清净境界。虚空,比喻清净境界的顺畅无障碍。],二择灭无为[注释:择灭无为:第二种无为法,指依靠智慧的抉择分别而除却烦恼。择,选择,指智慧的分别。灭,断灭烦恼。],三非择灭无为[注释:非择灭无为:第三种无为法,指心性本来清净,不需智慧的分别,即可获得清净无为的境界。],四不动灭无为[注释:不动灭无为:第四种无为法,指无苦无乐,无喜无悲的清净境界。不动,指没有苦乐喜悲的感受来动摇身心。],五想受灭无为[注释:想受灭无为:第五种无为法,指一切思虑行动都已停止的境界。相当于无色界的第三天无所有处。在此境界中,不仅物质和虚空不存在,连意识及意识的对象也不存在。想受灭,思想和感受已经断灭。[想]与[受]均是遍行心所。],六真如无为[注释:真如无为:第六种无为法,指获得真理,掌握绝对的最高境界。真是真实,如是永恒。六种无为法中,真如无为是本,其余五种都是它的不同表现]。
言无为者,是前四位真实之性,故云识实性[注释:识实性:心识(意识)是一切法的本质。实性,本性、本质。]也。以六位心所则识之相应,十一色法乃识之所缘,不相应行即识之分位,识是共体[注释:共体:共同的依据,共同的本体。体,基础、本体。指识是一切法的本体。]是故总云识实性也。
而有六种谓之无为者。为,作[注释:作:行为活动的简称,亦称[造作]。]也。以前九十四种乃生灭之法,皆有造作,故属有为。今此六法,寂寞冲虚,湛然[注释:湛然:清澈、澄明。]常住,无所造作,故曰无为。
言虚空无为者,谓于真谛离诸障碍。犹如虚空豁虚离碍,从喻得名。下五无为义倣此说。择灭者,择谓揀择[注释:揀择:选择、区分,指思维的分别功能。],灭谓断灭。由无漏智[注释:无漏智:无污染的清净智慧。无漏,没有污染、没有烦恼。佛教请清净安定即是圆满、真实、恒常。]断诸障染[注释:障染:障碍和污染。种种烦恼和恶念即是污染,污染即是成佛解脱的障碍。],所显真理,立斯名焉。非择灭者,一真法界[注释:一真法界:即真法界,指事物的本质和真谛。一是唯一,真是真实,法界泛指诸事物。]本性清净,不由择力[注释:择力:智慧的分别能力。择即揀择。]断灭所显。或有为法缘阙[注释:缘关:缺少一定的条件。缘阙即是缺缘,阙同缺。]不生,所显真理。以上二义,故立此名。不动[注释:不动:指第四种无为法,不动灭无为。参见注[4]。]者,以第四禅[注释:第四禅:禅定境界可分为[四禅定]和[四空定]。[四禅定]又称[四静虑],包括初禅[离生喜乐],二禅[定生喜乐],三禅[离喜妙乐],四禅[舍念清净]。位于第四禅,则无苦无乐。四种禅是逐渐脱离喜乐。]离前三定[注释:前三定:即四禅中的前三禅。],出于三灾八患[注释:三灾八患:三灾:坏劫分为二十期,于最后一劫世界即开始坏灭而引起天灾,即:火灾(坏欲界至初禅天)、水灾(流失至第二禅天)与风灾(破坏至第三禅天)。八患:指第四禅天已无寻、伺、忧、喜、苦、乐、入息、出息等八灾患。]无喜乐等动摇身心,所显真理。此从能显彰名,故曰不动。想受灭者,无所有处[注释:无所有处:指[四空天]中的第三天,位于此天,一切意识都不存在,一切意识的对象也不存在。[四空天]包括:初空天[空无边处],此定虚空不存在。二空天[识无边处],此定意识不存在。四空天[非想非非想处],此定已获绝对寂静。]想受不行,所显真理,立此名尔。真如者,理非妄倒故名真如。真简于妄,如简于倒[注释:倒:颠倒。],遍计依他[注释:遍计依他:遍计,是指虚妄意识执一切假有为实;依他,是指世间事物皆依他而起。两种性质都不是真理的体现。]如次应知。又曰:真如者,显实常[注释:实常:真实,恒常。]义,真即是如,如即无为。
上自一切法下至此,乃明百法,以答初何等一切法之问毕矣。此下大分明二无我,以答次问[注释:次问:指文章(《百法明门论》)开始的第二个提问:何等无我?第一问是:何等一切法?]也。
译文
言无我者,略有二种。
此句标出总名,以下具体列出诸法。
一补特伽罗无我。
[补特伽罗]是梵文音译,汉语意译为[数取趣]。众生起惑造业,就要堕入生死轮回,这是[能取]:生死轮回共有五种转生方向,称[五趣](天、人、畜生、饿鬼、地狱)。这是[所取]。众生屡屡起惑造业,在五趣轮回中不得解脱,自己不能主宰自己。称为[无我]。[数取趣]就是[无我],即[补特伽罗无我]。[无我]就是[我空],或是没有实际的主体。凡夫众生皆以为心外万物是实有,而且以为万物后面有主宰。下文所说的[法无我],即是指诸法没有主体,也没有外在的主宰。
二法无我。
所谓[法],是轨范、任持的意思,指诸事物的本性。虽然万物都有一定的本性,但不能永恒、稳定的存在。[法无我],即指诸法万物没有恒常的[自性],也可称[法(万物)无法(自性)]。《瑜伽师地论》第九十三卷中说:一切[无我]都有共同的的特徵,可总称为[空]。[补特伽罗无我]可称[我空],是指众生处于五趣轮回的因果循环之中,没有真实的主宰。[法无我]可称[法空],是指万物皆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真实、恒常的本性。毗昙经中合称二空为[大空]。经中说:执自我为实有,就会有出于[我心]的种种虚妄分别。又说:[我执](执众生自我为实)狭隘,[法执](执世间万物为实)广泛。因为迷执于[众生自我]必会迷执于[世间万物];而迷执于[世间万物]却未必迷执于[众生自我]。迷执于[众生自我],是以为[人]有恒常的主体;迷执于[世间万物],是以为[物]有恒常的自体。处于二乘(声闻、缘觉二种修行方法)初步修行的凡夫,就是[我执]已断,[法执]犹存。
[我]与[法]可分[世间我法]和[圣教我法]。[世间我法],是世俗中人执[我法],此中[我法]犹如镜中花、水中月,皆是没有[自体]的幻觉,称为[无体随情(有情众生)名假]。[圣教我法],是佛法圣教中所说[我法],此中[我法]虽有一定的形状和现象,仍是有生灭的假有,佛法中只施设[假名],称为[有体强设名假]。所以,二种[我法]皆是假。总之,众生自我与世间万物皆是虚幻。
原典
言无我者,略有二种。
此标章,下别列。
一补特伽罗无我[注释:补特伽罗无我:即众生无我,指众生处于五道轮回的生灭循环之中,没有恒常的自体或自性。补特伽罗,梵文音译,意译是[众生]或[数取趣]。无我,没有[自我]或自体]。
梵言补特伽罗,唐言数取趣[注释:数取趣:指五道轮回。数,屡屡不断。取趣,转世投胎,趣是五趣。]。谓诸有情数数起惑造业[注释:超惑造业:烦恼生起是谓起惑,众生行为是为造业。众生的五道轮回,即是起惑造业所招来的苦果。],即为能取;当来五趣[注释:五趣:即天、人、畜生、饿鬼、地狱。],名为所取。虽复数数起惑造业,五趣轮转都无主宰,实自在用[注释:自在用:自我主宰,自由无碍的运作。],故言无我。乃补特伽罗,即无我矣。此所无,即我是为我空也。彼凡夫等皆执心外实有诸法[注释:诸法:世间种种事物。],又执此法有实主宰,此说为无无[注释:[无无],应为[无我]。],即彼空无别体也。
二法无我[注释:法无我:诸法万物皆没有恒常的自体,故说[法无我]。]
言法者,轨持[注释:轨持:轨是轨范,可以被认识;持是任持,有一定的质。]之义。谓诸法体,虽复任持,轨生物解[注释:生物解:导致对事物义理的认识。物解,即是解物,解释事物。],亦无胜性[注释:胜性:真实性。胜,突出、显著。],实自在用。故言法无我,法即无我。应云法无法,从能依[注释:能依:依赖或根据其他事物。与[所依]相对,[所依]是指被依赖、被根据。在唯识学中,将八识心、心所生起时所依止仗讬者,称为所依。]说,故云无我。《瑜伽》[注释:瑜伽:指《瑜伽师地论》。]九十三云:复次,一切无我无有差别,总名为空,谓补特伽罗无我及法无我。补特伽罗无我者,离一切缘生行[注释:缘生行:指因果流转的种种行为变迁。缘生,因缘而生;行,流变。]外别有实,我不可得故。法无我者,谓一切缘生诸行性非实我,是无常故。如是二种略摄为一,彼处说此名为大空。又云:我之执者心得境名[注释:心得境名:指内心用言语来思考事物。]又云:二执者我狭法宽。盖人有迷人必迷法者,迷法未必迷人故。能持自体者为法,有常一[注释:常一:恒常不变,这里指身心生命的连续。]用者为人。如二乘[注释:二乘:指声闻、缘觉二乘。参见前文注[三乘五性]。]我执已断,法执犹存。则其浅深宽狭可见矣。
盖我法者,不出世间及圣教二种我法。谓世间人执我法,无体随情名[注释:无体随情名:没有自体的假象,众生却以为是实有。诸如镜中月、水中花。情,有情众生;名,假名。]世间假。圣教我法者,有体强设名[注释:有体强设名:即使是有形体的事物,也是假有假名。强设名,施设假名。]之为假故。二皆为假,故无我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