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十疑论》及净土法音(三)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西方發願文的事相理體都很周全完備,修行發願既深且廣。有智慧的人應當仔細體驗其中的含意,盡力修行文中所言之事。這樣才可能達到自利利他,因果圓滿的境地。而不僅僅成為文字語言,音聲唱和,口頭說說而已。到此為止,題目含義解釋完畢。稽首西方安樂國 接引眾生大導師我今發願願往生 唯願慈悲哀攝受
  偈文初二句是歸命,後二句是請加。發願之始,必先歸命於佛者,所以求證此心也。
  稽首者,禮佛之儀式。謂以頭著地,稽留少頃而起,故名稽首,表敬之極也。 
  西方安樂國,是依報。接引眾生大導師,是正報。
  言安樂國者,無八苦故名安,無三毒故名樂,法王所統名為國。
  言接引者,眾生沒在苦海,佛以智手接之令出。著於五欲,佛以種種樂事誘之令離,故曰接引。
  言導師者,導人以正道也。眾生顛倒,以苦為樂,以邪為正,不知出要。佛為分別娑婆是苦,西方是樂,令起欣厭,發願往生,故名導師。
  外道不知邪正,妄立宗徒,是師非導。聲聞能出三界,不化眾生,是導非師。菩薩能化眾生,雖是導師,不名為大。
  唯有彌陀世尊,乘大願船,入生死海,不著此岸,不居彼岸,不住中流,而導眾生到於彼岸。如是利益,遍於十方,盡於三世,無暫休息,是故獨稱為大導師也。
  我今願往,是自迷己懷。唯願攝受,是請求加護。愛念名慈,憐憫名悲。如母念子,心無捨離,是名攝受。
  發願往生偈文的最前面二句,是以身心性命來歸投依靠,後面兩句是請求加持。發誓願之初,一定要先歸命於佛陀,因為要請求佛陀證明我們的真心誠意。
  稽首是禮拜佛陀的一種儀式,就是以頭接觸地面,在地面停留一下子之後,才再把頭抬起來,所以叫做稽首,這是表示尊敬到了極點的意思。
  西方安樂國是阿彌陀佛的依報,也就是除了正報之外的一切。接引眾生大導師就是指阿彌陀佛,也就是正報。
  所謂安樂國,就是沒有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這八苦,叫做安。沒有貪、瞋、痴這三毒,叫做樂。阿彌陀佛這位佛法的國王所統治的國土,叫做國。
  所謂接引,是說眾生沈淪在痛苦的大海裡,佛陀以智慧之手,接引眾生出離苦海。眾生執著於色、聲、香、味、觸的五欲之中,佛陀以種種快樂的事情,引誘眾生脫離五欲的束縛,這就叫做接引。
  所謂導師,是說以正道引導別人的智者。眾生十分顛倒,把痛苦當成快樂,把邪法當成正法,不知道出離苦海的道理和方法。於是佛陀為眾生,一一詳加說明娑婆世界的苦,西方極樂世界的樂。讓眾生對西方極樂世界生起欣悅之心,對娑婆世界生起厭離之情,所以佛陀叫做導師。
  心外求法之外道,搞不清楚邪法與正法,他們胡亂設立法道宗旨,以招徠信徒,因此只能說是教師,而非導師。小乘的羅漢能夠修行到超出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不再受分段生死的束縛,但是由於他們只住於涅槃中,而不度脫眾生,因此只能說是自導正道者,而非教導眾生者。菩薩能夠度化眾生,可以說是導師,不過由於未達到究竟的地步,因此不能稱為大導師。
  只有阿彌陀佛世間所尊崇者,能夠乘坐大誓願的船,進入生死的大海。不執著於真空之岸,不居止於妙有之岸,也不停住於中道之中,而能引導眾生抵達解脫之岸。由於佛陀不暫停休息,不斷的在十方世界,三世之間,引度眾生得到大解脫,所以獨被稱為大導師。
  我今願往是表示自己尚業障深重,十分迷惘。因此唯願攝受,是請求佛陀加以護持。愛心思念叫做慈,憐憫叫做悲。猶如母親思念子女,心頭沒有片刻的捨離,叫做攝受。
  弟子某甲,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普為四恩等,是所緣之境。求於諸佛等,是能發之心。專心持念等,是所念之佛。期生淨土,是所望之處。
  蓋發菩提心,必先緣境。若無此境,則心無所依,亦無所發。然境有廣狹遠近不同,四恩狹而近,三有居中,法界眾生則遠而復廣。境既如此,心亦復然。必先從親至疏,由近及遠也。
  言四恩者,在家則天地君親師,出家則父母師僧國王檀越。
  言三有者,即是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隔歷不同曰界,因果不亡曰有。此三界中,即六道四生住處,舉依報以該正報也。
  法界眾生,即十方無量世界一切眾生,亦即九法界眾生。
  非二非三故名一,運載眾生故名乘,無上非有上。菩提者,能覺之智也。
  言不但專為自利,乃欲普為四恩。又不但為四恩,亦欲普度六道四生,又復不為一三界六道四生。乃是普為十方無量世界一切眾生,欲令度脫,使其皆得一乘無上菩提之道,故發此心也。
  專心者,不雜餘事。持念者,受而不忘。一名而具萬德,故名萬德洪名。
  期者望也,無有五濁,故名淨土,
  蓋念佛而不發大菩提心,不與彌陀本願相應,終不往生。雖發菩提心,不專念佛,亦不往生。故必以發菩提心為正因,念佛為助緣,而後期生淨土,修淨業者不可不知。
  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這句話,是發心的因緣對象。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是指正是發此心。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是指阿彌陀佛是所念的佛號。期生淨土是指所希望往生的地方。
  要發菩提心,一定要先有對象才行。如果沒有對象,那麼心就無所依靠,菩提心也就發不出來了。而對象又分廣大狹小及親疏遠近之不同。四恩屬於狹小而親近者,三有既不狹小也不廣大,既不親近也不疏遠,而法界眾生則屬於疏遠且廣大的。
  發菩提心的對象既然如此,則心之所念亦必然如此。一定都是先從親近者開始,最後擴及疏遠者。
  所謂四恩,在家眾是指天地、國君、雙親及老師。出家眾則是指父母、剃度師教授師授戒師、國王及施主檀越。
  三有就是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彼此分隔阻礙有所不同,就叫做界。造因得果而決不會亡失,就叫做有。所說的三界,就是指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這六道及卵生、胎生、濕生、化生這四生所住之處。只要指所住之處的依報,就可以包括六道眾生的身心正報。
  法界眾生就是指十方無量世界的一切眾生,也就是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及菩薩等九法界的眾生。
  一乘無上菩提道是說,不是二也不是三,所以說是一。能夠運載眾生,所以叫做乘。無上是說沒有東西更在他之上。菩提是指能覺悟的智慧。
  也就是說,不單單只為了自己得到利益,而是為了要讓四恩獲得。又不只為四恩獲得,而要讓六道四生獲得。又不單為讓三界六道四生獲得,而是要讓十方無量世界一切眾生,都能得度解脫,都能證得一乘無上的菩提之道,而發了這個心。
  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是說,不夾雜其他的修行法門,叫做專心。持念是說受持而不忘失。阿彌陀佛一佛的名號,就具備了萬種的德行,所以叫做萬德洪名。
  期生淨土是說,期表示期待希望之意。沒有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及命濁的五濁,所以叫做淨土。
  如果念佛而不發大菩提心的話,就沒有辦法和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感應,那就無法往生淨土。而雖然發了菩提心,但卻不專心念佛的話,也無法往生。因此,一定要以發菩提心作為正因,念佛作為助緣,然後發願期待往生淨土。這是修行淨土法門的人,不可以不知道的。
  又以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淨德難成。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我及眾生,曠劫至今,迷本淨心。縱貪瞋痴,染穢三業,無量無邊。所作罪垢,無量無邊。所結冤業,願悉消滅。
  又以下明懺悔之因,今於下明懺之法,我及眾生下正陳懺悔。
  此一段文,承上文言,雖然念佛發心,期生淨土。而我罪業厚重,福善輕微。障緣既深,智慧復淺。染污心識,如火熾然。清淨功德,一無成就。
  興言及此,焉不悲傷?蓋末世凡夫,鈍罪如此。如此罪障,能障行人不得往生,將如之何?此懺悔之宜急務也。
  言業重福輕者,業即十惡,福即十善。言十惡者,身有三,謂殺盜YIN。口有四,謂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有三,謂貪嗔痴,翻此十惡,則名十善。言重則十惡具造,言輕則一善單修。
  又上品十惡名業重,下品十善名福輕。如十惡業,殺生則以父母師僧為上,餘人為中,畜生微細昆蟲為下。餘皆例此可知,十善反此可以意得。
  又熾然作惡名業重,泛然行善名福輕。乃有嗔他則其速滅,杖彼則立使隨亡,此業重也。
  又或方才念佛,便謂口酸。適遇禮拜,又言腰痛,此福輕也。
  言障深慧淺者,障有二種,一者外障,二者內障。外障有二,一者塵緣逼迫,二者魔外牽纏。內障復二,一者疾病夭殤,二者愚痴顛倒。
  慧有二種,一者方便慧,二者真實慧。聞思修為方便,見道為真實。見道有二,一者小乘,二者大乘。大乘所見復有二種,一者空假,二者中道。中道復二,一者但中,二者圓中。
  若就諸慧論深淺者,聞慧為淺,思慧為深。乃至但中為淺,圓中為深,傳傳互論可知。
  言障深則內外交攻,言慧淺則聞薰薄解。
  乃有甫欲修行,便生惡疾。纔能向道,適遇邪師,此障深也。
  又有未得內凡,便謂已超佛地。稍通世智,自言已入悟門,此慧淺也。
  貪嗔痴名染心,戒定慧名淨德。
  言易熾者,嗔如火焰,觸乾草而展轉增高。愛似藕絲,割鈍刀而牽連不斷。痴則密織見網,愈縛愈纏,深種邪根,彌生彌廣。
  言難成者,戒則律儀篇聚,持少犯多。定則大小禪那,造修無地。慧則權實妙智,證悟無門。
  乃有一毫染著,累月牽懷。片語不投,終身結怨者,此易熾也。
  其或才登戒品,已破浮囊。一入禪堂,但增昏掉者,此難成也。
  自非深生慚愧,痛自剋責,懇切懺悔。則縱經塵劫,滅罪良難。
  又以業重福輕這四句,是說明懺悔的原因。今於佛前這四句,說明懺悔的方法。我及眾生這十句,說明要懺悔的罪過。
  這一段是接著上一段說的,上一段雖然說要念佛發菩提心,期望能生到淨土。然而我們的罪業實在是太厚重,而福業卻又太輕微。由於障礙的因緣過分深重,而智慧又過於淺薄。於是我們被染污的心識,像火一般的熾盛。於是在清淨功德方面,毫無成就。
  講到這裡,怎能不悲傷呢。唉,末法時代的凡夫,根器如此鈍,罪業如此深。這些深重的罪業,能障礙修行人不能夠往生淨土。這該如何是好呢?因此懺悔罪業實在是當務之急呀。
  業重福輕是說,十惡就是業,十善就是福。所謂十惡是指身體上所犯的殺生、偷盜、邪YIN這三種罪過。嘴巴口頭上所犯謊言、甜言蜜語、挑撥是非及狠毒刻薄罵人的四種罪過。心裡意念上的貪心、瞋心、痴心這三種罪過。如果把這十惡倒過來的話,就變成了十善。所謂業重是指十惡全都造了,所謂福輕,是指單單只修了一種善法而已。
  上品十惡也叫做業重,下品十善也叫做福輕。譬如十惡業中,殺害父母、老師、剃度師、教授師、授戒師等屬於上品十惡,殺害其他的人屬於中品十惡,殺害畜生及昆蟲等屬於下品十惡。其他用這個例子來舉一反三就知道了,十善則相反。
  用歡欣鼓舞的心情來作惡,也叫做業重。用泛泛然的心態來行善,也叫做福輕。還有嗔恨對方就咒對方馬上死,用木棍打對方,就立刻要把對方打死,這都叫業重。
  也有人才剛開始念佛,就說嘴巴酸了。才剛開始拜佛,就說腰部疼痛,這通通叫做福輕。
  所謂障深慧淺是說,障礙有二種,一種是外來的障礙,一種是內在的障礙。外來的障礙又有二種,一種是塵世因緣的逼迫,一種是天魔外道的牽扯糾纏。內在的障礙又有二種,一種是因疾病而夭折死亡,一種是愚蠢痴呆正邪顛倒。
  智慧有二種,一種叫方便智慧,一種叫真實智慧。聞法思惟修行叫做方便智慧,證悟見道叫做真實智慧。證悟見道又有二種,一種是小乘,一種是大乘。大乘見道又有二種,一種證空假,一種證中道。證中道又分二種,一種偏於中道,一種圓融中道。
  這些智慧有深有淺,以聞法智慧最淺,思惟智慧較深,一直到偏於中道為淺,圓融中道為深,一層層互相比較就知道了。
  所謂障礙深重,就是內在及外來障礙同時發生。所謂智慧淺薄,就是雖聽聞佛法,但卻瞭解有限。
  有人才剛打算要修行,便突然染患惡疾。才剛剛要學佛法,卻偏偏遇到邪法教師,這些都是障礙深重的緣故。
  有人連內凡位都尚未證得,卻說自己已經超登佛地了。有人稍微通達了一點世間的智慧,就說自己已經開悟了,這些都是因為智慧淺薄之故。
  貪嗔痴就叫做污染的心,戒定慧就叫做清淨之德。
  染心易熾是說,嗔恚之心有如火焰,一接觸到乾草就燃燒蔓延得很快。貪愛之心就好比藕絲,用鈍口的刀割切,結果藕絲仍牽連不斷。愚痴顛倒之心,則好比以邪知見密織而成的網,只會纏縛得愈緊密,邪知見越來越深廣。
  淨德難成是說,戒律持的少,犯的多。禪定則不管是大乘或小乘禪,全都修不成。智慧則不論是權法或實法的妙智,通通都沒有證悟到。
  反而是只要有一絲毫的貪嗔痴習氣現前,就經年累月都繫掛胸懷。只要和人有隻字片語不相投,就終身懷恨對方,這就叫做染心易熾。
  有人才剛剛受完戒,馬上就又破戒了。有人一進入禪堂,就更加昏沈散亂的,這都叫做淨德難成。
  對於以上種種的情形,如果不能夠生出很深重的慚愧心,很沈痛的自我剋責,懇切懺悔的話。那麼就算經過塵點劫的時間,也是很難滅除罪業的。
  次懺悔法中,翹勤五體,表外儀恭。披瀝一心,明內心敬。兩肘兩膝及額,名為五體。披瀝謂開發洗蕩也,
  以我之誠,歸投於佛,故曰投誠。懺悔者,斷相續心也。
  由昔身行惡法,故今五體翹勤。復由意起貪嗔,故用一心披瀝。又由舌談惡語,故今口陳懺悔。
  又昔無始身業猛利,故用翹勤而懺。意業穢污,故用披瀝而懺。口業粗獷,故用陳詞急切而懺也,
  接下來是懺悔的方法。翹勤五體,表示外表儀態的恭敬。披瀝一心,表明內心的恭敬。所謂五體,是指兩個手肘,兩個膝蓋及額頭。披瀝就是打開顯露並加以清洗蕩除。
  投誠是說,我誠心誠意,歸依投靠佛陀。懺悔是說,斷除繼續再犯罪的心。
  由於以前用身體來造作惡法,所以現在五體投地,殷勤拜佛懺悔。以前用心意而起貪心嗔心的念頭,因此現在用心來披瀝懺悔。以前用舌頭來講說惡毒的話,因此現在用口來陳說懺悔。
  由於無始劫來身體所造的罪業很猛利,所以要用很殷勤禮佛的懺悔法。由於心意所造的罪業很污穢,所以要用講出來把它洗蕩乾淨的懺悔法。由於口舌所造的罪業很粗獷,所以要用言辭急切的懺悔法。
  次正陳懺悔中,我者行人自謂,眾生即四恩三有六道四生。
  謂我與法界眾生,自從曠劫直至今日,常常起惑造業,未曾休息。非是一人獨造,亦非一生一處所造。
  非是一人,故云我及眾生。非是一生,故云曠劫至今。非是一處,故云無量無邊。
  蓋由眾生從無始來,世世生生,互為眷屬,更相主伴,更相佐助,罪業方成。造業既同,懺悔亦爾。故須緣法界眾生,為其懺悔也。
  最後談懺悔的事情。我是指修行人自己稱自己。眾生就是四恩、三有、六道及四生。
  也就是說,我和法界的眾生,自從久遠劫來,一直到今天,經常由於迷惑顛倒,而造作許多的罪業,從來不曾停止過。而這些罪業,並不是我一個人單獨造的,也不是我一輩子造的,也不是我只在一個地方造的。
  由於不是一個人所造,所以說我及眾生。由於不是一生所造,所以說曠劫至今。由於不是在一個地方所造,所以說無量無邊。
  因為眾生從無始以來,生生世世都互相是親戚朋友,互相是主人僕人、上司下屬及老師學生等的眷屬關係。而罪業的造成,往往要靠眷屬的力量幫助,才可能完成。因此大家既然共同造業,所以也應該共同懺悔。這就是本發願文要為法界眾生懺悔的原因。
  問:曠劫罪業,應已受報。云何直至今生,猶未滅耶?若已受報,則不須懺。若猶不滅,則懺亦無益。
  答:眾生造業受報有三,一者現報,二者生報,三者後報。現報一生即受,生報次生方受,後報經無量劫乃受。
  復有二種,一者定業,二者不定。若過去業屬現報著,則亦已受。若生報後報,正在將來,豈可不殷勤懺悔耶?
  又若是定業則不可懺,若不定者,懺則除滅,何謂無益耶?小乘所明有定不定業,大乘所明一切不定。
  問:無始劫來所造的罪業,應該都已經受報完畢了。為什麼直到今生,罪業都還沒有滅呢﹖若是已經受報完畢的罪業,就不須要懺悔了。若是罪業至今都還不能滅,那就算懺悔,也沒有益處呀。
  答:眾生造的業,有三種受報情形。一種是現報,就是這輩子受報。第二種是來生報,就是下輩子受報。第三種是後報,就是將來世受報,甚至有無量劫才受報的。
  業又分二種,一種叫決定之業,一種叫不一定之業。若是過去世的業,屬於現報的話,那就已經受報完畢。若是屬於生報或後報的話,就表示將來會受報,因此怎麼能夠不殷勤懺悔呢?
  若是定業的話,則懺悔也沒有用。若是不定業的話,懺悔就能夠除滅。因此怎麼能夠說懺悔沒有益處呢?小乘法認為有定業及不定業兩種,大乘法則說一切都是不定業。
  迷本淨心二句是懺煩惱障,染穢三業四句是懺悔業障,所結冤業二句是懺報障。
  又迷本淨心是根本惑,縱貪嗔痴是枝葉惑。
  言迷則如雲覆月,光明不現。言縱則養賊為子,自劫家珍。
  身口意三,與煩惱相應,名為染穢。造作十惡五逆,名為罪垢。
  三業為能造,罪垢為所造。罪垢既成,必招冤業。冤必有報,故名報障也。
  迷本淨心,縱貪嗔痴,是懺悔煩惱障。
  染穢三業,無量無邊。所作罪垢,無量無邊,是懺悔業障。
  所結冤業,願悉消滅,是懺悔報障。
  迷失根本清淨之心,也叫做根本無明之惑。放縱貪嗔痴,也叫做枝葉之惑。
  迷惑的話,就好比烏雲覆蓋住月亮,月亮的光明無法顯現出來。縱容的話,就有如把盜賊當兒子般供養,最後盜賊把自己家裡的珍寶全都竊盜一空。
  身口意的三業,和煩惱互相感應,就叫做沾染污穢。造作了五逆十惡的業,就叫做污垢之罪業。
  身口意三業是造罪業的主因,五逆十惡的罪垢是結果。罪垢既然已經造成了,一定會招來冤枉受害者的不平。於是冤枉者採取報復行動,因此造業者就會受到報應苦果。
  言無量無邊略有五意,一約心,一念塵勞,具有八萬,何況相續。二約境,一處所作,已自無量,何況十方。三約事,一業若成,罪無邊際,何況諸業。四約時,一生所作,亦應無量,何況曠劫。五約人,一人所作,已自無邊,何況眾生。
  所以業若有形,虛空難受也。
  無量無邊可以分五方面來說,一、從心念上來說,一念的產生,有九十剎那。而一剎那,有九百生滅。因此一念的產生,就具備了八萬種的生滅塵勞,何況我們的心念是如此相續不停的。二、從環境上來說,在一個地方所作的罪業,就已經無量了,何況在十方所作的罪業。三、從事相上來說,造成一業之後,罪就已經無邊際了,何況造了那麼多業。四、就時間上來說,一生所造的業,就已經無量了,何況曠劫所造。五、就人數來說,一個人造的業,就已經無邊了,何況眾生所造。
  所以說,要是所有所造的業,都有形象的話,那就連虛空都容受不下了。
  冤業有三,如云人死為羊,羊死為人。死死生生,遞相吞噉,此名殺冤。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此名盜冤。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經百千劫,常在纏縛,此名YIN冤。
  問:YIN則彼此無怨,何亦名冤?
  答:殺盜二業,名為怒冤,YIN名喜冤。喜怒俱冤,無非是業。眾生顛倒,以怨為親,良由於此。
  願悉消滅者,謂三障俱滅也。
  冤業有三種,譬如有人死了之後,投胎變成羊。也有羊死了之後,投胎變成人。那麼人和羊這樣死死生生,互相吃來吃去,這就叫做殺冤。
  雖然說好像你欠我救命之恩,實際上是我用來還前世所欠你之債。因此百千劫以來,眾生在生死中,不停互償欠債。這就叫做盜冤。
  你愛我的心地品德,我憐你的相貌身材。因此百千劫來,眾生經常在愛慾裡糾纏不清,這就叫YIN冤。
  問:YIN慾之人,彼此並沒有怨恨,為什麼也叫冤呢?
  答:殺害及竊盜這二種業,叫做怒冤,YIN慾之業叫做喜冤。不管是喜是怒,通通叫做冤,因為都是造業之故。眾生邪正顛倒,把YIN慾怨家,視為歡喜親人,此正是顛倒的原因由來。
  所結冤業,願悉消滅,是說希望煩惱障、業障及報障這三種障,全都能滅除。
  從於今日立深誓願,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勤修聖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覺,誓度眾生。
  此即四宏誓願也。修行若無誓願,則有退失,故以此四法自制其心,則不生懈怠也。
  此之四宏,依於圓教無作四諦而發,名深誓願。願不依諦,名為狂願。若非無作,亦不名深。
  言無作者,謂本性具足,四皆無所造作也。天台大師云:“由迷理故,涅槃是生死,名為苦諦。菩提是煩惱,名為集諦。由悟理故,生死即涅槃,名為滅諦。煩惱即菩提,名為道諦。”今略釋之。
  生死煩惱是眾生因果,菩提涅槃是諸佛因果。然眾生諸佛,但有名字。生死煩惱菩提涅槃,亦但有名字。究極而言,祇是一心。以由無始,迷此一心,全以菩提涅槃而為煩惱生死。
  故於今日,悟此一心。即以煩惱生死,而為菩提涅槃。名雖有二,體則無二。如水成冰,冰還成水,此即無作四諦也。
  這就是所謂的四宏誓願。修行若是不發誓願的話,就會退步,甚至工夫全失。因此必須用四宏誓願來克制心念,這樣才不會產生懈怠。
  這四宏誓願,是依照圓教的無作四諦來發的,所以叫做深誓願。因為誓願如果不依照真諦來發的話,就會成為狂妄之願。如果不是以無作之心來發的話,也就不能稱之為深了。
  所謂無作,是指本來自性具足,四宏誓願皆非造作出來的。天台智者大師說:“由於眾生迷惑不知本體之理性,以致於不生不滅的涅槃,變成了有生有滅的生死,這就叫做苦果的真諦。由於眾生迷惑不知本體之理性,以致於智慧光明的菩提,變成了無明黑暗的煩惱,這就叫做苦因的真諦。而由於眾生證悟了本具之理體,於是生死就變成了涅槃,這就叫做滅苦果之真諦。由於眾生證悟了本具之理體,於是煩惱就變成了菩提,這就叫做滅苦因的真諦。”現在略加解釋。
  煩惱是成眾生之因,生死是眾生之果。菩提是成佛之因,涅槃是諸佛之果。然而不管是眾生,或者是諸佛,都只是名字而已。同樣的,生死、煩惱、菩提、涅槃等,也都只是名字而已。造究到極處,不過只是一個心念而已。由於從無始以來,這個一念之心迷惑無知,使得全體是菩提涅槃的心性,整個成為煩惱生死。
  所以從今天開始,發誓要證悟這一念之心,使得煩惱生死,成為菩提涅槃。名字雖然有二個,然而他的本體並非二個。好比水凍結成冰,而冰又融化成水,這就是所謂的無作四諦。
  問:眾生諸佛,但有名字,則誠然矣。生死煩惱是染穢法,菩提涅槃是清淨法。升沈迴異,優劣天淵,云何言亦但有名字耶?
  答:若就事論,誠如所說。若約理論,一一皆無實法。喻如梨園子弟,扮作貧兒,身行丐食,意起希求。須臾又扮帝王,身登九五,意生歡悅。有智慧者,不應於是而生實想,謂有貴賤高卑之異。生死煩惱,菩提涅槃,亦復如是。凡夫謂實,諸佛聖人,知其非真。
  問:眾生諸佛,確實只是名字而已。但是生死煩惱是污染穢濁的,而菩提涅槃是清淨無穢的。他們一個是超脫三界的,一個是沈淪六道裡,優劣有如天與地。怎麼可以說,也只是名字而已呢﹖
  答:若只就事相上來論,確實如你所說。但如果就理體上來論的話,每一樣都不是真實的。好比唱戲的梨園子弟,這下子扮做貧困的乞兒,看起來是身行乞食,心想獲得飲食。待會兒他又扮做九五之尊的帝王,看起來志得意滿,無所欠缺。有智慧的人,是不會把演戲的人,當他們真是乞丐或皇帝,而認為有高貴或卑賤的不同。生死煩惱和菩提涅槃也一樣,凡夫把他當真,諸佛和證果的聖人,都知道那不是真的。
  又問:生死煩惱不實可也,若菩提涅槃亦非真實,何須辛苦修證耶?
  答:所言非真但破執著,不言修證亦無。若執非真,反成邪見矣。乃有身犯律儀,口談玄妙,以念佛為愚夫,以修持為著相。此末世聰明人參禪大病,不可不知。
  又問:生死煩惱可以說是不真實,但是如果菩提涅槃也不真實的話,又何必那麼辛苦的修證呢﹖
  答:前面所說的不真實,只是為了要破執著而已,並不是說沒有修證。若是執著一切皆不真實的話,反而會成為邪知見。於是有人因此而身不持戒律,口裡卻談玄說妙。批評念佛的人是愚夫,指責修行是著相。這是末法時期的聰明人,參禪參出來的大弊病,這點不可以不知道。
  今言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即是煩惱無盡誓願斷。此依集諦發心,勤修聖道。
  誓不退惰,即是法門無量誓願學,此依道諦發心。
  誓成正覺,即是佛道無上誓願成,此依滅諦發心。
  誓度眾生,即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此依苦諦發心。文雖不次,義無二也。
  云何依於苦諦發心?謂觀眾生為生老病死之所逼迫,生大苦惱。以是因緣,發誓願云:“我當早度生死,亦度無量眾生得出生死。”生死即所觀苦諦,因觀生死故願度脫,是名依苦諦發心。
  云何依於集諦發心?謂觀眾生為貪欲嗔恚愚痴邪見之所惱害,不能自拔。以是因緣,發誓願云:“我當自斷煩惱,亦斷眾生無量煩惱,令得解脫。”煩惱即所觀集諦,因觀煩惱過患故欲斷除,是名依集諦發心。
  云何依於滅諦發心?謂觀諸佛已滅煩惱,得解脫樂,具有無量神通自在。而諸眾生不覺不知,妄受諸苦。以是因緣,發誓願云:“我當勤修方便,得大涅槃寂滅之樂,亦令眾生同得此樂,涅槃佛果。”即所觀滅諦,因觀佛果,故有希求,是名依滅諦發心。
  云何依於道諦發心?謂觀六度萬行恒沙法門,具有無量稱性法樂。而諸眾生不習不修,妄造諸業。以是因緣,發誓願云:“我當精勤修學無量法門,亦令眾生修學是法。”法門即所觀道諦,因觀法門,故願修學,是名依道諦發心也。
  然此祇是事相,若知理性具足,則四皆無作。云何無作?謂眾生是假名,度無所度。煩惱無實性,斷無所斷。法門元具足,學無所學。佛道本現成,成無所成。此名無作四宏誓願,依於無作四諦而發也。
  所謂遠離惡法誓不更造,也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的意思。這是從集諦(苦果因)而起的發心,要勤勞的修行成聖果之方法。
  誓不退惰,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的意思,這是從道諦(滅苦果因)而發起的心。
  誓成正覺,就是佛道無上誓願成的意思,這是從滅諦(滅苦果之果)而發起的心。
  誓度眾生,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的意思。這是從苦諦(苦果之果)而發起的心。發願文的四宏誓之次序,雖然和我們一般所誦有所不同,不過含義是一樣的。
  為什麼說是從苦諦發心呢?因為觀見眾生被生老病死所逼迫,而身心上產生極大的苦惱,因此就會發誓說:“我自己應當早點度脫生死,好來度脫無量的眾生,也讓他們出生死。”生死就是所觀見的眾生痛苦的果報,而這種苦果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叫做苦諦。由於觀眾生有生死,而發願度脫眾生,所以叫做依苦諦發心。
  為什麼說是從集諦發心呢?因為觀見眾生被貪欲、嗔恚、愚痴邪見所煩惱,而造作惡業,無法自拔。於是就發誓說:“我應當自己把煩惱斷了,然後也幫助眾生斷無量的煩惱,讓他們得到解脫。”煩惱就是所觀見的眾生痛苦的原因,這種種原因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叫做集諦。由於觀眾生煩惱所引起的災害,所以想幫他們斷除煩惱,所以叫做依集諦發心。
  為什麼說是從滅諦發心呢?因為觀見諸佛已經息滅了煩惱,得到了解脫的快樂,因而具備了無量的神通,獲得自在無礙。而諸眾生卻由於不知道,也覺察不到,所以虛妄的受了種種的苦惱。因此之故,就發願說:“我應當勤勞的修行各種助道的方便法門,以便得到大涅槃的寂滅之快樂,然後也來幫助眾生,讓他們也能獲得這種快樂。”獲涅槃證佛果,就是所觀見的滅除苦果所獲得的果報。這種滅苦的果報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叫做滅諦。由於觀見佛果的殊勝,而起希望求得之心,所以叫做依滅諦發心。
  為什麼說是從道諦發心呢?因為觀見六度萬行的恆沙般的修行法門,具備有無量的自性本具的法樂。然而諸眾生不但不修習這些法門,反而去妄造了很多的罪業。因此就發誓說:“我應當勤勞的修行學習無量的法門,然後也教眾生來修學這些法門。”法門就是所觀的修行的方法,這些修行的方法,好比是通達目的地的道路,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叫做道諦。由於觀見無量的修行法門而願意修學,所以叫做依道諦發心。
  不過這些都只是事相上的,若是知道自性本自具足一切的話,那麼四宏誓其實都不是造作而得的。為什麼說沒有造作呢?因為眾生只不過是假有的名字,所以實際上並沒有度脫眾生。而煩惱是沒有真實自性的,所以那裡有煩惱可斷呢?無量的法門,我們原本自性中即具足,又那裡須要去學呢?眾生原本皆具佛性,現成即是佛,又那裡有修成佛果之說呢?因此度無所度,斷無所斷,學無所學,成無所成,這就叫做無作四宏誓願,這是從無作四諦而發心的。
  阿彌陀佛,以慈悲願力,當證知我,當哀愍我,當加被我。願禪觀之中,夢寐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阿彌陀佛寶嚴之土,得蒙阿彌陀佛甘露灌頂,光明照身,手摩我頭,衣覆我體。
  阿彌陀佛下五句,明護念之心。願禪觀下,明護念之事。諸佛心者,是大慈悲,以慈悲故則有誓願。以誓願力,則當證知。由證知故,復當哀愍。以哀愍故,必應加被,此彌陀護念之心也。
  禪觀謂十六觀,始從日觀,乃至九品往生。或具觀十六,或專一觀。言一觀者,且指總觀,謂觀己身坐蓮華中,作蓮華開合想。蓮華開時,彌陀聖眾俱放光明,來照我身。水鳥樹林,皆演妙法,此名總觀。
  或但觀丈六佛相,在池水上,垂手提攜,己身胡跪華中,亦可。
  前面五句,表示阿彌陀佛護持憶念眾生的心。接下來講阿彌陀佛護念眾生的事相。由於諸佛心是大慈悲的,所以會發誓願度眾。由於誓願的力量成就,所以能證明知道眾生求助之心。於是會對眾生產生哀愍,而加被眾生,這就是彌陀護念眾生的心。
  禪觀指的是十六觀,從日觀一直到九品往生。可以十六觀全修,也可以只修一觀。這一觀指的是總觀,就是觀想自己坐在蓮華中,當蓮華開敷之時,阿彌陀佛及諸聖眾,全都放光來照自己。而四周圍的流水,諸鳥及樹木,都在講說妙法,這就叫總觀。
  或者只觀想一丈六尺的佛身,在七寶池水之上。阿彌陀佛垂手提攜,而自己則跪在蓮華中。
  問:今既專持名號,云何復令觀想?
  答:終日持名,暫時觀想。以觀助念,念則不散。縱令心粗境細,亦可託像而觀,復何礙乎?
  禪觀是醒時,夢寐是睡時。或醒或睡,皆得見佛。若不觀想,則見佛為難。
  問:既然已經專心持佛名號,為什麼又要觀想呢﹖
  答:在一天到晚持名念佛之中,偶爾不妨暫時觀想。用觀想來幫助念佛,這樣念佛的心才不會散亂。就算心念很粗,境界很細,也可以藉圖像來觀想,有什麼妨礙的呢?
  禪觀是清醒時的修行,夢寐是睡覺的時候。不管是醒時或睡時,都希望能見到佛。如果不觀想的話,想要見佛就難了。
  問:觀中見佛,得無魔事否?
  答:參禪人本不念佛,而佛忽現,此則心境相違,名為魔事。念佛人本自觀佛,佛隨相現,此名感應道交,非魔事也。
  然須了知,所見之佛,如水中月,非有非無,不可取著。若生取著,則恐反成魔事,切宜慎之。
  金色身是正報,寶嚴土是依報。歷是經歷。寶嚴者,七寶莊嚴也。餘文可解。
  問:在觀想中見到佛,豈不是魔事嗎?
  答:參禪的人本來就沒有憶念佛,而佛忽然出現的話,就是心念和境界相違背,這就叫做魔事。而念佛的人,本來就在觀想佛,因此當佛相出現的話,這就叫做感應道交,不是魔事。
  不過念佛人見到佛之時,必須要很清楚的知道,所見到的佛,是和水中的月亮一樣的,不是真的有,也不是沒有。千萬不可以認為是真的而執著取相。如果生了取著心的話,很可能會變成魔事。千萬要謹慎。
  金色身是阿彌陀佛的正報,寶嚴土是佛陀的依報。
  歷是經歷的意思。寶嚴是用七寶來莊嚴的意思。
  其他的文字,應該自己可以瞭解。
  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長,疾空煩惱,頓破無明。圓覺妙心,廓然開悟,寂光真境,常得現前。
  由甘露灌頂,故宿障除。由光明照身,故善根長。由手摩我頭,故煩惱無明頓破。由衣覆我體,故妙心真境現前。
  宿障指惑業苦三障,善根即戒定慧根。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名為煩惱。指見思惑,於第一義諦不了,名曰無明,指根本惑。
  由此二惑,故妙心真境不能顯現。今二惑頓空,故開悟現前也。
  圓覺是能證智,寂光是所證理。現前者,洞然明白也。
  由於佛陀用甘露為我灌頂,所以我宿世的障礙得以消除。由於佛陀用光明照我的身,使得我的善根得以增長。由於佛陀用手摩我的頭,使得我的煩惱無明頓時破除。由於佛陀以僧伽梨衣覆蓋我的身體,使得我的妙明真心,寂光真境,出現眼前。
  宿障指的是迷惑、業力及苦果這三種障礙。善根就是指持戒、禪定及智慧之根性。頭腦昏迷,俗事煩擾,能使我們心神不定,備遭惱怒擾亂,這就叫煩惱,也叫見思惑。對於第一義諦不瞭解,就叫做無明,也叫做根本惑。
  眾生由於見思惑及根本惑此二惑之障礙,所以妙心真境不能顯現眼前。現在由於佛陀加被,二惑頓然消除,因此得悟真心。
  圓覺是能夠證得的智慧,寂光土是所證得的理體。
  現前是洞然明白的意思。
  至於臨欲命終,預知時至,身無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諸根悅豫,正念分明,捨報安詳,如入禪定。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諸聖賢眾,放光接引,垂手提攜。樓閣幢幡,異香天樂,西方聖境,昭示目前。令諸眾生,見者聞者,歡喜感歎,發菩提心。
  臨命終時,第八識將去時也。三日七日為預知,四大不調名病苦,水火刀兵毒葯等名厄難。
  貪戀有四,一、終歲持齋,一朝食肉。二、長年念佛,此日貪生。三、思愛牽纏,難割難捨。四、許願保禳,求神服藥。
  迷惑有三,一、疑罪業深重,二、疑功行淺薄,三、疑佛不來迎。
  諸根即眼等五根,正念是意根。無病無難故悅豫,無貪無惑故分明。
  捨所受身名捨報,不忙不亂故安詳,坐脫立亡,故云如入禪定。
  阿彌陀佛下,明感應道交。令諸眾生下,明見聞利益,如文可知。
  臨命終時,是指第八識將要離去之時。死前三日或七日,知道要往生,這叫預知。肉身的地水火風四大不調,叫做病苦。遇到火災、水災、戰爭或吃毒葯等,這叫厄難。
  貪戀有四種:一、經年累月持齋,結果有朝一日卻吃肉。二、年年念佛求生淨土,臨終時卻忽然貪生怕死。三、臨終時恩愛牽纏,難以割捨。四、臨終前祭祀求神發願,服葯以求不死。
  迷惑有三種:一、懷疑自己罪業深重,無法往生淨土。二、懷疑自己功夫修行淺薄,無法往生淨土。三、懷疑佛不會來迎接自己,無法往生淨土。
  諸根指的是眼、耳、鼻、舌及身之五根。正念指的是意根。由於臨終時無有病苦,無有厄難,因此五根都很愉快安適。由於沒有貪戀,沒有迷惑,所以意根清清楚楚。
  捨棄我們這個受業報的身體,所以叫做捨報。因為不急忙,不慌亂,所以叫做安詳。很安詳的坐著死或站著死,所以叫做如入禪定。
  接下來是阿彌陀佛等聖眾放光接引,這是講的感應道交。其他眾生見到或聽到這種景象,發菩提心,是表示見聞的利益。
  我於爾時,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七寶池內,勝蓮華中。華開見佛,見諸菩薩,聞妙法音,獲無生忍。於須臾間,承事諸佛,親蒙授記。得授記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金剛臺即蓮華座,其座金剛所成,故名金剛臺。又華內蓮房,亦名為臺,上品上生,乃有此臺。
  如彈指頃,言往生之速也。
  勝蓮華,即金剛臺上之華。
  無生忍者,一切諸法本自不生不滅。眾生顛倒,妄見生滅。今以智慧而了達之,故云獲無生忍。得此忍已,便登初住,大用現前。
  承事諸佛下,正明其相。
  三身者,法身、報身、化身。
  四智者,一、大圓鏡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觀察智,四、成所作智。
  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六通著,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盡也。
  陀羅尼翻總持,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也。
  一切功德句,總結上文。
  皆悉成就者,是初住分成就,非究竟成就也。
  金剛臺就是蓮華所成的座位,這個座位,是用金剛所做成的,所以叫做金剛臺。蓮華內的蓮房,也叫做臺。只有上品上生的人,才能夠坐此金剛臺。
  有如彈指頭的頃刻之間,表示往生的迅速。
  妙勝的蓮華,指的是金剛臺上的蓮華。
  無生忍指的是,一切諸法本來就不生不滅,而眾生頭腦顛倒,妄見有生有滅。現在用智慧了達諸法本自不生不滅,因此而獲得無生忍。獲得無生忍之後,就能登上圓教的初住位,也就是證法身,這時大神通的力用才得以現前。
  從承事諸佛,一直到陀羅尼門,講的都是獲得無生忍後的大用現前之情形。
  三身指的是法身、報身及化身。
  四智是指一、大圓鏡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觀察智,四、成所作智。
  五眼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及佛眼。
  六通是指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及漏盡通。
  陀羅尼翻譯成總持,就是總括一切所有諸法,而含持有無量之義理。
  一切功德指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及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皆悉成就是指證圓教初住位,而非證圓教究竟位之佛果。
  然後不違安養,回入娑婆。分身無數,十方剎。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種種方便,度脫眾生。咸令離染,還得淨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問:菩薩化他,不於淨土,而於穢土者,何也?
  答:以淨土中人,有善無惡,化度則易。穢土惡多善少,化度則難。難故大悲增長,行願堅牢。易故悲心不深,行願不廣。
  大彌陀經云:“此土修行一日,勝於西方淨土修行一劫”者,蓋謂此也。
  又此娑婆是本昔受生之處,有緣必多,化度宜急。所以生淨土後,必先回入。
  問:菩薩度化眾生,不在淨土度化,而到穢土度化,為何如此?
  因為淨土世界的人,只有善人,沒有惡人,要度化他們很容易。穢土的惡人多善人少,要度化他們比較困難。由於難度化,菩薩的大悲心才會增長,修行及願力才會堅固牢強。眾生如果容易度化的話,菩薩的大悲心就不會深,行願也就不容易廣大。
  所以佛說無量壽佛經裡說:“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超過在西方淨土修行一劫。”就是這個意思。
  而且娑婆世界是菩薩原本受生的地方,因緣一定很多,是應該早早度化的地方。所以往生淨土,證成法身之後,必定要先回入娑婆世界度眾才是。
  又問:逕在此土化導,有何不可?何須捨此趨彼,然後回入。
  答:若不捨此,則墮落有分,化導何從?若不往彼,則自利未能,利他安保?
  喻如貧人,未見帝王,未蒙官職,則自尚飢寒凍餒之不暇,又焉能周給鄰里鄉黨乎?
  故知不願度生則已,願則必求西方。不生西方則已,生則必須回入。
  又問:真接在娑婆世界度化引導眾生,又有什麼不可以呢?何必一定要捨離娑婆世界,往生極樂世界,然後又再從極樂世界,回入娑婆世界來度眾﹖
  答:若是不捨離娑婆世界的話,那麼鐵定會墮落三惡道的,這時又如何能度化引導眾生呢?若是不往生極樂世界的話,則連度化自己的能力都沒有,又如何能度化利益他人呢?
  好比一個貧困之人,見不到皇帝,沒個一官半職可做。自己飢寒交迫正自顧不暇之際,又如何能照顧到全鄰里鄉黨呢?
  所以我們應該知道,不想度眾生也就罷了。如果發願要度眾生的話,一定要自己先求生西方淨土。不求生淨土也就罷了,如果求生淨土的話,一定要證果之後回入娑婆來度眾。
  又問:適欲往生,又欲回入,得無進退躊躇,志不決定耶?
  答:先期自利,故願往生。後願利他,故須回入。發心雖在一時,行事則有先後。
  若不先發此意,一生淨土,回入則難,其如四恩三有何?
  故知未得往生,決無復入胞胎之念。既生安養,決無不來化導之心。此正明決定,何謂不定耶?
  又問:才要往生淨土,又要回入娑婆。豈不是會不知該進還是該退,志向無法決定嗎?
  答:先要達到利益自己的目的,所以要發願往生。後來為了要利益他人,所以要回入娑婆。雖然是同時發心要自利利他,但是在行事上,還是有先後的差別。
  要是不先發自利利他之心的話,一往生到淨土,要想回入娑婆就難了,那麼又如何能度四恩三有呢?
  所以要知道,還不能往生以前,千萬不要再有進入三界胞胎的念頭。而生到淨土之後,絕對不要有不回入娑婆化導眾生的心念。這樣的決心是一定的,怎麼說志向不定呢?
  言不違安養者,法身不動也。
  言回入娑婆者,化身應現也,
  如一月千江,不升不降。從體起用,亦復如是。非獨一國,亦遍十方。種熟脫三,番番不息。
  小乘外道,作意神通,名可思議。一心作一,不能作多,名不自在。菩薩不爾,不消作意,化化無窮,故名不可思議自在神力也。
  不違安養,表示法身如如不動。
  回入娑婆,表示化身應化示現。
  好比一個月亮,可以同時映現在千條江水裡,而月亮本身,並沒有升高也沒有下降。從法身本體,起化身之用,也是同樣的道理。化身佛不僅在一個娑婆世界出現,而是在十方的娑婆世界出現。讓眾生種下佛法的善根,使已種下善根的眾生善根成熟,並度脫善根已經成熟的眾生。這就是佛菩薩不停在做的度眾之事。
  小乘和外道的修行人,他們所修行的神通,是有意去造作的,所以叫做可思議。他們一個心念,只能變化一樣,不能變化多樣,所以叫做不自在。菩薩和他們不同,菩薩不須要有意去造作,而且可以變化無窮,所以菩薩的神通叫做不可思議自在神力。
  慳貪者以財施攝,剛強者以愛語攝,為善者以利益攝,行惡者以同事攝,故名種種方便。
  使其三惑不起,名為離染。三德圓證,名為淨心。見思塵沙無明為三惑,法身般若解脫為三德。
  咸令離染二句,是現世益。同生西方二句,是後世益。
  不退有三,一、位不退,終不退為凡夫二乘。二、行不退,決無退失所修行業。三、念不退,決無一念忘失錯誤。
  又一入西方,縱在疑城邊地,下品下生,終不退入三途,故總名不退也。
  對於慳吝貪心的人,布施他錢財以攝化他。對於剛直頑強的人,要用慈愛的語言來攝化他。對於好做善事的人,給他利益來攝化他。對於做惡事之人,先和他共同做事然後再攝化他。這就叫菩薩用種種方便,來攝化眾生。
  使得眾生能夠三種迷惑不生起來,這叫做遠離污染。使得眾生能夠圓滿證得三德,這叫做獲得清淨之心。見思惑、塵沙惑及無明惑,這叫做三惑。法身、般若及解脫,這叫做三德。
  咸令離染,還得淨心,是指這輩子所獲得的利益。同生西方,入不退地,是指後世所獲得的利益。
  不退有三種:一、位次不退,絕對不會再退回凡夫位或二乘位。二、修行不退,絕對不會退失修行的所有功德。三、念頭不退,絕對沒有一個念頭會忘失或錯誤的。
  還有一個解釋是,只要往生西方,縱然生在疑城邊地,或是下品下生,終究不會再退入三惡道中,所以都叫做不退。
  問:西方不退,設使回入娑婆,還有退否?
  答:如上所明,三身四智,種種現前。加以彌陀護念,諸佛攝受,焉有退失之理?
  喻如衣錦還鄉,順風搖櫓,無求不利,無往不前,
  菩薩度生,所以必欲求生西方,而後回入者,良由於此。
  問:在西方淨土不退位,如果回入娑婆的話,還會不會退?
  答:上面已經說過,三身四智,種種神通大用都已現前。再加上阿彌陀佛的護持憶念,十方諸佛的攝持接受,怎麼還可能會退失呢?
  好比穿著錦繡的衣服返回故鄉,好比在水上順風搖槳般。不論求什麼都很順利,不論向那個方向走,都會順水前行。
  這就是為什麼菩薩要度眾生,一定要先求生西方,然後再回入娑婆的理由。
  如是大願,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業及煩惱,一切無盡,我願無盡。
  如是大願,總結前文。世界無盡等是舉例,我願句總顯無盡。
  如云:“世界不可盡,我願不可盡。眾生不可盡,業及煩惱不可盡,我願不可盡。若四種可盡,我願乃可盡。”
  問:何故發此無盡願耶?
  答:以由心無盡故,隨心所發誓願,亦無有盡。又世界等四,並由心具,縱然成佛,亦無可盡之理。
  又問:願既無盡,成佛何時?
  答:所言成佛,祇是識得自心究竟不生耳。至於三十二相,方便施為,本非真實,尚何成與不成之可論哉?
  以上所發的種種大願,是總結前面所說。世界無盡這三句,是舉例說明,最後說我的願力也是無盡的,以做為總結。
  譬如說,世界不可窮盡,則我的願力亦不可窮盡。眾生不可窮盡,眾生的業力不可窮盡,眾生的煩惱不可窮盡,則我的願力也不可窮盡。若是這四種可以窮盡,則我的願力也就可以窮盡了。
  問:為什麼要發這種無盡誓願﹖
  答:因為心無窮盡,所以隨心所發的誓願,也就沒有窮盡。而世界等這四樣,是由心所具造的。就算已經成佛了,那四樣也仍然是沒有窮盡的。
  問:既然誓願沒有窮盡,那麼何時才能成佛呢﹖
  答:所謂的成佛,只不過就是認識自己的心性,畢竟是不生的。至於佛陀的三十二相等,只不過是一種方便的作法,並非是真實的。因此,又那裡有成佛或不成佛的說法呢?
  願今禮佛發願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
  菩薩修行,必先回向者,以若不回向,則是人天果報,若能回向,則成出世正因故也。
  回向有三,一、回己向他,二、回因向果,三、回事向理。
  云何回己向他?以由眾生無始時來,所修善業,並為己身及己眷屬。今回此心,向於眾生。以己所修,悉施於彼願他得利,不求自樂,是名回己向他。
  云何回因向果?以無始來,但為人天福報,不求出世實果。今回此心,向於無上菩提。所修善業,悉用莊嚴佛果,是名回因向果。
  云何回事向理?若見有眾生,諸佛善法,回向種種差別,則事不空。今回此心向於實際,能修所修,能向所向,二俱寂滅,是名回事向理。
  菩薩一定要把所有修行的功德,加以回向才行。如果不回向的話,就只是投胎做人或生天的果報而已。如果能回向的話,就會成為出世間法的正因。
  回向有三種:一、回己向他,二、回因向果,三、回事向理。
  回己向他是說,眾生由無始已來,所修得的種種善業,都只是為了自己或是眷屬。現在要把這種心態改過來,是為眾生修善,而不是為自己或眷屬。因此,把自己所修的善業,通通回施給別人,願別人獲得利益,不是為自己求得安樂,這就叫回己向他。
  回因向果是說,眾生無始已來,所修的功德,都只是為了得到生人、生天的福報而已,不是為了要得到出世間的真實果報。現在要把這種心態改過來,要求獲得無上的菩提。因此,把所有修行的善果,統統拿來莊嚴佛果,這就叫做回因向果。
  回事向理是說,現在知道所謂的眾生、諸佛及善法,由於回向的不同,而有種種的差別,這些事相是真實的。於是把所有的心念,回向於實際。也就是了達能修善的人及所修的善事,能回向的人及所回向的事,二者都是寂然息滅的,這就叫做回事向理。
  今言恩有齊資,是回己向他。同圓種智,是回因向果。此二並是事相,理在事中,故三皆具足。
  種智者,佛之智慧也。謂能知諸法一相,亦能知種種相,無二無別,故名種智也。
  現在說四恩三有都利益到,這是回己向他。大家共同圓成一切種智,是回因向果。這兩種講的都是事相,而理體盡在事相中,所以三種回向,都具足了。
  種智是指佛的智慧,就是能知道諸法其實是一相,也能知道種種相,是無有二無有分別的這種智慧,叫做種智。
  問:所修善業,雖有若無,名不住相。今一事甫畢,汲汲回向,不已著乎?
  答:汝言善不住相,為有後報否?若無則墮斷滅,若有則雖不求福,福還隨汝。
  人天果報,固未免離,云何無著?今以此福,回施眾生,及以諸佛,則成無漏勝因,何著之有?
  問:所修行的善業,雖然有,又好似無,這叫做不住相。現在才剛做完一件事,又急急忙忙的回向,豈不是著相了嗎﹖
  答:你所謂的修善不住相,將來是否會得到果報呢﹖如果你說不會得到果報的話,那你就是斷滅的知見。如果說有果報的話,雖然不求福報,福報還是會隨著你的。
  既然人天的果報不可能免除,又怎麼能夠不著相呢?現在把這些人天的福報,回向布施給眾生及諸佛,則能轉成無漏的殊勝因緣,又那裡會著什麼相呢?
  問:回施眾生,眾生實得利益否?若無利益,則成虛妄。若有利益,則我作他受,焉有此理?
  答:菩薩福德,與眾生共,現在雖無利益,未來成佛,則眾生受賜。
  如彌陀佛國,凡未生者,即同佛受用。並由世尊,因地作福,回施我等,是故今日,得其果報。如父財子用,孰曰不可乎?
  問:回向布施給眾生,而眾生是否真正得到利益呢?要是沒有利益的話,豈不是虛妄?要是真有利益的話,那麼就是我修善而他人得到利益,這樣怎麼合理呢?
  答:菩薩修任何的福德,都願意與眾生共享果報。現在眾生雖然沒有得到什麼利益,但是回向的人,將來成佛之後,眾生就能享受到他的賜與。
  譬如阿彌陀佛的國土,尚未受生到那兒的人,就能和佛的受用一樣。這都是由於世尊,在修因的時候培的福,回向布施給我們的緣故。所以我們現在,能夠享受到這種果報。好比父親的錢財,給子女花用,誰能說不可以呢?
  問:回向與不回向,功有勝劣,事有得失否?
  答:回向則少福成多,如一滴投海,不可分別。不回向則多福轉少,如水灌漏,須臾即盡。
  又若回向,則心能轉福,逕往西方。若不回向,則心被福牽,還生三界,
  是以修淨業人,凡有一善,必先回向西方者,蓋以此也。
  問:回向與不回向,是否功德上有勝有劣,事相上有得有失﹖
  答:回向的話,能夠讓很少的福報,轉成很多。猶如一滴水滴到大海裡,就和無量的大海水不可分別。不回向的話,會使福報由多變少,猶如把水灌注到有漏洞的盛酒器中般,一下子就會漏光了。
  如果回向的話,就能用心,把福報轉向往生西方。如果不回向的話,心就會被福報所牽,而到三界去投胎。
  因此修淨業的人,只要造一點點的善事,一定都要先回向西方,就是這個原因。
  問:回向西方,則自求快樂。回向佛果,則自求尊勝。由來為己,何與眾生?
  答:苟不為人,則何須作佛?如不因治亂,焉用求王?當知利人,必先自利。成己即是成他,尚何彼此分別之有哉?
  問:回向往生西方,只不過是為自己求得快樂。回向成佛,也只是自己求得尊貴殊勝。這通通都是為了自己,那裡是為眾生呢?
  答:如果不是為了眾生,又何必成佛呢?如果不是為了要治理紛亂之世,何必要當國王呢?要知道,想要利益別人的話,一定要先利益自己。自己成就之後,才能成就他人。所以成就自己,就是成就他人。這樣,又那裡有彼此之分呢?
  問:眾生本空,菩提非有,不見善法,將何回向?
  答:雖知三事俱空,而眾生不解,妄造諸業,妄受諸苦。是故菩薩以善法而回向之,又欲成佛而度脫之,不廢修持因果耳。
  若執俱空,則反成偏見,墮入二乘斷滅深坑矣。是知具足三種回向,是菩薩修行要行,不可不知。
  問:眾生本來就是空的,菩提也非可得,那裡有什麼善法呢?既然如此,又拿什麼去回向?
  答:雖然知道眾生、菩提及善法都是空的,但是由於眾生並不瞭解,因而妄造了諸業,妄受了諸苦。所以菩薩才用所修的善法來回向,同時又想要成佛,以便度脫眾生,因此菩薩不會因而廢止修行,也不執著修行所得之果報。
  若是執著一切都空的話,就反而成了偏見,而退墮成二乘人的涅槃深坑裡去了。因此不可以不知道,具足三種回向,是菩薩修行的要點。
    復濮大凡居士書    (民)印光
  遙捧雲章,實深慚愧。不慧幼失問學,長無所知。客路●竮,寄食普陀。不億閣下,以宿承佛囑,乘願再來。得儒佛之心宗,窮性相之秘藏。參緇素,力修淨業之出格豪傑,過量大人,乃不恥下問,詢于芻蕘。而過為謙譽,令人無地容身,設大地有縫,當即徹底深入,何敢仰答。
  繼思閣下學問如是之博,見地如是之高。如斯數則,義甚淺近,豈真懷疑不決哉?殆欲發起同人耳。閣下既以了知為不知,不慧不妨以無知為有知,因即據款批判,隨語剖析。非敢效老吏之斷獄,不過如課士之納卷耳。所陳菲詞,詳列後幅,其當與否,祈垂麈政。
  念佛雖貴心念,亦不可廢口誦。以身口意三,互相資助。若心能憶念,身不禮敬,口不持誦,亦難得益。世之舉重物者,尚須以聲相助,況欲攝心以證三昧者乎?所以大集經云:“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古德謂:“口大聲念則所見之佛身大,小聲念則所見之佛身小耳。”而具縛凡夫,心多昏散。若不假身口禮誦之力,則欲得一心,末由也已。
  實際理地,方無生滅。佛事門中,何一非生滅法乎?等覺菩薩破四十一品無明,證四十一分秘藏,亦不出于生滅之外。是生滅乃生死之根,亦菩提之本,視其人之所用何如耳。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乃以彼背覺合塵之生滅,轉而為背塵合覺之生滅,以期證于不生不滅之真如佛性也。
  念念在淨土,方可往生,乃上品往生者之身分。若執定此義,以自求上品,何善如之。若執定此義,以教中下根人,則阻人勝進不淺。何以故?以彼必以為此法太高,遂以卑劣自居,不肯修持耳。
  又此念佛雖屬意識,而諸識咸具,不觀上文都攝六根乎?六根既攝,則六識將何為乎?即轉送含藏者,亦唯此事而已。
  刀砍不入一段,原無可疑。以閣下將自力他力,禪宗淨宗之界限未分,致成一大疑團耳。
  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淨土耳。今既不發願,亦豈有信?有真信者,必有切願。信願全無,但念佛名,仍屬自力。以無信願,故不能與彌陀宏誓感應道交。
  若見思惑盡,或可往生。若全未斷,及斷未淨盡,則業根尚在,何能即出輪迴?五祖戒、草堂青等,即是確證。
  須知去卻信願念佛,與宗家之參究無異。若得往生,則因果不相符契矣。蕅益云:“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乃鐵案也。
  經云一心不亂,遠承前文依正功德,即是教令生信。近承上文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即是教令發願,又況下文勸信勸願,不一而足。閣下截斷前文,止執一句,故有不貴發願之疑。
  又以無信願之一心,與有信願之一心,敵體同觀,故有刀砍不入,豈非純一,何以無願不得往生之疑。
  又念佛之外,第二念,夾雜,難以枚舉。舉其正者,如求大徹大悟,得大總持等,非指發願為第二念,為夾雜也。
  須知淨土一法,以信願行三法為宗。行如車牛,願如御者,信如前導。導與御者,正成就其車牛之進趣耳,是以朝暮必須向佛發願。又不念佛時,亦不可泥。
  縱令一念萬年,不妨日有起止。若謂有不念時,有發願時,便成間斷夾雜,便難成辦。試問此一心念者,亦曾見色聞聲,著衣吃飯,舉手動足與否?若有,彼既不間斷夾雜,此何獨間斷夾雜?
  若無,除非法身大士。然法身大士,端居一處,而現身塵剎,其間斷夾雜,將不勝其多矣。
  心具眾理,應萬事,豈止佛願同時而已?
  約常途修持,發願當在朝暮,亦有念佛一進畢,即發願者。
  閣下深通性相,謂佛念,求生念,不能兩具。似于事事無礙之圓理,未能徹信。
  又謂有則此念,當剖為二,一半歸佛,一半歸願。如此,一人應成兩佛。閣下于日用之中,眼見色時,耳鼻舌身意,便不聞聲及緣法等耶?若一時並行不悖,何獨于此而疑之?
  須知一念心體,其用無量,八識非一心之體用乎?彼既不成八佛,此何以成兩佛也耶?
  平生絕無信願者,臨終決定難仗佛力。既云善惡俱時頓現,且無論阿彌陀佛四字不現者不得往生,即現亦不得往生。何以故?以不願生故,以不求佛,因不得蒙佛接引故。
  華嚴經云:“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古德云:“如人負債,強者先牽。心緒多端,重處偏墜。”
  今善惡皆現,由無信願,便不能奈惡業何矣。須知仗自力,則惡業有一絲毫,便不能出離生死,況多乎哉。
  又無信願,念至一心,無量無邊之中,或可有一二往生。決不可以此為訓,以斷天下後世一切人往生淨土之善根。何以故?以能仗自力,念至業盡情空,證無生忍者,舉世少有一二。
  倘人各依此行持,置信願而不從事,則芸芸眾生,永居苦海,無由出離,皆此一言為之作俑也。而其人猶洋洋得意,以為吾言甚高,而不知其為斷佛慧命,疑誤眾生之狂言也,哀哉。
  世間善業,不出輪迴。若對信願具足之往生淨業,則彼善業,仍屬惡業。
  淨土一法,須另具隻眼,不得以常途教義相例。使如來不開此法,則末世眾生之了生死者,不可得而見之矣。
  蕅益大師彌陀要解,理事各臻其極,為自有此經以來之第一註解,當以之為的,則他日往生品位,咸不得與閣下齊肩矣。
  古人修行皆能證道,今人修行少見明心。豈人根之不等耶?抑亦敬慢之所致耳?
  歷觀傳記高人,咸皆視經像如視活佛。其敬畏之●,雖忠臣之奉聖主,孝子之讀遺囑,何能彷彿一二。因其恭敬之極,故能斷惑證真,超凡入聖。觀于二祖立雪,程門立雪,可見矣。
  今人視佛像如土木,視佛經如故紙,縱有信心讀誦受持,亦不過供其口頭滑利而已,有何實益之可論也?雖種遠因,而褻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
  願閣下以博學宏詞,提倡佛法時,必須常以此普利一切,則法門幸甚,眾生幸甚。
  我在遙遠的地方,捧讀您如雲彩般絢麗的來信。實在深覺慚愧。沒有智慧的我,從小就沒有好好的求過學,長大之後仍一無所知。異鄉行旅之中,行為也不是很正當,目前暫時寄居飲食於普陀山。沒想到閣下您這位宿世承受了佛陀遺囑,乘著願力再來人間,得了儒家和佛家唯心宗旨,窮探性宗相宗秘密之藏,去參訪僧俗高人,盡力修行淨土法門的出格豪傑,過量大人,居然能夠不恥下問,請教於撿拾草柴的人。而您又過分自謙,過度讚譽在下,實在令人無地容身。假設大地有條縫隙的話,我馬上就徹底鑽下去了,又怎麼敢回答您的問題呢。
  後來我又想,閣下的學問如此淵博,見地如此高遠。而這幾條問題,意義卻又如此淺近,難道是您真的有所疑惑嗎?我想恐怕是為了要啟發大家罷了。既然閣下知道卻又裝作不知道,沒有智慧的我,不妨也以無所知的身份來權充為有知了。於是我就按照您寫來的問題,加以批判和剖析。並非是我敢效法老官吏的評斷獄政,而只不過是學生繳考卷而已。我所說的淺薄的話,全都詳細的寫在下面。至於內容是否得當,還祈請您指正。
  念佛雖然著重在心念,但也不可以完全不口誦。因為身口意這三樣,是互相資助的。若只是心裡憶念著佛,身體卻不禮敬佛,口裡也不持誦佛號,這樣是很難得到益處的。世間的人,舉重的東西,都還須要出聲來幫助。何況是修行攝心法門,以便證得三昧的人,而不身禮口誦?所以大集經說:“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古大德解釋說:“大聲念佛的話,見到的佛身就大。小聲念佛的話,見到的佛身就小。”而身心全受束縛的凡夫,心大多不是昏沈就是散亂。若是不假借身體禮佛,口裡誦佛的力量來幫助的話,想要修成一心,是不可能的。
  要修到實際理地的時候,才沒有生滅。佛事門中,那一樣不是生滅法呢﹖連等覺菩薩這種已經破了四十一品無明,證了四十一分秘藏的大士,都還是不出生滅法之外的。所以說,生滅就是生死的根本,而也是菩提的根本,這完全看人怎麼去運用而已。
  把六根都收攝住,這樣才能念念清淨,從而把違背覺悟合和塵勞的生滅,轉變成違背塵勞合和覺悟的生滅,最後才能證成不生不滅的真如佛性。
  您說:“心心念念都在淨土,才可以往生。”這是指上品生的人。若您能執著決定要心心念念在淨土,以求自己上品往生,那真是最好不過。若是您堅決認定非如此不能往生,並且用這種標準來教中下根器的人,那就會大大阻礙了別人往生的路。原因何在﹖因為中下根的人一定會認為這個修行法太高深了,認為自己太卑劣而做不到,於是就不肯修念佛法門求往生了。
  念佛雖然屬於意識,其實六識全都具備。剛剛不是才說都攝六根嗎?既然六根都攝了,那麼六識又能作什麼呢?要知道,六識轉送含藏的作用,也不過就在做意識這件事而已。
  刀砍不入這一段,應該是沒有什麼疑問的,但因為閣下把自力、他力及禪宗、淨宗的界限分不清楚,所以才會混成一團。
  念佛這個法門,是仰仗佛的力量,才得以超出三界,得生淨土的。如果不發願往生的話,怎麼會相信有淨土呢﹖真信有淨土的人,一定會發迫切求往生之願。如果既不信有淨土,也不發願求往生,而只是念佛名號的話,這叫做靠自己的力量。由於沒有信願,所以不能夠和阿彌陀佛的宏深誓願感應道交。
  若是已經修到見惑和思惑已經斷盡的話,或許可以往生。若是尚未全斷的話,或是斷得還不夠乾淨的話,那麼業力的根尚在,又如何能立即脫出輪迴呢?五祖寺的師戒禪師及草堂青等禪宗大德,又再世投胎為凡俗之人,就是很明確的證明。
  要知道,如果沒有信願,而光念佛的話,和禪宗的參究是沒有兩樣的。若是如此修而能往生的話,就不符合因果的道理了。蕅益大師說:“能不能夠往生,全看有沒有信佛和發願。往生品位的高下,全看持名念佛功夫的深淺。”這是鐵定的話。
  彌陀經上說的一心不亂這句話,是連貫最前面形容極樂世界依報及正報的功德,也就是教眾生要相信。也連貫“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這幾句經文,也就是教眾生要發願。何況下面勸眾生相信、發願的經文多得很。閣下把前面的經文都截斷,而單單只取了“一心不亂”這一句,難怪會有不須要發願就可以往生的誤解。
  同時,閣下又把沒有信願的一心不亂,和有信願的一心不亂當成一樣,所以會認為刀砍不入,豈不就是一心了嗎,為什麼不發願卻不能往生呢﹖
  念佛之外的第二念及夾雜,多得不得了,我現在例舉正當的念頭,譬如說想求得大徹大悟,想得到大總持等。並不是說發願是第二念,是夾雜。
  要知道,修淨土法門須具備信、願、行這三個條件。念佛的修行,猶如拉車的牛。發願往生猶如駕駛牛車的人,而相信佛所說的淨土猶如嚮導。由於有嚮導和駕駛,牛車才能夠前進。所以每天做早晚課時,必須要向佛發願求往生。如果沒有念佛的話,亦不要拘泥形式。
  縱然閣下能夠一個念頭有一萬年那麼長久,也不妨要每天固定做功課。若是認為不念佛的時候和發願的時候,就會形成間斷或夾雜,很難達到一心不亂的目的。那麼我試問,閣下一心念佛的時候,是否也見到事物和聽聞聲音,是否也要穿衣吃飯、舉手動腳呢﹖若是有的話,既然那樣念佛不算間斷夾雜,那麼不念佛時及發願時,怎麼就算是間斷夾雜了呢﹖
  若是說沒有見到事物及聽聞聲音的話,那除非是法身大士才行。然而法身大士只須端坐一處,就能現身於塵剎之中,那麼看來大士的間斷夾雜,可真多極了。
  要知道,心具備了一切的理體,而能應無量之事物,又豈只是念佛和發願同時而已。
  一般的修行方式是,早晚課時發願,也有人念佛一個段落之後,就發願的。
  閣下既然深通性相二宗,卻說念佛和求生這兩個念頭,不能同時具備,似乎對事事無礙的圓頓之理,尚未能徹底相信。
  又說如果同時具備此兩念的話,那麼此念應當要剖分為二,一半歸佛,一半歸願。要真是同具兩念的話,一個人豈不就成了二尊佛了?閣下在日常生活中,眼睛見到事物時,難道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及意念,就都聽不到、嗅不到、嚐不到、無觸覺及無意識嗎?若時同時都能起作用,為何卻獨對同時念佛發願有懷疑呢?
  要知道一念心的體性,作用是無量的。八種識不就是一心本體之作用嗎﹖八識既然不會變成八佛,為何佛願就會變成兩佛了呢﹖
  平常一點都沒有信願心的人,臨終的時候,決定是很難仗佛力往生的。臨終的時候,善業和惡業同時都出現,且不說阿彌陀佛這四個字不出現的人不會往生,就算出現了,也往生不了。為什麼呢﹖因為此人不願往生。由於不求佛之故,所以無法蒙受阿彌陀佛來接引。
  華嚴經說:“假如眾生所造的惡業有形體相狀的話,十方的虛空都容受不下。”古大德說:“善惡業力好比人負債,強有力的業主先把負債者牽走。心頭思緒雖多,念頭最重的地方先墜落。”
  而臨終時善惡業皆現前,由於沒有信願之力,所以就對惡業無可奈何。要知道,光仗自己的力量,則惡業只要有一絲一毫,便不能夠出離生死,何況惡業如此之多。
  在無量無邊沒有信願,而能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的人之中,或許有一、二個人可以往生。但是決對不能以這種情形作為模範,以免斷了天下後世一切人往生淨土的善根。何以故?因為完全能只仗自己的力量,念佛念到業力盡情念空,證得無生忍的人,全世界都找不出一、二個。
  倘若每個人都如此修行,而不深信佛言之淨土及發願求往生的話,則芸芸眾生,就只有永遠都沈淪在生死的苦海之中,無法出離了。而始作俑者,可就是這一句話喲。說這話的人,尚洋洋自得,以為自己說得夠高深,一點也不知道是斷佛慧命,疑誤眾生的狂言,真是悲哀呀。
  造了世間的善業,也仍然是出離不了輪迴。相對於信願具足往生淨土的淨業而言,世間的善業,仍然只能算是惡業。
  懂得淨土法門的人,須要另外具隻眼,因為此法門不能用平常的佛教義理來比擬。若使如來沒有開這個法門的話,則末世的眾生若想了生死,那根本就不可能。
  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在理體及事相上都講到了極點,是阿彌陀經最好的註解。若能以此要解做為修行的指導原則,那麼日後閣下往生的品位,大概誰也比不上。
  古人修行都能證道,而現今之人修行,連明心見性的人都少有。難道是人的根器不一樣嗎?還是由於不恭敬傲慢的緣故?
  我看傳記上的高人,他們都把經典和佛像,當成活生生的佛陀。他們敬畏的情形,就連忠臣的侍奉聖明之主子,孝子的恭讀遺囑,都一點也比不上。就由於他們的恭敬到了極點,所以才能夠斷惑證真,超越凡夫位而證入聖位的。試看二祖立在雪中向達摩祖師求法,及程頤弟子侍立良久,不覺門外已雪深數尺就可以知道了。
  現在的人,把佛像當成泥土和木頭,把佛經當成舊紙。縱然相信而讀誦受持,最多也只不過獲得口頭上讀得滑利而已,有什麼實際的利益可說的呢?雖然種下了將來得度的遠因,但現前褻慢的罪過,還真是不堪設想哩。
  希望閣下以博學宏詞的身份,提倡佛法的時候,要常常教眾生恭敬三寶,以便利益一切眾生。那麼佛門和眾生,都很有幸了。

 
 
 
前五篇文章

持名念佛法门与相关问题之研究之一

提倡推广简要必生十念法念佛

净宗守则

净宗学会

禅门锻炼说

 

后五篇文章

《十疑论》及净土法音(二)

《十疑论》及净土法音(一)

《大般涅盘经》的佛性论(下)

唯识学的意趣

观音感应初探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