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大乘本生心地经观 观心品第十》读后感(五)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大乘本生心地经观?观心品第十》读后感(五)
  本文荣获九十三学年度慈航导师奖学金
  ◆ 许胜雄
  陆、奉行“法行”真义,证得“佛道”殊胜
  观心就是观察起心动念,观察心念的实况、本质。观察心的目的在于了解自己的本心,使杂染遁形,而受蒙蔽的心成为清净无染,不受痛苦折磨。
  愈观察心就愈明白心,清净心、杂染心都能渐渐如实显现。不观心、不明白心,杂染会很多,心就成为罪恶的渊薮,所以要使心智清明、健康,观心、调伏心是修行的重要课题。
  心念可以归纳为六种,即贪、嗔、痴、无贪、无嗔、无痴,前三者可称作不解脱的心,后三个称作解脱心。不管解脱心或不解脱心,都不会无因无缘的产生,它源自“明”触或“无明”触。无明或无知的接触,就有执著的苦受,就有贪嗔痴产生。明的接触因缘,会有无执著的乐受,会有无贪嗔痴产生。
  心念的本质是一个接一个生了又灭,灭了又生,是无常、不永恒的,当心定静时,容易觉知,但若生起贪嗔痴之念,就会卡在某个对象上不愿舍离,就像损坏的唱盘,一再重播某段曲子,难以觉知无常。去除杂染使心念保持流畅,除了直接从心念去觉知、排除杂染之外,也可由身体的觉知下手。当身体静止时,多注意呼吸,身体移动时,多注意动作、触感,这也能有效地使杂染、散乱心减少与止息。
  经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又云:“心者,众行之本。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人的一举一动,为善、作恶,皆先发于“心”,其后方现之于身口,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是故欲成就佛道,首先须有“广大心”、“清净心”与“深信无疑惑心”,进而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方能成就“佛道”。《佛说超日明三昧经》:“一切三界所受形貌,皆从心意,心意无形而有所造,随行立身,豪贵贫贱,皆归无常,如泡起顷,寻复坏灭,一切世间所有如是,(菩萨)当信道德正真可怙,余不可恃,弃捐众行,奉行法行。何谓法行?无生之行除诸所生, 真谛之行所存殊胜,入道之行无所忘失,布施之行无所吝冀, 持戒之行普得诸愿,忍辱之行不乱众人,精进之行未曾动转,一心之行意行常达,智慧之行以圣眼睹,慈心之行忍一切苦,悲心之行等意众生,喜心之行以法开化,护心之行安慰一切,神通之行六通以达,惟空之行无恚害心,消灭之行度诸群黎,四恩之行合聚救人,博闻之行从受成道,不起之行而观自然,道品之行不获有为,本无之行无罪福报,缘起之行了知无明明不可尽,众劳之行解人物自然,诸法之行了空见慧得平等觉,伏魔之行无能倾动,三界之场虽处不堕,师子之行善胜无畏,力无惧行所向无畏,三达之行无有挂碍,一心觉场大智普具,教一切行无所不周,化六十二见行济众罗网,九十六径诲入一道。”
  “菩萨以应斯行则顺道行,已顺道行则应大慈,已顺大慈则应大悲,已顺大悲则应大铠,已顺大铠则师子吼,已师子吼则应化幻,已顺化幻则入五道,已顺五道则随时入,已随时入无所不变,已在所变无去无来,度无所度净无所净,明无所明觉无所觉,乃为正觉。”
  总而言之,学佛修道者若能修如是诸“法行”,即能悲智双运、福慧双修,且能:坽乘于大乘(得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夌断三恶趣因缘(往生“西方净土”永离三恶道);奅具足善为诸佛所护持(如《阿弥陀经》所云:为十方诸佛之所护念);妵随所欲至便得往生(西方净土);妹舍一切胞胎能化生诸佛前(莲花化生,花开见佛);姏能行无诤身口意业(能净化身口意三业);姎住不放逸行,为诸天世人之所恭敬(自利化他而为天人师);妲善通达三解脱门而不证实际(通达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而“留惑润生”,不急于“涅槃”);姌一切无我法皆现在前而犹不舍六波罗蜜。
  柒、结论
  《僧侣与哲学家》有一段对话:“心灵的生活其实就是一种心的科学,有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结果,是一种真正转换自己的方法,不是在作梦,不是在发呆。”娗一切众生烦恼皆因无明造作的力用,因造作而产生无量无数之业力果报,亦就是集苦无量,难怪会令众生困扰不已,不能解脱自在。三教十二部经典所宣示的教义,无非令有情觉悟其现前一念心;这现前一念心本来就具足万法,有无量功德妙用。修学佛道要把握要领,功夫才能得力,否则光是在名相堆里打转,实难获益而离道越远。世尊常教诫弟子要从“心”这个根本处下手修行,《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指出“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一心修习如是心地观法。”娊所以学佛不可仅仅学习名相,而要了达名相本义,直探法性本源,清净自己的“心地”,“但教此心比日月,莫令方寸染尘埃”,如此方能究竟解脱。
  佛家为求得道通,先于五通下手。六通之最,漏尽通也。世法为有漏,出世法为无漏,通于二者,概不染著,名曰漏尽。修六通之法,必先明心地,开发觉慧,证得净空以为体,然后缘化万有,无心应物以用。故《宝藏论》云:“何谓三智者?一曰真智,二曰内智,三曰外智。何谓外智?分别根门,识了尘境,博览古今,该通俗事,此为外智。何谓内智?自觉无明,割断烦恼,心意寂静,灭有无余,此为内智。何谓真智?体解无物,本来寂静,通达无涯,净秽无二,故名真智。”我人所修,道通为体,五神通为用,未得体而起用,必致堕落,必招后果,甚可畏也。
  世尊于《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观心品中宣说“观心陀罗尼”曰:“唵室他波罗合底 吠惮 迦卢弭,……持此咒时,举清净手,左右十指更互相叉,以左压右更相竖握,如缚著形,名金刚缚印。成此印已,习前真言盈满一遍,胜于读习十二部经,所获功德无有限量,乃至菩提不复退转。”修此法者,以心不放逸为主,不再毁身受苦也,故戒以心戒为上。手持印,身密也,无以起身业而杀盗淫止矣。口持咒,口密也,无以起口业而两舌等恶止矣。心澄空,意密也,无以起意业而贪嗔痴止矣。此不戒之戒,戒于不觉者也,下座时之观照证空,即属防嫌杜恶于因地,戒之于未然者也,盖杀盗淫为果,因地属于贪嗔痴,而贪嗔痴又属于果,因地属于不明心。故心中心法,可直证金刚般若,为悟心之无上妙门,拔除根本业障者。
  笔者概说读《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观心品》心得如下:
  一、要舍离三界,心需作适当调整,观心品立于中流砥柱的位置。
  二、以“地”喻“心”。(一)地:能承载,生长万物。(二)心:1.是生死流转的根源。2.是生命体的基本能力。3.本体与外在表现的特征:心性本空、法界无为无垢。(三)从操作“心”中展开身、语、意的修行。
  三、功能:扣紧文殊菩萨是般若波罗蜜多佛母,说明观心法的重要。
  四、修行重点:从不净观到法界无为。
  五、操作重点:观心咒、定印。(一)对心的高度凝聚与收摄,比读十二部经功德还要大。(二)以心性本空为基础↓心意识的修行→月轮→金刚心。(三)“心性本空”成就贤圣的根源。
  六、道理融会贯通后,才得以培养出成佛的能力。
  〈观心品〉如来与文殊师利问答之要旨为:广明所观之一切诸法皆识所现,而能观之心亦毕竟空寂,即初观所缘境无,进观能观之心亦无,即能所皆空,而空相亦空,以明一切法皆是心真如性,将心相究竟空去,以证入真如实性也。禅宗所谓明心见性,正是此品所明,于此再以大乘各宗义而明之,故注有“相、性、禅、密”,以示本品之纲领。
  “相”,指大乘法相唯识宗之所明,即是所观空前心相。此科中之“正说法本”,及“问答抉择”中之“喻明其相”等,皆大乘法相唯识之义。
  “性”,即大乘法性空慧宗之所明,即是诸法皆无所得而毕竟空,此科中之“空显其性”是。
  “禅”,即大乘禅宗之所明,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离四句、绝百非而唯证相应者,此科中之“直指法界”,正显此意。
  此品之末,更有“咒印”一科,明大乘密宗之义。在此品之中,含有大乘相、性、禅、密,然此品只明相性禅,至密宗之义,在成佛品始正明。娞
  诚如湛然大师所言,若能观心清净,则一切诸法虽然应运因缘而生,则却能够如实地明白对应万法。因此,湛然大师强调“修观次第必先观心”,内心一旦能清净自在,则即使遍历一切诸法,也能够完全明白一切皆是因缘法起、空性如此。
  综合以上所得,是“心”让生命体在凡为众生,在圣则成就圆满的佛陀,所以“心”为有情众生超凡入圣的机制或枢纽。而修行即是修心,由浅入深、由易至难,总属于学习方法的常道,从“心法”的观修入手亦较容易。娳无论如何,唯有真正实地观心者,才能由清净的法心彰显出诸法如实的法性,也唯有真正的“能了此者”,才能如实地契入佛道正法。v(全文完)
  注 释
  娗赖声川译《僧侣与哲学家:父子对谈生命意义》页28,台北:先觉出版社。
  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T3.327c)。
  娞太虚大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观心品第十)卷八。
  娳《大正藏》第四十六册。
  参考文献
  大谷大学佛教学会编,舟桥一哉等著,关世谦译《佛学研究指南》,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再版。
  太虚大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观心品第十)卷八。
  中村元著,江支地译《慈悲》,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
  平川彰等著,许明银译《佛学研究入门》,台北:法尔出版社,1990。
  吕澄《佛教研究法》,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4,再版。
  吕澄《中国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社,1982。
  吕澄《印度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社,1982。
  吴汝钧《佛学研究方法论》,台北:学生书局,1996,增订版。吴汝钧《佛教的概念与方法》,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
  吴汝钧《中国佛学的现代诠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印顺导师《教制教典与教学》,台北:正闻出版社,1972。
  印顺导师《佛法概论》,台北:正闻出版社,1982。
  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1994,七版。
  释智谕《性缘问题之申论》,台北:西莲净苑,1988。
  释智谕《妙法莲华经讲记》,台北:西莲净苑,1989。
  释恒清《佛性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
  冉云华〈佛教中的“多闻”概念──佛学与学佛的展开〉,《中华佛学学报》,1992。
  郭翠兰《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心地法门初探”,台北:慧炬出版社。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全集校订版。
  黄香兰《法华经的研究》,香港能仁书院哲学研究所,1980。
  晓云导师《妙音妙行》,台北:原泉出版社,1987。
  晓云导师《观音圆行》,台北:原泉出版社,1989。
  赖永海《佛学与儒学》,台北:扬智文化,1997。《谛闲大师语录》,香港:香港佛经流通处,1988。
  赖声川译《僧侣与哲学家:父子对谈生命意义》,台北:先觉出版社。
  蓝吉富《佛教史料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

 
 
 
前五篇文章

放松养生速成法--放松禅法与妙定功(四)

浅谈中观思想与净土的修学

佛教戒律对现实的意义

看“我”的有无及轮回的有无

业果之理与忏悔

 

后五篇文章

有关佛教后设伦理学之讨论--从实然的现象与法则,到应然

佛教伦理学探究

佛家禅语100句

了解金刚经─走在正确的修行路上

略说戒律的缘起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