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金刚经》非相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玄奘大学,中国语文学系硕士班,2004年度,硕/博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5年
【文章标题】《金刚经》非相论
【文章作者】张汉鸿
【指导教师】李霖生
【文章页数】191页


【中文关键词】宗教|佛教|金刚经|心|相|断灭相|实相|无相|非相|无住|布施|诗学|显灵|圣境|再生产|悲愿|悲愿

【中文摘要】本论文的研究动机乃是发现《金刚经》在中国流通的普及性及前人论述未能贞定《金刚经》的诗学义蕴。再者《金刚经》一般人都将之视为《大般若经》的略本,它几乎包括了般若系统的全部思想。世尊借着通过否定、扬弃经验性的虚幻相来揭示万物的真实相貌,即多次运用类似:“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注.页56)、“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注.页128)的句型,用以建构世人达到“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注.页56)的般若妙智,如此地成就般若妙智倘无非相的体认是无法竟其功的。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则是贞定《金刚经》诗学义之探讨。今得先界定何谓诗学义,所谓诗学,其一义:是指依据文学理念而形构之合乎法度的论述,也就是能够符应逻辑的推论系统。换句话说,就是“文学理论”的探研。其二义:则专指对特定作者或专书之写作方法,进行反省性的论述,探研其写作技巧、文本策略。本文所称诗学,则着重于《金刚经》所提示之反省性的论述,即第二层之诗学义,通称”写作技巧”的反省。
故“诗学”的目的:即在探究人心所营构意象的规则与技巧。如此即可将诗义界定为:“以语言形构出一意象,用此意象表现出作者的生命理念。”并且以时间的四句箴言与此呼应:“生命的意义涌现在时间的地平在线,时间的理念则具体化于时间的度量中,时间的度量则呈现于定时器上,定时器往往依其材质之不同而有所差异。”
本经云:“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集注.页82)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无上正等正觉,是众生离苦得乐的宝筏,故此经能够观照宇宙人生一切疑惑,使众生得以觉悟。况且世尊的觉悟岂是泛泛、局促的,其觉悟乃是人生终极的觉悟,其关怀亦是究竟的、终极的,故此经义蕴无限的探研空间。
《金刚经》之旨在于去除世人执着诸相之苦,教示众生避免陷入对立二元的迷失中。其不仅用以救度着相、自缚,不得解脱的众生,更是能够以如此无尽、无量的大慈心、大悲愿为动力,如实地“应无所住。行于布施。”(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集注.页39)广度如恒河沙数的众生。
再者器世间的一切名相乃是人为之产物,既然是因缘所生,就证明事物的内在性之不真实,它就必定失去声称自己有内在真实性的权利。世人所运用表达的语言、文字绝不是真理的实现,它是无法诠释形而上之理。反而,有时世人会因词穷而造成对真理的曲解,其只能做形下器世间的记号罢了!再者语言、文字是无法穷尽作者的本义,故是一引申义,而且我们对它的理解之管道是来自于社会共同契约性。因此,是我们透过语言、文字系统来赋予此世界的面貌与理解此世界。《金刚经》的教示常常以正、反、合的辩证方式,让世人得以离去语言之束缚,再创更高的想象力,使生命得以解脱。
“相”乃形而下之物,“相”是事物的外形而想象于心者,因此它是媒介形上世界与形下世界的桥梁。至于“非相”的非字,并不是对既存事实的否定,也不是对已被否定之事的再次否定。如果是这样粗糙的推论之,那仅是简单的多重性否定而已,并不能跳脱仅是对存在意义的否定之框架。所以能够跳脱对存在意义的否定才是“非相”,它是历经肯定义,也历经否定义,是具有运动性的,不是凝滞不前地言诠式的肯定或否定,所以内蕴一份再生产的生命力。
佛学的超度源自悲愿,悲愿并非空想,其真理在实践上,因此不能陷溺于言诠、戏论中。真切的如本经所云:“应无所住。行于布施。”(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集注.页39)才是生命价值的极致发挥,才是“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注.页34)的器度展现。这般巧妙地将认知的心,转成具有再生产性的心,使之成为一真实运动的心,如此才能做到无相布施的心,那份心的创造力随即跃然而起。况且真理必须是可以出入形上世界与形下世界间,它能圆融无碍地出入自得。因为真理的实践必须透过形下世界来表征的;而形下世界的诸相中亦有一真理在其间。故当我们能够体认诸相的实相时,方不会落入断灭相中,才是真非相。
非相的真实义蕴是在阅历、体验一种相境后,能够再生产更高层次的精神修养之功夫,即是前文所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方可达到超度、解放的生命力。所以非相者才能真确地体认《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集注.页10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注.页39)的义理。所以《金刚经》非相论恰是在形上世界与形下世界之间,所建构之坚固的桥梁。它让上层的生命力得以关照下层世界,下层世界得以超升至永恒世界,这是建基于此经的非相论才能达到的。
总结地说:世人所运用的语言、文字……等诸符号、诸相是无法承载本义的,换句话说,即非实相。故《金刚经》非相论的非相妙智慧,并不是单纯地对存有物的否定,而是肯定诸相存在的事实,但又不会泥拘于诸相间,恰似善财童子于弥勒楼阁般,呈现出:“所见不忘,所闻能忆”的能力,如此超绝能力需以具有大悲愿为前提,但是如此无限的生命力并非终点处,而是一前提,那就是要做到:“无相布施”,故这样方能遍历诸相而不染着,也就是六祖惠能大师所教示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故此处的“相”仅是一媒介而已,所指称的“非”意,并不是否定意,乃是超越与超脱,它具有运动性与创造力。因此”非相”,即是不坏假名,以说诸法实相。简单地说,它虽然如此地具有再创造的生命力,却不是以再追求另一境界为目的,更非拘泥于该境界的成果,它是无尽、无量的再生产性生命力之展现。
关键词:宗教、佛教、金刚经、心、相、断灭相、实相、无相、非相、无住、布施、诗学、显灵、圣境、再生产、悲愿、悲愿


【文章目次】


序 言 . 1

第一章 云何降伏其心:展开形上学议题 . 13
第一节、述说《金刚经》 . 13
第二节、非相 16
第三节、心性之学 . 19

第二章 宗教及其异化 23
第一节、人生的终极关怀 . 23
第二节、宗教的异化 32

第三章 再论《金刚经》研究之议题 37
第一节、《金刚经》的议题 37
第二节、《金刚经》的解答 50
第三节、《金刚经》非相章句辩证 58
第四节、《金刚经》对相的论述70
第五节、《金刚经》崇隆义理的反思85


第四章 佛学之超度 91
第一节、超度之动力 91
第二节、真理与实践 101
第三节、语言的极致 110

第五章 神学与诗学 122

第六章 无住相布施:诗学的回应 145

第七章 结 论170

【参考书目举要】180



【参考文献】


一、【典籍】
日本东京大藏经刊行会 《大正新修大藏经》.
台北市.世桦印刷企业.1998年初版
白马精舍印经会 《大藏新纂卍续藏经》.大藏新纂卍续藏经委员会.1988年
魏.何晏 注/宋.邢昺 疏 《十三经注疏.论语》.
国立编译馆 主编.台北市.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初版
明.朱棣(集注)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注》.
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2年7月二刷
清.郭庆藩 《庄子集释》.台北县土城市.
顶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12月初版一刷
清.章学诚 着/叶瑛 校注 《文史通义》.
台北市.里仁书局.1984年9月出版
民.朱谦之、任继愈 《老子释译》-附马王堆帛书老子.
台北市.里仁书局.1985年3月出版
民.杨家骆 编 《史记》三家注.台北市.鼎文书局.2002年12月13版


二、【专书、期刊、论文】
丁福保 1974 《佛学指南》.台北市.
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4年12月初版
于凌波 1991 《简明佛学概论》.台北市.东大图书公司.1991年3月初版
大雄光 1985 《中国佛学史研究方法初探》.1985年1月.狮子吼月刊第24卷第1期.页69-71
仁 化 1986 《论《金刚经》与《弥陀经》体用之妙》.1986年10月.狮子吼月刊第25卷第10期.页24-24
尤西林 1993 《佛学不等于佛教:佛教中国化研究中一个被忽略的哲学方法论问题》.哲学与文化月刊.第20卷第5期.页494-496
方立天 1993 《中国佛教研究》.台北市.
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5月台一版
方立天 1994 《佛教哲学》.台北市.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4年7月初版
方东美 1999《中国大乘佛学》台北市.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1月五刷
王文颜 1984 《佛典汉译之研究》.台北市.
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12月初版
王月清 1998《佛门的智慧之母-《金刚经》的思想价值及文化义蕴》.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年2月.页73-77
木村泰贤 1989 《大乘佛教思想论》(演培法师/译) 台北市.
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11月初版
水野弘元 2000 《佛教教理研究》(释惠敏/译) 台北市.
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7月初版
王 煜1980《老庄思想论集》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2月初版

王立文 萧丽华 1997《〈六祖坛经〉的语言艺术与思考方法》.1997年3月10日.人文与管理学报.页39-54
王志远 1992 《中国禅宗思想历程》.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11月一版一刷
王开府 1998 《思想研究法综论:以中国哲学为例》.1998年6月.国文学报第27期.页37-41
古天英 1986《从〈金刚经〉看大乘佛学之反省—“荡相遣执”与“无住生心”之探究》.台北市.1986年10月.狮子吼月刊第25卷第10期.页26-29
印顺法师 1992《般若经讲记》.台北市.正闻出版社,1992年3月修订一版
牟宗三 1997《佛性与般若》上、下册.台北市.台湾学生书局.1997年5月修订版六刷
牟宗三 2003《生命的学问》.台北市.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9月三版十刷
江味农居士 1969《金刚经》校正本.台北市.广隆文具印刷有限公司.1969年6月影印
江淑君 1994《《金刚经》“无住”与“离相”观》.1994年10月.
东海大学中国文化月刊第180期.页59-74
朱文光 1997 《佛教历史诠释的现代踪迹:以印顺判教思想为对比考察之线索》 中兴大学(民国85学年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杜继文 魏道儒1993 《中国禅宗通史》.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一版一刷
沈清松 1988 《解释、理解、批判:诠释学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当代西方哲学与方法论》.台北市.东大图书公司.1988年3月初版
沈家桢 1991《〈金刚经〉的研究》.台北市.慧炬出版社.1991年初版
吴汝钧 1993 《〈金刚经〉的思考法:四相否定与即非诡辞》.台北市.1993年6月.鹅湖学志第10期.页117-129
吴汝钧、梁万如等 1993 《〈金刚经〉研究》.圆光佛学研究所.1993年12月.圆光佛学学报.页1+3-47
吴汝钧1996《佛学研究方法论》上、下册.台北市.台湾1950年1月初版
吕 澄 1985《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台北市.里仁书局.1985年1月初版
吕 澄 1997《中国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市.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1月七刷
李幼蒸 1998 《符号学和人文科学:关于符号学方法的认识论思考》.1998年2月.哲学杂志第23期.页208-222
李易儒 1995《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台北县土城市.
蓝灯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1月六版
李霖生1998《超越善与恶-尼采导读》.台北市.台湾书店.1998年3月初版
李霖生 2002《华严诗学》.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初版
李霖生 2003 《人文关怀与社会发展-人文篇.《禅林微步》》.
高雄市.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3年2月一版
李霖生2003a 《《金刚经》隐喻学》.《佛学与文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期】2003年4月20日.台湾新竹市.玄奘人文学院
李霖生2003b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玄义疏论》.《玄奘人文学报》【第一期】.2003年7月.台湾新竹市.玄奘人文学院
李霖生 2004 《《金刚经》的梦幻诗学》.《佛学与文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期】.2004年5月.台湾新竹市.玄奘人文学院
杜保瑞 2002 《《金刚经》的无相境界》.第六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2002年5月4-5日.台北县新店市.华梵大学哲学系
屈大成 2002 《佛学概论》.台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4月一刷
周伯戡 2001 《从佛教相关博硕士论文提要汇编(1963-2000)略论台湾佛教研究学位论文题目的选择》.2001年9月.佛教图书馆馆讯第27期.页35-36
周志煌 1997 《近代中国佛教改革思想中“回溯原典”之意涵及其实践进路:以太虚、印顺、欧阳竟无之论点为核心的开展》.1997年3月.
中华佛学研究第1期.页157-193
周庆华 1997 《佛学新视野》.台北市.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2月初版
林安梧 1993 《存有.方法与思考:对于“方法论”的基础性反省》.1993年4月.鹅湖月刊第214期.页5-10
林安梧 2002 《方法、方法论与方法论意识:兼及于中西哲学之比较的一些问题》.第三届比较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2002年5月22日.
嘉义.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
林琪桂2003 《唐代小说与佛教流传──以《金刚经》为例》.2003年9月.辅仁大学中研所学刊第13期.页245-258
林镇国 1999 《空性与现代性:从京都学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诠释学》.台北市.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3月初版一刷
林镇国 2002 《辩证的行旅》.台北市.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1月初版
竺家宁 1996 《论佛经语言学的重要性》.1996年12月.
香光庄严第48期.页148-155
竺 摩1979 《《金刚经》中三个问题》.台北市.1979年3月.海潮音第60卷3月号.页5-10
柳田圣山  《中国禅思想史》(吴汝钧/译).台北市.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2月二版二刷
柳 絮 1979 《从学术立场探讨佛学经典》.1979年11月.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第12卷第11期.页46-50
高柏园1986 《《金刚经》初探》.台湾台中市.东海大学.1986年7月.中国文化月刊第81期.页64-82
徐荪铭 1997 《二十一世纪中国佛教的走向》.1997年.佛学研究第6期.页169-174
曹仕邦 1990 《中国佛教译经史论集》.台北市.东初出版社.1990年初版
曹志成 1997 《佛教经典的当代诠释策略之反省》.第一届比较哲学研讨会论文.1997年6月14-15日.嘉义.南华管理学院哲学研究所
梁启超 1956 《佛学研究十八篇》.台北市.
台湾中华书局.1956年5站台一版
郭 朋 1993《中国佛教史》.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3年7月初版一刷
郭朝顺 2001 《佛教哲学的基本型态与论述方法》.2001年3月.正观第16期.页3-28
郭勤正 1986 《语言、文字与佛教:对佛学方法学的一个探讨》.1986年1月.
狮子吼第25卷第1期.页8-12
许添诚 2001《《金刚经》持验录》.台北市.大乘精舍印经会.2001年6月出版
陈水渊 1997 《试窥印顺法师的思想大要:以缘起贯通》.1997年.
法光学坛第1期.页89-101
陈美华 2002《个人、历史与宗教 太虚大师、“人生佛教”与其思想源流》.
佛教研究的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台北市.现代佛教学会
陈荣捷 1987 《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廖世德/译).
台北市.文殊出版社.1987年11月出版
陈燕珠 2001 《《金刚经》要义 》.新竹县峨眉乡狮头山元光寺.2001年出版
劳思光 2000 《新编中国哲学史》(二).台北市.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0月重印三版二刷
黄忏华1996 《佛教各宗大纲》台北市.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9月初版五刷
曾守正 1995《《金刚经》的思考方法探析》.1995年7月.
台北技术学院学报第28卷第2期.页217-227
傅伟勋 1990 《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乘佛学》“哲学与宗教”四集.
台北市.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7月初版
冯焕珍 2001 《现代中国佛学研究的方法论反省》.两岸佛学教育研究现况与发展研讨会论文.台北市.中华佛学研究所

冯殿忠 1996《《金刚经》哲学述评》.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页32-36
冯耀明 1989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问题》.台北市.
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9月初版
黄光国 2001 《社会科学的理路》.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1年初版
圣严法师 1991 《拈花微笑》.台北市.东初出版社.1991年7月六版
圣严法师 1999a 《《金刚经》讲记.福慧自在》.台北市.
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2月初版
圣严法师1999b 《福慧自在.《金刚经》与心灵环保》.台北市.
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2月初版
圣严法师1999c 《福慧自在.《金刚经》与自我提升》.台北市.
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2月初版
圣严法师1999d 《福慧自在.《金刚经》与净化社会》.台北市.
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2月初版
杨惠南 1991 《当代佛教思想展望》.台北市.东大图书公司.1991年9月初版
杨惠南 1995 《禅史与禅思》.台北市.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4月初版
杨惠南 2001 《《金刚经》的诠释与流传》.台北市.2001年9月
中华佛学学报第14期.页185-230
杨惠南 1999 《佛学研究开出新格局》.1999年12月.人生第196期.页40-42
杨鸿烈 1975 《历史研究法》.台北县永和市.华世出版社.1975年4月初版

万金川 1998 《词义之争与义理之辨》.佛教思想研究论文集.
南投县名间乡.正观出版社.1998年初版
赵天生 1992 《从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关系谈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第二届佛学与科学研讨会.1992年7月25日.
圆觉文教基金会 主编.页171-176
熊 琬 1985 《宋代理学与佛学之探讨》.台北市.
文津出版社.1985年4月初版
褚柏思1986《中国佛学史论》高雄市.佛光出版社.1986年10月三版
蔡耀明 2001 《从佛教的圣化观探讨《大般若经.第四会》的般若波罗蜜多的圣化理路:兼论在亲见不动佛国的时刻表现出来的对圣境的感知质量》.《宗教的神圣性:现象与诠释研讨会论文》.2001年6月1-2日.台北市.政治大学宗教学研究所
郑金德 1986 《现代佛学原理》.台北市.东大图书公司.1986年1月初版
萧振士 2000《阅读佛教》.台北市.松乔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6月初版
萧振士 2003《《心经》、《金刚经》易读》.台北市.
大千出版社.2003年5月初版
萧丽华 1995 《1994-1995年台湾地区唐代学术研究概况》.1995年11月.中国唐代学会会刊第6期.页37-51
赖鼎铭 2001 《由学位论文的重要性看佛教相关论文提要的象征性意义》.2001年9月.佛教图书馆馆讯第27期.页44-49
赖贤宗 2000 《中国大乘佛学的本体的诠释学》.《本体与诠释》
北京市.三联书店.2000年1月初版
赖贤宗 2002 《佛教诠释学的重省》.《佛教研究的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2002年3月2-3日.台北市.现代佛教学会
谢大宁 2001 《从“证如”与“证悲”看儒佛的分际》.2001年12月.中正大学中文学术年刊第4期.页313-343
谢大宁 2002 《譬喻与推证的抉择:儒佛实践哲学之展开进路的难题》.
《第六届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2002年5月4-5日.
台北县新店市.华梵大学哲学系
蓝吉富 1997 《佛教史料学》.台北市.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7月初版
罗宗涛 1979 《六祖慧能的禅学与中华文化》.1979年9月.
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第12卷第9期.页60-68
罗 颢 1992 《宗教互通:谈佛学研究涉及的几个问题》上.1992年8月.中国佛教第36卷第8期.页24-27
罗 颢 1992 《宗教互通:谈佛学研究涉及的几个问题》中.1992年9月.中国佛教第36卷第9期.页18-20
罗 颢 1992 《宗教互通:谈佛学研究涉及的几个问题》下.1992年10月.中国佛教第36卷第10期.页26-30
罗 颢 1993 《论佛教研究与信仰之辩证》上.1993年1月.中国佛教第37卷第1期.页19-23
罗 颢 1993 《论佛教研究与信仰之辩证》下.1993年2月.中国佛教第37卷第2期.页15-17
苏渊雷 1982 《略论我国近代学者对于佛学研究的主要倾向及其成就》.1982年9月.法音第5期.页5-10+42
龚鹏程 1994 《佛学与学佛》.1994年8月.
国文天地第10卷第3期(总111期) .页82-90
汤锡予、冯承钧1975《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台北市.鼎文书局.1975年3月初版
Aristotelês 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 .台北市.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8月初版一刷
Bakhtin,M.M. 1998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trans.by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Holquist,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98
Cole,Alison 1992 Perspective,Dorling Kindersley,1992
Eco,Umberto 1976 A Theory of Semiotic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6
Eco,Umberto 1998 Six Walks in the Fictional Wood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sixth printing,1998
Eliade,Micrea 伊立亚德《圣与俗-宗教的本质》(杨素娥/译)
台北市.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月初版一刷
Freud, Sigmund 弗洛依德《梦的解析》(吕俊、高申春、侯向群/译).
台北市.米娜贝尔出版公司.2003年6月.第一版第二刷
Friedrich Whilhelm Nietzsche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 .台北市.
猫头鹰出版.2000年8月初版
Heidegger,Martin 1982 Nietzsche IV:Nihilism,trans.by Frank A.Capuzzi,Haper &Row,Publishers,1982


Jean Laplanche尚.拉普朗虚;J.-B. Pontalis尚.柏腾.彭大历斯《精神分析词汇》 (沈志中、王文基/译).台北市.行人出版社.
2000年12月初版一刷
McLaughlin,Thomas. 1995 ”Figurative Language.”In 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edited by Frank Lentricchia and Thomas Mclaughli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Nietzsche,Friedrich 1980 Sämtlihe Werke Kritische Studienausgabe in 15 Bänden,Herausgegeben von Giorgio Colli und Mazzino Montinari,Band l,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de Gruyter,1980
Tillich,Paul 1951 Systematic Theology,vol.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1
Tillich,Paul 1964 Theology of Cul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Whitehead, A. N. 2000怀黑德《科学与现代世界》(傅佩荣/译).台北市.
立绪文化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初版

 
 
 
前五篇文章

胡适禅宗史研究平议

敦煌本《坛经》、《曹溪大师传》以及初期禅宗思想*

胡适读禅籍题记、眉批选

无我”与“自我”——佛教“无我”论的现代意义

禅宗漫谈 --楼宇烈先生于1997年11月6日于北大讲

 

后五篇文章

唐朝禅宗对茶文化的杰出贡献

无禅茶不香——舒曼《吃茶去》序

琐谈茶与禅

随师吃茶去——天下赵州禅茶文化交流会散记

试析“禅茶一味”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