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持名念佛与实相念佛之统一(四)—本愿即心持名念佛的提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持名念佛与实相念佛之统一(四)—本愿即心持名念佛的提出
  ◆ 释法藏
  五、本愿信心念佛之补助
  由前一章的讨论得知,以理体观之,无论何种念佛,都是法界圆融不思议理具事造三千性相之实相心体的妙用,虽念他佛,其实即是心具心造,心是心作的念自性佛。反之,虽念自性之弥陀,求生唯心之净土,然亦不坏从是西方十万亿佛土外有佛号阿弥陀,有世界名曰极乐79。故弥陀佛四十八愿度众生之事,既了了分明炽然普摄十方众生,亦且不在吾人一念心性之外也,此乃即心念佛圆顿大乘之妙义也。依于此义,则执持圣号但能信、愿坚固,无论知不知即心之理,皆可证得事一心或理一心而得往生之益,此事蕅祖已于《要解》中有所阐释80。
  (一)本愿信心念佛法门之建立
  但若细心考察此事,尚有一个问题是:若众生不了即心之理(此即念自佛),或烦恼粗重不堪实践即心持名之念佛(念自他佛),而但持名念佛又功夫尚未成片,未证得一心时,该众生是否仍有机会得以往生?又当依何理论而得往生?此诚关乎末法障重众生,往生之行是否得以成就的最重要问题点!欲解答此问题,当从净土三根本经典加以考察,如《阿弥陀经》往生行段云: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81。
  经文说“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这一向是净宗行者所熟悉的理念,然而关键中的“一心不乱”,所指除了如向来所沿用的事一心及理一心两种解释82以外,是否尚有其他可能?在玄奘大师所异译的同经文中,该段经文的内容如下:
  若有净信诸善男子……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维,若一日夜……或七[日夜],系念不乱。是善男子……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83。
  我们注意到:什大师译文中的“执持名号”,今已改为“闻已思维”,而依于此思维,则什大师译文中的一心不乱亦改为“系念(此思维)”而“不乱”,依此一日乃至七日的思维不乱为因,感得行者临终时弥陀与诸圣众现前围绕,“慈悲加祐”行者,以使行者(“是人”)能在“(命)终(之)时”“心不颠倒”(或“令心不乱”)地往生极乐。译文的关键仍在“系念不乱”上,然而系念什么呢?前面既言“闻已思维”,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这思维的“内容”,正是所欲系念的所缘境,然而又思维什么呢?前文又云:得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之)名号”及“极乐世界(之)功德庄严”,原来正是思维(也是系念)名号之下,所包含的弥陀佛无量劫来,修因证果所成就的“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以及依此功德所庄严成就起来的“极乐世界”。在什大师所译的经文里,只将之以“闻说阿弥陀佛”简示之,而要求“执持名号”。在名以召德84的认知下,即可了解到其实所谓执持名号的意思,就是要在称佛名号的同时,忆(系)念阿弥陀佛的无边功德,与其所成就的极乐世界之庄严!然而阿弥陀佛的无边功德,及极乐世界的殊胜庄严又是什么呢?《阿弥陀经》的正宗分中固然广示了极乐世界的诸种庄严,众生忆念能令生起愿乐之心诚无疑议。唯有关阿弥陀佛之名号功德,则该经著墨较少,再者若欲对阿弥陀佛之名号功德生起忆念之行,则以因地之本愿为所缘当是最契机者。盖佛佛道同,功德平等,唯依其本愿之不同而有缘起之差别相,十方诸佛之所以共赞阿弥陀佛亦是赞此。因此,《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因地之四十八大愿85,正是忆念名号功德的主要所缘境。然而再深入地理解此四十八愿之内涵,吾可以将此四十八愿大致分为三类86:
  第一类为主伴依正庄严愿,共有三十三愿,主要为有关阿弥陀佛及极乐世界众生依正庄严之愿文,此正与《阿弥陀经》所示极乐世界之诸种庄严相应。
  第二类为名号功德愿,共有十二愿,主要说明称闻阿弥陀佛圣号之功德等事,正与上文所引“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等句相应。
  第三类为摄生往生愿,共有三愿,主要说明阿弥陀佛接引众生之行,及众生往生极乐之机(关键)。
  在此三类愿行之中,第一类及第二类愿文所显之功德,固然亦是称佛名时忆念的所缘,然而众生心粗躁动,若忆念第一类愿,虽能生起好乐之心,但因内容太广太细之故,不易为众生所总持;其次若忆念第二类愿,虽能生起信仰之心,但因佛德太深不可思议之故,障重凡夫亦恐难忆持。唯有第三类愿简洁具体,直指凡夫往生之机,既明确易晓,而最重要的是此三愿直接与众生往生的关键因素有关,因此凡夫众生易于用心忆念,诚为众生忆念之首要!摄生三愿之文今引述如下:
  [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九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87。
  再依此三愿所示的众生往生之不同关键看,第二十愿须先“植诸德本88”而后方以此功德“至心回向”,这对于障重业深,平日悠悠忽忽少有善行的众生并非易事。第十九愿云“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这虽是大乘行人必备之条件,但却不是一般佛弟子所能做到的,何况一般初闻佛法之人?唯有第十八愿云“至心信乐”、“乃至十念”,明明白白地显示既不要求先“植诸德本”(一般凡夫亦恐难行)亦未要求必须“发菩提心”,而只是要求以“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为前提,再以“乃至十念”为方便,只要不“诽谤正法(断往生正信故,障信心不发)”、不造“五逆”罪(恶业深重障临终正愿之生起),则必能依著信乐之心,临终十念而得往生。这正是本章开头所提:既不能即心念佛,又不能持名至一心不乱时,仍得以信仰阿弥陀佛本愿力的功德,而得往生的最佳理论依据!在本经下卷之首,亦有一段几乎完全一样的说明: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89。
  与十八愿特别不同的,是此处已从临终“十念”甚至又简化为“乃至一念”了。“信心”“欢喜(欣求心)”与“至心回向(愿生心)”已成了往生的最重要关键。这是本愿信心念佛的最重要特色——既不要求实相念佛,亦不要求一心不乱,甚至连最平常的“植众德本”也已不再强调。而众生往生的关键,即放在对阿弥陀佛本愿(第十八愿)摄受的信仰承担上。只要行者真心信仰,全盘接受阿弥陀佛在第十八愿中所发的,几乎是无有条件的摄受众生往生之愿,平时常作如此正思维,则临终之时,心中充满了信乐而无有疑心、恐惧等。如此必能在心不颠倒、正愿现前的情况下,蒙佛接引往生极乐,此乃本愿信心持名念佛法门的修法相貌。可以说,这也正是十方诸佛彻底大悲心的显露与大用,亦即净土法门超胜、难信与至圆至顿的所在。
  如此彻底救度的法门,由于是众生最后得救度之所依,因此在《观无量寿经》中,世尊亦将之安立在对下品下生极恶众生的救度上,如彼文云: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即心念乃至持名一心不乱地念),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应称归命(南无)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月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90。
  文中所言“五逆十恶具诸不善”的世间恶人,尚能“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即“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而“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前文所言,十八愿所摄众生并未被要求“植众德本”,乃至“念佛一心”等,是可以成立的!弥陀本愿信心念佛法门,具有如是不可思议的功德力用,诚是唯有佛与佛乃能知之究竟的无上秘密法门,故佛陀才会于《阿弥陀经》中无问自说,也无怪乎印光大师赞言:
  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圆满菩提。九界众生离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91。
  此一法门以阿弥陀本愿的加持为根本,以众生深切对阿弥陀佛本愿摄受功德的全然仰信为方便,而得以生佛机感相应蒙佛接引往生,这是彻底的他力信仰法门。然而关于依信、愿力而往生的念佛法门,其实蕅益大师亦于《要解》中,提示过这个观念,只是在当时的时代因缘下,未曾特别强调此一本愿信心念佛法门罢了92。唯在唐朝之善导大师,则曾特别提倡此一本愿功德信心念佛法门,彼于《观经疏》卷四中即曾特别强调,必须完全仰信阿弥陀佛本愿摄受的信心法门,彼文云:“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深信自己是“罪恶凡夫”,唯有仰仗佛愿摄受,“乘彼愿力”方能得救,正是本愿信心念佛法门的特色。除了如上劝导行者专信以外,善导大师又将求生西方之行分为正、助、杂三行,其中:“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93。”
  大师判此“专念名号”为净土修行的“正行”,至于诵经、观想、观像、忆念极乐依正庄严、礼敬供养等,皆名“助行”,除此之外一切余善皆名“杂行”94。由此可知,以提倡“本愿信心念佛法门”最力的善导大师之见解来看,此一法门的实践,其实也是以“持佛名号”为行相的。只不过其用心方法,乃是以“完全仰信阿弥陀佛之他力摄受往生”为念佛的所缘境罢了。这与专心持名,求得念念相应清净本性的一心不乱之持名念佛,或以即心之理观而持名念佛之修持方法,皆有所不同。
  (二)具足本愿信心的即心持名念佛三昧观之提出
  由上节的讨论可知,本愿信心念佛的特色,是以完全归投阿弥陀佛的本愿加持为念佛的忆念所缘。而之所以能如此的归投仰信,主要来自两种原因或力量:一者依于《无量寿经》看,是由于“至心信乐”阿弥陀佛第十八大愿的摄生功德,而生起一种全然的托付之信仰,从而顺应于本愿(第十八愿)而得以往生。二者依于《观无量寿经》看,则是由于逆恶重罪众生,由于地狱恶相现前,故生起大恐怖大忏悔。复缘于过去善缘的成就,感得善知识现身开导,遂生大安心而坚定投靠阿弥陀佛之本愿加持,从而念佛灭罪,蒙佛接引往生。
  其实若从实相念佛的角度看,既然一切诸法不从外得,则所谓本愿加持者、所谓摄生功德者,那一样不是在当下这一念心性中具足?又岂有那一法而在心外可得?因此仰信他佛即是仰信自性佛,投归他佛若极,则与念自性佛又有何异?既是念自佛,则一切灭罪、往生、依正等功德岂不油然从法界圆融不思议体中生起?行人只要信得及,愿得切,十念乃至一念何有不随自性阿弥陀而往生唯心净土之理?所谓“不思议难信之法”者,正是的指这一念不思议法界心体而言,离此心体之外那还有一可思议法可得?只缘众生障重怯懦,一闻实相不思议即心法门,即茫然无措。故大圣宏慈于实相法中,开种种之方便以摄取种种之机类,而虽设种种之法门,又岂有一法门非中道实相之法门?故云:“一切法皆是佛法[95]”也。据此而言,则本章所说之“本愿信心”念佛法门者,其实也都有其中道实相的内涵在,此法门所成就的功德力用也都是真实不虚的。
  然而虽是如此,但法门功用各有偏重及应机之功,亦不可偏废。例如末法时代,欲专心持名念佛以证一心不乱即已不易,何况带有理观的即心持名念佛?但既使是如此,我们仍须研究“即心持名念佛”的深义,以求深化净土行者对念佛的信心与行力,同时也避免他宗的轻慢及本宗修行的肤浅化。再从另一个面向看,我们却也不可为了深化念佛,而舍弃了类如他力信仰,十念亦得往生的“本愿念佛”法门之利生方便。这也正是本文要在处理完持名念佛与实相念佛之统一后,尚要进一步提出“综合本愿信仰的即心持名念佛三昧法门”之主要用意所在。毕竟这样的综合修法:进,可以让我们现证中道实相;退,至少还可以让我们安心决定地,有著随时可以仰仗佛力,带业往生的笃定和笃信。可谓理事圆融,具体可修,而又现实与理想兼顾也!
  六、结论
  教理不彰,修行理路不清楚,乃至念佛的趣向于表面化、形式化,是近五十年以来,台湾净土宗发展的主要弊病。虽然佛七、念佛会等时有所闻,而且也据点不少,但是大部分的台湾现代净宗行者,总让人感到,努力与收获,理解与信心彼此不成比例,一方面念佛不知用心方法,另一方面又悠悠忽忽地提不起信乐勇猛的念佛真情,虽然目前仍有大部份人在念佛,但总感到虚应故事的多,信心坚固的少。不但念佛的人口正急速的在老化当中,而且大部份学院出身的年轻人,愿意真心念佛的就又更少了,再加上整体的解行不力,已使得净土宗的传持,渐渐地亮起了红灯。因此如何在既有的通俗净土修持法门当中,找到一条既深刻而又具有圆融性的净土修行理论之路,既能融通并提升各类的净土教理及修持,同时也能达到理事圆融、标本兼顾、具体可修的目的,正是今后净宗学人该特别注意的地方,而本文之所以如此立题的原因也正在此。
  本文先以经、论的文字,证明阿弥陀净土教法的殊胜及修行方向,确立净土修行的存在价值和地位。从而说明了以信、愿、持名为净土修行主轴的看法,乃有其经证,而且也是龙树、罗什、智者、善导乃至蕅益等西天东土,诸大师所一致认可的净土宗修持法门。在确立了“持名念佛”的坚定合理性与殊胜性之后,即以天台的核心性具思想为基础,首先说明了“实相念佛”的意义。并透过《妙宗钞》所提出的,以法界圆融不思议体,为吾人现前一念能念之心的概念,不但解析了自性弥陀及唯心净土的必然性,同时也依此“即心”的念佛理观,统一并深化了持名念佛的精神内涵。以此“即心持名念佛”的统一概念为出发,第四章中,更检别了一些对净土修行的误解与迷失。尤其对日本净土真宗,亦做了一些关键性的评破,以期使净土教法能回归到佛法理性的基础上来。最后则在第五章中,以第十八愿为核心,在即心念佛的理观下,更开出完全他力导向的“本愿念佛”法门,以收摄一部份须以心外求佛为方便的净宗行者。在天台中道实相的认知下,理事既是相即不离,不一不异,则事念即是理念,念他若极,还成念自。然虽自他不异,而于摄生份上,却有方便力用之应机不同,因此更将本愿信心导入即心持名念佛之中,则不但能有理念统一之效,尤其在现实上,更能收到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佛法利生之究竟悲愿利益。本愿念佛与即心持名念佛的结合,在理上,可以彻底统一事理、凡圣、自他和禅净的修行差异;在事上,则可以综摄贤愚、进懈、激羸的根机差别。因此这应该算是阿弥陀佛念佛法门,的一项最完备修行理念了。
  因此,“具足本愿信心的即心持名念佛三昧”之提出,可说正是本文的最终结论,也是本文给当前净土教行者的一项修行建议。总的来说,既修“即心”的理观,则于念佛的实相内涵,具有真实而理性的信心,能生起笃定勇猛的行力,而不会轻易地人云亦云起疑生退。既有“持名”的方便,则下下根之人亦能行持,可谓会极究竟(即心故)于极善巧(称名即是即心实相故)中,但能称名,不劳观想,不必参究,自得念佛往生之大益。既依“本愿”的信心,则持名非必求一心,但能信心坚固,愿心恳切,随缘消业莫造新殃,仰仗佛愿功德摄受加被,临终往生,则念佛时自能安心决定,不再患得患失!依于这样的净土修行观,则阿弥陀净土法门,至圆顿至直捷,至方便至快速,横赅八教竖彻五时的美称密意,可以当之无愧矣!而本文欲使净土法门之精神内涵深化,且又能应机广博的原始想法,也或者能够稍稍达成吧。
  (全文完)

 
 
 
前五篇文章

康译《无量寿经》劝持修订序

首传戒法的昙柯迦罗——中国佛教史话之十

禅与密的内证光明

寻找及依止上师

因果实相 - 正谛篇

 

后五篇文章

读唯识谈阿毗达摩

内观智慧禅

与情欲有关的戒律

四种护卫止禅法

历代文献中的慧能“心性”思想探究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