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菩萨、罗汉代表了佛教修证的三个果位,对修证果位的目的和宗旨,大乘和小乘的看法却不一样。大乘是以通过修菩萨行来完成对佛的修证,实现佛教徒追求的最高目标。而小乘则以修行“阿罗汉果”为最高果位,从而实现自身解脱这一主旨。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梵文Arhat的音译,又称“阿罗河”。“阿”字其实是不能省略的,《大智度论》卷三中记载:“阿罗名贼,汉名破,一切烦恼贼破,是名阿罗汉。复次:阿罗汉一切漏尽,故应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复次:阿名不,罗汉名生,后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罗汉。”显然,谁都可以修罗汉行,都可能得成“罗汉果”,在家居士一样可以修成罗汉。但是必须注意,一旦居士修成罗汉,当天必须出家,否则就要死去。因此,成罗汉果的全部是和尚。一旦成了罗汉,便跳出轮回,再也不会转世投胎。 小乘将罗汉当作最高果位,将释迎牟尼当作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教主,而菩萨等等,小乘一般是不承认的。罗汉就到顶了,自我解脱的目的主旨也就实现了。 小乘佛教的罗汉修行有四等“果位”: 初果:名为预留果。得此果则可在轮回转生时不致坠入“恶趣”,不会托生为恶鬼、畜生之类。 二果:名为一来果。得此果轮回时只转生一次,可跳出永无休止的无尽轮回。 三果:名为不还果。得此果即可超生到天界,再不会回到欲界受生。 四果:即为阿罗汉果,也称“无极果”、“无学果”,据称是尽断三界见、修二惑所达到的果位,已至修学的顶端。《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四说,阿罗汉有三义,一是“杀贼”,意思是能杀尽一切烦恼;二是“应供”,意思是受到天人的供养;三是“不生”,即达此果须永远进入涅架,彻底跳出轮回生死了。 罗汉只是自身解脱的最高果位,是一种“自了汉”,是自我管理,显然,这对于佛法的弘扬是不利的,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大乘,大乘跳出自我解放的小圈子,主张解放全人类,主张苦海慈航,普渡众生,成就佛果。既以众生解脱为目标,大乘佛教就开始提倡作佛灭度后不入涅维护法弘法的罗汉,大乘将自我解脱的罗汉重新赶回轮回,要求罗汉长住世间,不入涅盘,济度众生。 据《弥勒下生经》和《舍利弗词经》说,产释佛圆寂之际,特别指派了四位弟子要“住世不涅槃,流通我法”。最早住世的就是著名的“四大罗汉”:大迎叶比丘、君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眼罗比丘。“比丘”意为出家后受过其足戒的僧人。 罗汉从小乘的自我解脱目标中丰出来之后,担负起大乘赋予的护法弘法之大任,佛教中的罗汉队伍迅速扩大,涌现出十六、十八、五百、八百等大批有名和无名的罗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