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禅宗从菩提达摩到弘忍的历代祖师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禅宗建立自己世代相传的祖师系列经历了较长时问。祖统世系最早由北宗提出,南宗为对抗北宗也提出自己的祖师系谱。在公元7世纪末叶,由弘忍的弟子法如的信徒撰立《唐中岳沙门释法如禅师行状》碑,提出最早的禅宗祖师法系,认为菩提达摩依次传慧可(五台山)、僧璨、道信、弘忍、法如。其后经过禅宗内部长期的论辩,从菩提达摩到弘忍的五位祖师得到禅宗公认。自中唐以后,南宗成为禅宗正统,慧能则被公认为继弘忍之后的六祖(五台山)。
菩提达摩被奉为禅宗的东土初祖。他是南印度人,出生于婆罗门种姓家庭。出家之后,他悉心研究大乘佛教,学识渊博。中年之后,他立志来中国传教(五台山)。大约刘宋(420一478)末年,菩提达摩渡海来到中国南方.此后又辗转渡江北上,在北魏传禅授徒。据说他曾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提出“理入”和“行人”的修禅方法,“理人”要求舍伪归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行人”要求按佛教的某些规定修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践问题。据《续高僧传·菩提达摩传》记,他强调“藉教悟宗”,“教”指经典,具体指四卷《楞伽经》;“宗”指真如实相,第一义谛,具体指《楞伽经》中所讲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藉教悟宗”,是把佛教经典作为手段,自证自悟佛理。通过修心禅观.达到心与超言绝相的真如实相、佛性相契合的境界(五台山),所谓“凡圣等一”,“与道冥符”。菩提达摩的弟子有慧可、道育、昙林等人。道育专心于个人修行而较少讲说,其事迹不明。县林自称是菩提达摩的弟子,并记录了其师的禅法理论,被后世公认为菩提达摩真正传人的是慧可。由于菩提达摩被奉为禅宗初祖,后世史书记载他的神话传奇故事很多(五台山)。
慧可(487—593)俗姓姬,虎牢(今河南荣阳)人,少年时代为儒生,出家后又潜心研究佛典,年过四十遇菩提达摩,随之习禅。菩提达摩逝世后,慧可在洛阳一带讲学传教(五台山)。后来由于受到道恒禅师等人的排斥和迫害,流落于邺卫(今河南安阳、卫辉一带)之间。此时慧可不再公开聚众传教,只是创作一些偈颂等,表达自己的禅法思想。到了晚年,他隐居于舒州皖公山(在今安徽潜山县)。他吸收大乘中观派的学说和《维摩经》“不二法门”思想,认为无明与智慧没有本质区别,众生与佛也是不二的,解脱与否完全系于个人的迷悟之间。慧可的门人有璨、惠、威、那、端、满诸禅师(五台山)。
被奉为禅宗三祖的僧璨生卒年代不详。他也和其师慧可一样,一生坎坷。他离开慧可之后,长期隐遁山林,居无定处,衣食随处而乞,过着游方生活。到僧璨时,此派禅僧还没有建立比较稳固的传法基地,没有组建相对稳定的僧团(五台山)。
道信(580-一651)俗姓司马,河内(治所在今河南泌阳)人。早年随僧璨习禅,后到蕲州黄梅(今湖北黄梅县)西北的双峰山(原名破头山),传禅授徒达三十年,身边徒众多达五百余人。在其众多弟子中,以弘忍最著名(五台山)。
弘忍(601—674)俗姓周,湖北黄梅人,7岁跟随道信,后迁居冯墓山(一说冯茂山),此山在双峰山东边,又称“东山”。后世把道信和弘忍的禅法称为“东山法门”。中国禅宗至此正式成立(五台山)。
从道信开始,禅僧们放弃了严格勤苦、居无定处的头陀行,开始常住一地的聚居生活(五台山)。弘忍的性格及其生活方式,成为这些群居僧众们的代表。据唐杜肋的《传法宝记》,他“性木讷沉厚,同学轻戏,默然无对,常勤作务,以礼下人。昼则混迹驱给,夜便坐摄至晓,未尝懈怠”。白天劳动,夜晚坐禅,农禅并举,是当时禅宗僧团的特点。弘忍认为,行住坐卧都是成佛的行为和活动,人的一切行动、言语和思维活动,都体现佛的教化。坐禅时的“静”和“默”,与日常生活中的“乱”与“语”,并无本质区别。他这是要把对禅的体验贯彻到日常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弘忍有弟子多达七百人,他所赏识的有十位,即神秀、智诜、刘主薄、惠藏、玄约、老安、法如、慧能、义方和高丽僧人智德。弘忍逝世后,一些弟子到各地传教,建立了大大小小的传法基地,禅宗逐渐成为佛教诸宗派中最有影响力的一派(五台山)。

 
 
 
前五篇文章

华严宗的“法界缘起”和“四法界”学说

华严宗的“五教十宗”判教论

法相宗的八识学说

法相宗的创立者玄奘与弟子窥基

三论宗的“二谛”论和“八不中道”论

 

后五篇文章

天台主要景区介绍

法眼大师 禅著宗匠——永明延寿禅师述评

《教观纲宗》指要

《法华经》的基本架构

从《童蒙止观》看天台止观修习法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