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公老恩师往生转眼已过八年,际此忌辰,除表达无尽哀思与怀念之外,谨举老人精神数端,用以自励,并供读友借鉴。 ○好学 每次到雪公寓所请益时,十有八次都看见老人家在看书。他告诉学生:「书柜里的书,不是摆着好看的,每一本我都精读过,不相信可随便抽一本考考我。」有一次入了「读书三昧」,看书连续达五个小时,连外面下雨打雷都不知道。他常勉励学生求学问的重要,不但是做一切事业的基础,也是弘法利生者所必需,因为一事不知,即是尘沙惑,办事度众必生障碍。因此老人每天也必须阅报,好知道天下事、社会百态、新知珍闻等,什么「爱死病」、「踢斯可」老人都晓得。老人手订的师训:「四为三不」,把「为求学问」订为四为之首。他实在是好学不倦,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 ○谦虚 老人学贯世法出世法,佛学、儒学、史学、法学、文学、医学(中医)、书法,无不通达,可以说是满腹经纶,饱学之士,但是他却自号,「不通」,对人常说,「只懂得一点点皮毛而已。」而老人家最厌恶的一句话便是「值得骄傲!」这句话。为了提醒学子求学要谦虚,把负有社教功能的大楼定名为「六吉楼」,即取自易经六爻皆吉的「谦」卦之意,教学生每当进入大楼时,勿忘「谦」这个字。「满招损,谦受益」,只要时时怀着谦虚的态度求学,学问才能长进,做人才能成功;丰累的稻穗,必然垂得愈低,愈有学问的人,头愈低下,亲近过雪公的人必定会感受到这种谦冲的风度。 ○不怕困难 雪公常说:「满身都是疮疤」,「碰过许多钉子!」老人家在大陆,颠沛流离、流亡之苦不说,随着中央政府播迁来台,直到九七高龄逝世的四十年间,所吃的苦,已是常人难以忍受——种种打击、毁谤、被人抹黑、背叛,生活的困顿,事业的不顺遂,人事的沧桑,病痛等等,可谓备尝风霜,而始终如松柏般的挺立,八风吹不动。老人家曾自慰:「我没有什么长处,要是有的话,只有“忍”这个字吧!」仅是这一个字,就奠定了老人家非凡的成就。老人家把任何艰难困苦,当作增上缘,以忍的工夫欢喜接受,才有了今天的志业。我们看下一段训示,就知道老人家不怕困难的精神:「说话碰壁,遭遇拂逆,心不烦恼,行不退转。凡作好事,必遭魔障,既发大愿,不怕困难,困难愈多,功德愈大。欢迎困难,欢迎困难!」 ○惜福 一张薄薄的卫生纸切成四小张使用,一盆洗脸水,从早用到晚,作为洗手、浇花或冲洗夜壶之用,所穿的衣裤袜,随处可见补丁,早餐是一碗拌芝麻的「面茶」,中餐一碗绿豆小米粥,佐以几样小菜,晚餐通常不吃,只有讲经的日子才吃一点东西。住的是破旧狭窄的平房,卧房兼书房,佛堂才一坪大,客厅象样些,但也只有四坪大小,三面墙壁放置书柜,空间也非常有限。虽然老人创办的各机构都设有导师室,他都不去住,仅在讲经时作为准备室之用。平时以步当车,远地由侍者用机车载去,直到八十多岁才改坐莲友赠的小小轿车。老人惜福惜物的精神,真可与祖师相媲美。 ○菩萨精神 老人家一生大慈大悲、无私无我,献身弘法利生的工作;每天不疲不厌,席不暇暖地从事慈善、教育、文化工作。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只求众生皆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直到往生前几周,还以衰弱的身体,由弟子们抱上座位讲经,殷殷嘱付:「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并说:「我留这个身子在世间,就是为了讲经说法,大家要听,我怎能不讲?」「....一直到死为止!」这种以身殉教,牺牲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岂不是大菩萨! 雪公老人留给后人许多做人的典范,佛子的楷模,可供我人学习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谨将亲身体会到的略举数则,用以惕励自己,并供读友见贤思齐焉。 滴尽最后一滴血 寄东 雪公太老师有两首咏物诗,在莲友、大德府上,常常可以瞻仰到的。一首是: 「警众太殷勤,曾无间寸阴,几人长夜醒,不负转轮心。」 另外一首是: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这两首诗分别借由钟和烛来写佛菩萨的度众胸怀,无间无息,损己利人,读来发人深省。老人家不正是如此地孜孜度众,不疲不厌吗?近百岁的老人家还讲经不断,为的是什么呢?想想,我们真是幸福,竟然能蒙受近百人瑞的谆谆教诲,说的又是破迷启悟,离苦得乐的佛法,而且是佛法中径中径又径的持名念佛法门,这不正是甚难、稀有吗?今年元旦夜里,酷寒的天气并不能阻挡炳公太老师前来华严会场宣讲佛法的意愿。据接太老师下车的王社长说,老人家下车的时候双手都冻僵了,到了屋子里头,许久还不禁颤抖着。我们年轻人真是不晓得老人家的苦楚啊!又何尝了解老人家的苦心呢?老人家果真要用尽最后一滴心血吗?每一席华严讲下来,不知又欠老人家多少深恩了。 华严会上,雪公所讲的都是最可靠、最实用的法宝。老人家常提醒大家,要认识中国文字;因为我们文化的宝藏——儒佛经典——都是用中国文字写的,假使我们不懂得文句文理,更不用谈经义了,那么等于是睁了眼睛的瞎子,有再好的文化遗产,也祇有望洋兴叹了。更有甚者,错解一字一句,差以毫厘,失之千里;所谓「一盲引众盲,相率入火坑」,不但不能使人得益,甚至断人慧命的罪过也就太大了。所以雪公讲经的态度是非常审慎的,常说讲经决不敢离开经典一句,有所解说,也是根据佛经和祖师的注解,决不妄自发明。佛言是圣言量,当然可靠,祖师是实修实证,断了见思惑,亲得佛法利益的,这样的注解才可看。因为,凡夫一开口,一写文章,不免是见思惑在讲话。再者,老人家讲经也从来不谈玄说妙,而专说我们修行做得到的。讲念佛可以得到利益的方法,也就是老人家数十年的宝贵经验。又怕大家认为浅近,不以为然,所以又常勉励莲友,千万勿起贡高我慢心。办事就要办真的,学佛就要求得如来真实义。今年元月二日,雪公在慎斋堂的开示,还字字铿锵地烙在我们心田之中。老人家一开始就问大家,今天来到这里是干什么用的?如果只是凑热闹,热闹场多的是,这里没有什么好热闹的。虽然是新的年头,老人家并不说好听话;因为重要的是死生的问题,是头出头没,六道轮回的问题。而实际上,老人家说出来的,都是经典上最精要,真正能帮助大家解决生死大事的方法,那一句不是好话呢? 老人家以近一世纪的人生阅历,深知每件事情的因缘都不容易,对于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无不恭敬谨慎。老人家的身教、言教都在在启发我们,任何大小事情都不可轻忽,因缘得慎自珍惜。如今,老人家虽然暂别我们,归于安养,相信老人家行愿弘深,必能尽速乘愿再来,广度众生。而老人家的精神志业,更是需要我们同心齐力来发扬的。每当看到滴答不息的钟表和照人光明的灯烛,不禁都令人想起老人家那两首诗偈,到底有几人能从长夜大梦中醒来呢? 台中莲友心目中的雪公老师 净毅 民国三十八年,炳公雪庐老师随孔奉祀官德成先生,由大陆播迁来台,整整三十七个年头,一直住在台中市,以弘扬佛教净土法门及儒家中华文化为职志。他老人家是数万人的老师,「李老师」三个字,已代表多层的含义,学生们想到李老师,意识里就知道要念佛,要行善,要真心实意,要表里如一,要经世济用,要....,总之要做一个外儒内佛的中国人。 李老师三十多年来在台中建立净土道场,以及许多文教事业,尤其每周三,亲自在台中慈光图书馆讲华严经,风雨无阻,学生有七八十岁的老妪,有大学教授,有青年学子,而每人均能普受法益,这可从十六年来每星期三,千人座席的慈光图书馆,被挤得水泄不通可得明证。前年老人腿疾行动不便,但仍然由弟子们抬着上台讲经,不肯休息,并说道:「我留着身子,就是要当法器,大家想听,我怎能不讲?....」这种为法舍身的精神,就是所谓台中的「李老师」。 近月来,老人体力较为不继,弟子们前去探望,请老人多进餐食,老人说:「我吃精神。」再劝吃补品,则又言:「我吃菩提子就够了!」由此可知李老师全凭一股坚强的毅力为道为法而牺牲。老人常告诉青年学子们说:「我来台湾,受台湾这块土地的滋养,我比台湾人更爱台湾。」老人爱的不是台湾的阿里山,或日月潭,而是要爱护台湾老百姓的民心;他不断的把中华文化的种子及精神传播给台湾人,唤起青年学子对文化及社会的使命戚,从早年开办国文补习班、大专佛学讲座,到晚年成立论语讲习班,都是默默的把古圣先贤的内涵,透过他渊博的学养和智慧,不收分文,夜夜挑灯,为学子们逐句逐章,不疲不厌的讲到最后一口气。 李老师往生前三、四小时,弟子们请老人开示,老人手持念珠,双目炯炯有神的说道:「一心不乱。」这就是李老师为世人说法的最后一句遗言。 千言万语,诉说不尽台中莲友及学生们对李老师的崇敬与追思。他深入每位弟子的心中,从四月十三、十四两日,如丧考妣,络绎不绝跪在地上匍匐到李老师卧榻助念的神情,即可知弟子痛失良师的心情。 李炳南居士大事年表 净军敬编 名号:讳艳,字炳南,号雪卢、法号德明。别署雪僧、雪叟、雪野、海沤、一沤。 籍贯:世居山东省、济南市、南券门巷。 年龄:生于民前二十二年(一八九○)即清光绪十六年,岁次庚寅,夏历腊月初七日。卒于民国七十五年(一九八六)四月十三日,时为夏历丙寅三月初五日清晨五时四十五分,春秋九十有七。 眷属:父讳寿村。母翟氏,讳师远。弟讳华,字实美。元配张氏讳德馥,继配赵氏讳德芳,皆已谢世。子俊龙,孙女珊、彤。均陷大陆。 大事记要: 民前二十二年(一八九○)清光绪十六年 一岁 夏历十二月初七日,公诞生于山东省济南城内南券门巷。 民国元年(一九一二) 二十三岁 与济南学界组成「通俗教育会」,当选会长。 民国五年(一九一六) 二十七岁 前会更名为「私立通俗教育研究会」,设讲座于西门月洞,日日讲学,获山东省府奖誉。 民国九年(一九二○) 三十一岁 管莒县监狱,倡德化,医囚疾。始崇儒,继读「山东法政学堂」。复依梅撷芸光羲大士闻法相学,由是洞达儒释。 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 三十五岁 哲嗣俊龙诞生于莒县。 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 三十九岁 四月,大盗谋犯莒城,知事北去,县府无人,公联合各机关及邑绅,组临时县政委员会,抢救灾民,以待军援。 民国十九年(一九三○) 四十一岁 一月,军阀据莒城抗中央军,民食殆尽。公偶阅丰子恺(护生画集),深感弭兵祸在戒杀护生,遂为苍生立誓茹素。 莒城解围后,公获友人向印光大师所设苏州宏化社函请之佛书(学佛浅说)、(佛法导论)等,即觉契入。复闻印祖为通儒高僧,即思皈依。后得印祖弟子函介,乃通信皈依,蒙赐法号「德明」。 民国十六年至二十年间,莒县频遭内战之祸。公在此间,不计己身安危,或率警兵巡行弹压安抚,或偕人缒城说敌,或登城堞劝阻犯军等,周旋其中,保全民命。 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 四十四岁 公往苏州报国寺参谒印光大师,蒙开示终日,遂栖心净土。 民国二十三年(一九三四) 四十五岁 莒县重修县志,公受总纂庄太史心如之邀,由狱政转任分纂,负责纂修古迹、军事、司法、金石四类,逾三年而竟其事。 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 四十六岁 获中医师执照。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 四十七岁 八月三十日,于山东济南净居禅寺,依可观律师求受五戒。 九月二十六日,复于山东济南女子莲社,依大云大法师进求菩萨戒,由是道业益进。 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 四十八岁 一月,受庄太史荐,应聘入「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府」任主任秘书职。七月,芦沟桥变起,公随奉祀官孔上公德成迁重庆。一日,至长安寺求谒太虚大师,欣见梅师撷芸亦在座,乃获荐至监所弘法。绩佳,蒙大师题字奖慰。 之后,又随奉祀官迁入西郊歌乐山,结庐林间,命曰「猗兰别墅」。并自请于大师,愿于山巅云顶寺任讲席。平时则奔走于硝烟弹雨间,赈济灾黎。 避渝之前,曾从北京真空禅师学参究法,复与济南净居寺方丈客观法师同参八年。 居渝期间,依白教唝噶呼图克图、红教诺那呼图克图修持密法,计有八年。 民国二十九年(一九四○) 四十九岁 十一月初四,印光大师示寂,公恸如失怙。 民国三十二年(一九四三) 五十三岁 夏天,慈母翟太夫人往生,公悲恸欲绝,于寺延僧超度。后凡兴办诸事业,多以母难日为成立日,其孝思不匮有如此者! 民国三十四年(一九四五) 五十六岁 日本降。次年,还金陵,从奉祀官住京三载。此间,曾陪孔上公三返曲阜,以道梗,仅于三十五年秋一返济南。余时恒于南京普照寺、正因莲社讲经说法。 民国三十八年(一九四九) 六十岁 一月,奉到押运卷箱前来台湾之证明书。 二月,随孔上公只身浮海来台,寓台中。初居自由路,继居复兴巷,再迁和平街,后寓正气街。 四月,于台中市居仁路法华寺设「施诊处」。夏历四月初一,在法华寺开讲佛法,这是莅台第一次正式说法。 五月,于法华寺开讲(心经)(四十二章经)等,并倡印(歧路指归)(光明画集)(无量寿经)(学佛浅说)(劝人专修念佛法门)(龙舒净土文),并编印(当生成就之佛法)(阿弥陀经摘注接蒙义蕴合刊)。并成立「放生组」,每月放生两次。 七月,受聘为「觉生月刊」社长,并撰创刊辞。 夏历六月起,于台中市忠孝路灵山寺,陆续开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佛说阿弥陀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往生论)等。 又于台中有明巷赞化鸾堂开讲(阿弥陀经),感动堂主及鸾生皈佛。 民国三十九年(一九五○)六十一岁 夏历二月,于台中灵山寺首次佛七中开示法要。之后年年佛七皆应邀前往开示。 同月,获朱炎煌、许克绥等居士之助,成立「台中佛教莲社」,社址暂设于法华寺内,并任第一届社长。 六月起,复分身至丰原慈龙寺、慈济宫、龙意堂,台中宝善寺、二份埔慈善堂、彰化昙华堂、鹿港龙山寺等处弘法,大扇莲风。 民国四十年(一九五一) 六十二岁 五月,应屏东东山寺邀,宣讲(阿弥陀经),并成立念佛团。八月,应台中宝善寺邀请,每周末举办「佛学通俗讲座」,训练佛学讲演人才。 十月,于台中莲社成立男女二众弘法团,男众宏法台中监狱,女子宏法莲友家庭。 民国四十一年(一九五二) 六十三岁 一月,礼请证莲老和尚传授三皈五戒。复于台中莲社举办首次「冬令救济」。并举行「春节讲演大会」,及成立「天乐班西乐队」。 四月,于台中莲社创立「国文补习班」,嘉惠失学者。并亲编(佛学常识课本)。 十一月,辞(觉生)社长职。 十二月,为(菩提树)撰创刊辞,复撰(参观癞病乐生疗养院因缘记)。并于台中莲社成立「往生助念团」。 民国四十二年(一九五三) 六十四岁 一月,功成身退,辞台中莲社社长职。复受聘为导师及名誉社长。并开讲(阿弥陀经)。 八月,亲率女子宏法团,至大甲、大安慰问妮娜台风灾胞及法施。 民国四十三年(一九五四) 六十五岁 二月,于台中慎斋堂开讲(阿弥陀经)。 三月,于台中灵山寺开讲(妙法莲华经)。 五月,受菩提树月刊聘为社长。复应邀巡回至屏东东山寺、凤山、高雄、大岗山等处弘法。 十月,于台中莲社倡办「儿童德育周」,以正童蒙。 十一月,应栖莲精舍请,讲(阿弥陀经)。 十二月,应桃园莲友邀请,前往弘法。 民国四十四年(一九五五) 六十六岁 六月,礼请斌宗老和尚,传授菩萨戒。以后则常请忏云老和尚主持诵戒。又随章嘉大师至台南、丰原等地协助弘法,并代表大师讲演数次。 十二月,受提携一年组成之桃园莲社,聘为名誉社长。 民国四十五年(一九五六) 六十七岁 三月,获朱炎皇、许克绥等居士之助,筹备创建「慈光图书馆」,并撰文呼吁。 民国四十六年(一九五七) 六十八岁 五月,「慈光图书馆」奉教育部核准,被推为董事长。 民国四十七年(一九五八) 六十九岁 五月,慈光图书馆开幕,公兼任馆长,开讲(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之后每周三晚间于此讲经不辍。略有(地藏菩萨本愿经)(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维摩诘经)(金刚经)(楞严经)(圆觉经)(八十卷华严经)等。 七月,创设「慈光托儿所」,附设于慈光图书馆内。 民国四十八年(一九五九) 七十岁 五月,获许克绥、朱炎煌老居士等之捐助,筹设「慈光育幼院」专收孤儿,并受任为董事长。 民国四十九年(一九六○) 七十一岁 五月,促成「台中莲社四十八愿念佛班」。 同月,慈光图书馆已上轨道,辞馆长职。 六月,礼请证莲老和尚,启建「千人戒会」于慈光图书馆。 民国五十年(一九六一) 七十二岁 由于周宣德居士首先在台北倡导大专青年学佛,公乃于五月,创办「慈光学术讲座」,亲编(佛学概要十四讲表)讲授。尔后于寒暑假陆续举办国学、佛学讲座,广开六门功课,为大专学子奠定学佛之基。 十一月起,每周日亲自主持「大专青年佛学座谈会」,引导学子正信。 十二月,辞去台中莲社、慈光图书馆、慈光育幼院三机构董事长职。 民国五十一年(一九六二) 七十三岁 七月,应邀每周二赴中兴新村讲演佛法,随即成立「中兴佛社」。 同月,与赵丽莲博士等人,同获教育部嘉奖。公以事前未悉,不及婉谢。 十二月,试创办「佛教菩提医院」于台中路。 民国五十二年(一九六三) 七十四岁 四月,筹建「菩提救济院」,后改名「仁爱之家」。医疗大楼于五十五年落成。 九月,中秋节,迁居台中市正气街九号。 民国五十四年(一九六五) 七十六岁 七月,受印顺法师等之托,兴建「太虚纪念馆」,于五十六年五月落成。 民国五十五年(一九六六) 七十七岁 十月,兴建「菩提安老所」,于六十一年落成。 民国五十七年(一九六八) 七十九岁 于慈光图书馆启讲(八十卷华严经)每周三不辍,直至七十五年三月,惜未竟而往生。 民国五十九年(一九七○) 八十一岁 三月,设立「明伦社」于莲社,专责接引大专青年。 民国六十年(一九七一) 八十二岁 二月,开办「明伦大专佛学讲座」,扩大接引佛青。 三月,创办(明伦月刊),阐扬中华文化,开辟佛青发表园地。 民国六十二年(一九七三) 八十四岁 三月,承广播界前辈黄怀中居士之助,于彰化国声电台开创「莲友之声」节目。后又开播「中华文化」节目,获九所民营电台联播,展开空中弘法。 民国六十三年(一九七四) 八十五岁 二月,承美佛会沈家桢居士之助,开办「佛经注疏语译会」,培养译注人才。 三月,成立「青莲出版社」,专责出版儒佛典籍。 八月,于「佛经注疏语译会」内,附设「内典研究班」,培养佛学人才。 民国六十四年(一九七五) 八十六岁 六月,创办「莲友子弟辅导团」于慈光图书馆,嘉惠莲友子弟。 民国六十八年(一九七九) 九十岁 由于电台广播成绩斐然,乃筹设成立「明伦广扩节目供应社」,扩大空中弘法。 民国六十九年(一九八○) 九十一岁 十月,获周荣富居士之助,创办「台中论语讲习班」,培养弘扬文化之人才。 民国七十一年(一九八二) 九十三岁 筹购「弘道楼」,作为明伦社、月刊社、出版社办公之用。 民国七十二年(一九八三) 九十四岁 一月,捐款设立「孔学奖金会」鼓励儒学作品之写作,提供明伦月刊及电台广播用。 十月,创办「台中莲社社教科研习班」培养人才。 民国七十三年(一九八四) 九十五岁 二月,获黄怀中居士之助,于复兴广播电台开播「明伦之声」,全省联播,助益社教。 民国七十四年(一九八五) 九十六岁 三月,忽召集莲社暨联体机构干部,咐嘱一年之期。 五月,与学生畅游杉林溪。 十月,再获黄怀中居士推荐,于台湾区渔业广播电台开播「明伦之声」节目。 十一月,捐款购地,获周荣富居士之助,兴建「六吉楼」,作为广播社办公及社教科上课之用。 民国七十五年(一九八六) 九十七岁 元旦,最后一次在「慎斋堂」开示法要。 二月,最后一次参加台中莲社暨联体机构围炉、新春团拜,及明伦讲座结业典礼开示。 三月十九日,最后一次在慈光图书馆讲(华严经),切嘱:「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三月二十三日,最后一次参加雾峰本净寺放生活动。 四月十三日,夏历三月初五,清晨五时四十五分,公吉祥右卧,持珠念佛,最后以「一心不乱」嘱在侧诸弟子,随即念佛往生。 【编者按】以上年表,以数据不足,编者未敢自是;凡我雪门弟子,如发现疏漏之处,敬祈 惠正为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