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十二缘起 |
 
【十二缘起(梵dvadas/a^n%ga-prat^tya-samutpa^da,巴dva^dasan%ga-pat!i^cca-samuppa^da,藏rten-cin% h!brel-bar h!byun%-bah!i yan-lag bcu-gn~is)】 (1)无明(avidya^,avijja^)︰即无知,对四谛、缘起的道理无知;不了解佛教之根本思想的世界观及人生观。无明的反面,即八正道中的正见。 (2)行(sam%skara,san%khara^)︰即身、语、意三行,亦称三业。行乃因无知无明而产生错误的身、语、意三业。此行,不只是指错误的行为,也包含行为余力的习惯力。不管我们的行为经验是何种情形,均不会轻易地消失,一定会留下一些余力被保存蓄积起来,而成为知能、性格等素质。 (3)识(vijn~ana,vin~n~na)︰如前面说明五蕴、十八界的识,识即六识,是指‘认识作用’或‘认识主观’而言。此处乃指认识主观的六识。《阿含经》中,将‘缘识有名色’的识,分为三种︰(a)入胎的识,(b)在胎的识,(c)出胎后的识。若仅将十二缘起中的识,解释为(a)入胎的识(结生识),就会成为三世两重因果说的胎生学见解。但是,就我们所知,原始佛教中的识乃指入胎、在胎、出胎后三者而言。 (4)名色(na^ma-ru^pa)︰乃指识之所缘的六境(色、声、香、味、触、法)。亦即缘起经中所言‘内识身,外名色’的名色一词。 (5)六处(s!ad!-a^yatana,sal!a^yatana,六入、六入处)︰指眼以至意的六根。意即感觉、知觉的能力。 (6)触(spars/a,phassa)︰即根(六根)、境(六境)、识(六识)三者的和合,亦即由根、境、识而有感觉,与由知觉而成立认识条件的意思。 (7)受(cvedana)︰和五蕴中的受相同,意指苦乐等感受,即眼触所生以至意触所生的六受。而六受又各有苦、乐、不苦不乐等三受。这些都是认识(触)后产生的苦乐感受,但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又有很大的差别。如贪欲者是乐的感受,在嗔恚者则是苦的感受。此乃由于认识主观的识,不像白纸一样,而含有缘于过去的无明、行,所生的贪欲、嗔恚等性格的缘故。 (8)爱(tr!s!n!a^,tan%ha)︰也译为渴爱,意指如渴者求水般激烈的欲求。可分为色爱以至法爱的六爱,或欲爱、有爱、无有爱的三爱。缘认识而起的苦乐等感受一产生,对苦受就有憎避的强烈欲求;对乐受就有爱求的热望。这些强烈的欲求或热望,即是爱。也就是以爱来表示对苦乐受所产生的爱憎之念。 (9)取(upa^da^na)︰有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等四取。前面的爱,是指心中产生激烈的爱憎之念,而取是对爱念生舍取之实际行动。亦即指‘爱则夺取,憎则舍弃、伤害’的实际行动。或者可说是,由于身语的取舍选择行为。杀生、偷盗、邪YIN,或妄语、恶口、两舌、绮语等身语业,均可涵盖于‘取’之中。 (10)有(bhava)︰即存在。或注释为欲有、色有、无色有三有。广义的说,有是现象的存在,与行、有为一样,意指一切的存在。因十二支皆是有,故亦称十二有支。在此意识上,有可分为业有与报有,业有是指善恶业的存在;报有是指善恶业果报的存在。可是,如同前面行支所说的,业有包含了身、语、意三业,及它们残留的余力,而残留的余力会形成知能、性格等素质。这里的有,是指来自取支(取舍选择的实际行为)残留的余力,它不但是过去行为习惯的蓄积,也限定了未来行为的发展。故‘有’之下为‘生’。 取与有二支,可说相当于前面第二支的行。爱支则相当于第一支的无明。亦即自无明产生行,而行之中含有实际行为的余力。似此,自爱产生的实际行为就是取,而自取产生余力就是有。 (11)生(ja^ti)︰指有情生于某一有情的部类,或指日常生活有某种经验产生。前者是指担负有情过去全部经验的余力(即知能、性格、体质等)而生。故每个人均具有一定的素质。后者是指以人的素质(有)为基础,而有新的经验产生。总之,二者均是自‘有’产生新的‘生’。 (12)老死(ja^ra^-maran!a)︰在缘起经中,于老死之后加上了愁(soka)、悲(parideva)、苦(dukkha)、忧(domanassa)、恼(upa^ya^sa)。认为生以后会产生老死等苦,而以老死代表一切的苦恼。 总之,无明、行与爱、取、有等错误的思想与行为,一定会遭受到苦恼。而以十二缘起为首的种种缘起说,也就是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三界轮回的一切苦恼,即由于无明、渴爱等烦恼及行、取、有等业因而产生的。 原始经典中,有很多部都在论述价值缘起。所谓价值缘起,乃是说明在有关的事项,具有流转或还灭的关系。此有关的事项,有分为二支、三支、四支、五支,以至九支、十支、十二支,甚至更多。而四谛说也是由二支所形成的流转、还灭缘起。有很多经典,也如四谛一般,不用‘缘起’一词,而讲缘起关系。 原始经典所说的缘起关系系列,大致可区别为三种类型︰第一、十二缘起及将其简略的支数;第二、从与根、境、识,及(三者和合而有的)触,到受的连续认识关系上,来说缘起;第三、不在上面二种范畴内的杂多缘起系列。 缘起支有如上种种区别,但最具代表的,是传到后代由十二支所组成的十二缘起。 在原始经典中,十二缘起的定型句,汉译及巴利文几乎相同。现依巴利文,介绍十二缘起如下︰ 关于十二支彼此间有什么关系,异说纷纭。在原始经典中,并没有作具体的叙述。但到了部派佛教,就将十二支说成三世两重因果。十二支中,最初的无明、行二支是过去世的二因,其次的识、名色、六处、触、受五支是现在世的五果,并以这些来说过去与现在的一重因果;接着的爱、取、有三支是现在世的三因,最后的生、老死二支是未来世的二果,并以这些来说现在与未来的一重因果。综言之,即是所谓的三世两重因果,列表如下︰ 传统三世两重因果十二支的说法︰(1)无明是指过去的无明诸烦恼。(2)行是过去所造的善恶诸业。(3)识是在母胎内最初一刹那的五蕴。(4)名色是胎内五位(羯刺蓝─第一周、额部昙─第二周、闭户─第三周、健南─第四周、钵罗奢法─第五周以后至出生)中的前四位。(5)六处是指在胎内第五位,即在母胎中完成眼等诸根之位。(6)触是出胎后生起单纯的触(认识)的作用。(7)受是五、六岁至十三、四岁间,起单纯苦乐感受作用。(8)爱是十四、五岁以后,贪着财产、爱欲之位。(9)取是增长前支贪着之位。(10)有是爱欲、取相之善恶业,成为习惯力而引起未来果报。(11)生是生出未来果报之位。(12)老死是未来受生后,与名色、六处、触、受一起发生之位。 ┌无明─惑(缘)─┐
南方佛教与后世大乘佛教,均把十二缘起解释为三世两重因果,这也是一般佛教传统的说法。但是瑜伽行派的法相宗(护法系统),把十二缘起解释为二世一重因果,即从无明至有等十支是现在世,生和老死二支是未来世。 说一切有部的通说,是将十二缘起解释为三世两重因果,但是此一部派对十二缘起的状态,析为四种,而说四种缘起。即(1)刹那缘起、(2)连缚缘起、(3)分位缘起、(4)远续缘起。其中(1)刹那缘起,是表示十二支作用于同一刹那之‘同时的论理关系’。(2)连缚缘起,是说明做为肉体、精神现象的十二缘起,时时刻刻在进展变化,而我们日常经验的身心活动即是依据此种缘起关系产生的。(3)分位缘起,是指将十二支分为过去、现在、未来等的三世两重因果。(4)远续缘起,谓十二支不仅表示三世,而是在说明久远的过去至遥远的未来,长时间的关系。 近代,西洋、日本学者对十二支,有种种议论。或就传统立场而言,或以为同时因果之论理关系才是佛的真说,或就折衷立场而言等。但是,释尊在说法时,曾由于对象智慧、根机及理解力之不同,而对同一教理,或做第一义的解说,或以浅近的例子或譬喻,做极通俗的说法。故对十二缘起的说法,我们也不能做片面的决定。《阿含经》中,虽然没有将十二缘起视为三世两重因果的胎生学解释,但仍可发现它的萌芽。以上所提,四种缘起中的第二连缚缘起,不仅是今日我们最易理解的,也是《阿含经》所论述的。 ◎附一︰姚长寿〈十二有支 十二有支,也叫十二因缘、十二缘起。原出《阿含》经典,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处(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支,称为‘十二有支’。 这种结构,在佛教原始经典中是为探求有情众生生死苦恼的缘起而设立的。无明(对佛教真理不能自觉)为缘引起行(善恶行业),行为缘引起识(识别作用),识为缘引起名色(身心),名色为缘引起六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处为缘引起触(反应),触为缘引起受(感觉),受为缘引起爱(妄执),爱为缘引起取(追求执着),取为缘引起有(存在),有为缘引起生,生为缘引起老死。以此次序构成了‘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相依相对的因果关系,而说为‘十二因缘’。 后来的小乘论书把十二因缘同轮回相配,众生由过去的业而受现世的果报,由现世的业而受未来的果报,就有说众生涉三世轮回的次第缘起。《俱舍论》把十二因缘分成四种︰(1)刹那缘起,于刹那间立十二支;(2)连缚缘起,十二有支因果无间,连续而起;(3)分位缘起,立三世两重的因果关系,从胎生学的角度来解释十二因缘;(4)远续缘起,悬远相续无始,而立十二支。其中分位缘起说为有部所采用。 依分位缘起说,过去世无始的烦恼,叫做无明。依过去世烦恼而作善恶行业,叫做行。无明和行,称为过去二因。由这过去二因,心识开始活动,在受胎的一刹那成为有情的分位,这就是识。受胎开始的第二刹那以后,六根尚未完备的有情分位,叫做名色。在胎内六根具足,即将出胎,叫做六处。出胎以后至二、三岁,只有接触感觉,尚未识别苦乐,叫做触。四、五岁以后到十四、五岁,对事物渐能识别苦乐,是为受。以上从识到受,称为现在五果。十六、七岁以后,爱欲渐盛,叫做爱。三十岁以后,贪欲旺盛,叫做取。依爱取的烦恼,造种种的业,定来世的果,这就叫做有。以上爱、取、有,称为现在三因。依这现在世的三因而于未来出世的分位,叫做生。自生至死,叫做老死。生和老死,称为未来二果。这样,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三世,加上两重的因果,合称为三世两重因果。 唯识宗立二世一重因果,《成唯识论》卷八设从无明到有十支为因,生和老死二支为果。此十因二果,必不同世。如从过现二世来看,十因在过去世,则二果为现在世;如从现未二世来看,十因为现在世,二果即在未来世,终究不出二世一重,所以称为二世一重因果。因为无明和行二支是引出识至受五支的因,所以这二支叫做能引支,五支叫做所引支,合这七支为牵引因。爱、取、有三支为因,缘起生和老死二支,所以称爱、取、有三支为能生支,或生起因,称生和老死二支为所生支,或所引生。 天台宗立思议生灭、思议不生不灭、不思议生灭、不思议不生不灭四种十二因缘,与化法四教(藏、通、别、圆)相配,说三因佛性。 十二因缘有各种观,与四谛观同为重要的观法。《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卷四归纳为四种观法︰(1)杂染顺观,即从无明缘行,行缘识等顺次而观迷惑之生起;(2)杂染逆观,即把老死等安立谛说,从老死逆次第而观迷惑之生起;(3)清净顺观,即从无明灭则行灭等顺次而观成正觉之真理;(4)清净逆观,即从老死灭是由生灭故等逆次第而观成正觉之真理。顺观亦称流转门,逆观亦称还灭门。顺观则为苦集二谛,逆观则为灭道二谛。 ◎附二︰印顺《佛法概论》第十一章(摘录) [缘起的内容] 有情的生死流转,即在这样──十二支的发展过程中推移。这十二支,可以约为三节︰ (一)爱、取、有、生、老死五支,侧重于‘逐物流转’的缘起观。有情都要‘老死’,老死是由生而来的,生起了即不能不死;所以生不足喜,死也不足忧。可见想长生不死或永生不灭,是永远不可能的。有情为什么会生起呢?即由于‘有’。有指过去业力所规定的存在体,三有或者五有。既有业感存在体,即不能不生起,如种子得到水、土、温度等缘力,即不能不萌芽一样。何以会有?这原因是‘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取是摄持追求的,由内心执取自我,所以在家人执取五欲,出家者又执取种种错误的见解,与毫无意义的戒禁。人类的所以执取趋求,又由于‘爱’。这即是有情的特性,染着自体与境界,染着过去与未来。因为爱染一切,所以执取趋求,所以引起业果,不得不生,不得不死了。从爱到老死的五支,说明了苦与集的主要意义。 (二)识、名色、六处、触、受五支,是在逐物流转的缘起观中,进求他的因缘,达到‘触境系心’的缘起。有情的染爱,不是无因的,由于苦、乐、忧、喜等情绪的领‘受’,所以引发染爱。染爱不但是爱着喜乐的,凡是感情掀动而不得不爱,不得不嗔,恋着而难以放下的一切都是。论到情绪的领受,即知由于(六)根的取境、发识,因三者和合而起的识‘触’。没有触,反应对象而起的领受,也即不生。这十二支中的触,专指与无明相应的触。这样,即是不能没有‘六处’的。六处即有情自体,这又从‘名色’而有。名色是婴胎初凝,还没有完成眼等六根的阶段。这名色要有‘识’的执持,才能不坏而增长;此识也要依托名色,才能发生作用。所以不但识缘名色,名色也缘识,到达色心交感,相依互存的缘起。如《杂含》(卷一二·二八八经)说︰‘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 (三)从识到受,说明现实心身的活动过程,不是说明生死流转的根源。所以进一步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一期生命中的情识──‘有识之身’,即有识的有情的发展,即是生。所以识依于行的‘行’,即是爱俱思所引发的身行、语行、意行,也等于爱取所起的有。‘无明’也等于无明触相应的爱等烦恼。由于无明的蒙昧,爱的染着,生死识身即不断的相续,不断的流转于生死苦海。苦因、苦果,一切在没奈何的苦迫中,成为‘纯大苦聚’,这即是有情的一切。 [缘起的流转] 依缘起而成的生死相续,佛曾说了‘缘起’与‘缘生’。佛说缘起与缘生时,都即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无明缘行’等。这二者的差别,向来成为难题。缘起与缘生的内容相同,为什么说为二名?这二者的意思,是多少不同的。缘起是动词;缘生是被动词的过去格,即被生而已生的。所以缘起可解说为‘为缘能起’;缘生可解说为‘缘所已生’。这二者显有因果关系,但不单是事象的因果,佛说缘起时,加了‘法性、法住、法界常住’的形容词,所以缘起是因果的必然理则,缘生是因果中的具体事象。现实所知的一切,是缘生法;这缘生法中所有必然的因果理则,才是缘起法。缘起与缘生,即理与事。缘生说明了果从因生;对缘生而说缘起,说明缘生事相所以因果相生,秩然不乱的必然理则,缘生即依于缘起而成。 从缘起而缘生,约流转门说,有两个重要的意思,不可不知。 (一)无明缘行到生缘老死,好像有时间前后的,但这不是直线的前后,螺旋式的前后,是如环无端的前后。经中说此十二支,主要即说明惑、业、苦三︰惑是烦恼,业是身口意三业。由惑业而引生苦果,依苦果而又起烦恼,又造业,又要招感苦果,惑业苦三道是这样的流转无端,故说生死是无始的,有情一直在这惑、业、苦的轨道上走。人世间的相续流转,有前后的因果相生,却又找不到始终。像时钟一样,一点钟,二点钟,明届卜前后性,而从一到十二,十二又到一,也不知从何处开始。佛在这环形的因果相续中,悟到了因果间的回环性,所以说生死无始。故因与果,是前后必然而又无始终的。如十二支作直线式的理解,那因更有因,果还有果,非寻出始终不可。佛说‘生死无始’,扫尽了创造的神话,一元进化等谬说。 (二)依缘起而有的缘生,佛法是在彼此关涉的和合中,前后相续的演变中去体会的。这是组织的、流动的因果观。这和合相续中的因果必然程序,与一般所说的──从豆生豆、从瓜生瓜的因果不同,佛没有说无明缘生无明,而说无明为缘行。如人的构造是很复杂的︰生理方面,有眼、耳等的差别;心理方面,有贪、嗔、痴等。人是众缘和合成的,在这和合的相续中,观察前后因果的必然关系,所以说为十二支。如由父精母血的和合而起情识的活动;由识能执取名色;名色能渐渐生长,发展到六处完成;有了六处,就有六触,不过在胎中的触相还不大明显,等到出生与外界的五尘相触,这才有显著的识触。因此,古人传说缘起因果,是‘约位’说的,这就是在和合相续的一一阶段上说。这等于现代的社会学者,把几千年历史的演变,划成若干时代。然而工业时代,也还是有种庄稼的;同样的,农业社会,也不能说没有渔猎生活。缘起十二支也是这样,名色阶段也有识,六处中也有名色,每一阶段都可以有(不一定有)其他的。不过从一一阶段的重心、特色不同,分作多少阶段。这不过依人生和合相续发展中──佛法本来是依人而立的去说明不同的阶段吧了。知道了这一点,佛法的因果观,才会契合于组织的、流动的,即无常、无我的;否则容易流为庸俗的自性因果。 [缘起的还灭] 探究诸法的原因,发见缘起的彼此依待性,前后程序的必然性。从推因知果,达到因有果有,因生果生的必然关系。但佛法求知人世间的苦痛原因,是为了设法消除它。所以流转门说,乙的存在,由于甲的存在;现在还灭门中反转来说,没有甲也就没有乙。这如经上说︰‘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所谓无明灭即行灭,(中略)纯大苦聚灭’。这还灭的原理,还是缘起的,即‘无此故彼不起’。所以缘起论的相生边,说明了生死流转的现象;还灭边,即开示了涅槃的真相。涅槃成立于生死苦迫的取消,是从因果现实而显示出来。这与一般宗教的理想界,光靠信仰与想像,不能给以事理的说明,实大有天渊之别! 依缘起而现起缘生的事相,同时又依缘起显示涅槃。涅槃,即诸法的真性,也即是法性。经中曾综合这二者,说有为法与无为法。依《阿含》的定义说︰有为法是有生有灭的流转法;此流转法的寂灭,不生不住不灭,名无为法。所以无为是离爱欲,离杂染,达到寂然不动的境地,即佛弟子所趋向的涅槃。这不生不灭的涅槃,成立于缘起法上。如海水起波浪一样,水本性是平静的,它所以不断的后浪推前浪,是由于风的鼓动;如风停息了,海水就会归于平静。这浪浪的相续不息,如流转法;风息浪静,如寂灭性的涅槃。因为缘起的有为生灭法,本是从众多的关系而生起的。既从因缘关系的和合而生起,他决不会永久如此的。如除息众多的因缘,如无明、爱等,不就能显出一切寂灭性吗!所以涅槃的安立,即依于缘起。这在大乘经中,称为诸法毕竟空。诸法终归于空,《阿含经》说为终归于灭。归空与归灭,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如波浪的相续不灭,并非浪性的不灭,一一浪是本来会灭的。如动乱的因缘离去,波浪即平静而恢复了水的本性。浪的趋于平静,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所以佛依缘起说涅槃,也是理所当然的。涅槃为学佛者的目的,即杂染法彻底解脱的出离境界,为一般人所不易理解的。佛法的涅槃,不是什么形而上的、神秘的,是依于经验的;从经验出发,经理性的思辨而可以直觉体验的。这立论于缘起的涅槃观,必须深刻而彻底的体会,切不可离开现实,专从想像中去摹拟他! [参考资料] 《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杂阿含经》卷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俱舍论》卷九;《杂集论》卷四;《基础佛学论集》(《世界佛学名著译丛》(1));叶均译《清净道论》;木村泰贤《原始佛教思想论》;和哲郎《原始佛教の实践哲学》;《インド思想と佛教》第二部;金子大荣《佛教概论》第二篇第一章;《佛教思想史》第三卷(平乐寺书店);椎尾辨匡《佛教经典概说》第八章;宇井伯寿《佛教思想の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