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成一法师华严文选(1) |
 
成一法师华严文选 一、华严宗简介 华严宗简介 本莲社以华严立名,所宗奉者为华严宗,爰将华严宗简介于后: 华严宗乃我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以大方广佛华严经为一宗正依之根本经典,故名华严宗。以其大成于法藏贤首国师,故又名贤首宗;全经以彰显一真法界为主旨,故亦名法界宗;清凉国师著华严大疏钞,发挥华严精义,故一名清凉宗。兹以崇重根本,故仍名华严示。 依大智度论说,诸大乘经,多是文殊师利菩萨之所结集。华严经为诸大乘经之首,当亦不能例外。释迦牟尼佛灭度而后,贤圣随隐,外道竞兴,世无大乘根器。华严经隐而不传者六百余年。迨龙树菩萨出世,华严经方始流传人间。 华严经由龙树菩萨自龙宫诵出,更由佛陀跋驮罗、实叉难陀两尊者,先后译成华文。若论本宗远祖,当推龙树。且有以马鸣、龙树以及法顺等五大师,而称华严七祖者。但以宏传华严为业,而有著作以发挥其精义,且为习惯上所共认者,原为法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等五人,人向尊称之为华严五祖,是本宗之正统传承。 初祖法顺和尚,根据华严经作法界三观,以周遍含容之理,显事事无碍之境。在各宗之观法中,允称独步。二祖云华和尚,法名智俨,又称至相尊者,根据六十华严经作搜玄记,发明十重玄门,以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之六相而混融之。更草创五教,为贤首国师判教之张本。三祖贤首国师,法号法藏,根据搜玄记更作探玄记二十卷。又作华严一乘教义章,判释释迦如来一代所说之教典,为三时、五教,以华严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为别教一乘,最为尊特。五教之规模至此已趋为完整。八十华严梵本,原藏于西域于阗国,经唐武则天皇后派专使请来,由实叉难陀尊者译成华文。贤首国师既参译场,并为之作疏。惜功未竣而圆寂。其门人净法慧苑,作刊定记,颇违师说,人多非议。四祖清凉国师作华严悬谈、华严疏钞,总括大、小乘、性、相、空、有,包罗万象,不倚不偏;于华严要义,已发挥殆尽。华严宗之标识,至此已如杲日在天,有目共见矣。五祖圭峰宗密大师,祖述清凉,禅教并重。大师得力于圆觉一经。所作之圆觉经大、小疏钞,其思想体系,皆与清凉一贯。本宗至此,基础益臻巩固。唐季佛教,曹武宗会昌之厄,本宗一蹶不振,至宋长水子浚及弟子晋水净源等,出而保存之,余绪赖以坠。明初别峰麓亭等大师出,大阐华严宗旨,遂呈复兴气象。传至明季,有续法大师,著贤首五教仪详注等。清代有通理法师,著五教仪开蒙增注等,传承未泯。民国初年有月霞大师,于沪上创华严大学,学子有持松、常惺、智光、霭亭、慈舟、戒尘等,皆能领其宗旨,力加弘扬。另有应慈法师创华严学会于上海,专讲华严三经,一时学子四聚,南亭、隆泉、灵源等其杰出者,皆能演扬大经,弘阐一乘。大陆易帜后,所幸智光、南亭、灵源、隆泉诸学人,均已来台。智、南师弟,创华严莲社于台北,讲诵华严,数十年未曾中断。今者,其法孙瑞定(成一),勉力继承其志业;灵源创十方大觉寺于基隆,亦致力弘扬华严宗旨;隆泉创华严寺于士林,亦事讲诵华严大经,但未几而人灭寺毁,非常可惜!余有台中沙鹿镇竹林禅寺住持达教尼师,受南亭老和尚化度,亦发心弘扬,初集信众每月两次诵华严经,继请成一讲十地品连续三年,法缘殊胜。景美区华藏讲堂净土法门法师,从李炳南居士学,亦常演说华严大教。类此尚能勉维宗风于不坠也。 中兴华严宗的月霞祖师 华严宗自清初续法大师,一度振兴后,两百多年中,一直沉寂无闻;法运秋晚,令人心忧。幸自民国肇造,百事维新。我佛教于此时际,亦有不少大菩萨应世。太虚、仁山、智光、常惺、月霞、应慈诸巨擘,应运而生。太、仁、智、常诸公,力谋佛教教育之革新,以培植弘宗演教之人才;月、应二菩萨,则专演华严大法,弘扬一乘圆教,根本法轮。本宗始于沉寂中,一时顿苏。应师弘法事迹,已有专章介绍。兹将月祖振兴贤宗之大业,简述于后: 月霞祖师,湖北黄冈人,俗姓胡,耕读世家子也,生于清咸丰七年(一八五七)。年十岁,应童子试,不幸落第,乃发心出家。而父母不同意,遂入学攻读,颇有成绩。十七岁,承亲命完婚,次年得一子,又次年得一女,遂禀双亲,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今既育一子一女,可告无罪矣,应许遂我初愿。”父母无由可留,允其所请。乃于当年三月,拜辞双亲于杨柳树下。正值东风和煦,春日暖照,似有菩萨出尘之庆。师只身行至南京,诣大钟寺法公老和尚座下,顶礼求度。老和尚问曰:“白面书生,何因学佛?”师答曰:“在家既不能做忠臣孝子,当出家学诸佛救世、度生,此晚辈求师度脱之本怀也。”老和尚见其志向高远,许为法器,遂允其留下。二十岁时,先往九华山受具足戒,再往金山江天寺、常州天宁寺、扬州高旻寺习禅,参究向上一著,凡六年之久。三寺主事者,每请其出代职司,以为拔擢,均以不愿离开禅堂婉辞。最后,主事者坚命其出堂,因辔伴远走长安,入终南山,结茅蓬居之,禅观不懈。 至师二十六岁时,于是年秋冬之间,忽有苏军门,守长安者,每谒师,请开示,问答之间,语言契合。自是,每月供养斋米若干斤,师有多余,则分赠邻近诸茅蓬之修道者,以广结缘。一日,师语苏军门曰:“大护法既能发心布施道粮我一人,不如普同供养之愈。”又曰:“终南山中,总有七十二间茅蓬,诸修道人,类皆佛门龙象。往者,每因化道粮而耽搁用功,大护法若能布施军田二百亩,交诸修道者开垦,种稻收米,永远供养,则军门功德之大,将成万世不朽之福德也。”苏军门闻之,以为善,遂应其所请。先后六年时间,荒地皆成熟田矣。苏固广植福田,师实效百丈禅师,自耕自食之遗风。一面手执锄头,一面耕自心田,作息调身,藉物观心,功夫以是大进,顿觉心无疑滞! 三十三岁,师决出山,走访河南太白山顶尘和尚。和常方讲维摩诘经,师于入不二法门句,参究数昼夜,至于废寝忘餐,终以末后言句,获得了尘和尚印可。又一岁,至南京晋参赤山法忍和尚,留山充茶头职。此一年中,日间抬石铺路,夜烧茶水供众,示修苦行。一日,法祖堂中高呼曰:“茶头师!快烧茶,堂中已开静,急待茶水供应!”师曰:“水早已烧开了,等候止静;而堂门不开,其奈何?”祖默志之。三十六岁,随赤山法老人,讲楞严经于湖北归元寺。代座弘扬,玉声初震,颇获推崇。三十七岁,师至安徽翠峰茅蓬,邀约高旻首座,普照和尚,北京印魁法师,结界打禅七,互印心得。三年后,初讲八十华严大经。四十一岁后,漫游全国各地,随处宣扬大、小乘经典,大江南北尤称道之。四十三岁,受聘出任安庆迎江寺住持,筹办安徽省佛教会,并创办佛学院,招生开学,(北殆中国第一家僧教育机构)三年圆满。四十六岁,出国考察各国佛教,由日本而南洋、印度,及以欧西,游方说法者,亦三阅寒暑,声名远播。 四十九岁回国,获常州天宁寺冶开禅师,授以菩提之记,成为临济宗传人。与之同坛接法者,另有明镜、惟宽、应慈三人,时在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五十一岁,因南京端午桥(端方)、杨仁山、清道人(李瑞清)等之推荐,应聘出任江苏僧教育会副会长,并兼主江苏省僧师范学堂。翌年,五十四岁,应湖北大洪山请,讲楞严、圆觉、楞伽诸经。僧师范由谛闲法师继任。适值辛亥革命,武昌起义,都督黎元洪,拟请师出带僧兵,遂借出国为名婉拒之,乃走上海。受时报馆狄楚青居士之推荐,入哈同花园,为园主罗迦陵夫人讲经。时康有为亦在上海,建议哈同夫人,弘扬佛法,创办华严大学,并请月师主其事。大学于民国二年开办,招生六十名,订为预科三年,正科三年,方克毕业。师于园中新造禅堂、讲堂,每日坐香,讲授大、小乘经论。常惺、持松、慈舟、智光、霭亭等,皆该校第一届高才生。方将毕业,因有异教徒于中破坏,迫使学校停办。月师接受康有为等建议,决迁校至杭州海潮寺续办。月师就该寺原有之法堂、禅堂,仍每日坐香、授课,开讲华严、起信论等经论。正科三年,六十名学僧,顺利毕业。其间,月师曾应孙毓筠等邀,讲楞严于北平。以反对洪宪,几遭不测。又应九华山东崖寺,及湖北归元寺之请,讲楞严经。以不能分身,东崖经,即由智光法师代座。月师归元经圆后,复应汉口居士界请,讲起信论。 民国六年,师六十大寿。于汉口讲楞严经方毕,继至磬山讲法华经及一乘教义章,以自寿。是年夏,师奉天宁寺冶开和尚命,分灯常熟兴福寺,为住持,并续办华严大学。师七月一日,于兴福寺升座,继往杭州办理迁校事。孰意师于抵杭后,忽感不适,终于十月三日,示寂于西湖玉泉寺。钱山主奉其骨灰,塔于兴福寺内之师子口。师生平宗、教并进,有所谓“无一日不坐香,无一年不打七”之自我规定。师住世六十载,僧腊四十二秋。师著有维摩诘经讲,楞严、楞伽讲义,未及完成而逝。师为我国兴办僧伽现代教育之第一人。其入室弟子有:常惺、持松、智光、慈舟、霭亭等诸哲。皆继承师志,弘化一方,大阐宗风!本宗亦因之而宗风继振,法雨遍施! 功在华严宗的应慈座主 有华严座主之称的应慈老法师,圆寂已届三十年矣。上海玉佛寺方丈真禅和尚,发起为应老做三十周年纪念,并准备出一特刊,来函征文。我与应老也有应感之法恩,爰据天宁寺志,略述其弘化功德,以资崇仰。 (一) 应老家世 应慈老法师,安徽歙县人,俗姓余,清同治壬年二月五日,其母梦僧鸣引磬而生。家世业盐商,雄于资。师生而蔬食,其母崇佛,日诵《金刚》、《弥陀》诸讲,师闻之则喜,盖慧根宿植也。光绪戊戌,师痛折翼,感生死无常,发心朝普陀,遇明性禅师,求剃度。明师念其富室子,恐难耐梵行。师自誓祷于大士前,得首签,遂披缁。随师至南京三圣庵,淡泊生活,不以为苦。习经之余,尝思发明己躬大事。庚子冬,明公命其至宁波天童寺,从寄禅和尚乞具圆满,返常住礼祖。明公嘱其往金山、高旻、天宁学禅,并期其大事未明,不得来归。 (二) 参学过程 师南归后,为其母遥礼五台祈福,其母夜梦金人谓曰:善自精进,决定往生。其母七五高龄,预知时至。召师归,至则持云片糕二片,一与师,一自食,曰:“我生高品,汝为高僧。”言罢,含笑而逝。 民国丁巳春,师从月尊者习教卒业,遂于虞山兴福寺,设华严讲堂。月尊者于是年冬月杪,示寂于西玉泉寺,世寿六十。临终执师手曰:“善弘华严,莫作方丈。”师应诺。次年,兴福寺讲堂告成,命门人持松为住持。自兹三十余年,一钵飘然,云游四海,敷扬晋、唐二译《华严》。越四载,掩关西湖菩提寺,日礼《华严》为恒课。是年冬月二十,冶祖示寂,世寿七十一,寂前引师手附心,师曰:“祖庭之事,担荷不辞。”祖乃含笑而逝。 师经教之余,恻然示众曰:“余宗传于冶祖,教受于月兄,法乳长滋,后继其谁?今老矣,岂终负先师、先兄付嘱,竟作断种人哉?”言时,声泪俱下!师荷担如来家业,情真志切,一至于此。师素行皎洁,以古自律,不稍宽假,从不随便授徒、传戒。尝曰:“宁愿终生受忧苦,不将佛法做人情。”师尝悲教门流风萎靡,浮夸敷衍。经论不讲求,因行不勤策,而求身后安养者,悯然有言曰:“三毒、四倒不除,妄期解脱,是直以佛国为捕逃薮心,可乎?”又曰:“弥陀者,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者也。众生与佛本性何殊?能发菩提心者,彻究于躬,见即直见,抑何隔于生死哉?”复引《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初见文殊,发菩提心已,乃遍参诸善知识,究竟普贤行海,觐见弥陀,同归极乐为训。师以圆顿教义,直指人心,虽苦口婆心,而世 知者,且以门户为疑谤也。以是,师行道数十年,辄多不为世谅。而师依于经教,验于自心,理本如此,亦无以易也。 (三)培育僧材 乙丑春,常州清凉寺静波和尚,莅杭叩关,请师临寺主办清凉学院。丙寅成立,拟招生正、预两科生,各三十余人,均以三年为期。学生杰出者有隆泉、龙辉、星光、唯周等,皆成龙象。戊辰,预科毕业。时有盛宣怀夫人庄氏,学佛发心,布施上海辛家花园清凉寺址十二亩,兴建七处九会大殿,请将清凉学院移沪,续办正科,师允之。己巳秋,正科开学,师授《八十华严悬谈》。不久,因故迁学院至常州永庆寺。《唐经》授方半,寺驻军,再迁无锡龙华庵。辛未春,《唐经》授完,正科毕业。三年学院,三次迁校,障碍重重,勉强卒业,其辛苦可知矣。 (四)专业禅讲 学院结束后之次月,师应芜湖禹王宫请,讲经传戒。四月,朝礼五台。七月,演《楞严》于苏州西园戒幢寺。是冬,回虞山禅七。壬申,师世寿六十,沪上弟子有筹祝寿者,师避居虞山,讲诵《法华》、《梵王》二经,为冶祖做圆寂十周年也。师山居研经,一日,恍见一金人语师曰:汝可弘演四十《华严》矣。是冬,讲《楞严》于天童,主禅七。已而复主禅七于天宁。癸酉春,应福建鼓山涌泉寺虚云和尚请,演《梵网经》并传戒,师为羯磨。甲戌春,师朝五台,演《梵网经》于广济寺,方升座,庭中忽千鹊云集,啁哳飞舞,师鸣佛尺开示曰:既来闻法,便应肃静听讲。语已,鹊皆寂然不复作声。乙亥春,师演《法华》于杭清莲庵已,旋至天童演《华严悬谈》。十月,主天宁禅七,冬应天童戒期请为羯磨。丙子,先演《法华》于沪上报德庵,次至常熟宝岩演四十《华严》,丁丑春圆满。师再朝五台,应广济寺请演八十卷《唐经》,至十五卷竟,抗战军兴,经会中止,南返上海。戊寅,应唐慧镜、慧淳诸居士请,于上海玉佛寺演《贞元经》。次年,佛诞日圆满。己卯,师演《贞元经》于沪上崇德会。庚辰春,师倡复无锡古南禅寺,并传大戒。旋于沪上开演《晋经》,越二载,壬午暮春圆满。时师七旬矣。虞山兴福寺法裔苇乘和尚,刊行《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会本》以为师寿。癸未初秋,师演杜祖《华严法界观门》于城南慈云寺。甲申,师演唐经《悬谈》于清凉寺。乙酉,重演唐经《悬谈》三十卷于慈云寺。丁亥,复演晋经《探玄记玄谈》于南京、《普贤行愿品》于南通、四十《华严》于杭州龙兴庵。戊子,完成晋、唐三经疏释。是年应妙文、妙贤等弟子请演《弥陀》、《心经》、《三圣圆融观》于杭州国庆禅林,已而讲《楞伽》于天宁、《金刚经》于苏州、《行愿品》于镇江。十月应傅近秋等居士请演《晋经》于南京,己丑九月十九日圆满。是冬,姜大心居士请至沪主禅七。庚寅,傅近秋居士请至南京,演唐经八十《华严》,未久,以血压过高而罢。辛卯二月十九日,在宁作冶祖百年纪,遂来沪小住,旋去杭憩养。是秋,刘大照居士集《华严观要》献师,以为师八十寿。壬辰秋,应姚鹤亭、张纯华等居士请,演《心地观经》于崇德会,十月中旬,师演《行愿品》于圆明讲堂。冬月,师演大经《贤首品》于玉佛寺,倡十波罗蜜义。既而,有请演《六波罗蜜经》者,有请演《大品般若经》者,有请演《涅槃经》者,有请主禅七者,师皆许诺。将来一一满愿。众中有虑师高年,恐慈悲有余而力不足者,因劝师憩息。师曰:八十老翁,日薄崦嵫,余光垂微,不以说法利生,供养尘刹,复何图邪?言者为之语塞。古有为道而妄身者,师之行谊不其数欤? (五)校刊法宝 应老人毕生弘法,功德略如上述。其于流通及整修重刊法宝,乃至经义创释等悲愿大心,亦非常人能及,略举数端如下: 一,领导上海学佛居士蒋维乔、李圆净、黄妙悟等,于民国己卯五月,约合发愿,组成“华严疏钞编印会”,校刊清凉国师之《华严疏钞》,使文理贯通,舛错订正等工作。历时六载,方始成功。此利益学人研读方便之功德,实难量也!按《疏钞》一书,昔日离经别行,加之会昌厄后,中土流失,幸高丽、扶桑人士,来华游学,流之异域。赵宋之世,始有求归于海外者。自此净源法师,录《疏》以注《经》;明嘉靖间,妙明比丘,又厘《钞》合《疏》,镌版流通,存武林昭庆寺。然以诸家笔既殊,著眼自异,故其间标列之前后,编置之疏密,参差出入,多所未免。更经后世辗转传刻,舛错愈多。且有删去大段,以致前后文理不贯者,《龙藏》及当时流通本,鲜有订正者。徐蔚如居士,因得嘉兴别行本《清凉疏钞》校勘,始辨其误。组会重刊,时徐蔚如居士已往生。癸酉,师晤江味农居士,于上海功德林佛流通处,得《行愿品疏》,乃募化重刊《贞元经》文。 二,重刊《小品》及《大品般若经》。师原藏有《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于杭州之花坞眠云山屋旧居。原拟弘通,藏之扬州之原版毁于兵火,乃发起重刊,得黄妙悟、刘大照二居士任校讎,姜大任、江大机居士护持赞助,乃得成就。及闻《大品般若》版,在扬州同时被毁,复有重刊《大品般若》之作,校勘护持诸事,亦如《小品》。辛卯蒲月发起,仲冬成就,亦师之大悲愿力所成。 三,己卯夏月,师复领导黄妙月、刘大照等居士,发心校勘贤首晋经《探玄记》,至乙酉季春书成。师复命黄刘等居士,校勘地藏三经,亦于是秋出版。 四,戊子年,黄妙悟居士校勘清凉《行愿品疏》竟。刘大照居士等复承师命,护持出书。至是,晋、唐三译三大经疏释,率依师慈悲愿力,一一观成,亦可谓盛事矣。 五,应公生平弘法心切,于刊行大乘法宝,更具热忱。大小部之佛典,经师发心集资流通者,难以估计。扬州众香庵所藏经版,类皆师之手泽,今殆无存矣,惜哉! 六,增刊《普贤行愿品》别行本。戊寅,师演《贞元经》于上海玉佛寺,圆满日示众曰:“《普贤行愿品》流通本,系取材《贞元经》第四十卷文,开卷即言‘尔时普贤菩萨称赞如来胜功德已’一句,诵者未见全经,必有茫然之感。故可将《贞元经》第三十九卷后半,如来胜功德偈文,加引于前,俾诵者先知毗卢遮那如来二十一种功德妙义,然后受持十大愿王,方见普贤行愿为因,遮那功德为果,交彻融贯,庶几称旨。”江妙机等,闻而赞善,集资刊行流通。 (六)创义解经 一,欲命对慧命:己卯,师演《贞元经》于沪上崇德会,至“愿我临欲命终时”一偈,释云:儒家亦言:“人欲净尽,天理流行,夫如是,乃能大明明德于天下。”此之“欲命”一语,系对“慧命”而言,“欲命”临终者,谓当人心垢豁开,般若现前时也。大道目前,触处皆真,何不直下承担,发明己躬大事?今人辄以生死解欲命临终一句,遂塞生前开悟之机,不亦道在迩而求诸远也乎?或以禅、净二门不同,请师开示者,师慨然曰:“禅、净一源,岂有二耶?且如《阿弥陀经》所示:‘一心不乱,佛即现前’与《金刚经》中:‘敷座而坐,须菩提叹希有世尊’者,无不同此一事实!学者不自究心,纷然于门户、言句间讨分晓,展转蔓衍,抑何已焉?”闻者各自净心,欣然礼谢! 二,祖衣二十五条之含义:壬辰秋十月,师演《普贤行愿品》于圆明法席。四众既集,师升座已,乃曰:“大众,看我于唱赞声中,披祖衣,升法座,莫非庄严乎?非也!此衣共二十五条,表三界二十五有众生,凡受菩萨戒者,既披其衣,当思其义。从此生生世世,尘尘刹刹,依菩提心,行菩萨道。上共一切诸佛,下共一切众生,世界无尽,悲愿重重,亦无有尽,为一切众生故,愿受一切极重苦果,而无疲厌!如此,方有少分荷担如来家业的气概!衣作红色者,表众生血肉也。众生身命,我肩负持,敢不有临渊履冰之忱,念念以自勉者?”语切!声悲!闻者赞叹,或有悚然慨泣者!应公悲天悯人之菩萨心,于此一段话中,流露无遗! 三,壬辰冬月,师于沪上班佛寺,演大经(贤首品),次第说《华严》十波罗蜜义,诫众曰:“学佛当以禅那为本,十度为行,愤悱切己,庶乎不远!若不亲入宝山,彻证一番,百福庄严,抑奚与也?”师率性平易,从未有以谲奇神异之事示人者。来学四众,但令以教理自悟,以戒行自持,以静坐观心而已。然师之自证理他,固未易见也。 (七)教禅圆融 应公修学宗旨,禅教并行,尝语人曰:余教宗贤首,行奉南宗。每岁冬月,必集众禅七,示众曰:“此祖庭遗制,行者依之,发明大事,不可忘也!”自来宗匠不谈教,教家不言宗,师独以身兼。唐圭峰而下,不图于今复见其人,实可谓佛门幸事。 (八)后语 尝读先师祖南公自传,应公应常州清凉寺静波和尚请,办佛学院时,尝亲诣泰县北山开化禅寺,邀南祖前往执教。后应公于沪上,创华严学会,南祖亦始终追随,尊为亲教师。抗战胜利后,应公驻锡上海南市慈云寺,以时禅讲,南祖亦赞襄座右。其时成一于上海中医学院治医,课余之暇,亦常预经筵。故应公于成一亦法乳恩深,尝思图报而末由。今玉佛寺真禅方丈,为纪念应公圆寂三十周年,征文出特刊,以为纪念。成一谨依常州《天宁寺志》,敬述应公弘化功绩、景德懿行,万分之一,以表崇仰,而志永思也。一九九五年元月二十二于台北华严莲社 略述华严经之传译及其于中国佛教之影响 大方广佛华严经者,我毗卢世尊一代时教中之根本法轮也。以其陈义太过高远,非下根小智所能接受。故于世尊入寂之后,即由文殊大士结集,藏之龙宫,垂六百余年,隐而不传。迨龙树菩萨兴,始入龙宫诵出,此一一乘慧日,方重朗于义天焉。 相传,文殊大士与阿难海众,于铁围山间,结集此大华严经时,对上、中、下根,分为三部。上部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中部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部有十万偈、四十八品。龙树菩萨观前二部,渺若渊海,非人世慧力所及。乃诵后部,归于五天。 华严大经,传之我国者,亦为三部,所谓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及八十华严是也。四十华严者,乃本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之广译本也。唐德宗贞元十年,南天竺乌茶国王手书此经,来华进贡。德宗获经,视同至宝。诏命般若三藏,译梵为华,成四十卷,因以四十华严名焉。六十华严者,遮拘槃国之传国法宝也。其王敬信三宝,内宫珍藏诸大乘经,而将华严大经等一十二部,别藏之山间石窟,严防外流,定为国法。东晋沙门支法岭者,志弘大乘,人所钦仰。闻遮拘槃国藏诸圣典,乃不计艰危,前往求取。遮王嘉其为法精诚,遂付华严前分三万六千偈以归,是即六十华严之梵本也。东晋义熙十四年,吴邵内史孟顗、右卫将军褚叔度,联名恭请西域高僧佛陀跋驮罗尊者,将支法岭大师取回之经,译成华文。尊者受请,于道场寺合法业、慧严等百余高贤,共襄译场。历时数载,方毕其事,计得经文六十卷,故名六十华严。八十华严者,有唐武则天女后者,崇奉正法,力弘大乘,尝以华严经文未备为憾。闻于阗国藏有全经,遂遣使往求。时于阗国有高僧实叉难陀尊者,博通三藏,尤擅华严。于阗国王见天朝使至,遂请实叉尊者赍大经以东来。以证圣元年假东都大内遍空寺,从事翻译。女后亲临译场,赞襄胜业,并缀序文而题品名。迨圣历二年,全部脱稿,得三十九品,八十卷经,遂称八十华严,亦号新经。参与新经译事者,尚有南二竺沙门菩提流志、我国高僧义净、复礼、法藏等,皆一时之俊彦也。 八十卷之华严新经,当时以为已臻完备。然据赵宋戒环大师研究,以为仍未齐全。盖新经亦祗四万五千偈、三十九品耳。史传龙树所诵传者为下部经,计十万偈、四十八品。以新经四万五千偈、三十九品言,差距甚巨。况华严演教,每以十为图数。戒环大师以为,今经应为十会、四十品经,尚有第七会、三禅天一品经文未来。彼以大经义在表法,想当然耳。实则以前所举之偈品数字言,固非仅缺一会、一处之经文也。此事有待后贤之努力,将所遗之五万五千偈、九品经文求得,则此世界之下部华严大经,方成真正完璧也。 吾人宿植浅薄,生逢末世,而能手捧、目观、心口诵此八十华严,亦云千生有幸矣!况此八十华严,虽曰文有未全,然教、理、行、果,实已完备。吾人苟能明其教也,则毗卢兴世之慈悲旨趣,无不明矣;苟能悟其理也,则法界缘起之文殊妙理,都悟得矣;苟能修其行也,则普贤菩萨之万行因华,皆成办矣;苟于无上佛果生渴求也,则弥勒补处之一乘极果,可证入矣。由是以观,则明教以悟理?然则称此经为根本法轮,夫谁日不宜!? 匪特此也。吾华严菩萨贤首国师,据此大经,以判释如来一代时教,为小、始、终、顿、圆之五教。于毗卢遮那如来称性直谈之根本法轮外,一切眷属经等,若小、若大、若半、若满、若权、若实、若渐、若顿,乃至若偏、若图,性、相、空、有等,条分缕析,规画详明,使吾人于汪洋浩瀚大法海中,任欲探取一经意趣,准此宗旨以求,有如按图索骥,无不迎刃而解,不复雾夜数星、入海算沙之苦矣!然则吾人之学法幸运,又非前人所能梦及也矣。 迨清凉国师出,华严宗乘,又向前跃进一大步。传云:“国师于六艺图史、九流异学、华夏训诂、竺干梵文、四围五明,靡不该洽。先后讲大华严经五十余遍,有价著述四百余卷。其中以华严经疏钞六十卷,撮要提纲,分解微密,于华严经之微言大义,阐发无余,如日中天。”至此,匪唯华严宗风大煽于天下,其影响所及,虽寺庙之朝暮课诵,乃至应酬佛事,莫不带有本宗色彩。而法界缘起之真理,且将给人类带来无穷之光明也。 余虽不敏,然于华严,似有夙缘。方余始出家也,先高曾师祖上道下如老和尚,首课即授余以华严发愿文。当余读至“手捧目观心口诵,当知宿有大因缘”句,脑际忽然一亮,于文中诸句义,似有故人重逢之感。嗣以不终天之时间,而全文能熟背矣。后余就读佛学院也,课程中列有华严五教仪开蒙一课。虽教授丈师于彼深义未能详释,而余每读及“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次照高原,后及大地”等句时,又尝兴身历其境之感。惜乎,当时均未能一读大经原文耳。比及负笈申江,于华严主应慈老和尚座前偶尔一闻华严大教,总有一番亲切之感。但以医科课程繁重,无法始终预其讲席,至憾也。来台后,先师祖南老人创华严莲社于台北。每月二次集众,讽诵华严大经,余乃得以畅游乎华藏性海。然以限于环境,南老人始终祗能于讽诵之余,抽讲片段,余尝以无法一次获窥全豹憾焉! 五十九年仲夏月,晓云法师应诸方学子之请,假阳明山之永明寺,创办莲华学佛园,邀余参加,并嘱教授一课佛学,且指定须授有关华严之经论。余因忆起,先曾师祖智太老人生前,曾倡印华严经要解一书,送人结缘。莲社尚有余书,束之高阁。因以之为课本,与诸学友共研究焉。论余学殖,授此实嫌勉强。然余自始即抱教学相长之态度,藉此机会,一探华严全貌,以了余之夙愿。幸园中同学颇能合作,笔记心得,巨细靡遗,得其旨者,大有其人。余心窃慰焉! 韶华易逝,一晃三年,首届毕业。晓师拟出刊“学佛园地”,以资纪念,嘱余亦涂一篇,以凑热闹,因乃略述华严经之传译及其于中国佛教之影响如上。 中华民国六十二年六月十九日于华严莲社之忏愿室 华严经之传译经过及其内容组织 大方广佛华严经者,乃我毗卢世尊一代时教中之根本法轮也。以其陈义太过高远,非下根小智所能接受。故于世尊入寂之后,即由文殊大士主持结集,藏之龙宫,垂六百余年,隐而不传。迨龙树菩萨兴,始入龙宫诵出,此一一乘慧日,方重朗于义天焉。 相传,文殊大士于世尊灭后,与阿难海众,于铁围山间,结集此大华严经时,就世间大、中、小三种良机,将经分为上、中、下之三部。上部经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中部经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部经则有十万偈、四十八品。龙树菩萨观前二部经,渺若渊海,非人世慧力之所能及。乃诵得后部经,归于五天。 华严大经,传之我国者,亦为三部。依其翻译年代之先后别之,即所谓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及四十华严是也。兹将此三部华严经之翻译经过,简述如下: 一、六十华严:梵本原藏于遮拘槃国,为遮国传国之宝。遮王敬信王宝,内宫珍藏诸大乘经,而于华严等一十二部大经,特别重视,将之别藏于山间石窟,严防外流,定为国法。有东晋沙门支法岭者,志弘大乘,人所钦敬。闻遮拘槃国藏诸圣典,乃不计艰辛,前往求取。遮王嘉其为法精诚,遂付华严经前分三万六千偈以归。东晋义熙十四年,吴郡内史孟顗、右卫将军褚叔度,联名恭请西域高僧佛陀跋驮罗尊者,将支法岭大师取回之经,译成华文。尊者受请,于道场寺合法业、慧严等百余高贤,共襄译场。历时数载,方毕其事,计得经文六十卷,故定名为六十华严。 二、八十华严:此经梵本原为西域于阗国之所珍藏。大唐武则天女皇者,崇奉三宝,力弘大乘,尝以六十华严处会未备为憾。及闻于阗国藏有全经,欣喜无量,遂即遣使往求。时于阗有高僧实叉难陀尊者,博通三藏,尤擅华严。于阗国王见王朝使至,求请大经,特请实叉难陀尊者赍大经以东来。以武皇证圣元年,假东都大内遍空寺,从事翻译。女皇亲临译场,赞襄胜业,并缀序文而题品名。迨圣历二年,全部脱稿,得经文八十卷,遂称之为八十华严。以别于六十旧译,故亦号之为新经。参与新经译事者,尚有南天竺沙门菩提流志、我国高僧义净、复礼、法藏等,皆一时之僧中俊彦也。 三、四十华严:此经为华严大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之广译本,其梵本原藏诸南天竺之乌茶国。乌王欲来大唐朝礼,探知德宗皇帝崇奉佛教,乃手书此经,来华进贡,向德帝呈献法宝。德宗获经,视同拱璧。遂于贞元十二年,诏命般若三藏,译梵为华。至十四年完成,得经文四十卷,故名之为四十华严。助译此经者,有圆照、弘道、鉴虚、道通、澄观、霍仙鸣、窦文畅等佛门龙象及大德居士,译场在当时之长安名刹崇福寺。 于此尚有二事,必须补充言之者,即: 一、晋译六十华严,于初译时并未完全。事为我华严三祖法藏贤首国师之所发现。师于奉诏宣讲此经时,感觉经文有不连贯处,尝思有以补充。适当时有中天竺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华言日照)者,来华弘法。师亦华严学者,藏公遂将经之阙文就教于日照三藏。日照三藏原携有梵本华严,乃相与校勘,喜得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文中,自摩耶夫人后至弥勒菩萨前,中间脱落天主光等十余位善知识,及以弥勒菩萨后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善知识前,中间文殊菩萨展伸右手,过一百一十由旬,摩善财童子顶之两段经文。遂请复礼法师执笔,慧智法师译语,加以按段补入。六十华严至此方成完本。 二、八十卷之华严新经,当时以为已臻完备,然据赵宋戒环大师研究指出,以为仍未齐全。盖新经亦祗四万五千偈、三十九品耳。史传,龙树菩萨所传诵者为下部经,计十万偈、四十八品,以新经之偈品数字言,差距颇大。况华严演教,每以十为圆数。戒环大师以为,新经应为十会、四十品经,尚有第七会、三禅天一品经文未来。戒师以大经义在表法,想当然耳。实则以前所举之偈品数字言,固非仅缺一处、一会之经文也。此事有待后贤之努力,将所遗之五万五千偈、九品经文求得,则此世界之下部华严大经,方成真正完璧也。 上述三部华严经之中,以唐译新经比较完备。澄观清凉国师为著疏钞释义,将全经分为七处、九会、五周、四分。循此组织以读,匪特不觉其经文之冗长,且有条理井然、按图索骥之趣。兹依华严疏钞之科分方法,说明全经组织概况如下: 一、毗卢遮那世尊,初次集会于摩竭陀国,阿兰惹法菩提场中(是为七处中之第一处),放眉间光及齿光,入毗卢遮那藏身三昧,以普贤菩萨为会主,为四十二位法身大士,说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三昧品、世界成就品、华藏世界品及毗卢遮那品等六品,计十一卷经文,演扬如来依、正果法,令众生由欣慕而生信。是为四分中之第一-举果劝乐生信分。于五周中,属所信因果周。 二、第二次集会是在普光明殿(是为第二处)。世尊放两足轮光,以文殊师利菩萨为会主,说十信法门(此会文殊不入定,以信未入位故),计有如来名号品、四圣谛品、光明觉品、菩萨问明品、净行品及贤首品等六品-四卷经文。前三品复显所信之果法,后三品则正说十信法之解行力用。 三、第三次集会为在忉利天宫(是为第三处)。世尊放两足指光,以法慧菩萨为会主,入无量方便三昧,说十住法门。计有升须弥山顶品、须弥偈赞品、十住品、梵行品、初发心功德品及明法品等六品-三卷经文。十信满心,入十住位,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四、第四次集会为于夜摩天宫(是为第四处)。如来放两足趺光,以功德林菩萨为会主,入菩萨善思惟三昧,说十行法门。计有升夜摩天宫品、夜摩宫中偈赞品、十行品及十无尽藏品等四品、三卷经文。十住既圆,续说行法,中贤十行之德,皆依佛智之所显发。 五、第五次集会为在兜率天宫(是为第五处)。如来放两膝轮光,以金刚幢菩萨为会主,入菩萨智光三昧,说十回向法门。计有升兜率天宫品、兜率宫中偈赞品及十回向品等三品、十二卷经文。行德既周,自利功圆;进位回向,兼以利他。上贤十向,智德增胜;三处回向,而无障碍。大悲普覆故,回向众生;大智上求故,回向菩提;入理双寂故,回向实际。 六、第六次集会在他化自在天宫(是为第六处)。如来放眉间毫相光,以金刚藏菩萨为会主,入菩萨智慧光明三昧,说十地法门。品唯单一,而经文则有六卷之多。上之三贤进修位满,解、行、愿之三德,亦已周圆。如今进位十地,亲证真如,如来智业,渐渐增修,有如大地生成万物。 七、第七次集会重回普光明殿(处同第二)。如来亲作会主,放眉间光及口光,入刹那际三昧,说等、妙觉法门。有十一品、十三卷经文。于中从十定品、十通品、十忍品、阿僧祇品、如来寿量品及菩萨住处品等六品经文,总为说等觉法。良以十地既已满心,即将成等正觉,故立等觉之名。自佛不思议品、十身相海品至随好光明品之三品经文,为说妙觉之法。上来等觉义周,自然进阶妙觉果海。以上于四分中属第二──修因契果生解分;于五周中,为差别因果周。盖如来名号品下二十六卷经文,明差别因;佛不思议品下三品经文,明差别果。下面普贤行品与如来出现品之两品经文,于五周中,为平等因果周。盖普贤行乃平等因;如来出现,则平等果也。 八、第八次集会仍在普光明殿(处同第二)。以普贤菩萨为会主,入佛华严三昧,说二千行门(此会佛不放光,表行依解发,依解光故),亦唯祗离世间一品,但有七卷经文。由上差别因果与平等因果已得胜解。今则依解起行,六位顿修,二千行门,一时齐起。虽处世间,而无染著,故谓之为离世间也。以上于四分中属第三──托法进修成行分;于五周中,则为成行因果周。 九、第九次集会为于逝多林(是为第七处)。以如来、善友为会主,放眉间白毫相光,说果法界法门。亦唯入法界之一品,而经文长达二十一卷。上来大行,既已圆具,穷证法界,理有必然。此会如来自入师子频申三昧,意在显示果法界法,令诸众会顿证法界。而以善财示范,历位进修,是为渐证法界。顿渐不二,本末融会,皆共圆证法界法性。此乃华严大教之不共宗旨也。以上于四分中属第四──依人证入成德分;于五周中,则为证入因果周。 华严大经,无尽教海,汪洋冲融,广大悉备。初学读之,不啻入海算沙,无法得其涯畔。幸我华严祖师,悉心规画,使三十九品经文,条理分明;四十二位法门,纲举目张。学者就路前进,宝所不难觅得矣。中华民国六十九年弥陀佛诞前一日于华严莲社 华严宗纲要 一、叙言 华严宗乃我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以大方广佛华严经,为一宗正依之根本经典;以建立义理,显示旨归,因而得名。又此宗之观门教相,经法顺和尚初创,至相尊者继演,至贤首国师而圆备,故又名贤首宗。又以本宗旨在阐明法界缘起,自在无碍法门,故亦名法界宗。贤首之后,有清凉国师澄观出,作华严大疏及演义钞,维持华严正统。同时复有圭峰宗密大师,祖述清凉,盛弘此宗。以上自法顺至宗密,人称为华严五祖,盖开创并演畅此宗之五大功臣也。 二、华严宗之经论注述 此宗所依,以大方广佛华严经为主。然华严经在我国流传者,有三种译本:一为六十华严,译成于东晋义熙十四年间;佛陀跋驮罗为译主,经成六十卷,故称六十华严。以其出于晋代故,亦称为晋经。次为八十华严,译在唐武后时,实叉难陀所主译,得经八十卷,故称八十华严。对前晋经,故称之为新经。又唐德宗朝,有般若三藏,别译入法界品第四十卷,因称之为四十华严。国人所宗,独推八十。 相传,华严经乃佛初成正觉,于菩提树下二七日中之所顿演。以其陈义高远,初世无传。待佛灭后七百年顷,经南天竺龙树菩萨自龙宫诵出。因龙宫所藏华严,有上、中、下三本。上、中两本,内容浩繁,均非凡夫之力所能持,乃诵下本十万偈、四十八品而出。而我国所译八十华严,实其前分四万五千偈耳。杜顺和尚初依晋经作法界观一卷、五教止观一卷,奠定一宗之基础。其弟子至相尊者云华大师,通大经十地品中六相义,作搜玄记五卷以疏之,又作十玄作、五十要问答、孔目章,以申其义。本宗至是,已具雏形。法藏贤首国师作华严探玄记二十卷,又参与翻译八十华严,造华严章疏二十余部,大成一宗之教义。清凉国师作华严大疏及演义钞,树立华严正统;圭峰密公作华严原人论,祖述清凉;明季续法大师著贤首五教仪详注等,清代通理法师著五教仪增注等,是为本宗主要著述。 三、华严宗之判教 此宗以五教十宗,判释如来一代时教。华严教义章云:“初就法分教,教类有五;后以理开宗,宗乃有十。”言五教者,谓小、始、终、顿、圆是也。一、小教者,亦名愚法二乘教。但说人空,不明法空;纵说法空,亦不明显。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唯论小乘,故名小教。所依经论,仅四阿含等经,六足、婆娑、俱舍等论。二、始教者,亦名分教。自小教出,始入大乘所说教法;但明诸法皆空,未尽大乘所诠法理,故名为始。但明一切法相,有成佛,有不成佛,故名为分。又有相始、空始之分。深密等经、唯识等论之众生根性,有五种不同,建立依他万法,是为相始教;般若等经、中观等论说诸法皆空,除有得迷执,是为空始教。三、终教者,亦名实教。此教言定性声闻、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终极之说,名之为终;以称实理故,名之为实。此教少说法相,多说法性,虽说去相,亦会归性。楞性、胜鬘等经,起信、实性等论,为此教所依经论。四、顿教者,以上始、终二教,并立阶位,渐次修行成佛,故总名为渐;此教明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而说,故名为顿。于中不说法相,唯辩真性。一切所有,唯是妄念。五法三自性俱空,八识二无我尽遣。诃教劝离,毁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如净名默住,显不二等,是其意也。五、圆教者,此乃圆融无碍,圆修圆证之法门。此教所说,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因陀罗网,重重无际,微细相容、主伴无尽。于中明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故十信满心,即成正觉,名为圆教。即华严经之所说也。 言十宗者,一、我法俱有宗:人天乘及小乘中犊部等,为此宗摄。人天乘计我法俱有实体;犊子部等,立三世有为、无为诸法,及胜义我。二、法有我无宗:小乘中萨婆多部等,计一切法悉皆实有,但不立我。三、法无去来宗:小乘中大众部等,说过、未之法,体、用俱无,唯现在诸有为法及无为法为有。四、现通假实宗:小乘中说假部等,不唯主张,过、未无体,现在诸法亦有假、有实,即五蕴可实,处、界为假。五、俗妄真实宗:小乘中说出世部等,说出世之法皆实,世俗之法皆假。六、诸法但名宗:小乘中一说部等,说一切我法但有假名,都无实体。以上六宗皆小乘教,唯诸法但名,通于始初耳。七、一切皆空宗:大乘始教中之空始教所摄。即无相大乘,主张一切诸法-有漏、无漏-悉皆真空。八、真德不空宗:即五教中之终教。说一切法唯是真如,如来藏中实德摄故;有自体,具性德故。九、相想俱绝宗:顿教所摄,泯所缘境相,绝能缘心想,直显离言法性。十、圆明具德宗:圆教所摄,说性海圆明,具足众德,一多相容,主伴无尽。 四、华严宗之教义 本宗以一心法界,无尽缘起,为一家教观之玄宗。法界玄镜云:“言法界者,一经之玄宗,总以缘起法界不思议为宗故。”言一心法界者,谓总该万有心,即该罗一切万法-有情、非情、迷、悟、染、净-之一心。华严疏钞序云:“统唯一真法界,谓寂寥虚旷,冲深包博,总该万有,即是一心。”言法界者,法者,轨持为义;界有性、分二义。分齐为界,是为分义;以能为诸法之性,是为性义,一切诸法,皆由性起故。清凉大疏钞中,依五教明一心:初、小乘诸教,实有外境,假立一心,由心造业,所感异故;二、大乘始教,以异熟赖耶为一心,遮无外境故;三、大乘终教,以如来藏性,具诸功德,故说一心,是曰如来藏性一心;四、大乘顿教,以泯绝无寄,故说一心;五、一乘圆教,总该万有,事事无碍,故说一心。于此往复无际、动静一源,含众妙、超言思之一心法界上,色、心万差诸法,炳然显现。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无尽,犹帝网天珠,圆融通遍,了无妨碍。是曰法界缘起,又曰无尽缘起。即法界诸法,过、未、色、心,相资相待,互摄互容,成一大缘起,乃本宗之哲学基础。华严大经以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说明圆融无碍之真相;以十玄门(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一多相容不同门,三、诸法相即自在门,四、因陀罗网境界门,五、微细相容安立门,六、秘密隐显俱成门,七、广狭自在无碍门,八、十世隔法异成门,九、主伴圆明具德门,十、托事显法生解门)说明相即相入之原理。以上十玄缘起、事事无碍之法门,乃由六相圆融之教法而成立。 六相者,一、总相,二、别相,三、同相,四、异相,五、成相,六、坏相。总相谓一含多德,别相谓多德非一,如房子之与梁、柱、椽等。总之与别,犹言整体与部分。同相谓多义不相违,同一义故;异相谓多义相望,各不同故。同谓差别诸法,和成一体,而不失其部分之特质,如梁等合成房子。不相违拒,皆成房子之缘。梁等诸缘,就自形类,相望差别,是为异相。成相谓由梁等诸法为缘,而起成房子,坏相则梁等诸法,各守本位,不移动故。亦即谓有特性之异性,方能调和而成同相,即部分相依,而成整体也。世间诸法无不具此六相。此三对六相中,总、同、成之三相,表示无差别之圆融;别、异、坏之三相,表示差别不同之行布。此平等与差别,显示行布不离圆融,圆融不离行布,行布即圆融,圆融即行布。是名六相圆融。由此悟知六相圆融之理,即能悟入诸法,即一真法界无尽缘起之真理。 五、华严宗之行果 此宗之修行以法界观为枢要。此观有三重层次:一、真空观,观理法界;二、理事无碍观,观理事之真相;三、周遍含容观,观事事无碍之实际。法界即所观之境,三观即能观之智。一、真空观所观,此真空之空,即诸法本性,非断灭之空,亦非离色之色,乃即有以明空。然空亦无空相可得,故名真空,所谓理法界是也。二、理事无碍观,前观简情计、遮妄虑。此观进而观诸法事相,与真如理性,炳然双融,所谓理事无碍法界是也。三、周遍含容观,以真如理融诸法事,一一事皆如理融,可得遍融无碍,所谓事事无碍法界是也。此三但是一道竖穷,展转显性。此观成,则法界缘起之妙理,可悟入矣。 此宗行位有二门:一、次第行布门,二、圆融相摄门。所言次第行布门者,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从浅至深,阶位渐升,即本经中第二会说十信、第三会十住、第四会十行、第五会十回向、第六会十地、等觉、妙觉。如是次第,说五十二位,差别因果者是也。所谓圆融相摄者,以性理融事相,一位之中具一切位,谓得一位,即得一切位。如所谓十信满心,即摄五位而成正觉者是也。 此宗之佛及身土,总明佛果所感之依正庄严也。华严疏云:“此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融三世间以为自身。因中既尔,果上亦然。谓毗卢遮那,令彼别教一乘人等,于一佛中,具见十佛:一、成正觉佛,因中如来身所感,二、愿佛,因中菩萨身感,三、业报佛,因中华报身感,四、住持佛,因中国土身感,五、涅槃佛,因中虚空身感,六、法界佛,因中法界身感,七、心佛,因中众生身感,八、三昧佛,因中智身感,九、本性佛,因中独觉身感,十、随乐佛,因中声闻身感。是知,因中以三世间身,开为十身;果上以三世间佛,开为十佛。”其实十身即是一身,十佛即是一佛。故教义章云:“若约别教一乘,此释迦身非但三身,亦即十身。” 约别教说,华藏世界,乃实报庄严土之总名。按华严经,诸世界海及世界种,皆在大宝莲花中安住,则大宝莲花为世界之藏,故名华藏世界也。 以上佛身为例,则亦可云:“此堪忍土非但三土,亦即十土,所谓无障碍法界圆融土也。” 华严宗五教十宗的教判 一、华严经的传世 华严宗,是依华严经研究发展出来的一个宗派。华严经,为佛成道后二七日中,所说的一部大经。由于它的陈义太过高远,所以文殊菩萨结集出后,即藏之龙宫,迨佛后七百年顷,始由龙树菩萨自龙宫诵出。相传,藏于龙宫之华严经,有上、中、下三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龙树诵出者为下本经。于我国晋朝义熙年间,由佛陀跋驮罗译出三万六千偈,得经六十卷。此经并不完全。后于唐武则天朝,由实叉难陀译出四万五千偈,得经八十卷。后有德宗朝的般若三藏,又译出普贤行愿品广本,得经四十卷。此三种华严经中,在我国流传最广的,当推八十华严。 二、弘扬华严经的人 这部号称为根本法轮的华严经译出之后,马上引起佛教学者的兴趣与研究。其中最有心得者,当推杜顺和尚(五五八-六四○)。他精研大经,深得经义。杜顺,唐初雍州万年人,隐居终南山,专心禅观,作华严法界观门、五教止观及十玄章等,为本宗教学之张本。师生平颇多神迹,深受唐太宗的归敬,赐号帝心尊者。住世八十四秋,寂于宫中御座。其弟子智俨和尚(六二○-六六八)居云华寺,人尊称为云华尊者。师承杜顺,习法界观,尽得其旨。遇异僧,嘱研十地品中六相义,可窥法界宗旨。师不一月思惟,豁尔贯通,乃盛弘华严,作有华严经搜玄记、华严孔目章、五十要问答等,奠定本宗基础。继承智俨法业者,为法藏大师(六四三-七一二)。师本康居国人,祖父归顺唐朝,移居长安。师十六岁入太白山,研习经论,后至洛阳,师事智俨,研华严经,颇有所悟。讲演大经五十余遍,武后敕号贤首国师。作有华严经探玄记、五教章、华严旨归、华严经传记、金师子章等。贤首依华严经判释如来一代时教,为五教十宗,乃本宗之集大成者。师受武后归敬,尊为贤首菩萨。曾参与翻译新经,并为之作疏,惜未终卷而寂。所幸有澄观大师(七三八-八三九)续其慧业,发扬光大。澄观,浙江会稽人,秉赋特异,勤于课读及以著作,终身以十誓自持。修学一以华严为专业,旁通诸宗,著有华严大疏二十卷、随疏演义钞四十卷。纠正慧苑之偏失,重振华严之宗风。助般若三藏译四十华严,并为之作别行疏四十卷。另有华严悬谈、法界玄镜、华严略策、华严纲要、入法界品十八问答、五蕴观、三圣圆融观门等。证师身历九朝而为七帝门师,时人尊为华严菩萨。住世一○二载。他的传人是圭峰山草堂寺宗密大师(七八○-八四一)。果州西充人,少通儒学。出尘后,先从荷泽学禅,后潜心圆觉经,深达义蕴,著大小钞,以疏其义。读清凉疏钞,精勤吟味,大有所悟,乃宗崇华严,并于澄师执弟子礼。著有华严心要注、新华严经合论、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华严原人论及禅源诸诠集都序等十数部。倡禅教合一说。人尊之为华严五祖。值会昌之乱,佛教因而衰微,华严宗脉亦不绝如缕。 三、华严宗的教判 华严宗以五教十宗,判释如来一代时教。五教是依佛经所诠法义的浅深,把佛一代所说教相,分为五类,如华严一乘教义章说:“就法分教,教有五类。”又华严经探玄记说:“以义分教,教类有五。此约义分,非约时事。”五教的分类是: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内分相始教和空始教),三、大乘终教,四、大乘顿教,五、一乘圆教。 十宗是依佛所说的义理,区别它所据以立论之所宗崇,分为十种,如五教章及探玄记说:“以理开宗,宗乃有十。”这是由于五教(经论)所诠的义理,因众生的机类不同,从而各自所尊,所崇各异,所以开作十宗:一、我法俱有宗,二、法有我无宗,三、法无去来宗,四、现通假实宗,五、俗妄真实宗,六、诸法但名宗,七、一切皆空宗,八、真德不空宗,九、想想俱绝宗,十、圆明具德宗。兹将五教、十宗摄义,略释如下: 五教 一、小乘教 也叫作愚法二乘教。这是对那不堪接受大乘教的小乘根机的众生,所说的教法。它所依的经,以四阿含及提胃经为主,律依十诵、四分及僧祇为主,论以婆沙、俱舍、发智、成实为主。所谓愚法,就是此教只明人空,不明法空。纵然有时少谈法空,但也不甚明显。又此教祗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未达大乘法理的广大境界。拣非菩萨乘,而命名为小乘。 二、大乘始教 大乘始教,是对从小乘始入大乘,而根机尚未纯熟的众生所说的教法。也可以说,这是大乘的初门。对后面的终教,而叫它做始教。于中又有空始教和相始教的分别。空始教依般若等经,中、百、十二门等论,为所依经论。此教以破相遣执为宗旨,但明诸法皆空,未尽大乘法理,故名空始教。相始教以解深密等经,瑜伽、唯识等论,为所依经论。主张众生根性,有五种不同。其中定性二乘及无性阐提的两种根性,不能转入大乘而成佛。说人法二空,真如凝然不变。广谈法相,少及法性;纵说法性,也摄在法相之列。又此教但在生灭事相上,说阿赖耶缘起,所以叫它为相始教。 三、大乘终教 终教乃大乘的终极之教,亦名实教。又因此教主张,二乘根性及一切有情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名终教。此教以楞伽、楞严、密严、胜鬘等经;起信、宝性等论,为所依经论。说真如具生灭、不生灭二义,随缘而生万法,森罗万象。体即是真如,理事圆融,性相不隔。多谈法性,少及法相,纵说法相,亦会归性。所说皆尽诸法实理,故名实教。 四、大乘顿教 顿者,此教修证,皆一时顿成,不落渐次。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顿修顿悟的教门。离言说,离心缘,一时顿解,一念顿成。所谓一念不生,即名为佛。故谓之为顿。此教不说法相,祗办法性。无八识、二无我之差别;亦无五法、三自性的葛藤。不立断证阶位,随时就路还家。维摩经等所说,可谓此教教义。此不同于渐次修成的始、终二教,亦有异于圆明具德的一乘圆教。清凉国师以为,它颇近于禅宗,故本宗特别立之为一教。 五、一乘圆教 这是一个圆融无碍,圆修、圆证的教门。此教依华严宗义,说性海圆融,相即相入。缘起无尽法界,彼此互不违碍,如因陀罗网,重重无际,微细相容,主伴无尽。于中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因赅果海,果彻因源;十信满心,即摄五位而成正觉。所以独享一乘圆教之名。 十宗 一、我法俱有宗 已入佛法的人天乘认为,我、法俱有实体。小乘中的犊子部、正量部、密林山部、法上部、贤胄部等派属之。彼立三聚法,谓有为、无为聚,及胜义我。然此一部,诸派共斥,呼为附佛法之外道。所以把它叫作我法俱有宗。 二、法有我无宗 小乘佛教中说一切有部、雪山部、多闻部等部派,属于这一宗。此宗说诸法,五种所摄──一、心,二、心所,三、色,四、不相应,五、无为。主张万法的存在是实有的,主观的我是没有的,故名法有我无宗。 三、法无去来宗 诸法过去及未来的体、用,都不存在,惟有现在的有为诸法及诸无为法,是实有的。此乃大众部的主张。他如鸡胤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法藏部、饮光部及根本化地部等部派,也同具此思想。 四、现通假实宗 此乃说假部所立之宗旨。此部认为,过、未之法,总无实体;而在现在有为法中,在五蕴者为实。因为它直接以一切物质为色,以一切领纳心为受,乃至以一切心王为识,所以是实。在十二处、十八界者为假。因为六根、六尘,是相对的假法,并不直接举示诸法。相对而非绝对,所以是假。十八界也是一样。故名现通假实宗。成实论及其他经部别,亦持此说。 五、俗妄真实宗 此为说出世部及其末计等所持之主张。他们认为,世俗法是虚妄的,出世法才是真实的,因为世俗法由颠倒生,而生世法非由颠倒生。换言之,世谛是妄,真谛是真,故云俗妄真实宗。 六、诸法但名宗 此乃小乘部派中一说部等所立之宗旨。他们认为,一切诸法,唯有假名,都无实体。因为有世间法,必有出世间法,相对法故。世间既然是虚妄,出世间亦无实体,相对法故。相对之法,自无实体,故名诸法但名宗。 七、一切皆空宗 此为五教中的始教(空始教)。在无相大乘思想中,不论有漏或者无漏,当体均都是空无自性。般若经及三论,为此宗立论的依据。一切诸法,生即无生,从缘起故,悉皆真空。故名一切皆空宗。 八、真德不空宗 此为五教中的终教。此教主张,一切诸法,唯是真如。真如具足无量性功德。真、妄、染、净,一切诸法,莫不皆由真如缘起,故名真德不空宗。又以真如之理,万有之事,无碍镕融,澄观又称它为空有无碍宗。 九、相想俱绝宗 此乃五教中的大乘顿教。相是指所缘的境相,相是能缘的心想。此教主张,一念不生,即名为佛。泯所缘的境相,绝能缘的心想,直显法性,故名相想俱绝宗。 十、圆明具德宗 此乃五教中的圆教。此教主张,性海圆明,备具众德,无尽缘起,一多相即,主伴具足,事事无碍,故名圆明具德宗。澄观则称之圆融具德宗。 四、结语 五教与十宗,俱从华严教海所诠法义开出。其相互关系,前六宗含愚法小乘教;后四宗,则一切皆空宗属大乘始教,真德不空宗属大乘终教,相想俱绝宗属大乘顿教,圆明具德宗属大乘圆教。就十宗之创设而言,杜顺初祖,五教止观中,第一门虽有法有我无门之小乘教,但未配宗。至三祖贤首国师,方开五教为十宗,故十宗乃贤首所首创。尤其十宗中之八、九、十三宗,实为华严特有的判法,不可不知。 华严思想教判之殊胜价值 一、前言 佛教教主释迦世尊入灭之后,所遗圣教,原本一相一味。后经数百年的衍化,由上座、大众两部,发展成本末二十部。此为历史所谓的部派佛教时期。至四、五百年期间,有无著、世亲兄弟出,依深密经等思想,开展出有部大乘佛教。六、七百顷,有马鸣、龙树菩萨应世,据般若经等思想,发展出中观学派,称为无相大乘佛教。有部大乘佛教,经戒贤传我玄奘大师,创中国大乘法相唯识宗;无相大乘,经我吉藏大师,开创成为中国的三论宗。中国佛教除上述空、有两宗外,更有杜顺大师等,依大方广佛华严经,创立之华严宗,判释如来一代时教,为三时五教,主伴圆融,理事无碍。成为修学佛法者,最极肯要的指导原则。以其统含性、相、空、有,权实大小之教义也。兹将华严思想教判之殊胜价值,简介如下。 二、华严思想的殊胜价值 佛陀自内证的境界,是远超过我们思虑的范畴,言说亦不能及。这叫做“性海果分不可说”。可是佛陀慈悲,应机施教,在无相法中,炳现万象;于无言说境中,圆音顿演。所以当初佛在菩提场内,正觉始成之际,为普贤第四十二位法身大士,开示了一乘圆顿的根本法轮。这叫做“缘起因分可说”。在缘起因分可说的情形之下,复更生出各种义门,演成无量的教法。对于上根利智的顿机者流,说出圆融无碍、一乘不共的法门。这叫做“别教一乘”。而对于中、下二种根机者流,说出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的依本起末法门,引之渐入圆教,这叫做“同教一乘”。那么,在这个同、别二种教判里面,华严宗乘的学者们,特别崇重“别教一乘”的殊胜。这是华严判教的第一个特质。其次,在五教十宗判释里面,特别强调“一乘圆教”的殊胜,则是华严判教的第一个特质。最后在本、末二教判释里面,特别推尊称性直谈的本教的殊胜,约化仪而对辨本末时,将华严经视为根本法轮。除了华严之外,再没有什么可以叫做“本教”的东西了。这是华严判教的第三个特质。以上三点是从判教的立场上,所显出的华严殊胜的价值。 其次,我们再从教理方面来看。华严经是佛陀海印三昧中一时炳现的无上法。“海印”是以譬喻而表示毗卢遮那世尊大觉的内容。盖毗卢世尊大觉果海,是物我一如的,也就是所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的境界。借用大乘起信论的话来说:“依不觉故,说有始觉,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此究竟的觉悟,是即大觉。这个大觉的当体,也就是“一法界心”。在这个绝对的一法界心中,所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一切无量无尽的现象,都能够同时现出来,如大海上的风平浪静时,天际的众星,无不印现。在毗卢世尊的大觉心海中,一切万有,无不印现。华严经的内容,就是描述著佛陀所印现的诸法实相境界。佛陀海印三昧中的实相境界,微妙不可思议,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相即相入,圆融无碍。而此无碍,不惟是理事无碍,而且更进一步达到了“事事无碍”的境界。所以华严法界缘起论的究竟,可以说,就是“事事无碍论”。事事无碍论又可以称之为“现象绝对论”,或名之为“现象圆融论”。这现象绝对论并不是唯物论,也不是一般的唯心论,同时更不是一元论,因为它主张“一即是多故”;又不是二元论,因为它主张“多即是一故”;当然也不是多元论,因为它主张“一多相即故”。无以名之,名之为“一真法界论”。这个一真法界论,也可以说,它是“如实知见的一心宇宙论”。换句话说,它是佛陀海印三昧中的“一心妙有论”。这个“一心妙有论”,乃是“现象绝对论”的根本要义全部内涵。 那么,甚么叫做“海印三昧”呢?其么叫做“一心”呢?关于海印三昧的意义,我在上面已经讲过了,下面应该要说一说“一心”的意义。 三、一法界心的哲理 心的自性本来是不可得的。因为这一法界心,原是宇宙、生命的本体。它尽可具有著无边的微妙胜用,但是绝无实体可资捉摸。它那无比灵活的(神变难测的)微妙胜用,是超越空间和时间的,也就是经论所常说的“空”和“无”的思想。可是这绝对的“空”和“无”的思想,也就是绝对的有与实的思想。换言之,“一法界心”是“有”、“无”相即的,动、静一如的,妙用无边的。因之,此一法界心是即事即理、相即相入而圆融无碍的,与天地以同庚,随万象而存在。换言之,具体的万象本身,即是此一心的现象。万象即是一心,故称之为“一法界心”。华严世界观的根本原理,尽在此“一法界心”之所含摄。 一法界心是无实体的,是非有、非无的,同时也是亦有、亦无的。因为心有超越性,所以非有;但心又有内在性,所以非无。这个状态,只好说是一种“中道”的象征,而此中道的象征,是以“诸法空性”为自性的一种觉体。“诸法空性”即是觉性,是表示因缘法本身有觉性的意思。因缘法是现实万象的本性。因缘法有觉性,是表示万象有觉性的意思,而万象有觉性,是表示自觉作用的普遍性,同时也是表示吾人意识的自觉作用,并不是单纯的主观性,而是具有无尽的客观性。因此,吾人主观上的智慧源出于“一法界心”。一切现象,均由此“一法界心”展现,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此义甚深,不可说不可说(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所以佛在演说此华严经以前,先入海印三昧,然后从其智海流演妙法。这就是“一心法界”的不思议境界。 站在如上万法根源的“一法界心”的境界来看,万法无自性,心与物不即不离,不一不异。但此“一法界心”能显现一切色相,犹如工画师。可是工画师本身,他也不能自知其画作之心。一切万象,其性亦然,只是如是如是地在显现一切色相而又各各不相了知。大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唯是一心转。”吾人现前的一念“心”,也是一真法界的分显心,所以它能够究竟圆融无碍。大经云:“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各各不相知,妄心分别有。其实无所有。是一切万法,但有假言说。”这是华严经明法品所指示的宇宙万象的究竟状态。一切皆无自性,皆是离开“有”、“无”两边的中道境界。而“各各不相知”是表示,现象界各自具有绝对特质的意思。这个无性而且又是绝对特性的世界,是有、无相即,一切如如、真空妙有的一真法界的境界。此境界,只可说是绝对的一法界心。在这法界缘起的真理之下,一切现象都都在发挥著它的个别性(特性)及其全体性,故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差别即是平等,平等即是差别,圆融无碍。由此法界妙心而幻生万物。因之,烦恼与菩提、超越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必然性与自由性,均能相即相入而无碍。华严事事无碍的境界,即是从此“一法界心的哲学”而展开出来的。 由此“一法界心”而缘起万法事相,叫做“性起”。这性起与一般所说的缘起,意义又稍有不同,即:缘起是待他缘而生起,例如中观论等“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思想说法;而性起乃不待他缘,则直接由其自性本具的性德而生起。假如自性根本不具此性德,即使他缘具备,亦不得生起。本来不改名“性”,由“性”显“用”,称之为“起”。这是探玄记第十六卷里,解释华严经性起品所标示的性起的意义。所以华严的法界缘起论,实在应该是一种法界性起论,而此性起的“性”,当然也是原无自性的空性,并不是实体的自性,故不违背性空的原理。同时,事事无碍的根本原理,也是从此性起而来的妙谈。上来所说,是从一法界心的立场,所建立的华严思想原理的蠡测。 四、华严是佛法的大本 再从佛教教思想史上看,华严宗是成就了佛法大本的宗派。即:原始佛教的根本思想,是在于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涅槃寂静)。“无常”是表示因缘变化的缘起法,而华严法界缘起论,是此无常法(缘起法)的教理系统的大成就。“无我”是无自性(空)的意思。华严思想是经由此“无我”(空)的思想,而表现出佛陀自内证的妙有境界的。事事无碍乃是这妙有境界的极致。缘起法(无常)即是实相法(无我),所谓“因果缘起,理实法界”,是贤首大师的华严经观。这是充分表示著华严经为佛法大本的意思。其次,从“苦”与“涅槃”二句来看,华严经处处设有圆融无碍的大行,以破各种烦恼及固执。以苦练行,不以苦为苦,甚至将苦转为安乐,以得解脱,是华严修行的大本。同时以种种三昧,而表示佛陀心内自证的各种境界,终于归纳为佛海印三昧的大觉境界,是涅槃思想的极致。所以华严思想是秉承佛陀苦、空、无常、无我及涅槃寂静的思想,而加以发扬光大的。所以说,华严是佛法的大本。以信、解、行、证而组织华严经的思想,是华严宗的殊胜方法。因之,华严经是最综合性的我佛根本大法轮。 五、结语 基于上面各项的叙述,吾人已知华严思想的殊胜价值(判教上的价值)、一法界心的哲理(教理上的价值)和华严为佛法大本(思想史上的价值)三点内容。由此三点来看,吾人可知,华严是值得研究、值得推广的最有价值的佛法教义。关于这一点,本人很希望这次与会的──各国华严学的专家们,今后能够继续研究华严的思想,发扬华严的教义。我及日、韩诸国都有许多很有价值的华严学的资料。如能将此宝贵的资料,提供给世界各国的学者们研究、发扬,使华严圆音响遍尘刹,则功德无量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