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楚山绍琦禅师在安徽天柱山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楚山绍琦禅师在安徽天柱山
  作者:梅心
  【内容摘要】 楚山禅师是明代临济宗有名的传人,开悟后的楚山遍游诸名山,与安徽天柱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天柱山的秀美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了楚山禅师,禅师在天柱山隐居数载。禅师在天柱山期间讲经说法,写诗抒怀,与当时的文人墨客畅怀。楚山禅师对元代著名的高僧中峰明本的怀念之情也尽显于他的诗文中。
  【关键词】 楚山禅师 天柱山 中峰明本
  楚山禅师是四川禅宗历史上著名的临济宗传人,禅师生活在15世纪的中国。当时的社会是比较安宁祥和的,因此禅宗在此时的发展虽然比不上唐代的繁荣,但也出现了新的思想,一些禅师针对当时禅宗的流弊,进行的改革,在原有禅净融合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佛学观点。例如,楚山禅师倡导的“念佛禅”就在当时的佛学界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王公大人以及文人墨客前来拜访,而楚山禅师为了追求更高的禅学悟境,在原有得法的基础上,出离蜀地,参访高人,踏名山,观光自然风景。他所到的地方按《简阳县志》所说,记载下来的并不是很多,而突出了禅师在安徽天柱山时隐的活动,我们可以就禅师在天柱山隐居时期的一些事迹,来更加了解楚山禅师一生的行踪。
  楚山禅师生于明成祖朱棣永乐二年(1404——1473),蜀之唐安(今四川省崇州市)俗姓雷,名绍琦,字幻叟,祖籍湖北,系临济宗南岳二十六世法系传人。幼年天资聪慧,九岁出家(1413),从元极通禅师出世法,后从东普道林无际明悟和尚授禅机。(1)楚山绍琦禅师大悟后,一直在无际禅师身边继续习禅。无际禅师圆寂后(1447),楚山开始云游。那时的楚山禅师不仅禅理明悟,而且说法无碍,才思敏捷,深的当时的人们的尊敬。据《简阳县志》载,楚山禅师于景泰(代宗朱祁钰)初年离开四川云游,在期间楚山禅师参访高人,游览名山,有记载而言楚山禅师与安徽天柱山有着很深的缘分。
  楚山禅师与天柱山的缘分
  楚山绍琦禅师大悟后,遍游名山。因为楚山在当时已经是有名的禅师了,所以很多的王公大人和文人墨客都曾与楚山有过交往。楚山不仅和他们共讨禅理,还一同游览名山大川。楚山禅师于景泰三年(1452)抵达金陵(今江苏南京),参访了月溪、海舟诸老。然后顺长江而下,到了安徽天柱山(当时称呼为潜山)。根据《简阳县志》上的记载,楚山在天柱山住了两年,景泰五年(1454),楚山离开了天柱山。由于潜山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都很丰富,尤其是著名的天柱山风光秀丽,景色迷人,这些深深吸引了楚山绍琦禅师。
  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岳西两县境内,其主峰海拔1751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称为天柱山。天柱山过去还有潜山、皖山、万岁山之称。据说,称万岁山是因汉武帝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在祭岳时,人群高呼万岁,所以将此山称为万岁山。“炼丹湖”水质清澈、碧绿如玉,四周群山罗列,环境优雅,天晴无风,湖如明镜,蓝天白云,映入其中;四周群峰,苍崖青松倒影其中,如锦如织,给这平静的水面增添了生机。汉未明道左慈(2)曾在此采药炼丹。
  天柱山风景秀丽,山水交融。《天柱山志》称天柱山“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可见其自然景色奇绝。佛教自南北朝传入天柱山,就深受当地百姓敬仰。天柱山著名的寺院是三祖寺,相传,该寺始建于南朝,后来禅宗第三代祖师僧璨正式驻锡此地。寺内有当年遗留下来的三祖洞、文化塔和佛教著作《信心铭》被誉为镇寺三宝。
  位于三祖寺西侧的大峡谷中著名的石牛古洞、洞间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壁画等留下了唐宋年间文人墨客的手迹。谷内有巨石如牛,卧于溪边。著名诗人李白在天柱山发出了“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的感慨,从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李白对天柱山的感情非同一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时,曾夜宿山谷寺,并在崖壁上留下了《题舒州山谷寺石牛洞泉穴》诗:“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欲穷源而不尽,坐石上而忘归。”宋代诗人黄庭坚因迷恋这里的林泉之美,常坐山谷石牛背上诵读,并建有黄庭坚坐石牛画像。还有北宋杰出的画家李公麟(3)大师的绘画等,众多的文人都与天柱山有着不解之缘,足可以看出天柱山的风景可谓一绝,也说明了天柱山这块风水宝地是名人寄托感情的释怀。
  山峦绿野,谷洞幽微,正是人的自然本性与这奇景合而为一的美妙结合。天柱山迷人的自然景观吸引了数名文人士大夫,也使得许多的修行人对它情有独钟。而生活于明代的著名禅师——楚山绍琦与天柱山结下了不解之缘。禅师与诸王(当时的蕲阳荆王江夏王)同游石屋寺三祖古刹,楚山禅师因为喜爱皖南天柱山景色清绝,再加上名人墨客也曾到此舒怀赞景,禅师本来就喜欢云游名山大川,遂在天柱山隐居数载。
  楚山禅师在天柱山的活动
  楚山禅师虽然在天柱山只有两年的时间,然而在天柱山秀丽风景的陪伴下,禅师的活动是很丰富的。楚山禅师在天柱山期间讲经说法,写诗抒怀,撰写著作。作《天柱皖公山》、《山居写怀》(三首)、《山居述怀》(二首)、《次中锋和尚山居韵》(十首)、《答梦亭先生山居吟》(四首)。这些著作都是禅师在天柱山时期的佳作,从这些著作中我们可以了解禅师在当时的思想状况。
  一、山居抒怀
  楚山禅师对天柱山的景色极为喜爱,天柱山的主峰——天柱峰如擎天巨柱,雄伟壮丽,气势非凡。禅师在他的诗文《天柱皖公山》中写到
  天柱江淮第一峰,皖仙曾此寓高踪。
  奇峦削玉撑空碧,叠嶂浮霞映日红。
  听法石边花雨落,炼丹台畔瑞烟浓。
  三生有约来居此,坐据匡床振祖风。(4)
  此诗描写了天柱山上的最高峰“飞来峰”的巍峨壮观之美和“炼丹湖”的仙境烟雾之妙。表达了禅师对景物的喜爱和对禅宗发扬广大的决心。
  另外的《山居写怀》(三首)
  (一)
  老年落魄爱灵泉,不欲区区走市廛。
  茅屋竹林聊寓迹,布衣蔬食但随缘。
  月明树杪猿声切,日暖花间蝶影翩。
  闲对青山开冷眼。劫前风景自昭然。
  (二)
  落日衔山半掩扉,倚筇闲立看云归。
  数行幽鸟投深树,几片残霞映落晖。
  得意山林随分住,立身天地与时违。
  空王静夜舒长舌,卧听松涛起翠微。
  (三)
  袖拂烟云下翠屏,短筇随步一身轻。
  踏残片雪寸心冷,看遍千山两眼清。
  对镜写怀无作意,逢人出语不藏情。
  莫言此事沉空寂,到处风光总现成。(5)
  以及他的《山居述怀》(二首)
  (一)
  本来一法原无有,但有纤毫是自欺。
  叶落林空山骨露,玉梅花吐岁寒枝。
  (二)
  遣妄笑情没有方,于缘无意自相当。
  清风一阵来何处,吹落藤花满地香。(6)
  以上这些诗可以说明楚山禅师开悟后的心境,也就突出了禅宗历来的生活禅“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名句。自然的生活中就有无穷的妙趣,朴实无华的自然风光那一样不是法性的显现?正所谓“妙有真空”,不二无别的佛学主旨。我们的心也就像是这样的风景一样,是自然而然的,是清新秀丽的,是客观的存在。一切的风景尽收于我们自己本来就有的法性之中,就像《心经》中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是开悟的人的一种心境。 楚山禅师的心境在当时,我们是无法了解的,但从他的诗中却蕴含了以上这样的境况。
  二、酬赠友人
  佛教自始至终都与文人墨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的禅宗更不例外,唐代的白居易、柳宗元,北宋的苏东坡都是有名的禅学文人。他们的诗中常常借用佛学的词汇来表达一种感情,而禅师们也经常和文人有过高的交往,相互用诗词来问答禅机,或者用诗词来馈赠友人。由于楚山禅师已经是开悟的高僧了,和文人相交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答梦亭先生山居吟》(四首)
  (一)
  乱山叠叠乱云深,玉树琪花簇宝林。
  金地无尘长自净,肯容半点俗埃侵。
  (二)
  茅屋低低倚碧山,寸心休去万机闲。
  独留一对空空眼,笑看行云过竹关。
  (三)
  身似风波浪里舟,等闲眨眼便沉流。
  直须撑过菩提岸,莫待霜华两鬓秋。
  (四)
  屋头云去与云来,窗暗窗明竟不猜。
  心境两忘机自息,从教花雨落岩台。(7)
  梦亭先生是怎样的人?历史上记载他的资料几乎很难找到,根据一般的推测,可能是明代的一位文人。从上面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楚山禅师以诗的方式来解答友人的人世间的疑惑。诗中用佛学超俗的人生观慰藉凡人的困惑 “金地无尘长自净,肯容半点俗埃侵”这句很有魄力,是修行人和平常人都应该有的一种积极的心态。“独留一对空空眼,笑看行云过竹关” 、“心境两忘机自息”等,这些句子都意在说明人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正如佛学经常讲到的叫人不要执著一样,但是不执著并不等于让人不“精进”,不执著的意思是对于无法改变的事实,换一个态度来看待,以免浪费时间去空做没有意义的事情。
  楚山禅师把佛学的伟大思想用禅诗表达出来,用积极的人生态度慰藉朋友,可见楚山禅师的禅理已经是运用自如了,这种灵活的方式怎么不会让人尊敬呢?
  三、机锋问答
  楚山禅师隐居天柱山时,已经是有名的高僧了,因此来问禅机的人自然也很多。楚山继承了以往先人的禅法方式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色,我们可以从下面这段问答中窥见一二。
  师言:天柱有僧扣云:“如何是天柱境?”师云:“涧阔云归晚,山高日出迟。”曰:“如何是境中人?”师云:“额下眉遮眼,腮边耳搭肩。”曰:“如何是天柱家风?”师云:“云甑炊松(粉),冰铛煮月团。”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海神撒出夜明珠。”曰:“学人不会。”师云:“文殊失却玻璃盏。”曰:“如何是佛?”师云:“生铁秤锤。”曰:“如何是法师?”云:“石头土块。”曰:“如何是僧?”师云:“黑漆拄杖。”曰:“不涉寒暑,老(是)甚么人?”师云:“为汝道了也,汝还识否?”僧拟对。师咄(云):“拟心即乖,开口便错,眨得眼来错过去也。”曰:“原来恁地迩耶。”师云:“汝见个什么道理?”曰:“面目分明,当机不露。”师振声一喝,其僧当下豁然,平昔见闻一时俱丧,乃再拜而退(8)
  这个问答机锋有点障眼法,目的是让那个僧“起疑情”而入悟。额下眉遮眼,腮边耳搭眉,就是再自然不过的意思。妄念歇,自然法性显,不必外求找什么高深的东西。楚山禅师用天柱山的景色来入理,引发学人深思。问:“如何是天柱境?”而禅师以涧、云、山、日来回答。问:“如何是天柱家风?”师答:“云甑炊松粉,冰铛煮月团。”而“云、月、松、冰,都是天柱的风景。楚山禅师借物喻理,静观万物而不执,一切自然而然,保任到底,佛果自然圆成。“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答:“海神撒出夜明珠。”这个是直指,意思是:达摩祖师慈悲,连最高心法都掏出来给大家了。僧曰:“学人不会。”师云:“文殊失却玻璃盏。”“玻璃盏”是空的,可相是有的。相有体空,这个法性如同“玻璃盏”。学人不会?那就是迷失了这个真心。
  僧问:“如何是佛?”师答:“生铁秤锤。”又问:“如何是法?”师答:“石头土块” 再问:“如何是僧?”师答:“黑漆拄杖。” 后面这句有些玄了,可能是一语双关点化那僧呢。“生铁秤锤——不开窍”,自己反观即是佛,可怜那僧骑驴找驴。楚山禅师可能是故意即将点化吧。生铁秤锤——石头土块——黑漆拄杖。那个僧越问下去,说明法执越深,越问越不开窍,楚山禅师也逐渐加重了语气进行点化,意思是消除一切执著。楚山禅师总的意思应该是:一切境界、名相扫除而无住,任运自然,当下见性。天地万物无非法性显现。自然即是道。
  从这段语录里我们可以看到楚山禅师继承了自六祖以来的禅宗风格,日常生活中就是道。借用天柱山的自然景观来点化学人对“禅”的“悟”性。山河大地,是任运自然的存在着。而“佛性”也是与生俱来的,不增不减。
  天柱山的山、水、云、雾、树、花等的自然景色加上已经开悟的一代高僧楚山绍琦够成了灵性之美。本来自然的风景是清新诱人的,但是如果没有了人的赞颂,特别是文人禅师的妙笔生花,也会显的呆板。历代禅师诗意丰,伫高山,赏美景,再配以抒发自己情怀的禅诗,便显的诗是人的思想的展现,也是对景物的一种间接赞赏。楚山禅师不仅赞赏美景,而且怀念古人,他的《次中峰和尚山居韵》没有明确表达楚山禅师的心声,但中峰和尚对他的影响已经是可以见到的了。
  中峰明本禅师对楚山禅师的影响
  悠然的的自然美景,山峦水雾,低矮的茅屋掩映于翠绿的树海,登山远望,一切美景收于眼底。人类是物中之灵,“触目生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楚山禅师虽然在当时已经开悟了,但他也是“性情中人”,只不过不像常人一样为俗事所烦恼,他悟后的心境又有谁可以了解呢?只有和他有着相似的经历之人才会明白,怀念和自己相差一百四十多岁的元代中峰禅师。两人同是临济宗的传人,虽然生活的年代不同,并且两人都喜爱山水,喜爱游名山大川,写诗抒怀。楚山禅师在天柱山期间曾经写了十首《次中峰和尚山居韵》。
  《次中峰和尚山居韵》(时隐天柱山)
  (一)
  山居免被世人憎,心念空来绝技能。
  苍藓映阶萦紫蔓,薜萝绕屋挂朱藤。
  寰中懒谒多才士,林下甘为百拙僧。
  忆昔瞿昙曾话堕,谓无一法记传灯。
  (二)
  茅屋低低倚翠岑,乱山环拥路欹嵚。
  人间岁月有迁变,物外乾坤没古今。
  木榻高眠清昼永,柴门静掩白云深。
  真机触目原成现,底用离声背色寻。
  (三)
  鬓边渐觉雪痕多,只合归休隐涧阿。
  尚没闲情收冷涕,那求余力振颓波。
  满炉松火煨黄独,三尺柴床衬绿莎。
  除此现成公案外,但存少法总为魔。
  (四)
  天柱山家道者家,几回策杖过烟霞。
  空阶响落青松子,远圃香吹白豆花。
  相见不劳频竖指,投机何必更云茶。
  入门笑倚苍筇处,已是倾情举似他。
  (五)
  青山当户拥如屏,景趣悠然惬野情。
  旋拾枯柴烧瓦灶,时挑苦菜煮沙铛。
  雨晴谷口云拖练,日暖花间鸟哢声。
  几度凭阑闲极目,劫前风月画难成。
  (六)
  等闲退步便相当,免使身心逐世忙。
  但自潜形依涧壑,从人竖拂坐绳床。
  梅开冷谷盈枝雪,果熟秋林满树霜。
  一段天机浑漏泄,目前无地可遮藏。
  (七)
  石径萧萧掩竹扉,长年无事客来稀。
  潜龙出洞和云去,野鹤投巢带月归。
  山色荣枯衰盛事,庭花开谢死生机。
  寄言过访同忝着,造道须当极细微。
  (八)
  吴淅归来隐皖山,忘形高卧白云间。
  是非机息心偏净,佛法情忘舌自闲。
  平地风波摽五位,虚空楼阁立三关。
  灵山未举花枝日,万象何尝不破颜。
  (九)
  慧焰分辉自道林,阿谁传得老师心。
  良驹出厩遭车困,锦鲤冲波被饵沉。
  寂子技穷摧宝镜,伯牙音绝碎瑤琴。
  有怀玄绍双峰老,曾向牛头自访寻。
  (十)
  静把浮生世景看,有谁能保得长安。
  乌江谩有旌王庙,汉地空存拜将坛。
  春日游人金钿丽,朔风战士铁衣寒。
  寻常阅遍古今事,宠辱忧欢几万端。(9)
  楚山禅师对古人的景仰,我们可以从诗的题目中看出来《次中峰和尚山居韵》中的“次”,就足可以说明。禅师自己明理悟道了,仍然是怀着谦虚的态度。中峰明本禅师是怎样的一代高僧呢,他有什么独特的思想让楚山禅师在山居时忆起,而专门作诗十首。
  中峰明本(1263——1323)元代高僧,六祖下二十三世,临济宗第十九世,嗣法于高峰原妙。浙江钱塘人,俗姓孙。号中峰,又称智觉禅师、普应国师,住栖于浙江天目山。(10)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春,中峰禅师离开浙江天目山,登皖山,游匡庐,匿影草庐,十于月。(11)可见中峰禅师也曾经到过天柱山,中峰禅师在天柱山的时间比较短暂,是否在天柱山写过著作,本人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在《续藏经》里的《天目明本禅师杂录》卷上也没有说明。现仅就中峰禅师的佛学思想对楚山禅师的影响加以说明。
  明本禅师作为一代禅宗的祖师,同时又举扬净土,无论从理论上对禅净融合思想的阐发,还是修行实践上对念佛仪轨的建立,都对于净土信仰的普及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明本禅师著作中有不少关于净土思想的资料。在《天目山中峰和尚广录》中有《怀净土》(十首)的序等三处涉及到净土信仰及禅净融合思想。此外,在他的另外两部著作《中峰国师三时系念》(12)和《幻住庵清规》中,明本还创立了很多具体的念佛修行仪轨。
  而他的《中峰国师三时系念》最为有名,是明本禅师经论的精华。现代著名高僧净空老法师也曾经专门讲过这个法门,净老说“系念的方法就是世尊在(净土三经)里教我们修学往生净土的方法,在《观无量寿经》里讲‘一心系念’;在《无量寿经》里讲的‘一向专念;’在《阿弥陀经》讲‘一心不乱’,所以‘系念’就是念佛的秘诀”。明本禅师倡导禅净融合,也是时代的一种回映。
  禅 净融合思想是宋元明以来中国佛教发展的一股潮流,反映了禅宗与净土的隆替以及中国佛教发展的走向。从中国佛教思想史的发展来看,禅净融合思想,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13)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禅净融合理论的提出、禅净双修的实践和禅净融合思想最终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禅净关系的这一演变过程中,禅宗的僧人曾经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14)这一过程是禅宗由独领风骚到逐渐衰微的过程,即由纯禅时代向禅净融合的转变过程。元代是中国佛教承前启后的发展时期,既与宋代佛教一脉相承,同时又开启了明代及以后佛教之模式,就禅净关系而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明本禅师举扬净土和禅净融合的理论及念佛修行实践,对后人有着很深的影响。楚山绍琦禅师一生提倡的是“念佛禅” 所谓“念佛禅”就是借助参究念佛的是谁,得以明心见性。楚山继承了先人的禅净融合的思想,在山居时怀念古人,写诗用来对古人(中峰明本)的追思。
  结语
  楚山禅师在天柱山历时两年,他对天柱山景色的肯定,我可以从他的诗中领略得到。而他的禅学思想也更加的成熟,他运用自然风景来点化学人,突出了禅宗的宗法风格。他隐居时怀念中峰禅师,专门写下了诗句。更多的是他和中峰禅师有着相同的思想情怀。楚山禅师虽然在天柱山留下来的著作以及事迹很少,但我们从这些简短的片语中仍然可以了解到禅师在天柱山时的一些事迹。
  明代的佛学思想是推陈出新的思想,楚山禅师生活于当时佛教学说大变革的时代,在天柱山的成熟思想,加上禅师的文笔丰富,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诗词文赋,如果用佛家的话说一切都在因缘之中的话,那么楚山禅师与天柱山之间的缘分也是冥冥中注定的。
  (1)《续指月录》清 聂光编撰 心善整理 四川巴蜀集团巴蜀书社 2005年3月第一版 P290
  (2)左慈,字元放,东汉时安徽潜山人。少时,在安徽天柱山隐居修炼。
  (3) (1049-1106)号龙眼居士,称“宋画第一人”画法深受顾恺之影响,又师法吴道子。他的主要作品《西元雅集图》、《罗汉图》,他的墓室在舒城县城南。
  (4) 《简阳县志》《诗文》卷一
  (5) 《简阳县志》《诗文》卷一
  (6) 《简阳县志》《诗文》卷一
  (7) 《简阳县志》《诗文》卷一
  (8)楚山禅师语录 第二册
  (9) 《简阳县志》《诗文》卷一
  (10) 《禅宗全书》史传部(13)P513—518
  (11) 《京畿联邦》任宜敏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1年4月第一版P122
  (12)在古代印度,把一天分为昼三时(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夜三时(初夜、中夜、后夜)共六时。
  (13)太虚大师在《中国佛教特质在禅》中曾指出:“禅净合修,远在安般禅已有渊源,不过达摩、慧可来后,久成隔绝,至于永明延寿始大为提倡之。”永明延寿禅师对于禅净融合思想的形成厥功甚伟,特别是传为他作的“禅净四料拣”,为元、明、清,乃至近代的禅净大德所争执不休,值得注意的是,永明延寿的思想被世人所推崇,也恰恰是在这一时期,这正是这一时期禅宗与净土发展的反映。
  (14)尽管《六祖坛经》所说的“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过?”(此西方非指西方极乐世界)以及“凡愚不了自性,不识心中净土”等思想,常常被后来的禅师用来批评净土的依据,但这一思想也是禅净融合的理论基础,从总体上看,提倡禅净融合或禅净双修者绝大多数为禅门人。

 
 
 
前五篇文章

良价的禅学思想

王维与山水禅诗

禅对柳宗元诗影响

一组禅宗研究的力作

五山禅僧与五山十刹

 

后五篇文章

“纪念楚山禅师、能海上师”学术研讨会简讯

无相禅师和木绵袈裟(一)

大慈禅茶与无相禅师

无相禅师在资州

无相禅师纪念碑文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