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唐密祖师墓塔觐踪 |
 
熙明 整理 五祖善无畏三藏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十月七日,圆寂于洛阳大圣善寺,住世99岁,僧腊80,玄宗皇帝亲为悼念,特赠鸿胪卿,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辞世后获得世俗官衔的僧人。 善无畏祖师示灭后,定慧所熏肉身不坏,弟子将其真身置入木龛供奉在圣善寺。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三日,善无畏祖师之真身起塔于龙门之西山,会葬之日“涕泗倾都,山川变色”。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因郭子仪奏请,遂改善无畏三藏塔院为广化寺,弟子李华撰刻碑铭,于塔院側建碑,弟子宝畏、明畏撰刻偈颂树于院内,是为洛阳广化寺之始。 由于善无畏祖师肉身不坏,并多有神异,因而成为朝野信奉的对象,洛阳僧俗及朝廷官员竞相顶礼朝拜,捐布不计其数。累朝若遇旱涝,往其像前祈请,多应心灵验。宋太祖赵匡胤于975年幸洛阳龙门广化寺,开无畏三藏塔,瞻敬真体。同年四月,太祖因雨不止无法祭天,曾遣专使祈请于善无畏祖师真身。太宗还多次遣使臣供施,每次“必称心愿”。宋真宗也专程来龙门瞻礼,并撰有《瞻无畏塔制赞》。宋太平兴国年间,僧赞宁撰《高僧传·唐洛京圣善寺善无畏传》时曾去拜谒善无畏祖师真身: “观畏之遗形渐加缩小。黑皮隐隐骨其露焉。累朝旱涝皆就祈请。征验随生且多檀施。锦绣巾帊覆之如偃息耳。每一出龛置于低榻香汁浴之。洛中豪右争施弹帊净巾澡豆以资浴事。(皇)上禳祷多遣使臣往加供施。必称心愿焉。” 此时距善无畏去世已有二百四十余年了。后广化寺多次损毁,善无畏祖师真身不知所终。 1983年,著名考古专家温玉成先生经考证终于发现了善无畏灵地广化寺遗址及金刚智灵地奉先寺遗址,后经日本高野山大学静慈圆教授加以编译,在《空海赴长安之路报告书》中发表,引起日本真言宗各派的重视。1988年5月,日本真言宗徒众议为二祖师立碑,经中日双方共同努力,终于完成了建碑的功德。碑文由时任中国佛协会长的赵朴初大善知识书丹,碑式由温玉成先生设计。1988年11月15日,在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西山,举行了善无畏、金刚智三藏显彰碑开眼法会。 “善无畏三藏显彰碑”现立于广化寺前庭南侧,广化寺前庭有新建的“善无畏舍利塔”。
五祖金刚智三藏 据《唐密五祖善无畏金刚智墓塔变迁记》: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八月十五日于东京(洛阳)广福寺示寂,春秋七十一,夏腊五十一。玄宗敕于洛阳龙门安置,赠“大弘教三藏”,葬于龙门伊川(今伊水)右。天宝二年(743年)于龙门奉先寺(679年八月十五日奉敕于大卢舍那佛像南置大奉先寺,非今之龙门西山中部的大卢舍那佛像龛。该寺位于龙门西山南麓即今伊阙南口西岸魏湾村北山坡上。当时,大卢舍那像龛附属于奉先寺)西岗起塔,塔铭由隐士混伦翁撰写。永泰元年(765年) 又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大历三年(768年),代宗又应不空之请,亲书塔额。灌顶弟子、中书侍朗杜鸿渐亦曾述碑记德。 由于金刚智三藏归葬于此及其巨大影响,圣善寺禅僧、“东都临坛开法大德”如信(750-824),“东都十律大德、大圣善寺钵塔院主”、律僧智如(749-834),灭后皆嘱托葬于奉先寺金刚智祖师塔侧。大中九年(885年)底及次年初,日本国智证大师圆珍(814-891年,来中国修习密法,为日本台密祖师)曾两次冒着没膝大雪来龙门西山参拜广化寺的善无畏三藏舍利塔和奉先寺的金刚智三藏墓塔。 然而随着岁转月移、陵迁谷变、两座巨刹、化为茂草。明朝以来,人们已不知道此寺遣址的确切地点了。1983年,温玉成先生终于发现了善无畏灵地广化寺遗址及金刚智灵地奉先寺遗址。1988年11月15日,在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西山,举行了善无畏、金刚智三藏显彰碑开眼法会。 “金刚智三藏显彰碑”现立于今伊阙南口西岸魏湾村北一孤立的土冈上。
六祖不空三藏 据《大唐故大德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 大历九年六月十五日午时,浴香水,换新服,端居正容,命草辞表,北面瞻望,东首倚卧,住大印身定中便去。神虽往而容貌如旧,气将尽而色泽逾鲜。斯法力之加,岂死相而能坏?行年七十,僧腊五十。 圣上哀悼,辍朝三日。念师资之启沃,观遗迹而恻怆,绢三百匹布二百端,米面四百石,油七石,柴十五车,炭三车,赐钱四十万。又赐造塔钱二百余万,斋七供养,仍别支给。日日中予使慰问,敕功德使李元琮知丧事。 初,大师之将终,众相先现。诸僧梦千仞宝幢,无故摧倒。文殊新阁,忽然崩坏,大振院宇,比至惊悟,声犹在耳。金刚智杵飞空上。大兴善寺后,池水尽枯涸,林竹生实,庭花变色。 七月六日,就塔所,具荼毗之礼,随喜者亿千万数。是日有诏,遣使致祭,并赠司空,谥曰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和上,尊其德也。荼毗火灭,于余烬中,凡得舍利数百粒,八十粒进入内。又于顶骨中,有一粒,半隐半现。后有敕,令于大兴善寺旧住院中,起舍利塔,特赐造塔钱万余贯。承后诸弟子在院者,圣恩爱及如大师在日。 据《大兴善寺》(三秦出版社): 大历九年(774年)春,不空祖师染疾,帝敕使屡次慰问,屡遣名医为其诊治。六月十一日,封“开府仪同三司仍封肃国公食邑三千户”,坚辞不许。六月十五日,上临终表章。次日,终于大兴善寺。代宗闻之,废朝三日,敕中书使至大兴善寺宣慰众徒,赐绢三百匹,布二百端,白米、粳米、白面各五车,油七石,柴十车,炭三车。二十八日,遣内侍韦守宗送绢七百五十二匹,充造灵塔值。七月五日,追赠司空,谥曰“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和上”。七日,于长安城南少陵原火化,帝派内给事刘仙鹤以香茶之奠致祭。 据《贞元录》: “是月也,宰臣、中贵、神策六军、御史大夫及京兆尹、尚书仆射、侍郎、列卿、诸卫将军各申奠祭。”僧俗四众弟子数千人随之奠祭。初,不空的舍利塔修在别处,十五日敕令停建,别择好地。二十八日敕令即于大兴善寺院中起塔建碑。 大兴善寺内有“不空三藏功德碑”一通,但不空舍利塔早无踪影。但原属于该寺的“不空和尚碑”至今仍保存在陕西省博物馆的碑林中。 六祖一行阿阇梨 据《宋高僧传·唐中岳嵩阳寺一行传》: 开元十五年九月于华严寺疾笃。将舆病入辞,小间而止。玄宗此夜梦瞰禅居,见绳床纸隔开扇。晓而验问,一如所睹。乃诏京城名德,致大道场为行祈福,危疾微愈,其宠爱如是。十月八日随驾幸新丰,身无诸患口无一言,忽然浴香水换衣趺坐,正念怡然示灭。一云辞告玄宗,后自驾前东来嵩山谒礼本师,即寂也。时河南尹裴宽正谒寂。寂云,有少事未暇与大尹款话,且请踟蹰休息也。宽乃屏从人止于旁室伺寂何为,见洁净正堂焚香默坐如有所待,斯须叩门连声云,天师一行和尚至(僧号天师始见于此。言天子师也)。行入颇匆切之状礼寂之足,附耳密语,其貌愈恭。寂但颔[(應-心)/言]曰,无不可者。语讫又礼,礼语者三,寂唯言是是无不可者。行语讫降阶入南室自闭其户。寂乃徐召侍者曰,速声钟,一行已灭度。左右疾走视之瞑目而坐,手掩伺息已绝。四众弟子悲号沸渭撼动山谷,乃停神于罔极寺,自终及葬凡经二七日,爪甲不变髭发更长,形色怡悦时众惊异。帝览奏悲怆曰,禅师舍朕。深用哀慕,丧事官供,诏葬于铜人原,谥曰大慧禅师,御撰塔铭,天下释子荣之。 据《旧唐书·一行传》: 玄宗赐谥曰大慧禅师,并“为一行制碑文,亲书于石,出内库钱五十万为起塔于铜人之原。明年,幸温汤,过其塔前,又驻骑徘徊,令品官就塔以告其出豫之意。更赐绢五十匹以莳塔前松柏焉。” 一行祖师世寿五十五岁,葬于铜人原。 铜人原,指的是灞河以东的黄土台塬。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收缴兵器铸“十二金人”,后其中10尊在东汉末年被董卓凿碎铸成铜钱。魏明帝试图将其余两尊运往洛阳,因“重不可致”,遗弃于这片黄土塬,于是称这里为“铜人原”。 据乾隆《临潼县志》卷九: “一行禅师塔,闻土人建庙,将石刻埋南墙下,今失所在。” 现在的铜人原上,铜人已不知所踪。据专家推测,很可能是由于水土流失,沉重的铜人沉入沟壑,被黄土湮没,同时,1200多年的地貌变化也使得一行祖师陵墓湮没无存。
七祖惠果大阿阇梨 据《惠果和尚法嗣》: 802年病,上书退隐未获听许,遂为弟子嘱咐衣钵。 《据唐密师资相承祖师纪年(唐代)》: 公元八零二年(贞元十八年),惠果卧病。召弟子义明等七人,嘱咐护持密教法灯。 公元八零四年(贞元二零年),空海入唐。八月初十漂到赤岸镇,十月初三回航福州。十二月二十三到达长安,住宣阳坊官邸。 公元八零五年(永贞元年),顺宗继位。 二月初十,空海移住西明寺。 六月十三于青龙寺从惠果受“胎藏界”灌顶。 七月上旬“金刚界”灌顶。八月初十受传法灌顶阿奢黎位。 十二月十五,惠果于青龙寺东塔院入灭。 公元八零六年,宗宪继位。年号元和。 正月十七,惠果葬于长安龙原以东不空舍利塔旁。同年八月,空海从明州起航,十月返日本。(因空海大师依惠果祖师嘱托,开辟高野山根本道场,将两部大法完好地传承至今,尊为唐密八祖、东密开祖)。 公元八二六年(宝历二年),八月二十一,惠果弟子于表蔺村建塔移葬师灵。 在世时,惠果和尚受代宗、德宗、顺宗三皇礼遇,为三朝国师。著书《十八印契》、《大日如来剑印》、《阿奢黎大曼陀罗灌顶仪轨》、《金刚界金刚密号》、《灌顶记秘密决疑》。 现在,惠果祖师位于表蔺村的舍利塔已了无踪迹。
持松祖师 据《持松法师年谱》: 从1972年元旦起,持松法师的胃有些不适,不以为意。春节的时候,他突然对弟子们说:“我生已尽,所作已办,梵行已立,不受后有。”弟子们见上师说这话时含笑而语,神色自若,也没有注意。 长夏过后,持松法师在中脘部位摸到一块状物,农历(下同)9月12日入院治疗,经钡剂摄片等仔细检查,未发现胃肠道有何病变与肿块,又于9月16日上午剖腹探查,发现胰尾部位有一块状物,诊断为胰尾癌,块状物也不能切除。缝合后情况良好,晚间微有疼痛而已。 其实这一痞块就是持松法师小时候在腹部摸到的那块,它一直都跟随着持松法师,它在持松法师的生命中好象主宰着他命运,予示着他出家的起点,也予示着他生命的终点。 住院近月,持松法师体重有所增加,面色也白润端庄。 9月26日,正值中秋佳节,但夜雨不止。持松法师入晚定中,见大光明,先为红光,后为白光,继之皓月当空,朗照内外。持松法师久之出定,定境不变,满室生辉,心喜,忙唤醒病房里的病友同赏明月,结果反遭病友们的趣笑,因为他们看到窗外雨下得更大了。持松法师却显得很兴奋,写了一首赋,赋曰: 皓月当空,星光互摄。 入我总持,庄严圆密。 法尔如是,无生无灭。 10月15日,是重阳佳节,这天惠风和畅,日照如春。持松法师沐浴更衣,剪发修甲,焕然一新。午后,在医院的园林中登高游步,精神良好,饮食也甘馨。 这天入睡前,法师跟弟子谈笑如常。已定于翌日早晨出院,手续也已办妥。但出院后去何处耶?何所事事耶? 10月16日(公历11月16日)早晨,医务人员查房时,发现持松法师已于梦寐中谢世圆寂,估计圆寂时间为凌晨4时。持松法师面容安祥如睡,肢体柔软,世寿80岁,僧腊六十。 持松法师早年曾对人说,“八十寿足矣”,因为世尊八十而圆寂。那么从他1964年开始修证十地,他已经在对他的圆寂日作准备了,因为到1973年的话,刚好是十年时间,也是他八十岁的时间。因此,到了1972年的年初,他说了“我生已尽,所作已办,梵行已立,不受后有”的话。 持松法师寂灭时,因遭造反运动人员的监视,故无法拣取火化中遗骨舍利,奈何?其实,密教以六大为法身,六大无碍,周遍法界,其等流法身,亦随机缘,显应而周遍法界。成就如持松上师者,自然无处不在,无所不遍也。 持松法师的火化仪式也仅有少数弟子参加,包括杨毓华、超方等,持松法师的法弟惠宗法师也参加了。 静安寺大雄宝殿是年遭大火焚毁。 据《兴福寺内的持松法师墓塔》: 1979年,上海市佛教协会为持松法师在常熟虞山的兴福寺建立墓塔,墓形为五轮塔式,底座复合千叶莲花型,其上之五轮依下而上分别为方、圆、三角、半月、团形相叠;下长方形石上之前面镌刻着“佛门尊宿密教大德上持下松大阿阇黎之塔”,另三面为莲花。五轮代表地、水、火、风、空,代表六大构成世间万物之本质;六大包括识大无碍,佛与众生亦相同,故此六大之所成,故能周遍法界。五轮塔又是胎藏界的标识。 为纪念持松祖师回传唐密的功德,上海静安寺也设有“持松法师纪念堂”,陈列著他使用过的法器和遗著。 |
前五篇文章 |
后五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