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空假中三观和无常无我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题目:空假中三观和无常无我                                          作者:史流音
本文:
依佛家的说法,如果把一切的物质分析至於无穷的地位,就会成为一无所有的空,这个
空性是无所不在的,而且又无所不入。然而这个空性却不是纯粹一无所有的「顽空」,而是
真空妙有虚实共性的「中空」,所以经书里有一偈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
假名,亦名中道义」。可见佛家的人生观并不是纯空的,也不是纯有的,而是不趋两端,不
执不纵的中观的。
如上所说,宇宙的实性是「真空妙有」的空,所以说我们眼前的世界并不是实有的,那
是众生的器识所造成。用现在的术语来说,就是一切众生的感觉所造成的。这话乍听起来,
似乎骇人之甚,迹近荒诞,然而如果把上面所说的「思障」拿来分析一下,就不会觉得是怎
样的难解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依科学来说,这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除了核子和电
子之外,都是空的。即使是核子与电子而言,也不过是一种能量的系统表现。分析起来,到
底也是空的。可是为什麽我们又有实在的感觉呢?其实说来,这实在只是「感觉」而已,好
像我们觉得钢铁坚实,其实钢铁何尝是坚实的呢?如果我们用显微镜把它一看,我们就看到
里面到处是空洞,即使以那坚实的来说吧,那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依上面所说,分析起
来结果不免还是空的。所以钢铁是坚实的这一种情况,只是我们的感官所造成的一种感觉,
是由我们和一切的众生的感官所累积起来的经验。因为钢铁本身,实在并不是坚实的。只不
过是我们摸起来觉得冷冷,提起来觉得重,於是就造成了对於钢铁的一种观念而已。所以佛
家告诉我们,对於这虚妄的世界,不要太过认真,应该把它当作假的一般看待。所以金刚经
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意思是教我们对於这世界
上的一切事件,一切的悲哀不幸,荣枯得失,恩爱金钱,不要太过认真,有了的时候且把它
当作假的看待,无了的时候,也不要因之而悲愁哀伤。
然而虽则是这样,这世界和我们的感觉相对而言,到底是有它的实义的,这实义是丝毫
不能忽略的,不过也不可以忘记,它只是相对的而已。这实义是介在有无两端的,相对性的
,「中」的。
这「中」的意义和中庸之道的中,可以互相辉映,和科学上的相对性理论也可互相印证
。它告诉我们怎样从空假之中去觅取实在性。告诉我们一切的理论都是相对的,片面的,即
使是佛家所依据以解释一切的佛法也不能例外,所以金刚经上说:「所谓佛法,即非佛法,
是名佛法」又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所以佛家教人,不要有我是人非的成见,因为
它深知每一个人都是具有所知障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主观和立场的,除非他已经成佛,不
然总不会免掉那偏计执性的束缚的。所以须知,在某种时间,某种情形之下,人家的见解可
能是对的,而某种情形,某种时间的关系上,我们自认以为对的见解,在人家的情况上说来
,可能是未能适合的,所以「中观之道」,在人事上的应用是:不要坚持己见,应该了解人
家和了解自己,在人家的时间程序上和实际情况中以及自己的时间程序上和实际的情况中,
寻出一个共同可用的法则,觅出一个人我可以共存的真理。西哲所谓的「了解就是宽恕」,
也就是这个道理。由此可见,「中道」在目前这忧难煎迫,各趋极端的世界,是一服怎样良
好的药方!「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亦人皆有之」。问题只在处理得中而已。
大家都知道这世界是迁移不定,变化无常的。而「时间」这一观念也是自这变化中产生
的,所以科学家说,没有变化,就没有时间。就是以目前天文学家认为具有五万万年寿命的
银河来说,也都逃不出这个成住坏空的轨则。这成丶住丶坏丶空的变化规则,支配了整个的
物质世界(色界,或易理及辩证法所能解释的世界),不管它是那几万万年的星辰和银河,
都有一个生起,发展丶衰亡的程序,即使是那微小的世界也是这样,不论是那非常坚固的原
子也好,寿命只有几万万分之一秒的质点也好,都是时时刻刻的在那生灭的两端上流转,时
时刻刻的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无常的世界。
不但世界无常,我们的肉身也是无常的,因为我们的身体是时时刻刻在新陈代谢中,蛋
白质分子每一二日一次,全身的组织,每一年一次,昨天的我已非今天的我,由呱呱堕地,
至於两鬓如霜,简直有如那疾矢流星,一闪即过。
不但肉身变化无常,就是世事也是变化无常,试看一会儿风云际会,得意洋洋,叱咤啸
嗷,怡然神爽,一会儿萧墙变起,垂头丧气,抑郁悲伤,形消意失。一会儿萍水相逢互倾积
愫,一会儿又骊歌乍唱,挥泪而别。一切的悲欢离合,何尝异乎那黄粱一梦。不禁得使那最
坚强的科学家也要喊出「时间魔境里的动物」的慨叹。可是佛家却是深知这变化中的三昧的
,他知道时间的秘密,和怎样应付这变化中的世界。他知道最恰切的办法和态度应该要「无
我」,这「无我」并不是叫我们做个自了汉,得过且过,浑浑噩噩的意思,这「无我」是告
诉我们时间的程序长得很,我们要慢慢的爬,认真地做,今生做不完,来生还可以做,不必
为着挫折阻碍而焦急悲伤,不要以工程长远而叹息吁嗟。尽力的做,并且要忘记你在做,努
力的活,但是不要想你在活,一切未来际的事情,只是从现在的一点起,这一点稍纵即逝的
时间,你要紧紧抓住。「且自梦中随梦境,成就美满梦一场」,虽是做梦,但不要想你在做
梦,虽是做事,但不要想你在做事,真空妙有,不须执着,可是到头来却会有良好的成绩的
。对於一切的世事,只要抱取无我的态度,即一切的金钱地位,有了的时候,也不是为我所
有,而是取诸社会,用诸社会。所以即使是丧失了,破产了,因为采取「无所得」的态度,
所以也就没有「有所失」的悲哀和痛苦。一切这虚妄世界里的兴衰得失,原无什麽可以重视
的,一切可以值得重视的,也只有那个清净的「真如心」而已,但是那个真如心却是人所共
有的,所以人我本来原是一体,社会终极还是个人,舍小我而成大我,对一切的事物不存偏
狭的我见,则在这个短暂的世界里,自能和乐,不至於纷争扰攘了。


                        第4期 公元1971年6月发行

 
 
 
前五篇文章

人间佛教的伦理关怀——蒋九愚

佛教伦理思想的生命关怀精神

一行禅师与《大衍历》

大圆满及其前行的重要性

妙法莲华经决疑--化城喻品第七(三)

 

后五篇文章

《大乘起信论》的往生思想——姚长寿

禅师的鞋子

醒梦如一----睡觉禅

庐山慧远的念佛法门——向学法师

略述唯识三十颂之转变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