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开示录 第三十二节课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开示录 第三十二节课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果远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执著,修持一切善法,即可得到无上正等觉的佛果。”

  我们因地时积累资粮、忏悔罪障非常重要,但在这个过程中,应减少自己的贪执和实执。假如一边对众生佛陀、基道果有很深的实执,一边去修持的话,无法获得究竟的果位。《六祖坛经》云:“此心本净,无可取舍。”所以,心要清净,修持时不能有人我与法我,应该远离四相,这样才可得到无上佛果。否则,所做的善法、所积累的资粮都成了实执,只会获得暂时的人天福报,而不能直接趋达菩提。

  有些没有通达究竟空性的小乘行者,始终将积累资粮获得佛果执为实有,认为自己所做的善业永远不灭。尽管在名言中佛说了因果不虚的道理,但从实相而言,基道果或轮涅所摄的一切法都是无生大空性。所谓的佛果,也没什么可得的,《楞严经》云:“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名言中虽可承认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以实相来观察,首先要远离四相修持,最终方能得到无实之佛果。

  这次听闻《金刚经》,大家要减少对善根、如来等法的执著,如果没有减少,轮回之因——实执没办法断掉,那就得不到佛果。虽然佛陀也承认修善法是有功德,但若未以三轮体空来摄持,则非最究竟的解脱因。故而,智慧不能离开大悲,大悲不能离开智慧,我们应以空性见来摄持任何一法。麦彭仁波切在《光明藏论》中,也将十一种续事全部抉择为大圆满,不管是见解、等持,完全是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此乃修行的究竟目标。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善法的种类非常多,从随福德分方面来说,共有十善;从随解脱分方面来说,有三十七道品等。这些善法在名言中以如幻如梦的方式存在,但究竟而言,善法只是暂时的一种方便法,所修的善法亦无可修。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恶。”又云:“修一切善法,希望果报即非善法。”故在名言中,行持善法确实是解脱之因,也能令众生获得安乐,但从胜义来讲,十善六度并非真实存在。

  对此观点,大乘行人易于理解和接受。但小乘信众却对善法有强烈执著,始终觉得佛陀的身相坚固不变,佛果是实有存在的。尽管这些人有信心、有佛缘,但由于没有闻思修过大乘空性,相续中的实执太重,着实令人深感遗憾。禅宗和尚摩诃衍曾说:“不管黑狗、白狗,咬出的血全是红色。同样,不管执著善法、恶法,都是一种轮回之因。”

  我们有些人的修行非常精进,发心十分清净,磕头、供养、布施也从不间断,但可惜的是,从来没有听过空性法门,一直认为佛陀是实有存在的。虽然证悟空性的境界,对凡夫来说确实有点困难,但不管怎么样,在因地积资净障时,应当逐渐断除对基道果的执著。当然,断除执著并不意味着不用再修善法了,没有智慧的人总喜欢堕于一边,认为不执著就是什么都不要了,以此邪见所牵而拨无因果,堕入可怕的断见。

  末法时代,如理弘扬般若法门的人非常少,如法听受者也极为罕见。很多人虽然形象上是佛教徒,拥有广大的名声、成群的眷属,但并未了达佛陀本意,暂且不说真实的证悟,有时连字面上也解释不来。在邪说满天下的今日,大家必须竭力维护自己的正见,不要被诸多邪见所损坏,最终成为业际颠倒者!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如果三千大千世界中有很多须弥山,以遍满这些须弥山的七宝来作布施,如此福德不可思议。但与受持、读诵、为他人说《金刚经》的福德相比,不要说全文,乃至仅持诵四句偈,福德也远远超过了前者。布施的福德不及持经的百千万亿分之一,乃至算数譬喻亦不能及。”

  〖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两种理解方法:一是七宝遍满这些须弥山,一是七宝堆得如这些须弥山一样。

  那天有一个老太太问我:“堪布,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金刚经》的功德这么大?请您给我讲一讲。”当时我比较忙,没有能好好回答,现在请你用心谛听:

  一方面,般若经是诸佛菩萨的出生之处,若能持诵这些经典,就是修持了诸佛菩萨的因;另一方面,般若经是相续中生起如来智慧之因,三世诸佛均依般若经而成就。

  前面也说了,持经功德远远超过财布施,为什么呢?炯尼夏智说:“从果报而言,财布施只是人天福报之因,最多令我们得到人间转轮王、梵天帝释等受用圆满的果位,而持诵般若经则可圆满究竟佛果。从证悟方面来说,财布施的善根资粮容易耗尽,而持诵般若经可以证悟空性,解脱三有轮回的苦海。”因此,唐玄宗说:“三千七宝虽多,用尽还归生灭。四句经文虽少,悟之直至菩提。”二者功德实有天壤之别。

  有些人做了很大的布施,倘若未以空性来摄持,则是生灭的本性,并不是解脱之因。然而,若能一刹那证悟空性,当下即可获得菩提果位,因为它是菩提的正因。如《心经》云:“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小品般若经》云:“过去诸佛以般若波罗蜜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在十方无量佛也以般若波罗蜜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六祖坛经》亦云:“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直至佛地。”因此,财布施的功德与持经的功德无法相提并论。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开示录 第三十三节课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开示录 第三十四节课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开示录 第三十五节课

索达吉堪布:泰国游记 前言

索达吉堪布:泰国游记 1、黄袍佛国

 

后五篇文章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开示录 第三十一节课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开示录 第三十节课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开示录 第二十九节课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开示录 第二十八节课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开示录 第二十七节课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