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从佛教大乘精神探讨习武价值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从佛教大乘精神探讨习武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佛教独特的思维方法、道德规范和广博精湛的教理内涵,已广泛地给予人们以新的启发,并已渗透到文学、哲学、逻辑、艺术、医药等人类知识的一切领域;自然科学和现代科学,也从佛学中获得深层次的启示。这就告诉人们:重视、研究佛教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实是当务之急。佛教精神、教义、戒律等对武术亦产生了很大影响。如佛教所主张的慈悲为怀,众生平等,反对伤生害生,消除愤怒贪欲以及遵守杀、盗、淫、妄、酒五戒等,对武术的武德、武纪等方面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大乘佛学来探讨习武价值的问题,包括“武术是什么?,为什么练武术?”等等。可以说,这是我们习武入门第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搞清楚了这个问题,习武者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坚定、长远、不变的基本信念。那么,本文为什么从大乘佛学来探讨问题呢?下面先讨论我们世界面临的危机。1.1我们世界面临的危机
  适者生存的理论被奉为自然规律,是因为这是一种为资本家的残酷竞争辩护的理论。当代资本家卡内基说:“无论竞争是否已经开始,竞争的法则也已建立,谁也无法逃避,也找不到可以取代它的其他法则。尽管这个法则对某个人而言,有时是残忍的,但对这种族而言却是最好不过的,因为它能保证适者有生存的机会。”
  这是何等的独断,何等的无知!这种种族至上的谬论是现代物质文明自毁的致命伤。
  人类只有自己把自己从“异化”中解放出来,而完成历史赋予人类自有本有的责任时,人类的文明才不只限于种族的文明而成为全人类共同享有,共同呼吸的文明。
  凡是热爱生命、热爱人类、热爱智慧、热爱真理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美好的心愿:人类文明永垂不朽。那些具有良知的知者,对于美好心愿的探求一直在尽心倾力地完成,而他们对于二十世纪现代科学文明的反思,是对于二十一世纪的展望,同时也表达了这份美好心愿的展望。
  1.2为什么要佛教大乘精神?
  净土法门法师说:“佛教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佛陀就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导师”,“佛法以慈悲为本,以方便为门。慈悲就是爱一切众生,不分族类,肯定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还说:“修行就是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修行要从根本修。思想纯正,一切纯正,思想偏邪,一切偏邪。全修在性,性是心的根本,心是性的作用。”
  什么叫大乘?“乘”即车乘,大乘载云多,小乘载云少。一般说来,小乘偏重自利,大乘兼能利他。通过自度度人,自利利人,让更多一些众生,一起远离痛苦/烦恼的此岸。
  从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肯定佛教是超越国家、种族、文化等,在本质上,可以实现全世界范围社会教化的全方位教育体系。佛法的目的就在解脱,不但自己解脱,也要一切众生解脱。解脱了才能达到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真正的和平。这就是大乘佛法的目的。
  当代哲学认为“现代人的困惑”,是寻求人类“精神家园”的困惑。市场经济把它的等价交换原则渗透到全部社会生活当中,并成为现代人的生存方式,由此便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异化,人与社会的异化,人与他人的异化,人与自我的异化。现代人的这种“物化”或“异化”,可以从大乘佛法“大慈大悲”,“自利利人”的精神中得到补偿。这就是本文选佛学大乘精神来讨论武术根本价值的理由。这样,武术的价值才能升华到最有价值、最高尚的层次。
  1.3武术能实现大乘精神吗?
  佛教有八万四千无量法门,但却是整个的。由于人们的习气,根性,环境等等各有不同,为了适应客观的情况,不得不方便分立。实际上,门门都可归性,法法皆是般若,这正因为一切佛法,都是从自性所流出,而又还归于自性的。每个人修每个人的法门,法门平等(《华严经》)。习武也是一样,从根本下手,以修性为根本,武术也是佛法。
  20世纪初,已有三位武术家提出了习武以修身为根本的武术价值观点。那就是孙禄堂武学,马凤图通备武学,王芗斋意拳学。20世纪他们已经突破门户之见,成功地完成了武术门派的分流归类,提高武术的拳理和技法。道德、思想方面,四位人物各有所持的个性化的思想特点,表现为孙禄堂的道家思想,王芗斋的禅学思想,马凤图的儒家思想。但是他们具有共同趋向,就是排斥门户之见,主张实践的实事求是与知行合一的精神,利他主义的高尚武德,还富于创新,为后学扩大了武学思想领域。武术功能价值方面,他们提高了武术的修身、健身、技击、文化、艺术的功能,在武术传播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最可贵的是三位以儒释道思想为特征的武学体系是为中国哲学的体验体系。
  本文从佛学大乘精神的角度,还参考三位武学思想以及武德行为,进一步具体地探讨武术价值观和习武者应具备的基本信念。
  二、大乘精神对习武价值观的指导
  2.1对武术的“正知正见”
  学佛的人必须具备正知正见,所谓正知正见,即远离一切迷妄颠倒的邪知邪见。学佛的人如果不具正知正见,不从根本处下手,往往著相迷境,只求人天福报,便劳而无功。正像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华严经》说:“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又说:“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就是教导我们要常修慈心,护念众生。
  我们习武者也应该从根本处认识武术,正确地把握其价值所在。它不是残杀,伤害别人的手段。今天的世界充满了战争的威胁,这说明我们对“武”的认识不对,其实,个人的武备和国家的武备,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是同样的概念。认识错了,就问题太大了。下面从三位武术家的武术价值观分析其价值所在。
  2.1.1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的“拳与道合”
  孙禄堂先生根据自身的体悟和实践,通过对技击能力的本质的揭示,创立了拳与道合的武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的诞生,使人们对武术的研修和认识产生了质的升华和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武术的本质、目的、方法、功能和文化地位的认识。使孙氏武学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一个可实证的体验体系。〈拳意述真自序〉中说“古人创内家拳术,使人潜心玩味、以思其理、身体力行、以和其道,则能复其本来之性体。——三派之理,皆是以虚无而始,以虚无而终。所以三派诸位先生所练拳术之道,能与儒释道三家,诚中、虚中、空中之妙理,合而为一者也。”
  孙先生认为,内劲的修为过程本身就具有建构武术教化功能的作用。通过修为内劲,能改善人的精神气质和适应能力:精神气质和适应能力的改善,必然使人的认知能力产生变化。因此,孙先生认为武术的应用不仅仅是在技击领域,而应扩展到教育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论拳术内家外家之别》中说“拳术中亦重中和,亦重仁义。若不明此理,即练至捷如飞鸟,力举千钧,不过匹夫之勇,总不离夫外家。若练至中和,善讲仁义,动则以礼,见义必为,其人虽无百斤之力,即可谓之内家。
  佛家说心外求法都是外道,可以说外家。孙先生主张”习武,则能复其本来之性体。“这说明他认识到习武价值的根本处。
  2.1.2意拳创始人王芗斋的”禅拳合一”与“利他主义”
  王芗斋在《大成拳论,拳道丧失之原因》中指出,习拳只要有三:一曰健身,二曰自卫,三曰利群。利群为吾人天职。王先生曾在《大成拳论,自志》中提出:“拳道……其使命要在修正人心,抒发情感,改造生理,发挥良能,使学者神明体健,利国利群,故不专重技击一端也。若能完成其使命,则可谓之拳,否则是异端耳。”这些论述,对于指明习拳者的方向和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40年6月北京《实报》之‘大成拳宗师谈拳学要义’中说:“研讨拳学究竟如何合理与人生之重要关系及注意武道之真正精神之所在,……余已抱定不顾笑骂不作神奇的倡导,以究拳学之真正要义,永持利他主义。”
  2.1.3马氏通备武艺创始人马凤图的“文武兼备”与“武医结合”
  马凤图认为可以把武术当成是一门文武兼容的“武学”,不能通文就不能真正通武。他同时又强调,武术是一门“实学”。他所遵循的是“文武兼通”的路子,就是古代学人所坚持的以孔子思想为指导的传统武学道路。马凤图一生倡导医武结合,他主张医者应该是强健体魄的表率和宣传者,武者不仅应该是良好生活方式的楷模,而且应该有一定的医学修养,“医武双修,才有珠联璧合之效。”
  以上的分析说明一个问题,学佛习武关键在于“正知正见”,这可以影响到学佛习武的整体行为。我们应该认识“武术是能复其本来之性体,自利利他的方便手段。”
  2.2习武者要“发大愿”
  学佛要发大愿,愿度无边的众生,愿断无尽的烦恼,愿学无量的法门,愿成无上的佛道。有此大愿,必有大成。
  佛法的修法,虽然不同,但都要以愿力为主。愿力要切实,正大,痛念死生无常,决心要求解脱,并发广大悲愿,誓愿与一切众生共同获得平等圆满的无上正觉。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这是学佛学道最关键性的信念所在,我们的心量要以普贤菩萨广赅无尽三千大千世界虚空般的行愿力为榜样,方是真修行人,才是真佛子。下面从大乘佛学的发愿探讨习武者应有的“发愿”。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如何是普贤如来的境界呢?自利利他的这种功德成就,不管经历多少劫数,十方三世一切众生都要给它离苦得乐才行。“虚空有尽,我愿无穷”,这是佛菩萨们的真实行履处。
  普能严净诸刹海,解脱一切众生海,
  善能分别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净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
  亲近供养诸佛海,修行无倦经却海。
  这一端经文以“海”来象征普贤行愿的深广浩大,难以限量。学佛之人万万不可缺乏这种大海般的胸襟气度,经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学佛,若是初发心之根本不够真切透彻,不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求菩提,那么要成就“神通力”、“大乘力”、“善业力”。。。等等不思议功德,作不到。所以跟随佛学要发大愿,起大勇猛精进心,如大海豁然磅礴,洋洋大观,以无比的魄力将自己的身心,里里外外,洗涤得一干二净,身口意纯净无,睛空万里染;甚至由一己身心之净,扩展遍及三千大千世界,无量微尘世界,亦皆清净通澈,万德庄严。佛法的目的就在解脱,不但自己解脱,也要一切众生解脱。
  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
  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
  学佛修行第一步要从普贤行愿开始,三世一切诸佛之所以能够成就佛果,全在圆满了普贤行愿。学佛者应该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上求佛道,不要只为自己的重重烦恼而求解脱,不然表面宣称学佛修道,堂皇的很,其实也还只是一种可怜的自大自利的心理而已。
  从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到学佛精神的伟大,习武者也应具备这种大海般的胸襟气度,还要发愿“永远利他的伟大精神”。
  万籁声著《武术汇宗》(1928年)列专节《少林寺传授门徒规条》,全部戒约有规条十二,另有“十不许”与“十愿”,下面介绍“十愿”。
  一愿学此本领,保国安民!
  二愿学此本领,抑强扶弱!
  三愿学此本领,救世济人!
  四愿学此本领,锄恶除奸!
  五愿学此本领,保助孤寡!
  六愿学此本领,仗义疏财!
  七愿学此本领,见义勇为!
  八愿学此本领,兴旺门第!
  九愿学此本领,舍身救难!
  十愿学此本领,传授贤徒!
  “十愿”从正面列出各种合乎仁爱正义之高尚德行,以为运用武功本领之正道。特别值得注意是以“发愿”之形式作“誓言”:日后违反“天神共殛,不得好死”!虽然“发愿”、“发誓”之类,仍带有原始之约律色彩;但武德伦理思想,毕竟是以教育为本质,并非法律,因此,体现武德伦理之誓言,可视为最高的保证。
  2.3习武者的“戒律”
  2.3.1少林寺的习武规条
  “武以寺名,寺因武显”。少林寺之所以名播四海,与少林武术关系大。嵩山少林寺的一大特点就是:“演武礼佛,禅武并举”。修行与习武紧密结合在一起,随着佛教的传播和禅宗的兴起,禅僧多习武,而形成独特的少林武派。
  佛门中有数不尽的清规和戒律。佛经上所规定的大约有五千多条。最主要的戒律是要严守“三规,五戒,十善”,总体来说,都是为了把僧徒限制在修定,修慧,努力行善,清净身心上来。少林寺为武僧另有规条,其内容都不外于佛门戒律。特别强调习武者的武德修养。下面介绍其部分内容:
  早在十二世纪,少林寺觉远和尚就为训练众僧习武规定了森严的“习武禁约”,名为“十禁”:一禁叛师;二禁异思;三禁妄语;四禁浮艺;五禁盗劫;六禁狂斗;七禁违戒;八禁抗诏;九禁欺弱;十禁酒淫。到二十世纪初(公元1915年)。
  三十年代的少林寺著名武术大师贞绪和尚在训徒时,常教育门徒说道:
  “武德育良师,苦恒出高手,习武先挨打,笑颜应人欺,
  宁可受人打,绝不先打人,持技做歹事,辜负先师心。”
  这些规条说明少林寺习武首先讲究武德的培养。
  2.3.2意拳的信条与规守
  《大成拳论·论信条与规守》中说:“拳学一道,不仅锻炼肢体,尚有重要深意存焉。就传统言,首重德性,其应遵守之信条,如尊亲、敬长、重师、尚友、信义、仁爱等,皆是也。此外更须有侠骨佛心之热诚,舍己从人之蓄志,苟不具备,即不得谓拳家之上选……至其传授之程序,率皆先以四容五要为本,如头直、目正、身庄、声静,再以恭、慎、意、切、和五字诀示之。”
  王先生以规条训导习武者“身口意”三业的清净修养,重视培养武德。
  2.4习武者的“菩萨行”——“学为人师,行为师范”
  大乘佛学讲求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倡导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为内容的菩萨行。下面看三位高尚的武德实践。
  2.4.1马凤图的“仁术”
  民国19年(1930),马凤图被调任河西观察使兼张掖县长。张掖地方人士曾有专文记述他在张掖组织民众抗击股匪的事迹,文中还提到:
  “更为难得的是,他在公余之暇,时常为民众看病,凡到四乡视察,必定带着药囊,为寒苦患者施诊送药……”
  “在此期间,他为张掖人民的饥寒,奔波在城乡田头,机关学校。由于他是一名高明的中医,在工作之余,还为人民医治疾病,现在张掖的老者们谈起来记忆犹新。”
  由于武术上的传授渊源,他又是请初颜元(习斋)哲学思想的尊奉者。一生笃行实干,不慕浮华,刻苦砥行,以苦为乐。他以颜习斋的“苟无可苦,便无可乐”为座右铭,一言一行莫不以古之君子为楷式,始终保持俭素淡泊,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和胸怀……1954年春,他曾在处理一起因医家孟浪处方而造成医疗事故的“处方鉴定书”上写到:
  “医德昌则社会公德昌,医德衰则社会公德衰。医家的责任不只在治病救人,亦在为社会树健康楷模,为世人立道德榜样。是故,医家的道德表准理应高于一般标准,对其要求也应高于一般要求。不可以降格迁就。降格以久,迁就从事则必定贻害社会。”
  谈到:“马凤图医德高尚,医风正派……诊病不问患者富贵贫贱,一视同仁。诊费不计,还有贫苦患者,免收诊金,有时给无钱买药的患者施舍药费。病不论轻重,细心诊治,一丝不苟……”
  马先生的弟子,徐雨辰在回忆文章里谈到:当年兰州人谈到马老师,称他为“三不大夫”即“不坐车、不吃饭、不分昼夜”有口皆碑,古人说:“有仁术者,必得有仁心,方称良医”我师当之无愧。
  1962年12月2日的《团结报》曾以《马凤图老人的“三不”作风》为题,作过专门报道其中一段:他的服务精神,受到患者和家属的赞扬。他具有“三不”作风,即不摆架子、不坐车子、不计报酬。凡有求医者,业余无阻,风雨无阻,黑夜无阻,路远无阻,随来随诊,随请随去。
  2.4.2王芗斋“授功救人”
  王芗斋先生晚年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广收各类病人,经先生治愈者已无计数……先生在招收病人练养生桩时,不因社会地位及家境贫完整富而区别对待。当时有些知名人士慕名而来……先生皆以礼待之。决不厚此而薄彼。每遇贫困者,不但不收费,反而予以资助,更加以热心指导……先生常云“练功者应常存仁德之心”对先生其言其行,见者闻者无不深受感动。
  2.4.3孙禄堂“救乡民旱灾”
  陈微明1934年8月《国术统一月刊》中提到:“1919年,完县尝大旱,贷钱利半于本,先生怜焉,散钱于乡农而不取其息,乐善好施,莫不感德。——惟不食者二旬,预知殁之日,临终见佛至接引,嘱家人诵佛号,勿哀哭,安坐而逝,曰:”吾视生死如游戏耳。“其所养至此,岂偶然哉?”
  从以上的事实,我们可以肯定三位武术前辈以武修身“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模范行为。我们应当认真学习他们崇高的公平正直,利他的精神。
  马明达说:早在西周初期,古人就把武艺纳入到人文教化的范畴,武王曾借助于剑技的讲习达到“修文教”的目的。西汉的司马迁将当时居于武艺核心的“论剑”,与属于“国之大事”的兵法相提并论,他认为“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君子比德焉。”这是何等崇高得比拟!实际就是把它看成是一门大学问。君子可以用它来比照和规整自己的道德行为。这清楚地表明,古代武艺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武人重武德,这是武术的优良传统,是武术文化里最值得珍重的东西。
  古人“习武即修身”的指导思想,应成为今天习武,练功的首要原则,把培育正确的人生目标与高尚的志趣情操和武功的锻炼修养有机地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既有高超武功又有高尚人格的武术人才。
  三、小结
  总结以上所述,佛教大乘精神对树立武术价值观,具有重要、现实的指导意义。学佛习武第一步要从“正知正见”、“发大愿”开始,能获得自利利他的成就。
  3.1习武者要树立正确的武术价值观:“武术是能复其本来之性体,自利利他的方便手段。”
  3.2习武者应具备大海般的胸襟气度,还要发大愿:“永远坚持利他主义”。
  参考文献:
  1.徐恒志《般若花》上海佛学书局出版1998
  2.南怀瑾《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3.徐才主编《武术学概论》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6
  4.甄秉浩《少林寺内传》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
  5.孙禄堂《孙禄堂武学录》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
  6.童旭东《孙禄堂先生对武学的五大贡献》武林 2002
  13.王芗斋《王芗斋专集选》北京市宗勋武馆内部资料 1995
  7.姚宗勋《意拳》北京中意武馆 1988
  8.胥荣东《大成拳》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9
  9.薄家骢《意拳》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
  10.马明达《说剑丛稿》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0
  11.马明达《通备武学讲座》(第一讲- 第九讲)武林 2001 .1- 2001. 12
  12.马明达 “铁肩侠胆燕山客 玉骨冰心沧州翁”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 1997.3
  13.孙正聿《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前五篇文章

少林武术与禅宗哲学

禅自达摩来化作中国秀

佛教伦理思想探析

原始佛教指导悟道的方法--以《杂阿含经》所见实例为主

欧美现代禅学的写作一种方法论立场的分析(二)

 

后五篇文章

浅析佛教禅宗对少林武术的影响

浅析少林武术对禅宗思想的融摄

武术禅问答

“天台三圣”与“和合二仙”考

藏密在汉地勃兴之由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