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论唯识哲学之识境观念 心意识之认识与变现 诸法透过心、意、识去产生「对象底认识」底认识。首先由六根所缘取客体「相分」(「认识对象」所取之致知手段),随之带起能缘取主体「见分」(「认识者」能取之致知手段),而有对「认识本身」的显现「自证分」(「对象底认识」作为致知手段之结果),当「对象底认识」的「体」,产生自己认识自己之功能、作用时,则是「证自证分」,即「对象底认识」底认识「用」的显现。 关于《成唯识论》中提到的「自证」理论。《成唯识论》卷一在解释《唯识三十颂》中的:「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谓 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时说到:「变」,谓「识体」转似二分,「相」、「见」俱依「自证」起故。依斯二分,施设我、法,彼二离此,无所依故。」 这是在「识转变」的理论上,说明「相分」、「见分」都是依「自证分」而生起的,而关于我、法的执着,都依着「相分」、「见分」而有。而《成唯识论》这句「『变』,谓『识体』转似二分,『相』、『见』俱依『自证』起故。」似乎有将「自证分」当作是「识体」这样的观点。关于此,窥基在《成唯识论述记》中说明:护法等云:谓诸「识体」,即「自证分」,转似「相」、「见」二分而生。此说「识体」,是「依他性」,转似「相」、「见」,二分非无,亦「依他起」。依此二分,执实二取,圣说为无,非「依他」中无此二分。 窥基说明,护法的观点是:「『识体』,即『自证分』」,由这「自证分」(识体),转似、转变出相分、见分。这可说是一种「形上学」式的「唯心(识)论」之进路。而且,因「识体」(自证分),是「依他起性」,故相分、见分也属于「依他起性」。依这相、见二分,有能取(我)、所取(法)之别,圣人(佛)虽说无有我、法,但并不是说「依他起性」中无此相、见二分。 唯识学之无常、无我观 在大乘佛法中说到真俗空有,都认为非一非异的,现在谈到三自性, 也同样的说是非一非异。这是为什么呢?从唯识教义上,我们知道宇 宙万有,色心依正,迷悟染净诸法,都是仗因托缘而现起的如幻假有 ,但波由水起,绳依麻存,所以依他也有其实体,这就是圆成实的真如法性。 依他起是现象的有为生灭法,实体却是一相平等,常住不变 的无为不生灭法,二者是相依不离的,这是其一。依他起的实性,并不是由依他众缘所施设的圆成实名相,圆成实的显 义也不离众缘所生的依他起自性,这是其二。所以《唯识三十论》说 :「故此(圆成)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圆成实性原是圆满成就, 遍于一切依他起法中的真实性,既遍于一切依他起法,当然是非异了 。 至于非不异,彼此各有其特性相状。上面已论及圆成实是圆满成就的 实性,可见它是没有时间及空间性,没有生灭、没有去来相的界限。 依他起则不然,它是有为法,是有时空性,有生灭去来相,所以它们 之间又是非不异。《成唯识论》从或言异体,或言一体的反诠方式,进一步说明它们的关系。论说:「异应真如非彼实性,不异此性应是 无常。」意思是:若言异者,则应真如非彼依他之实性;若言不异, 则此圆成实性应是无常。 如三乘佛学上常讲诸法无常,苦、空、无我等性和无常、苦、空、无 我等法,这无常是遍行诸法的,犹如水与波,金与器,是非异非不异 的。如果圆成与依他定异,则圆成应不是依他的实性,倘若全不异, 那圆成与依他同是无常,因此两者应当是「于彼亦有此,非异非不异 」,不应机械地强分为二。 从三性相待的关系上,它们也可成为不一不异。三性不是全然隔离的 三种单独物体,在一一法上,都可说有三性。现且举一法来说明这层 意思:譬如青色,若依着种子的因缘及其它增上缘生起时,那是如幻 假有的依他起;若执为固定不变的实在青色,即遍计执;在青色的现 象上,常远离固定实在等妄执的青相,而显其所依的实体,这个实体 便是圆成实性。 因此,既然在一法上,三性没有别体,所以不是定异 。不过,遍计是指妄执的方面而言,依他是指因缘所生的方面而说, 圆成是真实的理体,所以也不是定一。由此可见,不仅仅是依他与圆 成非一非异,就是遍计与依、圆二性也是非一非异。 上面是从事物的现象方面,谈三性的非异非不异,如果从修证方面看 ,三性的非一非异关系更为明显。对一切事物,我们如理观察,依此正观,现证诸法实体,并不是离开三性遇有别法性可证,所以是非异的。同时,遍计的二取永无,如实的根本智和后得智历历显现而发挥强而有力的作用,所以不能说是非一。总之,三性无论是在染污的现象界,或清净的世俗谛上,都没有别体,不可分离之法,所以《成唯 识论》说,圆成实与依他起「不即不离」。 结论 「唯识」,就是不离开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一切都是识的产物。每个人都有主观能动性,在精神和思想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见闻觉 知,就是主观能动性缘起变化的一种作用。我们生存在现实的世间里 ,常觉得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宛然呈现在自己的面前,但这却无一不是自心上所现起的似境影像而已,「世界是意识的表像」,我们根本 亲缘不到事物的真实特征,只是内心自变自缘。 因此,唯识学主张「 唯识所现,心外无境」。人一看到「心外无境」,马上就产生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佛教讲「唯心」是否定客观存在。其实不然,佛教不 重视客观世界,但不否定客观世界。因为客观世界不能直接帮助我们 解脱生死的人生大问题。了脱生死,证入涅盘,全凭自心修习,要靠主观能动性不断去努力,才能证到涅盘胜境。客观世界是我们的共相,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埸所,提供每一个人一期生命果报体的资生物具。 宇宙万有从第八识开发生起之理,唯识学用种子概念说明之。所谓种子,是第八识中能生起色心二法的功能势力。现行又回熏成为新种子,新种子会刺激同类性质的种子功能而损减相违性质的种子,即是说善行会激发善性种子而损减恶性种子。如何去改变呢?第一,不让身口意去熏种子,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以及「三轮体空」的那种清净业,完全从自性流露出来,没有任何条件、任何理由的造作。第二,不让杂染种子萌芽,隔离一些坏的因缘、痛苦的因缘,诸如烦恼、痛苦、压力,所以必须避开某些因缘。 由于三性不一不异的关系,结果成为唯识的中道。三性可说是一切事 物各具之法相,同时能摄尽一切诸法,所以三性即是中道。因为遍计 执,体性都无,所以非有,依他圆成,体性非无,所以非空,非有非 空,即是中道。更就三性的每一性而言,也无不一一完具中道。 以遍计的实体虽无,但在迷情心境上则有,所以说非空非有。依他起之体 虽非无,乃是因缘的假有,非固定实有的存在,所以可说为非有非空。圆成实既是诸法的实性,同时也存在着诸法实相,但其相状无形,不可分别认识,所以也可说成非有非无。三性的每一性,各自具足非 有非无,所以叫一性各具中道。大体而论,法界全体,都是中道;换言之,一粒微尘,圆具三性,体即中道,所谓「一色一香,无非中 道」。宇宙万有皆归识心之一法,所以也可总称为一切法相唯识中道。对此,来呼应龙树的「缘起性空」、「中道实相」论。 根据缘起性空的原理,客观世界也是众缘和合而成,剎那生灭,迁流不住,当体即空。三千大千世界就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根本就没有单一存在不变的个体,所以是缘起而性空。只因人们迷不知此理,对缘生如幻的现象界产生一种实有的观念,以为是离识而有,心、意、识之认识随外境而转,光凭自己的见闻觉知,攀缘一切妄境,将之坚执为实有,诸所造作故受报共业之苦厄。佛法上唯识空理之学,启发人们观照现象界的事事物物,以便好好地去体认万法唯识的缘生妙义,而达缘妄不执,自净其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