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论达摩祖师禅学思想 佛 源 菩提达摩(?—535),简称达摩,意译道法。南天竺香至国王第三子。初从般若多罗大师学道,40年后受其衣钵,为西天第二十八祖。后泛海东来,誓传禅法,因与梁武帝不契禅机而人东都洛阳嵩山少林寺面壁修禅,俗称“壁观婆罗门”。后人因其功而推尊为东土禅宗初祖。大师论述颇多,有《达摩论》、 《悟心论》、 《安心法门》、 《血脉论》、 《无心论》、 《观门证心论》、 《修心要论》、 《二人四行论》等。其中流布最广的是《二人四行论》。其一生禅法精髓,可以说全含摄于此论中。因此了解达摩禅之内涵,必须由此为门。 “壁观”与“二人四行”构成了达摩大师的禅观思想体系。 “壁观”之义,来源于北方禅师以石窟、洞穴、墙垣作观而为喻。所谓壁观,非是专观于壁,而是取“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人道”之义。因此达摩禅的修习,并不只住于形式的观壁,其根本在于止息外缘、专注一境,从而达到“内心无喘、可以人道”的目的。由此可见,后世所谓“观壁”,实是远离了大师禅法的真实意义。壁观的目的无非是求得安心尔。 所谓安心?如《安心法门》云: “迷时人逐法,悟时法逐人,悟时识摄色,迷时色摄识。但有分别计较自心现量者,悉皆是梦,若识心寂灭无一切念处,是名正觉。问:云何自心现量?答:见一切法有,有不自有、自心计作有;见一切法无、无不自无、自心计作无,乃至一切法亦如是……。若见忆想分别,即是镬汤炉炭等事。若见法界性,即涅椠性。无忆想分别,即法界性。心非色故非有、空而常用故非无……。” 这种遣心作妄、空色一如的妙理,不正是“三界唯心,空色不二,我人无别,内外平等”的大乘般若精髓之所在吗?因此,也唯有依此要义而起行,则如是安心。 谓壁观也,则观万物皆无不是“墙壁”,无不是“一心”;反之,虽是观壁,亦同于现见“森罗万象”。 二人,即明安心要义,则依理起行,方能真实悟人圣道,求得自在。起行,也就是人道的方法论,在《菩提达摩传》中分为二人(理人、行人)。 所言理人者,即藉教悟宗,深信众生含同一真性。客尘障故,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改,与道冥符,寂然无为,名理人也。 理入也就是依经教所说,首先确立“众生同一真性。”通过修行,定能至舍伪归真的地步这一信念。其次,以坐禅壁观为实践,令心安定,专注一心,心不散驰,最后彻证无为之理,与道冥符,这也是信、解、行之证的佛法实践论。 四行,也就是指禅的四种行为上的实践方法。 ①报怨行,谓修道苦至,当念往劫,舍本逐末,多起爱憎,今虽无犯,是我宿作,甘心受之,都无怨对。经云:逢苦不忧,识达故也。此心生时,与道无违,使怨进道故也。 由此可见,修道之人,首先必须有忍受一切苦缘而心不起憎恨的宁静心理,才能不为逆境所动而安贫乐道。 ②随缘行,众生无我,苦乐随缘,纵得荣誉等事,宿因所构,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无增减。违顺风静,冥顺于法也。 随缘行,也就是让修习圣道的人对苦乐誉毁等,在心中以“无常”对待之,不要千般追求,万种计著,染于五欲。应一切随缘而过,心于止水,则自会超然物外,自在洒脱。 ③无所求行,谓“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行者悟真,理与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三界皆苦,谁而得安?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也”。 无所贪求,道必相应。三界皆苦,世事无常,辞亲割爱,剃头染衣,其本身即大异于俗人。若身在山林,反著名利尘染,则定会被物牵,永无明心悟真之时。 ④称法行,即性净之理也,性净之理,因业于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不行,是为称法行。 若能达到四行,则自然暗与道合,冥契法性理体,则观一切相,无不性空,自然断诸分别,达到行而无行,无住无得,究竟悟真境界。 达摩大师“二人四行”论,可以说是其禅观思想的“理”与“行”的完美结合。所谓的“会心”、悟心、 “安心”正是源于这种“二人四行”的基础之上“壁观”论。 唯有深刻领会到了“理行”这两方面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汇于达摩禅的精神之中。这种解行并运的悟道方法,为后人,特别是今时钝根之人的正确修学禅法指明了一条稳健的大道,执理废事,或执事废理的禅徒,无疑是契机的“棒喝”,从而奠定了“悟理”与“笃行”的统一性、不可分别性,深具时代意义。 (原载《中国嵩山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国际 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