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古刹——明溪聚龙禅寺今昔 林华东 黄秋荣 位于闽西北山区明溪县西北部聚龙峰上的聚龙禅寺,是福建佛教曹洞宗四大古刹之一。古刹始建于唐开元9年(公元721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古刹历千年经沧桑,屡遭受兵焚,明末清初,曾几度重修中兴,在“文革”中遭受浩劫,片瓦无存。80年代初,明溪县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后,由海内外四众弟子捐资重建,使古刹重现昔日辉煌。 聚龙峰位于武夷山南脉,是闽江上游富屯溪水系的源头。这里山峦起伏,平岗隆起,竹木葱笼,环山耸秀,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犹如超尘脱俗的人间仙境。 据记载,唐开元年间,村中有人在坪上修建小庵供族人祈求庇佑,庵取名瓦子坪,此后,有名僧住此修佛,并以百草济世,颇孚民望。明天顺元年(公元1456年),经瓦子坪附近几个村庄十方人士商议,将小庵扩建为聚龙禅院。明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古刹已形成一定规模,建有殿宇20间,有观间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斋堂、方丈楼、揽月楼、藏经楼、僧舍等,建筑面积达1600多平方米。殿柱均是三、四十公分的杉木,包没布涂红漆,雕梁画栋,檐牙高啄,屋顶上塑有双龙戏珠,造艺精湛。此外,寺前还建有7层26米高的空心木塔;寺北坪角筑有“月光池”,寺下100米处山坳凿井得泉,清沏甘醇,常年不枯。明清时代,许多文人墨客前往游览,留下不少可贵的墨宝,为寺院大添光彩。清代举人邱赞延诗云:”林野茫茫佛国钟嵯峨塔影拥苍松,云烟缥缈浮琼阁,信有蓬瀛海隅东。”描述了佛国的真实情景。明拨贡河南陈州府知州夏时行,为聚龙禅寺题了一副更为罕见的宇与符号联,堪称为寺院一绝。 联为:太极0(注:“0”读圈),0尽无数贤愚,任你东00,西00,大哉00,00到底;人心一、(注:“、”读为点),、出诸般善恶,凭你左,,右,,贤哉、也,,无差。观者无不称奇,能解其意者寥寥无几。 当年聚龙禅寺为十方寺庙,规模宏大,为众僧所望,历代有高僧驻锡。历任住持的名僧有智宗、盛慧、离光、悉光、圆寂、瑞顺等,香火极为兴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庙会(亦称万人万年会);八月初一日为祭塔;每年3、6,9、12月的初九日为香灯会。庙会期间,当地的里地村谌氏族人便在庙前的大坪上搭一个戏台,请木偶戏班为香客演戏,来自闽、赣、浙、粤四省几十个县的众多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前往进香朝拜。每隔3年,该寺都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皈依受戒仪式,每次活动,来自本县和邻县、邻省各地入寺受戒的僧俗达数百人之多,现该寺信徒遍布海内外。在,文革”浩劫中,聚龙禅寺文物被毁殆尽。八十年代初,原在该寺出家的美国佛学会会长释广贤获悉祖庭被毁,发愿筹资重新修复,并由寺中老僧释广贤牵头,边筹集资金,边收集资料,基本按原样在旧址上重建。重建后的古刹,飞檐翘脊,金碧辉煌。重新雕塑的佛像,古色古香,大雄宝殿的柱上楹联有:“东土圣域唐始创亿万人士共赞聚龙,西天佛地善修持千百高僧同登彼岸”、”龙聚于斯恩比十方万民,聚峰若此泽敷名扬四海。”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古刹题写了“大雄宝殿”金匾。 1987年1月,释广贤法师专程从美国回到明溪县重登聚龙峰,见到修葺一新的聚龙禅寺后诗兴大发,当场赋诗一首:“寿山顶上聚龙寺,胜境人呼雅致坪;古刹重开空界净,法雷再震梵音清;翠环干嶂云浮练,秀拱三门锦作屏;北美儿孙朝祖塔,可知流泽遍环瀛。”同时,还为山门牌楼题写了楹联:“肇建始开元劫历沧桑存祖刹,中兴逢盛世庭多龙象振东风。”1991年11月28日,原在聚龙禅寺出家、现任广东汕头证果寺方丈的圆撤法师,专程从广东回到阔别四十余年的聚龙禅寺主持佛像开光大典。眼前重现辉煌的古刹使他感慨万千,当即挥毫赋词(减宇木兰花重晤明溪诸友):”此情何限,四十年阔别欣重见。细认前踪,梵呗重听劫后钟。萦怀千万,沧桑几度人间换。历史长河,铁笔尊严贬与褒。” 如今新修复的聚龙禅寺,已经中共三明市委批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闽西北客家地区最大的佛教寺庙,每年都有大批海内外四众弟子前往进香,香火一派兴盛。 (作者工作单位为明溪县委报道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