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论学习《沙弥律仪》之功用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论学习《沙弥律仪》之功用
  文 / 温泉
  遗教经偈云:“戒为第一功德安稳住处,若无此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戒律系为佛制,清规乃是祖定。戒律,是道德规范,行为之准则。只有法盛乃能教兴,正法方可久住也。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中国难生,我们既生中国,又得人身,进入佛门,得闻佛法,真可谓是:“因缘殊胜,福报圆满,六根具足也!”有言道:“初入佛门,以信为本,住入佛家,以戒为本。”
  《沙弥律仪》一书,文字虽少,但功用无边,学来容易,用时则难矣。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守持戒律,倘能守持杀、盗、YIN、妄、酒五戒,则可称为清净居士,清净比丘。而且有也能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断诸恶法,行诸善法,方能趋向解脱。在世消灾免难,健康长寿,凡事顺心等。来世不堕三途,常生人天,学佛度生等,其功德不可估量。如果居士破此五戒,不但不是清净居士,而且也不能进受大小乘戒,一切律仪不能护持,一切善法不能增长,更谈不上成佛度生了。出家比丘以前四戒为根本戒,应当清净受持,不得毁犯。如破此戒,将永弃佛门之外,死后堕落三途,永不得生。
  华严经曰:“戒为无上菩提本,能长一切诸善根。”沙弥律仪出自《沙弥十戒经》,十条戒律明讲细说,条条如理。佛教的戒律禁止作恶,也禁止不作善。当做要做,称为作持;当做不做,便是犯戒。中国有戒律始于三国时,曹魏嘉平二年(西纪250年)的中天竺昙摩迦罗,在河南洛阳白马寺译出。可见戒律传入中国历史悠久,自古至今,已有无数高僧大德,因严持戒律而往生西方见弥陀。
  什么是戒?戒是通向涅盘的桥梁,戒的功德是断绝生死道中的业因业缘;戒是人生伦理道德的规范,是人之为人的的准则。世界上最为人尊重的是道德,而道德则是戒的浓缩;戒是出生一切善法的功德根本,亦是完成涅盘菩提的根本;戒是佛性种子,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
  戒律,可以克制贪、嗔、痴,更能克制身、口、意。经云:“佛在世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佛为师。“我们生活在娑婆世界上的凡夫,只有严持戒律,保持一个清净的戒体,才能自度度他,往生西方得极乐!
  持戒见实相,一切诸佛皆从实相流出,实相是诸佛之本源,菩萨六度之万行,以实相为体,以戒为本。毗尼住世,正法久住,具足受持戒律威仪教法,必无忧悔,顺佛正法,不违其数,是故令三宝不断,法得久住。学戒必须持戒,持戒也得学戒,若不持戒,必遭果报。知戒犯戒者,曰:“明知故犯”,罪加一等。如犯方便可悔戒,当下就要忏悔,若不忏悔,名不清净也。《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如人有过,自解其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月灯三昧经》也云:“虽有色族及多闻,若无戒智犹禽兽。虽处俾下少见闻,能持净戒名胜士。”

 
 
 
前五篇文章

南诏观音佛王信仰的确立及其影响(1)

南诏观音佛王信仰的确立及其影响(2)

南宗禅的无法之法

你我相逢瞌睡中?——由《大悲忏》谈行愿力与发明心地

拈花微笑——禅学起源

 

后五篇文章

兰凤禅寺古今谈

妈祖与观音

圣凯法师:理性与激情——佛教信仰的特点

浅释“以戒为师”及其时代意义

普陀山观音文化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