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唯识宗之中道思想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唯识宗之中道思想
  欧俊男
  自古以来,唯识宗就有许多不同的名称。由《唯识论》阐明万法唯识义理的,称为唯识宗;依《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判决诸法性相,以分别体用的,称为法相宗;谈论非有非空之中道的,称为中道宗;由於教义圆满真实、无有一理不应故,称为应理圆实宗。其中,最普遍的名称是法相宗、唯识宗。本文将研讨重点放在唯识的中道义上。
  《南海寄归传》说,法相宗是以三性为宗的宗派。三性是指一、徧计所执性,二、依他起自性,三、圆成实性。三性是三个本性、三个自性。不过,这里的自性、本性,并非寻常的意义,它们各以自己之性而独立存在。所谓三性,是对应於「唯一的实在」,由於我们的关心而表现出三种不同的型态。唯识宗就是依此三性建立三无自性,以显中道义的宗派。
  「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我今释彼说,利乐诸有情。」在这四句偈中,唯识性於本论中有二种,各有二性,总说为三性。第一种是:一者虚妄,谓「徧计执」;二者真实,谓「圆成实性」,为简虚妄,说实性言。第二种是:一者世俗,谓「依他起」;二者胜义,谓「圆成实」,为简世俗,故说实性。唯识是偏计依他之性,圆成实是唯识之性,所以都称为唯识性。
  本文将阐明非有非空唯识性的理论,首先讨论三性的内涵,某次解说三性所相对的三无性,最後综观二段内容,说明唯识的中道性,并引出我法二空之理。
  三性的定义
  《摄大乘论》与最初期学说《瑜伽论》、《解深密经》对三性的界定,并不尽相同。
  《瑜伽论》、《解深密经》中的定义是:
  徧计所执性——为作言说、假说而设定诸法的名称和记号。(注二)
  依他起性——诸法的缘起。(注
  圆成实性——圣者之智的对象(行坟、境界、所缘)的诸法真如。
  《摄大乘论》中的定义则是:
  徧计所执性——对象(don,artha如前段的境)是「无」,唯识是一该对象的显现(snan ba,pratibha^Sate) 。
  依他起性——阿赖耶识为种子,被虚妄分别所摄的识(mam par rigpa,vijn~apti)有十一识。这些识(vijn~apti)虽是唯识性(vijn~aptimatrata^),但却是「非有」,可是这个「非有」,假如做迷妄对象的显现(pratibhisate)之所依处时,那就是所谓的依他起性。(注四)
  圆成实性——於依他起性中,常无「对象之相」,为圆成实性。
  把前二段比较一下,《摄大乘论》表现出《瑜伽论》、《解深密经》所没有的「识」、「显现」及「唯识无境」之观念。
  就徧计所执性而言,在《瑜伽论》、《解深密经》明确表为:言语的表现;在《摄大乘论》则定义为「境」。日本佛学研究者胜吕信静(注五)认为「境」所指为《般若经》中所言:有分别的东西之背後,所概执著的实在物。在胜吕文中,结论为Prajn~apti^和vijn~apti二者相似,相异处则为前者限定在言语表现,後者并不一定如此,视之为言语表现以前的直觉之表象为基础。《摄大乘论》说:依他起性是,由於徧计所执性之分别而被分别的。
  再看依他起性,前文作vijn~apti是表象而显现的意思。初期唯识认为境是无,境既是无,识也是无,由此而悟入境识俱减的悟境。也就是说,把用对象所见的表象现象,妄想为「存在物」时,就会构成境。相反地,否定了境,被对象化的表象也要受否定,终於归入绝对不会被对象化的真。是故,徧计所执性被否定的话,若不否定依他起性,必使依他起性消解自己而悟入圆成实性。此时,主客观皆被认为是同属於偏计所执性,主观亦被当为对象所看的东西,故被认为是实在物而被执著。
  最後《摄大乘论》认为圆成实性是境的否定,与《瑜伽论》、《解深密经》的定义相比较,是更进一层的。
  三性
  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的假法,世间无一法能够常住而实有。我辈凡夫自无始以来,迷於这些因缘昕生的假法,认为有实法存在,故加以执著,引起实我、实法的妄见,因而沈於生死苦海,无法出脱。佛陀慈悲,为破除众生的妄执,以三性教之;又以三无性所成中道,契悟众生。三性者,即偏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兹分别敍述如下:
  徧计所执性(注六),徧是周遍,计是计度。指凡夫由於妄情的驱使,对因缘所生的做法,妄起实法、实我的迷执。这自是没有实体的幻影,且湿缘一切诸法,为我、为法的计度分别。其中,计度我法的妄情,叫能遍计;被计度的对境,叫所徧计。能迩计是指妄执识(注七);所偏计则指蕴、处、界所生的依他起法。
  平常人对一切事理,总会有二层执著:一为一切诸法,各有特性;其次是一切特性,都有本体。譬如不认识某事物,便自推想该物为何,又如真见该物而不认识,便又会推想:这是不是某事物呢?是故,一切偏计所执,不出文言及义理二种。
  这些执著为何要标明为普偏及计度?因为我们的智识有徧而非计、计而非徧、非偏亦非计、是偏亦是计四种。
  偏而非计是一切圣者的「无漏智」;平常人的智识则为「有漏识」,一如器皿有漏损:水远无法盛满,因为凡人对一切事物都不曾澈底研究及认识。
  计而非徧便是我们的第七识。只计度著有「我」,然而这个「我见」是虚妄的。其他一切宇宙、人生及事物也非这第七识所能计度的,所以是计而非徧。
  非偏亦非计是我们的二刚五识」及「阿赖耶识」,只能了然自己的对象及环境,故不是偏;不能想念分别,故不是计。
  是徧亦是计则是我们的二意识」,时时刻刻计度著一切声、色、香臭、苦辣、痛痒及喜怒。这一切又都是错误的执著,所以唯识家便说:「我们平常人的一切思想行为,全是错的。 』
  依他起性,对「偏计所执性」而言,比较上是真的。依为依托,他为众缘,起为生也。「色心诸法,依托他众缘而生起,故名依他起。」依他起性是依众多因缘而生起的有为法。一切事理不是自己单独能成立的,必须靠其他事理积合而成。犹如牛是由头、角、毛、尾、足、蹄、心、肺、脏、胃等所集成,各器官又由细胞所组成,层层推求,则知宇宙所有事理都是依靠其他的事物所积成。因为这种性相不是依名生义的徧计所执,所以比较上是真的。同时,所有事理都是无实质的,所以又是假的。换句话说,依他起和偏计所执相同,虽非「体相都无」,但也不出因缘所生法,不能常住实有,如五根、五境及诸心、心所等,是「如幻假有」。
  圆成实性,即真如也。圆者圆满,成者成就,实者真实。「圆满者,显其体周徧,真如徧一切法无缺减故。成就者,显其体常住,真如不生不减故。真实者,显其体非虚妄不实,真如是诸法实性故。」这是由二空所显现的真如。真如逼满一切法,无不具足,叫做圆。其体常住不减:永远成就,叫做成。又为诸法的真实体性,并非虚妄,叫做实。圆成实性的真如,是真实如常三、言亡虑绝的境界,所以又名「真空妙有」。这是依有为、无为门而说的。若就有漏、无漏门而说,「依他起性的有为法中的无漏法,则叫做圆成实性」。
  徧计所执性是妄情所现的「情有理无」,但依他起和圆成实则是无漏智所缘的境界,不得以妄情视之,因为是证智的境界,故为「理有情无」法。依他起性是现象界一切法的总称,圆成实性则是其本体的真如理,二性有相摄不离的关系。
  三性的譬喻
  唯识家常用譬喻的方法谈论三性,有「金土藏之喻」、「幻喻」及「蛇、绳、麻之喻二二种(注八)。
  金上藏之嘹,是把三性喻为金藏土块之中。金矿石经火烧炼,会由本质坚硬的土,转为种种相状的土块,最後才是金,相当於依他起性、徧计所执性及圆成实性。由於被无分别智的火所烧炼,所以便止减了徧计所执性的存在状态,於依他起性而得圆成实性。依他起性一方面是徧计所执性所赖以架构的「能」「所」,一方面又是圆成实性的根匠。这是以依他起为中心,而思考三性的「二分依他起说』。
  幻喻,在《三十颂释》中,将依他起喻为「幻」,将偏计所执之究竟的无,喻为「如空华」,将圆成实嘹为「如虚空等」。幻是由魔术手法所做出来的,使人看见「象」或「牛」的影像,但事实上,看到的却非实在事物。象和牛是偏计所执所假构的知识对象。用以变化的道具,如木块石头,是作为真实的圆成实性。显现「幻」的作用,变化出牛、象的姿态,则是表现为虚妄分别的依他起性。
  蛇、绳、麻之喻,与前二者意趣不同。例如,人在黑暗之中,看见绳,因错觉以为是蛇,心生恐怖之念。事实上,蛇是想像,是迷乱而非真实的,绳子才是真实的东西。再者,绳子详加分析的话,也只不过是在特定条件下,把麻组合起来罢了。(注九)蛇、绳、麻可喻为偏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三性的关系,是先从偏计所执到依他起,再以依他起为中介而到圆成实。依他起性居於中间地位,且具有媒介性,是介於两者的根匠而为媒介。在蛇、绳、麻之嘹中,最初看见妄想的「蛇」,如觉得是绳的话,其蛇想即可消灭。绳觉是即唯识无境,也与蛇想同样会消失,进入无相方便的第二阶段——「识亦无」的坟界。
  三无性
  三无性是相对三性所立的三种无自性,「深密无自性相品,言佛世耸依三种无自性性之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所谓三无性,是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由归空来破除法有执。
  相无性相对於偏计所执性而立。相是体相,无性是无自性。偏计所执性表示完全(偏)被分别(计),而被分别的东西,凡夫执著有实体,故为「所执」。分别不外乎概念化的作用,概念是把对象抽象化以後所分析出来的,并没有实体性,所以称为「相无性」。这也就是《解深密经》所说:「此由假名安立为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是故说名相无自性性。」
  生无性相对於依他起性而立,依他起性是说依存於他(因缘)而生。现象世界一切诸法,互相依存,由因缘和合而生,非自然生成,非独立存在。生起(utpatti)是无实体性的,所以叫做「生无性」。《解深密经》云:「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藏本意谓他力故生起,非自性生起)是故说名生无自性性。」
  胜义无性相对於圆成实性而立。「真如体胜,故云胜义」,胜是殊胜,义是境界(或道理)。圆成实性意为完全的事物而达成(成实),表示真理的世界,在基本上,是指诸法的真如。(注十)真理、真如固为实有,但它并无实体的存在,还是「空一的。但这个「空」并非单面否定的空,而是胜义(parama^rtha)的空,所以称为胜义无性。《解深密经》云:「一切诸法法无我性名为胜义,(藏本此四字属下,意谓此是胜义,而胜义者,即由一切法自性是无之性所显)亦得名为无自性性,是一切法胜义谛故,无自性性之所显故,由此因缘,名为胜义无自性性。一
  三性与三无性,实为一体两面,互为表里。为方便说明,兹节录杨白衣先生於《唯识读本》(注十一)中的三性与三无性关系表,以供参考。
  中道
  一切法都具足三性及三无性,既不能肯定为有,也不能肯定为空。这就是非有非空的中道义。(注十二)
  偏计所执性是我们本身虚妄的分别心,显现在妄情上的「体相都无”,这个体子虚乌有,但依他起性及圆成实性的体并非全无。换句话说,依他起性是因缘所生法,不是常住的有法,而是假有的现象。圆成实性是诸法的体性,是远离一切所执的真有法。在三性中,徧计虽空,依他起、圆成实却是真有。所以是空有对望、非有非空,真空妙有的中道於焉成立。这个中道便叫做“三性对望的中道”,兹节录杨白衣先生在《唯识读本》中的表格(注十三)以供参考。
  除三性对望中道以外,另有三性各别的中道说,(注十四)前者又分为三性各别中道说、二个中道说、三性事理不即不离说等。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三性既非别体,从其中任一性来说,都可以成立非有非空的中道。如徧计所执性,虽是体相都无,仍为妄情分别所执的妄境界,有所谓的「情有」。可见在徧计一法中,仍有有无二义的中道。又如,依他起性为缘生法,并无自性或实无。(因其非自然生成)尽管其为实无,但缘生的万象仍历然假存,可谓「假有实无」,也同样有其中道义。最後,圆成实性是真实如常,远离一切妄法,(故又名胜义无性或无相),也可成立中道义。由此可见,三性皆个别具足中道的妙理。再录杨白衣先生在《唯识读本》之关系表於後(注十五),供为参考。
  中道义极为复杂,诸师主张不同,讨论至此,不再一一多谈。
  我法二空
  我法二空是八中道的关键,经过我法二空,才能得到涅盘的极果。(注十六)所谓二空,是指我空和法空。我空一名生空;盖生是空故,叫做生空;生是无我故,叫做生无我;人是空故,叫做人空。(注十七)我空是没有常一主宰的我体的正见。换句话说,有情的体,不过是五蕴(注十八)的假和合,而五蕴都是生灭变化法。但此我体空是遮实我执的,并非空无。假我是有情相续的名称,而且是现存的事实,毕竟不能否定,若拨无假我的存在,便要堕入毕竟空了。法空就是法无我,这是观五蕴每一法体都无坚实自性的正见。
  了解二空後,便要对之生出正解,以断二重障。这二重障便是烦恼障及所知障,前者为能障凡夫不得涅盘,流转死生;後者则能障二乘於所知境,不悟菩提。烦恼障的根本是我执,即执有实我;而执有实法,则是所知障的根本。因此,众生若有我法二执,便有烦恼、所知二障,唯证我法二空,破除二执,二障也会随之消失。
  有情因为我执的关系,被贪瞠痴等扰恼身心,所以会有「烦恼」。烦恼是後天师教和邪分别而引起,也因而造出种种业,从先天与身俱生,受业影响,产生了业报,如此流转生死,相续不断,所以称为「续生烦恼」。这烦恼能障涅盘,又叫「续生烦恼障」。若能断烦恼障,离生死缚,便可证大涅盘。便再也不见有生死可离、涅盘可证,名为「证真解脱」。
  大乘学者在未成佛之前,是学无止境的,如有、空、相、性,凡是菩提大觉的各法门,皆所知境,在所知境上,起能知的智慧,叫做「解」。这个「解」并不像烦恼一般,为何会成为障碍呢?因为部分浅见的人,稍有所见,便自己志得意满,以为学富五车,无可再学,产生了法执,淹没了能知智,就叫做「碍解」。淹没了所知境,就叫做「所知障」,若能深自体悟,断除此障,得无上觉,叫做「得大菩提」。
  如上所言,便可得「二胜果」(注十九),如佛一般,於此圆满究竟了。
  摘自《慧炬》第312期

 
 
 
前五篇文章

唯心与唯识关系论辩—— 从《宗镜录》说起

惟宽禅师与白居易

维摩诘经和维摩诘菩萨

维摩诘经之净土观

维摩经玄疏刊行前言

 

后五篇文章

唯识宗是怎样修持?

韦陀菩萨为什么称三洲感应

唯识宗略说(2)

唯识宗略说(1)

唯识宗的人间修行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