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传开大师开示--嗔心如虎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传开大师开示--嗔心如虎

(1992年6月间,在武宁县城开示)

嗔心,就是嗔恚无忍的心,为三毒之一。人若生了嗔心,便使自已的理智丧失,忘却本性,一不顺心,便恼怒打骂伤害别人,因此造业受报,可悲可叹。由于生起了嗔心,种种障碍之事便随之产生,所谓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

嗔心是修道的最大的障碍。过去有一位道心很好的禅师,用功非常精进,他常在山间坐禅 。但久而久之,鸟声频频,使得他很难入定。后来他又到水边坐禅 。过了一段时间,鱼儿蹦跳声又使得他静不下来。接着他又到崖下、树下坐禅 。但走到那里,都有声音干扰他,使他无法入定。这时禅师就起了一念嗔恨心―――我以后要上山吃鸟,下水吃鱼。由于这嗔恨心而起所发的愿,果然禅师来生就投生为鸬鹚,上山捉鸟,入水捕鱼。过去还有一位禅师,临命终时,口流涎水,苍蝇飞来争食,这位禅师也起了嗔恨心,即投生为莽蛇。宋朝秦桧,过去,也曾经在地藏菩萨前做过香灯,只因他长远心不发,无明烦恼未能断了,故被嗔心所害而成为万世唾骂的一代奸相。

所有这些,都是因为嗔恨心的结果。一念嗔心,沦为异类,多么可惜可怕啊!古人说:“凡夫成佛真个易,去除妄想实为难。” 嗔恨心是妄想心之一。所以,我们每一个修行人都应该断除嗔恨心。如何断法?修慈悲观,修忍辱度,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慈悲观,就是慈悲一切众生的观法,为五停心观之一。了知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父母、未来佛之后,自然会生起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之心,就不会有恼怒众生之心。即使别人对我有损害的地方,也能宽恕和容忍他们。忍辱度,是六度之一。“ 佛说无为最,忍辱第一道”、“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 是故,能够忍辱的人,是一个有涵养的人。学会了忍辱功夫,就找到了嗔恨心的克星;学会了涵养功夫,就能够平息无明嗔恚之火。无明嗔恚之怒火能将我人的一切功德烧毁,所谓 “一把无明火,烧灭功德林。” 涵养功夫很深的人,他不会发无明怒火,见到一切恶逆顺情境界,他都不会动心。这样学佛,才有大的收获,所谓 “迷心逐境,是为愚夫;背尘合觉,便入圣流。”

妙空大师说:“众福非旦夕可期,妙悟非钝根可得。”我们学忍让,也要从每件小事开始,形成习惯,如果小的不忍,一遇大事则想忍也忍不了。常言道:“小不忍,则乱大谋。” 世间有大成就的人,其忍辱功夫都是很不错的。《幼学》云:“韩信受胯下之辱,张良有敬履之谦。” 我们学了出世间法,难道不忍辱行吗?释迦牟尼佛过去世曾为忍辱仙人,肢体分解都不生任何嗔恨心。我们为了一点点小事就生起嗔恨心,我看就太不应该了。

忍辱是一种美德,可以增长福报。所以如果有人欺负你、冤枉你、毁谤你,你不必伤心,而且要感到欢喜。因为它能为你送来福德。《金刚经》云:“若人受持金刚经,为人轻贱,是人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得无上正等正觉,你说利益大不大?所以说,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学忍辱。

传开大师开示---尽力放生

(1990年5月2日,在县城丁家山豆腐坊放生时为众居士开示)

古往今来,有众多高僧大德致力于放生事业,昔智者大师买临海四百多里海滩,作放生池;唐肃宗命天下各州建立放生池,颜鲁公作放生碑文;宋真宗也命天下建立放生池,并把整个西湖划为放生之用;明朝莲池大师建多处放生池,并作《戒杀放生文》流传至今。旧志载,1143年(绍兴十三年)奉诏在龙潭上建有放生池,成为我县之古迹。由于世事更替原因,据我所知,近百年来,我县没有举行过这样的放生活动。今天大家齐集这里,举行解放后首次集体放生活动,我和大家一样,心里感到无限的喜悦与快慰,因为这么众多的生命,由于有大家乐善好施而得以延续。等下还要举行放生法会,这样一来,就使物命色身和慧命都得到解脱。所以说放生,财施、法施、无畏施都具足。关于戒杀放生的功德利益,我在《修十善业》、《具足众戒》里面已跟很多居士讲过。今天机会难得,我将放生的功德再简单地讲一下,希望各位要记住。

一、 放生能增福延寿。佛教里面有这样两句话:"若要无病先戒杀,若要延寿须放生。"弥勒菩萨偈云:" 劝君勤放生,终久得长寿,若发菩提心,大难无须救。" 物命有难的时候,你极力救他;那么你若临危之时,自然有天(各方面的助像)来救你。在清朝道光年间有一位太守,身患重病,正在生命垂危之际,他发誓愿:"从今以后,饶益一切有情,忏悔自已的业障,舍弃一切世间俗事 "。当夜,在梦中观世音菩萨示现对他说:"你昔日杀业重,今得短命报。幸好此时,能发坚固誓愿,惟有放生可以延寿,且可增福禄。" 他醒后大有感悟,于是全家戒杀,常常放生,生病之体终于痊愈了。

二、 放生能得到利益无边。《大智度论》偈曰:"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一切有漏善法中,无有能比放生之功德大。凡行其它善业,若自心不净,就无有功德。但放生时,无论其心净或不净,其事皆是直接对众生有利。因此有不思议的善果,哪怕是放一条生命的功德也无法衡量。因为这些所放的众生,暂时已经解脱难忍遭杀的痛苦,再加上放生时念佛号、咒语加持后,其八识田中已种下了善种,将来必得解脱。《释迦佛传》载:"曾有一大鳖鱼,欲食众多商人,其中商主念佛名号,闻此佛号之功德,鳖鱼转成人身,在释尊教下已得罗汉果。" 因此在放生时,切莫忘记念佛号。印光大师总结了放生的十功德:无刀兵劫、集诸吉祥、长寿健康、多子宜男、诸佛欢喜、物类感恩、无诸灾难、得生天上、消灭恶业及四季安宁、生生不息善心相感。

三、 放生能得解脱往生。在诸多经论中,可以看出,经常放生的人,能够得到解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从前舍卫城有一富贵人家,生了一个具各种相好的儿子。有一天在河边,因高兴而互相争抱此子,突然失手掉入河中,遭一大鱼所吞。在河边下游的一户无子女的人家网到了这条大鱼,打开鱼腹时,见有一活生生的小孩,遂高兴抱起,将其养大,长大后出家,证得了阿罗汉果。众弟子问释迦牟尼佛,何以此小孩掉入河中不死?佛说,往昔毗婆尸佛讲述断杀放生的功德时,有一施主,立誓戒杀放生。此施主因而在生生世世中感得身色端严,即使落入巨鳌口中,也能安然脱身,并在今天证得阿罗汉果。

又据《中阴教言论》载,今天放生,到中阴时,其所放之众生会来到面前为你引接路,而往生自已所欲的净土;若杀生,则其所杀之众生,彼时会显现为极为愤恨,而致使你被强力引入地狱中。
宋朝永明大师,一生放生无数,后来以此功德力,其已往生极乐世界,证得上品上生。此类故事皆为许多历史所记载。

《普贤行愿品》云:" 众生至爱者生命,诸佛至爱者众生,能救众生身命,则能成就诸佛心愿。" 莲池大师云:" 戒杀之家,善神守护,灾横消除,寿命绵长,子孙贤孝,吉祥种种,难可俱陈。" 希望你们各位今后要随缘随份,尽力放生,成就往生净土资粮。

(注:自此放生法会后,全县各地四从放生蔚然成风)


传开大师开示---专修净土


(1989年5月28日)


佛说了生脱死的修持法门很多,大体分为律、教、禅、密、净五宗,总归为二种:一是通途法门;二是特别法门。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为通途法门;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为特别法门。通途法门全仗自力;特别法门则自力佛力兼而有之。

但无论修持那个法门,都必须选择一个与自已根器相契合的,因为这样会用力少而收效多;若修一个与自已根器不契合的法门,则用力多而收效少。在这末法之时,大多数众生尤其是在家居士的根基,和那一种法门最相契合呢?说起来只有特别法门的净土宗。因为在这五浊恶世、无佛应现之时,众生福薄慧浅、障厚业深,泛泛修其他法门难以相应,因为仗自力,很难断尽妄想和执著,了脱生死。若专修净土法门,依仗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之力,往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就很容易了生脱死,速证菩提。所以龙树菩萨说,前为难行道,后为易行道;前如陆路步行,后如水道乘船。故《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渡生死。” 宣化上人说:“ 这个净土法门,是对一切众生很对机的。所谓‘用力少而成功多。’ 末法时代众生根性下劣,对其他的法门都不太适合,唯有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

“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莲池大师说:“念佛法门,是方便中最方便的法门。” 因此,古往今来祖师大德无一不赞叹净土法门的殊胜,如莲宗初祖慧远大师说:“ 诸三昧中,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 念此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为万世出世之妙道,成佛作祖之正因。” 憨山大师说:“ 佛说修行出生死法,方便多门,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是最为捷要。” 藕益大师说:“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 又说:“ 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三千威议、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 印光大师则阐叙得更为详尽,他说:“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益宜挹其高风。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如时雨之润物,若大海之纳川。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圆满菩提。九界众生离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是以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王;法华一称,悉证诸法实相。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龙树阐于婆沙。释迦后身之智者,说十疑论而专志西方;弥陀示现之永明,著四料简而终身念佛。汇三乘五性,总证真常;导上圣下凡,同登彼岸。故得九界咸归,十方共赞;千经并阐,万论均宜。诚可谓一代时教之极谈,一乘无上之大教也。不植德本,历劫难逢;既获见闻,当勤修习!”

正因为净土法门有如此之殊胜,所以莲池大师说出“八万四千行,饶于别人行。” 这句话,奉劝行人专修净土。净土法门虽然是十分殊胜的,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具备几个先决条件。

第一要深信。古德云:“ 信为道源功德母 ” “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净土一门,信尤为要。” 所以 “信” 是净土法门的首要条件,绝对不能有半点怀疑。因为只有深信后,才能发愿,若是不相信,你就根本不会发愿,没有愿是不能够往生的。信什么?一信生必有死;二信人命无常;三信轮回路险;四信苦趣时长;五信佛语不虚;六信实有净土;七信愿生即生;八信生即不退;九信一生成佛;十信法本唯心。简单地说,就是信娑婆世界实实是苦,苦不可言;信极乐世界实实是乐,乐莫能喻;深信佛是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信如法修持,决定蒙阿弥陀佛接引往生西方净土。再简单一点,就是马鸣菩萨所说的:“自心起信,还信自心。” 所谓 “心净即佛土净”。

第二要发愿。发决定往生之愿。因为愿力是往生西方世界的原动力,若不发愿,根本往生不了。即使你佛念得再好,也不过是修人天福报而已,若说往生是不可能的,何以故?因你根本不想往生,又如何能往生呢?所谓 “ 愿生即生,无愿不生。” 印光大师说:“凡夫若无信愿,纵修其余一切胜行,并持名胜行,亦不能往生。” 比喻船停岸边,你不想登船而到彼岸,船是不会自动载你过去的。

第三要执持名号。有了信心,而且也发愿往生,没有真实行持也是不能够往生的。所谓“能信不行空费力,空空论说也徒然。” 这好比病人看病,开方而不服药,病是不会好的。《阿弥陀经》云:“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既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执持,就是定念佛的念头不间断,前念去了,后念又来了,像流水一样。久而久之,打成一片,妄念自息,正念显现,所谓 “一念佛号一念觉,念念佛号念念觉。” 如是行者,决定往生无疑。但这里最重要的,就是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如何保持得住?一是平时行住坐卧要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有事过后,不需思念,便能一句佛号滚滚而来;二是平时要多和家属讲明临终关键时刻应做到的几件事(详细请看《临终须知》),千万不能扰乱神识,这是至关重要的啊!

中峰国师说:“信愿行三,如鼎三足,缺一不可。” 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行不能生净土。所谓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是千佛出世不易之铁案,望行者如是思之,如是修之。

 
 
 
前五篇文章

贪“密法”被活鬼下蛊

念佛一心必知--雪庐老人

知义法师:如何读《金刚经》?

憨山大师示念佛切要——憨山大师法语

无上改命大法---准提法

 

后五篇文章

黄念祖大德谈关于密宗根器的老实话

虚云和尚戒淫法语

金庸小说中的佛理禅机

无常的可贵

大悲寺如何对治“睡”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