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善导大师净土法门三心论 |
 
善导大师净土法门三心论 王新 汉传佛教,崇尚大乘,大乘教义普契群机者,莫过于净土法门,我国净土一宗,始祖庐山慧远,末祖灵岩圣量,共一十三德,在不同时代,同对弘扬净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贤推尊于祖位,给广大信众纪念,学习和礼敬。尤其是第二祖善导大师,著作五部,系统了净土教义,着重提倡称名念佛,成为净土宗的实际建立人,劳苦功高,度生无数。本文仅就其在《观经四贴疏》中对经文“发三种心”的疏释作此论述,就教于高见。 一、生平简历 善导(613—681),唐代高僧。俗姓朱,山东临淄人。幼年出家,即欣赏读诵《观无量寿佛经》。具戒后,研习《观经》,羡慕庐山远公结社念佛高风,曾往该山亲叩遗范。于贞观十五年(641)赴并州(太原)石壁玄中寺拜访道绰大师,亲承教导,受《观经》义。十九年 (645)绰寂,赴长安弘扬净土法门,将信众布施的净财,书写《阿弥陀经》数万卷,画《净土变相》三百余壁,劝人专修净土,念佛往生,行住坐卧,律己甚严,乞食戒行,三衣不离法体;每每胡跪合掌念佛,非到身力不支时不息,自行化他,影响甚广,净土一宗,由此大为发展。他还擅长造像艺术,在住持西京实际寺时,曾奉朝廷命令于洛阳龙门监造卢舍那石雕佛像,后又奉命建奉先寺,为佛教东来至当时所开的最大石佛之龛(见《奉先寺像龛记》)。龙门大佛,妙相清净庄严,慈祥里蕴含着威德,为千百年来人们之所异声共赞。导师于唐永隆二年西逝,世寿六十九。著作现存有《观无量寿佛经疏》、《往生礼赞》、《净土法事赞》、《般舟赞》、《观念法门》五部九卷。前一部又称《观经四贴疏》四卷,主要叙说净土的教相教义,称为教相分或义解分。后四部主要叙说净土的行事,称为行义分。《观经四贴疏》于八世纪传入日本,后来日本高僧法然上人依之创日本的净土宗,尊导师为高祖。 二、关于至诚心 在《观经》第十四观叙述“上品上生”时,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说: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贴疏》(以下简称《四贴疏》中解释“至诚记”里说:“至者真,诚者实’。至诚心,也就是真实心。在社会上做一个正派人,也必须行为真实,语言真实,语言与行动真实相符,否则就不成其为正派好人。信修净业的佛教徒,当然要做到一切从真实心中出发,进而到达高的层次。善导大师大《四贴疏》中要求净业行人的身口意业所解所修所行皆须真实,“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之心,假使修诸善业和净行,只要心有虚假,则名“杂毒之善”。这是绝对要不得的。因为西方净土,是弥陀如来在往昔“因中行菩萨行时”,所发真实大愿所成,“乃至一念一刹那三业所修”,皆从“真实心中”发出所成。净业行人所修所行,若带半点虚假,而与弥陀因行宏愿相背,亦与修净土行相背。 真实,有“自利真实”和“利他真实”。自利真实,又有念念舍弃诸恶,舍离秽土与念念勤修众善、勤修净土两方面真实。即口业住于正语,不议他人长短是非;称念弥陀洪名,赞叹弥陀功德及其依正庄严;厌离三界六道,及其依正二报;称道众生行善,远离诸恶,修持净业,得生净土。身住正业,戒行清净;合掌礼敬和四事供养弥陀依正二报,修净土行。意住正思,意念弥陀,观察弥陀依正;舍诸贪嗔痴等烦恼,清除三毒恶念;深信弥陀慈悲,众生凡具真实信愿念佛,即得往生。利他真实,一要广行财施、法施和无畏施,广结善缘。二要以和悦的善良语言,对人们讲说净土教义,令人喜闻乐受,有所收益。三要从有利群众出发,为群众服务和造福。四要和光同尘随顺群众,同处共事,令人受益。所有一切善举,都从真实心中作出,谓之至诚心。 三、关于深心 善导大师在《四贴疏》中指出,“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大师未在上述的“至诚心”中出信,而在“深心”出信,组成“深信之心”,是有考虑的,因为至诚即真实,真实未必能深,深刻必然真实,所以出信择有深心。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为三要素、三资粮。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信愿行三,似连环套,信居首位。信为道源,信愿行愿。信者,(一)“就人立信”。(二)“就行立信”。 (一)就人立信:首先深信自己无始以来流转生死,没有出期,而今幸遇净土法门,依之发愿持名,决定亲蒙接引,无疑无虑。深信自己当前一念之心,竖穷横偏,乐土虽在十万亿土之西,但未出于自心,因而即在目前。以自深心,发自心愿,称念自性弥陀,决定得生自心净土,没有疑虑。其次深信释尊说此净土法门,决无虚语;弥陀如亲四十八愿,愿愿为度众生,众生乘其愿力,决定往生;六方诸佛劝信弥陀净土,决定不虚。信佛言教,依教奉行,顺教而作,不误期待。 (二)就行立信:善导大师在《四贴疏》中就行开出:“一者正行,二者杂行”,其正行有: 1.读诵正行;2.观察正行;3.礼拜正行;4.称名正行;5.赞叹供养正行。这就是说:修行的人要常常读诵诸大乘经,但作为净业行人,要专心读诵《观无量寿佛》、《阿弥陀》、《无量寿》净土三经,才是读诵正行。读诵净土以外的经典叫做杂行。修行可作观像、观想等观察修行。如果观察其余,则为杂行。佛教信徒见佛就拜,见三宝就礼,是一种身业礼敬,修行然而净业行人要专礼弥陀圣像,才叫礼拜正行,余礼都叫杂行。念佛行人,一心专称弥陀洪名,谓之称名正行。称念他佛,亦属杂行。赞叹供养也是一样,正行是赞叹供养西方三圣乐邦庄严。赞叹供养其余,皆属杂行。总之,五种正行之外,诸善万行都叫杂行。这里十分明显,善导大师是要净业行人专心致志地扑在净土法门上做功夫,免杂其余。不仅如此,大师还进一步从五种正行的第四称名正行单独提出,立为“正定业”,其余四种正行,定作“助业”。《四贴疏》说, “就此正(五种正行)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迎,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这样一来,把“称名念佛”提高到突出位置,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加上自己的身体力行,每天称念弥陀不辍,就在撰写《四贴疏》的过程中,每天亦称洪名三万声,为众生树立起光辉楷模。因此,不仅对称名念佛弘扬开来,而且普及到“家庭弥陀佛”的广泛程度。后来“唐武灭法”,各宗各派遭遇法难,由此一蹶不振,唯有净土、禅宗盛况依然,净土就是因为称名念佛简单易行,广泛深入人心的结果,表明了善导大师对净土的杰出贡献。 净土法门,从善导大师以后,总的来说就是信愿称名念佛,求生净土,在善导大师以前,先是实相念佛,即观弥陀法身无形无相,心佛众生平等无异。后是观想念佛,或观像念佛,即端坐面西,观想弥陀应身相好,眉间白毫相光右旋,乃至足下千辐轮相,一心静观,成熟时三昧现前;或观弥陀尊像相好,心不散乱,成熟时佛自现前。这些都属禅观。善导大师综合净土三经之精义,在《四贴疏》中着重提供称名念佛,其意义:(一)易行易成,普契群机。(二)称念洪名,修正定业。 (一)易行易成,普契群机。修行可分自力、他力两类,自他相比,他力为易。“他力”一词,是对自力修行而说的,实际它包括自力加上弥陀慈悲愿力。犹如人出远门,如果只凭自己的双脚走路,那就十分艰难,要是凭己双脚跨上先进的交通工具,则就易行。既然易行,也就易到,易成。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指出:信愿称名,乘佛愿力,往生净土,即入正定聚。正定聚,依《智度论》破颠倒者名正聚,依《起信论》位在十住以上,若依自力修正,那是多么难至,所以自力、他力比较,他力易行易成。在他力中,实相、观想、观像、称名四种念佛相较,称名念佛最易,是显而易见的。称名念佛期得往生,最为契理契机,上契真理,普契群机。如果你是上智慧行人,原有禅定功底,转修称名念佛念念与定相应,契合机宜,如果你是持戒行人,身口远离诸恶,众善奉行,称名念佛与清净戒体相应,往生如操左卷,契合机宜。总之,所有的人,包括作了诸恶的人,只要彻底与恶决裂,信愿称名,求得往生,皆契机宜。 (二)称念洪名,修正定业。善导大师提倡称名念佛,为了普摄群机。弘扬散心称名。因所称名是阿弥陀,译为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是从空间讲的,横遍十方;无量寿是从时间说的,竖穷三际;竖穷横遍,包括功德等无量,所以谓力德洪名。称比万德洪名,消除多生业障,净种入于心田,具足信愿,决定往生。但是,莲有三辈九品之别,行人念佛功深,方能高升品位。莲池大师有言:“晶位高下,而在持名之深浅”,所以把称名念佛,立为修正定业,让“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即《阿弥陀经》所示的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即正定业。我们长久以来,心猿意马,散心杂乱,一下子要得一心不乱,除去有其修定基础,或是宿根浓厚,从一般人来说,要有一个过程,还要有合适的念法,其念法如:1.从身业方面来说:有礼拜念,即一边口称弥陀,一边礼拜。长跪念,即长跪合掌于弥陀像前(年老体弱的人,不宜),口称佛号。经行念,即边经行边念佛。2.从音声方面去说:有高声念,声如洪钟。此种念法,较耗气力,只能短时间用。金刚念,。即音声平平,不高不低,六根都摄,念念聚密,排除杂念。默念,即口不出声,心意清楚分明地念佛。往往是人群面前,卧浴等环境下,不宜或不便出声时采用此法。3.从作意配合而言;有记数念,即口称洪名,意记一、二、三、四至十,再回转从一开始到十,轮记不息,去除散心杂念。此法是从“数息观”来,在《五停心观》里有“多散众生数息观”一说,可见此法对排除杂念的效力。系缘丹田念,即口称洪名,意缘丹田,字字与丹田相应。觉照念,即在口称洪名的同时,回光返照自己身心与弥陀身心冥合。如北等等,念法很多,可作选择,要在利于一心不乱。一心不乱,一般说来,有个从浅到深的过程,上述《弥陀经》中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是克期修成。万里长征,始于一步,行人不妨由一声做起,若诚心念出一声弥陀洪名,不杂余念,这一声就是一心不乱。如此,十声、百声、千声,一日乃至七日,或更长若干时间一心不乱,功夫越来越深,越来越成熟。永嘉大师的《永嘉集·奢摩他颂》说:“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不妨将它套用于念佛,那就是:恰恰念佛时,恰恰无佛念,无佛恰恰念,常念恰恰无。这里“恰恰念佛时”,是指佛号投于乱心,佛号代替乱心,达到一日一心不乱乃至七日一心不乱。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了然分明,谓之事一心不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称念洪名,念到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皆了不可得时,则是“恰恰无佛念”的境界。恰恰念佛时是有,恰恰无佛念是无,还要双超有无,那就是后两句“无佛恰恰念”(超无)、“常念恰恰无”(超有)。双超有无,即非有非无,亦有亦无,有无不二,可谓中道念佛。这后三句谓之理一心不乱。事理一心不乱,都是“正定之业”。大师开正、杂二行,又于五正行中立正定业与助业,意在教导净业行人舍杂行修正行,在正行中正修正定之业,傍傍助业,期得决定往生,高开莲品。 四、关于回向发愿心 回向发愿心是佛教一大特色,佛教徒所作任何功德都须回向发愿。例如诵经,往往总是回向发愿上报国土、众生、父母、三宝四种重恩,下济众苦。古印度佛教很早就奉行“三启”仪制,即凡是诵经,先要颂扬赞佛诗文,其次正诵佛经,然后回向发愿。大法东渐,教义获得很大发展,甚至形成了中国的佛学,但“三启”这种法事功德的基本仪制从未改变,举行任何法事功德,总是先赞(《香赞》或赞偈等),次文(经文或仪文等),末了回向发愿。回发愿成为佛教徒做一切功德的根本态度,又同样为佛教徒的期望和目标,所以往往联系在一起。回向发愿,意谓愿将自己所修所做的功德,回向于弥陀净土,期望生彼净土。回向是: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自向他是将自己所做所修的福业功德等回转趋向普利群生。回此向彼,回此向彼一方面是“往相回向”,以已所修功德回施人生同生净土。另一方面“还相回向”,指净业行人生净土后成就一切功德,再回娑婆化导众生趋向净土。回事向理,回转所修功德趋向自性弥陀本心净土。发愿,是指净业行人应当发起往生净土的誓愿。愿是信券,对净业行人十分重要。一卷《阿弥陀经》,释尊先后三处劝导“应当发愿”。第一处是在叙述了西方净土的依正庄严之后,并说“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时劝导:“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第二处是在开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命终“即得往生”时劝导:“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第三处是在开示众生已发愿已生,今发愿今生,当发愿当生,“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劝导:“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三劝“应当发愿”,足见发愿的重要。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应当二字,即指深信”,“深信发愿”,“即为净土指南”,“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与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这正是莲池大师所说的:“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信愿具足,执持名号,是净土正行中之正行。善导大师在《四贴疏》中以四、五寸阔的“白道”比喻净业行人的愿心力微,所以要发大心大愿,去贪去嗔,使愿力强盛,“白道”宽广。第一依苦谛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宏愿,众生多苦,发愿度脱;求生净土,就是为了广度众生。第二依集谛发“烦恼无尽誓愿断”的宏愿,烦恼很多且顽,誓愿求生净土,断尽五住烦恼。第三依道谛发“法门无量誓愿学”的宏愿,众生的烦恼多,佛说的法门亦多,为了化导众生,求生净土,广学法门。第四依灭谛发“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宏愿,求生净土,横超三界,证三不退,一生补处,圆满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