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芷兰深处觅禅踪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芷兰深处觅禅踪

  杨在钧

  湖南常德与佛有缘,与禅宗更是缘份具足。常德市名缘于佛经。《涅槃经》称“常、乐、我、净”谓之涅槃功德,“常德”为涅槃四德之一,称为涅槃之体,即怛不变而无生灭之义。

  佛教在一六○○年前就已传入常德地区。据史书记载,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由西域僧人传入中国内地,但正式传入还在东汉初年。据传,东汉明帝派中郎将蔡愔、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去西域拜佛取经。他们用白马驮经回到洛阳,随即建立了第一个寺庙即白马寺。以后遂逐渐向全国各地蔓延,至南北朝时,流播日广。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在今常德市临沣县建立石墨寺,是常德地区迄今出现最早的寺院。东晋升平四年(360),石门县建立花薮寺;太和初年(366-376),惠元禅师在今常德县河洑山建立耆阇寺;稍后,汉寿县西竺山建立香积寺;梁天监九年(510),文邃禅师在今沣县城西建立天宁报恩寺,并开始建立道场,成为“开山第一祖”。

  公元五世纪,印度菩提达摩来到东土,传无我的“如来禅”法门,为中国禅宗开宗初祖。后传慧可-僧灿-道信-弘忍-慧能,次第传承共六代。禅宗的创立使佛教日益中国化并最终发展演变成为中国化的佛教。唐宋之后,佛教各宗大都衰败,惟有禅宗盛行。禅宗开始在北方传播,称为“北禅”,修持的是“惭修”法门;后六祖慧能南下,在南方创立了“顿悟”法门,称为“南禅”。从此,南北分宗,南宗法席隆盛,日益取代了“北禅”。

  南禅的发展形成了“走江湖”的格局,即南禅集中在江西、湖南二省。慧能的法嗣第子中,南阳慧忠、永嘉玄觉均无后继;荷译神会只传到圭峰宗密也就“船到码头车到站”了。唯有江西青原行思、湖南南岳怀让两位禅师的法炬在赣、湘两省大放光明,子孙繁衍,传宗接代,后形成了南禅的五家七派:南岳怀让法系下创立了沩仰宗、临济宗和黄龙、杨歧二派,青原行思法系下创立了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

  青原行思的第一代嗣法弟子为南岳石头希迁。自此以后,石头禅即向“沣源深邃绝人烟处”流布。常德市所属的沅水、沣水流域的广大地区就成了禅匠们开辟道场、接纳门人、振兴禅风的好地方。历史以来常德有“沅有芷、沣有兰”之说(《楚辞》),这里山川秀丽、古木参天、气候宜人、人烟稀少,对于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宗旨的禅宗来说,无疑是得天独厚的“选佛场”。因此,四方衲子纷纷投奔沅、沣禅场,从这里接过石头的法炬,又不断薪传,播向四方。可以这样说,禅宗的曹洞、云门、法眼三宗的创立,是常德培育了种子,又是常德孵化、催生。这样说一点也不算过份,而是有其历史根据的。

  南禅在沅、沣发展的闪光点主要表现在“三山”,即药山、德山、夹山。

  药山在常德市津市棠华乡,为石头希迁法嗣惟俨禅师的道场。惟俨禅师荷担石头家业,为开辟石头的“回互”之路,于唐贞元初(785),离开南岳,迁居于此,传授禅法,继续标举石头注重思想传承与文化整合之旗帜,广泛接纳学人,众多衲子在这里受法开悟。惟伊下传云岩县晟(782-841),再传洞山良价(807-869),再传曹山本寂(840-901),创立被称为“思想界的贵族”(真正的思想者)的曹洞宗,成为中国禅宗的一大宗派,与临济宗并驾齐驱,形成“临天下,曹一角”的格局。该宗先后传入朝鲜、日本、越南,促进了这三个国家佛教文化的发展。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曾倡导中国、日本、韩国结成佛教黄金纽带,得到日、韩二国的响应,每年都开展了活动。常德药山被日、韩、越等国的“曹洞宗”视为祖庭,视为佛教黄金纽带上一颗璀灿的明珠,每年均有不少信众远涉重洋,千里迢迢来这里朝谒祖师、祖庭。一九八三年,一九八四年,日本佛教“寻根参拜团”一行八十多人,两次到药山寺原址礼祖寻源,发现惟俨大师墓葬,欢喜若狂,顶礼唱赞,不能自己。

  惟俨禅师法嗣弟子中有许多高僧,对于发展南禅作出了重要贡献。见诸于灯录的亲传弟子,除了上述脉系外,还有道吾宗智、船子德诚、膺树慧省、百岩明哲、沣州高沙弥等。北宋的默照禅师、南宋时日僧永平道元、金元名僧万松行秀、明代曹洞之衍为寿昌系、云门系(非云门宗)等,均出自药山祖庭。其法乳绵长,弘扬中外。据《禅宗宗派源流》的“中国禅宗宗派传承图”记述,惟俨的传承法子、法孙共一百七十六人,曹洞宗传至近代,国内已达五十一世,传承法子、法孙近一千一百人。近代高僧圆瑛大师、虚云大师分别嗣曹洞宗法脉四十六世和四十七世。至于未见经传的嗣法子孙数以千万计。

  德山,又名善德山、枉山,在常德市德山经济开发区内,原是德山宣鉴禅师的道场。德山宣鉴,俗姓周,剑南西川人,二十岁出家,受具足戒,后云游各地,遍访名师,至常德沣县,拜在龙潭崇信门下,习禅开悟,成为龙潭崇信的法嗣弟子,住寺三十年。

  唐咸通元年(860),武陵太守薛廷望修德山精舍(古德山禅院,后称乾明寺),迎请宣鉴住持。他上龚慧能法派,近接龙谭衣钵,致力于佛教的革故鼎新,敢于向注重经论、“藉教悟宗”的传统挑战,力主“无事于心,于心无事”,在心性上修持。他接引学人的方式比之一般禅师峻烈,经常用棒喝来猛截学人的情思理究,尤其以棒打著名。他对参究学人“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充分体现了他特殊的门风。他所使用的棒,学人称为“德山棒”。他还极力呵佛骂祖,致力于把佛性从彼岸世界拉回到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把西天佛祖从神圣的殿堂上拉向俗人,告诫学人,不要做西方佛祖的奴隶,而要建立个人的自信,肯定现实中人自身的价值。成佛不须他求,而靠自修、自悟、自证。对于宣鉴的禅风和德行,学人无不敬仰赞叹,归服者众,“自是四海玄徒冬夏常盈五百”(《祖堂集》)。德山宣鉴传雪峰义存,再传云门文偃,创立了云门宗;雪峰义存又传玄沙备师,再传地藏桂琛,再传清凉文益,创立了法眼宗。故德山宣鉴是云门宗和法眼宗的师祖。据《禅宗宗派源流》载德山宣鉴法脉的传法弟子(含法眼、云门宗)计有一千九百多人,至于未见经传的德山宣鉴法子、法孙更是不计其数。传承至近代,云门宗已达十三世;法眼宗已达十世。

  夹山,在石门县城东南十二公里。这里曾是夹山善会禅师的道场,又是佛果克勤(又名“圆悟克勤”)禅师着禅宗名著《碧岩录》的所在地;明末李闯王兵败在这里出家为僧,弘律宗,号奉天玉和尚,以及门徒野拂和尚,实是常德市北端最为殊胜的佛教圣地。

  善会禅师(806-881)是药山惟俨禅师经船子德诚禅师的再传弟子。惟俨入灭之后,其弟子华亭德诚(船子德诚)、道悟圆智和云岩昙晟三人同议,打算持必要的种粮家什,下山溯沣水而上,直达湖南境内有名大河的源头,养道过生。这一梦想,由德诚弟子善会实现了。善会九岁时于龙牙山剃度,二十岁受具足戒。后拜德诚为师。善会与德诚对话很有机锋,受到德諴的赏识,认为善会是“灵利座主”、“堪雕琢”,德诚愿“授平生所得,以报先师之恩”。并拿话开导他说:“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善会正欲答话时,被德诚一桡打落水中,善会爬上船欲答,又被打落水中,善会顿时开悟,不再开口,连连对师点头三下。善会深有体悟地说:“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语言可以描述玄妙,但却无现成之路到达悟境,舌头说了等于没说。空即有,有即空。德诚对这一桡开悟的弟子很满意,感叹地说:“钓尽江波,如遇金鳞。”并嘱咐善会到深山老林去修行,一切交待完毕,德诚覆船而逝。

  善会遵师旨意,到荒无人烟、山峦起伏的石门夹山开荒建寺,并以其高蹈德行播名朝廷,唐懿宗颁诏州邑出资建立灵泉禅院。夹山在善会的治理下,成为楚南名刹,“与星沙之沩山,武陵之德山,相为鼎峙者也”。

  善会的禅法仍继承上祖遗训,主张自修、自悟、自证,反对“以佛祖言传为师范”,认为“无法本是道,道无一法。”对于弟子提出的开悟问题,善会回答说:“恰恰是这个‘悟’使你迷惑,‘悟’便变成了‘误’。”并作一偈启示学人:“明明无悟法,悟法都迷人;长舒两脚睡,无为亦无真。”善会于唐中和元年(881)十一月七日示寂,享年七十六岁,谥“传明大师。”其门下高徒有洛浦元安、逍遥怀忠、黄山月轮、诏山寰普等,法传三代,法子、法孙共五十七人。

  佛果克勤,四川彭州人,少时出家,于五祖法演处悟道。克勤禅师在开堂说法时,为方便后学,使学人更易理解雪窦禅师所著《百则颂古》的妙旨,又作《碧岩录》。“碧岩”为夹山的一景点,《碧岩录》因此而得名。此书是圆悟禅师住成都昭觉寺、夹山灵泉院、湘西道林寺三处,前后二十年间为门人所讲,由众弟子记录整理而成。

  《碧岩录》的出现,标志着禅宗的发展进入了“注释”公案语录的新阶段,“文字禅”由此发展到了顶峰,是一部对于中国禅的禅风转变有深远影响的著作,被宋代禅们誉为“宗门第一书”,后来该书传入日本,流行甚广,日本人“咸视为佛家宝典”。八十年代,日本“碧岩录之旅访华团”来夹山朝谒祖庭,题赠“山河跋好姻缘,灵纵今观夹山寺”的条幅。

  奉天玉大和尚。明末李自成揭竿而起,推播了明朝,自立为“闯王”,一六四四年四月廿九日入住北京皇朝称帝,皇帝宝座还未坐热,两天后(五月二日)清兵就进了京师,这位新皇帝就走上了“事业尽随流水去”的下坡路,与清军和南明军作战,节节败退,后来兵败夹山,只有脱下战袍,换上僧袍,一心礼佛,弘扬律宗,法号奉天玉。近年来,史学界对李自成归宿问题争论不休,一是“九官山说”,即李自成兵败后归宿地在湖北九官山;一是“夹山说”即李自成兵败夹山出家为僧。众多史料和出土文物已充分说明“夹山说”是成立的,为众多史学家所承认。■

 
 
 
前五篇文章

兴教大师觉鍐传(唐密第十八代祖师)

禅诗《牧牛图颂》

不守戒就是末法——宣化上人

慧净长老:世人临终时的三种爱(执著)

慧律法师谈改命

 

后五篇文章

蕅益大师 《答比丘戒五问(原问附)》

学佛的初步,一定要修忍辱--宣化上人开示

投生中阴往生极乐殊胜开示—明珠多杰仁波切

往生净土的资粮--济群法师

虚云老和尚楞严经开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