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生死之间 悠然自得——禅宗如何看待生死问题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生死之间 悠然自得——禅宗如何看待生死问题
  刘剑锋
  生死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自古以来世界上各种宗教、哲学探讨不休的重大课题。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生死问题也日益在现代社会凸显出来。作为佛教中国化的禅宗,其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仍注重在人生哲学与生命哲学。从重人贵生、了脱生死到超越生死,禅宗从独特的视角对生死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精彩见解,表现出对生死问题的强烈关注,对我们的现代生活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重人贵生对于人是什么,人在宇宙中处于何种地位等等人类自我定位问题,古今的圣哲们做出了迥然不同的回答。而禅宗大师们特别强调了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认为人在宇宙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十分鲜明而突出地表现出“重人”的思想。百丈怀海的法嗣大安禅师就曾指出,每个人自身就是“无价大宝”。马祖道一在弘法中也特别注意启发学人去发现和认识“自家宝藏”。大珠慧海初参马祖,为求佛法,马祖曰:“我这里一物也无,求甚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大珠不解其意,问:“阿那个是慧海宝藏?”马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五灯会元》)可见,在马祖那里,现实的、具体的人就是“宝藏”,他“一切具足,更无欠少”,这无疑是把富有生命力的活生生的现实之人,也就是把人的生命的全体,视为无价之宝。
  禅宗哲学不仅是人生哲学而且是生命哲学,不仅“重人”而且“贵生”。它珍视现实的生命存在,表现出十分强烈的生命意识。禅宗将人的本质与精华均集中于其心性,它对人的生命本质的崇尚集中表现为对人的心性的赞美。心性论之成为禅宗理论体系的核心,正反映了这一点。而同时,它又肯定人的形体价值。禅宗所崇尚的心性是现实人的心性,即同人的形体相结合的心性,故它对人的心性本质的崇尚本身就包含了对人的形体价值的肯定。在禅宗大师那里,人的生命存在是觅得佛法的前提,离开了人世间的生命存在就无法找到佛法,因为佛性和生命存在是并存而不能分离的。慧能说:“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坛经》)即是说佛性不能离开生命而存在。既然佛由众生而成,没有众生就没有佛;既然众生是佛之源泉,那就必须肯定众生的存在,也即是生命的存在,因为众生的存在,对于求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禅宗成就理想,不离现实,也就是说,禅宗追求的虽是一种精神的超越与升华,但它并不排斥人世,敌视生命,而是顺其自然,寓出世于世间,在现实中求解脱。禅宗在充分肯定每个人的真实生命所透露出的生命底蕴与意义的基础上,融解脱于当下的现实人生之中,化修道求佛于平常的穿衣吃饭之间,强调随缘任运,即心即佛,认为“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无异。”(《五灯会元》)从而提高了人的主体地位,并把人格尊严高扬到极致。禅宗这种所蕴含的对人生永恒幸福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尊重,在重视现实社会人生的中国这块土地上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光大。
  二、了脱生死生与死的问题是人生的一大谜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往往就蕴藏在死生之间。禅宗大师们最为关切的也是生死问题。了悟生死大事,乃是禅宗主张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们认为人生诸种重要问题之中,最为首要,于人最为关切、最有切肤之痛的,乃在于人的生死问题。故而,把渗透“生死”、了脱“生死”作为参禅的最终目的。
  禅宗大师说:“夫参禅学道无他术,只消痛念生死事。”
  又说:“何谓参禅是向上要紧大事? 盖为要明心见性,了生脱死。生死未明,谓之大事。祖师道,参禅只为了生死,生死不了成徒劳。”(《天如惟则禅师语录》)这种理解,传达出了人类的共同心声。这也决非偶然,因为死亡的面临,对每一个感性生存的个体来说,从来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大问题。正因为如此,禅宗大师们总是将“无常迅速,生死事大”
  挂在嘴边。“会须真个把生死大事横于胸中,塞于意下,情欲方生而遭其障,想将拟变而遭其夺矣。你若不以生死大事切胸中,看个话头,必于悟证,但一向遏捺它情想之不生不变,是犹元气既丧,而事吐故纳新奚为哉!”(《天目中峰和尚广录》)表现出对生死问题的强烈关注和反思。
  禅宗的“了脱生死”的智慧,是属于可以沟通生与死的智慧,它认为生死并非截然不同,不可互通,而是可以通过某种途径、方法加以沟通的。其“了脱生死”是从“了生”
  开始,最终实现“了死”的目的。在他们看来,只要摒除和熄灭了人的一切物质之欲与精神之欲,这便是“了生”;而达到了寂静涅的境界,也即是“了死”。由消解“生”实现消解“死”,使人从悠悠生死中了悟无生,生死能了,则一切外在的执著都可以放下,人们不再为自己的有限性而惶惑。具有这种死亡智慧,对生死有了正确的了解,就会使人们具有一种视死如归的心态,使人在面对“死”时,忘怀了恐惧和害怕,从而获得极大的心理安慰。禅宗“了脱生死”
  的智慧,可以给现代人提供某种有益的启示。因为现代人比古代人获得了更多更好的生活享受,因而比古代人有着更大更强烈的死亡焦虑与恐惧; 因为现代人具有科学理性,往往严格区别生与死,因而无法沟通生与死,对死亡往往比古代人有更多的害怕与恐惧。禅宗哲学的死亡智慧可以启示现代人去努力建立一种正确的死亡观,从而能以健康的心态去坦然地思考、讨论有关死亡的各方面的问题,从而能够平抑由死亡所引发的精神痛苦,提升自己的生存和生活的品质。
  三、超越生死禅宗是一种以自我精神解脱为轴心的生命哲学。顺应自然,超越现实的物质和精神束缚,追求在现实感性平常生活中实现心灵解放与思想自由是禅宗的重要思想内涵,因而禅宗的精神实质就是超越的精神。而这种精神表现在生死观上,便是超越生死的观念。禅宗不仅把“了脱生死”问题作为参禅的最终目的,而且十分突出地强调“超越生死”。
  所谓超越,在中国古代哲人那里,是人格境界最终对物欲、人欲等等的狭隘性与片面性在精神上的制胜。对生命主体来说,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有限的,肉体生命是无法抗拒死亡的。人们面对死亡,必然会产生一种恐惧心理,而平衡这种恐惧心理的惟一途径,就是企图超越肉体生命的短暂和有限,使精神生命走向无限和永恒。禅宗大师们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决欲要超越生死无常”(《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的主张。
  禅宗以“无生”思想来泯灭生死界定,超越生死的时间界限。“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永嘉证道歌》)无生,指一切事物都是无实体的、空的、由此也是无生灭变化的,这是要求转变观念,从生灭的现象中看到无生无灭的本质,从而消除了生命短暂与时间永恒的隔阂。
  禅宗通过无限扩张个体心灵的作用来摆脱个体生命的局限,进而消除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心境明,鉴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永嘉证道歌》)这是说只要人的心境明净透彻,就能周遍宇宙万物,从而在内心实现泯灭内外的超越,使有限与无限在个体心灵中相即圆融。
  禅宗还通过宣扬“本来无一物”(《坛经》),“本来无事”
  以消除产生烦恼与痛苦的根源,认为一个人只要了悟万物如梦如幻,一切皆空,做到忘却情欲,超越自我,也就超越了物我、有无、是非、善恶、苦乐、生死等一系列的差别对立。他在社会活动中所遇到的一切心理上的“紧张”与“不安”都可以消除,人生的其他要求,权力、名誉、地位等等,都可以放下。这样,有限的生命便进入到无限的境界。
  禅宗大师们主张“超越生死”,因而在死亡面前能体现出一种死亡智慧,一种超越的精神之美。据《五灯会元》卷八《圆通缘德禅师》记载:“大将军曹翰部曲渡江入寺,禅者惊走,师淡坐如平日。翰至,不起不揖,翰怒诃曰:‘长老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乎?’师熟视曰:‘汝安知有不惧生死和尚邪?’翰大奇,增敬而已。”面对死亡的胁迫,禅师表现出视死如归,异常的平静坦然,显示出一种超越生死的崇高的人格之美。
  “死”是每个人的最终结局,是人类无法抗拒的宿命。
  然而,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仅需要建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而且需要建立一种正确的死亡观,使之获得一种生死的大智慧,提升生命的质量,获得幸福的人生。同时也能够消解对死亡的心理恐惧,平抑死亡所引发的悲痛与创伤,并为人生充满永不枯竭的动力,最终超越生死。所谓“超越生死”,并非指人在肉体生命上长生不死,它是指人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在心理上不畏惧死,从而能够享有生的欢乐和“死”
  的尊严;指人们能够把对死亡的正确认识转化为人之生命进程与生活过程的动力,把正确的生死观转化为规划人生的资源和促进人生发展的动力机制,从而既幸福地“生”,又坦然地“死”,最后能超越生死,获得精神生命的永生。而在这些方面,禅宗的生死观无疑可以给现代的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博士生)
(摘自《中国宗教》2005.7)

 
 
 
前五篇文章

漫谈虚云禅师点滴事迹

在家居士如何持戒修行?

求生意兴隆财富, 增长无量福寿的法门

中台禅寺开山惟觉长老:两岸是兄弟 勿结冤仇

专访大安法师:述而不作话念佛

 

后五篇文章

谁识拈花意 灵山论禅机

随笔禅话——东岩宴坐

随笔禅话——满布仙药胜地

修习禅功须“调五事”

中国传统伦理与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